《論語講記》 拷貝自 http://www.minlun.org.tw/1pt/1pt-4-3/index-00.htm
|
前言聲明
自民國69年10月到72年12月,雪廬老人在「臺中論語講習班」講授《論語》,共計講完――學而、為政、八佾、里仁、公冶長、雍也、述而、泰伯、子罕、鄉黨、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季氏、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章止)等近17篇。
雪公往生後,為了長期得以熏習雪公教範,不忘訓誨,謹依數位師長的《論語》筆記,相互比對,略事整理,暫名《論語講記》。
學而第一
開學典禮講話 |
論語班醞釀了一、兩個月,今天(六十九年十月三日)正式開學,借著這個機緣,把這門功課的重要性,跟諸位談談。 我們這裡,這幾年來,一直是弘揚佛法,並且幫助社會教育的,現在為什麼突然加上論語呢?因為近年來,佛法表面上好像是發展了,事實上卻日漸凋零,學佛在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是真正的內容,若是三藏經典還在,人心壞了,佛法便也沒個成就。佛法是五乘說法,先人天小果,然後再聲聞、緣覺、菩薩,人是根本,人壞了,佛法還有什麼希望呢?這是佛法。 再說國家,支持著國家的是政治,不是宗教,宗教只是增長國家繁榮的一部分,就像行政、司法、軍事、財政等,只不過是裡頭的一科罷了。尤其是佛教,注重的是出世法了生死;而政治就得有教育、有懲罰,社會不論多麼文明,還是有死刑;而佛法第一條件,不殺生,不但不殺人,一切動物都不殺,那麼佛法治國殺不殺人呢?這個問題不是三言兩句就講得了的,這是世間法。 宗教只是幫助政治,而不能干涉,不論辦什麼事,得弄清楚。那麼我們就來談政治,一些人誤認為政治不好,不願意學,這話錯了。凡是國民,不辦政治,也得受政治支配。然而憑良心說,那一個人受政治的支配?要真受支配,警察就很安閒了,現在他們忙得很,都在國民不守國法上,所以政治也很難講了。 佛法衰,政治困難,根本原因都在教育上,佛教徒要是都守戒律,佛法就興隆了,國民要是都遵守政治,國家就整齊了,都是因為不遵守的緣故,不肯遵守就是教育不好。有人說,學校不是教育嗎?現在跟從前不一樣,從前是學孔子,孔子我們尊稱他是聖人,萬世師表,但他老人家卻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謙和極了。中國文化從堯舜開始,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一根線接下來,孔子把上頭這些聖人的學問,整個融會起來,一以貫之,叫他有一個條理。所以我們跟孔子學,就是學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就是學了全部聖人的學問,也就是人的學問。 怎麼是人的學問呢?中國講天、地、人三才,天有它的道理,「天道敏時」,不能亂了四時;地有它的道理,「地道敏樹」,生長植物,長養萬物;人呢?也有他的道理,「人道敏政」,重要在政治上,人要學政治。「政者,正也」,也就是公公正正替大家辦事,使得大家得到公安。現在卻是「天下無道久矣」,人人學邪道,處處往自私自利上走,天下如何能不亂? 天地之德好生,注重生養,人是天地的中心,就得辦政治,讓大家得安穩。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的學說,就是教人政治的學問,論語就是政治學。並不是學了論語,叫大家去做官,而是你懂得了論語,做官做好官,當老百姓守法。但是這門功課早已脫節了,現在國家正提倡復興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可靠嗎?從漢一直到清朝,連入主中國的元、清等,也都拋棄了他本國的文化,而唸中國書,穿中國衣服,說中國話,一律都是中國政治。就是附近的韓國、日本等,也都學中國文化,所以日本注解論語的著作很多。「人道敏政」,我們學了論語,第一要使自己成人。第二要遵守法律,當個好國民。第三若從政當選,要做個好公務員,把孔子的政治理想施展出來。 班上的人雖然不多,只有二百人左右,可是都是自動來的,有心學好,周家八百年的天下,能人才十個而已,現在有二百人成了孔子的弟子,還不行嗎?但是,希望諸位開了學,別一時高興,後來漸漸冷下去、退下去,事實上,退下去並沒有退了別人,只是退了自己。 我們上論語,學了聖人,再學佛,就沒有不成就的,因為佛法奠基在人天二道,聖人就是天道,學了中國文化,把人格站住,才算得了人天小果,這是第一步。然後第二步再入佛法,底子已打好,成就便非常地快。 以上略談這門功課的重要性,最後,希望同學們振奮起精神來,有進無退。 |
論語講前介言 (庚申之秋講於論語講習班) |
這件事必需看得特別,往後沒有這個機會了。因為吾年歲大,無法重復講第二次,而且後來也沒有能像吾一般有這些好事。再者,要有像這麼適中的地點不容易找。還有諸多難處,不方便再說。而且這個班經過政府備案,在今日之下很不容易,我們是因為在這裡從事文教工作三十多年了。 講論語很難,現在中國文化是脫節的時候,有人說要打倒孔家店,其實孔家不開店,漢代以後二千餘年各朝都有孔學,是國家開設的店,如何打倒?沒學過論語,不知道個中的難處,講的與學的都難,難在什麼地方? 十五年前講論語,或許聽得懂,今天講論語,很多人便聽不懂。從前中國文化還有餘根,現今也連根也刨掉了。因為講論語的當中,所聽的言語,在各各經典中都具備的原故。譬如看佛經,看阿彌陀經本經似乎懂,若看《要解》與《講義》卻反而不懂,實在說是本經根本就看不懂,論語也是如此。漢朝以前,秦火一把燒盡,當時的論語沒有注解,反而好,不受邪知邪見,只是看得吃力而已。到了東漢末年才有鄭康成注,其次到三國的魏才有何晏的集解。漢儒本著訓詁字句來講解,其中的義理是是何晏的意思,漢人不講義理。有人以為漢人學問不夠,這是胡說。到了唐代,大概都是依著漢儒的原則。但是論語當中,聖人講的是什麼意思,到宋朝才有人講。南宋的朱子,他的老師程頤開頭講聖人之意。他注解聖人之意,以為漢儒只是訓詁,他注解的才是孔子的微言大義,其實這是門戶之見、恭維的話。 孔門親自授業的弟子曾子等人,尚且不懂聖人的意思,為什麼隔幾千年到了南宋,他們都懂了?這點吾不信。但是這不是說宋注不好,漢宋的注子各有好壞。聖人開始說的沒有錯,賢人說的還都有錯。宋儒他們能懂聖人之意,吾不信。譬如達摩祖師不懂馬鳴、龍樹菩薩,迦葉不懂佛的境界。佛法分正、象、末,吾每每常說看注要依古注,不要依今人的注解,因為今人的注解自認以為高於古人,其實都是胡說。 漢注只是訓詁似乎是糊塗,卻沒有大毛病;宋人說的多,不能說沒有和聖人之意符合說對的,卻一定不能全對。論語注解,吾見過的有百多家,或傾向漢注、或傾向宋注,亂打一套,究意要相信誰的說法?宋朝以後讀四書的人,只相信注解,不相信本文,不信孔子,這是舍本務末,如此可以嗎?宋代以後多信注解,不信本文孔子之道,這是「未之知也」,孔家店是真正倒了。參加科舉考進士的人,以為聖人是風流名士,應當知道能擔當國家重責大任的,絕不是白面書生、風流瀟灑的人。 到清代,有劉寶楠的正義,可以參考,傾向漢注。還有徐英的論語會箋,傾向宋注。看這兩本注解必須選擇,各有好壞,卻都是簡單不囉唆。吾無門戶之見,確信那一種說法與聖人之言接近,孔子在書中也有說過的,便採取這種注解。 漢儒與宋儒相互比較,漢儒雖然囫圇吞棗講的不好,也沒有大過錯;宋儒縱使講的好,卻有大過錯。什麼大過錯?因為宋儒開啟罵人之端。例如:宋儒以為孔子罵學生,罵子路說是「野哉由也」,若以為宋儒可以罵人,我們也學他罵聖賢,這樣可以嗎?又如孔子說:「小人哉,樊須也」樊遲為小人,宋儒也稱樊遲為小人,這樣可以嗎?戰國盛行楊墨的學問,孟子闢駁;宋儒以為自己是繼承孟子,也罵楊墨。應當知道在孟子以前、孔子那時候,並沒有楊墨,孟子以後也沒有楊墨,宋儒卻大罵楊墨,而且罵到佛學,以為佛學更接進道理而不可學。程朱都學過佛學,只是學佛學的外表,沒有學到內裡,卻罵佛學。劉寶楠與徐英將罵人的部分,都去除了。 我們要學孔子的「誰毀誰譽」,若他人好,我們能守本位,就可以學他;他人若不好,能勸導他改過就好了,若勸不聽,如何可以罵呢?不可在背後非議。若此端一開,大力尊崇宋注,便一路罵,罵佛學、罵老師,門戶之見就深了,而真正的孔子之道也會因此失去。你們學論語,不是學注子。佛家講「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佛家對於惡性比丘也只是默擯而已,如此才是胸襟遠大。 宋儒講「攻乎異端」,要闢佛闢楊墨,但是孔子問禮於老聃,孔子那時候也沒有佛法,如何可以罵佛老?若學宋儒的注解,最後就沒有人學孔子之道了。像學佛的人,三藏十二部不看,卻看小冊子,可以嗎? 吾講論語,採取接近孔子之言的部分,不偏漢,也不偏宋,舉例或許會用佛學,如此而已。 其次,學論語是為了保人格,懂得人情事故。不懂人情便是大奸惡,而且必須懂得事故,事情該如何辦。再者,必須懂天命,君子人必須如此,天命就是天理,天然的道理。中國人講三才,天道敏時,四時陰晴一點都不能錯,在禮記月令可以知道,天時反常就要壞了。地道敏樹,生長萬物。人道敏政,人為天地之心,人要成三才之一,必得學「仁」。韓愈說仁是博愛,成了基督的信徒。宋儒又開改書的大過錯,遇到講不通的地方,就改經。 弟子問孔子有關仁的地方,就有五十餘處。今日為了講論語,依漢儒說。中庸云:「仁者,人也。」世界必有兩個人,而後有人生。所以仁當「親」講,彼此很親密。又「竺」竹子,一層竹子很薄,加一層竹子就很厚了,所以仁有親密加厚的意思。又說:「親親,仁也。」仁先從親厚自己的父母開始。論語書中,都不離仁字,先給你們說出來。 同學們,在外不要罵人,自己好就自己做好,別自讚毀他。這是佛家的戒,儒家也是如此,自讚毀他是澆薄小人的行為。 學論語,要正義、會箋合觀,不必再看其他的注解。又應當知道各家互相攻詰,以及元朝以後只尊崇注解,只學注,不學本文,儒家更加衰微了。 我們學論語,不求功名,只求個人的人格,而且處在這個亂世,不可同流合污,也不必罵他人。人格站立以後,就容易學佛。只要大家能各自保住人格,就能改變風氣。 今日先讓你們認路,以下再講書。孔子的年譜履歷,你們自己去參考。 |
學而第一 |
此篇以首章開始為「學而時習之」,所以用「學而」為篇名,如詩經首篇為「關關雎鳩」,所以以關雎為篇名,論語篇名也是同例。 這章先依訓詁講法,(爾後不如此講),因為論語講習班是成人之學,不是小學,從前講論語,都是大學時講。從前吾是六周歲上學,開始時只讀誦不開講,為什麼呢?三字經云:「人之初,性本善」這兩句,狀元也講不清楚。人之初,什麼是初?坐胎嗎?出胎嗎?講不清楚,所以不講,只先叫人死記。會三字經、千家詩,詩文並行,三(三字經)百(百家姓)千(千字文)千(千家詩)之後,再來要會「龍文鞭影」,到了十四、五歲學會論語,若是大學、中庸,講了也沒有人懂。聰明人過了十四、五歲,就要下科舉試場,會論語之後,才開講。 |
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子曰:」 子,為男子的尊稱。有人說:「朱子」、「程子」,為什麼論語不說:「孔子曰」?這必須關係極密切的人才不稱姓,如親族同姓,例如我們為一家人,不必稱姓,像訃文,孤哀子不加姓。再者對老師,也不稱姓,故論語不稱「孔子曰」,因為編論語的人,是孔子徒弟,所以省了姓。 「曰」,說文曰,囗中之舌動,說話的意思。 「學而時習之,」 「學」,覺也。事先不知,一見一聞,聽別人一講覺悟了。不學能覺悟嗎? 「而」,連上下,是介繫詞。 「習」,如鳥數飛,母鳥教小鳥,不是僅僅一次,必須多次練習。「時習」,時時刻刻練習,才能學得會。 學,又作「效」。效法,才能覺悟。有人說學為實字,學,學人也,學君子。又有人說,不是學君子人,而是學聖人。又說:乃學六藝。或者說:學讀書,因為子路曾說:「何必讀書,然後為學也」(見先進篇)。以上講法都對。佛經中說:大開圓解,須講七方面。 雖然以上「學」的解釋皆對,卻只說一面。孔子云:舉一隅,須三隅反。教一件只知一件就是書呆子,須圓解圓聽。再者,聖人教人學習有五層級,起首為「博學之」,這還不行,還要會說「審問之」必開口問,對方有答,懂得問答就是聞,會問答比看三遍好。再來是「慎思之」須研究思惟,這也不夠,研究的心得對與否,必須實驗才知。實驗前須「明辨之」分析明白,沒有失誤了。再「篤行之」實際去辦,否則仍是書呆子。所以學必須舉一反三,具備這五層才可以。 「時」有人指年齡,或指春夏,或指一日之時,這都對,但須融和,否則也是書呆子。 「學」是兩方面,學生求學,老師教學,所求、所教為了什麼?有師有徒,教或學都真心,才會有用。「時習」學了之後永遠不能放下,「活到老,學到老」孔子指墳墓告訴弟子說,像這些人死後,才可以不學。還沒死就必須上學、練習,一放下就即完了。「學了須天天溫習」溫習才能熟,才能出新意思。今人肚子空空如也,一肚子草包,有什麼新發明?「溫故而知新」,溫舊自有新發明,熟能生巧,像公輸子能教人以規矩,不能使人巧,只要自己學熟了,自己就能生巧來。 吾已九十多歲,為道賣命。下堂課教大家須把經文念熟,吾一本聖人之學教大家,念誦時,教大家一個辦法,大家要「以道修身」。 「不亦說乎?」 「說」音悅,「亦」也的意思。這章經文有三段,故云「亦」。學後一遍遍溫習,自然有新意思,學習有心得,佛家叫法悅。喜悅在心裡,不在表面。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第二段「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朋,同門曰朋。研究成功後,同門從遠方來跟你研究,道行得出去了,不僅一人得好處,故樂,同樂也。有人說:「友」來而不樂嗎?「學生」不教嗎?有志一同的「友」想來學也行,好人、壞人想學都行。如互鄉難與言,互鄉的人很難講話,都是怪脾氣,有一位互鄉童子來和孔子學講道理,孔子也跟他說,其他弟子不高興,孔子云「與其進也」,今日他能真心來求我,我就教他,「不保其往也」後來如何我不管。「不與其退也」以後變壞,那我也不贊同。以此可以證明孔子有教無類,不僅教同門而已。快樂在於道能弘揚出去,君子志在讓大家得利益,有人來學就是樂事,孟子也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第三段「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知道你有學問,道弘揚不出去,能不怨天,不尤人,那是天命如此,道該當弘不出去。慍,內怨的意思。不慍,心中不發牢騷,不怨恨。另一說法:老師教不會學生,不發脾氣。書經說:「朴作教刑」,板子響,學問長,學生不會,老師生氣,那是好事,所以吾不贊成此種說法。 從前家有三聲,很可貴:機聲、哭聲、書聲。婦女織布聲,男人讀書聲,又有嬰兒哭聲有後代了,所以可貴。 以前吾讀書首先必須鈔寫,為什麼呢?因為讀書有三到,口到、眼到、心到,若心不在焉,視而不見,學不好。口到可助熟記,所以誦念有三到,但是誦宜低聲,不擾四鄰。誦後手再鈔一遍是手到,後來就不會寫錯字。 |
二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雪公講義: (一)「(按)愚於此段經文,惑於群言,數十年不解,近匯所研,妄有所採,以孫陳二氏之說,深得於心,再依各經之文,以作訓言,略述拙見。 此章似承學而所來,學者何,內明德格致誠正,外新民修齊治平,內為體而外為用,內體本仁,外用行仁,夫子之學既是仁學,故處內心行外事,無不是仁,禮大學篇:『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此章教人孝弟,修身也。中庸云:『修身以道,修道以仁。』鮮犯上,家齊也,不好作亂,國治也。大學云:『一家仁,一國興仁』,此言修齊治平之學,皆依仁而興起。 其下四句,乃有子引孔子之言以實之。考證列後,君子務本,指修身也,本立道生,中庸篇云:『修身則道立』言其所學而有立,兼內與外見而知行也。孝弟為仁之本,說文:仁,為人與人加厚之義。中庸篇,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是行仁以孝弟為本,以孝弟為大也。此章分明文承首章之學,而統論孔子之崇仁,故次列之。全章文從字順,原始要終,非專言孝弟,更不獨專尊有子也。」 (二)「(按)此段經文,列於學而之次者,據史記及唐宋諸儒之說,均謂有若之言似夫子,曾立而師之,故成書者尊之。此以人而言也。又有云,古之明王,教民以孝弟為先,故次列之。此以事而言也。 因上二說,引起諸多異議,有謂起句『其為人也孝弟』,結句謂『孝弟為仁之本』,終屬未通。遂有多人各本考據,謂仁、人古通,仁當人解,於義為長。簡舉各說如後,而主仁者仍守不變。 |
(三)(考證)陳善捫蝨新語,王恕石渠意見,焦氏筆乘何比部語予,朱彬經傳考證,劉氏正義,宋氏翔鳳鄭注集本等,餘難備舉,皆引據以此處之『仁』當作人,宋儒本好更張,獨此處仁字照舊未改,但程叔子謂性中有仁,何嘗有孝弟來。謝顯道謂孝弟非仁,陸子靜直斥有子之言為支離。王伯安謂仁祗於心,不必求諸父兄事物等說。未免門戶紛爭,幾不似註經,而似闢經矣。 (四)(按)仁人古同,典籍確有,然與此段經文,仍難圓融,何以不其為人也孝弟句,亦用仁字?一段文理,而用古今兩字,例不多見。 (五)(考證)邢疏,此章言孝弟之行也。揅經室集云,孔子道在孝經,有子此章實通澈本源之論,其列於首篇次章宜也。又孫詒仲曰,仁之發見,其切近而精切實在者,莫先於孝弟。陳天祥四書辨疑云,孟子言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與此章義同,蓋皆示人以治國平天下之要端也。 (六)(考證)揅經室集論仁篇,此四句乃孔子語。而本立道生一句,又古逸詩也。雖漢人引論語往往皆以為孔子之言。但劉向明以此上二句為孔子之言。 |
|
|
看書不簡單,古來注解論語有百餘家,我只看二十餘種,四分之一,極困難。你們以前若從來沒有聽過,此次聽我講也沒什麼趣味,必得以前聽過、看過,心中有疑問,再來聽才覺得好在那兒。漢唐以來的大儒對這一段注解不甚清楚,我以前也不清楚。宋明以後科舉考試只採朱注,並不是朱注不好,孔子三千弟子尚且不是全好,三千弟子親聞孔子之教尚且如此,何況二千年以後的注解,有那一人是親炙孔子的,怎能注的全對?元明清科舉限用朱注,若答其他注子便不錄取。清朝阮雲臺科考時也得用朱注,但是後來的十三經注便不採一句朱注。顏淵尚且不敢說自己全對,除聖人以外,其餘的人不敢說完全好。 吾所選論語會箋、正義,劉寶楠正義也不是一家之言,但全取漢注。徐英會箋也不是一家之言,漢宋皆採,但偏宋。可以參看這二書所採的注解。錄成講義,心中較同意者寫於前,其次的放在後頭。他們所採取的,也不是全同意。今日學論語不為科舉,不必定採那一家注子。 |
|
以前若曾研究就知此段困難,否則也覺得平常。清代王夫之罵盡漢、宋諸儒,對周公也有微辭,其實孔子是以周公為師。 吾此講義若沒被打倒也必挨罵。吾不能遍採考據,愈講可能愈糊塗,吾所採的注或所講者,是針對今日社會時局所犯的病,所講是做人的道理。注重(一)事故、(二)人情、(三)天理。在社會上不懂人情事故,在家庭、社會、國家辦事都辦不通。現今社會好事多還是壞事多?縱使懂得事故人情,但對方不懂,就會怨天尤人,所以必須懂天理,所謂「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例如今人興盛當小偷,我們餓死也不當小偷,學聖人還當小偷嗎?若學小偷,就不必讀書。若學佛,學聖人便須跟著佛、聖人走。 論語二十篇,為什麼首章先說上學?因為人「生而知之」者為聖人,我們都有隔陰之迷,糊塗,所以都必須上學。孔子的學問為政治學,其餘農工商法醫等都必須學,放下不學就不會。不僅要會道德仁義的心理學,一般人輕視的理髮、優伶也得學,學理髮三年還不定能出師,優伶也沒有說在前臺忘唱辭的,都要把唱本唱辭熟記在心。民國以來受教育者打倒孔家店,農工商法醫等沒有被打倒,仍是照老規矩,不這樣學不出來。 |
|
首章為孔子說的話,雖章章不同,也有分類,如報紙也有分類分欄。第二章在說完孔子聖人之言後,第二章為什麼不用顏、曾的話,而採有子之言?這個問題古來就紛紛擾擾。除孔子之言為「子曰」,意思是吾師之外,其餘都不能與師並稱,而要稱他的字,如「顏淵曰」等,淵是顏回的字。這一章說:「有子曰」,有人說,這是有子的弟子記載的,故稱「有子」。再者,有子在時,言說舉動與孔子相似,所以師兄弟尊他如孔子,以他為代表,所以第二段列「有子」的話。但經過幾回之後,大家也不滿意。 吾所采取的注子,都是古人的話,只是引述而已,不敢妄改,這樣不會被挨罵。例如講經用祖師注解,可以不負其責,但是不采取罵人的話。自漢以來,朱子吾也不如,故吾也不敢罵朱子。若曹操等奸人因書上有人罵,你罵曹操那不是你的過失。 這一段句法,自漢就有爭執,我們從多數人的說法。 |
|
章首為「其為人也孝弟」,章末為「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為什麼「人」與「仁」不符合?文理似乎不通。若是今人便不管這些,今人連文也不通。今日的風氣,是不懂中國文,只唸英文、日文。從前紅樓夢等書,都看作是閒散的書,不許看,現今的人卻認為懂紅樓夢才是高手,所謂「攻乎異端,斯害也矣!」。為什麼今天社會上有殺人放火、殺警察、學生打老師、犯上作亂、兄弟小也互打、兄殺妹的事情?吾沒有到台灣時,不僅不見,也從沒聽聞過,為什麼會如此?因為以前這些書都禁止,凡是壞人心術者都被禁止,不採文學小說。如今竟連寫字由右或由左也議論紛紛,自古以來未之有也。自古以來,地球運轉,以北為上,所以中國文字由右從左念,這種碑帖還在,從來沒有從左向右倒寫的,如英文也不能倒著寫。中國字縱使不認識,也可念半邊,如喝的水,凡是與水有關的字,都有「水」字邊。 講義的「按」,是吾所案,「考據」是略採古人之說。 陳善捫蝨新語、劉氏正義等,皆引據以此處之「仁」當作人,漢唐石經確實是「仁」作「人」,雖然「仁」可以作「人」,但是在這一段不能如此解。 |
|
「仁」「人」古字相同,典籍上確實有,但是與此段經文仍難圓融。例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同悅,但是「學說」何以不說「學悅」?既然二字相同,為什麼首句的「人」不作「仁」,或首句做「人」,結語為何以不也作「人」?一段文理而用古今兩字,古書中的例子不多見,所以後人以「仁」作「人」,合乎起承轉合似乎好講。若用「仁」講不下去,就怨古人,斥責有子之言為支離。 漢邢昺疏云,此章言孝弟之行也。揅經室集云(揅經室為阮雲臺書齋名):孔子道在孝經,有子此章實通澈本源之論,其列於首篇次章宜也。以本章皆主孝弟。 又孫詒仲曰,仁之發見,其切近而精實者,莫先於孝弟。陳天祥四書辨疑云,孟子言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與此章義同,蓋皆示人以治國、平天下之要端也。 以上二說都主張治國平天下,但是以上二說不僅這四人而已。一種說法舉二人,表示不是偶然而已。 吾採孫、陳的說法,吾於此段經文,惑於群言,數十年不解,近匯所研,妄有所採。然百餘家注解,吾也未能全部會通,吾會集近三十家之說,但今人之說則不採。以孫陳二氏之說,深得於心,再依各經之文,以經解經,以孔、孟及其弟子所言,以作訓解,略述拙見。 |
|
吾主意採孫、陳,講解採聖人之注。 此章似乎是承著「學而」來的,似乎是接孔子「學而」章而來,「學而時習之」,所學的是什麼?古人對「學」字也眾說紛紜,有人說,學,效也,效法什麼?有人說,效人,效六藝,各說不同。吾以為孔子之學有內有外。唐李翱是大家,講內行話,程朱學佛說外行話,大學之道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孔學之外,以修身為本。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在內,是孔學之內。明明德有四條,新民有四條,二綱而已,朱子說三綱。大學之道有二綱有八目,止於至善是指內外合一,不論內外都要止於至善。 大學原文只有五證,不是像朱注中說的有八證。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為本,為什麼不以格、致為本?因為內的難講,所以先講外,外好懂。如佛說四諦法,先講果後講因,使人易懂。大學經中,修、齊、治有說,平天下則沒有講,朱子卻把治國、平天下合為一條。大學經中,內只說誠意、正心二條,首為誠意,無自欺也,其次說正心。為什麼大學經文內的只講二,外的只講三?都有道理。為什麼平天下在大學沒有講?因為平天下無法講,以修、齊、治都在自身的範圍,平天下是外國自然來學的,不能強求,如唐太宗人稱「天可汗」,這是外國西域人的讚譽。格,來了事物事情,大學中也沒有解釋。格物是動了妄念,致知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物來,一下覺悟了,這無法說。所謂「向上一著,千聖不傳」,只可自己去悟,佛家的三細六粗,三細也難以說明白,所以大學只在誠意上講。朱子在大學中補了二篇,害王陽明格竹子吐了血。 |
|
內在要明德,格致誠正;外要新民,修、齊、治平。內為體(本體)而外為用(作用),內外都是仁。仁者的二,如竺的二,二片竹子,厚也。仁,「二人」,生下一個人就有對象,必須待人與待己平等一樣,才是仁。二人須親,這不是愛,親近密切是仁,如「汎愛眾,而親仁」,「愛」與「仁」不同。內體本仁,外用行仁。夫子之學,既然是仁學,所以存心行事無不是仁。一動就是仁,入手處便要學內,但是人們不懂這內在之學,所以孔子講在「修身」開頭。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總統、老百姓一律平等都必須修身。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這一章教人孝弟修身。人就是身,孝弟是修身。今日電視多教人犯上,能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就是齊家。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不好作亂則國治。以上是修身、齊家、治國。 孔子之學就是要人修、齊、治,若教仁義道德仍就犯上作亂,何必學?以上為一段。有子的話說完了。這是接前「學而」章而來,學「修、齊、治」。 |
|
中庸云:修身以道。如何修身?必須學大道之道。道如何修?中庸「修道以仁」,學仁。如何學仁?學仁以孝弟為根本。到此為止,下一段再釋「仁」。 鮮犯上,家齊也。不好作亂,國治也。大學云,一家仁,一國興仁。這是說修齊治平之學,都是依仁而興起。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孔聖人都引古人的話證明,如「詩云」、「於傳有云」等,從沒有說「值得驕傲」,外國只會造原子彈,中國講天地人,天有好生之德,學生命之學。今日風氣已經壞得太過了,中國是有道之邦,與外國的「小人喻于利」不同,他們為了經濟而有外交,選舉則是相互競爭,自讚毀他,這是小人走的路,中國主張「君子無所爭」。如此,跟洋人學,怎會有好處?中國自是中國,與洋人不同。 有子也是如此,經文「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就是引孔子之言以證明。「君子務本」,本是修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本立而道生,一立住本,道自然就有。修身則道立,只要修身,道就暗暗立住了。道生,乃大學之道生,修齊治平等皆能辦到。修道以仁,仁者人也,注解誤會說:「仁」作「人」。仁者,人也,乃指仁之全形為「二人」。 自那一個人身上起頭學仁呢?親親為大,先從父母身上行仁,先有父母,然後有兄弟,中國九族服制依此而來。孝弟為仁的基本,打好建屋的基礎,然後再蓋房子。 |
三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
雪公講義: 季氏第十六,孔子曰:君子有九思。今舉四端,以其為言與色,可為取法者,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 子張第十九,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曲禮曰:儼若思,安定辭。又曰,禮不妄悅人,不辭費。 「按」此四端皆言色之誠中形外,於人信而不欺,仁者人也,故不害仁,自無巧言令色之弊,再此章提出鮮仁之人,正與前章崇仁互映,或編者類聚有意。 |
必須先交待,上次雙十節,本來應該放假,因為有遠地同學來求上課,所以仍然上課,但是也有沒有來的同學,而所說的特別重要,不是三言五句所能說明的。因為自從漢以來注解有很多紛爭,吾也是費了大力氣,參考多種注解,吾據經解釋,並不是吾虛妄說說。宋以後儒者有漢宋之爭,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意思,吾不敢,依經講說而己,所以縱使有研究者來攻擊,吾不接受,與吾無關,他是罵孔子。 今天也有講義,凡吾印的講義,都是前人有爭執。你們來聽,要你們自備論語會箋、正義。因自漢注到清末,開啟漢宋兩派爭端,開始的漢代並無諍端,到南宋用理學講四書,理學由佛學而來,四書中有「攻乎異端」,宋儒解釋端叫端正。異端與端正不同,是邪教,必得罵佛教為異端。清末吾上學時,學佛未深入的人,也自己承認是異端。到明代陸王這一派研究佛學,知道理學由佛學而來,便罵宋儒,到清代罵得更厲害,二百多家打來打去。從自元朝之後,科舉考試用四書,諸說紛紜,而以朱注為主,所以後學多學朱注。清朝儒者只要是得了功名,就不再聽宋儒的話了,如清朝阮雲臺最反對宋儒,十三經注疏一字不提宋儒,編四庫全書的紀曉嵐也一字不取。民國打倒孔家店,所以不罵朱注了。你們縱使看注也梳不清頭緒。後來學論語者不信孔子,都信注解,與孔子不相干,所以書中講不通處不知多少。後人信的不是孔子,而是信註解,這是走上大歧路。會箋也不是採一家之言,但是偏重宋儒,宋儒罵人,這本書不罵人。另有正義偏重漢儒,一偏漢,一偏宋,都不罵人。雖不罵,也有他們不同之處,可以相互對照,以後就不至於有偏見,能會通了。 還有清末民初程樹德的論語集釋,會通各注而加以注釋,也是反對罵人,是前二部的折中,大家可以參考。書不可隨意買隨意看,以免看出邪知邪見。吾講時凡是罵人的一律不採取,中國在清末以前連小說也有道,外國是無道之邦,對我們好,因為我們經濟繁榮。今日興選舉,從前早有揖讓之政,而且是選賢與能。 宋朝之後的程朱才大膽敢改經,朱子唸不通,以為大學篇章錯簡,就為它改易前後經文的次序。現今的十三經原文還依舊本不改。大學、中庸難懂,必得研究佛學方懂,但儒者不能講佛學,否則死後不能入孔廟陪祀。傳入日本的大學篇仍照古本,認為沒有錯誤。程朱等宋儒喜好改經,但是此段仍舊沒有改,雖然沒有改經,但是講解就出了毛病。吾學佛才敢在此講,若近代沒有人提倡打倒孔家店,我也不敢如此說,有人必定會認為吾以佛解儒為異端。 二程子學佛卻謗佛,他說「性中有仁」此言不錯,但是下一句「何嘗有孝弟來」,這句便出毛病。佛法說萬法唯心,為何心性之中沒有孝弟?謝顯道謂:「孝弟非仁」,陸子靜直斥有子之言為支離,王伯安謂:「仁祇求於心,不必求諸父兄事物」等說。理學家不免有門戶紛爭,幾乎不像注經,而似闢經了。 這一章自古以來都不弄明白,吾今天講此經,並非吾勝古人,而是以孔子之言證孔子之言,若錯了可以去找孔子可,吾不負責。 |
|
人非生而知之,所以必皆須上學,縱使是聖人,如孔子、釋尊下生也都要上學,所以論語首篇注重上學。中國有胎教,出胎就要上學,死而後已。所以論語把「學而」列為首章,次章才說孝弟,所以一般人就誤以為是講孝弟,他們不知是由學而來。學修、齊、治、平等學問,全在「仁」上,孔子學說注重「仁」,第三、四章仍是「學」與「仁」,這是編書者分類歸納,不是孔子一時說的。 「子曰:巧言令色,」 論語簡要詳明,所以必須領會,領略其中的意思。這一章何必要有講義?因為前一章說「仁」,這說「鮮仁」,仁德成分少。這句很難講,吾看了多年的注解還不明白。「巧言」說話巧妙,很會說。「令色」,臉色很善變,很令人愛見。「鮮矣仁」這種人仁德少。 論語書中教人有禮貌,這是巧言令色嗎?這是心理學,誠於中則形於外,中庸「肫肫其仁」,論語中五十餘人問仁,有人問孔子那位弟子為仁,孔子都不承認,後學妄加注解,你是仁人了嗎?「肫肫」心誠到極篤純,一絲假也沒有,沒一點假,心誠就是信,八地以上的境界,「誠者天之道也」,天是真誠,我們學誠叫「誠之者,人之道也」,學誠至七、八分,算是好人,肫肫是形容誠到極處了。非仁,做惡到極處也是肫肫,肫肫是形容詞,仁者是人與人加厚。 據一般注解巧言令色,那好人見人和藹、謙和,也是巧言令色嗎?吾能領略,但說不出來,言語道斷。吾在各注中舉出數條,能依著實行,巧言令色也不要緊。 君子有九思,一言一動先思慮,研究。今舉四端,因著他為言與色,可為取法者。曰:「色思溫」臉的顏色要溫和,溫,臉不冷酷,「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今日提倡禮貌運動,教人學笑,這笑為真為假?強笑是諂笑,諂者見人巴結人,對有錢有地位者諂媚,教人笑是教人巧言令色。從前晚輩見長者沒有笑的,要有「肅靜」的肅字。「貌思恭」,恭須學禮,恭而無禮則勞。這是臉上的顏色。「言思忠」,忠,心置於正中,正直無私,說實話就是忠。「事思敬」,辦出事來,不論大小事,都不許草率,要辦的徹底,如上課必須按時上正課,沒有搖鈴上課就不是敬,做事不苟且,草率就不是敬,絲毫不苟且便是敬。「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很莊重。「即之也溫」,一見面,莊重變為溫和。「聽其言也厲」,聽他說話,所說的話都公正規矩;邀他上風化區等,不僅不隨順去,反而勸人不去。 「曲禮曰:毋不敬」先在心裡起恭敬。「儼若思」如何莊重法?像是在心裡想東西時,聚精會神。「安定辭」,安,不亂;定,穩當,非禮毋言。佛經中善巧方便是巧言嗎?「禮不妄悅人」妄悅人是有所為(若有人想尋死,說善巧的話來寬慰人可以),你們必須慎思,學佛主張「聞思修」也重視「思」,到無分別智成就了才不用思。 做到以上四條,就是不巧言令色。 「鮮矣仁。」 「鮮矣仁」,仁少並不是絕無仁德。曹操、秦檜也有點仁,曹操的朋友蔡邕死於獄中,女兒蔡文姬被嫁到國,曹操感念老友,把他的女兒贖回來。北國有一次要屠殺,秦檜也加以阻止。佛家說「眾生皆有佛性」,孟子說「性善」,若全無仁,如何可以說得通?所以並非絕無仁。 色、言、貌、事,這四端都是言色的誠中形外,對於人信而不欺。仁者人也,故不害人,自無巧言令色的弊端。再者,這章提出鮮仁的人,正與前章崇仁互映,或編者類聚,有其用意。 這章書有何用意?聖人說話一體萬用,我們以適合今日能用的說說。大家必須學仁,才能辦事,才懂世故人情,懂天理。首先要求學,在「習」字上。次章凡人都要修齊治平,修道以仁,學仁字。學佛,釋迦譯作「能仁」。第三章,仁重要,嬉皮笑臉者仁的成分少,與他辦事靠不住,不能就信。孔子也要先「聽其言而信其行」,後來「聽其言,觀其行而後信其言」,大小機關必須認識人,「知人善用」,選舉看面子選,就是不忠,害百姓。大家要咬住牙根,不幹壞事。 |
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曾子曰:」 孔廟陪祀為顏子、曾子、子思子、孟子,可見曾子的重要性。這一章講法亦也很多,先講「忠信」,這是此章的要點。「傳不習乎」也是由學而來。忠信有什麼要緊?五倫十義都提忠信,這一章書主要點為忠信。 「考證」,禮記大學篇,大學與「傳不習乎」有關係,所謂:「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想求道,求學,忠信為增上緣。中庸說:「天下有九經,行之者一也」,誠字推動如車輪,有機器零件,但是要行走時,汽油最重要,忠信便是推動者。本篇後面有說:「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述而篇也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另外單說忠、信的也有許多處。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說,他自己這一天,不是偶然的,而是每天,「三省吾身」。省,反省,察察本身,對下面三條辦到了嗎?不辦不行。 「為人謀而不忠乎?」 「為人謀而不忠乎」,人家所托的事,或自己的事,辦時有苟且嗎?盡到自己的本分嗎?忠是不偏不倚。你們必須學,如吃飯也須忠,不可過與不及,讀書對得起父母嗎?范文正公到了夜間,便思考所做對得起所得的俸祿嗎?曾國藩作大官,省察自己為國家幹了多少事,多受辛苦就很高興。上對于國家,下對於鄰里鄉黨父母兄妹子女,都應忠。其他人壞,你不必跟他學,只要省察自己忠了嗎?人委托你事情,接受了就必須辦。有忠必有信,與人辦事,應辦就必須辦。你們視「忠」不值一文,吾以為比天還大,關老爺是「忠臣」。事不論大小都要忠,但是忠必須有「義」為基礎,以「禮義」秤一秤,否則都會出毛病。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人有交際,就有朋友,但是在五倫之中,可有可無。父子、兄弟、夫婦是天倫,保住家庭的是國家,主其事的是領袖、君臣。朋友可有可無,有朋友能辦大事,朋是志同道合。台中佛教蓮社所辦的事比較多,禁止開佛店,而是志同道合多數人所辦,有人以為這是吾的功勞,吾不承認,朋友辦就等於你辦,是大家共同的力量。若吾因著這個而取博士,那等於是戴上「薄屎」。「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玩假的不行,朋友有難,必須幫助他,有無相通,為朋友而死那是應該的,禮記說:「親在不為友死」(父母存不許友以死),反過來說,「父母不在,即可為朋友死」,趙氏的搜孤救孤八義圖,就是忠義。 「傳不習乎?」 「傳不習乎」,老師必須「時習之」,再教人時必須先預習,縱使講過了也必須再預備,因為一句書是圓的,有多方面的意思,你圓解了嗎?吾講經、講書都要先預備,你們要溫習再教,也能出新意,對自己有好處。 道德仁義禮樂,以及修齊治平諸端,都必須以忠信為主來施行,否則都是假的,具此篤純,始得其成。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得用忠信省察,自己忠信嗎?學習也是如此,與「崇仁、求學」相互照映。至於「日」字、「三」字,各注紛然,要緊在省身,其餘不拘泥以求異。 「日」,吾採「每天」,省察一次,三、五次也行。 「三」音,也念「撒」,多次的意思。吾以下三條省察自己,大家注重在省察自身,三條是否辦到了。 |
五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
凡吾有印講義的經文,都是前人有許多爭執,若無爭執,則吾不多事。吾注重在大家的行為,但是經文的文理也略加解釋,因吾不是講國文,注重行為,故不太注重文。吾此次講法與平素不同,這都是中國的文言,吾依古注而說,但在「按」語略加介紹,也是文言,是淺文言,因古注都是文言,故吾不能用白話。中國文與外國文絕不一樣,中國不論那一種書,連小說戲曲在內,都含有「道」,所謂「文以載道」,文如車,其中所載的為道,所以文就有道。縱使最下講賊的小說,與西洋不同,男盜女娼是最壞,下賊之極,小說書裡也有寫此,但也含道。莊子說:「盜亦有道」,當盜尚且須有道,出去搶東西,首領在前,有危險首領先承當,回來大家公平分,剩下的才是首領所有。娼妓也有道,若從良後,丈夫為一品、二品官,她也是一品夫人、二品夫人。男盜女娼還有道,今人說的純文學無道,他若是無意的,那是圖利,若是有意的無道,則是來破壞中華民族的文化,自壞民族。 吾講書護著民族,使代代延繼下去,中國數次亡國,但是沒有亡了民族。孔子開始學堯舜,再學周公,孔子上學「見堯於羹」,可見心中時刻有堯,「見 舜於牆」,在屋內見舜於牆,數次夢周公,與周公談話,所談為何,何必說?所以孔子後來歎說:「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矣」,周公思念禹湯文王三王,心時刻在三王。 你們想想,他們上學就是如此,你們自問學佛如何?學習須舉一反三,你若開發悟性,則儒、佛,世間一切就都懂了。你們不可學注書者的罵人,他們都不證道,從來沒有罵人之道,注書者還有罵孔子弟子的,你看注解,吾有點擔心懼怕,恐怕壞了你的知見。古注有流弊,注中罵孔子弟子甚至罵周公,幾乎是把孔子的學說視為邪說了。你們多讀書,略有道氣,便知他們的荒唐。文以載道,離文道無以顯,有學問的人才能在無字句處讀書,但這是爐火純青的境界,不是初學所能辦到的。注解論語者為什麼罵人?因他未看清楚其他人的注解,也看不清楚孔子弟子言下之意的緣故。 「子曰:道千乘之國,」 「道千乘之國」,這章也有很多爭執,我們略去。 道,治理也。自己領導先做,再去治理國家。「千乘之國」,乘,兵車,從前是車戰,出千輛車是大國。「千乘之國」,這爭執很多,故吾不說,只用個比喻,如台灣的台中、台南、台北都不一樣,台中的南區、北區也不一樣,國家土地也是如此,也會變動。諸侯千輛,大夫百輛。千乘之國指最大的諸侯國,比起小國難治。台灣不如大陸的一省,但是治台灣易,治大陸難。你們看歷史,中國統一的時候有多久,如三國合起來還不到九十年,還不如吾的年紀,吾不是在看電影嗎!治大國必須臨深履薄,否則就出亂子。 「敬事而信,」 所以首先必須恭敬,「敬事」,必須真心,若虛情假意,只可欺一次,百姓就心生懷疑,欺他三次便不上當。若真心辦事,縱有不周到的地方,人也能原諒,因為人心都是雪亮的。大陸自吾見到今日已經更換七代了。「敬」的說法很多,心有敬不欺,不苟且了事,拿出真心來辦就是敬了。「信」,國家是百姓的集合,對百姓必須有信,不可表面說得好聽,暗地欺百姓。 「節用而愛人,」 「節用」國家花的多則百姓的錢就少,節用不是吝嗇,而是不必辦的可不辦。吾舉例,只可說古不說今,書經中說,男女、飲酒、蓋宮殿、田獵,只要有一條,沒有不亡國的,如此虛妄浪費,加重百姓的賦稅,若不亡國,實在無天理。看歷史便知。今日國家辦觀光事業種種的作法,如東施效顰,錢是百姓所有,花費便減少百姓的力量。 「愛人」的愛,你會嗎?一見面就假笑、假握手、擁抱、接吻,一片虛偽,這是愛人嗎?愛人如養花,少水加水,多水不加,使它能開花結果。愛從心,不是裝出來,一切愛惜百姓,百姓眼睛是雪亮,人心有感情,緊急時,他就來幫助(舉楚莊王宴會人失纓的故事)。 「時」,舊曆的九月,農田告一段落,種植物有一定節氣,十月還工作,到了十一月冬至時就不幹,幹國家的工作。如築城,上等豐年只用三日,便換班,為了愛人民。中等豐年或用二日,年收成不好只用一日,不能耽誤人民的事。 治國如此,開商店對待職員同一道理。心存敬、信、節省、待人如己,愛惜大家,不要違背他工作的時間便可以了。 |
六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
雪公講義 「考證」 程子曰:弟子之職,力有餘則學文,不修其職而先文,非為己之學也。 張南軒曰:非謂行此數事有餘力而後學文也;言當以數者為本,以其餘力學文也。 (按)張語較程語義達,可遵也。陸隴其松陽講義,載於「論語集釋」,可參考之,則知今之教育與今之學風矣。 (陸隴其松陽講義:大抵人之氣稟雖有不同,然亦差不多,只是從小便習壞了。氣稟不好的,固愈習愈壞,即氣稟好的,亦同歸於壞。童蒙之時,根腳既不曾得正,到得長大時,便如性成一般,即能回頭改悔,發憤自新,也費盡氣力,況改悔發憤者甚少,此人才所以日衰,皆由蒙養之道失也,後世為父兄者,有弟子而不教,固無論矣,即有能教者,又都從利祿起見,束髮受書,即便以利祿誘之,不期其為大聖大賢,而但願其享高官厚祿,這個念頭橫於胸中,念頭既差,工夫必不精實,只求掩飾於外,可悅人而已。教學如此,人才安得而不壞哉!為人父兄者,胡不一思,而甘使子弟為俗人也。)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弟子,晚輩都可以稱弟子。入是在家,家中父母最高,孝字最重要。孝的道理不是 「謹而信,」 「謹而信」,一切事必須謹慎,都必須信。推動仁德,修齊治平的事業,為忠信,如車能行,有汽油才能推動。 「汎愛眾而親仁,」 「汎愛眾」,汎,寬也。眾,眾人。愛眾如愛花,乾了要加水,太溼則少加水,有蟲去蟲,保護它,廣泛重視一切。 這與墨子的「兼愛」與「博愛」,三者是一樣還是不一樣? 「汎愛眾而親仁」,有親有疏,壞人也不損害,愛惜他,但是要親近善知識。「汎愛眾」就是佛家的怨親平等。「親仁」,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親君子遠小人」。 這是不論任何人都必須站住這五條,基督教罵我們,佛教也自相攻擊,吾不罵,平等恭敬,但是吾不信他們的教,你們信佛,不可罵其他宗教,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若罵人,沒有恕道。學論語不可到處罵人,就儒家而言,罵人無道德,就佛法而言,造口業。 這五條為做人要緊的條件,不做就不是人。做這五條之外還有餘時,如遇父母有事,當子女的要先幫父母辦完,再做自己的事。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行有餘力」並不是閒著才幹,而是前五條為基本條件,非幹不可,幹了有餘時才必須學文。 「文」,有人說是六藝,漢代只有禮樂,今日都沒有了,所以不可呆板。凡是國家所須要的學問都必須學,如造原子彈也是文,但今人會原子彈卻沒有孝弟等基本條件。 並非孝弟等幹完了才學藝術,而是以這五條為根本,其餘一切學問都必須幹。如果入孝出弟都會了,會做做菜嗎?若父母要吃,怎麼辦? 若不學這五條,學問長,人格反而墮落,得博士、碩士卻犯上作亂。 |
七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
雪公講義 「考證」 集解:孔曰,易色,言以好色之心好賢,則善也。皇疏,凡人之情,莫不好色,而不好賢,今若有人,能改易好色之心以好於賢,則此人便是賢於賢者。 陽湖劉申受言:是關睢之義也,此賢賢易色,指夫婦之切證。 論語述何曰:(節)六經之道,造端乎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 吳氏曰:子夏之言,其意善矣,然辭氣之間,抑揚太過,其流之弊,或將至於廢學。 (附)翁方綱論語附記,亦載吳氏此條,疑係陸隴其門人吳元音者,曾協編四書大全,或以為同時之人,姑隱其名。 劉正叟曰:其人既能此等之事,而自言未學,吾必謂之已學,蓋此等非學不能也。 「按」此章之旨,愚采陽湖劉氏及論語述何等說,蓋於首次等章,皆一脈絡,而於有子一章,尤足證其義旨。雖曰未學二句,只采劉正叟氏之說,不致後學謗經。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這一段與前幾章差不多,孔子教人由「時習」來,由做人來。 「賢賢易色」,上一賢字,作動詞,尊敬也。下一個賢字,當賢人。易色,改了愛色的心去愛賢人,這樣的注解與下文不連貫(集解、皇疏作此主張) 陽湖劉申受言:「是關睢之義也」,文王結婚時,思想后妃,關睢比喻淑女好逑。六經以詩經為首,五倫以夫婦為始,有夫婦然後有兒女,有父子、兄弟,夫婦倫定了才有家,家定了才有國。如今有人主張一杯水主義,這家如何齊、國如何能不亂?易經開首也主張夫婦,所謂「乾坤定一」,八卦就是八口之家。 論語述何曰:六經之道,造端乎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 「賢賢易色」,易不當「改換」的意思,因為當「改換」講不通。食色,性也,人人不好色辦不到,講不通。子夏文學第一,能這樣講嗎?這裡應當「輕」解釋,「賢賢」一般人很輕,好色很重,這是要使人賢賢加重,好色減輕一點。家中娶女子,先要調查她的品性,萬不可只看面貌,家有美妻則倒楣,國有美人必亡國,要「愛其德,非好其色」。周的天下得后妃協助,胎教就是從周朝開始,周家有八百年,因為合乎天道。「宜其家人」,然後才能教國人、平天下。講信修睦,修齊治平到此都能做到。 中國文學,你們不知其妙,詩為文學的始祖,子夏會詩,子貢、子游比較起來略遜一些。自古以來讀書人都會詩,不論懂不懂,到時便開智慧。 「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雖曰未學」,能賢賢易色等的人,自己說沒有學問,這是自謙的言辭。「吾必謂之學矣」,子夏說他一定是有學的人。 另外有人說,這是第三者說,這人雖能辦這些,但沒讀書。子夏云,不可如此說,不學如何能辦到這些事? 第三說,是子夏自己說,從前諸侯封建世襲,世襲子弟大少爺,雖然已經沒有學習的心,沒有正式學過書,仍使他世襲官位,但是耳目熏染,於無字句處學,偶然也能辦出賢賢等事。這也講得下去。 三百篇關睢開頭第一章是鳥,其次一章荇菜是草,允許草木鳥獸為三百篇之言,不許翠竹黃花為般若嗎? |
八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
講前必先談話,因為一次講不完,問題很多,每次說若干事。注解的問題很多,我們學論語志在有所得,每逢講德育的書,例如從前講禮記,吾都聲明,不重視講文字,大家學會爾雅、說文也沒有用,吾注重你們的依教奉行。今講論語有二義: (一)者學後必須實行,人人都必須如此,這是做人的道理,學「人情事故」。不懂事故人情,事情辦不成功。事故人情不懂,便不合天理。中國學問主張天地人三才,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之言,都是聖賢之言,依著實行就懂事故人情。再進而言之,不懂人情事故,學佛也不成功,例如學佛依通途必須先修世間禪,再修出世間禪。儒家的誠意,問自己,不必自欺,自問一天所做夠人格了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天天以三事省察自己,對了就安隱,不對眼下也不安。大家希聖希賢就可以了。 (二)者對象,參加論語班正式的同學必須學文學。文以載道,聖賢之學都在文理,你們若不會經書的文字,只是在學注解,那要以什麼為憑據?孔子的意思,他們注解的人知道嗎?有親炙嗎?連孔門弟子也不明白孔子的境界,千餘年後的注解者如何知道呢?二百多家注解互相諍論,況且你若只看朱注,那是學朱子,不是學孔聖人。朱子並非不好,他所說的我們也辦不到,但是今日經書有脫節,大學裡頭教論語的教授若能研究劉寶楠正義、朱注及阮元十三經注疏就不錯了。 吾愈教愈發愁,因為學習首先要教人求學,再者孔子之學為仁,必須修、齊、治、平,要以忠信推動。到了今日,論語還是沒說完,經文簡要,除漢儒注解外,宋儒已極嚕囌,聽不出頭緒,難處是在所引都有根據,可惜重心點找不出來。從前人讀書為功名,你們必須學文字,雖然困難但必須學。正義、會箋、集釋都必須看,集釋自漢代到清朝廣泛採取,吾希望你們結業後盡義務講講,使今人與孔子之學不脫節,或許後來有發心而想學習者。但是若不實行,只學文理,有學問則便看不起人,反而害己害人。學論語有本有末,不可不知。 吾講經講書,志在教對方得利益,書中不合現代實用的名物、訓詁,吾不多說,為了能利益你們。今日發生的事也不免說說,但是今日的時代應「危行言孫」,這是吾多事,現在講便要現在了結,不可錄音。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 「君子不重」,重,莊重。君子,凡求學者 君子自己不莊重,「則不威」,威,外表威儀。「肅立」,肅,恭敬到極處,不重便沒有一點威儀。你們慢慢學,凡事人家看不起你都是你自找,不是別人看不起你。從前武人稱老粗,今日的文人卻不如武人。 「學則不固。」 「學則不固」,固,漢儒鄭注「蔽也」,皇疏「堅固」。都有道理,也有根據,後人罵他講不通。皇疏的堅固,朱注主張這個,並不是朱子自己講的,這個說法較容易。看他不莊重無威儀,他的學問必不堅固。 鄭注「學問即不遮蔽住」,固當「蔽也」,這說法不錯。不重、不威則蔽塞而不能入,一求學就不會蔽塞而能入了。 這二種說法不同,但意思相同,取容易懂的,可採皇疏。所學都不堅固。 至此為一段。又有人說,連下面的經文是同一回事。吾採古人的注解,但安排法不同。以上都是毛病。下一段是藥,聖人病藥並舉,吃藥就是治病。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主忠信」依皇疏,以此為主宰,朱注也主張「主宰」。鄭注「親」,親近忠信者,以他為友;不親近忠信者,不跟他為友。吾的說法也與他們不同,吾交朋友,孔子的學問以忠信為主,求學不論修齊治平,以忠信推動,吾主張忠信,一切人都不整齊,只要有忠信,忠心不邪不偏,便可與他為友。鄭注,親近有忠信者。如,指你本人,你主忠信,他也主忠信,與你一樣,就可以與他為友。有師有友,如此學問堅固,自然有威儀。 求學必要有老師,無師之徒不成功,還必須有友。友與朋有何差異?為何不說「無朋不如己者」?說文,友字,兩隻手,如左右手,互相幫助,所以稱兄弟為手足,只要念中國書,良心自然發現。朋友如兄弟,社會上的人為了交際,君子要汎愛眾,對眾人都必須愛護,因為「仁」的緣故。仁者,二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是泛愛的大眾不是朋友。「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同志者所學都相同,「志不同不相為謀」,信仰的宗教不同,便是志不同,不相為謀,但須一視同仁,所以吾不謗其他宗教。學自己信的宗教,恭敬他人。禮記說,凡人都必須平等恭 敬,孔子卻說「無友不如己者」,宋儒也反對,宋儒說要親近有德,不與無德的人來往,如此說那道德學問每個人都不一樣,都無友了嗎?彼此互相擋住,不以為友,甚至講學也不願有朋來了。如此說講不通。 「過則勿憚改。」 「過則勿憚改」,師友都好,自己有過錯,怕人知道。凡是怕人知者,都不是好事,事無不可對人言,怕人知道,就怕改。知道有過錯不要怕改,過是私慾,人有私慾,學問如何能好?求學在去除私慾,做功德。佛家的懺悔,要發露懺悔,知羞恥,下次就不能再幹了。 今日的監獄與以前不同,從前主張懲罰,今日是「自由刑」,就是剝奪他的自由,連報紙也不許看,為什麼?因為報紙所登載的多是殺盜淫妄的事情,犯者在獄中已深入研究為惡的方法,再看報紙反而增加他為惡的資訊,將來出去更造大惡業。若重犯三次,非死刑必是無期徒刑,今日還可以重犯七、八次者。所以佛家的出家戒不讓 |
|
學「主忠信」 |
|
吾的解釋法,至今為止,因吾所采取的兩種解釋,罵人的少,吾若是每次都釋疑,那全部論語講完了都要這樣。再者集釋所采取的內容比較廣,可以參考,集釋比較折中,不偏漢,也不偏宋,你們對於二百餘注看不了,縱使看了也會采取。宋儒開啟罵人的風氣,但宋儒注的比較容易懂,又能得功名,所以明清人士多看宋代注解。你們學論語,注重學行為,只要能言行一致就好,進一步可以在日後弘揚,多少讓人懂聖人的意思。其實吾不懂聖人的境界,只是求千分之一,求不走錯路而已。不是聖人說錯了,而是注解注錯了,可是大家尊注不尊經。你們不可狂妄,不可以為已經會論語了。 集釋,列在前面的為考據,多半為漢學。漢宋的優劣,吾不知,但是漢學有師承,所以毛病少。宋儒多半無師承,自己的新發明,並非不好,只是隔了孔子千餘年,未曾親炙,能都不錯嗎? 論語是聖人與弟子的問答,比較純粹的聖言量,能懂一句,就受用不盡。 「君子不重則不威」段,有很多字有爭執,而且句讀也有爭論。 固,有二義,一者蔽也,孔安國、鄭康成、皇侃都主張這說法。但是說「蔽」,不可挾帶其他字,因一字有多意,孔安國只注蔽。鄭康成當「蔽塞」,阻礙住了。禮記云,蔽塞而不知禮,一竅不通,不夠通達,所以不懂禮。 皇侃的主張有兩個意義,蔽也,堅也。因為作「堅」解釋,比較好講,所以他後來主張這個。他又主張「蔽」之意為「當」,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蔽,全當也。其他注子作「包括」,一切都包括起來,三百篇一句話都包括起來。但解釋這章全文就難講,所以專采取「堅」的說法。 宋代朱子采皇侃說,當「堅固」說,後人議論皇侃不該去「蔽」而取「堅」。 主忠信,漢學「主,親也」,宋學「主宰也」。漢人講解分成三段,宋人分為二段。先說漢代人的注解。「君子不重則不威」為一段,一不莊重,就無威儀,沒有威儀由不莊重而來,這是一事不是二事。必須給與治病,「學則不固」這句是一段,後三句為一段。有注子云「學固即擋不住」,這種講法難懂。鄭注的意思,君子不重即無威儀,為什麼呢?禮記云:「蔽塞不能達禮」,蔽塞因為不通達,「學,則不固」,蔽塞是因為未學的原故,一求學蔽塞就打通,不蔽塞了。 學什麼?「主忠信」等三句。忠信是推動修齊治平的動力,不學這個,學任何東西都不成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學習先要親近老師,曾子三省,就是忠信,先求師,有師必有友。說文解釋,志同道合為友,社會應酬的人不是朋友,只是交際禮貌而已。同門曰朋,朋友在五倫,不能天下人都在五倫之中,所以要泛愛眾,眾人要普遍愛護。「而親仁」,仁是朋友,交友必須志同道合,想學那一種事必得立志,結交與你同志的友才能成功。若志不同,縱使他所辦的事好,也不成功。例如現今國家承認的宗教,儒、釋、道、耶、回,但是你學佛,有掛羊頭賣狗肉的學佛者,那就不是朋友。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可以離開他,近朱則赤,近墨者則墨,與他常來往,必得學壞。其他宗教縱使好,道不同不相為謀,如道教也好,不問來源如何,但是他也崇奉老莊,道藏中有的四庫全書都有,大宗旨是清淨無為,因犧牲性少,一般人評論他近於楊朱。佛家近於墨子,佛家犧牲自己,為別人,若清淨無為,則不慈悲,有失佛家的宗旨,因佛家慈悲為懷,方便為門的原故。他若學慈悲,也失道教清淨無為的宗旨。或許都是佛教,因修法不當,也不會成功。(舉白骨觀,數息觀故事為例) 交朋友要交與你同道的,一樣的道才好,志向不一樣不與他為友,但可以與他交際。 「過則勿憚改」,有人說,過是交錯友,不能作這種解釋。因為雖有師友,人非聖人,孰能無過。師友說你的過錯,你能改過嗎?怕人知道,便不能改,有過則痛快改便成乾淨人。不重則不威,學問則不堅固,如何辦?以忠信為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過則勿憚改。 研究這一章經文要學什麼事? (一)須學重。重有二層,其實有四重,言、行、貌、好(個人嗜好)。言守信,貌思恭,行必須有忠信。人都有嗜好,必須改,嗜好有壞、有不好不壞、有風雅的嗜好,如嫖賭為下賤的嗜好,如琴棋詩畫是風雅的嗜好,如吸煙是不好不壞嗜好。若說到莊重,憲兵、警察,開會主席若吸煙便不莊重。聖人莊重,不愧衾影,要慎獨,日久天長練習,自然莊重了。能夠如此,做了外在的壞事就難過,但千萬別試。 (二)者主忠信,是聖人所主張,必須學必須行。 (三)者有過速改,有過則三業不清淨,不能生淨土,但是必須自己改,因為別人不好意思說。 |
九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
這一章簡單,但是能作到,就是善了。 這一章是對在上位、國家領袖說。上學,是自天子以至庶人都必須如此,領導人自己必須做個樣子,才能領導人。在上者領導時,不可敷衍了事,受領導的人才願意領受。領導者做錯了,受領者可以敷衍,不使他失面子。如中國節日端午等節日及現今的雙十節可以隨順,若爸爸節等開會,可以去敷衍,至於情人節、愚人節不合國情,中國主張民無信不立,怎可愚人欺人,這個節日可以不用。 孝道為首,當領袖要百姓好,上一章說的「重、威」都是厚。外在威儀穩重,內在也能厚重。一切莊重威儀,自己都是厚,學問、道德、待人都必須厚,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每逢紅白事,「先來薄,後去重」,雖不是加倍還禮,也必須較原來多。婚禮喪禮都有禮簿,也有簽名簿,簽名簿有什麼用?因為有人「禮到人不到」,若人家曾來參加或送禮,他有事時再忙也必須去,但九十歲的人例外。 「曾子曰:慎終追遠,」 孝道十分要緊,孟子所謂的大事,就是父母之喪。若一不小心,後悔晚了,縱使後來知道了也無法挽救,所以必得「慎」之,這是大事。從前的巡撫出訪,平時走大路中間,人們都必須「肅靜」、「迴避」,若遇到有出殯,巡撫也要迴避,因為他是為人父母之喪的原故,如此可以收到上行下效。子路早年窮困,後來作官,見鼎則哭,因為再也不能讓父母吃了。 「終」是指父母死後殮殯時,慎終並不是裝上珠寶玉器,怕「慢藏誨盜」,這是害父母;自古以來皇帝的陵墓,沒有不被掘墳。喪禮都做到了,便不須要太多的珠寶玉器等物品,這叫做慎終。慎終之後不是就算了,還要「追遠」,有子孫永遠必須上墳,這是厚道的表現。事死如事生,今人「弔者大悅,孝子亦然」,由此可知這個人家的未來了,後代必不能久享。至誠之道,可以先知,讀書多了自然可以先知,並不是神通。 「民德歸厚矣。」 領袖如此慎終追遠,上行下效,百姓便漸漸學慎終追遠。從前的法律也分民法、刑法,人事、財產都屬於民法,都是依聖人的規矩而定。如殺人,在街上殺,誤傷可不判死罪,但是對父母沒有「誤傷」二字,就算誤傷,也必須死罪,因為父母教養他,還殺父母,這是無人性的人,處以凌遲之罪,後來改為大削八塊。縣官必須撤職,因為他為民之父母,如何教的?今則殺父母如宰牛。民情對家庭澆薄,如何能愛國?自古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中國能存在五千多年,不是有錢、或武力,而是文化的心理作用。你們必須往「厚」處學,外國人對我們有恩,我們也可以厚待他,若對我們不好,我們只要報之以直。 你們必得學「厚」,學「主忠信」。美國高華德議員來台灣,吾預備送他幾件中國古董,並不是巴結他,而是他對中國好,吾是為國。 |
十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
「子禽問於子貢曰:」 子禽,有注解說是子貢的學生,有說是子貢的同學,也是孔子的學生。從前男子二十歲,師長或朋友會給他冠字,師長應叫他的名,朋友都稱他的字號。今人稱「你我」,如路人一般。若這裡是師生並列,子禽是子貢的學生,就必須寫陳亢的名。由此可知二位都是孔子的學生。這無關學問的宏旨,但是要學稱呼人的禮貌。 「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 夫子,稱孔子。老師一到那個邦家,那國的政治風俗都知道。孔子周遊列國,為救世救民的好心,那時的人只求功名利祿,對於這個話聽不進去,這必須有毅力,因為事情不是一辦就成。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但是中國文化二千餘年,是孔子的功勞。人們的稱譽,我們當不起;人來毀謗,有則改之,若沒有那就不是毀謗我,可以不管。 「求之與,抑與之與?」 孔夫子到那一邦國,必須契機,必須知道該國的風俗,所謂「入國問俗」,所以要「必聞其政」。子禽奇怪而問,是夫子到處采訪求人告訴他,或者是本地人或者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子貢答覆他,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子貢不答是求來的,也不答是人來告訴他的,孔夫子因為有這五條,到那個地方,該國的政治風俗就都得到了。這句像是詩,意在言外。 漢注,或以爾雅、說文,有師承,宋注則多新發明。有可從有不可從。 溫,溫和。見面不嚴厲,望之儼然,即之也溫,這不是裝的,而是久修涵養誠於中而形於外的。溫帶點厚,刻薄人是一團狡猾的氣息,無溫厚的氣氛。 良,善良。儒家以善為第一好字,如武樂「盡美矣,未盡善也」的善,如佛家的「妙」字,善是對一切動物都不妨礙,善是靜態消極,仁是動態積極。 恭,恭敬。外敬內恭。 儉,儉約,不奢侈。所做一切,到相當度數就止住了,如學校搖鈴上下班,搖鈴就須上班,沒有搖鈴就下班不行,過度為奢,不及為吝。 讓,謙恭。一切尊重他人。 現今的人反對這五個字,辦事自以為值得驕傲,雖有周公之才之美也不行,同學可學這五字。聖人是吾師,我們學他,孔子以此五字得聞一國的政治風俗。 宋儒把良解釋「易直」,與善不同,比較難講。 「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貢恐怕子禽不悟,下面再說,仍是用幽默的語氣,如此才有趣味。夫子的求是以這五字求,夫子的求,「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諸,之於也,在的意思。如「在明明德」,重要是「在」某某之上。夫子能得到政情,在於這五個字之上。與,同歟,活口氣的問話。 真正中國文化,在十三經,大文章皆自六經來,左(傳)、國(語)、班(固)、(司)馬(遷)都不如。 研究這一章,你們可以學夫子這五字。 |
十一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
有注解說,「其父在,觀其父之志,父歿,觀其父之行。」 有說,「父在,觀其子之志,父歿,觀其子之行。」 以下二句,有注解說,父親好固然可以三年不改,父親所行若不好,比如其父為賊,能夠三年也做賊而不改嗎?又有人說,上二句為古時成語,下二句為孔子語。說法不一。又有人說是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歿觀其行,」 吾幼年時是大家庭,年年死人,所以喪事吾知,八九歲吾就會念經,家中老規矩,喪服未滿,不許改老規矩,行之自然。 父在觀其子之志與父同否,真孝順要繼承老人的志向,如禹王,他父親治水,結果很糟,禹出來治水,立刻改變父親的方法,但是仍然是治水,結果成功了,這就是繼父之志。 父歿觀其行為,不好的行為可以改,好行為而且不妨礙人,雖對家庭不便,也可以不改。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三年無改者是「父之道」,並非不改其惡。若父作的業為惡可以改,善業可以改得更善,所謂「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能改父的惡過,增加父的善行都可改,不違背父母的善道,就是孝。 今日主張家庭革命,革命是要順天應人,弔民伐罪,今犯上作亂,如何可說是革命?如此說來,那父母成了桀紂嗎? |
十二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
禮是定住規矩,在家庭、兒童、胎教時期都有規矩,日久天長如此。吾十歲前後,鄉間人雖沒有多少讀書,卻都有禮貌。如:外客到莊上,懂得下車的,則人人恭敬他,問他:客人要上何處?到家喝水吧!若不肯下車的,莊上的人會說:今天不知那裡來了失腿跛足的病人路過,不然為什麼不下車?或者有人騎馬,也要下馬,若不下馬,莊上人便說:屋子會震動,受不了。總之,莊上的人會找麻煩,甚至擋住去路。當時的人都懂,因為幼時有教。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禮雖有禮節,但是用的時候,以和為要緊,和是出於自然溫和。有注解說,和指樂,學禮難,再學樂更難。說到和上,要恭敬、溫和。禮必須注重溫和,禮是從前聖人帝王所立,代代增減變化而來,總是以和為最美,不問任何事,大小都一樣。吾上學時,出門必須向父母稟告,回來也必須說,小事也是如此。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若和重於禮,就喧賓奪主了。一見面就笑,那是巧言令色,鮮矣仁。有人說「熟不拘禮」,但是京劇中,夫婦還彼此互讓,仍有禮節。或有人說:顛沛時,也不可離了禮嗎?子路是直爽人,固然不迂,但是臨死仍結纓。又如曾子臨終危急時,仍堅持易簀。這都是有道的人。 知和,但是和是為了幫助禮,不能超出禮的範圍,若不能以禮節之,和也行不通,禮也行不通。五禮以祭禮為首,祭孔、祭天(郊祭)吾幼時都見過。有一回,天下著雨,當地巡撫也必須穿著盛服親自去祭孔,主祭者為一縣的首長,年紀都在五十以外,侍者為他撐傘蓋,司儀說:「去蓋」,縱使下雨也不許有傘蓋,不許人扶持。巡撫轉眼瞪司儀,司儀說:「失儀」,因此降級,祭祀時不許左顧右盼。 講前也必須先講話,你們必得準備會箋、正義,一是偏宋儒,一是偏漢儒,再者必須準備集釋,前二者都主張一種道理,所以還容易,若看集釋,則說法複雜了。但是還是必得看,看了才知道不可僅信一家之言。從前國家主張一種注解,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佛經注解還沒有這麼多,比較容易。所以古人甚至主張不看注,因為書讀千遍,其義自現,可自圓其說就可以了。吾酌量選擇某個注解,也有吾的意見。 |
十三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這一章經文雖不是孔子之言,但是有子是親炙孔子,有說到孔子之言,本著老師的意義而說的。學而篇不離忠信等,吾多本著古人的說法,但是方法不同。先解釋字義。 近,意思是與某件事差不多,差幾分。比如桌上的毛巾,由門旁來就差不多,若由對岸來,就不是差不多了。信要與義融合,如何用法?言是體,信、義是用。 信 信由什麼而來?由言而來,說如何辦就如何辦,不欺騙人。言為體,信為用,雖然是信實還必須合於義,合乎道理。義者,誼也,對了的事,辦得正確。說出的言語正確就照辦,言而有信。若不合義,辦不辦呢?信中有義有不義,義中有信不信,但是都由言來。吾依漢學,唐代為中心點,前後不同,唐代以後起大變化,為什麼呢?因為漢儒所講都必須有師承,必須依爾雅等書,有根據。若宋儒只會其理,連字也自己改,查書上沒有這個說法。自宋以後都是如此,若為了求學,那修孔子之道就遠了。文以載道,字有錯簡,道如何寄托?只為好說好聽,這怎麼成? 復,反覆也。既然是信為何反覆無常?反覆為來往的意義,如你們來聽書,下課往返回家,過來過去。宋儒解釋為力行,爾雅、說文沒有這樣的說法,「復」當來往講。 |
|
中庸云:「舜執其兩端而用其中」,可解釋「攻乎異端」章,也可以解釋這一章。 取信不必義,取義不必信,二者相合就好辦。「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是從」,講信而無義,硜硜然小人哉!如借刀給人殺人,雖守信而無義,就是異端。 「信近於義」,信的本體作用與義差不多,離不開。所以沒有辦事前,必須謹言慎行。儒家也戒人多說話,所以金人三緘其口,今人興講演,開會那有那麼多話,言多必失,為政者不必多言。今選舉前先發表政見,選上不兌現,有什麼希望?禮記說:「安定辭」,有人與你說話,當時或許一時想不開,可以考慮之後再答應。答應錯而不害人,可以實行,若害人則不可,孔子說:「可以適道,未可以權」,行權,唯有聖人可以,例如孔子遇陽貨的事情,孔子行權,孔子趁陽貨不在家前往拜陽貨,是欺;又說「吾將仕矣」,也是欺,但是這就是義之所在。 復,來往也。話說錯了,可斟酌,也可守信,也可守義,就是執其兩端而用中。說錯話,可來回想想,來回想想就是「言可復也」,想好了再采取行動,便不害事。 |
|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 禮是恭敬人,仍依例如上解釋。「恭近於禮」,恭敬人是禮貌,禮貌是恭敬人。恭和禮也相近,不能離,恭必須禮,不能過與不及,如今人行鞠躬,實在是鞠項而已。雖不能九十度,也須六十度,恰到好處。恭與禮須配合,若不如此,恭而無禮則勞,如七十度鞠躬,到九十度便勞苦了。若不及則太草率。恭敬不到,人以為驕慢,若恭得太過,人以為諂媚。千夫所指,無病而死。恭能適中合禮,則能「遠恥辱」,遠離恥辱,不受羞辱了。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吾說有二義,你們隨意采都不會害事。唐以前的注解,因同姻。親戚與朋友不同,因為男女婚姻為人倫根本,故詩經首篇,易經乾坤二卦都說夫婦為人倫的開始,今人三言兩句便結婚,三天兩天就離婚。九族,普通都說是從本身算起及上下各四代,另有其他說法。父族、母族,恭敬父親的父母,還必須恭敬母親的父母。所以台灣母舅最大,家中有事,舅舅主持,見舅如見母。唐以前注解,因指親戚,由結婚而來,中國人結婚六禮初成,十分繁雜,因為婚姻是大事的原故,今人卻有人主張一杯水主義。若六禮中有茶葉,茶必不許移植,表示夫婦不可移。今日不管這樣,若門楣相當,並不是錯,如念書人不與殺豬者結婚,不是為了對方有錢,而是為了志同道合,所以須不失可以為親戚的條件。 「亦可宗也」,宗,指歷代宗親,如此定婚,雖是外親,與內親差不多,都是九族。台灣有連宗,有同宗會,同姓連宗,另外古來有關係的宗族,都可連宗。劉關張桃園結義,關張趙馬黃為一家,以民族主義的觀點,說到極處,中國人都是黃帝子孫,大家都是同胞。 |
|
姻親如此重要,母族、妻族都有關係。同學若未婚者須慎重,女子不必說,若男子休妻,人們都恥笑他,在因果故事上,常見該男子因為休妻該中舉的而不能中舉。 宋儒的說法,因,依靠。宗,恭敬。若所依靠的人,不是僅指親戚,若依靠不錯人,則也可恭敬,跟他交際來往。 |
十四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
「子曰:君子」 君子,不是普通人,有二說,一者沒有褒貶,在位者稱君子,不在位者稱小人。二者有學問道德,一求學就是君子,不求學者為小人,因求學求有道德的原故。人生觀,人生的觀念不外二類:二十年前的讀書人不同於今日,若學問通達,不論是科學等等,一切都貫通,如佛學與科學,以今日科學來講佛學,不相妨礙,若還講天圓地方,便是呆板。孔子云「吾道一以貫之」大小事都能貫通。人到社會,有分利、生利的差別,禮尚往來,彼此都必須有貢獻,如吾在此喝一杯茶,是萬人的功勞,吾須報萬人的恩,這就是佛法的報眾生恩。人到社會,貨惡其棄於地也,不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所以在社會不能當分利者。有人不懂,只是志在溫飽,這是小人。另一類為社會做點事,如范仲淹一天所作看是否與薪俸相等,否則心不安,這是君子,對得起大家。志在溫飽就是沒學問,社會的害蟲,掃街也能不虛度此日,幹工友也須盡力,做得比別人響亮,敦倫盡分。有人說生為享受,誰應該享受?為何單單你享受。吾來此講書,求得心安,吾過世了也對得起台灣,儒佛都如此,這就是道。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並非叫你吃不飽,穿不安,而是有比這更重要的事。周公令他的兒子伯禽到封地,教訓他一切人都必須見,周公說:我的父親是文王,兄為武王,成王為我的姪子,上中下都是皇帝,你比起我來如何啊?我尚且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你必須這樣學。這是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有比吃飯居住還重要的事必須去辦,而且還有比死更要緊的。 「敏於事而慎於言」 「敏於事而慎於言」,慎言才會守信義。敏事,敏,速也。如子路問:「聞斯行諸?」,孔子教他「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諸?」聞斯行之就是敏。唐代以前注審是迅,審,考慮,考慮考慮又要快。考慮慢是學問、經歷都不夠的原故。 「就有道而正焉」 如此還不行,「就有道而正焉」,就,到那個人的住處去求學。有道,什麼事有什麼事的道理,都必須找懂局的人,如問建築師有關烹飪的事不行,問錯人那要怨自己找錯人。正,是為你定是非,定標準。 「可謂好學也已」 以上都辦到了,「可謂好學也已」。你們求學必須如此,學而時習之,就有道而正焉,如有人請你去當教授,若有名無實,就是誤人子弟。 |
十五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貢問,貧窮人遇有錢人而諂媚,有錢人驕傲,若能無諂無驕,何如?子曰:可也。聖人教人,不到這個程度不如此教,因為子貢還能進步的原故。若是吾如此問,孔子不會如此說,孔子會說「你怕是辦不到。」例如另一回,子貢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孔子說,你辦不到。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曰,不如貧而能樂道,如顏淵的安貧樂道,因為朝聞道,夕死可矣,未證道,死不得。富若再懂得禮貌,雖然是對肩挑負販,也必須恭敬。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治骨曰切,治象曰磋,治玉曰琢,治石曰磨,好上加好,沒有止境。例如以木頭做桌子,已成形了,上頭還須刨過,加漆,加花飾,要求好上加好。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賜也,這才可以教你作詩。若上學就必須念詩,學詩開竅快,會作詩便會作文,就知道人的心理,也知事情的興衰存亡。告訴你以前有人如此辦,你就可以預先知道未來。因為你能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個當比喻。 |
十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人情多半是知人容易,責備自己差。你有能力而人不知,你以為大憂患,這還算是小事。這一篇一開首便說:「人不知而不慍」,你有大學問人家不知,不必生氣、發牢騷,不能行得出去也是天命,如姜太公渭水遇文王,為帝王師,開周家八百年天下,孔子周遊列國,人不知用,但是為木鐸,開後代的文化。 「患不知人也。」 可要憂患的是不認識人,你自己的事,家庭的事都辦不了。今人娶妻娶色,要男人的財產,都是不知人。開店用好店員就會發達,否則便完了。明崇禎自殺前說:「吾非亡 |
學而篇提要 |
吾有學而篇提要,為什麼原故呢?恐怕你們聽不清楚,因為只從一家之言,便沒有其他說法,但是漢、宋都有長短。集釋參考二百餘家中采若干家,自漢魏到清代都有, 第一篇吾已經說完了,恐怕你們仍不懂,所以作提要。這篇中諍論很大,吾以提要來說明,古來諍論都是斷章取義而起諍論,每一章都有他的格局,依文法說就可以了。 |
學而章三段為知行總說 |
「第一段受業始終」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是求學者接受教育。習是溫習所學的事業。悅是學習成功以後,心中得的愉快。 學習的甚麼事業?這裏指的是中華聖賢文化。大體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這些事。也是人人離不開的事,必須學纔會辦。怎麼個學法?說來很不簡單,在開始必先有個印象,使心專一。只可將孔子走的路線舉出來,作個標準。人類都有無聲無嗅的天性,純真純潔,卻是一切理想思路的主體。只要不失純真面目,就叫做「道」。禮記中庸篇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這是道字的正解。其中有自然知覺,稱曰良知,就是性「德」。又有自然能力,稱曰良能,就是性的「仁」善。這三種事是內在的本體。 本體具備,自然發起作用。「藝」術百工,一切事物,有形無形,都是以他為原動力。藝術這一句,凡儒家的六藝四教,典章文物等,都包括其中。不過因時增減而已。這是外在的大用。 孔子的學行準則,就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中華歷代聖賢文化,經孔子一番整理,才有系統,所以稱曰集大成。孔子自己學行準則,就是中華文化的中心。以上說的本體,必須深研,說的大用,必須精學,纔能發揚日新,能夠真得。這一段「學」字,雖然為讀書士人說的,但是各界各業都可以採用。所學有了真得,纔能愉快。這卻不分彼此,一樣的心理。 |
|
第二段 名顯道宏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學有成就,名已遠揚。倘有志同道合的,遠來求學,或來訪問,就能把自己所得,廣益人群社會,豈不是很歡樂的事。 |
|
第三段 時機不合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假若時機不合,不逢知音,空懷大才,無處去用;既是學有所得,自然知命,不可牢騷不平,自傷中和。應該養氣持志,不怨不尤,完 |
其為章二段孝悌為修齊治平基礎 |
第一段 孝悌為行仁開源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前章舉的六藝。第一件就是禮。禮記的第一句話是「毋不敬」,這是禮的總綱。除了禽獸,凡是人類都有禮敬,不過精粗的分別而已。人有禮敬必吉,家有禮敬能昌,國有禮敬自強,若無禮敬必亂。所以政府要先端正禮俗,繼續又提倡「莊敬自強」,在世界惡劣環境中,我們反而日漸繁榮,更得國際多助。可知禮敬的重要。 禮記說:「毋不敬」,但也有先後輕重的區別。至親者、位尊者、有德者,自然居先。父母親又是尊貴中的尊貴,更要先之又先,必須孝敬。兄長同胞,又先我生,必得盡到悌道。這是天經地義絲毫不許懈怠。然後推及一切都要加禮敬。凡侵犯侮慢等事,一概不能作。尊敬父母兄長稱作「孝弟」。禮敬一切稱為行「仁」。這是修身至平天下一貫的路線,從始至終,有先有後。 人知禮敬,纔行孝悌,人都有父母,彼此一禮,自然禮敬一切,普遍行仁。既然行孝悌,便是知禮敬的道理,那有侵犯長上的事,所以無禮不敬的動作,孝悌的人是深以為恥的,所以少有這樣事了。再者凡是不守家庭規矩,破壞社會秩序,違犯國家法律,都不是禮敬行仁,稱為作亂。因為這些事都有層級主管,深恥侵犯長上的人,再去為非作亂,是不可能的,這是治安的根本辦法。 |
第二段 行仁為達道之本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上一段孝悌定亂,事雖易知,理卻深密難明,因為這是聖賢的大道。所以有兩段解釋,舉出內在的本體,人用孝悌去求,自然能夠容易進入,否則多言悟少。 辦事徹底,必須通理達道,若一知半解,不能成什麼大事。這裏忽然提出「務本」來,就是事情應該追求根本,只要立住根本,大道自然會發生,要來說他還得繞個彎子,必須先說出孝悌的根本,更說明孝悌是仁的根本。要知行仁,便是修道的路程,道已在近前,既明且達,事就一貫成功了。所以孔子志道依仁。在禮記中庸篇有解釋|「修道以仁。」 |
|
每篇講完後,做個「提要」,對於難解的,才做提要。做了提要之後,吾又有新發現,那些注解互相爭論,是撇開全文,只講其中的一句半句,所以不可如此。 |
有子曰其為人也章 |
「有子曰其為至未之有也。是一段。君子務本四句,乃引孔子之言。」 有子曰:其為…………至未之有也。古來的疑難,首句以「為人」末句「為仁」。上段為有子的話,下段引孔子的話。所以不同。孔子曾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所以有關。 |
「子曰:弟子入則孝至而親仁。是一段。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張南軒曰:『言當以是數者為本,以其餘力學文也。』其義可從。」 子曰:弟子入則孝至則以學文。分兩段,上段說事實,下段有難,若待上面的行有餘力,才學文,那一輩子也行不了,文就不必學了。張南軒「言當以是數者為本,以其餘力學文也」不行孝弟等事時,就是不做其他事了。行孝弟時,都有餘力,不是整日離不開父母,也不食不飲。譬如當公教人員上班時,公文批完了,餘力還多。上頭這數條以外,都有餘閒。而且孝弟等「行」,學文是「學」求學。到老來,家有父母則「入則孝」,出到社會上,只要有人,則「出則弟」。有人兼日求學,學到老。學也是為了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
|
子夏曰賢賢易色章 |
「子夏曰賢賢易色至有信。是一段。陳祖范經咫、以及論語述何、劉氏正義等,皆云此四皆明人倫。劉申受謂賢賢是關雎之義。可從。雖曰兩句,四書辨疑、謂是子夏假設之言。劉正叟謂其人既能此等之事,而自言未學。皆可從。」 子夏:賢賢易色章。也分二段,下段發議論,上段說事實。有兩個難處,首句「賢賢易色」,好賢不好美色,無頭無腦。又「雖曰未學」不是子夏說的。上一段的宗旨在於「此四皆明人倫」在家夫婦、父子、兄弟,在外君臣、朋友。五倫中,經文只說明四倫,其實也包括五倫了。劉申受謂:「賢賢是關睢之義」,關睢是文王未結婚時,為將來的治國齊家,思想找一后妃。古來國家亂,都是先內亂,例如褒姒,妹喜,乃至武則天,楊貴妃等。文王思想找賢妻后妃,因為夫婦是家庭根本。如此解說,這一章的章法就具足了。 接下來:「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上句是能行這等事者說的,下句「吾必謂之學矣」才是子夏說的。四書辨疑說:「子夏偽設之言」。劉正叟云:「其人既能此等之事,而自言未學」,這些說法都可以接受。 |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章 |
「子曰君子不重至主忠信。是一段。上二句是病,下一句是治。次段是環境防範。上句防染,下句自省去非。凡能去非,皆可曰如己者。」 君子不重則不威章。這必須作一章書解釋,不可分開句句解釋。可以分二段,子曰至主忠信,為上段,後二句為下段。求學的君子,既然求學,重要在學問道德,這二者的有無,完全是誠於中形於外,都可以看出來。為什麼呢?主忠信的人穩重,沉得住氣,不穩重就不威儀,那他所學的,斷定是不堅固,漂漂浮浮。那要怎麼辦呢?「主忠信」孔子的主張,全在忠信二字。忠是誠。這是服藥。只要有忠信這二字,就必能穩重。但是只有這仍不行,「無友不如己者」以下是環境防範,不如己者的惡環境,不與他來往,就要擋住。為什麼來惡環境?萬法都是自招,所以下一句是「自省去非」,「過則勿憚改」。能如此,那任何人都可以結交,孔子是有教無類。凡是能夠去「非者」,都可以說是「如己者」。能改過的人,都與我一樣,或許比我好。從前子路為太保,段干木為強盜,晉朝的周處,後來都為賢人。能改過,善莫大焉。 這一章一氣讀下,唸他五十遍,就可以講了。 |
子曰父在觀其志章 |
「父在觀其章,(按)旨有論孝觀人兩說,余可論孝。觀志觀行,有爭,余從觀子之說。其父之道,只言善與常者,不及其惡。經有繼志與幾諫之訓,知孝者決不順惡繼惡。但善與常者,亦自萬殊,如父子大小不同,無妨三年後變通。」 父在觀其章。有人問難:父有善行,可以不改了,父的惡行,要改嗎?這一章章旨有論孝與觀人兩種說法,依本文來看,決不是觀人的說法,所以吾認為單論孝就可以了。 觀志觀行,也有爭論,有觀父與觀子兩種說法,吾從觀子的說法。「其」指子。「父之道」,只說父的善與一般常行(平常而不善不惡的行為),不必論到父的惡行。經典有云:「善繼父之志」、「事父母,幾諫」可知孝順決不是順惡繼惡。就善行與家常不善不惡的事,這二樁也有千萬種不同。例如父親喜好飲凍頂,兒子也喜好喝茶,若是喜好鐵觀音,難道就是不孝了嗎?善行也有若干種,或者喜好放生,或者喜好音樂。這些善事或家常事,何妨三年後、服喪以後才改換? 父在時,觀其子的志向與父相同與否,這當中沒有惡事。父放鳥,子放魚,父在時,父作主,那就放鳥,雖所好不同,也順從父親,也用不著勸諫。父歿以後,觀兒子的行為,是放鳥或是放魚,若還放鳥,那是善繼父之志。因為服喪期間,志在孝。從前服三年喪時,不吃魚肉,不行樂,要齋戒。齋中必有戒,心中時時刻刻想著父母如在眼前;三年後,慎終追遠,祭祀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就像父在眼前,這是觀想。在外祭神也是如此。佛家說這能感應,儒家說,如此祭祀,神才能來格。萬法唯心,凡事誠則靈。 所以三年以內,終日思想父辦的事情,父親既然喜歡放鳥,若是自己喜好放魚而放魚,那就是將想父親的心拆散了。又例如:父親吃月餅、粽子等平常的事,或者不善不惡的風俗,等待三年喪期結束後,改變就可以了。 父喪三年後,子夏還不肯為樂,但是孔子為他解釋說,如此禮必壞,樂必崩。雖然子夏也彈琴,但是八音中,奏的不成音,必有餘哀。當時的人心厚道,所以災難少。 |
為政第二
|
注解必須參考,若只讀會箋不可以。會箋雖然不罵人,卻偏宋儒。宋儒不是沒有好東西,但是毛病太大。一者改經文,二者注解不依從說文、爾雅。宋朝以前,已經有十三經,都是依說文等注解,比較難懂。宋儒所說,雖然容易講容易懂,卻不是論語一經原本的事,這樣如何可以?所以要真正研究論語這一門學問,那問題太多了。你們在聽講之前,先看注解,然後對照聽講的,就能知道很不容易,不講,不覺得他的難,一講才知道論語的難。 這一篇為政篇,不是專講為政,只是歸類而已。其餘各篇也是如此,一章就是一條事情。 |
一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
「子曰:為政以德,」 「為政以德」,為政,指領袖而言,現代人說民主,我們都是民,能做主嗎?雖有民意代表,能代表嗎?當選後所做能與競選時的政見相同嗎?不是只有這個地方,全球都是如此。美國總統選舉,前一日凍死多少人,這是什麼徵兆?領袖的政治以德為原則,德政與暴政相反,處處為百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利國富民,如此辦政治就好。如何好呢? 「譬如北辰,」 「譬如北辰」,北辰,指天體。北,北方,北邊的天空。辰,我們平日說大星叫星,小星叫辰,這有各種說法。有人說,北辰是北極星;有人說北斗七星,柄轉其餘四星不動,北辰指這四星;有人說北辰指紫微星,吾不認識這個星。廿八宿星,四方各七個星,一個星一個名,吾沒有學天文學,今人說天文台,其實周朝就已經有觀星了,例如說「夜觀天象」等等。要懂得分野的星也必得所認的星不錯才行。有人說北辰不是指星,而是北方的「空(ㄎㄨㄥˋ)天」(如空地)。諸說紛紜,必得是專學天文,如張衡等才知道,但天文學家各種說法也有不同,吾只說是比喻的意思,因為吾不是教天文,你們也不是來學天文。孔子則沒有一事而不知,孔子知道,但是注解者不知。自古以來某種學問要精,必得盡其一生的心力。從前注疏的人不是專門研究天文,吾也不知,但是大都主「北方空天」。今人說八大行星,不說八大星,因為都在動的原故。太陽為恆星,今人有主張太陽也在動而不是恆星。可以就說是沒有星星的空天。吾也不是主張這種說法,只是可以免得爭執而已。北方天空不動,其餘的星都動,領袖如北辰,而諸侯等都繞著他動,因為他有德的原故,大家替他工作。 「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居,安住不動,他在那個地處不動。共,拱也,如圍繞而拱抱著他。 當國家領袖固然是領袖,大小機關,商業、家庭也都有領袖,臨時舉代表也是領袖。他所屬的部屬出了事,都是你的罪過。如帶人去旅行,必須其他人都吃了,你才可以食,帶兵必須與軍士同甘共苦。 有人說:「無為即為政以德」,但是領袖無德,雖然無為,國家仍是亂。有人說,所用的人好,你便可無為,但是紂王大臣如比干、文王等都是聖賢,為什麼會亡國?所以必須本身自體好,壞人用好人,好人也行得通,好人用壞人,壞人也能漸漸改好。若是自身主體不好,人們必定離去。 |
二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這一部經有歸類,如何為政,第二章也是討論政治。這一章說的詩,不是今日的新詩,也不是今日詩社的詩,不是僅有風花雪月而已。政治是替百姓辦事,必須知道百姓的景況,民之所好好之,所以首先必須知道。例如知縣、知府,他的能力能知道一縣,才能為一縣之主而為知縣,才能為一縣的人辦事。人人都有七情六慾,喜怒等情感可以唱出歌來。從前的詩歌是百姓喜怒哀樂的情趣,從前有采詩官,采詩而知百姓心理,時間久了而成為風氣,而且可以配上樂。祭祀用樂,歌功頌德,闡述祖先開國之德。所以立國首先要制禮作樂,讚頌他的祖先之德,例如祭孔歌「大哉孔子」。詩在各國互相流通,人們都知道,辦政治者可以引用,便知道百姓的意思,兩國辦外交時,以詩為證,便以可出分勝負,所謂「聽詩知國政,觀易見天心」。吳季札觀樂,連詩也要聞。 「子曰:詩三百,」 「詩三百」,詩原有千餘首,今日有三百零五篇,風雅頌的內容包含很廣,什麼都有,有男女等。詩都是在說各地民情,可以知道一國的興衰存亡。 「一言以蔽之,」 「一言以蔽之」,「蔽」有很多種說法,或說是蓋,或說是蔽塞,很難講,只采其中一種「概括」意,概括的意思。一句話就全包概括。會箋說,如今所稱「總而言之」。 「曰,思無邪。」 「曰『思無邪』」,「思無邪」是魯頌駉篇的詩,這是魯僖公使人牧馬,牧馬有方,在荒郊放牧,不踐民田,不傷害人民的莊稼,百姓歌頌功德。比如曹操割髮代斬首的典故,便可以知道這首詩的意思。魯頌駉篇末句說「思無邪」,音為「思無『徐』」,邪即徐,徐,緩的意思。唐以前「思」不是指思想,而是語辭,如中庸「神之格思」的思,「思無邪」的思是引起的語辭。詩中雖有男女、戰爭的事情,都沒有不正的。若思當「思想」解釋,則「邪」不能當「邪惡」解。 你們可以查集釋、詩經,思無邪是「思想誠心誠意,沒有一點虛假」。詩三百都是作詩者的真性流露,不是假裝,全是人間真情。(依此解釋,邪音徐)。 政治與詩有什麼關係?有人說某人辦此事,「可歌可泣」,歌泣都是本性內的事,真性的流露,如禮記:「歌于斯,哭于斯。」歌與哭,都是人的性情流露。李太白〈客中行〉:「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琬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這是一首詩可歌可泣,不在酒上,好在下二句,說主人不是普通的主人,凡是做主人,能待客如此,那我李白何處是家鄉,你就是我的家鄉。主人聽了,真是可泣可歌。 |
三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這一章分二段,一反一正。 「子曰:道之以政,」 道同導,政治是治理百姓,若以政治治理百姓,訂出章程來領導,能聽從便罷了,不聽應當如何?須令他看齊,都須聽從,若不看齊如何?如今日太保自是太保,警察自是警察,仍我行我素,怎麼辨?。 「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齊之以刑」,以刑法治他。從前的刑法重,今日的刑法輕,與古人不同。從前刑法嚴,百姓怕受刑法,政治他不怕,還能和平,如秦始皇令人民幹什麼便幹什麼。百姓可先受刑罰,但不是心理服,百姓不知服從政治為義務,受刑罰是羞恥,人若沒有羞恥,刑法鬆懈便會再犯。其實若有警察來取締,就是我們的羞恥,因為不守國家規則,才來取締。禮與羞恥大有關係,管子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無恥則國覆,人民便不能治理,家不知恥家不能興,無恥之國,可斷定未來的命運。以上是貌恭而心不服。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道之以德」,導之以仁義禮智。不聽也使他看齊,用禮貌來整齊,名譽也是禮貌,知羞恥。眼前遭白眼,後頭遭指頭,如此便活不下去,這種罰就太重了,所以須「以禮齊之」,沒有禮貌,是太可恥的事。今日的學生,不懂禮貌,這是誰之過?「教不嚴,師之過也」,教成無禮無恥,那罪過大了。 說文,格,至也,來也。有恥且格,羞恥之心漸漸來,已有禮,有禮便有道德。 又注,格,正也,糾正、端正。一糾正就端正。 |
四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
這是孔子自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以前原來是六週歲上小學,十五上大學,更早以前是廿歲才上大學,所以有爭執。神童如唐初四傑王楊盧駱,又如何說呢?事情沒有呆板的。孔子不到十五歲就上學了,十五歲就專心致志於學問上,心無旁騖。孔子年少幼時,以俎豆為遊戲,可知孔子早上學了。 「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立,學有根柢,立住不搖動,如佛學的五根五力。你們有有三十歲的,紮住什麼根啊? 「四十而不惑,」 「四十而不惑」,四十不疑惑。有人說,立而後不惑,應該是不惑才能立?如孔子另一章說:「可與共學,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權者可以變化通融,權便是不惑,來了好事還可以辦,若來了壞事敷衍可以,這便是行權,如孔子觀察陽貨不在時而回拜。立,僅僅是可以辦就可以辦,不可辦就不可以辦;不惑的權,則是無可無不可。 「五十而知命,」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天的命令,進退都是由天的使然命令,不是由自己。這點一般人信,讀書人不信,天是什麼東西?宋儒說,自然的道理,孔子說的天不是如此,王孫賈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若天是自然的道理,如何禱告?宋儒口裡逞強不信鬼神,說是陰陽二氣的良能。「死生由命,富貴在天」,「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詩書易講天命的地處很多,我們聞天命,「樂天知命」,這是聞而不知,佛家講天就太多了,多數人也是聞而不知。佛說聖言量,信這個人所講的可靠,儒家也說:「群言擾亂,折中於夫子」,俗話說:「萬般皆有 是命,半點不由人」。左傳歷史記載觀天象,就知道將要換朝代了,天象的星辰變化就是人事的異動,心變,星也隨著變,周敦頤、邵康節就是講究這一套。孔子讀易,周易全講天道。 「六十而耳順,」 「六十而耳順」,有人說,「耳」原作「而」,以為是韓愈改的,其實不是他改的,韓愈筆解這本書不可靠。天地間的事情很複雜,話聽懂,本義卻不懂,如一般人不懂詩。從前是亡詩旨,今日是亡詩文、詩法。孔子到六十歲,不論聽到什麼,好事、壞事,微義都聽得明白。佛家的戒,有殺盜婬的方法,沒有根柢的人,一看便學壞了。耳順則是一聽用意就都明白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從,有人說是「縱也」,並不是如此,而是「順從也」,順從你的心。聖人必須慎獨,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孔子心起念頭,隨順這個念頭而辦,因為心念所起的沒有不好的,都不違規矩。 這一章書,在於令人求學不可錯過年齡,過了年齡就來不及。但是也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老來求學如秉燭夜遊,也有好處,可以不墮入坑洞、墜到澗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求學應當搶著學,過了年齡就不可以了。學很重要,岳武穆「滿江紅」說的:「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就是這個意思,要大家好好幹。 清儒將這章經文分三段,如同佛學。「四十不惑」以前,是求學的因,求學的階段。「五十而知天命」是開悟,「耳順、從心所欲」是證。顧憲成四書講義:「曰志、曰立、曰不惑,修境也;曰知天命,悟境也。曰耳順、曰從心,證境也。」 |
五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 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
任何學問沒有學前都以為容易,或許以為學過了,但是學問原本是四面八方的,只學一方面也不能自圓其說,呆板,所以必須圓觀。最大的學問為儒、佛,孔子是世間聖人,佛是出世間聖人,這很難學。我們只學語言文字,本應學其中的義理,但是我們知的少,若知的多就成就不退了。如果還會退轉便是還沒有入到裡頭,未得其味,所以必須做得圓滿。 吾教論語的目標,不是僅僅教你學了能自己實行,也須要你們將來再去教人。儒學你們所學尚淺,吾若只選擇一種而說,其餘的你們就不懂了,所以必須變化方式解說。 「孟懿子問孝,」 孟懿子, 開國第一代都吃苦,創立天下,第二代多為大少爺,不知創業之苦,三家也是如此,所以魯家政治辦不動。孟懿子的父親孟僖子,孟懿子為孟家的長子,孟僖子臨死覺悟,自己不懂禮,要孟懿子跟孔子學禮。 孟懿子、孺悲,在後來的弟子傳都沒有被列入,原因後來再說。 孟懿子問孝,孔子弟子問孝、問仁的不只一人,孔子因病與藥,答復也不一樣。孔子答「無違」。你讀孔子書、佛經,只要依所知道的說,不懂的存疑。「無違」父母的教訓不可違背,父親讓你來學禮,如此便是無違。宋儒注的意義很多,孟懿子尚且不知,宋儒如何知?多是造謠言。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御」,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樊遲曰:何謂也」,我不懂是什麼意思?孔子不直接與孟懿子說,而為樊遲說,有用意的。 「子曰,生事之以禮」,父母活著,事奉父母別錯了禮節。從前什麼身分,著什麼衣冠,飲食幾盤幾碗也有定數,自己減少可以,若多加則不可,都有一定。今日武勝于文,今日的軍隊反而服裝整齊。住屋幾間、顏色、瓦門等也有一定。今日是亂,以為是平等,其實是另一種不平等。生,事父母衣食住行都有一定的禮節,葬時棺的長短厚薄都有一定,祭也都有一定的禮節,必須依禮。有注解說,他的母親還健在,因為三家處處不盡禮。 如今國家沒有訂定禮節,因為來台灣三十餘年,是巡狩之時,必須收復大陸,再制禮。今無禮,禮從俗,喪事在台灣還保存古禮,但也不及從前了,喪事若不如古禮,要如何對父表示哀傷的情感呢?所以此時不能到酒館,或去不好地方。「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首先必須對父母厚,而後對兄弟、朋友能厚,這種風俗很要緊。婚禮並不是胡鬧,原本是喜事,新娘如何能穿白衣呢?公婆死後,媳婦不許擦胭脂。 |
六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武伯」是懿子的兒子,孟家三代:僖子,懿子,武伯。 會箋說:「武伯蓋多病而不謹身之人。」這是沒有根據的話,犯了宋儒的毛病。講演可以,注書不可以。注疏是注經,必須有根據。 「其」指父母憂子女,是代表詞。若代表父母自己,很難講通。孟武伯是大少爺,是想當然爾。他問孝,孔子以孝答復。一種人犯一種人的毛病,要說出來叫他改可。 有一說,指子女憂父母。可憂愁的地方很多,不合禮就要憂,父母犯過要幾諫,父母不聽也當憂愁。 吾采用的注解很多。重要是文理不可離開漢儒,馬融、鄭玄儘是依著爾雅、說文,都有根據。若所說的是微言大義,揣測聖人的心意,不離譜的還可以采取,若是離譜的就不可信。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只有一句而已,重要的字在那裡?「唯其疾」是也。「疾」的意義,包涵很多。子女所衣、所食等等,凡是在子女身上的,父母都以為不滿意,像文王視民如傷,沒當過父母的不知道。不教父母憂愁,這便是孝。父母有什麼憂愁?父母獨獨憂愁你長病,因為人要不生病,誰辦得到?除了長病無法避免,讓父母憂愁之外,其餘一切事不讓父母憂愁。太保不懂這個道理,所做不好的事,父母必定耽心。多說便是贅語。 不論父母在不在,無處不是行孝的地方,父母與你的關係很大,也與國家有關係。 這一章再與學而篇第二章對照看,就可以知道。 |
七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
音聲與意義有大關係。吾講華嚴講到佛的六十四種梵音,很有感觸。吾以為從前是大作文章,那是錯了。吾從前七、八歲便學詩,詩為文章之祖,不學詩無以言。詩之吟誦,我們不能。佛家的梵音,聽聞後能讓人落淚,雖然不知其中意義,但一聽梵音的高低,就能感動人。 詩有詩眼,文章也有。這章經文的詩眼在「能」字上。意義可以省略,何必這麼多爭吵? 講義: 犬馬之喻: 喻子(唐前皇疏) 喻父母(朱采) 喻父子並(包咸) 喻父母所畜者(禮內則) 喻大夫有疾稱(公羊傳) 此章兩個「能」字很重要。 「喻父母所畜者」(禮內則),「愛屋及烏」,「打狗尚須看主人」。 「喻大夫有疾稱」(公羊傳),一般人耕讀傳家,耕連帶必須采薪,所人子生病了稱「采薪之憂」。伐冰之家、畜馬乘,不問雞豚,否則是國家待官員太薄了,若一般人做官就稱「犬馬之憂」,所以為人辦事叫做盡犬馬之勞的原故。 朱子采「喻父母」,這個說法太不恭敬,不恭敬得像待父母如犬馬,話太粗野。唐以前皇侃疏采「喻子」,吾采取皇疏。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子游問孝,孔子答覆,現今行孝的人,不是指不行孝的人。能行孝的人說,指為人子者說,我能孝養我的父母。以上是說現在行孝的人,以為能養就是行孝了。以下為議論,佛家說體相用,宋儒卻斥為異端。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你能養父母,犬馬也能養他的主人。犬有義,看屋照顧主人,馬拉車,犬馬的主人死了,也有人以馬殉葬的,說到犬馬上,它也是「皆」能養主人。 「不敬,何以別乎!」 人能養父母,犬馬也能養主人,但是犬馬不懂得敬。禮記云,唯有人能學禮,「事之以禮,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鸚鵡、猩猩能言,不離飛禽走獸,禽獸與人不同,在於牠們不懂得「敬」,沒有禮節。若不學敬,不懂禮,則與犬馬有什麼分別? 出家人接受供養,若沒有財物,只要敬禮也是供養,這是敬養。所以必須具有為對方種福田的資格。 |
八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
中國的學問,隔行如隔山,一知半解沒有用。從前吾上法律學堂,考時出考試程度的題目,學生最低程度為秀才,高等小學堂畢業就是秀才,人們譏笑是洋秀才,輕視他。一班有七、八十人,半年上下來,戲稱「天書」,沒有一個人能學起來。當時的教師都是司法界的高等職員,那時候的職員當地本省人要迴避,講話的口音聽不懂,法理的發揮很難明白,到了考試時,限定範圍出題目,往往還是牛唇不對馬嘴,受教一年之後,開一個假法庭,方才似乎明白一點。經過這一套,看卷約略明白,吾是吃過大苦頭。 你們所學的論語,也是一偏之見,只知朱子注解,其實清朝初年的阮雲臺、紀文達公(曉嵐)就提倡漢學了,在閱微草堂筆記就有罵朱子,十三經注疏更是一字不提,所以才有後人的研究漢學。 昔日吾講論語只讓你們實行,今日則不同,為你們選擇正義、會箋,會箋沒有黨派,但是稍偏於宋儒注解,至於漢儒的優點、宋儒的劣處都沒有採取,但是他不罵人。你們如同是法官要判案,但是沒有判斷的學問,所以再要你們看集釋。集釋也有長有短,但是曾經吃過大苦,二百餘注都看過了。吾只看廿種,而且沒有全記,一種吾也沒有全記。吾無學問,所學得雜亂,但是吾有學佛的原故。把梵文佛經翻譯成漢文的佛經,都是高僧,精通儒學,而高僧教人也不允許人看注子。因為佛家以心為主,愚人信佛不信心,智人信心不信佛,一般儒者不說心為主,孔子就不如此。天下的事情,不容易,若只看注子,卻沒有自己,那如何可以? 佛家志在證道,證了道自然懂文學。講經不了生死,引導別人得利益,講經是犧牲自己。阿難多聞第一,佛涅槃時,還沒有證果,就像儒家只能讀書,會作文章便可以了,但是孔子不如此。若說孔子證道,有人會以為異端,學儒懂道、證道的人,沒有幾個。他們也不知道孔子證的什麼道。若有證道的人,都是學佛以後,證了佛家的道,一般儒家證道者少,所以能證道的也都是外儒而內佛。 論語這本書說人天二道,除了集釋,其他的注解家不敢注,縱使注解也不對。孔子懂人天道,子貢云:「夫子之文章(文化)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言外之意,就是孔子懂,今日要讓你們懂得人道。 幫助吾的學問,一是詩學,一字三年安不上,字字珠玉,懂字、文、方法、音韻,詩是文學之祖。再則是學佛,佛經有科判,八十華嚴,一體到底。再者是法律的嚴苛,也有幫助吾。這三種學問幫助吾,所以講論語有所不同,就集釋之中,採取之後才說,吾吃的苦也很大。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實行孝的方法,要「色難」,色,臉上的顏色,今日叫動態。對父母,首先必須能養,這是普通情形,養不僅是養身,還要養心,讓父母終日高興,孝以順為貴,到此是一段,下文是另一段比喻。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饌宜作「餕」,餕,都食盡了,沒有剩餘,可見所準備的飲食很合父母的心意,如曾子養他父母。 為何說「弟子、先生」?這一章是問孝,說到「弟子、父母」,這是比喻舉例子。生我者父母,與我慧命者老師,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老師和我沒有血統,但是對老師的情形,道理和孝事父母相同,只是事情有變化,例如為老師心喪,為什麼不服五服?因為老師是在九族以外,既然與孝事父母道理相同,所以孔子舉例。 「曾是以為孝乎?」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對父母也要服勞務,有酒食也饌而有餘,但是這是對先生恭敬,這樣還可以,對父母就要加上「色難」。 |
|
烏鴉會反哺,都能養他們的父母,唯獨鶚鳥不養父母,但是動物後來都會離開父母。人因為知禮,所以不會離開父母,即使作官,也要游必有方,人離而心不離,過年要返鄉團聚,每逢佳節倍思親,像狐死必正首丘,天性如此,不忘根本。所以中國人死于外地,骨灰必定要返回家鄉,這是民族精神,不必宣傳。禮記說,姜太公雖然封于山東,三代卻都埋于陝西,就是全為公,人有公有私,姜尚是公而忘私。 漢儒依爾雅、說文而注解,不錯,只解釋其中的文字,沒有解釋書中的道理。不是《說文》就可以遵循,而是因為《說文》聚集了古代六書而作成的。 |
九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
吾的講法將改,不再解釋疑義,擇要說而已,所取的注解比較穩當可靠的,至於筆墨官司,你們自己去看集釋。吾每章都有結束語,旁聽同學採取吾的結束語去實行,就可以了。 這一段的句法有不同的句讀,應該是「吾與回言」一讀。 這段的意思是同門都知顏回好,但是不知所以然。學到「如愚」,愚,愚癡如愚就不是真愚,所謂「大智若愚」、「大奸似忠」。 「子曰:吾與回言,」 「吾與回言」,孔子對其他弟子說,吾與顏回談話。 「終日不違如愚,」 「終日」,這一天。事情如果是偶然那不行,只談二、三分鐘的話也不行,孔子是與顏回談一天。讀聖人書,學聖人事,孔子如太陽,我們像香頭,學孔子也不夠資格,還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十哲也還不懂,我們能嗎?所以懂得這一點,可以減少貢高我慢。 「不違」,有疑問才會提問題,提問就是違。無違,是不生阻隔。這樣講就可以了,至於為什麼不違,下文自有解釋,不必多事。顏回聽完呆頭呆腦,沒有答沒有發問,有如愚癡人。這是孔子對顏回的同學說,顏回當時不在場。音聲和意義有關係,聲音高下,意思便有不同,如今文化雖然凌夷衰敗,但是否極泰來,到了冬至交九,冬至陽生春又來。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退而省其私」,孔子與顏淵兩人談完話,退下去後,「而」轉折詞,隔一段時間。「私」,不是和孔子談,而是顏回與同學談的時候,老師與朋友都很重要。孔子暗地省察顏回與其他同學談的道理。我和他說時,他只是一言不發,私下與同學談,「也足以發」,能發揮我所說的話。哦!「回也不愚」。 這一段書的意思,不是孔子贊歎自己的學生,也不是對後人誇獎,而是對其他同學誇獎。因為同學中程度不齊,或許有人對顏回不了解,以為顏回如愚,所以孔子贊歎他。 你們必須學穩重,學佛學儒,甚至學一切學問必先靜下心,吾幼時讀書, |
十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先前說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必須知天命,學有成就而人不知我,於我有什麼害處?知我,我也學成;不知,我也要學成。要真通達,必得專精其一,通一經則通全經。學問真有成就,則無人理你。一知半解,門門不通時,反而人都懂得你。學問真有成就,便無人理會。想要真通達,必得專精一經,通一經就通全經。例如會了彌陀經必通三藏,圓融無礙,華嚴是大彌陀,彌陀是小華嚴。 「患不知人也」,不知人才是大麻煩,寸步難行。與一人交往,不知尚且不行,家庭也是如此,夫婦不了解,必定是整天吵嘴。一個商店領導三人,若不知人,也領導不了。既使你待人厚,是你自己好,但是用了壞人就糟,佛也有感化不了的眾生,所以必得「慎其初」。從前介紹人要「品學兼優,老成諳練」,若沒有「品」字,那是故意支支吾吾,介紹者可以不負責任,交友也是如此。看人有方法。 「子曰:視其所以,」 「視其所以」,平素看「其所以」,看不重要平常的事情,看近處的事,好壞都不足為憑,只是一方面而已。 「觀其所由,」 再「觀其所由」,遇到非常的事清,或看遠處的事清。觀之中、視之中都有察的意思,不是漫不經心,佛經就有「妙觀察智」,觀要加上察。吾講論語引佛經比喻,采取佛家的方法,為了幫助你們明白而已。遇到特別事情看他為什麼如此辦?根據什麼如此辦,如曹操想篡漢時,司馬懿還勸,為什麼後來自己也篡位了?這不容易知道。 「察其所安,」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都要「察其所安」,一動就觀察他的用心,做完事再觀察他的心情:幹好事,若覺得不滿意,或是感覺很得意。幹壞事後,觀察他的心是憂還是喜。經過這三個步驟就夠了。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重複說,是絕對如此,加重語氣。除了是大奸若愚、大智若愚的人,其他人都藏不住,不是偶然藏不住,而是絕對藏不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可因人有一、二事不好就摒棄,這樣會失去很多人。舉事實容易懂,卻會傷道德。例如美國卡特落選後,還說早就想不幹了,這是無恥到極處的人。一杜魯門,二尼克森,三卡特,這是美國的「三豎」。 |
十一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子曰:溫故而知新,」 溫,溫習的意思。所有學過的都叫故,沒有學過的都叫新。學過不溫習,久了就忘;若是未學過的不學,那學問就止于此了。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不死就要天天都必須上學。 另一種解釋:今人講新發明,肚子沒有學問,發明什麼?孟子離婁篇說:「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左右都是源頭,源源不斷,所以溫習舊的,才能發生新的,這是教我們求學必須如此。 「可以為師矣。」 「可以為師矣」,能溫故知新,有新發現,只是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須舉一反三,才可以為師。曾子三省:「傳不習乎!」就是溫故。當教授教學生前先給自己先上課,為什麼說這個呢?因為儒道必須代代相傳,孔子在時,子貢等也有學生,所以將來必當人師,必須如此才不會誤人,孔子的用意很深。 另種一解釋也可采取:能溫故知新,溫故知新就是你的老師,孟子說:「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有餘師。」你們當老師必須先預備,然後再去上課,半年後同一段講就不同,又可以生出新意。 吾希望你們學會,出去再講,造福桑梓。吾老了,希望有後人,今日台灣只須要有二、三位通儒,台灣的風氣必變。你們弘法,淺講不要緊,若邪講就是誤人,近惡知識就是跳火坑。你們求往生,也必須先有公據。 |
十二 子曰:君子不器。 |
「子曰:君子不器。」 君子有兩種意義,一是指在位者,如今日的稱某公。一是指有德有學者,因為求學第一,學問之中以求道德為第一。所以必須求學求道德學問才算是君子,才能為社會謀求幸福,這一章指求學的人。 器,器具,一種器具有一種作用。扇子扇風,毛巾擦臉,一器有一用。你們不必提「一體萬用」來質疑,這裡指一器一用。 君子不器,大小事都能幹,大事由小事而成,幹小事也必須盡責任。有了學問,凡是利益大家的都可以幹。既然要做,就應當盡心盡力做好,不必問薪水。 吾學佛,為什麼講論語? |
十三 子 |
「子 「子 「子曰:先行,」 孔子答「先行」,孔子聖之時者,春秋那時候必定有「言而行」的人,也有「言而不行」的人,所以答應人的事要先去做。 「其言而後從之。」 「其言而後從之」,行了之後再說。所說與所辦的相同,辦十分說五、六分,說多便是矜誇自己。 這一點你們可以學,好事先辦,辦後再說,不必說也行,因為事實都做成了人自然知道。又如其他國家的競選,選上後食言而肥,說而不辦,這是小人。吾學硜硜然小人哉,吾一諾必定辦到底,誰叫我說錯?答應錯了而不害人的事,吾必辦到底。「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風揚」,不須要宣傳,不言最好。你不宣傳,有陰德,比陽德更大。 自元代到今日,上學者都是順從宋儒朱注,因為考舉的原故。但是宋儒朱注有長有短,漢儒的注子也是如此。從前只是注解經文,後來因爭執,意見便雜亂了,學者茫茫然無所適從。程樹德集釋,採漢魏六朝以來各種說法,「按語」是 |
十四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小人,指有沒有道德,有褒貶的意思,意思在於使人學君子。周與比的講法,有很多說法,有公與私,義與利,有普與偏,有同與異。 漢儒注書都有根據,根據爾雅、說文,宋儒依著自己的意思說,連字也改了。例如周、比,依今日的言語容易懂,但是若沒有根據,那自己就成聖人了,我們 出世的佛是聖人,世間法的孔子是聖人,孔子自己說述而不作,他的學問都是前人開創的,他只是述說而已,所說的道理都沒有自己的創作。孔子到了老年還上學,他以誰為師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差不多都是他的老師,所以孔子能成就。而且孔子說:「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人五十為艾,髮就白,也就是衰老了。人身有陰陽二氣,頭為諸陽聚會之處,所以能抵禦寒冷,髮是「血之餘」,所以年輕時頭髮黑,陽氣上不去時頭髮變白就是衰老。 求學然後再做事,萬不可一知半解便去做,或做了再說,講究少說話,說了一句不對的話,便駟馬難追。孔子「五十而知天命」那就是老的時候,孔子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多活幾年,使我學易,難道孔子沒有學過周易嗎?他學易經曾韋編三絕,孔子學易經多少年了,愈學愈難,所求能再多活幾年,學後可以無大過矣,但是還有小過。我們滿身是罪,若有形象,連虛空都不能容受。不學佛,如行尸走肉。你們若知道自己不行,才能進步。 淨土是易行難信,你們實行了嗎?諸位要學伏惑,今後要學直心平等,一切不知道的不說也不做,好人可以親近,壞人敬而遠之,孔子也說「吾誰毀誰譽」。依這實行,境界就會不同,等到你們真正真心平等了,吾才教你供養十萬億佛,因為直心是道場,才可以聽得懂供佛的方法。 看板書: (一)周:公,比:私。 這四種說法大同小異,有大不同的說法,該如何抉擇?這四說有好講的,有不好講的,你們可以在「公私」上著眼,遇事必須怨親平等按公辦事。公就是周,縱使親兄弟無理而怨家有理,也不可說自家兄弟好。小人辦事則是私心,比也。直心無曲,心曲折不但人格不立,念佛也不靈。 這一章吾摘要說說,你得其中的要點就可以了。你們聽論語必須當佛經聽,吾學佛沾了中國文化的光,再來研中國文化又沾佛學的光,佛學中體用事理等的分析法,幫助很大,所以中國文化有吾的斷定法。 |
十五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這一章紛爭很多。朱注以前沒有如此複雜。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罔,包咸注,罔然無所得。你們沒有學,因為沒有經過三到。學很重要,所以論語首篇為「學而」。學必須用心,否則罔然無所得。 皇侃作誣罔,無此事誣告也。不正確而誣罔聖人之道。你們講孔聖人的書,若孔子沒有這個意思,你卻如此說,不是誣妄聖人嗎? 按,包、皇所說雖然不同,都對。學而不思,就自己而言是罔然無所得,對方則是誣罔聖人,兩方都有關係,都合理。 「思而不學則殆。」 「思而不學則殆」,今人注重新發明,今人所做的錯誤,在論語之中都有。殆,何晏曰疲怠,只思而不學,如王陽明的「即物而窮其理也」格竹子吐血,就是疲殆。 朱注,危而不安,但是也有不危的時候,作疲怠解釋就可以了,危則談不上。 王念孫引公羊傳何休注,史記倉公等傳都當「疑」說,依這個說法比較合理。 聞思修是佛家的學思,儒家的學思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只學不思,不研究就不能明辨,自己枉費工夫而且誣罔聖人。若思而不學,不免於疑惑,孔子四十而不惑。只思不學,一輩子疑惑,你們求學,必須思學才能有新發明。 你們必須舉一反三,必須具備真知灼見,必須明辨,才能篤行。你們要能辨明,講經可以依照祖注,不可以隨便談。今日佛家的毛病,沒有學禪而妄談禪,吾學八年,才一知半解,知道他們是妄談,誣罔聖人。沒有學淨土,如何講解彌陀經?禪淨沒有學,你們頑空還不會,何況第一義空?沒有學般若,千萬別講空。佛講金剛經,須菩提尚且落淚,以為沒有聽聞過,這些人能超過須菩提嗎? |
十六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矣。 |
這一章諍論紛紛,誣罔聖人,從元末到今日,所說異端都是指佛教,吾從前學佛,也是以異端自居。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矣。」 攻,漢代何晏、梁朝皇侃都注釋為治。學叫治學、攻書。攻,治理也。范氏也是采這個說法,而且說是專治,專治一條。這個說法也通。治木、治玉、治石的工匠都叫攻,如做出桌子後,還必須平穩、上漆等等,雕之琢之,一層加一層,愈進歩愈精致。攻,集說當攻擊說,如「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這二種解釋在這一章必須活看,要看這章文字如何說而采取那一種解釋。好事當「治」解釋,壞事當「攻擊」解釋,好事有反對的,可當攻擊講,壞事有人反對也可當「治」講,如彎曲的木頭應該治理使它平直。 |
異端,集解:「善道有統緒,故殊途同歸」,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而異端是不同歸趣的。 以上是發議論。下文皇侃就事上解釋。異端指雜書,諸子百家。諸子百家暫且先別看,先讀六經。諸子的五子是讀經有餘暇必讀的書,古人用典,出自莊子中有一半,莊子出自老子,老子為異端,那莊子不就是異端嗎? 公羊傳注,他技奇巧為異端也。今日的聲光化電是真異端,奇技淫巧,對民生沒有大好處,而且會出大麻煩。禮記大學注(宋儒取出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二篇,在禮記中就缺這二篇文,而且大學、中庸經文前後顛倒,如此改經,這是誤人。)異端也指其他技術。論語後餘說,異端,他技也,即小道也。荀子中有非相、相面、看陰陽、算卦等都是小道,無關大體。 戴東原集,端當「頭」解釋,開端就是開頭。凡事有兩頭叫做異端,學任何事,按著一頭學,要專門別亂雜,若同時學兩樣,就為害了。現今學校便是學兩頭,學若干科目,科科都不精,從前人讀書不會同時看兩種,必得溫故而知新,下午以後溫熟書。若不如此,那八月十五到冬至要上燈書,過二月二到五月端午也要上燈書。以前的讀書法,都是通本讀;再誦讀生書時,務必溫習熟書,第二天背書時先背生書,再背熟書,因為從前的書都是木刻版,趕考能帶多少書?所以必皆都背起來,資之深,左右逢其源,下筆千言否則李白如何能下筆千言,倚馬可待?知之深則左右逢其源的原故。朱子集注繼承他的老師程子的說法,認為「佛氏之言,比之楊墨尤為近理,學者當如淫聲美色以遠之。」佛法既然有理又為何批評?這是宋儒偏見,認為學者應當把佛法看作淫聲美色一般離得遠遠的。 自范氏說異端不是聖人之道,如楊墨等,程朱卻以佛為異端,而改論語以前的解釋,以後便有很多紛諍,學者應該詳讀集釋後段的「發明」及「按語」及「論語足徵記」,可得到簡要的結論。 |
|
明白以上各種解釋,依著前人的注解來說: 攻乎異端有兩種解釋,攻是學習;異端是雜技小道。正功課耽誤,心不能歸一,不能學得精細。再一種解釋,端是兩頭,事有兩頭,先考究一邊,明白後再考究另一頭。雖然兩頭相反,也要先一頭再另一頭。例如先看六經,再讀五子。只知己還不可以,必須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孔子不但是學一端,而且學多端,所謂「有周公之才之美」有才可多學,若無才,按著一頭學就可以了。 一事不知儒者之恥,孔子會農、會稼、會打戰,我祭則得福;不會陣戰,如何墮三都?夾谷會,如何我戰則克?不會稼,樊遲如何問稼於孔子?必定是老師會,才跟他求學,我們沒有這些才能。孔子,天文也行,否則如何說「譬如北辰」? 學兩端,「舜執其兩端,用其中」,采取中道,非色非空。程子隨邵康節學佛,望文生義,沒有內功,他一定不懂三細六粗。格物,來了東西,動了初相;再有能所,能是知,所是境界相。韓李隨筆是宋人所假託的,沒有聽說韓愈注解四書。唉!宋儒講究主敬存誠,如此這誠在那裡啊? 再一說:攻擊異端,自己受害,所以不許攻擊異端。 |
|
|
每次因為時間的原故,還有未盡之意。所以第二次再補充說明。 上次說「攻乎異端,斯害也矣」很重要,一般人只依宋儒程朱的說法,不是孔子的意思。並不是因為吾為佛教徒所以偏向佛家,如此則為小人,比而不同,偏私了。 異端的講法,程朱開了頭,才改變漢以來的說法,應該以舊說才對。異端不是只有論語說。異是不一樣;端是頭,所謂異端者指兩頭。自漢到宋有二說:攻,治也;求;治理;學。按一頭學,學任何功課,都要依一頭來學,學會再學另一頭,如學一本書,學到底才換本,若同時看兩種,就是攻乎異端,受了害,都不專精。 另一解釋(其實是同一個意思),舜「執其兩端,用其中」,兩頭都聽,採用中道。這可以佛法比喻明白,孔子也用比喻,如「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又說:「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現今卻顛倒了。五四運動,黨國元老都不贊成。佛學不講空,不講有,用中道,若僅執一端,斯害也矣。不執兩端,也害,因為有偏見。 再者,異端本為兩頭,程朱才說是異,不同;端解作端正。程朱以為異端指的是邪教,但是爾雅、說文沒有這種說法,這是造謠言,這是誣罔聖人之道。他們說孟子闢楊墨,孔子時沒有楊墨,孟子如何闢?因為他們擁護禮樂,楊墨反對禮節,喪重節約,不必三年之喪,而且政治思想與墨子有衝突,不能不闢,但是孔子是「君子無所爭」。 攻,原來是治的意思,沒有說是攻擊。既然是異端、邪教,那就必須攻伐。但是孟子沒有說楊墨是異端,而是說楊墨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宋儒根據孟子闢楊墨,稱為異端。若說孟子所罵的異端,也不是孟子的意思,反而減輕楊墨的罪過。因為異端指小道,並不是禽獸,只是小道而已,這不是減輕楊墨的罪了嗎? 子貢說:「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程朱學佛而罵佛,以為佛比楊墨更近理,所以為害更大,有理反而不行,有這個道理嗎?孔子沒有見過楊墨,也沒有見過佛,這種解釋是誣罔聖人。 雪公講義: 「攻」義。何晏、皇侃皆曰治也,謂學為治。范曰:攻、專治也,故治木玉金石之工曰攻。集說攻擊也。 按:治與擊大異,須視解文而采。 「異端」義。集解:善道有統,殊途同歸,異端不同歸者。皇侃注,異端、雜書也,雜謂諸子百家。公羊傳注:他技、奇巧異端也。禮記大學注:他技、異端之技也。論語後錄:異端即他技,謂小道也。戴東原集:端、頭也,凡事有兩頭謂之異端。言業精於專,兼攻兩頭,則為害耳。 朱子集注,宋程子曰:佛氏之言比之楊、墨尤為近理,學者當如淫聲美色以遠之。 按:自范氏謂異端非聖人之道,如楊、墨是也。程、朱遂以佛為異端,而改論語以前之解。以後紛諍甚繁矣。學者宜詳讀集釋後段「發明」及「按語」,可得以簡要結論。 |
十七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子曰:由,」 由,子路的名。我們不知道孔夫子為什麼對子路說這章經文,但是宋儒懂,說出其中的微言大義。阿難不知迦葉境界,更不知佛,我們怎麼知道!數千年後的宋儒怎能知道孔子?宋儒說,因為子路好勇,強不知以為知,所以孔夫子告訴他,對他有好處。這種見解,我們不可學。孔子說性與天道,性與天道,是分出兩條說,宋儒講性與天道,程朱往往合起來說,叫「性天」,一路模糊下來。宋儒首先開這個端倪。將來或許以佛學講論語,以論語講佛學。 「誨女知之乎,」 「誨女知之乎,」,孔子說,我教你的道理,知道了嗎?知,有讀音作「智」與「志」,在這章可就讀如「知」這個字。知這一字不簡單,若簡單,為什麼孟子、王陽明講良知良能?我們不要輕易的說「知」。知是吾人本性的靈知,佛家說是眾妙之門,佛法有「離念靈知」,一念不起,不看就知道。如張良運籌惟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知,為眾妙之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之為知之」,怎樣才是真正知道?聽聞以後,要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佛法稱為聞思修。其中的味道都知道了才能說「知」,否則是說食數寶。縱使吃了,也是像「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篤行才算知道。博學等五層功大沒做到,就是「不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是有智慧,才是真知道。 同學們可以學這點,否則讓人看笑話,你們必須舉一反三。吾不注解佛經,也不翻譯佛經。今人都是小偷,東鈔西鈔,強不知以為知。你們要學真知灼見,不學真知灼見,便不能往生。不真知,三藏看破也是枉然。 |
十八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 干祿,求祿位。孔子答復子張,必得廣學多聞,天下事很多應盡量學,不明白者不說,你們必須學這點。親眼見了才說,有疑惑可以從闕不談,知道十成只說七、八成,謹慎別全說,胡說便是誣告人,造口業。只要說得恰到好處便停止不說,多說會惹出枝葉,能如此者,過錯自然少。 「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 「多見闕殆」,殆在此勉強可當「危」,不安的意思。所見雖然不少,但還有不安、有疑慮之處,則從闕,不但不說,也不要去做。就所知道的只行個十之六七,不過與不及,「過猶不及」,孔子講中道,所知道的行之六七,自然會減少後悔的事,辦錯事就會後悔。 「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若能說話少過錯,行為不後悔,如此去當公務員,便是當到恰到好處。 中國古來講究禪讓,決不像今日的選舉。 |
十九 魯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 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
「魯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 哀公不得意,從這一章便可知道。魯哀公問,如何做才能使百姓信服政府?你們雖不當 「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舉,派使他在職位。舉用人第一必須直心,直者,有便說有,無便說無,不欺騙人,要舉正直的人。 枉,不正直。「錯」是另加安排,枉人不必就換掉,不是去除枉者。若將枉者去除,如崇禎末年就是因為過於急切,換人很多次,所以人們離心離德。只要舉正直的人,權位在枉者之上,枉者無作怪,給枉者好名譽就可以了,如此則民服。否則民不服。 你們必須謹慎交友,「毋友不如己者」,否則別人以為你是屬於某一黨,就受影響了。 |
二十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
(雪公講義) ★孝慈則忠句,各解紛紜。黃氏後案曰:「孝慈則忠」。諸家說甚費解,式三謂「孝」當作「(音教)」,謂引導之使人可仿效也。 ★按:黃氏所云,本句可通,但與全文不貫,且他本罕見,姑備一說。孝經云:「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細審季康子之三問,皆在使民;而使者在君,從乃在民。君能莊臨,而民自敬。教民以孝,民始孝親;中則忠君,如子孝父矣。然君必以慈臨之,如親慈子,故曰:「孝慈則忠」;否則犬馬路人,草芥寇讎矣。舉彼善者,教他不善者,民自相觀而善;是不勸之勸。此章三答,有直接,有雙用,有旁通,言與文,婉轉入微。 ★(犬馬草芥二句,引自孟子離婁篇:「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引文略為變更,以便解說而已。)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季康子問孔子,「使民」,使用老百姓,因為大夫有土地,當宰官領導人民。如何能使百姓恭敬、盡忠?若不能做到,如何能使百姓學這二條? 「子曰:臨之以莊,則敬;」 臨,在上對在下,或少數對多數叫臨,如臨山、臨水。對多數百姓與他們見面時,必須莊重,非禮勿言等,臨之以莊,對方自然對你恭敬。 「孝慈則忠;」 「孝慈則忠」,有人說,你上孝父母,下慈兒女,則百姓忠,此說勉強可以通而已。各種注解紛紛紜紜,黃氏後案說,孝慈則忠,諸家所注講不上來,他以為「孝」當作「」(音教),引導人民使人可以仿效,如引導人慈,人民自然忠。本句可以說得通,但與全文不貫通,而且其他本子罕見,姑且聊備一說。 「孝慈則忠」,不必改字,懂文法便懂了,學文法最好學唐詩。孝經云:「夫孝,始於孝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一到社會,一做事就可以說是「中」,孝經為孔所說(以經證經也),孝子應當終於立身,立不是立志,而是立行,身有所成立。向上引導 仔細審查季康子的三個問題,都在使民,教百姓如何敬,如何忠,如何鼓勵勸獎百姓,都在使民。使用百姓是誰來使民?是 人民自然恭敬,一方面,以孝教導人民,始於孝父母,中於孝君。教百姓孝親,首先是教孝養父母,到社會辦事自然忠君,忠君就是孝君,好比兒子孝順他自己的父親一樣。在上者是人民的父母,所以說子民,視民如子。縣官是父母官,只有七品,官不大,撫台是大官,但是稱縣官要稱「老父台」。若平時,縣官到撫台衙門,見撫台必須跪拜。 這一處的文法有兩方面,孝慈是一上一下,上位者教你行孝,乃至忠君,上位者就必須慈,視民如子。 「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第三句如何勸?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指第三者,舉用那些善者,那一人好就舉他出來,讓百姓看了效法。「教不善者」,也不說不善者不好,只要去教導他,一邊舉用善人一邊教人民,都是第三者。這一處的文法又變了,舉好人又去教不好的人,人民自然相視而勸,這是不勸而勸。 這三句三答,有直接,有雙用,有第三旁通,孔子的說法及文法,婉轉微妙,懂文法,就能講下來。 |
二十一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
你們學一章,若能講,能領略其中味道,又能改變心理,才不白學。吾懂中國文化,才真懂佛學,懂佛學才懂中國文化。 宋儒滿嘴說理,攻擊宋儒的人以為四書五經都沒有說理,這也太過了。凡有事,就有理,有理就有事,二者不可分。說十三經中無理,就是不對。吾因為讀過中國文化,才能以此來讀佛學,後來研究佛學,回頭再讀中國文化的書,才能懂得。宋儒對於經文還不能解,道更是不能了了分明。儒家很昌盛,道反而隱晦,佛家不如儒家昌盛,反而有懂得道的人,不可思議。 「神乎其神」,「微乎其微」,「親者不失其為親,故者不失其為故」,「爾為爾,我為我」,「君君,臣臣」,這都是同一種筆法。 這幾段說理的地方少,漢儒小心不敢說,宋儒也說不出所然,所以只說考據。考據吾不說,因為其中有些是臆測的,如詩經中的草木鳥獸,日本有圖,但是所畫的多不相同。中國人造的謠,多是虛擬假設;西洋的造謠,卻是以今日的動物模擬,例如麒麟西洋人以為是長頸鹿。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這段的句讀,古來有所不同,宋儒程子說:「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朱子繼承,他們以為這時孔子沒有作官,而且有理由。書中沒有的,我們不說,可以說孔子不出來作官,至於什麼理由?不知道。 有人問孔子,為什麼居住在魯而不出來作官?如陽貨所說:「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孔子敷衍應付,這一章則答的很懇切。你們讀一章,必須學一章,否則吾何必受此辛苦,吾老了,你們現在學雖也晚了,所謂「幼而學,壯而行」,但是如今學還可以,將來薪盡火傳要靠你們。 「書云」,這一段經文已經逸失,經過秦火到漢代,山東的老伏生,將書經讀誦出來,後來又在孔子屋壁中發現古代的書經,用蝌蚪文寫的,但是這一節在那一段,已經找不出來了。 「孝乎,惟孝」,這是贊歎語。「孝乎!孝乎!」,就如「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居家首先必須孝,百行孝為先,這句話語出自孝經的意思。孝順以外,便是「友于兄弟」,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八德,例如一棵樹,孝為樹根,其餘為幹、枝、葉、花,這些都是由孝生發出來。「孝就是孝」,沒法說,天然如此,如佛學「性就是性」。儒家最好的字為「善」,佛家是「妙」字,你們必須知道。這二句就是孝友。政治有兩種:一者為文化,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就是這二句「孝乎惟孝,友于兄弟」的意思。第二種是法治,所謂「道之以政,齊之以刑」,今人只知這個,結果是「民免而無恥」。 「施於有政,」 「施於有政」,在家對長上孝順,對平輩友于兄弟,就是辦政事,出去也不過如此。「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你們必須溫習,必須能用。書應當溫習多少遍後,知道了,自己遇事才能變化。 「是亦為政,」 「是亦為政」,我這樣就是辦政治,這是政治的根本。 「奚其為為政?」 「奚其為為政」,還有什麼算政治呢?孔子的意思就是說,我出去也是行這一套。為什麼不出去?有障礙,沒有重用。 這一章講孝弟乃為政之本,自行如此,化他也是如此。 |
二十二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考據很多,所考據的不對就不論了,縱使對了也無關宏旨,所以吾只約略說說。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信在八德的中間,特別重要。前一篇說「主忠信」,曾子三省有「與朋友交信乎」,信如何重要啊!人們輕視這個「信」字,差不多都患了這個「不信」的病。學佛受菩薩戒,最難實行的是「不妄語」戒,但是「不妄語」極為重要,一般人都沒有看重,孔子以為這個「信」字不可看輕。人若無信,「不知其可」,不知他除信以外還有那一條不錯?注意孔子的口氣。言下之意,是說其餘的都無可取了。這必須在社會上辦多少事,碰多少釘子,有經驗閱歷的人才能領略。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 大車,指牛車。輗,是連接牛與車的木頭。小車,指馬車。軏,鉤住馬和車的鉤子。 「其何以行之哉!」 「其何以行之哉!」沒有這些輗軏,如何能使車子走動?今日之下,就要說車子沒有汽油,怎麼能使車子行走呢?「何」字,「可」字,用這些字可體會其中的不同意味。 你們要學「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就可以了。但是「信」容易失信,容易妄語,心則不直。你們要謹慎守住信,好好學,便是希聖希賢。 程朱理學也不是沒有好話,所謂:「滿街皆聖賢」,但是這還是由佛家「眾生皆有佛性」而來的。 |
二十三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 「十世」,三十年為一世,或者說一朝代為一世,有多種說法。「子張問十世」,問十世的什麼事情?看孔子的答復,自然知道子張所問為何,不必重復。 「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 「殷因於夏禮」,殷是商代,因為商遭洪水而遷於殷,所以又稱殷,叫殷紂王,不說商紂王。因,搜求原因。殷朝立國搜求制禮的原因,原因就是夏朝,在夏朝的禮制中。子張問十世,孔子答夏禮,可以知道子張所問為何。殷的禮樂制度,就是指政治,殷的政治還沒開創時,將夏禮拿來參考,殷用不到的去除,沒有的則增加,因此定出殷禮來。孔子為周人,為什麼知道殷禮?下文還有「夏禮吾能言之L文獻不足故也」。 念誦的力量很大,書讀千遍,其義自現,神奇極了。 「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周公定禮制,也是因於殷禮,加以損損益益,而制成周家的禮制,他制禮的來源,孔子也知道。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其後繼周者」,這章書是講三世,自古以來國家必亡,人也必死,佛家說:成、住、壞、空,正、象、末、滅。後來再接繼周家的朝代,也必得要參考周家而定。 今日沒有禮樂,刑法用的是外國法,將來國家穩定,一統國家,還得參考制禮作樂。今日提倡三民主義,與四書五經有關係,只是改變名辭而已,若全不要,就是不要民族了。如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不就是四維八德嗎?這些不就是「其或繼清者」也可知道嗎? |
二十四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
有人說,這一章應分為二章,吾依一章來解釋。 普通人的大毛病,多是見利忘義,見有利的事人人爭;見義,犧牲的事就不肯去做。禮記說:「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祭而得福所以願祭,見義,沒有利益便不願為。因為能得好報,才願去做。 這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鬼與神,合起來說也可以,若分開說,鬼指家裡的祖先,神指外頭天地山川的神衹。「祭如在」就是祭祀祖先,指鬼;「祭神如神在」指山川等神。 為什麼中國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中國講五倫,上有父母,下有兒女,你孝父母,父母對你慈愛,你也必須慈愛兒女,推展出去為九族,九族以外稱「無服」,九族以內為「五服」範圍。由本身上推五服,下推五服,老師不在五服以內,所以對老師之喪不穿服制,而是心喪三年,因為沒有血統關係,中國重視這個。所以同姓不婚,否則為亂倫。天倫,天然如此,不是人造,但是君臣、朋友是人造的,夫婦一半人造的。若不要五倫,那與禽獸相同。所以接續香煙,大有關係,這與家庭與國家都有關係,以「血統」關係來說,「非其族類,其心必異」,沒有家庭,國家便不能堅固。夫婦居屋,有孫子就是家,三、二家便是鄉黨,再組合起來就是國家。 別人的祖先,不可以祭,他自己有子孫,人死後而到喪家弔喪,弔是弔生,祭是與死者有交情,靈前祭拜就可以了。他有子孫,我們可不過問,若沒有後人,「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身為朋友就必須負責。若不如此便是諂媚別人家的鬼,希望求得鬼賜福。實在說,在街上也不要撿拾別人的物品,不義之財的原故,不必亂祭希望得福。 「見義不為,無勇也。」 但是這不是叫人做自了漢,「見義不為無勇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平時各有他們的監護人,若有須要幫助的必得幫助,甚至為朋友報仇,為朋友死都可以,這是民族主義,要義務去做。這一句就是「臨難毋苟免」,犧牲自己而去做。 勇為三達德的一端,智仁勇,有勇就不要利,只要合義的事就去幹,「知恥近乎勇」有恥的人才有勇氣。 |
八佾第三
一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後面的鄉黨篇,不能說,是孔子飲食起居的事情,縱使會了,也用不出來,所以不說。 書中所說,不是單指在上位的人或在下位的人,而是一體萬用,可對上也可對下,必須能舉一反三。 你們必須記住,這些話現今的人不在乎,若不在乎,那就可預知未來的結果了。凡事有因、緣、果,「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這是真正中國文化,講民族主義。西洋人說的話有他的內容,今人用他的名詞,但是不了解他的真義,用中國語,說西洋物,望文生義,社會必將混亂。學哲學必須學中國哲學,學莊子也可以,公孫龍的白馬非馬,學這些只會增多怪脾氣而已。白馬非馬,這是分別觀。若說「天地一指,萬物一馬」,就是圓融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凡事不要悲觀也不要樂觀,我們是人,一切可以盡其在我,幹什麼像什麼,我們都是在夢中,在戲中。我們學佛多年,仍看不出好現相來,因為人格還不足的原故。我們在五乘之中,人格尚且不夠,天尚且不能升,其實人身也保不住,若能保住人,來修淨土,求往生就可以了,一定要專精執持這一法門,不要腳踏兩隻船。 你們學論語,對你們學佛幫助很大。做人的根本,凡是初皈依印祖,印祖都開示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敦倫盡分,自行化他」,再來就是「誠心念佛,求生西方」。敦倫盡分是中國文化,真學問自五倫始,五倫有十義。敦是敦厚、加厚、篤誠,很簡單卻做不到;盡分,盡自己的職分,范文正公每天反省,一天所做的事若不及所領的俸祿,必須第二天補足,這一點你們好好想。 周成王年幼,周公攝政,全國都以為周公不懷好心,欺負小孩,等到成王長大,周公將大位還給成王。周公死後,成王感念周公的大德無法報答,周公既為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成王就以天子的禮祭祀他。其實不可以如此,但是魯也不能推辭。伯禽為周公的兒子,祭周公用天子禮,但是周公以外的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 「八佾」,吾幼年曾見八佾,每行八人,有八行,八八六十四。吾見曲阜的祭孔,天子禮八佾,諸侯六佾,大夫四佾。季氏祭他的祖先也用八佾。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有二說,都合理,都可採取。 這件事季氏能忍心如此幹,忍指季氏而言,還有什麼不好的事能忍心不幹?這是犯上作亂的事。另一解釋,忍指在位有權力可以管者,這件事能忍著不管,什麼事不能忍心不管? 這一章教我們敦倫盡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黔婁為山東大窮人,齊請去做官,他不願意去,魯來請也不去,窮極了,死時所蓋的被子太短,蓋不住,但是他妻子不肯邪(斜)蓋,謹守本分。 |
二 三家者以雍撤,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
編論語的人有略加歸類,這一章仍與上章同一件事,只不過不是同一時說的。 祭孔有六章樂,首為迎神,初獻、亞獻、終獻、撤饌、送神,撤饌時,隨舞隨歌。祭孔的音樂,起首為大哉孔子,先知先覺,奏咸和之曲,有辭,贊辭必須合乎所祭者的身分。 「三家者以雍撤,」 這一章是說撤饌時唱詩經的雍章,雍章是贊天子的頌辭,撤饌要奠酒,主祭者是天子,辟公是陪祭的諸侯、卿大夫。 「子曰:相維辟公,」 「相維辟公」,陪祭是諸侯。 「天子穆穆,」 「天子穆穆」,穆穆說是美善,很難說得通。應當指溫和,又莊嚴,例如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溫和而且威儀充足,又莊嚴又溫和,這是說天子的態度。 「奚取於三家之堂?」 「奚取於三家之堂」,奚,何也。那一條夠得上用天子的禮,在三家的廟堂祭祀。無論所說的是什麼事,都是由於僭 |
三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
禮樂做什麼用?用禮來整齊,使社會平平和和,但是必須有仁。「道之以德」,道德走不上,「齊之以禮」,再以禮來使人們整齊。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 仁者,二人,不論辦什麼事,必須替對方想,妨礙別人就不可幹,替對方想就是仁。禮尚往來,彼此互敬,彼此不妨害。 「人而不仁,如樂何?」 樂是情,彼此交換情意。對人不仁,那音樂有什麼用?沒有音樂,還可以,萬萬不可以有桑間濮上壞人心術的音樂,從前村中演戲,必 若禮樂不行,則「道之以政,齊之以刑」,如此人民只想免受刑罰而不會有羞恥心。 |
四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
「雪公講義」 「喪與其易」,俞琰書齋夜話,易字疑是具字。檀弓云:喪具君子恥具。群經平議:戚當讀為蹙。禮器篇:三辭三讓而至,不然則已蹙。說文:蹙,迫也。言居喪或失和易,或失迫蹙。包曰:易,和易也。本郊特牲「示易以敬也」。朱子集注:易,治也。引孟子「易其田疇」。 按:書齋夜話及群經平議,兩說意皆從順;惜涉疑改,文獻不足,宜待後徵。但包氏所引郊特牲和易以敬,則義較長;謂喪與其禮和嚴敬,不若哀有餘也。集注引孟子「易其田疇」一句尚可;其下不貫,則費解矣。 「林放問禮之本,」 林放問得不錯,孔子還答復他,可見問的不錯。禮有吉凶軍賓嘉,吉禮祭祀最重要,這裡舉吉凶二端以包括其他禮。 從前有五禮,祭為五禮之首。這一章是問禮的根本,孔子執其兩端而答復林放。 「子曰:大哉問!」 「大哉問」,人們多是問花果枝葉,你卻問根本,真是「大哉問」。祭祀時的酒為白水(玄酒),祭海神、河神,要先祭河神,因為海的本原為河的原故。 「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上句是奢與儉,下句是易與戚。 「喪與其易」,俞琰書齋夜話,看文講不下去,便懷疑改易為具。禮因為奢華,不如儉省,為什麼不如儉省好?因為祭在「誠」,祭神如神在,全在心誠,若奢華便少了誠心。若有誠心,誠是禮的根本,如此就可以了。周鄭交質,有人質也無益處,若心誠,白水、水草祭祀也可以。學佛莊嚴佛淨土,佛不希罕好東西,心淨則佛土淨,心莊嚴是真莊嚴。 「易」古來就很難解。「易」,俞琰疑作「具」,禮檀弓篇云:「喪具,君子恥具」,喪事一切具備,君子以為羞恥。從前孝子若喪親,語無倫次,心思全在父母身上,若備妥喪具,便去掉了哀傷的心。 群經平議以為戚當讀為蹙,迫也。意思是說,居喪或失之和易,或失之迫蹙。 包咸曰:易,和易也。本郊特牲「示易以敬也」,有客來,奏樂;和和順順,有禮又恭敬。示,表示。易,和順。喪與其禮樂和順,不如哀而有餘。 朱注:易,治也。引孟子「治其田疇」,田地有草而除去。這一句還可以講,但是下文便不能連貫。 (按):書齋夜話及群經平議,兩種說法的都是從「順」,可惜涉及疑經改經,文獻不足,應該等來日得到其他資料才來證明。 上回「孝乎惟孝」,我們平時說:「神乎其神」、「微乎其微」、「親者不失其為親,故者不失其為故」、「爾為爾,我為我」、「君君」「臣臣」的句法都可以證明。 包氏所引「郊特牲」,和易以敬,這個意義比較恰當。意思說:喪與其禮和莊嚴,不若哀而有餘。 編書的人也是同類的聚合在一起,連續數章都是責備季氏三家的僭越過分。 |
五 子曰:夷 |
從前主張鈔書,有大用意,味道不一樣。這數章都有同類的意思。 亡音「無」,若數種意思都能解釋,除非孔子再來,後人無法知道,程朱的微言大義,絕不是孔子的微言大義。顏子曾子等弟子尚且不知,何況是其他的人? 「子曰:夷 這一章有數種解釋,吾采一說。夷狄指中國以外,諸夏指周時的列國。那時無父無君,雖有禮樂規矩,卻管不住,臣弒其君者有五十餘個,所以孔子感歎說:夷狄外國人還有酋長,弒君的還少,雖然不懂孝悌忠信,沒有禮義,但還有上下。諸夏有禮義列出來,但是大家不遵守,子弒其父,臣弒其君,沒有上下的分別,那禮樂有什麼用? 今日的社會就是無父無君,你們能來聽,要作難得想,吾講的目的,為了讓你們能改造社會,例如選舉選君子,社會就安定。你們聽從可以長學問,若不改心理,為德行,只為名利,那有什麼用?你們必須學退下去後而省其過,過則無憚改,無過則勉之。 你們往後學曾子,自我反省,為社會謀幸福。若只是長學問,不改變心理,而與外面爭名利的人相同,就大失吾意了。 |
六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 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
季氏為三家之一,冉有為孔子的弟子,三家為大夫,也有封地。「季氏富於周公」,周 「季氏旅於泰山,」 旅,祭祀的名稱。祭天下山川為天子,諸侯祭他封內的大山。例如祭孔,孔奉祀官住在台中又是特任官,台中市祭孔的主席是什麼人?不是孔奉祀官,而是台中市長,因為他是主管的原故,即使大官也不行。「旅泰山」應該是 另有一說,季氏不至於僭越到如此, 「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 孔子見季氏旅於泰山,就找在季氏家做家臣的學生,問冉求說,你不能救他的過錯嗎?冉有答,不能,可見季氏聽不進去,冉有也沒辦法。 「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孔子感歎說,難道泰山不如林放嗎!為什麼提出林放?因為林放問禮之本,而且是泰山附近的人,所以說,難道泰山不如林放嗎!這樣文理才通。林放知禮,泰山的神為大神,泰山神沒有求季氏來祭。「非其鬼而祭之諂也」,這是指祭的人,而且是沒有仁義的人來祭,「神不來格」,神不享非禮,神不來享用不合身分祭祀的禮。難道泰山不懂禮嗎? 不責備季氏而責備泰山,溫厚婉轉到極處了。 |
七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
「子曰:君子無所爭,」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今日沒有射藝,所以不必考據。這一章的句讀有若干種,吾講其中的意義,重點在「君子無所爭」。 外國人講究爭才能生存,今人也爭名奪利,而且是明爭。自誇已經是過失了,何況毀他!今日的選舉,多是自讚毀他,佛家以為「自讚非毀他」是大毛病,這是學洋人,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沒有這樣的事,這等風氣必須換,否則國祚不久。你們別爭,中國是禮義之邦,主張禮讓,相信「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一爭便生名利心,君子的品德就滅了,名錮利鎖,爭就不能往生。 「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 「集解」孔曰:「言於射而後有爭也。」那麼不射就沒有爭了嗎?打戰不爭是無勇,是不孝。從前人打戰,不怕死,願死,怕不死,怕不死就可以不死。 「皇疏」說:「古者生男必設桑孤蓬矢於門左,使人負子出門而射,至長以射進仕,擇士助祭,若射不合禮樂,則不預祭。」諸侯進薦能人賢者給 兩人比賽,敗者罰喝酒。每年都有祭祀,有陪祭,陪祭的必須射箭合乎規矩,若不合規矩,連諸侯也會受責而被削地。 「射儀」曰:「射,仁道也,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 「集注」云:「惟於射而後有爭,然雍容揖讓,則其爭君子,而非小人之爭矣。」 「其爭也君子。」 這一章的重點在君子,君子是學而能立的士人,有一定的目標,在道義上,為利國富民,凡是功利名位,有違背道違仁者,自然不會去爭取。 孔子講「志於道,依於仁」,有違道與仁的自然不去爭取,小人則是志在功名利祿。若是關係道德仁義等,君子又應固執力行,並不是不爭。對道德要擇善固執,力行近乎仁,經文不是說「當仁不讓於師」嗎?當仁固然要爭,老師做好事,學生怎能不做好事?「見義不為無勇也」,對於義的事也不能讓人。所以這一章「其爭也君子」,更須細細體味。 你們要學「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注重上句與最末一句,中間的可以省略,雖爭也不失君子的風範。 |
八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子曰:繪事後素。 曰:禮後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
這一章分三段,如集釋所分,但解釋有所不同。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子夏讀詩經,其中有三句,二句是詩的本體:「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為一段,重點在「素以為絢兮」。 「集解」,馬曰:倩,笑貌,笑的容貌。盼,動目貌,眼活動。這二句是贊歎女子。周幽王為褒娰戲諸侯有「一笑烽火臺」,一笑值千金。盼,動目貌,眼睛可以傳神,所謂「傾城傾國」,眼一看傾城,再看傾國,再看傾天下。絢,文貌,質是本來,文是文飾。 「集注」,倩,好口輔也;盼,目黑白分明也;素,粉地,畫之質也,畫的本來;絢,釆色,畫的采飾。 「按」:這一章,事分三段,其中第一段三句,僅是子夏問詩的意義(詩人做詩的意義)。集解言簡而扼要,頗得其體。集注說,口輔目盼也不錯,大可以相從。但是將「素、絢」以為是畫質、畫飾(素之本質,修飾),孔子還沒有說畫的事情,朱注未免說的過早了。你們學文章必須用心致意,不可像朱注在這裡說的過早而沒有根據。 因為素只說是人的口與目,為女子的本質,目、口本身長得好。絢是說笑倩盼動的美姿。至於有注解說,可加粉黛、衣裳等服飾為絢,就嫌這種言語有枝葉。若能想到西東二施的顰蹙,自然能了悟質姿的大不同。 「子曰:繪事後素。」 孔子所答只有一句,「繪事後素」。 「集解」,鄭曰:繪,畫文也。凡畫先布上眾色再畫「白粉」,以粉分布其間,來完成畫的文采,畫畫有這種畫法,但論語所說不是這個意思。 「集注」,繪事,繪畫的事情;後素,後於素,先用素底再畫色彩。引考工記:「繪畫之事後素功,謂先以粉為質,而後施五采。」素地與素功不同。 「按」:第二段是孔子指事喻詩,因為子夏問詩,所以要指出事情來比喻,舉出繪的事情來說明詩的意義。素在考工記作「素功」,就是先畫五采色,然後繪上白粉完成一幅畫。考工記在周禮,可自己去查。禮記禮器說:「素言白地,而後施繪」,孔子所說,是禮器所說的意義。口為素質,笑為絢,笑就如文采。 全祖望氏「經史問答」:「問禮器,甘受和,白受采」五色、五行等,中間為土,而且四方都有土,四方的四角落為土。六月為長夏,在西南,坤為土,所以六月為土的本位。五臟最難治的為胃病,胃在中央,周身把脈若沒有胃脈就會死,周身分陰陽,胃有二十五陽,心肝等都有五陽,五五二十五,所以頭髮黑全是陽氣,不足便會發白。五味之中土為甜,所以什麼病都可以加甘草,人稱「甘國老」,能調和大家不打架,甘加上任何藥味都能調和。 「甘受和」這一句是陪襯,「白受采」,白色是根本,畫紅為紅,畫黑為黑,能接受各種色采彩,與考工記「繪畫之事後素功」是兩回事。全氏又說,古人注解論語,繪事後素引考工記,到楊龜山解論語時,才引用禮器。朱子合起來引用,所以近代人多不以為然。因為論語這一章是指素地,不是素功。 楊氏、全氏所根據,都可以相從。素比喻口輔美目,繪比喻笑倩盼動。 「禮後乎」,楊氏說:「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苟無其質,禮學之無用,禮不虛行,此繪事後素之說也。」(意思是說要以忠信為本) 「按」,第三段為子夏所悟,忠信為主,禮在質後,忠信是素,禮比喻繪事。 |
|
必須再略略談一下上回說的。吾列出三本注解。集釋,集各家的注釋,有好有壞,知對知不對,由此可以比較,而後知道其中的意義,這是一種讀書法。用此來比較,漢儒注解規矩,程朱有做比較,程子開啟以自己意思解說經典的開端。 以前吾講論語,志在教你們學禮貌,這一次就不是了。有總別二義,先說總,你們以前上學沒有學過道,孔子有孔子之道,所謂「士志於道」,「朝聞道,夕死可矣」,我們沒有聽聞道,既使望道也沒有見到。 若懂孔子之道,學佛比較容易。你們有跟隨吾學佛三十餘年的人,頭十年確有往生的人,其次十年則漸衰,後十年便更衰了。佛法有正、像、末法三期,如今好似末法,聽聞雖然很多但是沒有工夫,惟有增加迷惑而沒有伏斷煩惱,因為心不能改的原故。今日猶如蓬蒿滿頭,再下去恐怕荊棘滿頭了。你們心理不改,所以吾講說論語。吾因中國文化而有助學佛,又因學佛而有助於懂得中國文化。吾依經而說,你們是人,要以修身為本,命終求往生,不必再來。 今日毒很多,惟有聰明人能解毒,解毒必須事先準備。準備什麼?論語與佛法。可惜的是,你們未能信。共中有不共,必須自己有解藥。首先必 其次,你們都有障礙,所以學不入,因為你們的文學不行,二百餘注,你們能選擇嗎?歧路中又有歧路。若文理好,比較能不入歧路,所以必須懂文理,如「至於犬馬」章,懂得文理,便知犬馬不是指父母。 第三,考據,理能講得通便可以了,若要窮究他的源頭,則吾不能,說了對你們也沒用。你們要諦聽,吾沒有為你們說的,你們不可信,如「禮後乎」章,所講的意義為禮器上所說的,而宋儒引考工記,有這個道理嗎? 八佾這一篇多半采講禮的事情,禮有五種,最重要的為祭禮,今日用的祭器、樂器等等都已經不是古代的,如何考據?漢儒距離孔子時代才數百年,已經有講不對的了。我們今天距五四還不遠,誰能說明白?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子曰:起予者商也」,孔子的意思就是禮器上的意思,禮器云:「忠信之人,可以學禮。」這個意思就很完整了。有人以為忠信與禮是同一等的種種說法,那是無事生非,多生困擾。又有人說,忠信與禮,經傳之中有分開說,有合起來說,其實不必爭。如素都說是白,但也有分開講的,有合起來講的。 我們不必像後儒批評子貢子夏的高低,我們夠不上資格批評。 子貢說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孔子使他更於樂道,而子貢說:「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孔子告諸往而子貢知來者。子貢問的那一章,孔子是直說。這一章子夏說人,孔子說繪,子夏悟到禮,這是橫的,豎窮橫遍,平等平等。 只就意境高遠而論,漢詩不如周的詩經,周朝的詩不如擊壤歌的渾論元氣。但是就文理的明白來說,當以唐詩為最。你們每天學一、二首詩,研究他的作法,預備將來自己看書,吾就是用佛經的科判、與作詩的方法,研究論語。 「巧笑倩兮」,這一章分三段,其實是四段,首先子夏只舉詩經,其次是孔子承接著舉繪事,再次則轉為「禮後乎」,最後合起來說「啟予者,商也」,又合於最初所引的詩經。 |
九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
若考據文法,大小文章都有起承轉合,具有一撇一轉。例如:上一章子夏問曰,分四段,最後合起來就以可知道,這一章也是如此。最後一句都合乎開始那一句。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三代為夏商周,自夏開始,文化漸漸有統系。夏家的禮儀,孔子說:「吾能說之」,可見孔子書讀得多。夏已經亡了,周朝立夏代的後人於杞,祭祀夏代,孔子到杞查考夏代的文獻。文化有什麼人知道?有人知道文化,這種人叫獻,所以說「文獻」,指知道文化的賢才。杞地的人不足以當憑證。 「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殷朝比較接近孔子,孔子也知道殷文化。我們已知民國元年的事情,能夠見到明、清的事情嗎??孔子能說殷代的禮儀,但說了誰信?要有證據,宋為殷代的後人,但是要有學問、才能、能知殷朝國家文獻的人很少了,例如漢代的老伏生。若果真有這種人才,就能證明孔子所說,沒證據便有疑惑。 這一章是什麼意思?吾可以說說,但是不是孔子的本意不得而知。文獻與民族主義,大有關係,否則是數典忘祖。佛法在世間,有多少年了?有文獻在,依眾聖點記,就可以知道。中國翻譯經典,在漢朝以後,但是在周代以前就有眾聖點記這本書了,可以作為文獻證據。但是在現在有用處,今日台灣的文獻有幾人知道?三國的吳曾在台灣開闢過,再早就不知道了。如今大陸淪陷來此,其實是一家人,文獻與民族大有關係,今日的台灣人都是從前的內地人。 你們要自重,要深入學問,才能有所作為。 |
十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 禘為祭祀的名稱,吾沒有見過,注解所考據的很多,吾不信。因為漢代距孔子大約千年,也沒見過,五四運動至今不到百年,你們還不知道,縱使真知道「禘」,如他們所說的,五年的大祭,祭天、祭太廟,既使知道禘的意思,你往什麼地方祭?今日故宮裡的祭器很多,你們知道它的名字嗎?以佛家來論,樂器就很多了,密宗的音樂,今人也不知道。 灌,有二種,一者奠酒,在當日三獻後,撤饌時行灌禮。二者明日祭祀,前一天宰牛,在正午時,擺香案,不奏樂,有行牲官祭,吾曾當過;行完禮,以酒灌牛耳。這章是在初獻的先前。今所說灌究竟指什麼,不知道。 今日救死都來不及了,那有餘暇考古?最急切的,在於學以致用,若是考古的學問,那是太平時候的事。 「吾不欲觀之矣。」 禘祭,自行灌禮之後,孔子便不想觀禮了。 研究這一章有什麼用?這一章確是有所為而說。禘禮是天子之禮,魯國也行禘禮,所以孔子說不願看。從前不教有三,無後為大,魯國本來是傳兒子,到僖公時傳給兄弟。諸侯宗廟五祖,天子宗廟七祖,一個宗廟之內,中間為始祖,左昭右穆,輩份不可亂,祭祀時要一一有次序,不可嫌麻煩。到僖公時就亂了昭穆次序。有注解說,既灌以後,本來是恭恭敬敬,到此便疲乏懈怠了,其實這是托辭。 不論什麼事,不可以越禮,不可亂了次序,該做就要做,不該做就不做。從前商人為四民的最末,但是商人也知道「事忙先上帳」、「動物歸原」,你們要學「動物歸原」,一亂就亡了。有次序,依規矩,就可以往生,否則歧路之中又有歧路。 |
十一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
凡爭執大的章節,有作講義解釋,沒有爭議的,便不作講義。另外有注重考據的章節,吾也不費事考據,因為講的聽的都難,初學的人沒有這個眼力,而且對於實用也未必有益。例如孔子對于夏殷的禮,都能說,但是因為文獻不足夠證明,也沒有辦法。讀書必須注意這一點,不宜呆板。 禘的意義,我們不能清楚知道其中用意,只好隨從古人的說法,不敢強作主張。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 有人問禘禮是怎麼個辦法?子曰:不知也。 孔子懂,卻不能答覆,問的人不夠程度的原故,因為祭祀的人就不懂禘禮。 「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 若知道禘禮是怎麼個辦法,那對於天下就像這個(記者說:指其掌)。「示」表示,擺在眼前。 「指其掌。」 指掌是什麼意思?一般而言是容易,這一章不是如此解。孔子自己說「不知也」,後人怎能說「知個禘禮便能治天下」?這種說法不可跟從。 祭的人連禮器都不懂,何況是禘禮!什麼禮器有什麼用途,分量如何,都有一定。 只要牢牢記住就可以了,不必妄作聰明,不知而強作注解。 |
十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
這一章的官司也打得很大。上頭無祭的對象,推論下句說的是神,上句說的必為鬼,家中祖先,名鬼,也稱神,外頭的也是如此。 吾講了半天,你們不開智慧,什麼原故?私欲重的原故,昨日講經講四種作意,當知「見」為最重要。惟有將私欲放下而後可以開智慧,開智慧而後知見淨。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鬼,要恭敬,是報恩,本分中應作的事。祭,得福。佛家明說有鬼神,儒家則不說鬼神,但宋儒硬說無鬼神,所以受很多人罵。參加祭禮要想得降百福,必須齋戒,齋者,齋心,心中唯有這一件事,無他念。你們吃素,並非吃齋。祭時「如在」,這個就是觀想,不論到那兒,「觀想」祭時鬼神如在目前,靠觀想的力量,如祭關公時,眼前就是關公。你們燒香,如打電報給佛菩薩,要觀想,才得感應,所謂「神其來格」,如此,早晚課才靈。 上祭鬼,下祭神,祭祀不是祭自家的鬼,叫諂,外神也祭為諂,故孔子說:「泰山不如林放乎?」用這話來說季氏的諂而無禮。祭什麼,行什麼禮,有一定的,而且祭時須全神貫注,故孔子說他祭一定得福,我祭則得福,我戰則克。 「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如上祭祀場面,他當作主祭,但是或許忙,或生病,由我代表,他沒參加祭祀,則這一場祭禮像沒辦一樣。看看人家的誠心。 怎麼如不祭?吾學佛,故懂中國文化。自己不參加,就是沒祭。他人如何觀想法?所祭的對象如在目前,才能感召,別人代替則祭不如在,神不來格,不等於不祭嗎? 阿彌陀佛,光照十方國,無奈你不接受。 |
十三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 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
我們的筆很拙,若是我們來寫,必定先敘述一段事實。但是這章經文一上來說王孫賈問,怎麼回事,下文便有解答。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 這句「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不是王孫賈的言語,或許是古人的話,或者是古言語。若王孫賈自己的話,必不如此說。只有師長對下輩可以這樣說:「何謂也?」,朋友平輩尚且不可,對上輩更不可以。 孔子在衛國,值逢靈公的時候,靈公非常恭維孔子,但是沒有讓孔子出仕做官。南子召見孔子,想借孔子的名聲,其實另有私心,何以見得?否則何必邀孔子一起出來遊街。這一件事有人了解,有人不了解,子路就不高興,王孫賈,何許人也,他自然了解。王孫賈這個人極會鑽營,靈公極聽信他,凡事以死的因果來權衡,但是這一次他就誤會了。 這個時候孔子沒有出仕,王孫賈以為孔子是走內線求官,所以問:你想作官,沒找對路線,找南子行嗎?但是不能直言:你怎麼放著我王孫賈呢?所以用比喻。 從前居家坐北朝南,西南角是房子最尊貴的地處。又有人說家有主祀的神,叫奧神,是住宅的神。又家中必有灶,有灶王,今日已撤差了,灶王最小,但是權力大,他生火才能吃飯,不生火,就不無法煮吃的了。 媚,巴結人,說好話求人。當時有句諺語,與其巴結奧神,官位大,還不如巴結灶神呢?就如唱戲的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要送紅包,先拉線。王孫賈假裝不懂,問孔子。 「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孔子也明白,答話也裝糊塗。 辦事答話,靠平常練習,要當機立斷。 「你說的話,不對不對」怎麼不對?對方不問也可以解釋。 若得罪了最高的天,向誰去求禱呢? 這話一點也不錯,必須分治世亂世。你們到機關做事,受過教育,知道貪贓枉法不好。若到任以後才知道長官貪贓枉法,這雖是長官的事,你也要有眼力,長官多少要拉攏你,或給予你利益,他以為天下人都好利,如果你一上來不接受,但是你是部下,接受了又良心不安,怎麼辦?財是糊塗蟲,賊怕第一次,久了就成習氣。這時必須當機立斷,一走了之,否則破家敗名。這只是世法花報而已,還有果報呢!脫得陽間罪,如何能脫得陰間罪? |
十四 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
這章說政治,儒家的學問,在於政治之學,因為人道敏政,必須求人民公安。 文,表面的制度,包括一切制度。凡事「不到與過」都不行,難得的是「中」。孔子是聖之時者,無過與不及,恰到好處。文,表面;質,本質。質夠了,沒有條理也推不動,文質平衡了,好不容易,例如政平訟理,這好不容易。文高了,質未到,文太複雜,例如今日的會計法,就是文太甚,反而不清楚。賦稅法太複雜,人民不會納稅,漏稅的人自然很多。質太過,手續不完備也不行。 「子曰:周監於二代,」 孔子談政治,要文質相平。秦法繁苛,文太過。高祖入關後,約法三章,百姓大悅,若只此三章,不能有四百年的天下,只有質而已,後來蕭何再制律法。若法律只有三章,一家小店也弄不清楚。六經、十三經都是史,史都有因果報應。所以周參考夏商二代而損益之。監,考察的意思。 「郁郁乎文哉,」 「郁郁乎文哉」,文,文化;郁郁,無過與不及,到達和的時候。所謂「文武之政,布在方策,人存政舉,人亡政息」,可是文王一完了,也不行了。 「吾從周。」 孔子說,若我從政,則跟從周的辦法。 世間法,可以直報怨,君子不為已甚,過甚了,就會出大毛病。 |
十五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
這一章有起承轉合,要細細按著層次。 「子入太廟,」 孔子所進入的太廟,必定是魯國的太廟。 國家一建立,先立太廟,魯國的太廟是周公廟,按時祭祀,不舉行祭祀時,廟門關著。 「每事問。」 每事問,問事與器。孔子尚且每事問,宋儒卻說都知道,可以相信嗎?真是狂誕。 祭太廟時,如何能每事問?祭祀時要清淨莊嚴,講究肅敬,執事不許移動,這時如何允許閑人發問?這一章必定不是在祭祀時問,太概是在演禮時。史記世家太史公曰:「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曲阜儒生每月得演禮幾次,否則就忘了。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 或曰,不說那一個人說的話。孔子是名人,孔子的學問,人們都知道,孔子是實至名歸,不求而自得。若不要名,惟有逃名,跑得遠遠的。 「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封於鄹,所以說鄹人。鄹人的兒子,指孔子,避諱,以免直稱孔子。鄹人之子以懂禮聞名,為什麼要每事問?誰說他知禮呢?有人說:你問,當然是不懂,知道了何必問?這個說法似是而非。 「子聞之曰,是禮也。」 「子聞之曰,是禮也。」這是結語,孔子聽了以後說,是呀!,我每條問,這就是禮呀!孔子為什麼這麼說?這是孔子的修養,我們必須學。 演禮與祭祀一樣,只是容貌不同而已,演禮重在練習。孔子前往觀禮,正是「學而時習之」,也是「傳不習乎」。孔子答話不亢不卑。 |
十六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
論語原來不是一時說的,也不是一人的筆記,更不是一篇文章,但是編論語二十篇的人也曾歸類。例如八佾這一篇,說的都無法講,這篇都是說禮樂,禮有三禮,不懂三禮如何講禮,樂就更難說了。我們都不懂禮,聽這篇很費事,我們重視實行,懂這個禮也不能行。禮樂有頌詩、有吹彈歌舞,禮樂都是國家所制定,今日還未制定。詩是樂的詞,今日國家也還未制定,如何歌頌? 這一篇是孔子的時候,禮樂都亂了,孔子說的都有用意,沒用意不會隨便說。吾不得不講,你們知道書的皮毛就可以了。在孔子時代,論語說的如同報紙,當時人聽聞後,知道不合禮,就會改,有部分的人不肯照著改。今日有所不同,必須合乎今日的用途。考據不可錯,但是考錯的地方很多,對的很少。從前只依據朱子的集注,不辨好壞,以錯為正,其實多半是錯的。但是為了參加國家科舉考試,人們也還是遵循朱注。今日學論語是為了學問,但是注解有二百餘家,如何看?你們對於文句也必須知道,不是學制度,而是學文字,學了不是去治別人,是為了治自己,知道其中有不合禮的地方,我們也不去做。 你們學佛,知道禪淨本一家,禪主悟,起疑悟後才看經,未悟以前不許看經,淨宗沒有明說要悟,其實論語也必須悟才能領略。你們修淨土法門,除了學成老太婆以外,還必須悟,否則既不是上智,又不是下愚的人,那往生就無望了。證大圓鏡智才得到無分別智,老太婆就是無分別智,這個話若聽者沒有實在功夫,無法對人說。所以你們必須學悟,論語也是如此。看看「射不主皮」,注解有多少,吾須挨著看,然後裁決,其中有很多廢話,但是不得不看。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秦始皇、李斯也知道書害人,所以焚書,若讀書不會悟,那秦始皇、李斯不就是跟孟子學的信徒了嗎? 民國五四運動以前,生男孩懸弧,生女孩懸帨(帨,佩巾),男子必須學射箭。射可以觀德,國家以射選拔人才,每月練習射禮,會射禮的人,祭祀時才能當陪祭,祭祀完畢可以分到胙肉。魯受齊國女樂,孔子必得等到祭祀完畢,沒有得到胙肉才肯離開魯,並不是孔子窮的想吃那塊肉。 「子曰:射不主皮,」 鄉射為文射,還有郊射,那是武射。射箭必須和顏悅色,心平氣和,再觀察他射箭的禮貌,合不合乎禮貌。第三再看主皮,看射到皮靶的位置。文射只要「中的」射中目標就可了,不中也不要緊,禮都周到了便可以。從前用布當箭靶,後來改用皮,著重射箭有沒有貫穿皮革,郊射就必須貫革。這是鄉射演禮,禮樂射御書數是讀書人應該練習的藝術,不須要貫穿皮革,貫革是壞規矩,一條不合規矩開了端,往下條條都壞了規矩。 考據不能不要,不能不考,但不能深信,只能當作有此一說而已,可以存疑。 孔子說,射箭不主張貫穿皮革,全在文飾的禮儀上。 「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科,等也。因為每個人的力量不同等的原故。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今日的鞠躬,多是鞠項而已,沒有敬意,心中不恭敬人。今日學校只是鞠項而已,你們想想,這樣做合禮嗎?今者學界的人,反不如武夫糾糾的老粗。 |
十七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
今日沒有這個了,子貢那時,也已經不行。 現今有日曆,比以前算是退步了,這是就鄉下百姓來說。鄉間都有供灶王爺,上面有灶王爺的像,下面有十二月分,有天干地支,有二十四節氣,有這些個,一年的節候就都知道了。現今的日曆沒有,不是退步嗎?再者凡是讀書的家庭,都有黃曆,這是國家欽天監所製訂的,才知道什麼時候過年。中華民國六十年來,有兩次的過年時間都亂了。從前「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就必須殺頭,因為誤了民時。「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沒有日曆便不知過年了。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 很多年都沒有告朔,但是這話很難說。魯文公雖然不告朔,不上朝,可是送羊的人仍然照每月送來。子貢稟告孔子,不如廢去告朔的餼羊。有人以為子貢愛小財,其實不是,子貢有他的用意。 「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孔子說:端木賜!你愛惜羊,我愛惜禮。有這隻羊就知道必定要告朔、上朝,這個禮還沒有廢除。如果廢去這隻羊,那連告朔的禮也都不知道了。 我們不是天子,也不是諸侯,對國家幫不上忙,惟有少為國家添麻煩,就是愛國,這也是理所當為的事。 |
十八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看這一章書,可以知道大家都亂了禮,大家多不合禮。孔子所說有如禪話。人都不講禮,孔子不僅教人行禮,孔子自己就是盡禮。自己先做到再說人。 |
十九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這必定有緣故纔問。定公問,君使用自己的臣子,臣事奉自己的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 孔子回答說: 「臣事君以忠。」 「臣事君以忠」,當公務員,遲到早退,開著電燈領薪水,這算是盡忠嗎? 「君使臣,臣事君」這有兩方面,若君使臣不以禮,臣必不會真心辦事。若是臣不能盡忠,則如何對得起自己的 沒有讀書的人,與真小人,情猶可原,既然讀書是君子,如何能如此?這些講了都可以自己受用。 |
二十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 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易經起首也說「乾坤定矣」。中國注重五倫,一人為匹夫、匹婦,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一夫一婦名「室」。易經這「定」字很好,八卦有老陽、老陰、長男、長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共八口之家,五倫規矩定了之後,不再更改。從前嫁女兒時用茶葉,就有不再改嫁的意思。(案:因茶樹不能移植,必須用種子種植,所以以茶葉做禮物,祝種植不移之子,暗寓女子堅忠不渝。)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從前朱買臣因為休妻,而被廢頭名狀元,社會上也不理他。 男女居室,人之大倫,有夫婦然後有父子、兄弟,這是天倫。結婚,要得一有德的好女子,如齊宣王娶無鹽女鍾離春,就是因為鍾離春有婦德,娶得有德的婦人,然後可以教國人。周朝八百年的天下,是太太幫助的,賢內助很重要,所以文王思得賢女幫助治國。夫婦是倫始福源,不可以隨便。「樂而不淫」樂得后妃之賢,不是因為后妃長得漂亮。這是幸福的源頭,豈可隨便! 「哀而不傷。」 求之不得,輾轉反側,這是憂慮國家有誰能來幫助治理。參差荇菜,是采荇菜供太廟。 哀,哀賢女未得,哀國家還沒有得到賢才。 詩經三百篇的第一章就是「關睢」這一章,大家可以學學。 |
二十一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 孔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
雪公講義: ○哀公問社於宰我,至曰使民戰栗。 「鄭氏」云:田主。主、社也。 「邢疏」:先儒或以為宗廟主,杜元凱、何休,用之以解春秋。 「拜經日記」經文明云「使民戰栗」:以社稷為民而立,故曰「使民」;若「廟主」,與民何與? 「潘氏集箋」讀書證疑,引墨子云:聖王建國營都,必擇國之正壇,置以為宗廟;必擇木之修茂者,立以為菆位。 「半農禮說」謂:樹主、木主,必兼兩義。 (按):以上各說,只就一「社」字,紛爭若是,迄今不已。究以何說為正?後人各附各非,議論繁雜,歧中生歧。若細繹全文,似以「社主」可從。拜經日記所云「廟主與民何與」,義極分明。且哀公、宰我問答,非初建國立社,何能不知樹主之理?隱然有寓意焉。 「蘇子由古史」:哀公將去三桓,而不敢正言。古者戮人於社,其託於「社」者,有意於誅也。宰我知其意,而亦以隱答焉。曰「使民戰栗」,以誅告也。 「容齋五筆」:「使民戰栗」為哀公語。又曰:或謂「使民戰栗」一句,亦出於宰我;記之者,欲與前言有別,故加「曰」字以起之。 「韓非書」言之詳甚,可參。 (按):據上諸說,於此章各解,大有借鏡,可洗宰我千古之毀;而孔子之答宰,亦知非各注者之儱侗語矣。 ○子聞之曰,至既往不咎。 「包曰」:事已成,不可復解說也;事已遂,不可復諫止也;事既往,不可復追咎也。 「集注」:遂事,謂事雖未成,而勢不能已者。孔子以宰我所對非立社之意,又啟 (按):蘇子由古史、容齋五筆、韓非書諸記,此章經文,大有事在。孔子曰三句之解,包與集注,語皆含混,殊無義意。竊以初句謂哀公失政,三家僭越,局勢久成,不可復說。次句宰我進諫,無補於前。三句孔子自謂宰我言雖失宜,然既往矣,吾亦不再咎也。夫臨事而懼,好謀而成,乃孔子所訓;今知宰我所答,恐不如是。 |
「哀公問社於宰我,」 注解有人罵宰我,開了殺伐之心,另外也罵宰我晝寢,這不可以。 國家有宗廟社稷,社稷露天,可得風雲雨露的氣。社有二種: 一說,社為田社,社主壇所埋的祭物,自古就有安社稷壇,如封禪,祭泰山,埋玉等。社有「主」,這是社稷的木頭。社主要用那一種木頭?不一定,看在那一個地方祭就埋那一地方的木頭,就當地山上長的樹木,用這個樹木做主,後來也有埋石的。 二,社有人以為主是宗廟的神主,神主用木,普通都用栗木為主,也有少數富有的人用檀木,就古代而言這不合禮,不必用好木。 今采社主的說法。社主稱主,廟主與社主不同,這一章是哀公用社主不是指廟主,若指廟中神主,那與百姓有何干?魯哀公為什麼問社?宰我所回答的四句,其中有用意,宰我、子貢都是言語第一的賢哲。論語為孔子與諸弟子問答的記錄,都是有所為而發,不是無因妄發的議論,否則豈不是神經病嗎?當時魯國政出三家,魯哀公不能作主,也無法做主,因為魯國的社稷壇遭受火災,哀公趁此問宰我。有如參禪,指這個說那個。 宰我的言語、武功都好,曾經領兵戰勝齊人,是文武雙全的人。至誠之道,可以先知,宰我知道哀公問的心意,但不敢明說。孔子說話含蓄,孔門弟子也是如此,往後吾也含蓄說話,你們必須善聽。 「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 宰我答三句,上二句陪襯,重要在「周人以栗」。而且恐怕哀公聽不明白,再解釋說:「使民戰栗」,使百姓對國家害怕,要使三家戰栗。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為什麼周要埋栗?曰:「使民戰栗」,有人主張這句是哀公所說,所以說「曰」。這是懂文法的說法,但是沒有明說是什麼事。在蘇子由的古史、容齋隨筆說的很詳細。 「孔子聞之曰:」 可見孔子不在眼前,宰我沒有與孔子商量,孔子聽聞後說。一般注解以為孔子責備宰我,而且認為三句是一個意思,有如「一個孤僧獨自歸」的重復囉嗦,孔子會作這種文章嗎?並不是如此,因為孔子為 「成事不說,」 「成事不說」這個話很含蓄,事已成定局,不必說了。這是說哀公失政,三家僭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再說有什麼用? 「遂事不諫,」 「遂事不諫」,這是宰我進諫哀公,勸哀公立權威懲罰三家,但是事情已經順遂三家的心願了,事先為什麼不諫?再諫也於事無補。 「既往不咎。」 「既往不咎」,咎,一說是指哀公與三家的大錯誤,不必再責備了。另一說是宰我的咎,宰我為哀公出主意,言語既已說出,不合時宜,雖然失言,我也不再責備宰我了。 那就不管了嗎!若不管,孔子又何必說「三家者以雍撤」等話?又何必墮三都?這是因為宰我所說不是時候。孔子的辦法是「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辦事不成功,又害人,那有什麼用? 孔子說話和平,宰我說話不和平,孔子也想削去三桓,不是不管,而是不須要再諫,諫了無用,可以另想辦法。 古事今辦,可以做前車之鑑。 |
二十一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 然則管仲知禮乎? 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
孔子必定是有原故而說話。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當時候管仲名聲大,齊強魯弱,有人說,齊國有管、晏的王佐之才,以為管仲有王佐的大才器,所以孔子說:「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儉乎?」 有人聽到孔子這句話,以為器小格局小必定是節儉,所以問:「管仲儉乎?」。 「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 孔子也不承認,說:「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三歸的說法有很多,其中以三處住宅比較妥當,管仲有三處歸宿。而且「官事不攝」,攝是兼差,家臣各司其職不兼差,一切事都具備。「焉得儉?」管仲如何稱得上節儉?因為管仲聲名太大。 從前的出家人先讀中國書,再看佛經,再到北京禮部受戒,才住叢林,所謂「天下叢林飯如山」,內地的叢林規矩極為嚴格,超過儒家的禮儀三百,威儀三千,曾國藩見叢林用齋無人咳嗽,比軍隊還整齊。如今叢林的規矩如何?古代叢林規矩今日已經不復再見,外不淨內如何有淨?今日三壇大戒一鍋熱,沒有叢林的規矩,不足道也。 我們修淨土法門,其實佛法都要「淨」,唯佛一人居淨土。學論語有助於學佛,因為成佛要以人天為基礎的原故。 「然則管仲知禮乎?」 又有人以為三歸是 「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 孔子再回答這種誤會。孔子說「邦君樹塞門」,古時候的規矩,今日已經變很多,例如鴻門宴中的「項王按劍而跽」,跽是長跪,日本如今還保存著,台灣也還有樹塞門,門處有木頭當屏風。屏,諸侯設在門外,大夫設在門裡,這是禮貌。邦君應該有屏設在門外,管仲為大夫也可以設屏風,但必須小一些。但是管仲樹立的屏風與邦君一樣。 「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邦君有反坫」,坫是兩楹間的土臺,可以放酒器。 另一時侯,孔子又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孔子認為要是沒有管仲,中國便亡國了。或許有人誤會,孔子說話矛盾,其實孔子說話是一以貫之,會說不如會聽。 聽這章經文,必須舉一反三,知道如何對待人。人有長有短,古人說「君子各有其長」,若直接說就是人才有長有短,全短為小人,全長為聖人,這兩種人很少,多數人是有長有短。孔子說:「不以人廢言,不以言舉人」,賢者就要鼓勵他,不肖者可以引誘他走上好的路。所謂「蓋棺論定」,活著時能不變心的人極少,唯有到死時才能論定,不能一概抹殺,否則不能得人才。所以孔子說「吾未見剛者」、「得見有恆者斯可矣」,永遠不變心,要有好大的學問!全天下無道很久了,惡的人要擯除,善的人要嘉獎,為的是給人留一條自新的路,有勸告勉勵的用意。 |
二十二 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 始作,翕如也。 從之,純如也,皦如也, 繹如也。 以成。 |
「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 大師的「大」,音如字,音ㄊㄞˋ、ㄉㄚˋ,都可通。樂師有大師、小師的分別。朱子改成太(三公中一),其實是大。孔子自衛反魯,制禮作樂。 你們寒假可看阮元十三經注疏的詩經。先有樂再有禮,七情都不是正常的態度,所以天下大亂。中庸說:「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七情要用禮來節制。病由於七情,愛為主因,有愛才有喜,不愛就惡。因為愛,有人來討取便發怒,故楞嚴經說:「愛為生死本」。樂能調和七情,使心情中正和平。這一章很難講,因為現在的熱門音樂,靡靡之音都是令人死的音樂。 「始作,翕如也。」 始作,開始演奏。奏樂不是一種樂器,例如平劇有連奏,祭廟為合奏,又例如祭孔有歌詞,唱「大哉孔子」。各種樂器都必須同一個音,如琴用「宮」,其餘樂器也必須用「宮」,笙則是連續不斷,其他樂器則有板眼。 「翕」,鳥的翅膀有兩個,兩個翅膀合飛為翕。剛演奏時,如鳥的翅膀原來是止靜的,演奏以後才徐徐奏出。 「從之,純如也,」 「從之,純如也。」從,音樂發展開後。例如吟詩首字不入韻,到第二字才合起來。純,絲清一色為純,樂曲一放開後,笙管琴瑟都是一個音。吹「宮」,就都是「宮」,不是一種樂器吹一個調,但是有笙管簫笛的不同。若說是異,則所有樂器卻都是同一調,例如「商」調,所有樂器都奏「商」。音樂的道理,只可與知者說,所以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皦如也,」 「皦如也」,有如日的潔白,又如石的清楚,雖然同一調,但是各樂器的音都不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繹如也。以成。」 「繹如也」繹,抽絲。絲越抽越長,綿綿不斷,音樂演奏到最後有尾聲,唱了尾聲,還要絃外有音,餘音裊裊。 做人、說話、作事、對朋友,都可依這個辦法。朋友久而敬之,朋友數,斯疏矣,要留空間,死後仍是朋友,如杜甫對待鄭虔的詩云:「九重泉下盡交期」,不能同年同月生,但願同年同月死,就是「繹如也」。做事也是如此,要圖長遠,例如諸葛臨死時,還安排蜀漢的國事,就是要綿綿不絕。 |
二十三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 從者見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
八佾篇多是說禮,所以很麻煩,吾只說取其只一種說法,若一定要詳細考據,縱使考得正確,今日也用不上。吾每說完一章,必定會說我們今日應該如何學,大家必得在此多加致意。 「儀封人請見,」 儀,衛國地方,現今河南的地方。封人,做官的人,是什麼官今日已經不知道了。為什麼沒有提到儀封人的姓名?因為他是一位隱者,自己不願意露出姓名,他也是高人,不肯顯露名字。儀封人,人想見他他不願意見人,孔子來到此地,他卻想見,可以知道他的為人。長沮、桀溺耦耕,以及孔子的老友原壤,他們其實都是高士。有人以為孔子罵原壤,這是讀書不通的原故。你們學習論語,實在是能幫助學佛,但是萬萬不可貢高我慢,學了佛後就輕視儒家,目中無人。孔子也不輕易見人,大家必須揣摸這裡頭的文字。 「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 儀封人請求見孔子,說什麼話?「君子之至於斯也」,凡君子來「儀」,「吾未嘗不得見也」,我沒有一次不得拜見的,讀書必須有這種眼力。因為遇到擋駕,才說這個話。 「從者見之。」 「從者見之」,隨從孔子的弟子才領著他去見孔子。見到孔子所談的內容沒有說,因為沒有知道的人,所以文字也沒有記載下來。 「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出來,跟孔子的隨從弟子說:「二三子何患於喪乎」,「二三子」,看口氣這也是老先生的派頭。吾看這一章的文氣,儀封人見孔子出來後必定有問答。你們隨從孔子的弟子不必憂愁,「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他們所憂愁的不是名利。孔子周遊列國,到處講演,當時天下亂,孔子志在救度眾生,你們犯什麼愁? 喪,喪失,患愁喪失了什麼東西?有注解說,孔子喪失官位,以為做官才能行道,大錯!不是做官才容易行道,反而做官不能行道,但是沒有輔助的人道也行不通。孔子的聖賢之道沒有人願意聽,孔門弟子所憂愁的是大道將喪,孔子說:「天將喪斯文」,憂愁大道不能通行。 周朝十一月(子)為正月,殷朝十二月(丑)為正月,夏朝一月(寅)為正月,今日說夏曆,就是建寅。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天下無道久矣」,天地人都無道,冬天開桃花不是好徵兆,冬掌收藏,冬天開花就是冬官失權。書經胤征曰:「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鐸徇于路。」鐸,金口木舌,叫木鐸。每到正月時,遒人掌管宣布國家政令,以木鐸在道路上巡走,宣揚政教,夏商二代都是如此。 這時候周天下的無道很久了,「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將,將來、現在都沒有人聽,道就不能傳,現在傳道也沒有人聽,將來才有人聽,本國也不能用。孔子為魯司寇,齊人饋女樂,孔子行,秦火後,到了漢代,儒家才通行。數千年以來,都是行五倫,直到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為止。 聖賢之道,萬古不冥,萬世滅不了,今日的批孔,吾也不患愁。今日也是無道,這是今人倒楣,不久將來大道必定再行,那是誰來再傳孔子之道?你們應該思之,思之。 |
二十四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
這一段關係著音樂。國家穩定後,先蓋太廟,再建社稷壇,民為邦本。再者國家必得有禮,制禮必得有樂,太廟的樂最重要。祖先是立國的根基,所以要立祖先的廟。有太廟就有祭禮,祭禮為吉禮,祭祀時歌功頌德,用的禮樂必須與事實相符,詩經有風、雅、頌三種體裁,頌就是祭宗廟的音樂,各國都有比較。所以孔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詩都是辦政治,那裡是風花雪月。到了今日,連風花雪月也不會了, 詩亡然後春秋作,今日春秋也亡了,因為今人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笑罵也不行,只有用原子彈才有辦法,要想不挨原子彈唯有改心,而且僅僅台灣改還不可以,因為天下無道太久了。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韶,吾未聽過。若說韶樂是「翕如也,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現今的人聽了,必定也不會喜歡。今日寺院的梵唄也不如以前了,從前板眼規矩,今日玩花樣,有如打花鼓。 樂由時令而來,要配合節氣,冬至陽生春又來,在冬至這一天黃鐘管的葭灰會飛起來。冬至日是黃鐘,屬於銅中最重要的,所以黃鐘是純陽的音。不懂六律,不能正五音。黃鐘大呂,依黍(豆子)排定十二個月,有六律六呂,「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再配以宮商角徵羽;再配五臟六腑,心肝脾胃腎,所以樂可以調和七情。從前朝廷有六部,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所謂「滿城桃李屬春官」,春官是學官,秋官則是主刑殺。 孔子聽韶樂,韶樂是舜王的樂,很美,「又盡善矣」,佛家的「妙」字,儒家的「善」字,都是極至極盡的好,孔子稱讚韶樂盡善到沒話講了。 「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武,周武王的樂。夏、商及周文武(文武合為一,父作子述,父子相續)稱做三王,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以臣禮事奉殷紂王,到了武王才討伐紂王。這一章有筆法,盡美矣,是政治好,未盡善矣,是沒有完全好。因為舜王禪讓得天下,武王是伐紂,在孟津會師,用干戈得天下,所以沒有盡善。 若如此說,那湯伐夏桀、周武伐商紂,弔民伐罪,不可以嗎?不是救民於水火之中,順天應人嗎?孟子說:「民為貴」,孔子也說:「民為邦本」,但是孔子溫和,孟子就說「吾但聞武王殺一獨夫,未 學這一章必須知道,祭太廟時的樂,在於歌功頌德。韶樂歌頌舜辦的政治,說國家如何開國,說如何作揖禮讓,一切都好,宮調比較多,商調比較少,自始至終樂曲都是平平和和。若武王的樂,講文王視民如傷等等,也是和和平平的宮調。但是唱到紂王的的無道,文王武王為救民於水火,於是興師討伐,而紂王抵抗。為了減少傷害人民的性命,速速殺了紂王,因此樂中不免有商調的殺伐之聲,所以孔子說:「未盡善也」。但是這也不會傷了文武的聖德。 |
二十五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
「子曰:居上不寬,」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地位,在家中、出外都有上下的差別。所謂「平等」,不是現今人們所說的平等,如今的人講平等是視父如兄,稱呼為大哥,父親稱呼兒子為老弟,現今的人以為這是「父子平等」,這是邪說。 日有盈昃,月有圓缺,天然就是如此。「居上」不必一定是作宮,一家之中,一個團體中,都有分上下。上下,這是自然現象。只要位居上位、在高位,對在下的人,都必須從寬。居上如何寬?人都有過失,人不是聖賢,誰能無過,小過裝聾就過去了,大過才要糾正,若大小過都管,太過嚴,那就不勝其多了,漢朝的劉寬一生不生氣,婢女端的羹湯潑到他的衣裳,他還問女婢的手有沒有燙到?大家不必學到像劉寬的寬,能赦小過,就是寛了。 「為禮不敬,」 「為禮不敬」,這是指在下位者,禮在於尊敬人,沒有恭敬心還算行禮嗎?禮必須敬,如今的人鞠躬大多是「鞠項」只鞠脖子。敬是把事情當真事幹,不敬的人,不能辦事。敬是對於事情真心做,決不苟且。 「臨喪不哀,」 「臨喪不哀」,父母的喪事是大事,所以喪事最重是要有哀痛的心。 「吾何以觀之哉?」 「吾何以觀之哉」,這三條是應該辦的事,他卻辦不到,那些不應該辦的事,他也必定不會辦好的,所以孔子說,我不願意再看其他的了。 你在上位,比人高一級,例如「里長」見到里民,就要處處幫助,這便是寬,有小過可以寬待。禮尚往來,大小事都必須敬,要用真心做,要真心辦事就必須辦得實在。家有喪事,或到喪家,不許有笑容,必須有同情心。孔子就是「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
里仁第四
一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
論語各章不相連貫,但編者將意義相同的彙編在一起,這一篇大多說仁。仁比較難懂,禮有外在形式,所以比較容易,而仁在內心,所以難懂。 這一篇說完後,仁大概就可以體會了。今先略說仁。仁者其恕乎,恕接近仁,而仁並不是就是恕。仁者二人,你們學佛,知道要「無我相,無人相」,人我要一律平等觀,仁是人在社會上對人的心態,雖然仁不在外,但是言語行動可以表現出仁的態度。言行不離仁,才是學仁的人,例如說話不只為我,不可傷人,做事為我,也必須為他人,而且不是只為張三,而不為李四,對張、李都如此,如對張三平等,對李四不平等就不行,對好人、壞人也是如此。 今日學佛者看不起儒家,學儒懂學道者很少,能懂得求學問便不錯了,到清代只求會寫文章,今人連學文章也沒有了。從前有學問、道德,今人連文章也不會。說出來很好聽,在注解上卻說苛薄話罵人。 孔子說「志于道」,志向定在道上,而孔子「志於道」依次為道、德、仁、義,道為首。道是什麼?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者天然的本性,「率性之謂道」,本性守住不變樣便是道。「修道之謂教」,修道才能教化人。孔子雖志于道,而提倡第三層次「仁」,因為道難懂,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誰知「道」啊?我們沒有一人有道的,人無道、家無道、社會無道、天下無道,道也有根本,根本在人的心,心正然後說脩身,心有道,身才是有道的人,才能家有道乃至天下有道。我們不懂道,所以孔子說仁,道附帶說,我們不必做到仁,做到恕就可以了,而且「力行近乎仁」肯行便是近仁。 「子曰:里仁為美,」 這一篇因第一章「里仁為美」,所以以「里仁」為篇名。里為道里之里,二十五家為一里,今日已經變了,一里是一處的一段落,居處為里。 「擇不處仁,」 擇古作「宅」音同,文字有六書,宅、擇古來同義,很難講。漢鄭康成改「宅」為「擇」,古宅、擇通用,如「說」古時有二音,其中一個念「悅」,所以也可作「悅」。宅為什麼音讀成「擇」?其中有含義,宅不可隨意住,必須選擇,如孟母三遷就是例子。如果是水肥公司、瓦斯公司的街就妨害人身,風化街則妨害人心,都不能住,故宅有選擇的意思。 只是研學而無道,縱使學富五車也不可行,如注解中罵人,罵人就不是好人,隱惡揚善,能罵人嗎?孔子、佛罵人嗎?罵人不好,從前注解中不罵人很少,都是門戶之見,例如清人喜好非議人,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罵人,將人壓下去,不過是自己想沽名釣譽而已,存這種心便不能注解仁。仁者愛人,逝者已矣,不須罵,既往不咎,孔子何嘗罵人?吾對於罵人的注解,大不以為然。 「焉得知。」 「知」作「智」。 「里仁」,這一個居住的地區不止一家,自古便有「千金置宅,萬金買鄰」買房子費千金。只是房子好不算好,必須看看鄰居好不好,若鄰居不好,房子縱使一千元也貴,若鄰居都近仁、學仁,一萬元也不貴。你們學論語在篤行,不是學學口頭會說,大文學家也有壞人,行為不圓滿。你們要學好人,文章縱使是左、丘,左丘明眼盲、司馬遷宮刑,當時便受壞報應,也是不能實行的原故。 「里仁為美」若鄰居都是仁人,這居住區就很好,並不是都如此,事前必須先選擇,如三字經云:「昔孟母,擇鄰處」,孟母就是擇仁而居。 若去選居住的處所,「擇不處仁」若不選擇有仁人的地方住。 「焉得知」沒有智慧,家庭不會學好,子弟不會學好,再後悔就來不及。衣食人人都知要選擇,卻不會選擇住家,衣食是一時的,住家是永久的,如何不擇? 古人有人說讀書不要推演,這不可以。孔子主張舉一反三,自己必須會推演,如何可以不推演?這一章你們必須致意。 一者,人人家中有電視機,看電視必須選擇,不可看壞節目,報紙固然不好,電視更甚,今日略略有改善了。今日一千齣戲,有九成是鬧家庭糾紛。 再者,無友不如己者,交友必須選擇,觀友而知其人,十個君子,不抵一個小人,人往上進很難,往下墮落容易。 三者,國家以民為邦本,國,从囗从或,不固定是誰在其中住,有好人、有壞人、有男人、有女人。易經主張乾坤定矣,詩經開首是關雎,男女是五倫開始福氣的根原,但是今日的父母也管不了兒女的婚姻,所以男女隨便結緍。關雎是選其德不愛其色,今人選色而且選不規矩的,你們已婚的人,要好好齊家,未婚的應選德不選色,否則焉得智?學佛也得不到好處。 佛家講慈悲,儒家說仁慈惻隱,儒者自以為與孔子平等,佛家沒有人敢以為與佛平等,儒者注子錯了也以為成一家之言,佛家解錯經是謗法要入地獄,所以格外小心不敢妄加注解。但是如今天下無道,也不如此了,三字經第一句「人之初」吾就講不明白,你們思考想一想,你們就不認「人」字,你們必得好好學,萬不可看不起聖人,我們學的太淺薄了。 |
二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這一章眾說紛紜,各逞知見而已,不必說的玄妙,令人畏難。吾的講法從簡,采取其中的道理,容易實行。 前一章說仁,那不仁又會如何?孔子提倡仁,因為學「道」很難,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雖然說「道不遠人」,但是自己最近的眼睫毛你知道有多少數目嗎?沒人知道,所以孔子教人學仁就可以了。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仁者平等待人,不能絲毫損害人。在佛家來說,不要惹人起煩惱,自己以為做好事,以為沒有造業,可是令人起了煩惱,他就落下惡種子受苦報,是誰使他落了惡種子?都是你的罪過。你挑起他的煩惱,你沒有報應嗎?他會墮落,是因為你。你行菩薩道,是給人送菩提?還是送煩惱?由此可知罪沒有形相,若有形相虛空不能容受。學佛人,想要起煩惱時,必須以佛號壓伏,否則有什麼用?怨佛不靈,那是自我欺騙。 學仁,要像念佛淨念相繼,要想著不要損害人,不要妨害人,一言一行都想想大家。仁心不能放下,一放下,就是不仁。 約,貧乏、少的意思。生活艱困,處境簡陋,生活不好,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待在這種簡約的處境。因為他不懂仁義道德,不懂人生為了什麼,只知人生是為享受,這是天下大亂的根本。長久處在貧乏,又不懂道理,便會不安分。 「不可以長處樂。」 「不可以長處樂」,飽暖思淫欲,賭博、跳舞都是有錢人,也不安分,貧不安分,富也不安分。人若沒有「仁」字,國家、社會都不會好。 「仁者安仁,」 「仁者安仁」,仁者,性地善良,這一種人天賦很厚,以為就該如此,做壞事以為對不起自己,一有損害人心就覺得不安,行仁便心安理得,而且他行仁無所求,這是仁者安於行仁。 「知者利仁。」 「知者利仁」,知者是聰明人,以為做個有仁德的人,對自己有好處,不做有仁德的人,對自己有壞處。我們若能「利仁」,就可以天下太平,有注解以為利仁不好,因為有希求企圖的心,這是責人太過,如果不這樣,那是希望人去作亂嗎?仁者安仁,我們或許有人做得到,但是很少。能學知者利仁,就可以了。聖人教人,給人自新之路,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不必像注解那樣唱高調。 大家來學論語才懂得念佛,才可以出離輪迴,佛法也教人懺悔。 |
三 子曰:惟仁者能好,能惡人。 |
「子曰:惟仁者能好,能惡人。」 若有人能心存仁,才能在社會上評論某人是好人、某人是壞人。你若不是仁人,沒有資格說人是好是惡,因為都是自私為己的原故。有仁字才能親善遠惡,否則都不得其正。 「古之學者為己」,古人學了以後,先改自己。「今之學者為人」,現在的人,學了以後專挑別人的毛病。天下動亂,吾勸你們先責求自己,將自己管好再說。 |
四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
「子曰:苟志於仁矣,」 「苟志於仁」,孔子自己是「志於道」,教人沒有說要志於道,而是教人「志於仁」,以仁為志向,若教他的學生都要志於道,那很多學生就不能學了。 苟,假若。假若建立起志向,從此不離開,執持「仁」字。 「無惡也。」 「無惡矣」,若「惡」,音「烏」平聲,當「如何」講。音「ㄨˋ」去聲,入聲音「ㄜˋ」,朱注采取入聲「ㄜˋ」,解釋為:如此就無惡事了。這是廢話,因為有仁自然就無惡事了,比如人已經吃飽了,何須再問吃了沒有? 在此應念「ㄨˋ」,若志於仁則仁慈,就沒有患惡的人了。對好人嘉勉他,對壞人勸他改過,不願捨棄他。 這一章與上一章不矛盾,社會上的人不是如此,凡夫對惡人是拒絕他,聖人對惡人是不忍心捨棄,希望他變好,例如父母打罵子女,都是出自仁心,這是佛家的平等心。就像有人學佛,佛不喜,有人謗佛,佛也不瞋,佛如檀木,頭上頂著或是腳踩著,都能染香,佛都不在乎,因為佛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教徒修養不足,不能做到這一層,只會說這個話而已。儒者只知文字,不懂得道,所以也不會說。 孔子有教無類,「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這位互鄉的童子來求孔子,孔子也見,要教他變好。至於離開孔子以後,變好或變壞,誰也管不了,蓋棺才可以論定。 吾見好人恭敬,見壞人遠離,這就是吾的毛病。行道的人要先度壞人,因為壞人會危害社會的原故。有人問:那你為什麼不先度他?因為吾心裡「惡」之,有這種心,臨終便有障礙。孔子就不是如此,壞地方的壞孩子來請教,孔子也教他。 |
五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富貴是人們所欲求的,不由道理得來的富貴,雖然富貴了我也不要。例如古代泄柳、段干木的不仕,黔婁的安於貧窮而不仕,再有如「不食嗟來食」,最終餓死而不食的人。很多古人是如此,有骨氣!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貧賤是人們所厭惡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作善降祥,這才是富貴的道理原因;不作善而來了吉祥,這種好事我不要。貧賤很痛苦,有貧賤的苦因,所謂「作惡降殃」,若沒有作惡事而得貧賤,這是天命,我也不去除貧賤,我就接受它。 有些學佛人鬧家變,就發牢騷,以佛理來講,有人一生都作善事而家庭卻遭到不幸的,孔子尚且死了兒子,堯舜也都很好,他們的兒子卻都不好,這是什麼道理?大家想想。 這一章若從文法解析就容易明白。自從宋朝程子、朱子以後,論語就分漢儒與宋儒的注解,爭執很久,開了罵人的端倪。陸隴其為清朝康熙年間的進士,著書很多,他雖然崇尚朱子,但他的《松陽講義》還是有可觀的地方。王夫之的《讀四書大全說》,簡直就像罵大街,一直罵到孟子,有如法家之流,刻薄寡恩,文字尖刻到極處。他也引佛家的名詞,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他只知名詞,名相尚且不知。 集解,孔曰:「不以其道得富貴,則仁者不處。」,不是仁者就不如此了。何晏曰:「時有否泰,故君子履道而反貧賤,此則不以其道得之,雖是人之所惡,不可違而去之。」例如孔子不出仕,陽貨屢勸他出仕,最終還是不出仕,因為時間不對,不是因為行道而得貧賤。臨財毋苟得,不因富貴而苟且求得。集解這一段,講的很好。 經文以外的少說,只要就著經文解釋就可以了,雖然依佛學講容易,但是就有羼雜,所以儒家的經典就以儒家解說,不用佛學解釋。吾講書以佛學譬喻,這就是羼雜。應當各行其是,而且批評誰好誰壞,這也不好。佛法是出世,儒家是入世,像是賣藥與賣棺材的互罵,其實兩者都不能少,可以並存。 孫奇逢《四書近指》:「人初生時,祇有此身,原來貧賤,非有所失也。至富貴則有所得矣。無失無所得,有得有所失。故均一非道,富貴不可處,以其外來。貧賤不可去,以其所從來。」人一下生,只有身體,赤著身而來,出來時,是貧?還是富?人人下生都是如此,皇帝、太子也是如此,談不上貧。加一件衣服就是富了,下生時是不貧不富,所以貧是本來就如此,並不是幹不好事的,才貧了。長大得到衣食住家,就算富貴了,所以富貴是外來的,本來是無失也無所得,有得才有失,有衣食住便有失。不論有道、無道,富貴都不可靠,貧賤也去不了,因為貧賤是與生俱來的。 這一段沒有說佛學,而是含有佛學的義理。孔夫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樂;顏子有田三十畝,卻安於一簞食一瓢飲,過著本來面目的生活;堯王禹王的宮殿茅茨不剪,也很儉樸;子路很慷慨,穿著破縕袍和穿著狐裘的富貴人站在一起,一點也不在乎,因為貧賤富貴都不在他的心中。喜好讀書的,穿敝衣,有錢就布施。這些全在於各位的修養,吾青年時曾學這一套,所以知道,學佛後才改掉。所以人全在於覺悟、全在於能改,要「生而知之者」極少。 道,指「仁」字,這是漢儒的注解。 |
|
★附注:(非雪公所言) 反身錄:「伊尹一介弗取,千駟弗顧,夫子疏水曲肱而樂,不義之富貴如浮雲;顏子之樂不以簞瓢改;柳下惠之介不以三公易。古之聖賢未有不審富貴安貧賤,以清其源而正其流者,而況於中材下士乎。」伊尹是商湯的賢相,名摰,最初耕於莘野,湯三聘才答應前往輔佐湯,幫助湯伐桀,而王天下,湯尊伊尹為阿衡。湯崩逝後,湯的孫子太甲繼位,太甲無道,伊尹放逐到桐宮,過了三年,太甲悔過,伊尹才歸政於太甲。 論語述而篇:「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雍也篇:「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柳下惠,春秋時魯國人,居柳下,謚曰惠,孟子稱為聖之和。 世間得貧賤的道理很多,例如不守繩檢,博奕鬥狠,奢侈縱肆,都是取貧賤的道理,沒有這等事而得貧賤,那這貧賤就是生於天命,所以不去。 |
六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惡」,音烏,如何的意思。 聖人創作,賢人述說,做個君子就不錯了,不是君子便是小人。這裡頭含有因果報應,因果是異時而熟,例如殺人必須先問案,要費些時間。又如種瓜,半年可以吃到瓜;種桃,必須幾年後才吃得到桃子。得君子的名就不容易了,君子對於仁,不是全部做得到,近乎仁就可以了。仁就如佛家的慈悲,為佛家的根本,都不容易做到,因為不懂的原故。義較容易懂,什麼事應該辦,什麼事不應該辦。心存仁,往仁路上走,恕、剛毅木訥都是接近仁,力行就可以近乎仁,孝弟忠信能力行也就是近仁。若不近仁便是遠離仁,遠就離開而去了,離去仁如何可稱做君子?孔子教人「文行忠信」,孝弟為仁的根本,遠離仁,君子如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終食,吃一頓飯的時間,意思是很短的時間,短時間離開仁都不行。造次是急忙的意思,無論多急忙,還是要將仁掛在心上。顛沛是危險,危險時,縱使到了臨命終也忘不了這個仁字。短時間,或是得意好事時,急忙時,顛沛如曾子臨終易簀時,也不離開仁。 在家要孝養父母,在外做事要忠誠,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存著這種心就可以了。吾為什麼講論語?因為你們大家學佛不夠道地,人格站不住,如何學佛啊?成佛在人。佛要修三大阿僧祇才成佛、羅漢要七番生死才證果,這都很難,所以才教人帶業往生的法子。淨土念佛要「淨念相繼」,如此可以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一章「無終食之間違仁」,你們想想自己「淨念相繼」了嗎?能執持一小時就不錯了。你們平常沒有練習,打佛七時,見思惑便出來鬧,如何得一心?這要怨自己?還是怨別人? 就段落講,這一章與上一章,從前的版本合為一章,集釋分開為兩章,有證據,也容易講,吾在此采取分為二章。 依文理說,上章說富貴不處,貧賤不去;這一 上章沒有說仁字,這一章兩段都說到仁,所以分開講是對的。 文法是相,義理是質,讀書不只要懂得文法,還要識得文義,外表形相與內在材質都必須知道。這一章,講法很多。 從前的人打好這種底子,無終食之間違仁,學佛念佛依這個來實行,所以容易成功。執持名號,不鬆手。無事的時候如何說得上「不違仁」?必得遇到事情,平常人在富貴時就被淫惑了,而貧賤時則怨天尤人,造次顛沛也是如此。君子在富貴、造次、顛沛時就要不違仁,所以必得遇到富貴貧賤等事情後才能看出。急風知勁草,國亂識忠臣。曹操是治世的忠臣,亂世的奸雄,六親不和有孝慈。念佛也是這樣,平素少說風涼話,臨終才知道。佛家要人精進忍耐,儒家要人百折不回,走不到就殉道,身死心不死,例如文天祥的棄富貴如敝履,寧死不屈,人若沒有志氣,沒有骨頭,那就冤枉為人了。 |
七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
這一章分三段講,比較妥當,這一章朱注所講的,沒有什麼大失誤,可以講得下去。朱子說的或許有不對,而王夫之則是吹毛求疵罵人,這是大錯。劉寶楠依從漢學,罵宋儒的少;阮元也專主張漢注,對于宋儒也是一字不提,這樣就對了。程朱開啟罵人的端倪,所以後來罵他們的人就很多,這也是一種因果,任何事都開不得端。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這是一件事。人人有所喜好,嗜好有好有壞,不一定。有嗜好的人,即便死了也必須幹,如劉伶的嗜酒,死在那裡埋在那裡,酒隨身帶著,死也必須喝;賭徒可以賭上三天三夜,死也必須幹,樂此不疲。佛經說的「不厭不疲」,好樂仁是好的嗜好。但是孔子說「吾未見」,自己好仁,不管別人,這像是佛家的小乘,焦芽敗種。 「惡不仁者。」 「惡不仁者」,自己好仁,見到有人不仁就患惡。並不是去殺他,或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而是默擯,但也不是永遠都默擯。親君子遠小人,不僅如此,小人若能幡然悔改,也會接納他,例如孔子的見互鄉童子,「欲其進也」,不念舊惡。君子恥獨為君子,若都是小人,你就不是君子了。君子愛人,就必須教化他,這是自行化他的人。孔子說「我未之見也」。這是兼而說之,下文再分開說。 「好仁者無以尚之,」 「好仁者,無以尚之」,依於仁,與仁靠在一起,不能分開,這種人是醇之又醇了。 「惡不仁者其為仁矣。」 「惡不仁者,其為仁矣」,雖不是好仁卻是患惡不仁,這當然也算是仁了。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不使惡人的惡習氣加在他的身上,例如陽貨贈送孔子豚,孔子回拜,途中遇見陽貨,應付他說:「吾將仕矣」,這種做法很難。我不能好仁,近仁就不錯了。 另一種解釋,若近仁者就能親近「好仁,惡不仁者」,有人加害這兩種人,就會設法保護他們,不使有人來加害「仁者及惡不仁者」。 以上是第一段,下面是第二段,注重「未見」,三段都有包括。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有」是假設詞。假如有人那一天忽然間對於仁要去做了,這是注重「力」,力是力行。一天力行孝弟忠信,就接近於仁了。 「我未見力不足者,」 「我未見力不足者」,上段是未見「好仁、惡不仁之人」,這是未見力行的人,誰都能做,沒有說想力行而力量用不上的人,孝自當竭力,忠則要盡命,沒有見過有要幹而力量夠不上的人。 這是第二段,下頭是第三段。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力量不足,或可有這種人,例如家貧,只有白水供母也是盡力,野菜供母也是盡力。若是答應人還沒有完成而壽盡身先死了,就是未能盡力的例子。孔子說,或許有這種例子,「吾未之見也」。孔子的言語,雍容大雅,決不刻薄寡恩,一點刀筆先生的氣味也沒有。吾學司法,年青時刻薄寡恩,言語也是如此,儒家是講「不為已甚」。孔子說,不能「好仁、惡不仁者」,可以用力於孝弟忠信就接近仁了,再不然那或許就是「吾未之見也」。孔子極盡委曲婉轉,顯出引人往上走的能事。 這一章有三個「吾未見」,可以細細揣摩這個意味。 你們學佛,不能自行化他,只要化他也可以,再不然能勸人不為惡也可以,只勸就可以了。這就是隨喜,佛家注重隨喜、回向、懺悔。 |
八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
論語這一本書每一章都有爭議,所以講許多考據。學問是一套辦法,實行又不同,又是一套辦法。 子曰:「人之過也,」 過,過錯。一個人有了過錯。 「各於其黨,」 黨有二種說法,一者是朋黨,一者是類也。這二種說法不是一個人所主張,都有若干人主張,也都有道理,要依從誰很難。 先以「類」來解釋,看人的過錯,要看他是那一類的人,例如泥水工與泥水工是一類人,做衣服的與做衣服的是一類,評論他的過錯,要就他的同類來論,如泥水工做不好衣服,這不能責怪他,蓋不好屋才能責怪他。 仁者,有己有人,必須對得起大家,孔子很少說天命與天道與仁,孔子的弟子唯有顏淵三月不違仁,其餘的「日月至焉而已」,其餘弟子都不稱許他們是仁者。孔子對自己的學生希望他們往高處提,所以不輕易稱許他們,我們要是能達到低境界的就很好了。 天下無道久矣,例如講書的人自己澈悟了解嗎?吾只是近乎知仁而已。近,相似的意思。我們現今是末法,連相似法也沒有。今日的佛法比較三武滅法時期更亂,那時候講經的人破壞三寶的少,如今自己破壞佛法,外人不能破壞。三武時,不守戒而已,還不敢謬發經論,因為這是出自佛教。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自古以來都是自家亂了才到倒楣的時候。 例如蓋房子沒有蓋好,但是他用盡心力到十二分了,只因為手藝拙笨,並沒有失去仁,不是他有力而不使,所以說不失為仁。若人具有高明的能力,只是盡了六、七分,若只盡六、七分,就不是仁。盡力去辦,雖辦錯,還沒有喪失良心。 仁,二人,如「竺」,竹子加厚,這是用比喻來明白仁的意思。二人必須有加厚的意思,辦事時心要有對方,如此在社會才是仁人。現今吾說近似「仁」的辦法,吾工夫不到,縱使工夫到了,心裡有了,但是一說就錯。如禪家所說:「如人飲水,冷煖自知」,所以會說的不如會聽的。你們都是學佛的,比起吾的工夫差多了。佛每次講經,常說:「諦聽、諦聽」。你們現今還好,慢氣去幾分了。若人家說而不接受,這也是慢。但是如今的時勢不好,事情來時,若沒有正知正見,學上十阿僧祇,也是枉然。所以六個根本煩惱中,有個「邪見」。今日之下你們惟有自求多福。 釋迦,翻譯為能仁。你們望道而沒有見道。上次說二種「未見」,第二種是力行近乎仁,力行什麼事?不是力行仁,而是力行以後才近仁。力行「孝弟」,孝弟比起仁容易懂。孝必須有敬,所謂「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孝弟是求仁根本的入手處,漸漸就近仁了,再來是「文行忠信」。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今天有沒有忠信,孔子是「主忠信」,八德說「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孝弟忠信在先,管子卻單單提「禮義廉恥」,可見管子的器量小。總之,仁者二人,二人之間彼此加厚,若悟不出來,就力行「孝弟」、「忠信」,或是「剛毅木納」,也就接近仁了。 這一章不能知仁,知這個道理也可以接近知仁了。 以上的說法,不太普通。另一個說法為朋黨,就各人有關係的同類來說。在社會上要拿出公心來,自己親友有過錯,要憑良心說,若是袒護親友,這是人之常情,卻是私情。若論公道,親友錯便是錯,不能結黨營私。不說別人的壞話,但是說自己人的壞話也不對。例如孔子講直率,人們說微生高直,孔子就不贊成。又如「其父攘羊,其子證之」,聖人也不稱許,而是要「子為父隱,父為子隱,直在其中矣」。 我們求學期間少發議論,大概多是一知半解。在《孟子》書中,有人問:舜是大孝,他的父母做壞事,若舜為王,父殺了人,該如何辦?孟子答,舜會背他的父母偷跑到海濱,這是可以的。這個分寸之間,極難下決定。 這一章依朋黨的解釋比較適宜。 「觀過斯知仁矣。」 「觀過,斯知仁矣」,人有過錯,要觀察他的動機,便知仁或不仁。好事不容易看,做錯了要看他的存心動機。 好學近乎智,好學不是就有智,只是接近智。力行近乎仁,力行是凡事都盡力而為,絲毫不苟且。知恥近乎勇,一事不知,儒者所恥,知道羞恥就接近仁了。知道這三句,才知社會的人如何,惟有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
九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
此章難在「道」這個字,再來是「可矣」。古來的人只學文章不學道,所以很難解。而且這一章是孔子說自己,還是說別人?注解有很多種說法。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為什麼聞道就可以死了?孔子是說自己還是說別人?這是世間法,吾雖然學佛但不會偏以佛法來說,孔子那時候沒有佛學,完全講人天法,所以這個道並不是了生脫死的道。 這一章說的是誰?應是就普通廣泛的人說。若說是孔子,孔子周遊列國最後返回魯國,已經六七十歲了,自己還沒有聞道嗎?這種說法不通。又有人說:朝指早上,天下有道,我「夕死可矣」,這種說法又太激烈,不像孔子的言語。所以這一章就是泛指一般人。 道指的是什麼?道是指人道,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天道敏時,人貴在會辦政治,調和大家得公安。為什麼會不安?若光有自己,沒有別人,不走「仁」的路,大家都不安。所謂「爭之不足,讓之有餘」,所以君子無所爭,「仁」就是道。 不要說學道,聞道便不容易了。力行就能接近仁,人在世間,懂仁道對大家都有利益,懂道就不會去害國家人民。若能聞道,朝聞而夕死,也不算空來人間一趟,否則縱使活上八百年,危害世間,也是空來一遭,害的人更多。 淨土法門便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別的道聞了,僅僅種善根而已。聽聞淨土法門能力行,就能成功,臨終十念便可往生,其他法門不能如此。學這一章,對于學佛也可增加力量。 |
十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子曰:士志於道,」 士,凡求學的人,他的志向在修道上。志,有如佛學的發願,發了願就不能更改。周利槃陀伽修行,之所以成功,就在「專」。你們修淨土,因為淨土勝妙,縱使不妙,發願後也不能改,否則今天發願,明天改願,腳踏兩船,不會成功。修淨土就要立住仁道,這等於佛家的慈悲,那就決不會當小乘了,對於修淨土法門也有助力,可以帶業往生,乘願再來。若已斷惑,不再生生死死,想投胎就須留惑潤生。 「而恥惡衣惡食者,」 有沒有立住志,從那裡看?心在道上,外物都搖動不了。或許可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是最平常的反而最難辦,那就是不恥「惡衣惡食」。 「而恥惡衣惡食」,粗衣粗食,藏起來,怕人看到,自己以為羞恥,這是虛榮的心理,也就是好名好利。 「未足與議也。」 這類人「未足與議也」,與他談道那是枉然。因為道與名利相反,存有名利心則道必不成,或許有人以為人生為了享受,那就更不能議道了。 改外頭的過失已經不容易了,要改內心的過失更難。人生不要「貪名圖利」,子路衣食很闊綽,見了孔子以後,衣敝縕袍與衣服貉者立,也不覺得羞恥。蓮池大師一生成功,全得力於辨融大師的開示「不要貪名圖利」。應受則受,不該受則不受,若講享受的,是種地獄種子。原憲不想太多俸祿,孔子也不允許,要他拿去救濟鄰里,范仲淹就是拿俸祿設置義田、學田;有官運的風水寶地,便用來設置學校,讓大家都可以作官。 |
十一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
集釋的考異與音讀有關,如適就是敵;莫作慕。我們依「無敵不慕」來說。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 君子,不必一定指在位的人,在位與不在位的人與天下都有關係。所謂「出交天下士,入讀古人書」,不在位也與天下有關係,要看天下人所學的,拿來和我們比較。 「無敵」,不必與誰一樣。 「不慕」不必對人羡慕。 心中不存敵體,待人一律相等,也不對某人羨慕,出交天下士就要如此。 「義之與比」,一個人一個環境,不論所做何事,環境如何,但看他做的事合不合義。義配為西方,有秋官肅殺的氣氛,所以義是一刀兩斷,下決斷,應辦即辦,不問同不同,只問合不合義。 |
|
雪公講義 「適莫」二字,鄭讀為「敵慕」,注云:適,匹敵之敵;莫,無所貪慕。邢疏二字為厚、薄。俞氏主觸迕、貪慕。釋氏華嚴經及無量壽經,皆有「無所適莫」之文。華嚴經引漢書注曰:適,主也。爾雅曰:莫,定也。謂無偏主親,無偏定疏。澄觀疏曰:無主定於親疏。無量壽經慧遠義疏:無適適之親,無莫莫之疏。 「比」字:論語稽求篇:比者,密也,和也。集注:比,從也。 (按)此章之旨,據鄭、邢、俞諸氏所解,皆指對人而言,文義甚顯,可從也。有謂指行事者,存心者,用情者,似皆紆曲。至解「適莫」之義,上列之五種,名辭雖有小異,而大旨無不相同,亦可從也。 上回已講過這一章,今天再說。 每一回,吾會為你們在各注之中找一個標準,集釋的講法可以采受,集釋的體例分為十類,知道各類的性質,才能明白其中的意義。 「適莫」兩個字,鄭玄讀為「敵慕」,要如何講?宋儒不同意這個說法。 鄭玄注說,適,匹對也,就是敵體。莫,貪慕。對天人下都平等看待,不敵對,不貪慕,。 邢昺的注疏說,君子對天下人沒有貪慕便是厚,有貪慕便是對人薄。 俞樾主張,適是與我們觸迕的人,慕是我們對他有情感的人。 別解云,釋氏華嚴經及無量壽經都有「無所適莫」的文字,引漢書注說,適,主也;爾雅說:莫,定也。所謂「無偏主親」,不能特別偏於和我們親密的人。「無偏定疏」,沒有一定要疏遠那個人。澄觀注疏,主張:不一定與誰親近,與誰疏遠。無量壽經隋慧遠法師義疏:「無適適之親,無莫莫之疏。」莫,遠的意思。 比,有主「密」,有主「從」,可以采取「從」的解釋。 這一章的主旨,根據鄭玄、邢昺、俞樾諸氏所解釋,都是指對人而說,文義十分明顯,可以依從。有人說是指行事者、有心者、用情者,似乎都迂曲。至於解釋「適、莫」的意義,上列的五種說法,名辭雖有小小差異,而大旨沒有不相同,也可依從。 這一章的主體對人,與人做什麼是作用。佛家主張平等,儒家也不分遠近,無厚無薄。對這個人,凡是合義的事,就可以與他辦事。 凡夫是張三說、李四說,同意允許張三,不允許李四,因為有親疏的原故,這樣就不行。 |
十二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
元代以後都依朱子注解,細案文理,文法不合。 懷,說文,思念也。懷德,懷土可依「思念」解釋,若懷刑就太勉強了。另外有人解釋,懷者,安也,那懷刑就更解難釋了。經群平議當「歸」解釋,也有難講的地方。四個「懷」,應當一樣解才可以。 德,有人說是自己,有人說是他人;刑有說是刑,有說是法。 君子、小人不必指在位或不在位的人。首二句是指居處,下二句是指行動。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君子懷德」,仁里德鄰,所謂「擇不處仁,焉得智?」君子擇德鄰為居處,找有仁德的人住,交換知識,勿染惡習。小人不是如此,只問這個地方有沒有利益,能不能升官發財,安土而重遷。 「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書經大禹謨說:「惠迪吉」,順道理的人就吉袢;「逆迪凶」,違逆道理的人就凶多吉少。 刑,典型也。君子的行動,一向是想這樣有沒有合乎典型;小人只問這一件事能不能到得恩惠、利益。所謂「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 這一章如何解,吾也沒有一定。 |
|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孔子就見他,孔子「與其進也」,唯義是從。「不保其往也」,不管後來,現在往好走,孔子便稱許他。 華嚴說:「內寂靜,外不動」,在世道大亂時,處在亂世中,內心要寂靜,外頭的環境也不為所動,念佛便是如此,自問能夠念得一心不變嗎? 君子懷刑,刑就是型,漢儒講「法刑」,刑與型同,典型的意思。 集釋二百二十頁的按語說:「此章言人人殊,竊謂當指趨向言之。」君子、小人統指在上、在下而。「君子終日所思者,如何進德修業」,君子求學所學都不離德。「小人則求田問舍而已」,小人想的是如何添置產業。德是對大家有好處,為公,有益國家社會。小人只為自己,有財產就行了,今日之下的台灣便是小人懷土。貪汙、殺人要財,都是為自己,懷德與懷土思想就不一樣。吾盡心教,你們不能獨立,吾也沒辦法。 君子懷刑,「安分守法」,不離國家的憲典,「小人唯利是圖」,好官我自為之,各界各機 吾與你們「孝弟忠信」四字,要勉力實行,你們必須先有羞恥心,無羞恥心就沒法辦了,無恥,無法跟他說君子、小人。如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天下,無恥(不要臉,)講一切都沒用,人不要臉,就是畜生! 朝聞道的道,有人主張修齊治平。這一段,日知錄上也有評論,又有異端的說法,眾說紛紜, |
十三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
「子曰:放於利而行,」 放ㄈㄤˇ依也,ㄈㄤˋ放肆。這裡的放,做「放肆」解。一點都不收歛,任意往外發展。 利不僅只錢財、物品,升官發財等一切,凡與你自己有好處的都是利。只要有利就幹,無利則不為。 「多怨。」 人在社會上,一舉一動,凡與自己有利益的我才去做,沒有利益的就一毛不拔,這種人在社會上立不住,盡是招怨。 有人說,某某人有黨,有人就有黨,例如當盜賊也有黨,三個人做賊,都是小人,有人把風、有人傳遞財貨,但是都是互相防備。莊子說,盜亦有道,因為大家都無道,這裡忽然有一人有道,所以莊子才說這個話,其實也是為自己的利益,要人替他賣命。所謂「君不君,臣不臣,雖有粟,吾得而食諸?」讀書必須懂人情,還要了解眾生情,例如跳蚤也會做體操、拉車。 |
十四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
注解就注解,何須再勞煩發議論? 「道」人都不懂。「德」,則是似明不白,模模糊糊。「仁」,二人,放於利而行多怨,因為沒有「仁」字。「義」比較好講,也不好懂。所以再有「禮」,從前朝廷有禮部。「著六官,存治體」,東西南北上下為六官,上為天官,下為地官,東南西北為春夏秋冬官。春官是禮部,所謂「滿城桃李屬春官」。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 禮主敬,何謂敬?在於讓,你們要學讓,大小事,一切都是讓。堯讓舜,舜讓禹,讓之有餘,爭之不足。能以禮讓為國,就是堯舜,國尚且可以讓,何況其他小事?能禮讓,治國有什麼困難啊? 「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不能以禮讓為國,要禮什麼用?國家為什麼須要安設禮部?今日講究競選,何須讓? |
十五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不患」不必患愁。 「無位」,位,官位。俗話說,在家為民百年,不如作官一日。有了錢還不滿足,不如作官。若在歷史上有名,就覺得有光榮。 孔子說,不必患愁自己沒有地位,應患愁自己是否有所建樹,人格事業是否已經建樹了?真能著書立說也好。次一等說,別怕沒有地位,只怕你沒有能力,這是小人喻於利,孔子也不主張過高而難為人。從前書院的院長稱山長,從前人讀書多在山上,例如白鹿洞書院,因為遠離世俗,可以培養讀書人的浩然之氣。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除地位以外,一切的事情都有名,古人上等者逃名。孔子說,不必憂愁人不知道你,人不知而不慍,要求有什麼可以讓人知道。 論語這本書以仁義道德為根本,大家別求虛名,凡是學論語,仁義二字不離本身,離這二字,就是白學了。 |
十六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可以參考衛靈公篇:「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參乎,」 參,有讀音驂,有讀音參。長久已來都是讀音參商的參,吾從眾,曲阜聖廟也念「ㄙㄣ」,吾跟從大眾念ㄙㄣ,吾不敢確定。 「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 孔子對曾參說,我的道可用一條貫通起來。我的道,參!你可以貫通起來。曾子答:「對!對!」也不問什麼是一貫之道。道有生道、死道,也就是世法、出世法,都要有道。這以中庸哀公問政的三達德來說,就是「所以行之者一也。」用「誠」這個字實行就可以。所謂「凡為天下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如汽車零件有很多,但是有汽油才能行動。 「門人問曰:何謂也?」 門人,朱彝尊等人考據而有爭論,有人說自己的學生為弟子,弟子的弟子為門人。又有人駁斥,不必爭,就說是孔門弟子便可以了。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盡己就是忠,漢儒注解:用盡你的心,謂之忠。與人辦事,對一切人,必須盡心盡力為他辦事。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們可以學這個。 說出世法,有人就駁斥。但是孔子信鬼神,所謂「未知生,焉知死?」易經說:「遊魂為變」,孔子也承認。曾子以忠恕搪塞門人,一貫講的是「道」,道很難講。如一串錢,千千萬萬串,可以一串貫串起來。 東坡以為是「一以貫之」難說,不是門人所能觸及到的,故以忠恕告訴門人。中庸說:「忠恕違道不遠」,所以曾子不用其他的言語搪塞,而用忠恕。 佛家說:「不變隨緣,一歸萬法」,隨緣不變,隨萬緣而不離真如本性,就是萬法歸一。懂這個就懂一貫之道。 世間法的一貫之道,就是誠。出世法的一貫之道,是道。顏子、曾子懂,子貢懂一半。 |
十七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
孔子教人,不多說話,言簡義賅,但是古來注解的人卻大發議論,繁而寡當。你們作文,也要以論語經文為標準,不可嚕囌。 孔子教人就是春秋大義,口誅筆伐,雖然沒有政治權力,孔子以口中的一、二字為褒貶,到前清時這效力還很大。其實到現今還是有它的功效力量,不管法律定有多少條,多嚴格,大家還是照常犯,現今的人敢貪汙,敢做太保,都不在乎。但是若說他是君子,上至官僚下到鄉間人聽了都歡喜,說他是小人,人人都受不了,厭惡小人。 學佛有五乘說法,人天先立住以後,再說出世法,人身難得,若是生到長壽天等八難,就難以學佛了,墮落到三惡道更難學佛。你能得解脫,就是斷了見思惑,證了羅漢。人身難得,但女子身不能成佛,經上有說,當生不能證得羅漢果,必得死了轉為男身才證羅果。但是淨土宗特別,善男子,善女人,都能往生。因為大家不懂教理,必須懂得全部藏經的教理後,才能講彌陀經,吾全部藏經沒有全閱過,看了不到四分之一。閱藏是一種修行,只看不解,一句句恭敬念下去,心裡不記分別,若了解三藏,一字字都會講,那便是三藏法師。翻譯佛經的祖師都是三藏法師,三藏都貫通以後才可以翻譯經典,所譯的經,這部經與那部經不會衝突,不能互相打架,這談何容易? 注解中有些是方便話,表面似乎是矛盾,例如禪宗不允許「欣、厭」,但是「欣、厭」是淨土宗的密訣,願就是欣厭二字。即使在三惡道,也能往生西方,這是淨土宗的特別處。經中沒有說,看你會不會講,一個字就有二三十種講法。但是佛經中沒有說小人可以往生,可見小人惡的厲害。造了十惡五逆罪,十六觀經說這種人可以往生,但是很難,卻沒說小人可以往生,可見五逆十惡比起小人還高一些。 孔子說人道的一切一切,算是說的很完全了,人做好就是人天道,最高到天道為止,但是不能解脫生死,佛法說的就是解脫生死的學問,所以儒佛二者各有所長。從前叢林規矩很嚴,比起軍隊更整齊,所以正法時守戒可以成就,守戒就成就了果位。像法時期是禪成就,末法時期是淨土成就。滅法以後,其餘的法門都消失盡了,就只留阿彌陀經住世百年,再來就僅留下六字洪名,會經典中的一、二字便是大法師。如今的法師很多,吾希望你們學論語,學做人。再者要學謙虛,不學謙虛不行,因為我們根本不中用,要打從心中真謙虛。如何真謙虛?因為知道世間學問無量無邊,眼光就會開闊,學問愈大,便知道自己所知的東西太少少。就以台灣的植物來說,台灣人也叫不全,你連草木還叫不全,何況動物? 「子曰:君子喻於義,」 君子、小人的事太多了,怎樣才算是君子、小人?這一章是總則,其餘章所說的是分則。總則就是君子喻於義,喻,曉得,懂得,曉得是知「義」的道理。知義的道理後,不做可不行,中國學問是知行合一,知道了就要幹,不幹等於不知,不行有如不知,既然知道還必須實行。再來是知道而不實行,這只是懂一半。再其次是不懂義,不是不認識「義」字,這個義字只是代表符號而已,遇到事情要能懂得「是不是義」,能清楚了解這件事情合義或不合義。吾現在九十餘歲,出外辦事,遇見事情,什麼事該辦,什麼事不該辦,吾略知一、二而已,並非每次遇到事情都知何者合義,何者不合義。所以必須多多領教人,不論他是老人或小孩。孔子聖人,學琴隨師襄學,也隨項橐這位小孩學, 君子一舉一動全都在「義」上,這就是義人,例如布施錢便是義。小偷不是義吧?台灣的廖添丁,吾的詩集裡就有讚歎廖添丁,他一身武藝,殺日本官,劫日本庫,以救濟窮人,一生專殺日本人,雖是做賊卻合於義。今日很多日本人,對外國人叫洋爸爸,比起義賊差多了。 「小人喻於利。」 小人喻於利,利和義不必細講,小人只曉得利。利,不是僅僅指錢財而已,身口意全在內頭,義也是包括身口意。小人喻於利,一舉一動都求自己先夠本,給他自己有便宜、有好處的事情,他才幹。做這件事自己不夠本,拔一毛而利天下,雖然對天下人都有利,但是對他自己沒有利,他可不管這些,也不肯去做,這是「喻於利」的小人。 這是君子、小人的分齊,君子、小人的條件太多了,只在義利上分齊。存心為公在義就是君子,若私心滔滔,為私利的便是小人。 |
十八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人群社會就會有傳染,所以交際、交友很有關係,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有熏染力,熏染自己而不覺。有的是他人來熏,有的是自己找來熏。這一章書是指自動熏,不要等他來熏,自己自動(如到藥店,出了店身上就有藥味,是環境來熏,若買樟腦放置櫥子,就是自己找來熏)。 「子曰:見賢思齊焉,」 見賢、見不賢,見這個字很重要,如佛家稱的知見,很要緊。這必須先懂義利,知道何者是好人,何者不是好的人,知道何人是賢,何人不賢,必須有學問眼力,在君子的九思中劃有界限,你一看他的動作就知道,不然在那裡找標準?見賢,賢比君子還高,不是白白看,看了也是熏,看了要思齊。思,當研究研究。思考想想與他一樣嗎?這是聞思修,見了也須思修,並不是白看。他是賢人,我和他一樣嗎?簡約來說,道德品性(存心),學問(一切技能),行動(實行)在這三條上看,一條站不住就不算賢人,因為賢人恥獨為君子,若別人都是小人,這是君子的大羞恥。唯獨自己為君子,大家都是壞人,只有你是清白人,這是無同情心的焦芽敗種。有道德,要實行出來,不能不管別人,羅漢也有道德,卻是自了漢,不合中道。 「見賢思齊焉」與某人看齊,學習與他一樣平等,他是什麼樣,我就學他什麼樣,我們要跟上他,這很要緊。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不賢」這句話就和平了,不說「見小人」。不賢的人,或 所以這一句話就含有進步的意思,見不賢的、不進步的人「而內自省」,思考反求自己,我是否和他一樣,我有這情形嗎?只許往前進,不許往後退,所以「見不賢」這二字有進步的意味。若把「不賢」當小人,把「賢人」當君子就錯誤了。 你們會這二句,便步步往高處走。佛法有正助工夫,這就是正助工夫的助工夫。若能成賢人,學佛便容易了,會念佛就與一般人不一樣。 |
十九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
這一章注解都在字上爭論。幾者,指微妙的微,小到細處不能說,佛法叫微塵、鄰虛塵。有人說,事父母,父母有過錯要小諫,甚至不諫,如父母做賊不勸諫,被警察所逮捕,坐監獄,這算孝嗎? 「子曰:事父母幾諫,」 此「幾」字,同「機」字。說某人很神,知機其神乎!能看到他心所動的念。靈敏的人能看出他動的念頭,這是動機很微妙。父母有過失罪過,別讓父母鑄成大錯,整天心在父母身上,不僅是奉養,注意衛生方面,就心理道德也令兒女擔心。一有微微一動,還好改,輕描淡寫而勸諫,微微動時可輕描淡寫的諫,若成了大錯則不可輕描淡寫地勸諫。 「見志不從,又敬不違,」 若父母不懂,再入一層,但不離敬字,婉轉不可惹父母不高興。若父母懂,又不聽你的勸諫,「又敬不違」,不可變色,如長輩呼叫,不可怠慢,唯而不諾(慢應)。不違者,不停止。違,止也。願未達到,不停止勸諫。不違背個人誓願,不違是諫諍父母的事不能停止,並非不違背父母某些事,而是誓願不能改。 「勞而不怨。」 「勞而不怨」,勞,勞苦也,古書不當勞苦講,但有他的道理。一次次諫,甚者父母責打,這很勞苦,勤勞受苦還是不怨恨,只可怨不能恨,如孟子說,舜王號泣而旻天。怨,慕也,有怨無恨,何以不聽我們的話?為何對我疏遠? 別解:勞,憂也,憂愁的意。注的有根據就可以了。詩經高誘注,勞,憂也。憂愁並不怨。 以上二說並列可從。 凡詩經說「實勞我心」,「勞心忉忉」,「勞心慱慱」,「勞人草草」,勞都作憂。 |
二十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
集釋餘論的讀四書大全說所發之議論太多,實在不必,佛法不主張議論。 「子曰:父母在,」 父母健在時,我們的身體,也可自由,也可不自由,可以斟酌。若已經無父母了,而祖宗香煙不能接續,則不能自由,父母在時,這點絕對不能自由。天下父母疼小兒,父母沒有不關心的時候,縱使在外好,父母也掛牽,見到兒女就認為瘦了,因為掛心的緣故。文王視民如傷,百姓有地有土,文王視之如殘缺有受傷,不滿他的意,這是父母的心 但兒女不懂父母的心,從前父母都懂得愛兒女,特別的很少,如舜王的父親瞽叟,天下少之又少,那是老怪物。但是當兒女的,不懂父母心,父母唯其疾之憂,真有孝心,自己不幹壞事,幹的事對得起父母。 「不遠遊,」 不遠遊,到什麼地方必須報告,如明日移往何處,臨別去前也須先通信稟告,因父母的心時刻不忘下你,你別虧負父母的心,得安慰安慰父母心,安慰父母心便是孝順。真懂孝順的人是在養父母的心,所以古時皇帝奉養太后心的地處,名「養心堂」。今日子女不行,父母也變了,這是教育的關係。從前人不但求物質生活,也講精神生活,古代有小戲小曲說:「心常掛你,不見你,雖食龍肝不飽;見了你,喝涼水也飽。」說得入情入理。現今的兒女只要物質享受吃好穿好就可以了,無人情、無血性。父母也變了教育,都不行了。但是父母與他人絕對不一樣,重要時候本性就表現出來。 「遊必有方。」 方,方向。古人注解作「常也」,禮記就注方為常,意思是有一定的事。不在家就是遊,所做有正常的事情。 |
二十一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
這一章是重複出現,可以略過不講。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三年無改者,是「父之道」,並非不改其惡。若父業為惡可以改,善業可以改得更善,所謂「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能改父的惡過,增加父的善行都可改,不違背父母的善道,就是孝。 今日主張家庭革命,革命是要順天應人,弔民伐罪,今犯上作亂,如何可說是革命?如此說來,那父母不是成了桀紂嗎?(依學而篇復製) |
二十二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
做父母的心,時刻在兒女身上,沒有忘記的時候。父母親七八十歲,兒子活了五六十,父母看兒女還是小孩,也還是掛心。例如文王活到九十多歲,當時的武王也七十多歲了,算是不錯了,從前人有病快死了,有借壽的說法,兒子借壽給父母,文王九十三時,本來他可以活到百歲,借壽七年給武王,這是出自於禮記,所以武王多活了七年。武王已經能辦大事了,文王還牽掛著。唉呀!看看文王,人再不孝養父母,可以嗎?若人不孝,對於社會國家,必定不會拿出良心來。大學說:「其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對關係厚的人薄,對關係薄的人卻情同骨肉,這是沒有的事。父母臨死時,別人不在跟前不要緊,但他的兒子還沒有來,家人給病人進食,以便延幾天,與他的兒子見面後,死了也瞑目。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父母的年紀必須知道,人生七十古來稀,所以自古以來父母受子女孝養的很少。孩子三十而有室,四十曰壯,這時父母已經五十歲以上了,父母還有幾年?活到七十歲的人實在很少,所以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從前時序一進入臘月,還沒有出正月,都不許說衰喪話。這是盡孝,想想父母還有幾日?子路是血性人,父母在時家境很窮,他百里求米供養父母。後來當上大夫,吃的是三牲五鼎,但是他進食時就會落淚。你們看看歐陽修瀧岡阡表,父母在時養一碗飯,比死了祭五鼎還好。你們要先孝養父母,趁著父母健在趕緊盡孝,別說大話要愛國愛社會。往生三福,孝為第一,瞞心眛己貪取不義之財供養父母也是不孝,菽水承歡,站住人格,可以揚名聲顯父母,如果你幹的不好,別人就在後面罵你「三字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報恩怕來不及。 「一則以喜,」 「一則以喜」,想到父母的年紀,幸好我自幾時就孝養父母了,父母能多活幾時,現今仍然健在。盡了自己的力,就能顯揚父母,沒有人會侮辱父母。 「一則以懼。」 「一則以懼」,父母的年歲如日曆一日日的減少,天增歲月人「減」歲,父母與我們不能長久,所以「一則以懼」。儒家講世間法,講得很微細,從心的細處講,這章所說就是心法,是世間法的根本,能依此作為,再來修學佛法就有助行了。 |
二十三 子曰:古者 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 古者,孔子說的古者,也可以說是周朝,因為周朝年代很久,長達八百年,所以可指文王、武王的時候,再上去也可以說是殷商等朝代。 古者言之不出,孔子以前就是如此,「言之不出」,說話不能輕易說。讀四書大全,觀王夫之罵宋儒,他說出口的注解,吾不信,那是吹毛求疵,失於刻薄。古時候的人說話謹慎,不能隨便說,為什麼? 「恥躬之不逮也。」 「恥躬之不逮也」,說了做不到,羞恥自己做不到。躬是個人的身子,指自己,先說又沒做到,古人以為大羞恥。 孔子一舉一動,「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先把事情辦了,而後再說。有人說:「德國人做了以後再說,英國人說了就做,中國人說了不做」,這個話本來是為了自我警惕。今人的確是如此,但不是跟隨孔子學,是跟外國人學,外國競選,競爭必得賄選,選上就不履行諾言。從前中國的士農工商,商人雖為四民之末,但是商人做買賣卻是「童叟無欺,言不二價」自我尊重。山東商人孟氏家族的「祥字號」,就是講究「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經營理念。 |
二十四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
集釋的音讀,音與讀法,這很重要。讀法各有不同,例如這一章就有兩種句讀,但是不論那一種讀法,重要的是講解的不可錯。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根據考證,其他處也有這種講法,例如禮記表記:「儉近仁」,要注意這三個字。孔子的學說在於仁,所謂「力行近乎仁」,這常聽說。若是「儉近仁」這句話,就很少人聽說過了,必須記住,記到心中。儉是儉約,不只是節省,凡是奢侈的人,如生活、說話、辦事嚕囌,這種人就與仁道不太相近。凡嚕囌都有對象,那個對象就麻煩了。仁者,二人,不儉就與仁離得遠,必定會有妨害的對象。 採取何晏的漢儒注解,比較穩當。集解,孔安國說:奢與儉約,都不得中道,奢則沒有不驕傲的,必招感災禍,儉則極少憂患。 餘論,宋儒除程朱以外,有不罵人不錯的也可以采取,例如四書詮義說:「約者,束也;內束其心,外束其身。」內在約束心,外在約束身行,如此並不是就可以無過,即使有過也容易收拾,因為枝葉少的緣故。 |
二十五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 「欲」者,固然不能不說,但是要欲納於言。 訥,說話遲鈍,不搶著說,似乎說不出來。 這是指君子,凡是君子說話都是慎重,怕駟不及舌。五經都是講慎言,魯國太廟的金人三緘其口,不多言,不多事,不多召禍,所以書經大禹謨說:「惟口出好興戎」 「而敏於行。」 做事「敏於行」,要敏捷,又要快,又要不錯。 先實行再說,決不可說了不做,君子講究實踐諾言。 |
二十六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考證采取諸多說法,可以參考,如引漢書董仲舒傳說:「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皆積善累德之效也。」 讀書必須心到、口到,詩講究詩眼,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的「必」字有如詩眼,很重要,不可當介紹字滑過。 集解:「方以類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鄰,是以不孤也。」同類者相聚,德相同,志的道也相同,就有人與他親近。鄰,親近的意思,比如住家,有鄰便不孤單了。 集注:「鄰,猶親也。德不孤立,必有類應,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如居之有鄰也。」 餘論,四書辨疑:「注文本取坤卦『敬義立而德不孤』之義為說,大意固亦相類,然經中有必字,義不可通。有德者,固然有類應相從之道,惟明治之世為可必也。若昏亂之世,乃小人類進之時,君子則各自韜晦遠遯以避其害,卻無類從不孤之理。必字於此不可解矣。」 集注采易經坤卦的文言:「敬義立而德不孤」的意義來說,大意固然也相同,但是論語經中有「必」這個字,意義便不可通。這章的「必」字,大有關係,有注解以為這樣講不下去,其實這就是漢儒與宋儒注解不同的地方。 程樹德按語:南軒論語解云,「德立於己,則天下之善斯歸之,蓋不孤也。如善言之集,良朋之來,皆所謂有鄰也。至於天下歸仁,是亦不孤而已矣。」與集注意同而措辭較勝,故並著之。 至於讀四書大全說,太囉唆,王夫之章章都是如此。所謂「以約失之者鮮矣」,不可這樣囉唆,讓人不知道是他在注疏,還是自己在作文章。其中有引經易云:「同心相應,同氣相求」,依這個注解說,可以無毛病。 我們學這一章,就世間法中,世界一切學說,沒有人可以勝過孔子的說法,但是聽了不照幹,有如說食數寶。從前多數人只學文章,沒有學孔子之道,孔子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一般人只是學游藝而已。 德有二種,一為善德,一為凶德,這一章指善德。《書經》〈泰誓〉有「穢德」,德,得也,習慣成自然,這是就字義說。德不孤,凶德也有同志,所謂:「觀友而知其人」。奸瀆邪淫的人也有他的同類,各有鄰居,否則幹不下去。這一章書是指善德。 孔子在外,道行不動,也決不灰心,回去魯國後便著書立說,雖然三家詆毀孔子,例如陽貨、叔孫文子等人。孔子有三千弟子,這就是有鄰,三、二人也是鄰。世界不論如何,不是只有你一人好,其餘人絕無好人。凡事別灰心,別發牢騷,你們只要好好做事就可以,必定有表示同情的人。社會縱使恥笑,也一概可不管。例如吾是個窮毛,講書不為名利,也有人來聽,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德不孤必有鄰。縱使全世界都不好,天地佛菩薩也與你為鄰,只要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佛有恆河沙數尊,你還有恆河沙數的鄰居。 大家要厭離娑婆,願生極樂,彼國有諸上善人與你為鄰,好好勉勵。 |
二十七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
漢儒讀「數」,音數ㄕㄨˋ,字數。另音ㄕㄨㄛˋ,繁數,多數。這一章依從「繁數」的意思,把脈有沉、浮、快、慢,脈快叫做數,音ㄕㄨㄛˋ。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 「事君數」,事奉 有人說,諫不可數,但是這一章是說「事君」的「事」,諫就在其中,但不僅僅是勸諫而已,一切都包括在其中。勸諫,如比干的頻繁數數的諫,尚且致死。 「朋友數,斯疏矣。」 「朋友數,斯疏矣」。讀書能起懷疑就進步。這一章為什麼說事君,說朋友呢?朋友彼此交際,這不能叫「事」,交際太嚕囌,太繁雜,談不到辱上,不像事奉 有涵養者不會說你,外表對你還是很有禮貌,但是內裡離心離德,就與你疏遠了。 集釋的考證,宋代以前的說法,更有根據,所以叫做考證。吳嘉賓論語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醴,甜酒。酒人人願喝,再來為美酒,人更願意喝。小人見面,便一見如故,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必須天天見面。夫婦當初結婚,一個月內為蜜月,一月以後就不蜜了,再來就是吵嘴,接著是打架,然後是離婚,若是朋友便絕交了。「一日思君十二時」,如果能用這個存心來念佛。淨念相繼就可以成功。 君子如水,也不是茶,茶還有味道,這是白水的淡。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久,半年、一年都是久,久也有長短的差別。三年不見,沒有有不敬重的,見個面很隆重,一年不見,見面時也恭敬,若時刻見面還會敬重嗎?如今的夫婦能敬重的很少,舉案齊眉的更少。夫婦也分上中下,「上者異房,中者異床,下者異衾」,如今都不是這三類,不上、不中、不下,如何有敬?有人說,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古人說「敬」,今人卻說「打是親,罵是愛」。從前真正的俠,男女的界限很嚴,所謂「上床夫妻,下床君子」,如果沒有敬,便不知如何了。中國武俠小說的俠沒有好女色的,有女色一事就不是俠了。女色與俠在一起,那是洋人的小說。 君子淡以成交,小人甘以壞交,交情太甘便是分裂的徵兆,不會長久,所以必須有距離、要隔一段時間。 按語:「數,煩瑣之謂。」就是嚕囌。五倫中的父子兄弟是天然的結合,兄弟或是一母同胞,或是一父同種。君臣、朋友則是以人相合,是人與人因為道義而相合,君仁臣忠,朋友有信,父子兄弟是天然倫理拆散不了。至於君臣是因人而合,可以拆散,夫婦的結合是人為而兼有天然。父子兄弟夫婦,在家庭之間,雖然煩瑣而不自覺,若君與友則生厭煩了。 餘論:「君臣朋友皆以義合,故事君三諫不聽則有去義。」三諫就是繁瑣,例如比干,但是他因為和紂是一家人,為了祖宗不得不諫。不像晉國時,以馬及璧借虞的道路,以取虢;這時虞國的宮之奇勸諫,百里奚不勸諫,為什麼一諫一不諫?因為是 開導朋友,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若是停止還不至於絕交,朋友不走好路,為什麼還不與他絕交?四書近指說,數便是自取其辱,走疏遠的路。但是忠臣不怕受辱,良朋不懼憚疏遠,這樣雖然好,與孔子說的言語便不符合。為何不要有辱疏?「辱則回天無路」,若不辱看後來有機會還可以幫忙。「疏則責善無功」,若能暫時忍耐下來,「是以不貴數者,不絕其進言之路耳」。 一天當中去找朋友的時間有關係,早上人要上班,不可以去找,晚上九點以後也不可拜客,其餘可以類推。除非有特別的事,或是一切都無忌諱的人,那才是例外。 你們必須學這一章,不受辱才能辦事。學佛,沒有相當能力不可以開道場,開道場必須守住「四為三不」,但是一個人沒有相當能力,忍耐是不容易的,若想開佛店,那另當別論。開了道場就很多煩惱,不開,隨處都有道場,既有道有學,決不致於賦閒沒事做,見到有規矩的道場,就為他講,依法不依人,人得利益,自己便有功德。 寒假中,要複習,看集釋,思考吾所講的,還要自我省察,勉力實行。(第一學期終) |
公冶長第五
課前講話 |
你們已聽了半年,算是入了門,希望你們要諦聽,一字一句不可錯過。吾準備時,注解全都看過,再簡要而說,大家聽了以後,可以做為參考。如今國家也在提倡,所以研究以後可以傳給其他人。古人說:「九十不留坐」,吾一週講六天,已經很難能了,你們必須警覺,認真聽。 吾的講法,採取古書今講。現今的飲食等等一切都不同於以前,現今的事你們要學,依著從前的原則,現在就能辦出來,所以講的都是現在實用的話。吾常說現今的事,事有好有壞,用比喻來說明。佛法有性相二宗,相宗多比喻,吾以善惡事情比喻,要清楚知道比喻的意義,你們在此聽或許可以不誤會,縱使誤會也可以來問,如禪宗有佛來殺佛,祖師可以說,你說了就有害處。因為用現今的事來比喻,所以吾不希望你們錄音,只要還有精力,必定為你們說,沒有什麼秘密,吾講論語,不要錢,只希望眾生好而已。 這一篇為「公冶長篇」。從前人講孔子書,例如清朝末年上學,吾親耳聽,親眼見,都沒有虛偽,但是恐怕也有錯。孔子是聖人也是如此,若不親聞,更不可靠,比如孔子在陳絕糧,在坡野煮飯,風沙飛入鍋裡,顏淵惜福,把和著沙的飯吃了。子貢親眼見到,以為顏子先吃,告訴孔子,孔子就要顏淵先將飯供天。顏淵說,因為飯和著沙,不敢丟棄,先吃掉了,所以不能供先人,如此才真相大白。所以親眼所見,也未必是真。 吾所說都有根據,漢儒就是有根據才說。從前的儒者,多是闢佛為異端,例如朱子偷佛法而罵佛法,這是「主敬存誠」嗎?但是儒者都以五經為證據,因為五經是孔子審查過的,這是古代儒者的態度。大家還願意聽,其餘外頭的人多不聽,自從打倒孔家店以後,便相信不中不西,再來是學美國,凡美國所說,即使錯了也信,風氣就是如此,以為相信的人合乎科學,不信的人就是迷信。 為什麼要講這些話呢?因為公冶長章,只有事實,沒有理論,必須交待這些話,而後說了才可以信。 |
一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從前男女婚配以德,今人以財。公冶長,人們以為無品性,孔子偏偏把他的女兒嫁給他。為什麼人們不理公冶長呢?因為他犯罪,其實他並沒有犯罪,是人們都誤會他,官府也誤會,孔子覺得他的人品好,所以「以子妻之」將女兒嫁給他作妻子。古注有說,以兄之子妻南容,是尊重哥哥。這是無根據的言語,難道孔子和與該注者商量過了嗎? 公冶長為何犯罪?從前四書有注解,人們以為是不經之談,不采取。其實是公冶長懂得禽言獸語,六經中的周禮也有記載,不但有人能懂禽言獸語,連飛花落葉也都有人懂,跳蚤也會跳舞。佛經上,床下螞蟻打架、互罵,修行者聽得到。 四書摭餘說,周櫟園《書影》說,可知公冶長懂鳥語的故事。 按周禮秋官:「夷隸掌與鳥言,貉隸掌與獸言。」 左傳僖廿九年:「介葛盧來,聞牛鳴,曰:是生三犧,皆用之矣,問之而信。」 夷隸疏曰:春秋傳賈服注,「益以八律之音,聽禽獸之鳴。」 秦風疏引蔡邕云:「伯翳綜聲於鳥語,葛盧辨音於牛鳴。是伯益嘗明是術,故堯命作虞(虞官,乃管曠野禽獸)以適其嗜欲,知其情狀。」(由焦尾琴故事,可知) 唐代時,晚上聽鐘聲便知:「非高僧證道,即詩人得了詩」。中國學問就是如此! 此段經文注重要找證明,重視明瞭事實。 ★【搜神記】記載了這個故事:在吳地有人用桐木燒火做飯,蔡邕剛巧經過,聽見桐木在火中爆裂的聲音有點異常,他說:「這是一塊良木!」他要求燒飯的人將木頭賣給他,於是他們匆忙地自火中抽出木頭。後來蔡邕把桐木製成一張琴,彈奏起來聲音果然很甜美,可是琴的尾部已經燒焦了,因此蔡邕稱它為「焦尾琴」。 |
二 子謂南容, 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則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
這一章與上一章,自古就是分兩章,朱子才挪為一章。 「子謂南容,」 南容,有二說:一說是孟懿子的弟弟南宮敬叔。一說是南容括。(見王引之引春秋)。指南容括為適宜,因為孔子對于三家很不滿意,而且南宮敬叔是公子王孫,也不會要娶孔子兄長的女兒。而且先進篇說:「南容三復白圭」,南容很謹慎,孟懿子家中不會有這個。 「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則免於刑戮,」 「邦」,本來是「國」字,到了漢朝才改為國,為了避諱劉邦。「有道」,指齊治平的大道。不廢,指沒有閒著,用得上。若邦無道,動不動就遭到刑戮。 國有道時選賢舉能,只問自己有沒有德學,有德能可以出來為仕。若有德學,國必訪賢,不會使賢人賦閒。若是國家訪求不到,也可求仕,但不是競選,可以出來為國家辦事,會使國家更好。也可隱而不見,例如漢代的嚴光,又如堯時候的許由。因為他本來就辦得很好,自己又何必出去呢?所以進退之道理是大學問 不知進退的道理,比如楊雄幫助王莽,蔡邕幫助董卓而遭害。去就進退的道理,是這一章的章旨。 諸位求學應當細心,吾九十餘歲才知道周禮秋官有禽言獸語。 「以其兄之子妻之。」 「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為什要將姪女嫁給南容為妻?書上沒有說。集注有注,那是我假理想,沒有根據,不可牽合附會,「著書千古事」寧可付之闕如! 去就的道理,不容易,而且教也教不得。惟有學問到的時候,事情來了,觀察而決斷,這才可說通達去就之道。 中國古代人讀書講究唸,吾講書時,常常為大家說要唸,有人以為是吾的主張,其實不是如此。吾沒有學問,說的都是古人的話,例如曾提到古人說的:「書讀千遍,其義自現。」現在中央副刊就有人提出來,可以作為吾的引證。必須要知道,學問到時,才會有發明;學問不到的時候,決不會有發明。中國自三國時候,董遇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他教學生便是如此。今人提倡「大膽假設」,現今的人便大膽說,「小心印證」的人就很少了。今天把中副亦耕這一篇〈諷誦涵泳與語文教育〉一文印出來,你們可以讀閱。 |
三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 |
「子謂子賤,」 你們要注重這一段的考證。中國歷史最古是伏羲、神農,伏的寫法有很多,因為他那時候還沒有文字,到了周朝作「宓」,還有作「虙」的。寫法很多,不能說我看到那個才對,我們照書上所說的,宓,虙字同「伏」。 子賤,魯人,名不齊,姓宓,號子賤。孔子對他人論到宓不齊,由別人記載所以記「子賤」,以表示恭敬,若是孔子便說「宓不齊」,直接叫學生的名。宓子賤這個人為君子,為什麼為君子?據事實來論,凡夫不能空口批評人,何況是聖人。 「君子哉若人,」 「若人」,這個人。「君子哉若人」君子啊!這個人。若是對外人說就是誇獎,孔子不肯這麼做,對學生說那是鼓勵學生。 「 「 依文言說:「近朱則赤,近墨則墨」,照俗話講:「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壞人學壞人」,你們又學佛,又學論語,來這裡有什麼用意?是來看熱鬧,還是看電影?不是要來學孔子、學仁義道德,做聖人嗎!既然是學聖人孔子,就必須真心學,不然來此幹嗎?你一個人交二百位朋友,就算不少了,孔子有三千弟子,那是聖人,咱還不到那個程度。同堂共學,男同學交男同學,女同學交女同學,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縱使他昔日為壞人,今日來學也壞不了。 為什麼 孔子弟子巫馬期也曾為單父的宰官,「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巫馬期也把單父治理好了,結果一樣,大家可以分辨誰比較好。今人比較容易懂的是巫馬期,但是能學像巫馬期這麼好的人也少了,今人拿公家薪水,什麼也不幹,大有人在,那國家不會治好,必糟的不成樣子,對不起國家人民。學宓子賤更不容易,不讀書不行,辦不出好事。若想學宓子賤,而彈的是鋼琴,那國家就大亂了。今日的總統有如巫馬期,很勞苦,有幾人像他這樣勞苦?但是政治就全都治理好嗎?台灣如今安穩嗎?比以前是好多了。但是每天報紙上所見的是什麼新聞?殺盜淫,教育界也要苞苴,真會累死總統。 巫馬期問宓子賤是什麼緣故?宓子賤回答說:我用人,您用力,用力所以勞苦,用人所以安逸。宓子賤會用人,所以是君子。你們要學那一位?在這裡聽論語,就是要大家學著實行,並不是在此誇某人會講等等。可以自己思惟,卻不能吹大氣。根據吾觀察諸位,今日確實是三日不見,刮目相看。他日以後就不敢說了。 宓子賤是君子,道德學問比巫馬期高,你們只要能學巫馬期就很不錯了,學巫馬期這麼勞苦的只有蔣總統。國家安隱在人,不在法律,美國是法治國家,法律是一張廢紙,都沒用處。所以古人說:有治人而後有治法。有人,法律才有效力。好人辦壞事,壞事也辦得好,地方上鬧了這許多亂子,是地方官有關係,你自己不能端正,怎能端正其他人?為政在人,這一段是說宓子賤能用人,所以安閒為官,巫馬期凡事自己幹,所以勞苦,勞力者有力絀的時候,用人者能周全而且有餘力,但是必得有能力才能學宓子賤。今人沒有子賤的能力,又不肯學巫馬期,不肯賣力,但是對於害百姓卻反而有能力,豈不哀哉!? 說苑政理篇:孔子跟子賤說,「子治單父而眾悅」,百姓喜悅就是辦到了,用什麼方法使百姓都喜悅而安定?子賤說:「不齊父其父,子其子」看待別人的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對待別人的父親如自己的父親,老吾老,幼吾幼,有鰥寡的人便去撫恤他們,人們遭到喪事不幸,都會派人去幫助。 孔子是內行人,孔子聽了不以為然。孔子說,百姓對你心悅服從,只如此做不行,還不能使一個縣全治得好。這是問到內行,問了門道,幹那一條必須內行,學商不可幹司法,不知道不可以亂說,不懂而做才會亂,學佛,學儒都是如此。 孔子問一句,子賤答一段,這必須要學,吃一次虧,就必須學會。子賤又說:「不齊所父事者三人」,在單父,事奉如父親的有三人,不齊是地方官,把他人當父親恭敬,這個人必定不是平凡人,所以這三個人都不是平凡人。讀書必須懂味道,父親是人們最尊重的。「所兄事者五人」,平等同類的人比我高,便把他當做兄長。昔日長兄如父,俗話也說「老嫂如母」。 「所友者十一人」,朋友在五倫之中,志同道合才是朋友,道德學問與子賤相同,他才跟他交往。朋友必須共生死,不能隨便交,朋友窮,家人死後,一切出殯都要我們去幹,同患難,交換道德。父母的仇,要與仇人不共戴天,官府辦得不合理便私下報仇,也不能與朋友的仇人同在一個機關做事,否則辭職,要如此才是忠於朋友。但是「親在不許友以死,不在則許友以死」,因為如此所以中華民族到今日也沒有滅亡。 孔子不說差不多,這是囫圇吞棗,話多話少都不行,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你既然對百姓如此,孝為人之本,治家、治國的根本,全縣的人都孝,而好犯上者鮮矣,好作亂者則未之有也。「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朋友十一人便可以教學,增長道德知識。人重要在增長智慧、學問,全在學習,一般人多是學而知之者,生而知之者的很少,不學就什麼也不知道,學有好有壞,必須「無友不如己者」,這樣一般士人就會來歸附了。讀書人都歸附後,還不行。還有未盡的話。這一節很重要。 宓子賤說,「此地有賢於不齊者五人,不齊師之而稟度焉」,他們都比我高,不敢與他交為朋友,所以奉為老師,這是尊賢。比宓不齊有道德的人有五人,高的太多了,所以我不敢與他們為友,當做老師來尊賢而不毀,有事情必定與他們說,他們為我計畫出方法,我遵照辦理,如同今日的導師。 宓子賤有師有友,有兄有父,這一路都是一家人。孔子曰:「昔堯舜聽天下」,治理天下叫做聽天下,當領袖,天下的事都必須知道。消息從那裡來?古人有采詩官,誦詩聞國政,「務求賢以自輔」,自己有能力,若沒有幫助的人,像堯舜雖好,也弄不好。宓子賤求賢為師、為父、為兄、為友,堯舜治天下也是如此,而宓子賤治小邑尚且如此,這正是割雞焉用牛刀。 孔子說,「夫賢者,百福之宗也」,賢人是一切幸福的根本,並不是做官才要有賢德,有身有家的人,沒有賢人輔助身家便保不住,到那裡都會碰釘子出亂子。「神明之主」,賢人又神又明,昔日稱人為 當領袖,不論多小的領袖都不容易,必須有領袖才幹,不能日夜奔波,你跑而別人不跑也不行,勞力不行,總離不了要用人,有道德有學問的君子才能用人。必須認知人才能用人,知人必須見面,見面一、二次,就必須知道這個人的才能、品行、脾氣如何。從前推薦人「品學兼優」,品字為首要,若無「品」字,那這個人就不可靠,不能用。知人還不算,還必須善用,不善用,人家不跟你,你用不了。你們不許開道場,因為道場必須有經費,必須對人有「吸力」,並不是說好話而已,對人的「吸力」不是金錢所能辦到的,必須知人善用,學宓子賤。若學巫馬期,沒有特別的能力,累死也治不了。這點如果不聽四書,那是不行的。 |
四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汝器也。」 子貢問孔子,賜怎麼樣呢?孔子說,你是成器的人。一器有一用,意思是有用的人才。 「曰:何器也?」 但是孔子也說過「君子不器」,這是高一層,並不是什麼也不能,意思是不限於一用。只會一用是小才,小用處,遇見不會用的人,那就永遠只能一能一用,遇到會用的還會有其他用途。君子不器是全才。所以子貢問說,是什麼器? 「曰:瑚璉也。」 孔子說瑚璉也。夏曰瑚,殷曰璉,周曰簠簋。孔子廟上供的都是簠簋,上供時盛糧食,新下的糧食,先供太廟,馨香祝禱。不是簠簋,不能上供,不夠材料,可見瑚璉的尊貴,孔子認為子貢是宗廟的大器。 松陽講義說,「大抵天下人才最怕是無用」,生下來當分利者是害蟲,若擾亂社會,破壞國家,那更不得了,「不但庸陋而且無用」。「有一種極聰明極有學問的人,卻一些用也沒有」,若只會教書那還好,若不用心誤人子弟,便是人間蟊賊。「如世間許多記誦詞章虛無寂滅之輩,他天資儘好,費盡一生心力,只做一個無用之人,故這個器字亦是最難得的人,到了器的地位便是天地間一個有用之人了。」 我們喝一碗水,就有千人之力,若日終日無用,養尊處優,百無一用,便是喪盡天良。在世間沒有人用,也可以去掃街頭,不致於白吃一天飯,不可學成廢人。要處處存「仁」心,仁者,二人。要為人們想,有我,有你,厚待於人。 |
五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
現今是依次講,到了鄉黨講究考據,就要跳著講。講書,一者在研究學問,一者在實行的方法,注重實行。古書今講,若只為實行可以略去其中今日所不必用的部分。若講研究學問,必須全部都要研究,都必須講。實行是注重人的行為,沒有考據等等的事。講學固然是以改善行為為主,若不懂就講學著書,就不能被允許。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或曰:」不知道是什麼人,或者有人批評冉雍,古來就有批評。雍是冉雍,看考證,有人說是冉伯牛的兒子,有人說是冉伯牛本家的人,說法沒有肯定,吾也不指定是那一種,只要知道是冉家的人就可以了。冉求、冉伯牛幾個人的道德都很好。劉氏正義說,冉雍是孔門四科中的德行科。 你們的學問必須紮根,你們到蓮社或圖書館的時間並不長久,後來能再接續的那還可以,如果不能接續學,那你也看過一遍了。今年死了三四個,只有我還沒死,說不定今天說了明天就死。總而言之,你自己必須預備,你們不預備出來人才,在這裡拖延不是辦法,總是要自己先把學問紮住根柢,要紮根柢必先改心理,心理一改,品行一好,塵埃不受封住,心理就放晴光,就開智慧,如泥沙沈澱,智慧便顯出來。儒佛都是以智為首,愚人不能辦好事,智慧不是世智辯聰能及的。聰明人聽了,當時就改心理,心理若不改,現在、未來都會害自己,但是要聽人說了能立刻改心理,才是真聰明。佛自己的兒子也教不了,全在自己。 智開始時為好事,若沒有智而只有世智辯聰,這種世智愈多而害處愈大,危害他人,將來是永遠害自己。 冉雍在德行科中,孔子沒有說他是仁人,其他人不懂「仁」,說冉雍他是一位仁人,只是缺乏「佞」字。古書的講法、讀音,因為時間久不免有變化,例如台灣南北口音就有差異,古今更是變異很大。 有人說,冉雍仁而不佞,光有仁而沒有佞。孔子說:「焉用佞」,有佞要幹什麼。這個佞單指一方面,單指多才多藝和口給的巧,意思是冉雍不大能說話,但是很溫厚,有仁德,可惜沒有口才,也沒才幹,呆板板的。 「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 孔子說:「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孔子先批評他這個「佞」字,人不必一定要口若懸河,或是多有能力,不一定要如此。孔子講究「言寡尤」,言語少,少找怨尤,「行寡悔」,行事少作,免得後悔。若不如此,對方一說便以言語抵禦人,用口給來抵擋人。 「屢憎於人,」 「屢憎於人」,招惹人討厭,人不願意跟他說話,因為說話不讓人,我說一句,他說四五句,我辯不過他,我怕他,即使說的是好話,人的心理也不喜歡。君子不欲多上人,不以言語多而傷人,這是毛病。吾年輕時學過雄辯,駁斥對方,造了很多兩舌、綺語、妄語等無限的口業,後來反悔改掉,再不雄辯了。我讀過佛經,才知道佛經也有一答一問,卻不是雄辯。「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沒有這個佞不要緊。 「不知其仁,」 「不知其仁」,這一句是針對有人說「雍也仁而不佞」的答復,你說雍也「仁」,那我可不曉得。 「仁」,到了孔子提倡這一個字,但是孔門學生學到仁的沒幾個,這個「仁」字很難喔。志於道,道是本性不動的東西,心必定在道的上面,心一動沒有善惡那是據於德。心起作用,內裡要據於德,外頭要不害人,有人有我,所以要依於仁,大小事都依靠仁,辦的事一點也離不開仁。禮樂射御書數都是游於藝,屬於民生主義,必得先有前面「道、德、仁」的根本。今日的教育先學藝術,前面的「道、德、仁」看的很輕,社會便會混亂,所以說仁字很難。 佞字,古時的講法有好有壞,不能單執一義,凡事一知半解不行。如德,也有好壞,書經云:「穢德彰聞」。佞也有兩方面,佞,上頭是仁,下加女字,是仁的一部分,不是純粹的仁,就不能當仁來講,部分是仁。另外一部分要看考證,佞有巧、柔諂、高材的意思。巧、材、柔諂,孔子再加上口給,仁、巧、材都沒壞的意義。 諂是諂媚哄人喜歡,不說實話,老油條,心不直,慝怨而友其人,是個鄉愿,幹什麼都不直。所以學論語就要默默的改變心理,所謂希聖希賢,心不直就會害人,不能令人改過遷善,這一點我們不可以幹。 口給是口才很快,思想快,反應快,答的很巧妙。好的一面是善巧方便,壞的口給就是蘇秦、張儀,擾亂六國。 佞字好的意義被隱藏,只剩下不好的意義。以前好事也都加上佞,有諂媚的意義,例如佞神、佞佛,今日有人自稱不才,古時自稱不佞,可見佞不是壞的意義。考證引金滕:「『予仁若考』者,言予旦之巧若文王也。巧義即佞也。」所以佞就是才,不佞就是不才。 仁字很難,孔門弟子,只准顏回三個月不變樣,我們三小時也辦不到,「其餘日月至焉而已矣」,不一定什麼時突然辦出一件依於仁的事情來。你們縱使三月不違仁,也不許為仁,必得要蓋棺論定才可說仁或不仁。有些人很多年都是好的,卻毀於一旦。三日不見就變樣,必須學曾子三省吾身。我們時時刻刻都會變樣,所以孔子說「吾不知其仁」不知他仁行得怎麼樣? 「焉用佞。」 「焉用佞」,要口才幹什麼?這個「焉用佞」與上面的焉用佞是加重其詞。 你們不要以為已經學佛,又學論語已經不錯了,只是希望大家聽聞這個以後,抓住不搖動,上了路往路上走,就不錯了。 反省錄:「不必淫詞詭辯而後為佞,只心口一不相應,此是不直,君子已窺其中之不誠而惡之矣,徒逞一時才能,取快於一時,而遂見惡於君子,亦何為哉!」 |
六 子使漆彫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
這種講法,有利你們自己看書。從前人不會、看不懂的,有人可以問,今日若是去問人,只會亂指路,令人誤入歧途而已。所以讀書要求古人,並不是尊古,因為古人謙虛,今人驕傲,只是我們看不懂而已。一本通則其餘的也就通了,不可以行雲流水式看過,一章字字都要口到、眼到、心到,另一章也有三到,如此學力量就大了。若一章含混,讀書不能三到,看它十本也一樣,縱使書藏滿屋,又有何用?比沒看好一些,但是沒有多大的力量。吾從前不好,受人激刺,在大眾面前遭人斥責說:「你不懂。」但是因為家庭教育好,所以還知道要羞恥,反而會用心,暗中用功,人有「恥」字,也能改悔。你們以後看書,一字也不許輕過,那一行也不錯過,半年就進步了。 「子使漆彫開仕,」 孔子派漆彫開仕,漆彫開原作「漆彫啟」,「啟」古作「启」,君主時代為了避 你們學佛知道佛法有宗派,孔子的弟子也傳授各自的長處,像子游、子夏傳詩,各有所傳,各有專長。 孔子曾為魯司寇,雖然後來不幹,也是一位老紳士,說話有分量。 凡人都必須做個有用的人,替人間辦事,人才有三等:上等為領袖,中等受支配做輔佐,下等的守規矩,不可以看不起守規矩的人才,否則國家必定亂。其餘的就不能稱才了,不過是行屍走肉而已。若是去破壞人,那便是壞才。你們不能批評人,只須要自己管好自己,孔子說「誰毀誰譽」,蓋棺才能論定,莫要批評人。 「對曰:吾斯之未能信,」 孔子叫他去做官,漆雕開回答說。 斯,指「為仕之事」,叫我出去做官,我自己不相信自己,怕辦不了。常人一聽有官做,不會也應好,會也應好,因為「在家千日,不如一日為官」。 「子說。」 「子說」,孔子一聽,不錯,這個學生很誠實。 考證:「按,韓非子儒分為八」,學什麼學問,都可以分門別類,全學會那更好。怕辦不到,就要選擇一門深入,其餘再學,就比較容易學。學問往下用功,有了著作,深入那一門,把個人平生這種心得寫出來,能流傳千古,後人批評不倒,就足夠了。若是著作等身,都是東拉西扯,都是前人說過的,有如雜菜湯,那就害人。會做的才做,不可冒充「明公」。 集解:「鄭曰,子說,是善其志道深也。」這個講法比較穩當,是什麼意義呢?你們想想。 餘論:王船山胡亂扯一套,可以不必看。 |
七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
大曰筏,小曰桴。竹做而小的船,叫桴。 這一章古來注解到今天還未明瞭,這一章的「道」,依朱子所注那是心理學。 這一章有三種說法: 一說:材料未準備。 有人說,孔子欲乘小船過海,他人不敢跟,唯有子路勇敢所以不怕,子路聽聞後很歡喜,孔子云:子路的勇氣超過我,而「無所取材」,但是現在尚無材料造桴,沒有材料可以取用。這個說法不通,吾都不滿意。因為孔子曾說「暴虎憑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所以這樣講如何能互通? 二說:「由」,是經由的意義,子路誤聽而歡喜。 三說:這是孔子比喻,道行不出去,向內向外都危險。又有人說,浮于海,是到九夷。又說,浮于海確有個定處,後人不知道而已。 這三種說法,都是似是而非的講法,說不通,吾都不採取。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 吾主張:孔子道行不通,「乘桴浮於海」桴是竹板繫起來的筏桴,雖然吾道行不開,也周遊列國,都講不通。但是道不可以在人間迷失,如箕子把文化留在韓國。本國雖然行不通,我也不能在家閒著,我上海外去,雖然沒有交通工具,只要有簡單的桴,一切危險也都不顧,我以道為重。到海外也冀望能行道,這都有證據,例如有人聽聞孔子擊磬,說孔子是「有心哉」,又說:「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擊磬的人知進不知退。孔子也說自己是「知其不可而為之」,我是知進不知退,我是盡人事聽天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永不休息。回來魯國又作春秋,亂臣賊子懼。孔子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因為有天子的大位才可以作春秋。 「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 孔子有勇,合乎中庸之道的勇,孔子求中道,在學生惟有子路有這種勇的精神,學問雖比不上老師,但是勇氣超過老師,所以孔子說:「好勇過我」,孔子也有勇,但是合乎中,子路的勇不合乎中。 「無所取材。」 「無所取才」,除子路以外,有這種勇氣的人才太少了。子路有勇,衛國戰亂,有人問高柴的安危,孔子說,不數日就會回來,問子路,孔子說「必死。」果然,子路死於衛國。 顏子的勇合乎中庸之道,有如孔子,卻早死。面對險境,子路是結纓而死,臨死仍然不忘禮,顏子則是「子在,回何敢死」。 |
八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 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
你們在此聽講,極不容易,就是為了求學。應當用心聽,聽後要求能夠變氣質。禮記說:「只聞來學,不聞往教」,論語又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不這樣就是空來一趟,有如行屍走肉。我們學論語,但求不受共業,不受原子彈的惡果。 孔子的境界,我們提倡,人家也提倡,但是不同,我們沒有政治作用,不為名利。我為利為名嗎?九十多歲的老人壽與祿都有定數了,多吃多穿只是造罪而已。這種事佛經有說,中國書也有,從前的人都懂,現今的人只知名利,醉生夢死而已。佛陀比孔子固然高,但是孔子的境界我們也不知道,不如道便不可以狂妄荒誕而輕視孔子。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 孔子提倡仁,孟武伯問孔子親近的學生,那個人是仁者。 先問老學生:「子路仁乎?」吾的希望是出人才,不為名利,能夠講,自有天爵,人爵則可以要也可以不要。你們不會說話,會念書才能說話,所謂:「念了詩經會說話,念了易經會算卦」。易卦如數學,有一定的規矩,手中有掌中經,掐指一算,這不是迷信。 「子曰:不知也。」 子曰:「不知也」,若解釋為「不知道」,就必須掌嘴。子路為孔子的學生,而且孔子能算卦,境界很高,如何會不知道?你們一個字也不會懂,一字有十幾種說法。 孔子不但會說話,而且會算卦,知道提問者的心理,孔子這樣答,知道孟武伯不會滿意,所以等孟武伯再問孔子再答。「不知也」,你問仁,吾無法講,不甚清楚,這與不知道不同,不清楚是還知道一點。 「又問。」 「又問」,孔子之道,要緊在仁,皇侃疏引范甯云:「仁道宏遠」,仁又寬弘又久遠,很難講,來問的人就是不明白仁字,若明白,便會問某人仁的境界是如何。顏回「三月不違仁」,其餘的學生「日月至焉而已矣」,有人一天想到一次仁,親近孔子的高足,或許幾天有一次想到仁,再其次一點,或許幾個月才有一次想到仁。吾以比喻來說明,你們念佛能一心不亂便算是仁了,你們能三月一心不亂嗎?臺中打方便佛七,佛七當中的工夫如何?沒有工夫可說。你們能夠三月淨念相繼嗎?你一天當中,「淨念相繼」有幾時? 注解說:「仲由未能有之」,不能說子路全有仁。「無禪有淨土」,你們「有」淨土嗎?「非獎誘之教,故託云不知也」,仁是自己的功夫,不是獎勵就能做到。仁是最要緊的一字,必得任重道遠。 餘論,程瑤田論學小記:「仁至重至難,故曾子云任重道遠,死而後已」,沒有死不可以說這個人如何,蓋棺才可以論定。 「又問」,沒有提問什麼,不是又問「其仁如何」,孔子身通六藝,學生還學其他的,孔子答復說某某他的仁沒有成功,但是有成功的事情。 「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千乘之國」,政治不長久,有毛病就必須變化,從前是井田制度,八家共同耕作一塊公田,後來又發展出兵車。你們別怕幹小事,你能指揮十輛兵車嗎?別人辦不了,你能辦得了嗎?你能辦多少就辦多少,沒有才幹而辦事就會害人。千乘之國能出一千輛兵車,為大國,「可使治其賦也」,賦,出兵車,子路能使大國出兵車而不亂,而且能領兵車作戰,所以子路說:「子行三軍則誰與?」。加一個「可」字,便不容易,「不知其仁也」,至於仁的程度,吾不清楚,這沒有褒貶。 「求也何如?」 「求也何如」,冉求,十大弟子之一,問「何如」便有含蓄的意味,這段仍然是問仁。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宰」,領袖。孔子說,打仗子路行,政治才能那就是冉求。今日台灣有一位仲由,有一位冉求就行了,但是沒有辦外交的人也不可以。 「赤也何如?」 孟武伯又問:「赤也何如」,問公西華,孔子說:「束帶立於朝」穿朝服,束起帶子,位居朝廷。 「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可使與賓客言也」,四書辨證,賓與客不同,有各國的諸侯、使臣,以及使臣的使臣,地位大的為賓,地位下的為客。賓又有大小的差別,客也是如此,如往生也有九品一般。辦外交,重要在於不可結交沒有良心的人,像日本、美國的三豎(日本:田中義一、田中角榮。美國:尼克森、卡特、季辛吉),沒有眼光,去了大陸,帶來全球的禍害,也害了自己。賓客來都是有外交,患難才更須要朋友。公西華能夠辦外交,大賓小賓,大客小客都能辦,也不得了。至於公西華的仁,我也不大清楚。 這一章說軍事、政治、外交,古時候的讀書人看不出來。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有人才,幹什麼都必須專精一條,否則就是無用的人。 |
九 子謂子貢曰:汝與回也孰愈? 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 |
上章說事,論能力,這一段說理,論道,很難,要仔細諦聽。聽懂與否,要看各人。 與,俱的意思。 你們在此上學,各人的機緣不必跟外人講,講了容易起爭執,人虛心,學問就會進步,道德也必定暗暗的增長,福德善根自然會來。不虛心的人,狂妄充能是無知之輩,與他說,人不領情,反而毀謗你,所以不能光有慈悲心而已。論語這部書不容易懂,注解論語的都是有學問的人。美國華僑請吾翻譯佛經,吾屢屢不幹,後來說只翻譯經注,而且是翻古人的注,最終也沒有結果,就是知道當中的難處,這也是臺中學風的好處。現今就有很多人狂妄荒誕想要翻譯佛經,他翻譯以後是要大家誦,也要大家「看」。唉!凡是賣假的,大家反而大力吹捧,賣真貨人家反而不要。 「子謂子貢曰:汝與回也孰愈?」 孔子為什麼對子貢說,因為那時候有人以為子貢比孔子賢德。再者孔子處處贊歎顏回,不太贊歎子貢。 這一次與子貢談話。「汝與回也孰愈」,愈,勝也。因為子貢名聲響徹天下,顏回卻默默無名。 「對曰:賜也何敢望回,」 「賜也何敢望回」,端木賜不敢與他看齊,為什麼? 「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集注說:「一數之始,十數之終。二者,一之對也。」再看餘論,十不是指實數,而是滿數,例如華嚴之以十表示無盡的法門,二也不是實指二件事,是舉一能反三,二是一的倍數。 「子曰:弗如也,」 「子曰,弗如也」,你這樣講法,是不如顏淵了。 「吾與汝弗如也。」 「吾與汝弗如也」。「與」的講法有若干種,這裡不當「許可」講。應當「同」講。「女」與「弗」之間,從前版本有一個「俱」字,漢儒書中不止一書都有「俱」字,恐怕是被宋儒去掉,以為比較好講,程樹德氏按語中辨明的很詳細。 吾同你都不如顏淵。一般人以為如此是貶抑孔子,又有人說,以為怕子貢下不了台,所以孔子與他陪襯。這些講法,吾都不贊成,都是以小人心量度君子之肚,當知孔子說得是真的。 為什麼孔子說不如顏回?考異中,何治運《雜著》,有人問我說,漢儒都如此說,依漢儒的講話,孔子果真不如顏淵嗎?何氏說:「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這是孔子的樂天知命。你們有人能樂天嗎?整天怨天尤人,知命知天命嗎?何氏說:「『子在回何敢死』,此顏子之樂天知命,顏子未五十而知天命,孔子之不如一也。『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子未六十而耳順,孔子之不如二也。若天假以年,則入聖域矣。」交友若結交不如你的人,都不能幫助你。 孔子是聖人,他還以為有更高的聖者,學生中也有勝過他的人。你們必須學謙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佛的善知識是提婆達多,這是出自法華經。 餘論: 胡氏泳曰:「十者,數之終,以其究極之所至而。二者,一之對,以其彼此之相形而言。」 輔氏廣曰:「聞一知十,不是聞一件限定知得十件,只是知得周遍,始終無遺。故無所不說。聞一知二,亦不是聞一件知得二件,只是知得通達,無所執泥。知得周遍,始終無遺,故無所不說。知得通達,無所執泥,故告往知來也。」 反身錄:「賜之折伏回,徒折伏其知解。豈知回之所以為回,非徒知解也。潛心性命,學敦大原,一澈盡澈,故明無不照。賜則惟事聞見,學昧大原,其聞一知二,乃聰明用事。推測之知,與悟後之知,自不可同日而語。不但聞一知二弗如回,即聞一知百知千,總是門外之見,終不切己,亦豈得如回耶?是故學惟敦本之惟要,敦本則知解盡忘,心如太虛,無知而無不知,一以貫之矣。」 只是知解,那是小人儒,不是君子儒。所以吾常說,通一經,一切經就都通。禮記云:「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要緊在性命之學,顏回能與孔子相契合,就在這個地方。性命之學,孔子不輕易談性與天道。吾對于論語上的性命之學,稍微知道,這也與佛學有關係。在「性理」這方面,漢儒比不上宋儒;宋儒講「性理」之學,反對宋儒的,以為處處講理,宋儒錯處很多,但是這個字不錯。易經、六經,講理的地方很多。因為宋儒學過佛法,所以會說「性理」二字,你們念佛有「事一心、理一心」,有事有理,有體有相,空與有都是合而不可分,不講「理」可以嗎?什麼事沒有理!宋儒會講性理,也是由於學過佛學的原故。 如有拘泥我法二執,就學不能到底。性是根本,懂性就懂命,那就一切都懂了。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唯有性一動都不錯就是道。修道之謂教,教便有千變萬化。 佛家說「萬法唯心造」,顏淵寂照雙融,子貢多見多聞,推測的知識,與悟後之的智慧,不可同日而語,所以禪宗悟後才能看經。 不學儒,很難進入佛門。入佛門而輕視儒,那是加速末法的結束,迅速進入滅法。 |
十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彫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
上一回比較子貢、顏回那一段,特別重要,要注意!這一篇多談孔子弟子比較複雜。 (考異)列與各種不同的版本,不是誰對誰錯,字的寫法不同而已,我們知道就可以了,不必執著。不必看了其他的本子就反對這個本子。 「宰予晝寢」,晝,有說「畫」字。晝,白天。畫,刻畫。寢,臥睡、休息都是寢。糞土,屋內的穢塵,或是廢棄的物品,都可以說是糞土,掃除也可以說是糞。杇有「污」「圬」等的寫法。鏝也,或鏝物。 「宰予晝寢。」 宰予,孔門四科中的言語科大哲,予為名,字「我」。古人長輩對晚輩稱名,平輩不能稱名,日本有名無字,中國自古都有名有字。男子二十加冠起字,朋友見面稱字。從前沒有加冠都可稱童子。論語這本書有說是曾子、有子弟子所集的,對老師連字也不稱,有考異說是到子思時才編集的。這一章稱「宰予」,晚輩不可稱長輩的名,這裡為何稱宰我的名呢?這是一疑。古人的書,一字一句不可輕過,詩文都是如此,心粗氣浮者,才以為沒問題。你們後來必須獨立,必須具備眼力,不可有傲心。 晝寢,梁武帝開始作「畫寢」。先說晝寢,白天上屋裡睡覺,叢林午飯後不許午睡,因為白天必須有振奮的氣概,所以不許睡覺。宰予是賢人,白天睡覺,有說是進入寢室中休息。昔日再好的至親至友,都必須在大門之內,二門之外的客屋,不許到裡間的。從前人們白天一出寢室,除非有特別事,便不許到寢室,入寢室就是偷懶是不對的。所以梁武帝說是「畫寢」,以為宰我不致晝寢。有一齣晉劇「豫讓橋」演豫讓刺趙簡子,豫讓在廁所中以鏝襲擊趙簡子。金谷園的廁所極其奢華,而且以棗塞鼻,王敦卻以為在廁所吃棗。梁武帝以為寢室彫畫,太奢侈,所以孔子不以為然。 另外有第二種注是學佛者所注,所學不同,胸襟就有不同。 今以晝寢而言,不管睡覺,或入內休息,都不可以,因什麼地處就有什麼地處的功用。 「子曰:朽木不可彫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子曰,朽木不可彫也」爛木頭不能彫刻。 「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時間久了,牆皮壞掉,不能再鏝杇修飾了,必須換新。 「於予與何誅」宰予,我怎麼責備你?白天不可睡,沒有振奮之氣。 皇疏引慧琳公云,「宰予見時後學之徒,將有懈廢之心,故假晝寢以發夫子切磋之教。」這是佛學派的注子。 范甯也說:「託夫弊跡以為發起,蓋與論短喪同意。此賢者牖世之心,可謂苦矣。」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這一段比上一段溫和,這段和與前段若連貫,為何又加「子曰」?我們若不察覺,便是眼力不行。又有人說,這不是一時之說,故又加「子曰」,那一種說法對,吾不決定。 梁武帝稱「宰子」,慧琳公稱「賢者」,與古來大儒罵賢者相比如何?其中的德性胸襟,就大有差異。你們若用心就能改脾氣。 |
十一 子曰:吾未見剛者。 或對曰:申棖。 子曰:棖也慾,焉得剛。 |
「子曰:吾未見剛者。」 剛不是攢拳怒眼,不是猛暴,剛的人很難見到,能夠有恆者,力行近乎仁,就可以了。力行與有恒,比較可以做得到。這不是作文章,而是立言,我們看這一章經文,要先平下驕傲的狂傲之氣,學問才能入得進去。學佛不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而是在了生死,學佛不是為了辦政治。 「或對曰:申棖。」 「申棖」,公伯繚、申棖、申繚,有這三個人,有人說,這三人都是同一個人。但是論語有說:「公伯繚愬子路」,所以知道公伯繚與申棖不是一個人,申棖為孔子的弟子,但不是公伯繚。公伯繚愬子路,若是與申棖是同一人,同為孔子的學生,為什麼會愬子路?這句話必須起大警覺!師兄弟再不好,也不許自己鬧事,沒有師兄弟互相謗毀的。現今的道場多為是非場,一同歸依,一同受戒,都是師兄弟,卻沒有不吵架的,比起古人如何啊! 「子曰:棖也慾,焉得剛。」 「子曰,棖也慾,焉得剛」,慾,對每件事都有愛心,一愛就想要變成我的,這便是私慾。你們要學公心,公則有理,心安理得,私慾偏偏害自己。 無慾則剛,沒有私慾,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這便是剛,例如文天祥。佛家的「八風吹不動」,就是真的剛。清朝的洪承疇,英雄難過美人關,那不是剛。 發明,《反身錄》云:「正大光明,堅強不屈之謂剛」,寧可折而不屈,殺頭也不屈伏。「乃天德也」,這是天然的德性。「全此德者,常伸乎萬物之上。天道剛,凡富貴貧賤,威武患難,一切毀譽利害,舉無以動其心。」這就是八風吹不動。「慾則種種世情繫戀,不能割絕,生來剛大之氣,盡為所撓」心鏡書磨,讀書養氣,否則盡為欲望折服。「心術既不光明,遇事鮮所執持」,所以說無慾則剛。 剛與慾,一是公一是私,自己可以揣摩。 |
十二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 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 子貢不知道是為了什麼事,而與別人談話,說了這些話。注解過於囉嗦都錯,只有宋儒所說的,簡單扼要。吾依這個講法。 子貢說,有些事我不要別人加在我身上,我也不會加給別人。 「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孔子聽說了:賜呀!你辦不到呀! 孔子為什說子貢辦不到?因為這是「仁」心。自己不會無故加諸于別人,這是仁。別人在加在我身上,我不報復還給他,這是恕。仁有自然的意思,而恕則有勉強的意思,所以孔子認為子貢做不到。 |
十三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子貢說,老師的文章,可以聽得懂。文章,指六藝及修齊治平等經典,可得而聞,高足子貢才懂修齊治平的世間法。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至於性與天道,不可得聞,孔子有說,只是說了而大家不懂罷了。 孔子之道,有性、天道,孔子不輕易講,但是在論語其他處,則要大家懂天命。天道是自然的道理,天命是天道所起的作用,不懂天命才會怨天尤人。孔子在陳絕糧,那是天命不是天道,孔子為弟子說的是天命。而「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天道,修齊治平是人道,自古以來懂得人很少。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這個道只有顏回、曾子、子貢懂,但是子貢所懂的還淺,不能融會貫通。孔子為什麼不講?因為程度不到,席地而言天,講了人聽不懂,愈講愈糊塗。 中國的學問講三才:天地人,依易經說,三才者,天地人,人為天地之心。孔子講人道、地道,沒有說天道。地道敏樹,地不能生,地就完了。周易之中代表若干事物,天地人都有如三輩九品。人有男女,男為天,女為地,女主生,屬於地道。人道敏政,懂得修齊治平,才是人。孔子懂天道,易經講的就是天道,孔子讀易韋編三絕,顏子也知道天道。易經謙卦《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下濟而光明,表示天的光明,本無晝夜的差別。周易的根本在六爻卦象上,文字還是其次。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書經說:「天道福善禍淫」,有善,降之以福,有亂,降之以禍。老子也說:「天道好還」,為善投以善,為惡投以惡,還得清清楚楚。若不信老子,那書經可以做為憑據。 發明,《焦氏筆乘》云,「性命之理,孔子罕言之,老子累言之,釋氏則極言之,孔子罕言,待其人也。」但是中庸就有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故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然其微言不為少矣。第學者童習白紛,翻成玩狎。唐疏宋注,錮我聰明,以故鮮通其說者。內典之多,至于充棟,大抵皆了義之談也。古人謂闇室之一燈,苦海之三老,截疑網之寶劍,抉盲眼之金鎞。故釋氏之典一通,孔子之言立悟,無二理也。張商英曰:『吾學佛然後知儒。』誠為篤論。」 又曰:「孔孟之學,盡性至命之學也,顧其言簡指微,未盡闡晰。釋氏諸經所發明,皆其理也。苟能發明此理,為吾性命之指南,則釋氏諸經即孔孟之義疏也,又何病焉。夫釋氏之所疏,孔孟之精也,漢宋諸儒之所疏,其糟粕也。今疏其糟粕則俎豆之,疏其精則斥之,其亦不通於理矣。」 孔子之學,也不可以詳盡闡晰,否則就成為佛學,沒有儒學了。人道社會,不可以沒有儒學,修齊治平,人道敏政,什麼病就要用什藥治。所謂「釋氏諸經即孔孟之義疏也」,古來佛門的祖師沒有不讀孔子書的,但是注論語的有多少?「釋氏之所疏,孔孟之精也」所以不讀佛經,要如何講解四書? 光是「人之初,性本善」便不會說,更別論及其他。看過法華經,才能談論性善性惡等問題。 |
十四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惟恐有聞。 |
論語這一部書,多一字,少一字,與內文都會有變化,所以考異、音讀必須先看,吾講時省了大家看。 這一章有兩種說法。「有聞」,聽了學問。另一種解釋,「有聞」是有了名譽、名聲。這二種說法都有理,前面第一種說法比較普通,可以采取。後面的說法,有此一說,可以參考。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惟恐有聞。」 先說子路有名譽的說法,子路有名聲,想自己所做與名聲是否相符,若名過其實,恐怕別人再加以虛偽吹噓。這個說法對於我們這個時代也有幫助,現今的人名過其實,其實根本沒有實行,卻是大加吹噓。在子路,有人替他鼓吹他便不安,恐怕有人再替他吹噓。如今的人是請其他人代吹噓,或自己吹噓。本來是假名譽,還想再增加假名譽。你們雖然看了也不知道,聖人說破後,才知道是毛病。現今的人,有一種人是假恭維,一種人是胡罵,都是毛病。這有二種害處:一者,你沒有實行而有名譽,名譽是財產,來了財產就不祥,你沒有用心力、勞力而有所收獲,像公教人員,沒有幹什麼事,光領高薪,必遭天殃。再者,養成虛假心,學問不會進步。吾教你們,這種「不義之財」不要。 另一種說法,例如老師教的,或者從其他處聽聞的道,例如吾為你們講論語,你已經聽聞人道。上回曾講,佛學是儒學的精華,漢宋的注解為糟粕,但是大家對于佛經卻闢為異端。清代有翁方綱,他說上一章經文所說的道,也不是道。這個說法,吾以為有理,為什麼呢?道有體有用,體是靜,用是動,所以說「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天道下濟,都是說用,但是人都不知,何況是道的體?又比如,佛家講性,禪家言心,曰性天,曰心地。性與心,是一還是二?若說是一,為什麼說明心見性?中庸說:「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這是道的本體。 子路有聞,這是子路所聽聞的六藝的學術。「尊德性而道問學」。德性與學問不同,你們學習的年龄已經過了,還不懂儒學,何況是佛學!既然沒有佛學那也只是有小善根,只是鬚根而已,有根無力,風一吹就倒,這就不必說斷惑了,連伏惑都辦不到,惑不伏,往後的去路如何?你們臨終不能伏惑,那時才後悔就晚了。你們有根無力,你們是在唱佛,這必須警覺,你們若能攝心專注,學問就日有進步。真能收心用功念佛,一天是一天功夫,這樣便很快了。觀經下三品沒有伏惑,沒有伏惑如何一心不亂?因為臨命終所現是一念誠心的佛種。 子路聽師友說的道理,沒有能實行,「唯恐」這是敘述子路的用心,怕再聽到,恐怕言行不合一,這是子路的好勇,當天就辦,不隔夜,所謂「子路無宿諾」。所以孔子說,由也好勇過我。 《反身錄》說,子路跟孔子學,學的能升堂了,因為他有急行的心。我們學佛,是門內還是門外?門外還有外,門內也還有內,修行必須如法修行,不合法等於未修,我們是「聞而未行」。 佛教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以「諸惡莫作」來說,吾學佛七十年,吾尚且為惡,吾是無心的惡,心粗不知善惡而做,若知是惡吾就不會去做了。我們是為惡而不自知,你若作惡而自己知道,就比孔子高了,孔子說:「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還有小過,為什麼孔子不改?因為不知道,孔子知道後處處都改,因為不知道才沒有改,時時改而惑沒有盡除。 見思、塵沙、無明,你知道嗎?起惑造業,如何能無過?不懂見思惑,就是造大過。根本無明不斷,仍會造惡。子路無宿諾,吾人比起子路,也要慚愧死了! |
十五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這一章書,不必看注,聽吾說。 孔文子為衛國大夫,家庭混亂,因為環境的關係,衛靈公、南子都是鬧亂子,所以孔文子也亂,死後得「文」的諡號。古人死,有地位就有諡號,天爵高的人則有私諡,有《諡法考》的書。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貢聰明,見孔文子家亂,卻得「文」的佳諡,心裡疑惑。 「子曰:敏而好學,」 孔子說,敏,聰明,來得勤快。這有二種句讀法:一者,敏是一句,另一種讀「敏而好學」。敏的人,差不多都不好學,以為比別人高。 「不恥下問,」 「不恥下問」,這很難做到。「下」,有天爵人爵的不同,以人爵來論,部長請教司長便不肯,以為張不開口。再說天爵,博士不好意思問沒有學歷頭銜的人,老年人不願問年輕人。 「是以謂之文也。」 孔文子雖然家庭不好,但然他有「敏、好學、不恥下問」這三條好處,不能抹殺,這是國家所定的諡法。先從好處提,壞事不提,如為人作墓誌銘,要銘其德,頌揚德性。如「桀、紂」,那是一生沒有做好事,若有三分善,七分不好,那就三分善中來說。中國人講厚道,隱惡揚善,存厚道,你們要學。 |
十六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 從前人都有名有字,日本人、洋人無字。錢大昕後漢書考異說:產者,生也。木高曰喬,有生長的意義,故名喬,字子產。後人增加人旁為成「僑」。如陳誠,字辭修,根據「修辭立其誠」的成語。字與名必須有關係,這是教你們增長文學的常識。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發明,蔡清四書蒙引云:「恭敬分言,則恭主容,敬主事」,恭主要是指外表容貌,敬則說事情。凡做事一絲一分不苟,而且百分之百,就是敬其事,若草草便是不敬。今人辦事,公家事不敬,私人事也不敬,公私都不敬。但是能辦十分的人,又貢高我慢,便是無恭。若單說「恭」,則含敬,反之也是如此。敬中即含忠。 你們辦事要學敬,不要苟且,而且不可有驕傲的容色,學佛思惑中有慢,驕在隨煩惱,不得解脫。 又加惠於民,使民不受辛苦 這四條,大家可以學。上二句自行,下二句化他。 |
十七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
有注解說,這一章無「人」字,有的則說是「久」的錯誤。皇侃注云:「久而人敬之。」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一說,晏平仲與人交往有善法,久而人敬之,晏平仲對朋友久而敬之。另一說,晏平仲的朋友,愈久愈敬重晏平仲。 參考(餘論)黃鶴谿的《惠迪邇言》:「交際之間,其人實有可敬,而我不知敬,則失人。其人本無可敬,而我誤敬之,則失己。失人失已,必貽後悔。故必由淺漸深,由疎漸親,為時既久,灼見真知,然後用吾之敬,自可免失人失己之患,此其所以為善也。」 社會是人群社會,朋友在五倫之內,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不可以沒有朋友。一生的事業、品性,師友都很重要。老師,不能再三提問,也有人不敢問,朋友卻可以無話不談。認人很難,所以一上來先淡淡的,不可以一見就情同骨肉,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劉邦初見韓信也還不能賞識他,但是張良以石投水,把石子投入水中,立刻被劉邦賞識。所以認識人真的很難。 |
十九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 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 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弒其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 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 曰:未知,焉得仁? |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 春秋列國時,楚在長江以南。中國文化自北方興起,往南方擴充,楚國那時還是化外之邦,有如台灣的高山族,制度與中原其他國家不同。 令尹如其他六國的宰相。子文是什麼人,各家注解不同,舊注說他叫鬥穀於菟,他父親到母親外家,淫人婦女,生下孩子而丟棄到野外,母虎餵他,所以名叫「虎乳」,就是鬥穀於菟(拚成音為「虎乳」)。但是後來人的考證,以為子文不是這個人,但是他本身也不肯定是什麼人。 為什麼「三已三仕」,也沒有肯定的說辭。楚莊王時,楚晉交戰,子玉做元帥,因為驕傲而敗,自殺而死。這個人是令尹子文舉薦的,其餘的事就不可考了。 我們學論語一者學做人,一者學認識文法,懂文法後自己看書不必人講,也不致於學錯了。以往吾只要大家做人就可以了,今日文字裡的內容變得不像樣,不得不自己求,不懂文法重要的字便會滑口而過,不重要的字反而白費力氣。這一章吾引四書、論語來證明,這一章吾有吾的考證,吾都是引孔子的話。 子張是周朝人,當時的社會興起議論,對令尹子有好的議論,所以子張提出來問孔子。 「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令尹子文三次做官不喜,為什麼?不為升官發財,為國辦事是應該的,這有什麼歡喜?三已之,不幹了他也不慍。人情有冷有暖,上台放鞭炮,下台沒人歡迎,兩種不同景況,這是人情事故。若知道這一點,那上台也不須掛鞭炮,上台時要想起下台時怎麼樣。所以吾活著的時候不作壽、不享受,一碗飯就飽了,死後也不必作告別式。國家另外有人能用,這樣何須慍呢?來了新手,政務不熟,令尹子文將他辦的方法舊制度都告訴他,這是令尹子文的好處。 「子曰:忠矣。」 孔子說:「忠矣」,為人謀事而能忠。 但是子張的意思不在這個忠上,因為忠在公家辦事是很普通的事。孔子提倡仁,所以子張問:「仁矣乎!」。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孔子云:「未知」。知讀音有兩種,一讀如知字,一讀智。若讀如知字,則念的語氣不太甚順,前面經文有說「不知其仁也」這很順,但這一章是「未知,焉得仁」既然不知道他,當然就不知他仁不仁了,所以讀智比較好講。這個人沒有智慧怎能說他仁呢? 但是這在道理上很難講,知當智,依文理可以講,但在事情上便有問題。這本來不該講,要自己去想,往後才會開智慧,光我說,你們只聽,這不行。 知當智講的地處有很多,而鄭康成、朱注是將知當如知字解釋。孔子提倡仁,一般人都夠不上,所以人們都把仁當第一等的字,但是無智怎有仁?把仁放在智前,這說不通,例如曹操、王莽有智慧,但他們的仁在那裡呢?事實上是無智就無仁。這一章的「未知,焉得仁」要如何解釋,自己去想通它。 自古沒有人敢把智放在仁前面的,吾學佛,張商英氏以為學佛方知儒,智的確為首。按中國文化講,智也在前頭,五倫十義八德中沒有說智。你們必須注重文字,預備以後自己能看書。 他辦的是什麼事,現今已經不可考,這幾句話找不出什麼事情。但是我們當公務員可以學一章,上任不必歡喜,下台也不必慍怨、煩惱。將自己所知道的盡心盡力告訴繼任的人就可以了,這也不是為新上任的人,還是為老百姓,假使不告訴他而辦的亂七八糟,那是害了老百姓,並不是他有心如此。 |
|
後面這是另一段,文法與前一段相同,注解家把兩段扯成一個關係,這是毛病。 「崔子弒其君,」 崔子,崔杼弒 「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 崔抒的同事陳文子,財產有馬十乘,「棄而違之」,放棄十乘而到其他邦國。陳文子說,他邦的大夫也與我們齊邦的崔大夫相同,他又到另一邦國,「違之,之一邦」。換了兩次都是如此。台南有人送紅包,台北也是如此,台中也是此,你們看書,必須讀古書,想想今事,看看國事如何?因為我們是現今的人。 「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子張問孔子,陳文子如何,孔子答:「清矣」,清高。子張問說,陳文子是仁人嗎,孔子答說,沒有智慧,那裡能談到仁上。 二年後,齊國換了 前面是三仕三已無喜無怨,這一則是清廉,陳文子與崔子好,但是崔子弒其君,他去國而不出仕。這不簡單,因為禮記說五倫社會,父母是生我者,出社會進入另一個大家庭,一國領袖便是百姓的當家人。領袖好,那我們就要擁護他,必須對他盡忠。如何盡忠呢?他辦不了的事,必須替他辦;他有災難必須替他辦,去為他犧牲。領袖遭遇災難而死,臣子也不活了,與領袖共患難,這很重要。 一位是忠,一位是清,都具有人品,我們也是人,我們有什麼品啊?所謂品,就是要往高處走,下品也入品,若「否品」便是沒品,那就不堪為人了。你們自反省自己是何等「品」。從前介紹信首先必須說「品」學兼優,才是真介紹,才可面談。 這一篇公冶長,很多是品評人物的行為,弟子看了某人的行為,想效法,想迴避,孔子答覆他,那一個人可學,那一種行為要迴避。孔子答的都是渾淪之氣,不傷厚道。 |
|
(雪公講義) (按)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一章。舉三仕三已等相問。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何晏、孔安國、朱考亭,皆以知音如字。有焉得二字。與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其仁也。語氣有異。然班固、王充、鄭康成、顏師古等,皆以知作智音。加焉得二字,與直云不知,分明各異矣。 主智音者,似以智仁有先後之別。顏曰:智雖利物,不如仁所濟遠。班氏則表先聖後仁及智之次。論衡云:智與仁不相干。五行之道,不相須而成。班書古今人表,所列九品,智人下仁人一等。是恐先智後仁,有違聖訓也。 竊按禮記中庸篇:「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又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論語子罕篇:「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此三經文,皆以智字開端,統為孔子之說。其中寧無含義,有何不敢依述。再禮大學篇,明德新民兩綱,各有四目。內在格致,智也。外在修齊,仁也。經云:「智者不惑。」既不惑矣,始能意誠心正。又云:「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既仁為孝弟之本,而後齊治平,自可推而進之。是無不以智為先也。 然凡一事,必有兩端。如正邪真偽等。智與仁,亦不例外,在勿自欺。今所言之智與仁,皆指正與真者而論也。 |
|
令尹子文這一章,誤會若干年了,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一章。智慧還不到,怎麼談到仁字。 孔子提倡仁,志道、據德這是內在的體相,依仁,仁是外在的功用,游藝更是外在的用。仁者「二人」,如竹的二,加厚的意思,與人加厚,所以為外在。班固、王充、鄭玄、顏師古主張「知」音智,但不敢把智放置在仁的先前,恐怕違背聖訓,所以為自己圓場,顏師古以為智雖然可以利益眾物,不如仁來得濟助廣遠;班固也表示仁在智先。這都是懂文不懂道,學問不堅固的原故。王充在論衡中,王充說,智仁不相干,如五行不相干,其實金木水火土,就是仁義禮智信。 紅、藍、白、亮紅,波菜根也是紅的,清朝的官職也分九品,翎的顏色都不同,巡府都是亮紅翎。(案:清制文、武官服,頂戴由一品至九品依次為:一品紅寶石頂、二品紅珊瑚頂、三品藍寶石頂、四品青金石頂、五品水晶頂、六品硨磲頂、七品素金頂、八品陽文花金頂、九品陰文花金頂。)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班固、王充等人的一失,吾的學問不如他們,他們因為馬虎,如「繪事後素」引用有錯。 佛經主張一切種智、大圓鏡智,智為首,儒家也是以智為先。 漢儒注疏的毛病較少,宋儒學佛夾雜佛法,以為懂微言大義,張商英以為佛法是儒經注解的精華,天下的正道,道理都是相通的,若是偏執的道,就不行了。孔子之道是世間法,但是他懂出世法,對懂的人才談,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孔子到了五十歲還在學周易,沒有學道之前不能教人,因為記問的學問不足以為人師。 你們學論語,首先要不受欺騙,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佛家為人主七,要學斷惑,譯經法師必須是三藏法師,像什師、奘師是何許人也?你們想想。 宋儒從禮記取出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合成四書,程朱不懂大學、中庸,以為大學有三綱。吾依佛法的科判主張有二綱,八目配二綱,格致誠正配內在的明德,修齊治平是外在的新民,兩綱是自行化他。格致,大學沒有解釋,朱子補上一段。漢儒注解,「格」,來;「物」,事情。 力行所學,盡力去做,就與仁接近。自己別看不懂,有羞恥者才有勇敢,有勇氣就會立時改過,常改就沒有過失了。 「智者不惑」,不迷惑就是智,學佛志在斷惑開智慧。心性,儒家罕言,老子常言,佛家亟言。你要是想有神通,迷惑除去自然有神通,因為斷惑就放光明,自然能照見事物。孔子四十而不惑,也是斷惑、伏惑,道家也是如此。 「仁者不憂」,君子坦蕩蕩,仁者無憂愁的事情,仁者是志在道上,據於德,依於仁,對社會終日大布施,仁者有什麼憂?但是父母有病,你憂不憂? 「勇者不懼」,若是暴虎馮河,孔子就不贊成。 格物,物不是指物件,是指事情,就是佛家的「法」字。格,來也,事情沒有來時便是無事,儒家說無極,佛法說真空。事情來了就是動,來了事便不靜了,所謂「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一動就是太極,無極生太極。佛家本性真空,真空中有妙有,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兩儀生四象,一陽一陰,陽陰交錯便生四象。佛家說萬法唯心,儒家說: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 致知,一動就知道了,聖人先知先覺,我們不知不覺。佛家起信論說,本性有染淨二分,所以有萬法,流轉而無盡,若是還滅就能成功,所以說「但去凡情,別無聖解」,恢復本來面目就行了。佛儒都是十五的明月,平等平等。致知,有事就知道,起信論說「三細」,起首為業相,有「相」就要有「見」,成了我的境界,這三細無善無惡。三細為緣長六粗,六粗起首為智相,才有分別。 迷惑顛倒能意誠、心正嗎?所以不惑才能意誠心正。學仁便是修身。 例如大圓鏡智為正智,六粗的智相,是起惑造業受苦,六粗的前四種是起惑,第五是造業,第六業繫苦相是受苦。六粗的智相是分別智,那是邪智。 仁有婦人之仁,勇有匹夫之勇,都有兩方面。宋儒學儒而闢佛,就是自欺。 |
二十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
「季文子」 這一章經文沒有人問,是孔子自己在說。季文子是本國魯國人。 「三思而後行。」 三有兩種讀法,一種讀如三字,一種讀作ㄙˋㄢ。讀ㄙˋㄢ解釋為多數的意思,不一定是三次,或許是四五六,或可二三。三思,思前,思後,思現在,才決定,並不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辦事不可以優柔寡斷,所以這一章經文要注意三思而後行的行。遇到這等人,不要與他辦事,你們可以學子路,不宿諾,答應說了要不隔夜,當時就辦,他再反悔也辦完了,也沒法子。再者,發脾氣時不要決定,等氣平之後再決定,等一二天後再做,壓個兩天再做決定。 讀書無非是學人情事故,當聖人也是學人情事故,不懂人情事故是書呆子,不通人情不懂事故,會傷天害理,這種人都不能辦事。所以不管念多少書,不通人情事故就是書呆子,反而害事,讀書就要明理。 三思而後行,注重「行」,三思決定後必須去做。 「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宋儒注解,孔子聽了以後說,思一次,再一次這就可以了,三思則私心起,這種說法太呆板。一思還單純,三思則私心起,沒勇氣,這個講法似乎有理。但也不一定,有人一思就在自己身上了,不必再思去辦事就是私心害眾。又有人說,三思之後,再考慮考慮,怕犯法,所以有人認為三思之後就不是公心了。眾說紛紜。 中庸說:「思之弗得弗措也」,「人一之,己百之,人十之,己千之」,這思那有定數?又管子說:「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通之」,都是主張要多思。吾主張思沒有限度,思之弗得弗措也,思到通為止,思不通不能放下,思之不通,能思不止就可以通了,極為神妙,這種事不假。 佛家有聞思修三慧,若不永久思,到十住就停止,不得往前走,那十行的境界便不懂了。所以必須一再的思,不思不能修,要如何到十回向、登地?只要一門通則門門都通,一門不通,千萬別教人說那個好那個不好。 我們學論語,要在改行為,眼前就是要分判君子、小人。我們現今不懂文字,篇、章、節都必須清楚,如今的人常不清楚。 這幾章經文的考據眾說紛紜,我們不必多事,季文子三思而後行章,你們要學多思,思之不得弗措也。 |
二十一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智是真智,愚也是真智。寧武子的智可學得上,他的愚我們辦不到,假裝愚就不是君子的行為。佛經有代大眾發問,佛云:諦聽諦聽。諦聽就是要聽真理。 邦無道,智拿不出來,不拿出來,為了待時機而用。但是自古以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若「人不知而不慍」就很難了。有一肚子經濟學問,人們不知道他,不用出來也可以。 伊尹、姜子牙不如寧武子,因為伊尹鼓刀而歌,伊尹並不愚,姜太公也不愚。若伊尹不怨天尤人,何必鼓刀而歌?因為他藉鼓刀來興觀群怨。箕子返回淇水,作「麥秀歌」:「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詩言志,懂詩的人一聽就知道詩中的意思。若修養到可以不怨天不尤人,那又何必歌呢?這個境界很難達到。 晉國借虞滅虢,虞有脣亡齒寒的危機,宮之奇勸諫,百里奚不勸諫,秦穆公因百里奚而奠定秦國的基礎,可惜後來秦始皇等不肖子孫刨去百里奚立的根。百里奚的愚,他的愚宮之奇不可及,到秦國卻能被重用。 |
論語班宗旨(70.3.27) |
(雪公講表) 吾增添論語班的用意,因為大家不懂世間法,這與學佛有什麼干係?因為懂佛法才懂論語,學佛後知道人身難得,惟有人身才能成佛。為了幫助你們學佛成功,若沒有人天的根底,不能學佛。從前叢林規矩很嚴,要成功必須有根底,徹底才能成功,所以添論語班。 你們學論語雖然已經變樣了,但是對天道還不懂,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命,不可得而聞也。」孔子雖懂天道為大家說,大家聽不懂,所以不說。顏回懂天道,子貢略懂,不懂就不會這樣說。六祖壇經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凡夫才要學佛,否則何必學佛?人天不懂,如何懂佛法?你們聽不進去,吾曾說吾與你們念佛不同,卻沒有一個人來問,你們不問你們有把握嗎?若以為有把握那是自欺欺人,你們連學理都還不懂,何況工夫? 論語對你們已經有幫助了,但是眼前的狀況,你們知道嗎?你們不認識環境,而且是絕對不認識,你們若是對論語有一知半解,才能略知環境,否則只是知道文章而已。你們眼前還不懂,何況是未來,讀論語就要知道未來,知人間的未來。再者,才可以為你們說其他法門,知其他法門便能知十方三世,這不是神通,而是「至誠之道,可以先知」,無雜念才能誠。先正心而後誠意,不打妄想就是誠意,例如一面鏡子,可以很清楚看見眼前的事物。 乘著最近蓮社祭祖之便,吾為你們說易經,讓你們認識環境。前幾年吾為大家講明夷卦,吾的一切行動都依明夷卦而走。今日之下,局面又略略變了,為艮,艮為山,孔子中年才學易經,五十而學易可以無大過了,吾如今一知半解,已經極不容易,也不是一日之功,吾幼時就通本學了。明夷是以上對下,艮是普通的事情。易是無字真經,千變萬化,無盡的變化都在在易經的象上。為什麼要為你們說易經呢? 「必求成就」 我們不論學什麼,「必求成就」,必須徹底,例如學做麵包,必須學會,學論語能幫助你們成就。首先是幫助成就做人,人格立住後,學佛就無有問題了。說不說在我,聽不聽在你們,你們聽不懂吾也無法子。 「離苦得樂-現在:不起現行、不受現報,將來:解脫」 首先說成就什麼?我們是人,有苦有樂,學佛就在破迷啟悟,終日受苦,什麼人得樂?學的當時便得結果,隨時結果,例如吾喝茶,就有眼前的結果。心一起念頭,便是因,或動或說,就是口業身業。沒有做,伏住也有果,這是內法塵,一個種子就有一個生死。數年前曾發功過格給大家,為什麼必須記錄功過?因為功過格就是八識田中的生死種子,自己的一本帳,但是現今記功過格的人很少了。 易經講一陰一陽,代表若干善不善的許多變化,隨時變,誠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一變一化,就有千變萬化,永遠變化而不能出離。懂就可以轉變化,觀心就是記帳,最好無帳可記。多生的罪業,今日所受的大大小小事情,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現在的結果,求「不起現行」。俗話說:「不怨天,不尤人」,曰:「禍福無門,唯人自招」。 吾相信鄉間語「一飲一酌,莫非前定」,吾連鄉下人也常學,你們連聖人言語也不理。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現今的人都是我師法的人。今日費九牛二虎之力,省主席林洋港才要學校的教育添了論語,這是教育上有變動了。易者,變也,萬法無常,不一定,你們不造新緣,不起現行,便不受現報,當時就得好處。我們以為環境不好,壞環境並不是天所給予的,不可怨天尤人。敬人者人恆敬之,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不往自己身上找,要往什麼地方找?不知現在,如何能知將來?現今你能轉,將來你就能往生,不須問人,自己現在就可以自知。 「所修如法-知病知藥、不增病勢(忌口忌事等)」 「所修如法」,我們現今所修都不如法,經上說的很明白,你心中未誠,都是自欺,吾未見忙到而沒有吃飯的人,真不吃也做不動,若所修的法停頓下來,那就不行。為什麼不如法呢?你以為自己所做為對的,這便是不如法。孔子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聖人尚且說學易可以無「大」過,我們是何等人,能無過嗎?心一動,卦就變,要時時想自己,易經就是注重「悔」字,易經中的吉占四分之三,凶占四分之一,一悔就可以無咎,只要一存悔心,省察自己,當時就變。若怨人就增過,那是真大愚人,不可救藥。我們如今不能自知,我們懂心性嗎?不懂就不必管,只要反過來找自己的毛病,若找不出毛病就可以了,這不必問人。 學易經,可以「不增病勢」。有病三分藥,七分調養,凡是喜好吃藥的人就是終年長病,有病全在調養。如何調養?要忌口,不可吃的東西不能吃,有病亂求醫,就倒楣。從前的大夫相信因果,今人不信因果,把你當試驗品。所謂「不藥即中醫」,不吃藥就等於中等大夫。吾今日是以諺語、 「果瓜成前,先有小形(果有前知)」 再者,為結果,結果就要看眼前,若看後來就糊塗,你們信不信?法華經云,蓮華是因緣果同時,「果瓜成前,先有小形」,開花時,雌蕊的花瓣落了,花格外肥,但是沒結果還不能吃,必須有媒介。看現在便知未來,你們念佛現在能一心,將來便可以成功,不能斷惑也必須伏惑,就可以放光明。修淨土才有助念,其餘的法門沒有,但是助念也不是「替念」,不能代替你念佛,助是幫助念,死者必須自己念,這一點大家好好想一想。 吾預備為你們講易經,讓大家能成就,使你們自己管自己,懂易經就勝過「功過格」,因為易經,有三分吉,一分凶,全在「悔」上,悔就可以無咎。 講前,大家先背熟八卦歌。六爻,分內外,具足天地人。每一卦有本體、有鄰居(旁通),鄰就是近鄰,鄰居的鄰居無關而又可以有關係,所以又有綜,錯綜複雜。逢乾逢坤,必有變化,純陽純陰的原故,其餘每一卦都有陰有陽。 |
二十二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
論語經文雖然很短,但是誤會很多,我們不需要去考據,能了解其中的大意就可以了。集釋的考異、音讀所列的說法也很多,我們依從現今的版本經文就可以了。遇到特別難講的地方,再去研究集釋的考異、音讀。論語在宋代以前還沒有什麼大毛病,從宋以後才亂。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 孔子在陳想回魯國,為什麼要回魯國?有人說是魯國召回冉求時,或者其他說法。諸說紛紜,我們不必考據。 「歸與!歸與」回國啦!回國啦!加重其辭,所以重復二句。 「吾黨之小子狂簡,」 「吾黨之小子」,黨,不是現今的黨派,而是指同學,孔子的弟子們志同道合,也沒有組織。「吾黨」,意思是我們。「小子」,孔子叫自己的學生,年輕的學生們。 孔安國說:簡,大也。不太苛細。大,指大道,不辦小事,不辦文章的事。因為從前人的文字好,注重文字時,便忘了道。現今的人文字不行,道更不消說了。你們也需要學文字,知道他筆下文字的重要點,所謂文以載道。你們原來已經學佛了,算得是是簡,學大道了,但是文字不行。 「狂」敢為。今人也很狂,但是今昔不同,今日為狂妄,昔日是真有兩下子,狂的有道理,例如論語中的長沮、桀溺、原壤,孔子很敬重他們。孔子與原壤是幼小時的朋友,夠得上交情,無話不說,而且以杖叩其脛。孔子對原壤的責備,那是夠得上交情,才能如此。孔子自然,不像宋儒道貌岸然。禮記說,原壤鼓木而歌,孔子說:「親者不失其為親,故者不失其為故。」上句是指原壤對他母親的關係,下句是指孔子與原壤的關係而說,原壤並沒有忘記他的母親,不然為什麼要鼓木而歌?狂者大膽,一切都敢為。 「斐然成章」,不是指對道狂簡。斐,文質的光華,文質彬彬,如此而已,但不懂得道。 「不知所以裁之」,有一種說法,學生自己不知;第二種說法,孔子說他的學生,將要返回魯國去治理。合起來說,弟子們外表像個樣子了,還差條理,我要回去調理他們。 我們所學的佛法,還不行,連皮毛也談不上,文理也不行,如易經艮卦說「厲薰心」的薰,凡是有希求,有想得就是心不平和,不得就躁妄,便有煙。學這一章,希望你們自己能制裁自己,現在自己的「文」與「道」兩條到什麼程度了?自己省察省察。 |
二十三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
公冶長這篇多為評論人。 「子曰:伯夷、叔齊,」 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孟子萬章篇說:「伯夷,聖之清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懂得時行時止,該止該行,大不容易。能知行止的人,是識時務者為俊傑,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武王伐罪是「時哉」,不是為奪天下,這是弔民伐罪的時候。「時」是風氣成熟了。 「伯夷,聖之清者也,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孟子說伯夷是聖之清者也,沒有說叔齊。這一章是說二人不念舊惡,二人都是如此。 「不念舊惡,」 怨恨,過去就算了,不再提了,既往不咎,給人可以自新的路。諸位既學儒又學佛,應當學這一章書,而且惡人要先度。佛家就是先度惡人,須菩提專向富有的人乞食,因為富貴多驕傲,會成為三世怨。歷史上的好官,都是貧家子弟,大少爺成功的很少,驕傲便不難長保。為了要給富人種善根,所以專向富人乞食。另外有人專門向貧窮人乞食,也是為他們培善報。 「怨是用希。」 「怨是用希」,他們不記舊怨,對方時間一久也忘了,因為他知道這個人不會記怨。諸位,能學這一章就好了。 |
二十四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 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 微生高,微也有人說是「尾」,這個人素來有直的名聲。 民國以前有人唱〈拈魚鼓〉的情歌,曾唱「藍水段」。之後,台灣唱梁山伯祝英台,吾以為家家都在哭,這是不祥之兆。藍水段說:微生高很直爽,與女子戀愛。夫婦倫常,是人之大倫,不可稱戀愛。微生高在藍水橋下,很早就先去等,等到天黑下雨,雨愈下愈大,女子還不來,最後發大水了,他仍在橋下等,說是要不失信,因此微生高死於大水。這是信嗎?這是直嗎?若是信直就錯了。這樣的直、信不行。 「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有人向他要醋,他沒有,轉向鄰居要來給這要醋的。一般人都以為微生高直,孔子評論說:「誰說他直呢?」孔子並沒有說不好的話,但是宋儒卻說微生高掠美,宋儒是想當然耳,欲加之罪,不可效法,這不是讀書人的厚道。有人說:不給不行,於是向鄰人乞醋,來表明自己真的沒有醋。這是注者自己揣摩,這是大病,未見而我假理想,有何證據?這不是讀書的方法,萬勿學這個毛病。 直者,道也。德,從前作「悳」,誠就在直上頭,孔子說:「直哉史魚」,史魚,即使是被殺頭也是如此。還有一種「不直」卻正是直,孔子說:「其父攘羊,其子隱之,直在其中矣。」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這是真心。真心為直,無有曲折的心。陽貨欲見孔子,送孔子一隻豚,孔子明知陽貨不在家而去回拜,孔子有直嗎?孔子是真心不想見陽貨,直在其中矣。懂道很難,「實智」容易學,「權智」很難學,微生高不懂道的權變。「不知,焉得仁」,不懂仁的真道理,這一章是不懂直的真道理。 「直心即是道場」,真心學佛,心就是道場,懂道,朝聞夕死可矣。今日成是非場,曲曲折折,是是非非。 |
二十五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
宋儒有功,過失也不小。漢儒雖不懂性理,過失卻很小。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 巧言、令色,一見人就笑。足恭,足是兩腳,恭是恭敬。這是唐以前的說法。 足恭,宋儒解釋作過為恭敬,其實三句是三作事,一口一色一足。巧言、令色、足恭,巧言是口,令色是身,足恭是腳,這是三種事,不是兩件事,宋儒不懂,不明白文法。 足如何恭?韓愈〈進學解〉說:「口將言而嚅,足將近而後退。」從前給人當差的人,主人只要呼叫「來」,便一呼百諾,鞠躬如也,口、言表情都是如此,隨說隨答「是」,隨往後退,那種恭敬真令人肉麻。但是心中十之八九,都是想害主人,閱微草堂筆記中,當差害主人的十有七八,都不是真心。 「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這等事,不能欺騙讀書人。左丘明是孔子的弟子,作左傳,孔子作春秋時,左丘明在一旁,受到孔子的指點很多。孔子作春秋寓褒貶,別善惡。「丘」讀作「某」,從前子不道父母之名,生不道師之名,子不道父之名,吾如今看平劇,以平劇為師,京戲的《龍虎鬥》,就有說:「子不道父名」。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巧言令色足恭,這種人不直,孔子是「以直報怨」,若外表裝作直,往往是大奸慝的人。 匿怨,與人有怨仇,臉上裝出好似真心要好。「而友其人」,尚且與他交朋友,這不是真心,必定是存著希望你對他有好處的心,這是錯的。怨仇小還可解,怨仇大,如何可解?朋友要信之,若是匿怨而友其人,那是面友。 「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都是要學直道。 佛家看眾生作惡,知道他是在顛倒,佛家存大慈大悲的心,今天的仇家在昔日是父母兄弟,都與你有恩,也都是未來佛。法句譬喻經有說,夫妻殺雞餵兒,羅漢食後度化他。這一點世間法辦不到,但是有人道的辦法,要「以直報怨」,他有好處不嫉妒,他遭災殃願意幫助他,不願幫助也不可以幸災樂禍。若幸災樂禍,下井投石,都是不直。要報怨,應當在他好的時候,可以去報怨,為什麼要下井投石? 唐代的趙匡、陸德明考據,以為是孔子以前的人。朱竹垞《孔子弟子考》云:「自唐以前,諸儒之論,皆以丘明受業孔門,故貞觀、永徽中祀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是時孔庭配食止顏淵、左丘明二人,褒崇之禮若此。迨宋群儒,盡舍三傳說春秋久,而論世者惑於趙匡、陸德明之說,疑在孔子之前。惑于王安石之說,則疑左氏生孔子之後。眾口紛論,迄無定論;遂使唐代特祀之先賢,並不得與七十子之列。」 知道這點之後,左丘明就是孔子的弟子,有很多證據,別疑惑。左傳也是左丘明作的。王安石是大膽的人,他以為聖言也不足信。 |
二十六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 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 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願聞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 顏淵、季路侍。孔子說,你們為何不說你二人的志向。 子路是大學長,又好勇,所以先說了。 「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宋儒注「衣」讀去聲,穿也。裘,以輕為貴,與朋友共用,穿破不會不高興。其實並非如此。原文無「輕」字,是宋儒所加,論語其他章有「乘肥馬,衣輕裘」,他們以為應有「輕」,其實是誤會,皮衣才叫裘。這是四件事,衣是衣,裘是裘。考據中有考據出來,若干書中都無「輕」字。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顏淵說,我不如此。你們還須學子路,佛家講一切布施。顏淵境界高,自己有善不伐。伐善,做好事,不說。施勞,在位不要勞苦百姓,軍隊不能不用,但是要使民以時,到冬天才用軍隊,有用一日、二日,最多用三日,對老人提供壯年人的食物,做老人的事情,給老人的酬勞待遇。文王時,百姓為他蓋靈臺,不久就建成了,人民雖勞而心裡不怨。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孔子說,「老者安之」老者撫卹他,使老人安心。「朋友信之」朋友平等,一點不欺,勸善規過,患難扶持。「少者懷之」在下的晚輩,懷念孔子,離了孔子等於沒了媽,孔子看一切人都是自家人。 「字句」參考唐以前古注可知。 |
二十七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已矣乎」,算了吧,臺灣話說「沒法度」。孔子說,平常人都是看見別人的過錯,很少見到自己的過錯;就算看見也沒用,內心不能自訟,自己打官司,批判自己。光是知道過錯,也不行。 我未見能自己見自己的過錯,懂得省察而且要自己跟自己打官司,辦得對還是辦不對的人。可參考松陽講義。 朱子語類:「問程子曰:『罪己責躬不可無,然亦不當長留在心胸為悔。』今有學者幸而知自訟,心胸之悔,又若何而能不留耶?曰,改之便無悔。」 靜坐常思己過,悔字是隨煩惱之一,縱使悔是善,也是不空,要不思善不思惡。所以悔對於學佛有礙,不是真空。淨土之外,其他宗都講究無念,罪若起時將心懺。禪宗苦於不能空,所以才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參話頭。淨土宗知道眾生不能無念,所以教人有念,以有念往生。 朱子所問是懂局的人,程子所答,就是佛法「悔」的不定心所意思,也很有道理。程子曾說,佛法更近理,卻更不可信。程朱不是說佛法是異端害事嗎?為什麼這裡要說佛學?所以人講話,不可矛盾。 |
二十八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十室之邑有忠信者,忠信有像孔子,只差一條,沒有像孔子的好學。所以孔子唯獨讚嘆顏子是好學的人,惟有孔子與顏子兩人好學。不好學,即使天生資質美好也保存不住,好學很重要。一日聞得一句,就學一句,減除一日的毛病。 一部論語全在主忠信、好學上,你們若以為自己已經行了,就是人格退步,學佛也不會成功。好學就漸漸去除毛病,老而好學,猶如秉燭夜遊。 集釋中,將漢注以後的注解搜集在一起,但是其中誰說的對,這就必須自己的學問到了,才能分辨清楚。有一點必須知道,注解必定要選擇五四以前的古注,民國五四以後的講法決不可採。為什麼?因為古今為學有差異,今人多是為貪名圖利而出書。(70.4.13) |
雍也第六
一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 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 子曰:雍之言然。 |
吾為你們講集釋,很複雜。我們提倡論語,如今略有推動了。論語集釋,這一部書自漢朝到清代的注解都有收集,好壞你們不知道,必須有相當學問才能明辨,因為必須懂才能辨別好壞。國家十年前,為了禮貌運動,曾經印過一次論語的注解,是今人所編的,程氏若處在今日,也不會收集今人的注解。民國以後,尤其是五四運動以後的注解更不可看,多為名利,糟塌好好的文化。看古注頭痛,但是心不痛。 吾沒有講前,你光是看集釋,他為什麼要如此注?用意在那裡?再聽吾講,研究吾為什麼要如此講?自己心中有印象,增加力量,這樣才是你自己的。要常求自己學問的獨立。「朝聞道」有把握,則「夕死可矣」。 這一章原來是兩章,宋人合為一章,這是宋儒的毛病。後來有五四運動的災難,胡適造的罪很大。日本的明治維新,走上霸道的路,後來挨原子彈,但是沒有亡國,因為日本尊重孔子,沒有破壞文化。中國雖然沒有挨原子彈,卻逃難到台灣,五四運動時拆廟破壞中國文化,所以有今日的地步。中庸云,善、不善,必先知之。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雍,冉雍,字仲弓。南面,普通是指王者、諸侯的稱呼。例如「佞」從前不是僅有壞的意思,而是指口才好,後來才沿用為壞人的稱呼。從前國家的機關、廟宇都是坐北朝南,因為我們在北半球看影子而知道時辰,像立竿見影一般。大小機關,凡從政的人,都是坐北朝南。人道敏政,政治是維持社會必要的條件,所以南面泛指能辦政治的人,仲弓雍容大雅,辦政治不只是能力而己,還須要雍容,臨之以莊則敬。 這句不一定是當著仲弓的面說,宋儒多事,以為孔子是當著面對仲弓說。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為什麼孔子說可以?因為簡。中國自古以來的政治,都是政簡刑輕,若是太複雜人們不懂得容易犯罪,法律不崇尚重罰,大罪才要重罰。如果政簡,很少人會犯上作亂。從前以教育為根本,不教而用等於是殺人。所以孔子云,這個人辦事簡單明了,可以為政。 學佛講究大開圓解,要七方面講的透闢,吾今只說一面,一來是時間不允許,再來是為初學只可說一面。說二種就不懂了,雖然簡單也必須圓講。 「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仲弓又說:「居敬而行簡」,一就自己來說,一就推動政治於人來說。要是自己辦事,要敬,推行出去使大家辦,要簡。敬,辦事不苟且,敬事而信,比如上課按鐘點上下課,替人辦事,辦到十分就是敬。應辦的事,一絲一釐不許錯這就是敬。自己敬事一絲不苟且,又不錯,對百姓時,一領導百姓就能上道,這樣不是很好嗎?若自己辦事簡單,推行也簡單,那太簡了,過猶不及。孔子說:這樣講是對的。 子桑伯子,唐以前古注,釋文引鄭注:子桑,秦大夫。皇疏引虞喜云,說苑曰,孔子見伯子。從前人見客都必須衣冠整齊,有公事、有功名要穿官服,一般穿長袍,可以借穿,這是禮。子桑伯子「不衣冠而處」,孔子沒有說話,孔子的弟子說話了:夫子為什麼要見這個人呢?曰:「其質美而無文」,這個人本質好,外表的禮儀略有簡陋,我與他見面,想引導他學禮儀。孔子離去後,子桑伯子的門人也不悅的說:您為什麼要見孔子?曰:「其質美而文繁,吾欲說而去其文。」故曰:「文質修者謂之君子,有質而無文謂之易野,子桑伯子易野,欲同人道於牛馬。」「欲同人道於牛馬」,孔子家語沒有這句文,而集注誤以為是孔子說的。這句話是出自說苑而不是家語,是劉向所說,不是夫子之言。宋儒妄作聰明,孔子沒有罵人,若相信這句話,那孔子可以罵人,我們為什麼不可以? 吾說這個意思,要知道「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不可一知半解就去為人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你們必須謹慎,總之要勿妄言、勿輕信。吾講一段,都要預備多少工夫。 「發明」,自己去看,對你們有益處。 |
二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 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 哀公問,你的弟子誰為好學?孔子答以顏回,不遷怒,不二過。為何如此答,與好學有何關係? 「今也則亡」,考異云「亡」宜無此字。群經平議云,亡字衍文也。 顏淵死的歲數,說法不一,從考證知道享年四十有一。 「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哀公問好學,孔子答以好學的結果。有說哀公喜遷、貳過,所以借此勸諫,這是我假理想的說法。其實好學而有結果,首先是不發脾氣,儒家懲忿窒欲,佛家講瞋是根本煩惱,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修道決不成功。遷怒,有說是對張三怒,不遷怒於李四,這一說法太淺。 |
三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 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 冉子與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
這一章並沒有說是孔子為政,所以派公西華去,或許是政府派去的,但是為公那是毫無疑問。因為私人無外交,若沒有國家的命令,孔子也不隨便派人。 我們有職位,或者無職位,也不可以私通外國。民國初年日本蓋孔廟,請衍聖公去祭孔,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 子華出使到齊國。冉子並沒有說那一個人,或許是冉求。國家派去,必定有一定的俸祿。「請粟」,請國家的俸祿。政簡刑輕時,不必像今日的保證,怕有人偽造單據。公西華家中有老母,冉子為他求格外的安家費。這一章中所說的釡、庾、秉,都是周代的度量衡,漢代的度量衡,尚且不甚清楚,何況是周朝!例如漢藥處方的斤兩,可知從前漢朝時候人的身體大,度量衡小。 「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 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六斗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乘肥馬,衣輕裘」文理,與前篇的「願車馬、衣裘」不同,不可亂加衣「輕」裘。 孔子說,子華適於齊,乘肥馬,衣輕裘,很闊綽。孔子說,我聽人說過,凡事得合規矩,他是我的學生,若是窮就另當別論,公西華很富有,多給了他,其他人出使是該如何辦?要為將來防弊。 |
四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 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 孔子說,不必辭,用不了,可以給你的鄰里鄉黨。 應得的俸祿,自以為太多而想丟到大海,也無不可。不管多與少,都是應得的數。 |
五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
你們現今都有職務,時間很寶貴,每週三的佛學,你們能聽就已經不容易,聽論語也是如此,論語幫助佛學很大。聽論語必須略知門路,因為時間短不能入到裡頭,幸好選了這本集釋的注解,這本注解比較完全。有人學一生還不懂文化的重心,若不是這本書,都有所偏。依著集注、集解學,一輩子學不出來。這兩種注解已經夠麻煩了,看了集釋就有分別的能力,如今你們還沒有分辨的能力。 吾講論語全為你們學佛,你們不必再分心學其他。例如易經等等,吾講易經艮卦,自有用意,聽了艮卦,便知道孔子的性與天道。你們若全心學,四十年才能略窺門徑而已。其餘的注解如反身錄、松陽講義等都是依宋儒的說法,也是程朱派,很少提到佛老,你們也不必去買,你們能夠學明白這本集釋就已經不錯了。 論語每一章都是簡要詳明,十句以上的很少,所以多一字少一字就會變質,聖人才能如此,你們必須字字致意。中國文化大概不出這本論語集釋的範圍,有這個機會學,千萬別錯過。 這章書的考證你們必須知道,先講正的,再講偏的,若先偏後正就沒味道。黃氏後案的後儒,指唐以後的儒者:「據漢書食貨志,以牛耕地始於趙過。」趙氏以前牛,不是用來耕地。「考《志》言民或苦少牛,平都令光教過以人挽犁。以人挽犁,法始於趙過為代田之時,非牛耕始於此也。」 山海經海內經曰:「后稷(舜的名臣,周朝為他的後代)之孫曰叔均,始作牛耕。」郭傳:「始用牛犁也。」 牛不耕地做什麼用?「中行范氏子孫將耕於齊」,這才是做為耕牛、犁牛。另外還有一種是專供宗廟的牛,為犧牲,與耕地的牛不同。上供的牛必須有一定的顏色、樣子,顏色乾淨帶赤色叫騂,而且角生的正當,可以供三祀﹕初祭天南郊,二祭宗廟,三望祀四方山川。專門養來祭天地、宗廟、山川,這種牛叫做「騂且角」,角帶赤色。選好的牛專門養,祭祀時殺來上供,不作別的用途。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 仲弓是冉雍的字,本篇第一章說:「雍也可使南面」,仲弓為冉雍之字,他的父親是何許人不知道,考證不出來。有人說,是冉伯牛的兒子。史記稱仲弓父為賤人,並未說出不好的原因。 「雜文之訓始於揚雄,高誘解淮南」。揚雄幫助王莽,王莽滅亡而從閣樓墜死,這是白讀書了,揚雄為什麼要保篡位的王莽?為什麼要跟他交為朋友?從揚雄開始訓「犁」牛是雜色牛,不是耕牛的意義。騂是紅色,是雜色毛的牛。從高誘、王肅到民國都是用這種說法,以犁牛為雜毛牛。 孔子家語說仲弓是伯牛的族人,並未說是他的兒子,而是他父親所幹的行業低賤,也沒有說出原故。一般人都誤以為是冉伯牛的兒子,以為得惡疾就是賤人,這不可我假理想,麻瘋病人難道都是賤人? 讀書之難,於此可見,史記,高誘都是有名的人,尚且如是,在此可知一斑。 仲弓為冉伯牛的族人,出自家語,並不是說冉伯牛是他的父親,沒有證據而說,不可為憑,這是一點。「犁牛」就是指耕地的牛,唐以前解釋為雜色毛的牛,這是揚雄的說法,這是第二點。依家語,冉伯牛不是仲弓的父親,我們根據家語。或許有人以為家語也靠不住,但是也可以只說仲弓,不必考據他的父親是誰。 「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後儒解釋說,孔子對仲弓說:「犁牛之子騂且角」孔子的比方是贊美仲弓,如何贊美法?你雖然好,可惜你的父親不好,你像是紅色的牛,而你父親卻如雜毛牛,所以不好。雜毛牛生下紅色的好牛,專作犧牲的牛,你可以供天、供太廟。就是天地、太廟不采取(祭孔的牛死後可以投生為秀才),「山川其舍諸」,可是這第三層的山川也得有你,你還是有用處。 以上的說法都是胡說八道。 假設冉伯牛為仲弓的父親,伯牛長惡疾,也不是賤人,誰不長病?比喻為雜毛牛一樣不對。 「子謂仲弓曰」,孔子對著仲弓罵他的父親,孔子是懂禮的人,有這個道理嗎?普通人稱人的父母為令尊令堂,何況是聖人孔子?而且孔門四科顏淵、閔子騫、仲弓、冉伯牛,都是德性科中的賢者,如何可以說是賤人?難道顏淵、閔子騫有德性的都是賤人? 犁牛其實不當雜毛牛說,從前耕地的牛,不做犧牛,犧牛有一定的形式,才夠得上。 這一章是孔子與仲弓談話,不是以犁牛比喻冉伯牛,騂且角比喻仲弓。有人說,仲弓當時為季氏宰,「雍也可使南面」從政都說是南面。當領導者必須廣求人才,這一點必須用心致意。孔子無常師,有一技之長就以他為師,三字經云:「昔仲尼,師項橐。」項橐是兒童,孔子也向他學習,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必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是師,不好的也是師。 你們必須虛心,不論當那種頭頭,必須會用人,能用一人,就能用十人、百人,一人用不了,如何能用十人、百人?有些人是他自己有能力,別人替代就不如他。桀紂都能,卻無用,有用的人是垂拱而治。從前縣宰稱為「知縣」,府叫「知府」,知一縣知一府的事情,才能辦政治。雖然不須事必親躬、運籌惟幄,但是精神必須全都籠罩,這是智慧問題。用人必須選賢,不能因他的父親不好,而不用他的兒子。舜的父親瞽叟,不幹好事,目連尊者的母親墮入餓鬼道,但是不妨礙舜的大賢、目連尊者的神通第一,所以必須「立賢無方」。 參考集釋(別解)的論語稽,可以知道更詳細。 |
六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 顏回的心裡三個月不違背仁,這是宋儒的說法。其餘的弟子或某一日,或某一月來一次。「不違」與「來一次」不一樣,來一次是原來沒有,偶而來一次,偶而發生一次。不違是原來有,偶而違背。 「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集解:「餘人暫有至仁時,惟回移時而不變」。其餘的人暫時有到仁的時候,惟有顏回是移時而不變。「移時」時是時節變了。一個月有兩個節氣,三個月有六個節氣為一時。一年分四時,日月的變化小,四時的變化大。禮記月令,五日為一候,人不覺,草木鳥獸先知,草木蟲鳥都有變化。好學近乎智,智是由讀書而來。四時變化,天地人跟著都變,心理血氣、飲食起居都有變化。顏回是時候變了,他仍然不變。這才是正確的講法,後來的多是錯的講法。 今人的說法,顏回的仁心三個月沒有變,其餘的弟子,一天、一個月就變了,那顏淵三個月以後如何?顏子只是三個月的仁心嗎? 東坡云:「夫子默而察之,閱三月之久」,要緊在「默而察之」,孔子經過三個月之久的默默觀察,顏子在造次顛沛,遇到得意或者不痛快,無一不是出於仁,不變樣,所以知道他是終身弗畔了。 吾的講法是: 「回也其心」,指顏回的心。「三月」,是孔子三個月的觀察。「不違仁」,觀察顏子三個月的結果,指顏子不違背仁。三個月以後呢?不再觀察了,若觀察四個月便說「四月不違仁」。雖然不再觀察,但是顏子往後能再不違仁嗎?三月不違仁那以後就可以不變了,為什麼?因為仁即是道,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仁不可須臾離,能三月不離仁,顏子所以時時刻刻不離仁,是因為他三月須臾不離仁。顏回心不離道,道不離心,心即是道,道即是心,以後就可以「不即不離」,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色不離」。 我們都是著像,心即是道,要你的心不離道,因為還沒有通達的原故,若不即就離道了。孔聖人早成佛得解脫,不在三十二相上,若以三十二相求如來,是人行邪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孔子的境界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不離佛,若離就不行。你們心中無佛,念佛要念茲在茲,不能淨念相繼是因為有我的原故。第七識有佛就無我,有我就無佛。憶佛是明記不忘,就是淨念相繼,這就是「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若是日月至焉而已矣,那便或即或離,你們要是「日月至焉而已矣」,那臨終時有把握淨念必定是「至」嗎? 三月是孔子觀察的時間,三月的成語,如穀梁傳有「三月無違」。又論語「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這要如何說?杜工部有詩云:「烽火連三月」,尚書洪範把月當作「時」解(案:〈洪範〉:八,庶徵: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曰時。五者來備,各以其敘,庶草蕃廡。) 聞韶是聞而專心盡心的學,所以是心不在焉,食而不知其味的意思。 |
七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 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 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
何有,皇疏引衛瓘云:「有餘力也」,吾不贊成。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 「果」,仲由有決斷。又問別人。 「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 「賜也達」,端木賜通達。 「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又問冉求,「藝」冉求多才多藝。 「於從政乎何有」,這是活口氣,也不說有,也不說沒有,沒下肯定辭,所以季氏再問第二,第三,他們從政還有什麼問題嗎?你看他能從政就用,不能從政就不用,若是你看有問題就不用,沒問題就可以用。 孔子沒有下決定辭,因為對方是季康子,季康子三家把持魯政。下一章是季氏找閔子騫,子騫也不幹,可以證明。 「何有」,意思是說他有什麼問題嗎?是反問語氣。這是老師說自己子弟的分寸。 |
八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
「費」字,吾昔讀「ㄇˋㄧ」,也不知是什麼人教讀這個音,這是依朱子的注解:「費,音秘」。但是吾為山東人,費在山東,我們都是讀「ㄈˋㄟ」。費在清代的區域屬於魯東,與蘭陵同為一個區域,是否就是從前的費,這就不可知了。大汶河屬於泰安,費應在大汶河的西邊,而今在東,今昔有變化,我們可以不管。我們學論語,一是注重學其中的義理,不在考據。二是文以載道,道在文中,所以必得每一個字句,都要求明白,若不懂文字,如何懂道?不知外而能知內的,沒有這種人。 編論語的時候,同類的歸為一類,一章說一件事,宋儒也有把兩章合為一章的情形,開啟胡適大膽假設的端倪,最糟的是篡改大學。你們不可以學這種作風,這是國家不祥的徵兆。 上一章是季氏問孔子的三位弟子,孔子都不答覆,孔子只答說某人有某個長處,至於能不能從政,我不明白,孔子何嘗不知,只是不願意多事而已。孔子門下,人才濟濟,找人才,捨孔門何處有人才?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 這一章是季氏找閔子騫做費邑的宰官,本來是 從前是按照封建制度,到了春秋不能用了。季氏與 季氏為什麼要找閔子騫?諸侯封給大夫土地,費邑是季康子的采邑。孔子不做書呆子,當上魯司寇,三個月大治,那時三家還安隱。孔子誅少正卯,少正卯是有名的人,孔子當司寇一做主就誅少正卯,連孔子的弟子也不以為然,孔子細數他有五條罪所以誅少正卯。讀書必須推情忖理,假使換成吾也是如此,治亂國必得如此。孔子這一刀就鎮住三家,不敢胡鬥,魯國大治。但是天命難違,齊國進贈女 孔子當魯司寇時,閔子騫曾為費宰,孔子走後,閔子騫也不做了,他是為了老師而做,後來孔子回到魯國已經是十五、六年後了。這是一種說法。上樑不正下樑歪,季康子背叛 「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善爲我辭」,是對介紹者說。閔子騫說,你要善巧方便為我向季氏辭謝。「復」有二說,一說是閔子騫曾為費宰,今日再要我做。這個說法嚕囌。另一種說法,第二次再來邀約我。按這一章經文,這樣講,理順文順,人情順,可采取這種說法。若再來約我。汶河的東北為齊國,汶河的西南為魯國,「上」是到河的陽,我就在河的北邊了,意思是到齊國。 這一章有什麼意義?歷來注解者以為仲由、冉求都曾做季氏宰,孔子也曾在季氏處為官,所以有種種多事的說法。褒獎閔子騫可以,不可因此而貶損他。 現今的太保太妹,不是他本人壞,而是教育問題,青年子弟大不幸。想到這裡,換個悲心,心就平和了,對壞人也可以作如是觀。 集釋引四書恆解說:「此章閔子之不為者,費宰耳。費為季氏私邑,家臣屢叛,欲以閔子騫強其私家,故力辭之。」 你們要學這一章書,這一章很要緊,如今在公家辦事,家裡必須生活所以去做事,起初做小職員,漸漸有權了,若遇到好長官,守規矩,錢少也可以做。若是長官舞弊,但是長官自己一人不能做,若不跟他合作便幹不長,這時辭職也可以。挨餓,只是被人說貧窮而已,若是舞弊就會受行政處分,被判罪,褫奪公權,那是大羞辱。人不知羞恥便是禽獸。像孔門子孫若是貪污舞弊,一生就完了,他的子孫最終也不能進入孔林。祿是天命所賦,不必憂愁。 |
九 伯牛有疾, 子問之,自牖執其手。 曰: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
此書內容本來簡單,因有一人說錯話,便有人出來反駁,再來必定有坦護的人,故愈來愈複雜。看書時也須複雜,講時采取的則須簡單。 「伯牛有疾,子問之。」 此章用意簡單,伯牛有人以為是仲弓之父,身有惡疾,很壞,根據的就是這一章。其實長病不算賤人,仲弓、伯牛都在德性科,如何說是賤人?生什麼病?不須注疏,有人說是厲,有說是癩,有說是熱病,諸般說法不一,其實可以不必考據,伯牛有病不是好的病就可以了。 老師去看病,師生之誼,應該如此。從前蓋屋各處都有一定的規矩,多是坐北朝南。牖,可當窗講。宋儒以為坐北朝南,南方的牖,但是出自何書,不可考據。孔子見他的學生,病人在北牆,因為長癩,怕傳染,不使孔子進入,孔子在窗外。做官為南面,不可使做官人朝北,故床設在北,使孔子可以南面,以君禮待師。此說,書中並沒有,全是造謠。若以此君禮對待孔子,孔子不知禮嗎?孔子決不亂接受人的禮,這是毀謗聖人。 「曰:亡之,命矣夫!」 「亡之」,亡讀「無」,是正讀。亡之,沒有致此疾的原因。或說是道,此人沒有得此病的道理。伯牛得此病,是何原故?天命如此,無可如何。這樣的人,不應得此病,竟有這樣的病。 另讀「ㄨˊㄤ」,喪也。病情甚為嚴重,所以執持伯牛的手說:你要喪亡了。但是此說不近人情,未有對著病人說「喪之」的道理,想說也須避開病人。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有道德的人而得惡疾,這樣的好人,怎麼會得這樣的壞病。不關伯牛的事,與公冶長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都是天命。堯舜是聖人,他的兒子不肖,孔子老年喪子,喪顏子,都是命。諸葛武侯知其不可而為之,也是天命。儒家世間法就如此說,若佛家則說是多生多劫的罪業,這時成熟了。今有喜好學佛而遭難的,那是重罪轉輕。壞人而升官發財,那是天厚其毒,加速他入地獄。孔子只說現在這一世。天命,天有天的道理。出世法若開佛店,命該有財,今卻以不合正道來造業,那是三世冤。 人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故須樂天知命,但須盡人事才聽天命。中庸說:「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率性就是盡性,依佛法而言,斷見思是小盡性,斷塵沙是中等盡性,斷根本無明才是真盡性。性盡方能安命,安貧樂道,知道則貧富兩忘,不在乎了。孔子說此,料想伯牛也懂,可以不怨天尤人,因為伯牛也知天命。 我們不是伯牛,未盡人事,未盡性,而說聽天命,可以嗎?人事者,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做到了嗎?這八字吾一字都沒做完全,你們做到與否吾不知。人事還不行,卻要盡性,吾斷惑了嗎?吾未斷見思,根本不知根本無明,三細六粗,吾只說名詞,沒能體驗出。未盡人事,未盡性,如何說聽天命?吾等自造,天作孽猶可為,心變就改命,自造孽不可為,自己不幹好事,不修身,而說天命,不是怨天嗎?不是誣賴天嗎?這是自暴自棄。 |
十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
雍也篇多是對孔子弟子行為狀況而談,一章一事,相似而連編,若以為全有連帶關係便錯了。這本書原來好讀,因為多注解所以受干擾,「群言擾亂,折衷於夫子」孔子之後,無人能折衷了。 吾講前的交待語、最後的斷語很重要,並不是吾個人的話,而是吾看了之後而說,因為明、清科場采朱注,講學則不一定。昔日吾講論語使你們注重人情事故、世間法,十六年前還可以,十六年後的文學程度跌落到極處了。萬法無常,盛極必衰,衰極必盛,今日文字程度跌落,你們還須注重文字,例如本週三的華嚴,「增上德慧」的增上,原來有才能說「增上」。從前人對五子多半有涉獵,所以莊子、荀子人們多數知道,你們今後必須懂文理。 孔子那時代為籀文,大篆的「己」「已」「巳」相差很少,容易有錯簡,若同一字做二種寫法,就變樣了,那是藝術,人卻以為兩個字。又如草書中的「知」「去」,同一寫法,所謂「長短分知去」。 「子曰:賢哉!回也,」 孔子說,賢哉回也!賢在何處,下三句為顏淵的行為,第四句是說他行為的心思,又一轉,末句再收回,會起來。文章千變萬化,這種文章很難學,用心也能學。 老師說他賢就不容易了,為什麼賢呢?人們都說顏淵窮,其實比今人富,今人比他窮,卻極享受,又不安分,不滿而發牢騷,不幹好事,害社會。顏回如何好,我們不知,看看今人,與他比較,便知他的賢了。顏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但是今昔的畝數不同,有二百四十為一畝,有四百餘、有六百餘為一畝,周時若干為一畝不知道。總之,五十畝一家人吃不太充足,如何知道?顏子有父母,若是充足何必「一簞食」?同一省分所吃的也不一定。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一簞食」簞,竹筐,所食為乾食,以竹筐盛著。「一瓢飲」飲水用瓢,顏淵的飲食就如此。住「在陋巷」陋巷在曲阜裡,聖公府東,極破爛,在陋巷絕不能蓋洋樓。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飲、食、住勉強支持,這種情形,今日之下的人就很憂愁,今人以為人生百年而已,要享受,若不享受就來了憂愁,一享受便無所不為。孔子在陳絕糧,子路慍見說:「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原來就窮,無富裕,小人窮便泛濫行為了。因為君子有君子的道理,什麼道理?這一章所注都不對。一般普通人都受不了,顏回不改其樂,顏子原來就樂,向來就窮,多少年還是窮,依然樂,仍不改其樂,故說「賢也」。 顏淵所樂為何?他已得道,他所樂者道。子貢問: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凡夫都這樣,一富就驕傲,一貧便羨慕人、諂蝞人,孔子說:「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窮而樂,有所得故樂,人都不願貧,他別有所得,樂於道。顏子得道故樂,注解的人未得道而知道,沒有這回事。夫子之性與天道,他知道嗎?孔子知道也不能說,說了也不懂。 顏子所得的道,你們不知,你們學佛,三藏經典不太明白,禪淨密律,除淨土外其餘都不懂。淨土,你們懂多少?不能與吾談,你們若能答復吾有關淨土的問題,就決定往生,你們能夠嗎?你若真信,便得法樂,就可以「朝聞道,夕死可矣」。修淨土法門,要信願行,有一分信就有一分樂,若不信便無樂可言,縱使給他千金的財寶,也不快樂,只是造罪而已。 此段絕不能注,因為必得與顏子的境界相同,纔能知道顏子的境界,也才能注解。參考集釋的(餘論),周茂叔所說那一段很好,(發明)楊慎說的一段也好,其餘的注子,就不可以了。 |
十一 冉求曰:非不悅子之道。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畫。 |
注解,少說為妙,多說就出毛病。例如對于宰我、冉求與冉伯牛,都是注子出毛病。 「冉求曰:非不悅子之道。」 由這章經文可知孔子要冉求往前進。冉求說:不是不喜悅老師的道,而是力量不足的原故。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畫。」 孔子說:力量不足是走到半路,走不動而廢了 畫,止也,止於一個界限不往前走,你現今是到某一界限就停止,不往前進了。 孔子自己的行為以「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為目標,立志就在大道上,孔子的道是什麼?不是指事情,若指某一事情那冉求便不好學了,就會像現今逃學的學生。孔子說:「求也藝」,周公多才多藝,冉求是有大才的人,周公夠得上是多藝了,可見冉求是多藝的大才,不是不肯學。 道,子貢舉不出來,顏子也沒有說。對子貢,孔子鼓勵他往道上走,孔子知道子貢對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但是他一定知道性與天道。孔子的高材生,孔子都鼓勵他們往前進,往道上學,但是博學多藝的人對道都會減少,這是人之常情。其實只要道精,那其餘的藝就學得會。冉求在政事、文學都是好手,所以他說,不是不往道上走,是我的力量不行,到此就可以了。有注解說,前一章說顏子好,冉求自以為比不上顏子。不必這樣胡推,不可節外生枝,生枝就生毛病。 藝夠得上,仁還不行,有了仁,就可以談德,有德就可以談道。 孔子說,你的力量不是不足,你很有能力,而是你學的藝使你不進,這是好話,鼓勵他往道前進。 |
十二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孔門文學大哲,有子游、子夏,懂文學,對道差一點,所以孔子說:「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儒,有人說是:濡也,長久薰習使它不斷。另一種解釋為「人需」,人所需要之事。不必如此解釋,解釋為讀書懂修齊治平就可以了。 原來讀書就是要懂理有修養, 集釋的別解引群經平議:「以人品分君子小人,則君子有儒,小人無儒矣。非古義也。君子儒小人儒,疑當時有此名目,所謂小人儒者,猶云『先進於禮樂,野人也』。所謂君子儒者,猶云『後進於禮 但是這個說法仍然不妥當。 佛家有大乘、小乘的差別,讀書有人專為功名,有人不為名利,「閉門讀書多歲月」是小人儒。孔子是周遊列國,道不行,唯恐時久而忘,所以著書。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傳於後世,不同於小人儒。 君子儒是齊家、治國、平天下,與眾生有利益。小人儒只是正心、修身。因為子夏在文學科中,孔子的學說著作,子夏幫助很多,所以鼓勵他再進於道。 你們學佛學大乘,就是儒家的「仁」,所以釋尊譯為「能仁」。你們一舉一動,要為大家,要為公不為私,這樣就沒有錯學了。三草二木一菩提,吾等還不夠小草,聲緣才是中草,「草木之人」這句話出自佛經。我們是無所立,有如浮萍,隨風飄蕩。 |
十三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有, 澹臺滅者, 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
能並列在論語的弟子,都是孔子一時的高足。 「子游為武城宰。」 「武城」不必考據。山東現今有武城,古今地理多變,不可確定周代的武城在那裡。 「子曰:女得人焉爾乎?」 「焉爾乎」,古時有作「焉爾乎哉」,這一句虛辭很多,眾說紛紜。「爾」又有人作「耳」,也是改來改去。今吾採取宋以前的講法。若去掉「哉」字,很難講。「乎」字,是問辭,還可以講得通。 從前沒有標點符號,也不願意用,因為雖然懂標點,不懂文理也不行。 這一章「爾」,宜作「爾」,不作「耳」, 「有,」 「有」,就必須一逗,因為對老師必須先答應「有」。若連著下文讀,答得太粗浮。句法就當如此。 人說話有四聲,北方人沒有入聲字,大江以南的入聲字比較多,但是上聲字不行。北方人讀入聲字,南方人讀上聲字都讀平聲,但是都不可以去掉。現今新編的詩韻,編者是無知妄作的人,不懂反切字。漢唐宋韻都有不同,上溯到詩經也都不同。宋代的平水韻,學問就多了,讀唐詩可以用平水韻的詩韻。首句不入韻,同音也都在同音上。外行萬萬不可無知妄作。 「澹臺滅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你做武城宰,在此得什麼人才呢?子游答,有。這位人才有什麼事?一是「行不由徑」,再者是沒公事不曾到我這個地處。澹臺滅明為子游的同學。 從前種地以外的為路,從前滅人國家,改他的文字,改他的路。井田有九塊地,八家各自有井田的一塊地,共同耕種井中的一塊地,井田以外有小道,叫溝洫,是小徑。平常不許人走徑路,從前走徑路的人,多是不規矩當賊的人。周代時,「行不由徑」這個規矩已守不住了,而澹臺滅明還不走小徑。 人要由小處看大處,小善不為,大善也不為,小惡為之,大惡也會為之,所以劉備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吾希望你們守規矩,不可不服從警察。你們要記住「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能這樣,往生就有把握。學「動物歸原」,做人井井有條。 澹臺滅明是子游同學,同學作官,常去同學那裡,那是去托人情,澹臺滅明不會如此。從前有舉辦鄉射、鄉飲酒等公事才去,辦完公事便走。你作你的官,我不與你來往,現今還有這樣的人,只是很少了。 |
十四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
雍也篇說的事情極簡單,對某弟子說幾句話,言語扼要簡單,不須考據。現今講論語注重品性、文學,自從接受洋文學之後,中國人不懂中國文字。自法學興起,法律名詞變成新名詞,如法人、自然人,這還可以,另外有非中非西,不倫不類者。這門課程可以不注重文學,只注重品性,反身錄講的就是如此。讀書不注重文字,在求道,因為從前人都懂文字,清代的文字直追漢代,可與唐朝抗衡,出的人物也多,反身錄倡重德性、道術,極對。 今吾在學校教書無興趣,講普通文字聽不懂,文字低落到極處了。如今提倡白話注解,背白話注解,這要了命。吾今除注重你們的品性外,還必須注重文字,因為你們學佛,國家還沒下令改佛經,學佛者卻妄改佛經,不懂中國文字,能翻譯佛經嗎?吾二十幾歲時,想說吾來翻譯佛經必定好,而今大大後悔,改名叫「不通」,一字也不會講。你看華嚴疏鈔,若能看出段落,吾拜你為師。中央日報刊載:法統、道統、心統,法統者依船山說是帝王之統,吾不以為然,吾受孟子影響。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君如堯舜便好,否則百姓倒楣,故法統吾不贊成。道統,皇帝也服從道統,自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 周家車戰,以馬拉車,何以說是騎馬?注解說,周朝不騎馬,有何證據?周騎馬,這一章書就是證據。 齊魯交戰,齊發兵侵魯,三家有權卻不出兵。這時冉求在季氏家,冉求、樊遲再三要求,季氏勉強出兵,由這二人領兵大敗齊軍右翼。孟之反在左翼(不一定),打敗戰。注書者說,執干戈以衛社稷,本是應該做的事,「夫子恐二子以有功自足,故亟稱孟之反以進二子」,孔子恐怕二人誇功,故舉孟之反壓服冉求、樊遲。這種說法的大毛病在揣測人,不可未見事實而妄加懷疑人。這一點必須學,不要以志向空洞揣測人,對自己不好,這是疑心。 單就這件事說就可以了,孟之反不誇耀自己。奔,打敗逃回來。殿,打敗回來殿後。出兵時,勇敢者在前為先鋒,退時最勇敢者殿後,在後最倒楣的原故。 「將入門,」 他在後面斷後,到魯國城門,已經保險安全了,大家看他遲遲在後,很敬仰他,必定有人贊揚孟之反。 「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孟之反打馬說,不是我有勇氣,馬不好,不肯走,我未必有這膽量敢在後頭,馬不行不肯往前走。 今人反過來,多是無恥之徒,亡國之家。你們要學不伐,埋頭苦幹,學古之學者為己,學成後往外做。今之學者為人,在乎要人知道,往外鼓吹。 |
十五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 魯衞之政,兄弟也。這時孔子在衛國。祝鮀佞口,佞的意思有好有壞,這一章是壞的一面。宋朝是美男子。祝鮀得到衛靈公的寵信。 靈是諡號,諡號藏有意義,有的諡名雖好卻含有譏制。依《諡法考》,有本來就是好的諡號如「文正」、「文忠」,例如曾文正,文官加上「文」字,武官加上「武」字,戚繼光諡「武毅」。要有「忠」、「正」的諡號很難。而明說惡諡的,例如周幽王、周厲王,夏桀、殷紂。還有些皇帝是未亡國而敗壞國家的,例如周靈王、衛靈公、漢靈帝都不好,所以前出師表說:「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諡號曰靈,是暗中譏刺。諡為靈的,都不好。 衛靈公很愛祝鮀,祝鮀會說話,宋朝很美,衛靈公寵信祝鮀,宋朝受寵於南子。南子無所不為,衛靈公也是無所不為。可是衛靈公卻沒有亡國。 孔子說這個話很幽默,人要是沒有祝鮀的佞口。 「而」,因又之辭,如學而時習之。而字諸說紛紜,事實上沒什麼麻煩,當「與」、「及」說也可以,當作介繫辭也可。 「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人又無美貌,可悲啊!「難乎免於今之世矣」,在現今的世間不免。孔子沒有說出不免什麼事,不免升官發財嗎?不免於受害嗎?這是孔子的幽默,在這個社會立不住,這是譏笑衛國不重賢人。 中庸說:「敬大臣也,體群臣也」, 有良心的君與臣,如何覺得難呢?中庸說:「力行近乎仁」。如何力行呢?樊遲問仁,孔子答「先難而後獲」,這就是力行。例如明代的來知德注解《易經》,自己困學三十年,有所得而後廣為流通,來知德就是「先難而後獲」,獲得心得後便贈與大眾,這就是仁。又例如學佛,修淨土,要自行化他,不只自行往生就完了,必須「帶業往生,乘願再來」,這是連著的兩句,注重乘願再來,就是有仁德。 |
十六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 古代的建築多是坐北朝南,所以若有人是邪建,就叫做:邪街、邪巷、邪橋等,馬路邪的就叫邪馬路。孔子說:「觀過而知其仁」,凡事必須都要正。例如一間屋子有三間房,一明二暗為三間,中間是明的為堂,兩邊暗的為室,所以說「登堂入室」。正中的門有兩扇,門沒有一扇的,「門」這個字就是兩扇的意思,而室多是一扇,叫「戶」。誰能出不由戶,人們多住在室裡,稱為「寢室」,住在裡間,出入必得經過戶。 誰能出不由戶,什麼人能夠不從戶出來呢?這一句是詩中的「興」,先做個比喻的辭,然後才是正義。 「何莫由斯道也?」 「何莫由斯道也」,做什麼事情可以不由道上走呢? 道含有兩種意義,人有人道,天有天道,天道不懂還可以,所謂「可以」者是不滿意的言辭,還沒有什麼大毛病。你是人,若不懂人道,就糟了。道是根本,佛家說是心,心為主,心變萬法,百變不離宗,隨緣不變。隨緣,要懂人道,心便是人,人就要成人,若不懂三綱五常就不懂得人道,不算是人。人如果不懂天道就不能生天,上帝接人去生天,沒有這回事,全在自己。學佛修淨土都可以往生嗎?心是主統,你們修淨土不懂淨土的道理,佛法有五乘說法,都是人道成佛,學了人就保險可以往生。你們學論語,人道站得住,雖不守五戒也隱含有五戒了。若不學佛,只懂人道,人道多麼好,死後只是再為人,不過是草木之人而已。草有大中小,草人連木人也談不上,若懂人道,便是小草,若不懂人道,就不夠上小草。所以心中無道,草也夠不上,就不夠人格。夠了人格,只許往上走,不許往下走,人道能學天道這也很好,四禪天高於六欲天。但是若不懂佛道,即使升到無色界天,還是必須墮下來,所以升天也不中用。 |
十七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 |
孔子到此世間來,其實為了度眾生,所謂「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而且「先難而後獲」,在陳絕糧,從者莫能行,都爬不起來,子路心裡氣不平,說:「君子亦有窮乎?」以為天沒有睜眼。仁者要先難而後獲,若是順順當當的過去就不會成功。佛也是先難而後獲,八相成道最後魔過來擾亂。釋迦族遭到琉璃王滅掉,佛也是遭到很多苦。全球以中國的文化為第一,有人說佛法在中國生的,例如文殊在五臺山,這種恭維,佛不接受。 孔子說:「天之未喪斯文,匡人其如予何?」又說:「桓魋其如予何?」文化在孔子身上,要孔子發揚光大。為什麼要翻譯為「釋迦文佛」?這是意譯,不是音譯,孔子有文章,釋尊也有文章,經典若沒有文字能夠翻譯嗎?在印度,文字都能念,可以配上音樂,更何況是偈子。曹子建才高八斗,編「漁山梵唱」現今已經失傳,佛家的唱讚很特別,與崑腔不一樣,字句音韻極好,若是沒有文字能夠如此嗎?佛經有華嚴字母,不能沒有文字,文可以載道。論語也是文以載道,孔子若不是佛菩薩轉世,沒有這種境界。 文中有一種文不好,歷史的文章不好,漸漸壞了,為什麼?三傳、史記都是史書,自司馬遷的史記以後就有不平之氣,有氣便有好惡之心,有牢騷就不能得其正。東周的董狐敢直書「趙盾弒其君」,這是正直的史筆,趙盾雖然不是親自弒君,但趙盾是一國的主持者,國家在你手中,你不去消滅弒君的人,而弒君者又是你家的人,這就是你趙盾有意弒君。從前的史書不讓君王看,後來就不敢保險了。如今的報紙更亂,受誰補助就幫誰說話。吾不如此,也不拿錢也不幫誰,只說公道話,何等自在!韓昌黎說,拿史筆者,好死的人不多,有相當的報應。 「子曰:質勝文則野,」 孔子是文人中的第一人,他預先說。孔子說:「質勝文則野」,質,本質,不須染色,沒有文采。質勝則卑野,不足觀,但不是野蠻。 「文勝質則史。」 文勝質則史,皇侃說是造謠生事,文詞過於事實,過質就跟史書一樣,過於用字措辭,比如說好的就多加幾層,壞的也多說幾層,失去真言語。史書必須真實,吾在編纂莒志的序,有說言語要記實,縣志、省志必須說實話,含蓄點可以。史書必須直筆說實話,可以較為含蓄,但是若不說實話,如何叫人聽?但必須說實話,你們萬萬不可以個人的好惡、情感亂寫文章,張獻之祭文昌帝祭文:「汝姓張,我姓張,咱連宗,尚饗」,痛快。幹什麼事必須直言,但不可過火,不可以個人好惡亂寫。如今的報紙刊登壞事佔多數,好事佔少數,因為不熱鬧,人不願意看,都是教人學壞。 「文質彬彬,然 「文質彬彬」,文與質必須交融,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色要和起來。彬彬是融合的樣子,說話做事一切都很文雅,可是說的話句句落實,不能違背「信」字,不能過分,這就好了。言語必須文雅,但不過分,句句落實。「然 |
十八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這一章經文有兩個「生」字,有人說起首的「生」為下生,其次的「生」為生活的生。這是咬文嚼字,文勝質則史,這就是綺語。例如元朝的文章,不必看,寫的一大篇,找不出三五個字是實話,用不著如此。 「子曰:人之生也直,」 人在社會上生存,要什麼條件?直也。孔子講直,正直無私,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無怨無恨,沒有戀戀愛著的心,公公正正,中正依理,應該如何辦就如何辦。例如正直的人做法官,人給錢他不會要,不會因為給錢而贏了官司,讓窮毛輸了官司。有些人是看人給錢又有理,硬是叫他輸,這便是矯枉過正。有些是人沒錢沒理,卻故意叫他贏,這也不直。 直必須一點希求企圖的心都沒有,這不容易,但這是生存之道,佛家講直心是道場,道場指心,心是直就成功了。 「罔之生也幸而免。」 罔,曲折,人若喜好曲折,也能在社會上生存,例如祝鮀的佞口,但是蘇秦、張儀佞口卻不得好死。若不直而能全始全終的,那是倖而免,僥倖免遭惡的報應。這是依世間法,只可說到這裡。若依佛家說,脫得了花報,脫不了果報,曲曲折折的壞種子,在八識田中,一定投胎變為畜生。 劉氏正義:「直者,誠也。誠者內不自以欺,外不以欺人。……人能存誠,則行主忠信,而天且助順,人且助信,故能生也。若夫罔者,專務自欺以欺人,所謂自作孽不可活者,非有上罰,必有天殃,其能免此者,幸爾。」 |
十九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論語一書若沒有錯字,沒有考據,沒有爭論,就比較好講。你們從論語要學行為,學文字,不必穿鑿附會。 知、好、樂三者,這一章講學問的事,其餘的事可以類推,不必多說。有人說:好是「好道」,研究的道理也有很多類,這樣說不究盡,可以類推,不可穿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對於學問,有人是為求知的,因為不知道而求知道,有這一種人物。還有一種人對事情漠不關心,重要的事或者與你有關係的事才問,但是那一件事與你沒有關係?衣食住有關係嗎?還有很多事都有關係。今人的毛病,即使與你有關係也漠不關心。事實上現在沒有關係,未來就有關係了,人們卻一切事馬虎。不關心就不肯求知,模模糊糊。 有一類人為求知而學,所謂「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想求知就不錯了。從前女子一定會做菜,今人就不一定會了,你會切肉嗎?實事上切肉必須內行。人生必須的事,都要去求知,能求知就已經比不知者強多了。 但是知是知道了,卻「不知其所以然矣」,然,是知道這件事該怎麼辦,隨喜或者可以,要獨立就不行了,這是因為雖然知道卻不知其然。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好之者」,好與知不同,沒有見到這個事,只是聽到這回事就喜好,那必然往這裡求。若是見聞以後才願意幹,是已知其然,但是其中有什麼好處還說不上來。 「樂之者」,對這件事歡喜、高興。為什麼能夠如此高興?因為有了興趣。為什麼有興趣?因為知其所以然。做一件事只要有樂趣,就放不下。 你們學問不進步,就在不樂上。顏子好學,而且是貧而樂,樂便放不下。你們見人學問好,想要比人高,不能坐者不學,就想比別人高。對一件事情,有樂趣就放不下,所以全在「放不下」。 書也不好講,必須圓解,吾說「放不下」這並沒有圓解。佛家不是說要放下,這又如何講呢?圓解的人,一切都放得下,也是一切放不下。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一切放下。又說要「淨念相繼」,又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這是放下?還是放不下?聖人只講原則,學者應當圓解。 俗話說:「整瓶不動,半瓶搖動」,學問不能一知半解,道聽塗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你們的學問太淺,說了害人。 漢宋儒者各有長短,你們知道其中的長短嗎?漢儒的長處在於按訓詁規矩注解,不妄作聰明。宋儒的短處就是漢儒的長處,宋儒也有長處,否則不能支持到今日。宋儒自己說他們的注子是「微言大義」,吾不贊成,但是明清的儒者為什麼也有贊成的?所謂微言大義,不能只看朱子的注,另外還有程明道、周濂溪、邵康節、王陽明的書,你們見過嗎?這些人的注子都沒有這個毛病,為什麼?因為他們有學佛。周濂溪起初是學佛,有佛門大師(案:即東林常總禪師)跟周濂溪說:「佛家如今興盛,不乏人才,你可以去弘揚儒家,以佛弘儒。」周濂溪是第一位以佛弘儒,到二程才貢高我僈,學佛卻不肯說佛。像「程門立雪」的典故,本來是出自禪祖二祖的故事,程頤採取來用,他白晝就寢,讓楊氏、游氏在門外立雪。本來是佛家的事,程頤卻自己倣效。若吾所辦的事,都是創舉。凡是人家辦過的,吾就不在後頭跟著。寧為雞前,不為牛後。好事吾不辦,壞事吾更不辦。 集解說:「學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篤,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深。」這一個「篤」、一個「深」字,很重要、很好,不必囉唆說其他的。 賭博的人明知是假,即使傾家蕩產仍要賭,明知被騙,是假的,仍要賭,樂此不疲。所以若能樂道,就不怕死了。這一點可以自己去悟。 |
二十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
我們人分九品,上上者是聖人,這是生而知之者。這依世間法說不通,學佛便能知道,因為前生斷惑,乘願再來不迷了,今世接著再修行。 人一下生就不平等,分上、中、下等九品人。下下,其愚不可及也,一竅不通,但是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所以孔子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研究易經,易經要學到一知半解大不容易,而一知半解的人更不信。佛家說三世,過去、未來人願意信,現前看得見的,反而不信。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就求學、求道而言,其餘不必說,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中上之人才懂。見中等人要說中等話,若說上等法,中等人也不一定懂。初學佛的人一聽似明而不白,這是中等人。此時為他講佛法,必須講淺。但是諸法平等,什麼法為淺?人分九品,道也分九品,一種道就深淺不一,例如一碗茶中都不平等,上與下也不一樣。若碗裡所盛的為蜜,中邊皆甜。例如淨土宗,吾最怕講,為老太婆講念佛往生佛來接引,他懂得信與行就可以了。但是佛為什麼要來接?佛如何來?什麼時候來接?若依十六觀經,便不能為這等人講了,中人以上才可以語上。 吾看病,初上來時用輕藥,將要好時才用重藥,因為吾一上來看不準,所以用輕藥,所以好壞都無傷,將要好時用重藥,可以放膽用藥了。 「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若為初學者講真如本性,你自己還不懂,如何能為他說?你會空才會講有。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八地以後的菩薩才知道五蘊皆空,這「五蘊皆空」的境界,任你再怎麼善巧講,他也未必能如此認識。這種境界,只空不行,必須再說妙有。說者以為善巧方便,但是聽者的心理不一樣,所以說佛法最好講人容易懂的。因為中人以下,不可語上。 周濂溪、邵康節開啟宋儒的端倪,講性與天道,到後來的李二曲《反身錄》反對作文章,全都是講內功修德。周濂溪全講內功,宋儒講靜坐,要空心,一念不起,所以他講的微言大義有講得不錯的地方。但是周氏所開啟的理學,並沒有罵佛,二程開啟罵佛的端倪。程子說:「佛講得更有理,更不可信。」這個話怎能說得通?這是二程的說法。 儒家講「懲忿窒欲」,忿與欲就是貪瞋痴,無欲則剛,宋儒有修養的內功,漢儒的短處就在內功講得少。漢儒還有些人羼雜黃老之學,但是談不上修心,只重訓詁而已。宋儒把大學、中庸格外提出來,證明儒家也有內功,卻妄作聰明。宋儒說性與天道,那是說什麼人的性與天道?宋儒講誠,講毋不欺,這樣算誠嗎? |
二十一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
這一章有爭議。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 樊遲問稼,問圃,孔子說:「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這一章是問智,孔子答「務民之義」,劉氏正義說,義指十義,就是父慈、子孝、夫義、婦聽、兄良、弟弟、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敬鬼神而遠之。」 「敬鬼神而遠之」,這是指行禮。敬鬼神但不能近,近則褻瀆。 上文有說到「孟之反不伐」章,當時冉求為季氏宰,與齊國作戰,冉求與樊遲一起出來抵擋,當時的樊遲一定不是百姓,樊遲也同時為政,有職務,爲老百姓辦事情。 樊遲為政時,問孔子如何才是有智。孔子答復他必須「敬鬼神而遠之」,這並不是要人不敬鬼神。三代對于鬼神都很恭敬,雖然恭敬卻不能褻瀆,不是叫人侮慢鬼神。也不是像一般注解所說的要人「離遠一點」。祖先為鬼在太廟供奉,難道連太廟也不要了嗎?佛家也不皈依鬼神,只是尊敬鬼神而已。宋儒因噎廢食,唱高調,不說因果,以為只要行好事,不問前程,說的太高。孔子說,鬼神如在左右,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儒家講慎獨,自己一個人是獨,就必須謹慎,如同有十眼看著你,有十隻手指著你,嚴厲極了,所以說:「不愧衾影」,對得起自己的影子,睡時對得起衾被。這是對上智說,下愚的人不懂,所以佛家注重三根普被。 你們學佛,而儒家主張慎獨,你能不愧衾影嗎?你所學為了什麼?夢是心頭想,是下意識的作用,若沒有這個想法,就絕無此夢,例如女子不會夢作新郎,男子不會夢到生孩子。你們所夢如何,不必問別人,自己往生與否自己知道,自己曾夢過極樂世界嗎?夢過佛嗎?若不曾夢過,那就是所下的種子少,這樣能成就嗎?不夢西方,不夢彌陀,則種子必寥寥無幾,往生渺茫。吾曾說,你若不能無夢,只要知道夢中是夢,就能跳高山,入大海,穿牆也不會有障礙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先學知夢就可以了。 對鬼神禱告,孔子不贊成,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妄念沒有了,那罪在那裡呢?有心就有罪,孔子教百姓十義,不贊成向鬼神求禱。 「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樊遲問仁。好事難成,壞事容易,若人人講理,天下就太平了,就因為很多人不講理,所以必須忍,要百折不回。一開始上來沒有不難的,也沒有衝不破的,例如孔子在陳絕糧,陳蔡不借,到楚借糧,始終不改變宗旨,這就是「力行近乎仁」。 希望你們今日為君子,將來都能往生西方。 發明的「四書恆解」可以參考。 |
二十二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
這一章的讀音,依從前吾所學的讀法。這一章是孔夫子所發的議論,沒有對那一個人說,也不知為了什麼事而發。古人的注子,不論漢宋,也可信,也不可信,我們是學孔聖人的書,不是學注解,合理的注子我們信,不合理的不必依從。 你們若想知道文字的意義,可以查辭源、辭海。若讀音則只有查康熙字典,其餘的都不可靠。如今的廣東話,就是從前的唐音。漢以後才講反切音,有唇舌齒牙喉,而且有開合口呼等等。很多掌故說,南方人到北方說話,北方人到南方說話,都鬧笑話。從前考中科舉,當知縣以上的正住官,都必須會京腔,因為皇帝要召見問話。 樂(ㄩˋㄝ)禮樂,指音樂,其實北方的音讀作「ㄧˋㄠ」。京腔讀成兩個音。 樂(ㄌˋㄜ),如「不亦樂乎」,北方人的音讀作「ㄌˋㄠ」。 「ㄌˋㄜ」也有「ㄧˋㄠ」的意思。 「喜」在心頭,喜在心。吾學內經,知道七情由五臟發生,心主喜,「喜在心頭」這是脫胎自內經。若是喜過分可以治,水剋火,腎主水,腎主懼。樂則是心外普遍對很多事都樂,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用樂字。 樂讀作「ㄧˋㄠ」,是指喜歡執著於某事,不是普遍對任何事都樂。 樂又音「ㄌˊㄠ」,伯勞也作「伯樂」。韓昌黎〈雜說〉︱馬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樂要讀音「勞」。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知者樂水」,智者喜歡水。「仁者樂山」仁者喜歡山。 這一章不是批評人,全是哲學道理,很難講,孔子他有所感觸說的話。例如「子在川上曰」,孔子見山見水都有感觸,因為他看山水自然的氣象有大作用,例如中庸云:「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佛經說一芥子內藏大千,一毛孔入三千大千世界,轉大法輪,孔子看山水有大感觸。 講的時候應當依漢注,漢注不說微言大義,而字句可以講得下去。參考集解,就可以知道了。集解說,有智慧的人願意運用他的才能治理天下,子在川上曰:「不舍晝夜」,萬事如水永遠不斷的流動。智在易經八卦為澤,以恩澤萬物,所謂「聖朝多雨露」,智者用心智治理世間。 「知者動,仁者靜。」 仁者如山的安住,風吹雨打,地震,自然不動,所以被萬物依靠,所以說「靠山」,但不可靠「冰山」。仁者讓百姓來依靠,遇到一切困難都照常不動,所以萬物生焉。水不捨晝夜,是動態,山不改變,不動,是靜態。 「知者樂,仁者壽。」 「智者樂,仁者壽」這很難講,顏子仁而夭,孔子仁而僅七十二歲,仁者真的有壽嗎?漢儒講不通,宋儒是知而不說,凡是講因果的,宋儒他們都不說。 唐以前古注,皇疏引陸特進語,這個人姓陸,特進為官名,這個人或許是學佛。他說:「此章極辨智仁之分,凡分為三段。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為第一,明智仁之性。又智者動仁者靜為第二,明智仁之用。先既有性,性必有用也。又智者樂仁者壽為第三,明智仁之功已有用,用宜有功也。」有性必有用,智是流動,動態;山不搖動,人纔能倚靠,一個是流動,一個是安穩不動。 第三段智者樂,仁者壽,這是說明智仁的功效,後來的結果。智者樂,這必須會意,要動作勤勞。大家都得好處了,君子都高興,小人都不高興,因為小人以損人利己為樂,君子見大家得安穩所以快樂。 仁者壽,有注解說是名譽永傳千古,這是勉強的解釋,其實名譽也一樣會死,例如現今的時代,孔子的名譽在那裡呢?孔子現在成了孔老二。孔子的七十二大賢,那一個人能說出三分之一人的名姓? 「仁者壽」,孔子說世間法,樂與壽指當時的事,壽就是壽命。仁者壽的道理是什麼?若中國書與佛經合起來講,更圓融。孔子雖然知道「性與天道」,也是罕言。人的壽命為什麼有定數?活了五六年就死叫「短」,但是比起朝生暮死的蜉蝣算是壽了,若與龜鶴數百年的壽比,自然稱不得有壽,因此可知壽命都不一樣。 今人的壽命,依莊子說是一百二十為上壽,百年為中壽,八十為下壽。七十勉強還算壽,杜甫詩云:「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叫稀壽。易經太極,六十年換一輪甲子,所以人生六十為正壽。壽是死的警告,有什麼可以高興?二十、三十作什麼壽?民國以前的訃文,六十曰正壽,不到六十曰「得年」,沒有有「壽」字。如今的人是顛之倒之,吾不作壽。活到六十為一甲子,顏子壽四十一歲,這另當別論,普通人是七十古來稀。 吾所學很雜,曾學過內經,學內經必須懂易經及禮記月令等,否則不能講,八卦變化,必須觸類旁通,文王、伏羲所定的八卦方向都不同,天干地支在內經中也都有變化。吾沒有學問,吾講內經,怕害人,吾是勉強答應,其實不夠資格教。答應教內經之後,心裡很作難,找若干參考書,都有作表,為了不敢害人,所以用心。內經首篇不是治病,曰「上古天真論」,講天然真氣論,人現今的壽命百年,吃過飯後,不許剪髮剪爪,因為髮爪都是「血之餘」,早晨起來必須散髮,不使頭髮受辛苦。男女交合一次,必須好幾天才補得回來,若沒有補回又交合,就會未老先衰。飲酒有酒毒、躁氣,一般人不知道而自我摧殘,所以很多人未老先衰。五十曰艾,艾是指不白不黃的髮色,這就是半老,所以五十不是半老嗎!若四十歲有白髮,這不是未老先衰嗎?髮為血之餘,陽氣不能到達,頭髮就變白。依常理,女子四十九無月事,男子六十四無月事,往後就不能生育了,但是還有人七十、八十仍能生育的,內經都有說。 盤古幾萬歲,軒轅黃帝活了幾千歲,依次漸漸減,如今人只有百歲,佛經也有增減劫的說法,萬事都沒有一定。孔子那時候就是人壽百年,六十歲就是壽了,年歲多更好,漢代的張倉就活到百餘歲。 仁者不憂,君子坦蕩蕩,心安安然然,氣血依軌道走,六脈和平,仁者自然長壽。七情都是氣,一動七情,氣血所走的就不調和,佛經說是「四大不調」,六脈不勻,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便容易生病,就會短命。顏子的心在道上,生死一切都不在乎,但是簞食瓢飲,或許是衛生差一點。從前的人有內功,現今的人沒有內功,驕奢淫欲,只有外功,講究衛生也許有些幫助,但是內功外功必須合起來看才能講。果真能仁者不憂,心裡坦蕩蕩,必定長壽。 |
二十三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這一章也是孔子自己發的議論。萬法都會變化,這一章孔子所說,是往好處變,要去除毛病,這是孔子當時的話。齊國一改變政治,就可以與魯國相似了。魯國一改變政治,就可以回歸到正道了。這一章的重點在魯國,可見魯國到孔子那時都還沒有上軌道。 為什麼說這個呢?因為姜太公與周公一起開國,太公弔民伐罪,開啟周的天下,功都在太公。凡是講德威並濟的,就要用武力平定它,自古以來就有兵法,非殺人不可,所以書經云,孟津之戰,血流漂杵,講革命就沒有和平的革命,「武王之戰,血流漂杵」語證明革命要流血。 齊國是太公的功業,孔子說,韶樂,盡美矣又盡善矣,而武王的武樂盡美矣,未盡善矣。太公多半用武,周公多用文,有時也有殺人例如平定管蔡之亂。太公到齊國,半年就安定了,賞罰整齊。魯國的伯禽用禮樂的教化,三年才安定。周公說,將來齊國昌盛魯國會倒楣,但是齊國會先亡,魯到後來才亡。一者是用德威之中的霸術,一者純粹是用王道。到春秋這個時候,魯政為三家把持,所以孔子說這一章也有感觸。 你們做事不可以急功好利,必須在仁上著眼,立德、立功、立言,德為起首。 |
二十四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
「子曰:觚不觚,」 觚有二種物品,都稱為「觚」。周朝時為祭器飲酒的叫觚,有稜,辭源有圖,可以知道。吾年輕時學得雜,古董玩器吾都懂,賣古董的對外行人稱觚為「花插子」,那是胡說,觚不是插花用的。另外有人說:「率爾操觚」的觚,那是木簡等,是秦漢以後的事。這兩種說法,不可以混淆。 觚為三代器物,周代以後就沒有了,可以盛 「觚哉!觚哉!」 孔子不說是指什麼,只說:「觚哉!觚哉!」觚啊!觚啊!這是正說。也有人說,觚後來做大了,缺了棱,孔子的意是說:把觚作大缺了棱,那還算什麼觚。 這一章有如作詩,是指桑罵槐,例如當公務員,要紅包,不說別的話,只說:「公務員啊!公務員啊!」更可以說:「好公務員啊!好公務員啊!」這樣說可以「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這一章其實是感傷三家的越禮,像三家者以雍徹,當大夫的僭用 到漢代有寫字的木簡,有多個方面的東西,那也稱為觚。但是孔子那時候只有酒器,沒有木簡,所以這一章的觚應該是指酒器。我們說「率爾操觚」,那個觚是指木簡。 |
|
上一章「觚不觚」,與以前的經文由弟子問孔子答,有所不同,純粹是孔子說的聖言量,得一句就受用無窮,舉一不僅可以反三,還能反萬。 從前懂古董的都是讀書人,古董以金石為第一,如今的人只認金玉,其實都要文人才懂。明倫雜誌,規規矩矩,正知正見,不害人。觚既不觚,本質壞了,就不行了。 觚是酒樽,後來才有「木簡」的意思。這裡是指酒器,孔子時候還沒有木簡的意思。 聖人的言語,孟子也還不行,後來注解的人更加妄作聰明,所說必須中正和平,不譏刺人,又要說到骨頭裡。這一章像詩,觚盛 不教你們參禪,因為凡是人都有職務,有辦公的,有開商店的,有半公半私的,家庭有二人以上,這一句就用得上。你當公務員,不辦公事,辦其餘的事,就是「觚不觚」。教書事前不溫習,也是觚不觚,若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就是觚不觚。例如我們辦這個國文的補習班,不要錢,外人不相信,認為人要錢你偏不要錢,是唱反調,反而被挨罵。雖然外人不信,挨人的罵,仍然不改其志,不搖不動,志立下來後就要幹到底,這是「觚是觚,觚哉!觚哉!」。 吾的脾氣自從前就養成習氣,所以語多苛刻,講書不和平,這個習氣不改,往生無望。為什麼?因為心中有惡。固然佛法最高境界不可有善也不可有惡,但是心理必須改,否則不能往生。君子要思不出其位,把分內的事情刪掉,不做職位內的事,這就是觚不觚。 |
二十五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 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
我們講論語,參考許多書,希望能不會錯。怎樣叫不錯?一者,沒有的不說;再者,注解有錯的不采取,但是長久流傳的也必須知道。講者有心得的地方,也可以講,例如「力行近乎仁」,引證「先難而後獲」,這樣就不是妄作聰明。歷代注者的毛病,都是先把宰我罵一套,事實上宰我的文字、言語、武功都很好,後人要幫他牽馬都不能夠,所以不可說宰我不懂仁等等,只要實實在在注解,就可以了。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 宰我提這個問題,大家試著猜猜孔子要怎麼答?吾作詩,都要摀住下句,就是用這個辦法。宰我所問,這是假設的比喻語,不是事實。 「仁者」有仁道的人,或行仁政的人。不作官,也可以行仁道,急公好義,濟困扶危。他既然喜好行仁道,就告訴他說﹕「井有仁焉」,井中有仁道的事。 「仁」有人主張作「人」,講法好講,但是可以不改,不須要當「人」講。有一位好行仁者來告訴說「有一樁做仁道的事」。救人不是仁道嗎?宰我不說人,而人自在其中。人在井中受苦,救人就是仁道的事情。 「子曰:何為其然也?」 孔子說,何必啊!孔子所說為真實語。 你們學論語懂得五乘說法,首先要站住人格,才能往生,若不能站住人格,就是「人不人,人哉?人哉?」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君子可逝也」,逝、往、從三個字都不同,由此到那裡去為逝,可以到那裡去,但是不可以就去跳井,不跳井如何救人? 「可欺也,不可罔也。」 這個事真假不一定,或許有人來欺騙你。欺,欺騙,罔也是欺騙。欺是欺騙的人說得有道理。罔是欺騙者來說的曲曲折折,說得不圓滿,不合理。 孟子萬章篇中說,子產要人把一條魚放生,這個人回去後把魚吃掉了,再來回復子產。辦事無論成不成,都須要回來說明、回復。回復的人說,魚下水時很高興,再倏然而逝,逍遙遊走了。子產聽聞後心裡覺得很快樂。孟子以「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解釋,可說是很得當。而這兩句就是孔子在這一章所答復的意思。 這一章只是假設,不是實有其事,宰我提問,假設「仁者」一個逗點,這裡有一位行仁道的人,他急功好義,都與人有好處,是一位行仁道的人,見到這樣好行仁道的人,雖告訴他說,井裡有一樁行仁道的事,那人自然就在其中了。講出來若不合道理,必須考慮,不能聽什麼信什麼。 這一章的意義是什麼?孔子提倡仁,所以宰我問行仁,有人來欺騙喜歡行仁的人。如同現今的辦慈善事業,學佛法的人,借佛法、慈善圖利的情況很多。從前吾也上過當,有人來欺騙吾,說他的皮包掉了,無法買票回家,起初吾如數給他,數次以後,有人再來說,吾就給他二十元。我們學佛是學智慧,不可以被「非其道罔之」。 |
二十六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
考異說,有些本子沒有「君子」二字,有「君子」二字是對學生以外的人說,無「君子」二字是對學生說,其實對學生、其餘的人也必須如此。 畔是地的邊緣,從前通「叛」字,背叛的意思,二種說法差的很遠,應當如何採取?很多人主張作「叛」。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 君子是求道求學的人,必須博學,不是偶一為之,必須「博」。這個字重要,例如「攻乎異端」,攻當作「求」,學習的意思,異端是正道上所沒有的雜學都是異端。孔子那時候沒有楊墨,因為只要一門能通,其餘的門就通了,否則愈學愈亂。博學並不是像如今的人,一上來就開幾十門的功課,學生接受不了,學生只要夠學分就算學完了,結果是門門不精。吾從前也上過小學,開始上高等小學堂,定出十幾門功課,畢業的時候還沒有教完,老師必定把它趕完,也不格外加鐘點費。中學所出的題目,都是小學所學的東西,不是學 「約之以禮,」 「博學於文」,書籍稱為文,竹版木簡就是文,博學於文意思就是要多讀書。但是不斷的念書,也還不行,像貨物都收來了,必須要用。眾多貨物,要用什麼貨?例如學武的人,十八般武藝,樣樣都精,臨時要用那一種武藝?平劇「白水灘」,演青面虎佔山為王的故事。說到中國的,你們都不懂,說西洋的就懂了,林琴南譯的依索寓言、福爾摩斯探案,也不錯,可以學些東西。 「約之以禮」,讀書學事故人情,孔子提禮如「繪事後素」,子夏就說:「禮後乎」,重點不在禮上。但禮是起頭,若沒有禮,孝第忠信就做不圓滿了。雖然要多學,但是用的時候必須約,撿出一、二條來用,簡約按著去做,做什麼事?先在禮上走。自古求學便是先學灑掃應對,你們如今是連吃飯也不會,「常禮舉要」裡的禮你們會了嗎?先學禮,才不會犯上作亂,「常禮舉要」這還只是說小處而己,我們也辦不到。 文是什麼?指一切藝術,都得學。孔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道德仁三字為標準﹔只要仁字做得圓滿,那所做所為便能合乎禮。因為道德不懂,所以孔子說仁,仍不懂才說義,行而宜之謂之義,再不行才說禮。所以道德仁藝最下的藝,六藝開頭就是禮。游於藝時,就有禮。禮記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禮是規矩,是道德的條約,禮再不懂就沒辦法了。禮是道德的條約,不是政治也不是刑法,不講強制力量。只是以君子小人來分別,不合禮的為小人,那就要摒棄。若刑罰不守就要判罪,禮絕不如此,所以能用禮治國,那是何等和平?但人們多自甘下流 文是指藝術,藝最首要就是禮:禮樂射御書數。不學禮,就會妨害人,而且自找侮辱,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日本不亡國,因為日本人不拆廟,不打倒孔老二,還有天理在。你們學會《常禮舉要》,在外就不妨害人,假使處處與《常禮舉要》反對,將來必定沒有好結果,你若無禮,人們就會說「無家教」,那就傷到父母了。 博學於文與約之以禮是一件事。博學而用的簡約。佛家的法門有無量,必須誓願學,這也是博學,但是修行只修淨土。 「亦可以弗畔矣夫。」 叛,背叛。「亦可以弗畔矣夫」這個樣子,就算不很好,也不離經叛道了。果真能做到這二句,吾往後也可以像宋儒說微言大義了。 但是有些人有禮,道還夠不上,如何說是叛道?這種「有禮無道」的人,是無道可叛。 「畔」有兩種說法:一者是偏,不合乎中道,要講的合乎中道,才會和平。《反身錄》雖然不夠中道也不至於講偏話、說片面的理,中庸之道是要不講偏頗的話。蕅祖是從佛學的說法,宋儒也有說合乎中道的。以偏頗解釋「畔」,這種說法和平些。佛家講空、有都是偏,非斷非常,非空非有,才合乎中道。禪要一念不起,密要三密加持,即身成佛。「畔」第二種解釋是叛道,這也可以通。 世間法,孔子說到盡處了﹔而出世法的性與天道就少說,主張「君子思不出其位」。佛法是世法少說,出世法也是說到盡處了。各位本來是為了學佛,在三十年前的學佛者,比現今的人都好,因為具有中國的舊思想,還有舊文化,今日都洋化了,現在誰讀過半部論語啊? |
二十七 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
吾預備時雖辛苦,還不覺得,講的能不能契機就難說了。你們聽了將近一年,略微開了悟性,但是因為底子差,所以吾不知你們的領略如何。 今天要講的這一章很難講。書不能不讀,但是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因為書很多,有害人的書,而且還有注論語的人罵先賢,後來的學者看了就以為有理,跟著群起而罵之。這種情形說是「一唱百和」還算溫和,說是「一犬吠影,群犬吠聲」就苛了。詩亡而後春秋作,春秋又不懂才有三傳,更苛了。這樣仍然無效,仍然不往好處走,所以雖然苛也不為過。今日之下,不能不苛。 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諸葛亮是「略觀大意」,因為古代有些書太過費言,可以只取其中的大意,而遺去言辭。只要知大義,就可以辦事。諸葛亮未出隆中,就能說出天下可三分,你能夠嗎?孔明一生辦多少事,輔翊阿斗,六出祁山,拼著命,比起曹操、司馬懿如何?諸葛亮講究人格。 「子見南子,」 子見南子章,自古以來沒有解決,有沒有這件事實?有人主張有,有人主張沒有,論語一書是孔子弟子所編,必定是實有其事,但是不知如何講而已。 孔子到衛國,當時的衛靈公,是糊塗蟲,而南子夫人好淫。見 「子路不悅。」 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子路是痛快的朋友。 「夫子矢之曰,」 矢,有一說是誓願,有一說是陳說,這兩種說法都不通,因為孔子不必對子路發誓,也不能對子路陳說。另一種說法是作「直」,可以采用此說,意思是「直接告訴他說」。 「予所否者,」 否,不對。有一種說法是「不也」,另一種說法,讀作否泰的否,吾道遭到否。 「天厭之,天厭之。」 厭,有一說法是棄捨,另一說是閉塞,還有一種說法是當夢魘,自己不能作主。 這一章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孔子發誓說,若我有幹了不對的事,天厭棄我。這樣孔子就不像孔子了。 第二種說法:我今遭到否遇,是上天要閉塞我。這種說法比較和平。 第三種說法:我如果不如此作,南子雖壞,天還是保佑靈公,不會亡國,我有什麼辦法? 以上各說都講不通,知道有這麼一說就可以了。 |
二十八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 有人說,「中庸」一書不是子思所作。鄭玄,記云:「中和之用也,名曰中庸。」 中,中和。孔子之道不前不後,合乎中道。 庸,用也。又有一種注解,庸,常也。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 孔子的道,不過也不會不及,因為「過猶不及」,辦事太過與不及都一樣。孔子的六經,都注重「中」,孔子是聖之時者也,正在這時侯,就在這個當中。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國的學問都在「中和」,中醫認為人若是「六脈平和」就沒有病,人會生病,不是陽盛就是陰盛。現今的一切學問都是過猶不及,所以現代人若能學「中庸」這點就能做人,將來可以往生。佛家說,空、假、中,中道就是不偏空,不偏有。 「中庸」並不是從孔子開始講,而是自堯舜就講「中」,所謂:「舜執其兩端,而用其中於民。」中國的東西,如「天平」,就是要無過與無不及。 「其至矣乎!」 「其至矣乎」是說中庸的德好到極處了。十分是中庸,十一分就超過,九分則不及。 「民鮮久矣。 「民鮮久矣」,中庸的德,雖然好到極處,但是一般人不依著照辦,已經為時很久了。 今日之下,食衣住行等,一切都不中和,都超過他的身分,及必要的程度。從前吾家,代代為官,而一年所吃的東西,四季都有一定,也有一定的講究,但是都沒有像吾今日吃的好。范仲淹、司馬光,後來作宰相,有了錢,但是所吃的仍是從前那種舊飯菜,其餘的錢留下來設置義田、辦學。大家應當知道﹕凡事從微而盛,固然可喜,但是從盛趨衰,就不喜歡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
二十九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 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
你們聽書不可笑話人。在此聽論語、佛學,器識與普通人不一樣,程度不一樣。讀書講究器識,聽吾講華嚴、論語,器識增加多少,是你的好處。器量見識不容易長,沒有這心胸就不見境界。不讀中國文化,很難長見識,初唐四傑楊、王、盧、駱,文章雖好,而皮氏認為四人都不得好終,只有楊迥一人終為縣令而已。有人說器識不夠,實際已不錯,討武曌檄的器識就大。社會有好事,若考慮有好處與否就完了。井有仁焉,想到私家便完了,你們須處處往公家處著想。今日的告別式場,弔者大悅,昔日則有清議公論。 有人說,佛家不近人情,以為博施濟眾,堯舜其猶病諸。批評者還說不出堯典帝典中堯舜的好處,以為堯舜尚且辦不到,我們不辦是應該,器識就不行。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貢有錢,孔子周遊列國得力於他。諸弟子問仁,孔子不許以仁,所以有這個問題。眾是人民以外,連外國的人民,不分彼此,如能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可謂仁乎?心胸大,不是吹大氣。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孔子說,這樣豈只是仁,若能照這樣辦,到達聖人了。聖是誰呢?指出堯舜,堯舜也做不圓滿,連禹湯也在內,禹治水過門不入,商湯的仁心澤及禽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但是老師孔子每次都不許仁,如何是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人而達人」自己能樹立起來,成了人,比得什麼好處都大。成了人,念佛將來才能往生。己欲立,先在自己身上,先把自己立起來,再說話。一般人只要辦到這裡,自己如此,家中的父子兄弟,及外頭的四海之內,由近及遠。若近處的辦不到,遠處能辦到嗎?不孝父母,能愛國嗎?吃好穿好是其次,重要在「立」,成立起來,勸父母念佛。 達,通達。佛為達,儒者,一事不知,儒者之恥,佛家要破塵沙惑。 「能近取譬」先在近處找譬喻,可以算是行仁的方法。 程子曰:「醫書以手足痿痺為不仁。呂氏曰,子貢志於仁,徒事高遠,未知其方。」,這是罵子貢。 朱子云,能近取譬,如釋氏的因指見月。比喻不倫不類。不是朱子以後才闢佛,而是自他的老師程子已開始闢佛,以為佛家更近理,更不可信。 |
|
你們學論語,要更求其所以然,這就困難了。講了數章,仍然不能盡得其中的大意。若只依一家之說,恐怕句法讀音都會錯,也說不定。朱子固然有功,取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合為四書,叫讀書的人讀這兩篇。但是大學、中庸,人人讀而不懂,所以考場出的題目,學庸也缺如也。集釋聚集古來諸說,可以觀而會通。 上次講的「子貢曰博施於民」章,孔子答覆到「必也聖乎」為一段。因為子貢所說的,不是初機所能做到,所以孔子往後再說一段:「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這是仁的簡單行法。 孔子說仁,有一個做法,自己把自己先樹立起來,先站住人格。仁為二人,站住人格才能行仁道,自己人格先成立起來,但是你自己成立起來很好,那是你自己好,仁道是二人,欲是要叫別人的人格也成立起來。 有注解說,這是恩惠加於人,有利益的思想。除了錢財物品,其餘的難道就不是恩惠嗎?例如擊壤歌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鑿井而飲,帝力何有於我哉!」從前的人都懂這個,這正是贊歎堯王。若不是國家有道,百姓怎能有此自在,自由工作而無人妨礙?百姓這等自由自在,是那一個人的力量啊?人們都知道是堯帝的大恩。這首歌是以「帝力於我何有哉」反面形容堯的功德。若國家無道,要納稅、要送紅包,如何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你們不懂這個道理,試想桀紂的時候能夠如此嗎?這種話講給現今的讀書人聽,只有萬分之一的人聽得懂而已。 學論語要使你們成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顏子等於聖人,給他利益他還不要,因為顏子自有其樂。開悟的聖人,要他為惡必定不肯,因為聖人得了法喜的原故。學佛知道財有七聖財,你們呆板,只知七聖財,而不知佛的可愛樂境,彌陀極樂境界都是聖財。 以前的人家裡窮,老人讓你讀書求通達,是要你通達道。如今的人不同於古人的心理,要你出來作官,卻是為了發財再發財。你 「能近取譬」,中庸說:「仁者,人也」,人才能辦仁的事業。幫人辦事,要從那裡辦起?親親為大,先在父母身上,由近往遠推,齊家而後治國。結婚,不可以只擇取女子的容貌、男子的財物,男女居室是人之大倫,男女整齊後,就可以宜兄宜弟。兄弟原來很好的,娶了婦人以後就會爭財,所以說:「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夫婦兄弟和睦,父母的心裡就沒有操心的事。所以兄弟悌讓,就可以漸漸孝養父母,如此才能教國人。能近取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恭敬我們家裡的老人家,推廣出去也要恭敬別人家的老人。先齊家再說治國,在家對兄弟沒有私心,在外便是好公務員。這種事不必人知道,只有天知道。 仁的事業並不遙遠,所謂:「執柯以伐柯,其則不遠」,在家人父子身上行仁厚的事,再來是在親戚、朋友身上行仁,再來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四海之人身上行仁,看你要怎麼做。 |
述而第七
一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
吾每次只講二、三章,所以進度慢,每章要說明經文的意義之外,還必須知道經文的用意,所以很難講。若只看朱注,那是一家之言,若是看集釋,便能知道眾多的講法。例如讀音、句讀古今都有人說,但集釋他的斷句就是依著今日通行的本子,因為自從朱注以後,多數人都用朱熹的說法。朱子的功德,是將大學中庸從禮記中提出而成為四書,一般童子學習而不了解其中的意義,所以科舉的小考、大考都不出大學、中庸的題目,因為懂這個的人不多,顧到人情所以不考。 「述而不作」這一章的「老彭」,有人說是老子、彭咸二人,也有人主張就指老子一人。兩種說法都有相當的考據,都是根據經史子集、大戴禮、史記等書籍。有人說,彭咸一千多歲不合理,但是為什麼《綱鑑易知錄》裡說三皇等人活了一萬餘年?為什麼彼存而此廢?自己不信,以為人造謠言。吾采多數人的說法,老彭為一個人。丹鉛錄云,老子五千言是述而不作。又焦氏筆乘說,孔子贊十翼,自伏羲的先天八卦,所以孔子就是祖述伏羲。書經,孔子始於堯典舜典,宗五帝。詩,孔子從周代開始,是宗三王,都是述而不作。孔子修春秋,自魯隱公開始,始於五霸,春秋雖然是述而勝於作。老彭,王輔嗣、楊中立都以為是老聃。 羿善射,古時候的夏、周都有羿,只要善於射箭的人都名為羿,不是說用羿的名字騙好幾個朝代。彭,堯王時代就有彭,所以凡是壽者都名為彭。用這個說法就可以了。 「子曰:述而不作,」 孔子一生的學問,都不是自己創作,都是述說古人。現今的佛經,吾沒有注解,吾有心得才注解,沒有心得就無可注。只要一說出來,發現前人都有說過了,如果用抄的那就是偷盜,做賊,可恥的事,而且不是偷一家,這樣的注解對人有什麼益處?吾都是畫表。吾所做的,都不做別人已經作過的。 孔子述說前人的意思,例如經文有:「傳有之」,「詩云」,「古人有言曰」。孔子就怕大家妄作聰明,所以說:「述而不作」,古人作,我們只是述說述說,宣傳而已。 「信而好古,」 孔子是宣傳家,宣傳可信而且是善的部分,因為古時候的人一切質樸,所謂:「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先進的人很直率。「後進於禮樂,君子也」過於文飾便失了直率。雖然直率有時會傷和氣,但是,如果要用人,孔子說:「吾從先進」要用野人的禮樂,雖然粗野一點,但是實在。 「竊比於我老彭。」 吾也不敢說吾對或不對,老彭尚且述而不作,吾學老彭。 孔子說,學我「老彭」,「我」是親近的意思,例如「佛」,有人說「我佛」。孔子形容老子是「其猶龍乎?」孔子謙虛說,我沒有他本事大,只是私下比擬他而已。 居處現今的世間,若行古代的道,災必及乎身,因為走不通,會遭大麻煩,應當要知道時候。例如如今的人行鞠躬禮,除了佛家以外,其餘的人要行跪拜禮就不行。 中庸說:「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有人誤解以為這樣可以同流合污。文以載道,要緊在「道」這個字,要志於道。一般人得了富貴以後,就會奢侈淫佚,志於道者在富貴之中仍然不能捨道、失道,不能淫。在貧賤,貧賤不能移,不能窮斯濫矣。遇洋人,威武不能屈,例如寫英文用橫,不能用直,但是寫中文時就不能用橫,應該用豎的寫。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不能改所志的道。 東坡教人要厚積薄發,孟子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得道以後就可以源源不絕,所以李太白落筆千言,倚馬可待。現今的人肚中空空如也,一肚子草包,小心火燭,像今人畢業寫的論文。從前的三都賦,有人說是做了十年,而今人的論文,數年以後,人家也不要了,因為又酸又臭。 舊小說是中國的白話,現今的人不懂,平劇今人也不懂,中國人不懂中國話,你們想想這個問題。昔日要滅人的國家,先滅人家的文字。 |
二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何有於我哉! |
先說普通大家都懂的講法,先懂經文的意思,再懂文法。 「何有於我哉」,前面經文也有「何有」,但是與這一章的講法不同。 「攻」,攻擊,攻伐,有人以為沒有這種講法。漢儒把「攻」作「治」講,有人以為不許有兩種說法。在此處講不通,所以要有「攻、治」兩種講法。其實盡信書不如無書。 這一章的章法分三段:已學、未學、學成。 「子曰:默而識之,」 孔子說這一章,教人求學的辦法。教學和求學不同,教人求學,必得學了「默而識之」。默,不必先發表講解,記在你的心中清清楚楚,別忘了。 「學而不厭,」 「學而不厭」,天下的學問太多必須博學多學,沒有學的再學,不能厭。所學的多,新舊都要有,有所得以後才「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去教人。 「誨人不倦,」 「誨人不倦」,教人不可厭煩,只要他來學,你就必須教。你是聖人,要教到他成為聖人才可罷了,你不能厭倦。 「何有於我哉!」 「何有於我哉」,這三條那一條我有呢?這是謙恭話,有人以為這是虛偽假話。 又有人說,人若都照這麼辦,還用得著我嗎?我如此,他也能如此。 有人以為孔子這個說法太自滿了,所以注者加上「若聖與仁」幾個字。意思是,以上三條我還能夠做,若是聖與仁那我那裡有呢?這樣說雖然不自大,但是本文沒有這幾個字,如何能虛妄增加? 又有人說,「有何難哉」再推行出去,有什麼難? 「默而識之」的注解很多,可參考王船山的四書大全。 這一句實在的重點是「識」字。念佛有念佛、憶佛,念佛念茲在茲,心不能往外跑,早晨做功課就要如此。憶佛更麻煩卻更容易,心只要明記不忘,記得清清楚楚,別忘要淨念相繼。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若只是默然就是頑空。默,寂滅,還必須要照,寂照雙融,就是明記與不忘。何者為寂?何者為照?學儒以後學佛,看這一章有什麼感覺? 孔子志於道,志安在「道」上不能再移動。顏子不違如愚、曾參也魯。知道寂照不同,便能知道孔子與顏曾是兩樣。 |
三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
「徙」古作「從」,跟著學。徙,遷移過來,兩義相同。 「子曰:德之不修,」 孔子對教學也有患愁的事,孔子教人成聖成賢,教不出來,所以憂愁。 「德之不修」,教人德,大家不去做,德,悳,往外推動就變質。德有凶德、正德,所以必須修,省察修治,不可離道,志於道。率性之謂道,不變樣。修道之謂教,教你德卻不肯修治,不知從何學,有方法就必須學。 「學之不講,」 「學之不講」,學指老師教給學生的方法。學術必須講解才明了。 「聞義不能徙,」 「聞義不能徙」,講解聽了對的要守住,不對的要趕快遷到義。 「不善不能改,」 「不善不能改」,不學孔子及佛的十善業,就不懂善、聞義。若是知道善、不善,有過就算不善了,不必說到罪。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昨天有過,今天一下改過來,一改當時就成好人。不僅善,而是「大焉」。人非聖賢,誰能無過。 「是吾憂也。」 孔子教人,這四條都辦不到,這是孔子為師的憂慮,人才教不出來,是孔子他的心事。 |
四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子之燕居,」 孔子燕居,不辦公事,在家裡閒居的時候。 「申申如也,」 「申申如也」,申,正直,很自然。 「夭夭如也。」 「夭夭如也」,很和靄。 人有練習的時候,練習當然不是一天的功夫。練習,就是求學。我們雖然為人,卻是帶業而來,沒有業就不來投胎了。既然是帶業來,就有十二因緣的愛取有,所以會浮燥。雖然前生有根底,但是迷而不悟,所以必得求學求道。所謂「娶媳初來,教子嬰孩」,若養成以後再教就吃苦。會走路時就要學,若是從小不教,到了六週歲一上學,書念不進去,因為心裡浮燥,所以學不進去。 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定靜安慮得,這如同佛家說的止觀。但是小孩不懂,所以古時候的教育,從小上學就要練定力。終日只念三字經四句十二個字,不是背誦的困難,而是小孩很難安定,雖然早已背熟了,仍要孩子讀誦,不准隨便搖頭。出恭有「出恭箴」,什麼時候喝水都有一定。這如同佛家的入定一般。孔子閒居雖然隨便自然,但不失整飭。 因為萬事都成於心,收不住心,浮浮躁躁,如何可以?等到學成以後,要講究不愧衾影,這是「慎獨」工夫。眾目睽睽之下,似乎像個樣,獨自一人時,就不像樣了。所以上學以後就要練慎獨,再往後就必須學自然。 程頤教學生時,講究嚴厲。孔子就不是如此,居家無事時很和藹很自然。雖然講慎獨,但是不妨礙自然。經云:「寢不尸,居不容」閒居的時候,裝模作樣,這不可以。 |
五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
宋儒的毛病,在於妄自改經。這一章的讀法,我們也順俗而讀,不必更改。王安石變法,百姓苦不堪言,後來司馬光全部改掉,有人建議王安石所變的法可留則留,不可留才改,因為百姓已經習慣了。但是司馬光不肯聽,百姓也是受苦。所以這章的讀法,如集釋就可以了。 周禮說夢有六種,聖人也有夢的時候。 集解說,孔曰:「孔子衰老不復夢見周公,明盛時夢見周公,欲行其道也。」孔子心想念周公,想學周公,所以夢見周公。 六夢中有「思夢」,心思想什麼,便做什麼夢。俗言:「夢是心頭想」若專心思想某一件事,就能作這個夢。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孔子是殷的後代,孔子卻說「吾其為東周乎」,我所做都是為周家。開周家的天下為周公,所以孔子學周公。後來日復一日,到了東周已經扶不起來,天子環境都不行了,孔子的志願達不到,周不能治,孔子也衰老了,知道不能有所為。但是孔子是「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他教化大家,不再做周公,所以說不再夢見周公。 你們學淨土法門,若常夢到極樂的境界,這樣就行了。夢覺一如,做夢還不能作主,臨終四大分離昏沈時能作得了主嗎?若作夢能作主,那臨終時就可以心不顛倒。平時心思散亂、想是非,作夢時怎會一心?臨終又如何會一心?所以顏子的四勿,這個助功夫作用很大。 清乾隆以後的讀書人,只重文章詩詞,不提道德仁義,都是小人儒,不是君子儒。見面就問:詩做得如何?不說:道見得如何,德修得如何?今日連藝也沒有了。古人有道而且有藝,今人只會勾一把圈子寫洋文,洋文中沒有「道」字,沒有「仁」字。這樣的民族前途如何會好? 晚上不作夢,最好。要夢就依彌陀經上的境界夢,就可以了。 |
六、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
未看過這一章集釋的注解,以為這一章吾說的也平常,其實自漢以來沒有如此說法,未學佛者便沒有這一種講法,淺學也不能講。學佛者若能聽聞這一章,可以知道孔子的境界,不敢妄自尊大。不學佛者聽這一章,也不覺得是佛法。但是不依佛法講,這一段講不通。 「道德仁」愈看注解也不明白,吾今用兩種解釋,第一個注解沒有依佛經講。 首先講「體相用」,佛家的分析法,萬事不論大小都有本體,如列子說的「太易、太初」,還沒有相狀。體無相,本體寂靜。一動便有相,有相就起作用。作用有總作用,有別作用。總作用是一切作用不能離總作用,別作用是一條一條不同。總如茶碗,怕茶冷,蓋上蓋子這是別作用,茶蓋隨著盛大小茶碗而不同,千奇百怪。想瞭解中國文化的全貌,按「體」「相」「用」觀察,就可以盡其底蘊,而無所遺漏。 體與相為內在,用在外。學佛知道萬事都有能、所,能是自己的能力,所是對方所作。這四句有能有所,志據依游是能,是自身內在的工夫。道德仁藝是所對的外境,是客觀的法體事物。 |
★「率性之謂道」。 ★注「無為而行曰性之」。 ★率「循」也。循性不變即曰道是謂性體。 |
「子曰:志於道,」 「志於道」,道,你們求道,學佛不得道,敲敲打打有什麼用?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如今那一個人聞道了,道是為何?查書也查不明白。吾根據書而說,禮記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性,無形相,無長短,從何而來?「天命之謂性」,天命,天然就有了,佛家說「法爾如是」。天性就是真如,真的,就是這個樣子,什麼樣?見到便知,沒有見到即使說了你也不知,真如就是本性,天然就有性。 「率性之謂道」,注「無為而安行曰性之」,性是無為。安就是無為,就是無為法、無漏法。安,一動不動,這是性,安靜安定,什麼也沒有,這是寂。何謂道?率性之謂道。率,循也,順著它本性不變,別叫他動,永遠叫他安定。道就是性,性就是道,道便是心,道與心一回事,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大圓鏡智就是道。華嚴說:「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真如不變的時候為性,隨緣往正道走便是率性的道,往邪路上走就錯了。心隨著性叫他不變,就是道,這是寂然不動的本體。 一念不覺而有無明,若覺就不是無明。起念都警覺,散了便是無明,起念能覺就不離本性。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們的念頭多散亂,散心都是無明,有念便是無明,所以六祖壇經說:「不思善,不思惡」。計畫作好事,可以生天,卻是三世冤,真如法是善惡念不起。佛教到宋代,禪宗便支持不住,民國初年,虛雲老和尚也教人念佛,當時四川有位劉氏仍主張觀心,老和尚說:觀心雖好,但是時代已經變了。修禪要先觀心,後來不行,才變為參話頭,使萬法歸一,還有「一」,所以有「一歸何處」的說法。吾做不到,老了做不到參話頭,改學淨土。因為學「真空」,不能真空,所以說「有」,以楔出楔,一句彌陀便是楔,參話頭悟了還有,彌陀就是真空。阿,無也,釋尊成道作阿字觀,可見「得道」不容易,但是有方法。 「志於道」志,說文,心之所之也。守此而不離也。這是指「道」,心守不住道便跑了。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志,心定於道,永遠不移動,也就是默而識之,就是淨念相繼,這是根本的本體。 朝聞道,夕死可矣,你們不可空過,這不容易。孔子的境界已經是志於道了,有沒有成就,你們不懂嗎? |
★直心為悳。行道而得於心為悳。 |
「據於德,」 上學與普通人家隨便說話,絕對不同。自古「車同輪,書同文」,國家強制執行,火車都有一定的尺寸,所以「車同輪」。再者「書同文」,所讀的書都不許用白話,必須寫正字,不許寫簡體字,要用官版正字。如「戍」「戌」不同,讀書須念清楚,不許錯。從前公事錯寫了字,都須受處分,公文都有校對有監印,不能馬虎。正字外還必須「雅言」,不許說土話,各地方言都不同,但寫時必須寫官話,「雅言」書同文也,這與政治有關。如今學校不寫正字,不說雅言,講各地的土話、洋土話,都是下三濫的黑話、賊話、江湖話,洋土話更是卑下。 「據於德」,六書精蘊說,直心為悳,行道而得於心為德。志於道,心別離開道。本性一動,心不靜了,若心還沒動時連形相也沒有,如何說心是直、曲?本性一動還有寂照,但動了,只要直,不走邪路。修行不是修心、性,而是修德。修道之謂教,動了就須省察,所動是直還是曲?直為率性,曲便須修理它,使恢復直。例如彌陀就是道,也就是本性,要守住他,若念佛時心想著慈善的事,這也與道不合,只可以生天而已。真學佛者絕不當上帝,與入地獄。道體本靜,動則省修,道不使他邪曲,這就叫有所得。 「據於德」,據,杖持也。古時候六十歲就可以持杖,八十歲上朝也可以持杖,吾九十歲了,若國家有大事找吾還須派車子來接。老人持杖,執持不鬆手,你們還不會執持名號,試問:你們捉到佛號有多少時候了?德如杖,一下就捉住他,失杖走路就會傾倒,走起來不正,便是走錯路。如何據法?天命之謂性,不動,一動就須省察、須修,修去不失其正,別走錯路,就是心有所得。依此法念佛,可得一心。 上面二句是體相,為內在,德是內在動,內相三細時的相。 四書反身錄的作者李二曲,有兩下子,但無德。德是直心,李二曲他不直心,因為有師承,不敢違背師承。儒家是世間法,修身為本,若不齊家,到此「志於道、據於德」就可以了。儒家有室家之好,有五倫觀念,還得往外擴充,要齊家、治國、平天下。學佛不要學小乘,必須學大乘,犧牲一切為大家幹,羅漢是焦芽敗種。 但是自古以來的儒者,很多人不懂齊治平,作官的不在齊治平,從前人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來引誘人讀書。一作官就覺得「在家百年,不如做官一日」,當縣官鑼敲七聲,知府敲九聲,巡撫敲十五聲,以為作官可以光耀門庭,很少人說作官是為國為民。但是還不至於像現今作官的人,公然要紅包,這麼黑天昏地。 |
★說文「仁親也。从人二」 ★廣雅「竺竹也。」 ★爾雅「厚也」。 ★廣韻「倚也」倚者因也。 ★老子「禍兮福所倚」由此所起之義。 |
「依於仁,」 儒家要起什麼作用?人道敏政,辦政治,如佛法教人學大乘度眾生,這是仁。 說文:「仁,親也,從人二。」廣雅「竺,竹也」,爾雅「厚也」,拿對方如自己對待,無分別,一步步往外推,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二是,親厚之象,二人更加親密,如竹層層加厚,親厚也,就是仁。 「依於仁」,依,廣韻:「倚也」,倚者,因也。有因才有果,有因由才得結果。老子說:「禍兮福所倚」,人有禍,為什麼會得禍?因為有福才招來禍,無福絕無禍。從前發達的都是窮家子弟,發達後第二代當大少爺便倒楣,最多三代就變了,所謂「千年屋業換百主」。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三世而斬。台灣的林家花園、吳家花園,如今變成什麼了?還不到三十年就沒落了。 倚,是「由此所起之義」,不論辦什麼事,就要依著仁,必須對人親密加厚,怨親平等。一動,就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學仁厚待人,以前的罪業,有因無緣,不是漸滅,而是不增新的惡因,這是伏惑的方法,也是斷除惑因。仁是總原則,幹什麼職務都是如此。 |
★韻會:藝,才能也。又術也。 ★「孟子」是乃仁術也。 ★爾雅「泳游也」潛行游水底也。 ★按水底即深入沈潛之義。 |
「游於藝。」 事情太複雜,一體而萬用,如茶碗的功用有很多。仁只是原則,所以必須藝。 藝,韻會:「才能也」,藝就是方法。周公多才多藝,所以利益人很多,天下歸心。孟子說:「是乃仁術也」,從前人說醫師是仁心仁術,因為醫師行道志在救人,現今的醫生志在賺錢,從前「醫功同良相」,良相可使天下百姓得安定,范仲淹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是仁者的存心。儒家學六藝及修齊治平,都是為了利益百姓。 學佛接引眾生要會文武才藝,都是四攝法中的方法。到學校教書為了什麼?為接引眾生。 游,爾雅云:「泳,游也」潛行游水底也。水底就有深入沈潛的意義。入到極深,不讓人知道,幹了好事別自吹,否則就是為名利,為名利就是無道,為國為民才有道。會才藝,這是別作用。藝不論那一條都可以用,既使沒有職務,也可以去掃街,把街上掃乾淨,也是你的功德。禮運篇說:「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今人不但不幹,而且要人來替你幹,這是等而下之的人。 先須認識體,肯志道才肯據德,才肯依仁,才肯游藝。用都是道,由相、體而來,用不離體。藝依於仁,由德,由道,一貫下來。 |
|
先交待一些話。今天再發這張表,因為上次講志道、據德、依仁,講到游藝沒有詳細說。這一章重要點在前三,游藝為末,前三者是根本,後一是枝葉。 何必單講藝?凡事都不一定,孔子說:「信而好古」,又說:「居今之世,行古之道,亦不可行也。」會遭災殃。這並不矛盾,而是後儒不了解孔子的意思,過於死板,多數人都是如此,否則都成聖人了。孟子說,柳下惠是聖之和也,伯夷是聖之清也,孔子是聖之時也。孔子任何時候都合宜,恰到好處,不偏左右,要像孔子時中很難。吾講經、講書,你們都不留心,吾講經不一定從頭講,或者從半路講,或者倒著講。因為作文的方法,與講說的方法不同,所以沒有一定的講法。今天的講法次第很特別。吾講書沒有一定的方法,懂的人就能明白,直說就不行。 |
|
為何必須講藝?因為今日的時局重視「藝」,道是絕不懂,而德、仁則是馬虎,講這三字沒有用,愈講得細愈不懂,等於白說,今日真是脫節了。道如樹的地根,德已到地上的樹皮,仁是枝幹,藝是葉、開花結果。今日舍本逐末,所學都是末,把教藝做為根本。 今日沒有人以學道德仁為專門,只有學藝是專門,壞了根本,所以天下大亂。栽蕀藜的根,絕種不出桃杏,古時用鐵蕀藜做防衛,種了蕀藜不能吃,只是障礙而已。既然舍本逐末,都在藝上,病也就在此。從前也講藝,卻是為了利益人,今日學的藝是害人,所以必須講。學藝若能改方法,那藝就是好的,但是原則必須不變。 藝得先有仁,依靠仁而有藝,沒有一種藝不是仁的發展延伸,例如古代的藝術,都含有規諫的意義,喝酒的觚盛 今日報紙宣傳文化,畫裸體像,雖是藝術,與仁有什麼相干?害人而已,男子看了起邪心,引人成為男盜女娼,與社會有什麼益處?古人絕不允許。吾十七、十八歲前,以山水畫算第一,人物其次,也有人畫美女,但是服裝整齊,還沒有裸體畫,而且只能掛在房子裡間,客廳更不能掛,若掛於外頭,就等於廣告宣傳勾引人來行淫。今日有些大學教授,客廳掛著裸體畫,有男女學生來,這是什麼意思?沒用意,純粹是藝術而已。所以今日才會造出原子彈,因為勸導無效,只好靠原子彈讓一切都沒了,大家都往死路走,天下才能太平。 |
附錄一:
●述說次序 孔子學說以仁為本,宜先解果,而後追因,次解道德,最後解藝。 |
先說仁,因為孔子提倡仁。仁從何而來,孔子不說,因為人們不懂,仁人也不甚懂。禮記云:「道德仁義」,不懂道德所以才說義。孔子不講仁從何而來,今天可以講,孔子並不是沒有講,講了傳給曾子,再傳子思,都有講,只是大家都看不懂。漢儒懂不懂吾不知,漢儒沒有表示意見,只是訓詁字義,其中含藏的義理,漢儒沒有講。這是漢儒的長處,不知道就不必妄作。今日吾說,因孔子、曾子都說了,吾找根據說,仁從何處來的根據,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仁由德,由道而來。 |
★依於仁 |
上次沒有說藝,今天說了。但是要從根本講,先講仁,從中間講起,往後你們留心,法無定法。 仁是德根,藝是枝幹,若人人心中有仁,自然不做壞藝,如一種就是桃,當然長桃子,種子為桃的原故。孔子什麼都懂,孔子學說為仁,提倡仁,前後的道德藝再慢慢學。四書裡有多人問仁,子貢最聰明,孔子答復他,子貢問:「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貢心胸很大,天下為公,怎能如宋儒說他是吹大氣?有人說,禮運不是孔子說的,那是他不懂而毀謗。孔子答說,仁者不必如此博施濟眾,仁先自近處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生成人格,一切事務想都通達,不只你自己好,還要再勸別人如此立、達,這便是仁了。 仁,二人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先照顧自家老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愛護自家幼兒,一步步往外推,照顧別人的老人幼兒,這「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這是行仁的方法。自己得先立、先達,如何立?如何達?先略而不說。立人達人,幼人幼,老人老,有什麼用?大學說,格、致、誠、正為內,修、齊、治、平為外。先要修身,能近取譬,再來是齊、治、平,今日能使全球平定,就是仁。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止于至善。」程朱改親民為新民,其實不如「親」民好。中庸云,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先在父母身上親厚,親吾之親,再親人之親,正合仁字。能達人、立人都是親民。能近取譬,親親為大,先在父母身上做,這是行仁的方法。後來儒者的文章不通不達,注解反而使人不懂。 在親民,如何親法?親民有四目。大學是八目二綱,在明明德,在親民是二綱,在止於至善並不是一綱,程朱的說法不對。在明明德、在親民這二條都要止於至善,止於至善是總,在明明德、在親民是別。八目,親民有四目,在外的修、齊、治、平,這是仁外用的一段。 大學一書編的次序很清楚。修身為本,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為本,會脩身,才往外推展,慢慢往外推才齊、治、平,這是事業。孔子不是只講說,作文章而已,實在是對眾生,大家都要有好處,利益大家。家齊、家好;天下平,天下好,世界大同,這是仁。有好處給大家得,這是事業,這是仁的事業。 如何辦?力行近乎仁。只修身不行,僅止於齊家也不行,必須治國、平天下,一直往外推動無止盡的時候,力行這些事業近乎仁。 |
(體)志道 ★道即本心。寂照湛然。 ★真心初動。(因)生三細。謂之業相。 ★(參大乘起信論) |
今天再講據德,追本求源,如佛說四諦法,先講果後講因,苦是果,集是因,集合苦因而得苦果。若先講因,大家不信,所以要先講果。這一章的講法,吾采用這個方法。 仁由德來,德自道來。這個講法前無古人,必須學佛,如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因工夫到了,雖然沒有學佛,但是英雄識英雄,英雄所見略同。孔子就是佛,宋儒亂批評,對道佛二教也虛妄解說,以為佛出世,道超世,儒世間。其實不然,佛法三段都有,孔子、老子也是如此。他們不甚明白,吾也不甚明白,只因學佛六十餘年的工夫,與他人不同。昔日吾很狂,今日才知不行,文理還不懂,何況道?更不懂道了。 起信論,民國的內學院研究唯識,梅大士教吾學唯識念佛,內學院以為起信論是後人造的,不是馬鳴菩薩造。華嚴疏鈔為唐人注解,不敢離起信論,也不敢毀謗、反對起信論。另外有人也以楞嚴經為偽經,毀謗這一經一論。國之將亡必有夭孽,佛家也出夭孽。 為什麼提起信論?想明白「道、德」必得講起論。儒書說,性與天道,孔子罕言,因人們不懂,所以少說。仁怎麼從道德出來的?必須依佛家說的,吾采起信論的三細六粗。要緊在三細六粗,我們斷惑可斷六粗,三細在八地以還不懂,如何斷?這必須懂佛理,用工夫的人才知道,所以善導大師四帖疏的序今人就不懂。 道是真如本性,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不變樣就是性。靜靜不動才能照,寂才可照,寂和照這是一回事,如水靜才能照東西。古時候沒有鏡子,叫做「鑑」,從金從監,銅盆裝水,照時看水。後來漸漸進化,冬天結冰,改進用銅鏡,若水起紋便不能照,必須靜止才能照,寂照湛然,真心就是如此。 但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從何而來,就是一起念頭。禪宗觀心、參話頭,參話頭是後來的方法。凡是學佛,萬法一念不起才成功,一念不起是寂。冰也一念不起,但是冰不能照,所以必須能照,照則動,一動就不照了。才初動念頭時,性是善是惡?無所謂善惡。但已經動了,一動便有二動三動,真心初動叫業相,有了事情,什麼事?好壞沒說,這是第一相,這時仍是道。 |
(相)據德 ★動而不覺,有見則「昏」,「昏」生妄「境」。 ★立覺復明,滅昏除妄,即行有所得。 ★故禮大學曰:在明明德。 ★明德四目:動即是「格物」。覺即是「致知」。明即是「誠意」。得即是「正心」。 ★先培智能 ★好學近乎智 |
再看據德,德與道連著的。心一動,動而不覺,起了念頭,自己還不曉得,便有了「見」,這個見是昏而不明,如此就不寂照了。這是起信論講的,孔子都懂。一動就昏,第二步昏生妄境,因為見必須看東西,找對象,為「境界相」,這是三細。心最初一動時什麼也沒有,二動就昏,三動生妄境,幻化生出許多虛假的東西。這三層,八地以前不懂,為心念初動的「三細」,起信論說:「無明為因生三細」,一有境界相後,便「境界為緣長六粗」,就會造業受苦。我們都是業繫苦相,沒有不受苦的,孔子、顏子、曾子、子思等都沒有這些。 但是「不怕念起,就怕覺遲」,心動時只要一覺悟就行了。如果不覺便昏,就有見,一覺便不致於有見,就無妄境,這叫「立覺復明」,一動立時就覺悟,心仍然是光明的,也沒有見,也生不出妄境,沒有見、境二細。心要立時覺悟才光明,但是能永遠這麼覺嗎?不能,仍有見、境、六粗,一動便有二、三,三生萬物,參禪就是使心一念不起。 孔子的境界,心一動便能覺悟,使心保持光明。知道這明不能接繼,所以必須時時觀修。孔子懂,心一動便覺而明,就要修,所以有修德。性不能修,天然的性沒有修的必要。修德以後,無見便不會生境界,虛幻妄境不會生出來,到此止住就是有所得,如心經說的「無智亦無得」。 立覺復明,有了得就不是昏德,成了明德,這就是大學說的「在明明德」。六書精蘊說,德,行道有得於心為德,行道就是修德,修道之謂教。心時時的修,不生妄境,便有所得了。這是說內在工夫。 朱子注解大學說,凡天下之物,莫不有理,須窮其理。事實上,理不在外,如何窮?格物,致知是二件事,格物是來了事,致知是覺知,所以禮記大學說,在明明德。「在明」二字,就是修道,使心成為明。 明德有四條,叫「明德四目」,動了本性,一動叫格物,有了事情了。真心初動,致知為覺,覺便是知道了,一覺便是知道了。必須日久天長的修,使明能熟,觀修就是正心。所動的是心,所以必須觀修,妄念去除便是誠意。當迷惑顛倒去除了,這不是真誠嗎? 這四條,格物的時候還不行,若致知就已經不是昏德,是明德。若明德保持不住,只要觀修心正就行了。心不偏不邪,這必須誠意,誠意是天之道也,這是內在的工夫。誠之者,才是人之道也。這四層是明德的四目,明德是四目的綱。 講這一段有什麼用?這是先培知能,要行仁的事業,必須先有真知灼見,才有真能力,才能辦事,心壞如何能辦好事?這就是王陽明說的良知良能,在中庸說是三達德。據於德是智,由好學而來,好學近乎智。觀修、正心不是一天的功夫,意誠要無妄無惑。孔子無三細,不就是佛了嗎?這一篇,你們研究一個月,能講就不錯了,這是培養各人的智能。仁就是由道德而來。 |
游藝(枝幹)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百工技能 ★此是工具 ●博文約禮: ★為道德仁義之後,為六藝之首,待禮而成。 ★倫常、政治、軍備、祭祀、婚喪、教法,非禮皆亂。 |
第三段講藝術,游藝。今人未學仁,也不懂德、道,而藝卻是由仁出來的。會做原子彈也是仁的另一用法,不會害人,孟子云「是乃仁術」。有做盾的人,希望箭都射不入,所以必須深研箭如何射不入的辦法。有做箭的人,深入研究惟恐射不入的方法。做盾做箭都要力行,用心不少,但是做盾的為仁術也。做箭殺人,這是害術。你們知道這點,在外一舉一動,言語動作應檢點,若害人最終有壞果。如何斷惑、消災、免難,聽了這一段就能辦到。 游藝,游不是在一處,有多少藝術呢?藝很博,必得博學之,並不是不要另外學藝。但是學藝若不依仁,藝就壞了,仁與藝是根幹互滋,有仁才能發展藝。藝往好的方向走,仁才不受損傷,二者有連帶關係。 孔子那時候的六藝,今天的時代有些還興,有的不興,還興用的仍可以沿用,今日不興的可以換。例如禮,自古都有禮,離禮就不行,洋人也有禮,野蠻人也有禮。樂也是遍及全球,人都要唱歌,這是心裡的意思往外表演,心正,唱正氣歌,心歪便唱「你不是好東西」。樂有邪有正,禮也有邪正,這禮樂二者如今還要。 射、御就必須變化,從前不僅戰時須要學射,平時也必須練習,今日是用槍。日本空軍也有好的軍人,他信佛,空襲時便不炸佛寺。御是從前的戰車,今日沒有戰車了,但是有汽車,今日的計程車司機劫人人劫,有搶人的司機,也有司機被搶。御不是車子,指管車的人。 書,讀書,今人看不懂中國小說,只看西洋小說,中國如何能興起來?書也變了,學校的壞參考書不少。數未變,現今還有珠算、筆算,離算數就不行。 辦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事,必須有工具,例如算帳必須有算盤,齊治天下的工具就是禮等六藝。工具如何不要緊,只要看用得對不對。不但如此,百工技能,棋、琴、字、畫、各種工業都是工具。從前一切的東西都含有助人德性的功用,例如湯的盤銘(像今日的盆子,可以洗手洗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銘是警戒辭。又如玩古董,鏡子的背面都有花紋、有銘。百工以藝勸諫,令人生起警戒心,含諫諍的意思。又如男子長衫的內襟、女子的手巾,淚滿底襟,都有用處。 孔子無事不知,已斷塵沙惑,古書說:「一事不知,儒者所恥」凡讀書的君子有事不知,這是儒者的大羞恥,因為塵沙惑不斷,心裡迷惑顛倒,這不可恥嗎?沒有斷塵沙惑還算是菩薩嗎?例如孔子畏於匡,換換衣服就走出來了,如有神通一般,孔子文武都通,所以弟子也是允文允武,只是不會發財而已,所以孔子罵「賜也不受命,而貨殖焉」。會游於藝,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藝是仁的工具。 學「游於藝」,記住「一事不知,儒者所恥」,要知必須博學,不學便可恥,知恥近乎勇。若不會就不去學、不去幹,那是見義不為,無勇也,無勇便是不知恥。會以上「道、德、仁、藝」這四條,就是智、仁、勇,治天下就是用這三達德推動。 諸多才藝從那一藝起頭學呢?博我以文,約我以禮。首先要從「禮」學,因為道德仁義之後才講禮,所以說:「禮後乎?」。不但六藝以禮為首,非禮不成,連倫常等離了禮也亂,若先學禮那就都包括過來了。禮不是儀,是該不該辦,禮運篇云:「聖人所以治人喜怒之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喜怒哀樂未發為中,發而中節為和,所以若佛家也談愛,那是連世間法也不懂了,世出世法都要控制七情。五倫十義,十個人各有個人的義務,這都是禮。懂五倫十義,才能講信,所謂「與國人交,止於信」和國人交往要修和睦。禮之用,和為貴,尚辭讓,喜好讓人,自己吃虧,去爭奪,就安天下,天下要安,捨掉禮如何治呢? |
附錄二:
(總結) |
志於道章,吾編表注,動一處就要牽動其餘的,翻來覆去,經過多少次,可見這種事的困難。古人云﹕「事非經過,不知難。」佛家聞思修的思,儒家的慎思都很重要。 吾不願在外講,因為有客氣,有忌諱,不能講得透闢,所以必須以時事為比喻,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整個中國文化,就是「志道、據德、依仁、游藝」四句,教育有本有末,這才是人辦的教育,何謂人?並不是外在的形相,必須講內容。禮記說,鸚鵡能言,猩猩能行,不懂禮,是禽獸也,所以人必須先講人格。為什麼要安設論語班?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們學佛,首先必須學人,人格尚且不立,學佛不會得好結果。佛家偏於出世法,論語為世間法,學佛的人,或是未學佛的人,都可以學論語。人身難得,學佛能學論語,人道便可以成就,所以吾辦論語班。 這個班景象好,旁聽比正式生加兩三倍,有學習興趣,因為你們學佛法的原故,沒有學過佛法便聽不進去。今日學校也開設論語課,但是大家討厭聽,為什麼?教論語必須知道對方的心理,論語書雖然已經印了,但教的是什麼人?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隔行如隔山,沒有學過論語就很難講出來。 中國一切學問都離不開「道」,其次是德,再來是仁,這仍是內在自己的工夫,最後才是藝。前三者為民族主義,後一者為民生主義。今日只講藝,就是沒有人格。現今的台灣,民生工業等等一切都很好,但是教育不行,出太保,一舞弊便有數千萬。六藝之首為禮,沒有禮,其餘就不必論了。開始種稗果能結嘉禾嗎?前途能好嗎?至誠之道,可以前知,不必神通便可以預見未來。藝應以仁為出發點,你們聽後必須學,學了之後本身才好,才能學佛,地方就能得安定,便能治國。人人不犯法,就不必刑警隊了。 一動是業相、見相、境界相。格物,就是來了物。一覺,便是致知,見相、境界相都不生,更沒有六粗,最直接了當。學這個,對學佛幫助很大,誰說論語只是世間法而已? |
餘論 (講「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章前) |
這兩張表以「中國文化綱要」為題目。孔子的學說,就是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學說,孔子憲章文武,祖述堯舜,是集文化的大成者,是述而不作的原故。中國文化,不是二三句話可以說得盡的,而「志於道」章最為扼要。 宋儒講孔子的內容,錯解百出。例如大學三綱的說法,這是一件。又竄改經典,把大學的次第都弄亂了,這是第二件。格物致知為二件事,宋儒併為一件事,這是第三點。程朱又補釋「格物致知」的錯謬,這是第四點。 格致誠正,按大乘起信論,可以解釋得很明白,然後才知道孔子真是聖人。格致誠正是明明德的內功,朱子解釋成「即物窮理」,這是大錯。流轉而有還滅,三細的無明業相生起以後,就有能見相和境界相。但是業相初動時,能夠立刻覺悟就可以成功。大學、中庸的好處,在於文以載道,他的好不在文字,而在其中的見識。反身錄的好,是倡道不倡文,而吾觀今日的情勢,是斯文掃地,所以才兼著提倡文理。 再來補充解釋「游於藝」。道是本體,德是內心現象,藝則是行仁的工具,辦事不可沒有工具。六藝,在今日只剩「數」學,其餘的藝都已經改變了。就是六藝的「書」,今人所讀的也不是有益的書。卻又添加許多藝,例如殺人的武器。而今人所學的藝,都是百工技能而已。 顏子說:「博我以文,约我以禮」這是指什麼?指孔子當時的六藝。六藝就有人能,有人不能,甚為複雜。雖然一事不知,儒者所恥,但是六藝究竟是很複雜,例如有人的數學能隔屋算糧,音樂如師曠聞琴,他說:「南風不競」,知道楚國必定不會勝國晉國。六藝已經很多了,百工更多,所以說「博我以文」,都得學。一事不知,就是儒者所恥。 但是學六藝百工技能,要先學禮,所謂「約我以禮」。因為道德仁義乃至婚喪、教法,都不可以離開禮,離開禮就不會成功,所以必得先學禮。大家必須知道﹕我們都不懂禮,外表的儀式不是禮。禮是什麼?事情該辦就辦,不該辦就不辦。但是何者該辦,何者不該辦,誰知道?視聽言動,何時該如何,何時不該如何,這又有誰知道?辦該辦的事,都辦對了嗎?都辦好了嗎?可見不是容易的。 三字經說:「幼而學,壯而行」,三十歲以後,就應當在社會上辦事了,若不能辦,便是書呆子。孔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我們聽聞這個道理以後,就應該知道活一日,就要為社會辦一日的事情,別辦錯事,而且學佛將來可以成就。吾今教你們這個道理,就是希望你們以後能往生淨土。 游於藝要先學禮。吾編「常禮舉要」,但是懂得常禮的有幾人?而且依著照辦的又有幾人?常禮尚且如此不容易,其餘三禮所說的,那該如何?所以才為大家講這一章書。 若論辦事,連我都不明白,不是吾不想明說,也有一些無奈。例如張良當初行遍天下,想說服諸將,卻如「以水投石」。後來向漢高祖說,如「以石投水」,才能聽入心裡。 |
七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
〈雪公講義〉 束修異解 四書謄言:「束修是贄見薄物。」 孔叢子:「子思居貧,或致樽酒束修。」 北史―儒林傳:「馮偉門徒束修,一毫不受。」 漢書―朱邑傳:束修之餽。論語筆解引說者謂束為束帛,修為修脯。 以上皆謂贄物。 後漢書―延篤傳:吾自束修以來。鄭注。謂年十五以上,能行束帶修飾之禮。 後漢書―和帝紀:詔曰。束修良吏。 鄭均傳:均束修安貧。 馮衍傳:圭璧其行,束修其心。 劉般傳:束修至行,為諸侯師。 以上均不言物質。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 束脩,今日已經沒有了,吾仍要講,大家可以舉一隅而以三隅反。束修不是只有一種講法,可以參考集釋。四書謄言說:「束修是贅見薄物」,古代拜見老師,初見面時,人們要送薄禮為贄。例如漢書說:「束修之餽」,束是束帛,修為修脯,乾肉。 另一種講法,後漢書說:「吾自束修以來」,鄭玄注:「謂年十五以上,能行束帶修飾之禮」,這個束脩不說是物質。 「吾未嘗無誨焉。」 孔子說,只要有一個人,能行束修之禮,或再高一點,吾沒有不教他的。 送脯薄禮,或是整齊來求見,這兩條古書都有。一個時候有一個變化,不一定。一個人能潔身來求教,孔子便讚許他,不追咎以往如何,拿薄禮來求學,或是潔己來求教,孔子都願意教。 禮記說,禮聞來學,不聞往教。自古以來,師徒如父子,老師過世時弟子服心喪三年,例如孔子過世,門弟子有很多人廬墓三年,因為老師教學行道不是為了錢。今日則是商業行為,不再有師徒之義了。從前中舉者,都要列出老師的名號,發帖給大家。吾所知道的,凡是五代為世家的,都有來往,過年時必須去叩頭拜年。教書的人,就是如此厚。醫生也是如此,華陀是自己來為關雲長刮骨療傷,一文不取,因為他是為了行道。從前教書、看病都是為了行道,不是為了錢。中華民族,滅於異族而最終都能恢復,因為有民族主義的原故,今後就不敢保險了。 |
八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憤,心中悟不開,叫「憤」,心裡活動,如何想都想不明白。心不憤,心裡不先想想,孔子便不告訴你。「悱」,口想說卻說不出來,說不明白。能悱,才點醒你,啟發你。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若點醒不破,這就不再為你說了,一切自己求。 禪家方法便是如此,到時才給你點一下。五祖點示六祖,說:「米擣的如何啦?」六祖云:「欠篩」,於是五祖敲三下。 |
九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
這是聖人的人情。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鄰里鄉黨、朋友,不必去弔喪才如此,只要離喪家近,這一日就吃不飽,有同情的心。現今的人到喪家,還嫌人家的酒飯不好。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若是這一日遇到不幸的事,心有哀痛,傷心哭過了,不但不快樂,也不願再歌唱,因為餘哀未盡的原故。但是在閒散的時候,便常常唱歌,為什麼呢?因為歌是快樂的言辭。 做人必須有真誠心,若這一天又歌又笑,那是神經病。聖人直心、誠心、真心,所以禮記說:「臨喪不歌」。 |
十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體是道,用是將道行出去,若道能推行出去利益人,我就去辦。若行不通,就舍,我就不幹。窮則獨善其身,不論行或藏都是為了道。清代的讀書人為了做官,不是為道,今日更是如此。現今的省議員、縣市長等,為競選而賣田產,所為為何?想想就可以知道了。孔子說,唯我與爾有是夫。 有人以為孔子贊歎顏淵,子路不高興,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下文,也不是孔子挖苦子路,如此便是侮聖人。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 子路認為,人各有所用,顏子那一套我雖辦不了,但我也有能辦的事,所以子路問:「子率三軍則誰與?」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暴虎馮河」是當時的成語,空手搏虎,空手過河。「死而無悔者」死了也不後悔。「吾不與也」這種做法我不贊成。這是孔子教訓他。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用的時候,你必須事先好好計畫計畫。成者,是計畫而辦得成功,如孔子說:「吾祭則得福,吾戰則克。」 春秋穀梁傳:「善為國者不師,善師者不陳,善陳者不戰,善戰者不死,善死者不亡」,例如齊桓公的伐楚國,責怪楚國「包茅不貢,周王之溺」,這就是不戰而勝的例子,當上盟主才回來齊國。 「善死者不亡」,非死不可的時候,必須怕不死,怕不死自然不死,會死的人反而不死,不會死的人才會死。此中有玄機,可以參一參。 |
十一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
他處也辦論語課,但是人們不願意聽,吾講沒有給你們錢,你們願意來聽,也是你們的福氣。吾講論語,你們要先預習,才知道吾預備的難處,為了 論語集釋這本書分十類,你們自己要去參考,吾有時說有時不說。但是句法、音讀,自程朱竄改以後,直到清末。程樹德是有心人,憂慮民族的前途,而私下自己用功編纂,舉十類使人們知道漢、宋的學說以外,還有其他的說法。述而篇的章法雖然短,但是都很難講。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執鞭這二字,按論語後錄說,執鞭有二義,見「考證」:「周禮秋官『條狼氏下士八人』,其職云:掌執鞭以趨辟,王出入則八人夾道,公六人,侯伯四人,子男二人。」王侯出門,有人執鞭前趨趕人。這種事吾見過,官員出來,要開儀門,門口有排衙,一出門,放三聲砲,打鑼也依官階大小而有幾響不同。起頭的兩人執鞭,警告民眾閃開,還有清道的飛虎旗。條狼氏管這種事。另一個意義,是:「地官司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有官吏執鞭守衙門外的門崗,守門的人把鞭掛在壁上,有警示的作用,表示他是守門的官,鞭平時掛在牆上,有人來才執鞭詢問。執鞭之士,此士可以說是條狼氏下士八人之士,也是官名。 孔子志於道,道是天爵,天然的爵位,官是人爵。富貴不可求而得,人爵不是人所能為,歸之於天命,應當先修天爵,人爵隨從而來。若不得人爵,人不知而不慍。只要能行道,雖然是小職務,也幹,例如孔子當委吏。 看別解,參不參考也沒有干係,但是看了也會有些力量。別解一,引孟子言,可以做為力證,孟子說:「非其道,一簞食不可受於人。」即使是一簞食這麼少,不是自己辛苦得來的,也不可取得。「如以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若是取之有道,那舜接受堯的天下也不為過。這是我們民族的精神,無功受祿,必遭天殃,人而無恥,不可以為人。吾講論語,你們學習,有人受勸,有人不受勸,講者自講,聽者自聽,這是道義之交,不是強制,各守其分,全在自己。對於他人的壞,我們可能無法勸,但是對於自己,還無法改嗎? 先自己幹,再說別人,孔子說,富如可求,於道無損,「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如不可求,富貴求不到,也有人設法想得到,例如有人走後大門。從前的屋子不許留後門,有人偷偷送上紅包,比喻為後大門。所以士人為官,家裡不許留後門。但是遇到像楊震的「四知堂」,走後門也不靈。又有人走內門,走太太、姨太太的門路,例如走南子的路。泄柳閉門不納,段干木踰垣而逃,後來被人尊為老師,所以出來辦事都要為公。民國初年開首的二次選舉,若有人說某人是「運動而中」,那是奇恥大辱,吾親眼經歷,那時候還有廉恥心,現今是公然如此,跟隨洋人學,這是萬法無常。 「從吾所好。」 「從吾所好」,若與道相違背,什麼也不幹。孔子說,我有我的喜好,我喜好道德仁義。 |
十二 子之所慎,齊,戰,疾。 |
「子之所慎,齊」 慎,謹慎。齊,鄉黨篇云:「齊必變食。」自古以來祭祀必得要齋戒,非但不食肉,好糧食也不吃,因為齋時是要讓心不想好味道,為了敬神,怕心貪著滋味。我們學佛受五戒,知道齊是要心齋,睡在齋宮,換另一處睡。齋必得謹慎,所以孔子說:「我祭則得福」。祭祀三獻以後,飲福醴(玄酒),受福胙,意思是指神賜福給你。 「戰,」 孔子又說:「我戰則克」,一定打勝仗。戰,打戰為了保護國家,不是侵略,若戰敗不護國,損兵折將也不是好事情。所以會打戰的主將,不動刀兵而能戰勝敵人,例如齊桓公討伐楚國,不戰而為盟主。 禮記說,敵人打敗逃走時,就近而射三箭,過了之後就不再射,因為都是人,射三箭是表示對國家已盡了義務,可以讓敵人逃走。今日用原子彈儘是多殺人,如何能得好結果?今日是天下無道的時代。 「疾。」 疾,長病,吾生病不吃藥,吾勸你們少吃藥,病死勝於藥死。從前善於醫治的大夫,一藥而癒,現今的醫生也是「一藥而獄」,所以不宜亂投醫,隨便吃藥。 |
十三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
「子在齊聞韶,」 濟南省城以東為齊,汶水西南為魯。朱子注釋,孔子到山東的齊國,聽聞舜王的韶樂,虞舜的京城不在齊,為什麼得以聽聞韶樂?吾曾到濟陽,那裡有聞韶臺,臺上有孔子履,曲阜聖公府也有孔子履。 「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聽韶樂,三個月吃肉吃不出味了。有人說是孔子專心的原故,心在音樂上頭。宋儒學過佛法,說孔子不會如此沾滯執著。所以這句經文,自古就很難說得通。 (考異)史記世家﹕「與齊太史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程子以為聖人太執著,所以「三月」應當是「音」字的錯誤,這是宋儒的毛病,專好改經。你們讀書就讀書,不懂就闕疑,萬萬不可改前人的書。看不懂的字不可妄加更改,吾的詩誰能改? 三,有當「多」講,不是實指「三」,例如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另有音讀為「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有注解說,為應作「媯」。周朝分封舜的後代在陳國,姓「媯」,陳公子完奔齊,有人預言「五世其昌」。你們知不知道「五世其昌」的典故?你們不好學,吾至今遇到不知道的,仍要查到知道為止,不會不理他,沒有說不知道就拋掉的。陳公子與齊王飲酒,留到夜晚,陳完說:卜晝不卜夜,夜飲是荒淫。堅持不肯陪 孔子說這個有什麼用意?孔子知道陳的勢力很大,太公的後代恐怕將要不保了,孔子感歎齊將亡,陳將興。又感歎從前舜的天下是由揖讓而來,今日卻不是如此。因為音樂都是敘述國家如何來的。 今日的音樂,多是黃色音樂,是不是中華民國是從黃色中來的?所謂禮,是指什麼事該辦,什麼事不該辦。終日提倡黃色音樂,奸盜邪婬,前途如何會好? |
十四 冉有曰:夫子為 子貢曰:諾,吾將問之。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
「冉有曰:夫子為 冉有說,夫子幫助 衛靈公時,孔子到衛國,靈 靈公死後,南子想要立郢為 衛國立太 這是大事,眼前的小事你們還不懂。現今是艮為山,止也。聯體機構,要你們不辦,你們不聽。現今的教育不行,不辦有不辦的辦法,就不了了之。 事情千變萬化,國際一日就有變化,大家撥弄蒯聵,晉安置蒯聵到「戚」地,離衛國很近。國際間也起疑惑,國際一動百搖,衛國也不放心。自古以來的記載未必實在,例如今日的報紙,寫史的人往往不得好結果,縱使沒有私心,也很難公正。歷史記載,衛國是父子爭天下,父不父,子不子,以為 「子貢曰:諾,吾將問之。」 諾,猶疑的語辭,還不肯定的意思。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 換作子路或許就直接去問孔子了。子貢進去問孔子說:「伯夷、叔齊何人也?」孔子是何等人,子貢一問,就知道子貢來問的意思了。伯夷、叔齊人人都知道,為什麼子貢不知道? 「曰:古之賢人也。」 孔子答說,這兩人是古代的賢人。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子貢曰:怨乎?孔子說,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說,這兩人求行仁道,將仁得到了,獲得天爵,至於 「出曰:夫子不為也。」 子貢出來說:「夫子不為也」子貢肯切的說,老師絕不幫太孫,孔子不會管。 辦事應不應辦,如此辦有根據嗎?必須有根據,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也是根據中國文化而來。 這一章是要人學禮,學會禮就會辦事。歷史必須看,談經驗閱歷,讀書多,辦事就有根據,遇到事情怎麼會沒有主意?汝學禮,學會辦事,總得讀史,也。 唐明皇安史之亂,避到蜀地,肅宗使郭子儀等人平定亂事,上表要迎請唐明皇回鑾來就任帝位,當時人稱山中宰相的李泌,看到疏表後,說:「上皇不來矣。」明皇不會回來了,這是李泌的聰明。疏表傳到明皇,唐明皇果然不回來就帝位。因為開元之治,乃是唐朝的偉大治世,因為被楊貴妃一時蒙蔽,逃到馬嵬坡,也不像陳後主與妃子一起投井,只是賜貴妃死而已。明皇他是知禮的人,見到疏表,便不願回來就帝位,所以才回來當太上皇,都是懂禮的人。 |
十五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疏,一作「蔬」,蔬菜。一作原字,粗也。吾主張作「粗」解釋,粗,從米且聲,指米不是菜。 孔子說,食粗食,喝水,沒有湯,睡覺也沒有枕頭,曲肱而枕之。這當中有至高的樂趣,在窮上的樂趣,窮有什麼樂?今日難講,學佛多不愛財,也有開佛店的人,財就多多益善了。你們做壞事,怕因果,或者不做壞事,可以不添加惑業,「貧」有不加惑業的樂,這是淺說而已。又說是仰不愧天,俯不怍人,這也是淺講。若能明心見性,那種樂就大了,心經云:「無智亦無得」,到究竟處,佛來殺佛,魔來殺魔,一相不立,朝聞道,夕死可矣。樂得了道,樂在窮中,北俱盧洲不能學佛,那是八難之一。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富貴若不合正義、不得其道,那是不應該得的,若又富又貴,那都不是從正道來。富貴是人之所愛,但是不該得的富貴於我如浮雲,與我無關。義與我們有關,明心見性,與了生死有關係。 |
十六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
這一篇難講的地方很多,現今再研究集釋,才知道從前只研究一種注解是不可以的。看書,看本文,我們看不懂,看注更看不懂,朱子注解的大病在於改經,句法及字都改。如今的風俗就是看不起古人,想要自己創造,其實是沒有創造,而是拋棄自己的古聖文化,去取西洋的舊文化,以為是新的東西。孔子尚且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不敢創造,今人只看十本八本就想改聖人的書。 現今看到經文的句法,都是宋以後的句法,從前不用標點,有了標點更糟。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孔子云:「加我數年」,教我多活幾年。若是孔子年輕何須這麼說「加我數年」?你們年輕人不能這麼說,吾還可以說,吾昔日二十歲以前,十三經都念完了。詩、書、禮、左傳,孔子以前就有五經,但是沒有四書,現今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孝經、爾雅都列為經,孟子還在孔子之後。 吾十五歲就學易經了,那這一章經文孔子說:「五十以學易」,孔子五十歲以前還沒有學過易經嗎?吾沒到五十歲就已經學易經了,吾豈不是高過於孔子?那孔子的學問豈不是太糟了?所以這個講不通。 孔子六十餘歲,作周易的十翼,這章經文朱子讀不通,改「五十」為「卒」,以為是「加我數年,卒以學易」,多教我活幾年,我要學易經。 群經平議懷疑「五十」為「吾」的誤。 又有人說,孔子四十七、八歲時學易。 又有人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易」通「亦」,多加我幾年,我再多學,這樣也可以無大過了。 這一章各注紛紜,都沒有結論,吾如何講法?吾沒有見過論語的原書,你們所讀的書也不多,萬萬不可以西洋的書來改中國的書,希望你們自愛,守規矩,不可以妄作聰明,如今這種毛病比從前更甚過了。你們沒有程朱、王船山的學問,他們尚且有過,何況是你們?周易六十四卦唯有謙卦,是六爻皆吉,乾卦六爻皆陽,剛到極點是「亢龍有悔」,悔才能無咎,反而不如坤卦,柔可以勝剛,如牙先落,而舌每存。 這一章依注解講不通,所以有人改「加」為「假」,改「易」為「亦」,這也說不通。 有人說,五十是揲(ㄕㄜˊ)蓍(ㄕ)草五十根。所以學易經必須五十歲,因為五十是大衍之數。但是孔子學易經,那裡是學揲蓍草?所以這也講不下去。 吾靈機一動,「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或者五年,或者十年以學易。看到龔元玠的十三經客難說:「先儒句讀未明,當五一讀,十一讀,言或五或十,以所加年言。」吾依從這個注解,加我數年,不必說是多大年紀時說這句話,意思是說:或者再學五年易經,或者再學十年易經,就可以無大過了。吾依從此注,但是也不敢肯定一定對。 |
十七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
有注解說,這一章「所雅言」與「皆雅言」,似乎是重複。 「子所雅言,」 雅言,以鄭玄的注說,鄭曰:「讀先王典法,必正言其音,然後義全。」 論語駢枝:「雅言,雅,正也,雅言,正言也。」 論語發微記:「爾雅以觀於古,足以辯言矣。」詁者,古言,詩書禮皆有古言。爾雅二十篇首以釋詁、釋言、釋訓三篇,其餘皆由是推之,所謂雅言也。 雅,正也。規規矩矩雅正的講法,不是偏的講法。漢儒說「訓詁」者,詁從言從古,必得觀於古,尋源求本。孔子所說本於古,必須有根據。如水有源頭,水都發生在山,山藏金,土生金,金生麗水,生紅泉,因為山中藏有紅寶石,所以所出的水為好水。源頭的水都不大,所謂「長江之水,濫於觴耳」。國家的祭祀,都有原因,如祭水神,不祭海水、川水,而是祭源頭的水,所以祭孔的祭酒是供白水(玄酒),以表示不忘本。 所謂「觀於古,足以辨言矣,詁者古言」中國本來的言語,如今都變了,時代一久必然會變,例如「南無」讀「那摩」為古音。詩書禮都有古言,爾雅二十篇起首就是以釋詁、釋言、釋訓三篇。爾雅是周公、孔子所作。 「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集解:「孔曰:雅言,正言也。鄭曰:讀先王典法,必正言其音,然後義全。」 言語流傳久了必然會變,中國土地大,所以有南腔北調。文言才有正言,若念拉丁字,就不是正言。滅中國文字,那就要滅整個民族,因為言語不通,感情便不能連絡。三十年前有人說,太陽常照英國旗,號稱日不落國,世界上殖民地十之八都是英屬,都必須說英語。現在我們不要自己的文化,取他人不要的舊東西做新文化,如同自掘墳墓!說話可以不限國家,但是中庸說:「書同文」、「車同軌」,鐵路必須同軌道,統一後必須車同軌。凡是書寫必須一律寫中國字,念中國音,這是「書同文」。從前清人入主中國也說漢話,南方人做縣官,覲見君王,去之前必先學北京話。今日是放棄自己的文字,講究不說中國話,不寫中國字,這是教育部的責任。書同文,就能通行無阻,大家都懂。 京戲中,行禮都不可說土話﹕例如說「舉杯」、「舉箸」。司儀也都用文言,因為通行的原故,人人都懂。詩書必須用正音,不許用土音。而且從前人不稱父母師長的名,必須避諱,但是學詩書執禮就不必避諱。 執禮,執行禮貌、規矩。禮有種種儀式,所以說是「執」。 |
十八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 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 葉公是楚大夫,僭越稱「公」。葉公問孔子,問什麼事並沒有說,有人以自己的意思偽造,這是強不知以為知,其實不必多說,闕疑可以。 「子路不對。」 子路不答覆,大概葉公所問的不合理。固然子路不敢答復,但是真正什麼意思,我們也不能知道。 「子曰:女奚不曰,」 後來孔子知道了,跟子路說:你為何不答覆?你這樣答就可以了。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他這個人「發憤忘食」,有什麼事如果一振奮起來,飯也忘了食。快樂起來就忘了憂,所憤所樂為了什麼,不知道。有注解說「發憤為學,樂道」,這麼講還不離題。不知道一天天的老了,怕發的憤辦不了,樂的事也辦不了,不能行道。這麼說還可以講得通,但也是揣測之辭。 |
十九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 當時的人,見孔子有弟子三千,都以為孔子是生而知之者。例如子路問津時:「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是知津矣!」生而知之者,這是上根器的人。孔子說,我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各種學問。後面有經文提到,有人稱讚孔子是博學多能的聖人,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因為貧窮所以什麼都要學,因此學得多,其實貧窮有無限好處。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是信而好古,敏是勤勤懇懇求學,將古人的東西勤懇學,學多了以後才能生出新意思,不學那裡會有什麼新發明?我們不是生而知之者,就算有人是生而知之者,但是學問日新月異,新知識也應當隨時學。 「以求之者也」,天生有才智的人也離不了要求學,何況是我們。 |
二十 子不語,怪、力、亂、神。 |
「子不語,」 語與言不同,言是自己要說,自己發言。語是對語,兩人對話。 孔子並不是從來不說怪力亂神,論語當中孔子就有說過,但是要是有人來問時,孔子不為他解釋,不跟他辯論,但是自己可以發議論說說。因為有人來問而答復,就容易會錯意,這樣便生毛病了。 「怪、力、亂、神。」 怪,奇怪的事。力,超出平常的氣力,如羿善射,奡盪舟。亂,亂事,例如臣弒君,子弒父,殺警察。神,鬼神的事情。清朝以上,除了佛、道兩教以外,其餘的都是秘密結社不能公開的宗教,而儒家並不是宗教。這些不能公開的宗教,講的都是神。現今佛家講神通,可以離地三尺,可以放金光,以為自焚便能成道,誤以為自殺就可以證果。 古人隱惡揚善,就是為了防微杜漸的意思。這四條,都會亂國,孔子講究隱惡揚善,所以不語。隱惡揚善,不只是愛護做惡的一人,而是愛護大家,恐怕人們互相學,學壞了,所以從前監獄中不許看報,以免交換惡知識。可以參考(集解)的防微杜漸。 |
二十一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經文若少有爭論的章節,吾就擇一種注解來說,不多說,這一章只有一個小爭執。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三人」,有注解說,三人包括本人在內。除了我之外,另外還有二人。若三人的行為都相同,固然是好,假使一個好一個壞,也還可以學習。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先講普通的說法:善人、不善的人,二者都是我的老師。學其中善者的行為,或是改去其中不善者的行為,都是就改正自己的身行來解釋。 另一種說法,兩人當中,那位善者我們隨著他學,不善者我們去改正人。若夠得上交情才能改正,交淺不可言深,所以這種說法不能采取。 第三種說法:只就一個人的善、不善說。一個人他有善好的行為,我們就選擇順從學他,至於他的不善言行就不要學。人不會是全好,也不會全不好。這個說法最好,人不是聖人,誰能無過?人有善行,就學他的善。 |
二十二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
這一章,先說事情,再說文字。 孔子到宋國,宋桓公的後代為桓魋。說文沒有此字,作「椎」,若寫此人名便作「魋」,若不是寫他的名,則可以作「椎」。這個人不好,孔子在樹林也不休息,與同學演禮,桓魋不以為然,派兵包圍,子路等人想和他爭,被孔子阻止,這裡是他的地方,我們走了就可以。史記云,孔子微服而過宋,而且不急行。 「子曰:天生德於予,」 孔子說:「天生德於予」,德,天生的本德、性德,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性德是天賦予的,必有用處,孔子說,我合於德,所謂「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是天要我如此做,桓魋對我沒什辦法。 「桓魋其如予何?」 桓魋其如予何,上天命令吾行這個道,魋對我沒辦法。這種說法可靠嗎?中庸云﹕「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大舜雖然家中窮,父母兄弟與他不好,但是大德者必如此。這對於不懂因果的人他不信。舜不死於倉稟,不死於井中,不是偶然之事。至於如何而不死,書上沒有記載,就不必偽造,妄作聰明。今日學佛者不信因果,遭難就以為佛不保佑。 「見聞覺知」就佛家而言,都是虛妄不實,不可憑據,要講究「真知灼見」。覺知也是虛妄分別,不知道的事不必多言,預言無根據不可靠,佛家講「真知灼見」。孔子微服換了衣服而過宋,若是今日的佛學家就說是神通,其實沒有親眼見到不必妄言。 |
二十三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 孔子博學多能,弟子學不到,也聽不懂,所以認為孔子有秘密。不但儒家沒有秘密,佛家也是如此,佛家雖有顯密二教,但是密也可以傳,能傳給人就不是秘密。 「吾無隱乎爾,」 「爾」是虛字,語氣詞,不只是齊魯語,江南也是如此。「爾」,不是「汝」的意思,當「汝」字講,就呆板了。 「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說,我沒有那一條的言行,不與你們大家講的,我教學生就是這樣子。 「行」,以身作則,我的一切行動,你們都沒有見到嗎?行指行動,這個解釋也可以,但是「行」其實就包含言行。 |
二十四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有注解說,行包含忠信,那四教要如何解釋? 你們在這裡是學文章,還是學作人?吾沒有教你們文章,你們縱使文如王莽,詩如曹操,又有什麼用?你們在這裡全是為了學道,因為你們學佛的原故。吾三十年來說佛道,大家不進步,所以講人道。人身難得,人道成就了,才能成就佛道。你們學論語,雖然沒有做官,但是具有天爵,將來往生就可靠容易了,所以利益很大。吾這種講法外頭很難聽到,吾無隱乎爾。 「行」,心口身都包含在內。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孔子的身口意都擺出來了,處處顯示孔子的用意,只是人們不用心而已。 儒家說修養要「慎獨」,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聖人的言行動作高深,我們或許不知道,但是聖人惟恐自己的行為人們不知道。我們都是普通凡夫,凡夫知道凡夫,所行什麼人或許不知道,但是佛菩薩是聖人,難道會不知道嗎? 所以觀察今日,就可以知道將來的結果。若今日不變樣,如何能成功?若今日學了就變樣,後來的結果就可以知道了。你們的言行動作,半條也瞞不過人。若滿腹骯髒,佛會來接引嗎?佛的手都被污染了。 我們學論語不只是為了學文,對於文字今人領略不進去。文章即使學好了也沒用處,何況是學不好。 從前有一幅對聯﹕「聞木樨香乎,知游魚樂也」。了解「吾無隱乎爾」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幅對聯出自禪宗公案,和尚說﹕「聞木樨香乎?」桂花沒有說話,但是人們都能聞得到桂花的香氣,這就是「無隱者也」。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平常人的行為也無可隱瞞,大家小心。 此章或許有錯簡,考證不明白,實在難講,集釋「餘論」中,有注說可以闕疑。但也有一種勉強的講法,較為合理。孔門有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教就是這四科。文就是文學,行是德性,忠是政治,信是言語。 |
二十五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以。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
(雪公講義) 今本三段為一章,古本有分為三章者,於茲不論。 何平叔指謂聖人君子善人,指當時天子諸侯而言。至皇侃不取此說,宋人因之。似不滯泥,義實不圓。程氏集釋引「善人為邦百年」之類,仍舉地位舊說。 竊亦以何氏之說為然。孔子嘗以子產於民惠, 你們聽一次有一次好處,這裡與其他處有不同的講法,其他處推動論語,不合理想,聽者與講者都不高興,即便高興,也不一樣。因為你們學佛學不成,所以才這樣說。其他地方講論語不按集釋,多按朱注講。集釋的反身錄,注重做人求道。元代以後崇尚朱子的注解,學孔子書當做成就功名的路途,但是作官的未必治國平天下,例如曹操、王莽,反而亂天下。我們學孔子書為了求道,求道也同樣可以治國平天下,不是只有作官才足以治國平天下。 這一章有三段,現今的本子把三段合為一章,論語有一、二句為一章,有五句、十句合為一章,一章為一件事。宋儒攪亂章法、句法,後人擅自改經就是宋儒開的端,古本是分為三章,吾現今在此不講。 這一章的話簡單,集釋「餘論」說:「所謂聖人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能測萬物之情性者也。」君子,有德性的人稱君子。這樣雖好講,但是沒道理,孔子沒有見過聖人,難道沒有見過君子嗎? 何平叔(晏)說,聖人、君子、善人,指當時的天子、諸侯。這一句聽了似乎多事,但不是如此講便講不下去。皇侃不采取這種說法,宋儒因襲,似乎不執著,可是經文義理說的不周圓。程樹德舉「善人為邦百年」為例類,但是所舉的仍是以地位論聖人、君子、善人的舊說。 吾采何氏的說法,孔子家語說:鄭國的子產,孔子說他「其養民也惠」,說晏平仲,於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孔子說,無聖君,無聖君子。春秋時的諸侯,五霸,都不夠格稱為聖君、聖君子。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以。」 君子有德,德是學仁義等而有所成就,必得讀書求學的人。善人是不做惡事的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有恆的人,談不到辦壞事,壞人也偶而會幹好事,但是能常幹好事嗎?劉備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小善也是善人,只要有恆,有恆就能成為善人,例如天天掃街掃到死,這個人就有成就,但是所得的成就只是這條功德。所以有恆不變就能成就,例如周利槃陀伽,只念「笤帚」便能成就。禪宗參話頭,參到死就有成就,我們念佛為什麼卻不能成就?所謂「生處轉熟」,就是要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即使吃喝拉撒睡都不離這個。你們做夢若不念佛,那也是枉然。 「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最後結束,「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沒有說有,空虛說是滿了,很少說了一萬分,這樣的人,連恆都做不到,更別談成就了。 |
二十六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
(雪公講義) 安井衡氏謂:「弋繫生絲於箭,而活結之。又係磻於絲末。矢中鳥則磻奮絲解,以纏鳥翼。是弋絲名繳之義也。說文,宿、止也。此宿謂集於木。」不取皇、邢夜射棲鳥之義。 蓋夜間黑暗,林中更暗,難見鳥所。且古禁宵行,於理多違。然鳥入林歸巢,晝多有之,如孵卵哺雛等類也。 物茂卿論語徵:「天子諸侯為祭、及賓客則狩,所以敬也。蓋在禮所必然焉。」此說較洪氏曰:「孔子少貧賤,為養與祭,或不得已而釣弋。」可從。 又如御覽述論語上題「子曰」字。果有所據,省盡葛藤。 「子釣而不綱,」 釣,釣魚。綱,綱以大繩為綱。這是以一條繩子掛上很多鉤子做為綱。有「提綱挈領」,並沒有人說「提網挈領」。 「弋不射宿。」 日人安井衡氏說,「弋繫生絲於箭,而活結之,又系磻(石磨的箭頭)於絲末,矢中鳥則磻奮絲解,以纏翼,是弋絲名線之義也。說文,宿,止也,此宿謂集於木。」 並不采取皇、邢以「夜射棲鳥」的意義。 因為夜間黑暗,林中更暗,很難見到鳥棲身的巢。而且古代晚上不可執火,禁止宵行,所謂「金吾不禁惟元宵」,古人以為澈夜狂歡,國家必亡。孔子是何許人,怎麼會犯夜呢? 白天不射停駐在巢中的鳥。鳥入林歸巢,白晝也是常見的事。從前一到春天,不打停駐在巢中的鳥,所以詩云:「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白天有鳥入巢,例如為了孵卵、哺雛等類。 日人物茂卿論語微說:「天子諸侯為祭,及賓客則狩,所以敬也。蓋在禮所必然焉。」為什麼稱十二月為臘月?因為這個月,農田都收割了,去打獵不會傷害莊稼農作物。天子巡狩,例如商湯網開三面,孔子打獵是為了祭天祭祖,因為買來的祭品不恭敬,必得自己幹,表示盡力盡心。所以孔子打獵打魚,不是為了好殺生。從前人穿衣服必須整齊,只有為長者服侍的時候,可以捲起袖子短右臂好工作,所以為了祭祖而打獵,這是禮所必然。 物茂卿的說法,比洪氏的說法好。洪氏曰:「孔子少貧賤,為養親與祭祀,或不得已而釣弋」,洪氏的說法沒有憑據,純屬揣摩。 孔子做大夫時,要隨諸侯巡狩,所以要打獵。 另有御覽述論語上題「子曰」二字。這個說法最好,有這個「曰」字便了不得,其他注解,都可以不必了。如果真有所根據,可以省盡很多事。這一章經文就因為沒有「曰」,才說孔子也打鳥拿魚。但是看其他書上,並沒有見到類似的講法。 |
二十七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 孔子當時的風氣已經不好了,有人對一件事不懂,不知道,卻敢無知妄作。 作是創作,現今的人教十幾歲學生的創作,腹中空空,如何創作?孔子當時原來有這種人,並不知道卻敢創造。 「我無是也。」 孔子說,我可沒這樣。孔子作春秋,一字寓褒貶,孔子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知我苦心的人,就知道我作春秋的用意,怪罪我的人,以為我為什麼敢作國史,依禮不當如此。孔子作春秋,多聽多見,只檢善的、好的寫,不善的就藏於心中,怕人學壞了,把握隱惡揚善的原則。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孔子著書有標準,集釋的考證,劉氏正義引春秋繁露楚莊王篇﹕「春秋分十二世,以為三等,有見,有聞,有傳聞。」春秋十二世分為三等,有的事是親眼見到,有的是聽聞到的,有的是傳聞得到的。有見三世,有聞四世,有傳聞(不是親自聽到,而是別人聽見再與孔子說)五世。 「知之次也。」 孔子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見聞覺知是虛妄分別,不能見本性,揣測所知不可靠。親眼見到的事還怕有錯,例如顏子在陳絕糧,先食砂飯的故事,何況是聽了以後自己再揣測的。有些事自己可以揣測,但不可以對人說。韓愈說,古來做史的人,除了孔子外,都不得善終。因為孔子多聞多見,如此謹慎! 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岳武穆,「莫須有」是當時的俗語,莫不是有,差不多,揣測的辭語。韓世忠說:「此不能服天下人心」。 「知之次也」,孔子對於那些找不出證據的事,自己揣測而知道的事,屬於其次,可寫也可以不寫,孔子不採取。必得「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擇其善者而識之」多聞多見擇定善好的,這種知是次一等的知。 |
二十八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 互鄉,依考據有十餘處,究竟在何處?有注解說在徐州,有說在河南等。這一章的句讀,各家所說也有不同。 「難與言」,集解說:「其鄉人言語自專,不達時宜」,愛好執著,好壞都執著。有人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為什麼都難與言?所以有注解讀作「互鄉」,「難與言」,「童子見」,只是難與言的童子來見,道理雖然可以說得通,但是句法難讀,唸得彆扭。 門人惑,孔門弟子疑惑這個鄉的人難與言,而且又是小孩,為什麼孔夫子要接見他?顯然是多事了。 「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 孔子說,人誠心敬意來求教,我允許他來找我,我就為他說,聽了以後,他聽不聽得進去,以後我就不管了,回去變了樣我也不管。這是教誨之道。總不能一來,怕他退,就不見了。 「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那為什麼要見呢?他恭敬來見,我嘉許他的誠心,後來他不照我的話去幹,我不管。吾若怕大家退轉,吾就不會在此講三十年了。 從前的人對古書不敢妄改動,自朱子才開始大膽改,到了現今的人更是妄作了。這一章經文,集注又懷疑是錯簡,幸好沒有更改。懷疑與改動經文是大毛病,從前的紅白帖子,都有闕疑,自古以來沒有人敢妄加更改的。六經都是孔子刪定的經,還不可以改動,何況論語是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論,如何可以改動呢?你並未參預孔門當時的講席,如何可以妄加猜測?看論語不可以自出新意,改動經文就是離經叛道,遺誤後人,有功也不能抵過。 |
二十九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雪公講義) ●筆乘:「欲,即仁、即至」解 欲(古) 說文(貪欲)解、貪取之源。 慾(今) ┌「情」喜、怒、哀、樂、愛、惡、懼。(世法) 《唯識論》(希望為性、勤依為業) (欲染)五欲污染真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欲即) 「子曰:仁遠乎哉,」 「仁遠乎哉」,仁不遠,你想著學仁,仁就來了,就這麼近。執柯伐柯,其則不遠。 集釋發明,筆乘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此孔氏之頓門也。」我們學佛有頓修、漸修,聰明頓悟的人,一下就學到。漸悟,一步步修,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這就是漸。一下就能學會是頓,顏子的不違如愚,有如頓悟。子貢聞一知二,顏子聞一知十,一般人多是漸。頓悟不難,仍須要漸修,悟如目,一開就見,遠遠望見。修如足,足必須一步步走到,但必須先悟,走才不會錯誤。 「欲即是仁,欲即是至」,懂得這個,當體都是空,這就是觸事成覺,欲就是來了。禪淨都澈底,但是淨土的澈底而人不知,往生與否,全在願力之有無。比如有人持槍對著你,有二個選擇,一者一槍畢命,二者一日打一槍,十日畢命,兩者給你選擇。修淨土就必須有願,願力操之在我,可以選擇一槍被打死,否則痛得十日就未必往生。欲往生,就要願心念佛,當下心就是佛,念佛當下就往生,這時就是有餘涅槃。 |
|
上次講「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注解雖然少,但是很重要,這一句為工夫,不是考據。集釋發明中的筆乘,這人必定有學佛,程氏樹德的學問也不錯。 從前注解經典有難處,自元以後,朱注成為考試的教科本,小場在本縣考秀才都考四書,考題不可出離這個,大場在省考舉人、在朝殿試考進士也是如此。好處就在有範圍,壞處在於注解者的見識,見識到的固好,不到的就注不到好處。例如有子說的話很接近孔子,不堪一問,是見識的問題。若顏子的注就沒有問題,有子的話與孔子相似,孔子親自授業的弟子尚且如此,何況是相隔千年的宋儒?訓詁尚且不知,如何懂微言大義?子所雅言,必須注重文字。宋儒訓詁外行,不懂經文的外表,至於內容的微言大義,如伯樂相千里馬,能相千里馬能行千里,宋儒有這個能力嗎? 今日之下,既然不受限制,那什麼人的注解對,就採某人的注解,不必受門戶宗教的見解限制。佛學的注字句法訓詁與儒學不相違背,為何不能採取?焦氏筆乘的案語可以參考。 你們學佛三十年,一天天往後退,當初沒有學佛,開始聽聞佛法就歡喜,往前進後雜說紛紜,你們就亂了。吾講論語,要讓你們學佛進步。如今,雜說邪說橫行,很難有標準。佛、孔子的言語是聖言量,吾信。 凡作文章,應該先識字,何況是讀經,若六書明白,看書的左右上下就能明白其中的義理。中國文字很多象形圖畫,如今的人,字也不識,哀哉!現今講論語,吾所採的注解,以有理的為主,不囿於宗教,因為天下事,相同的多,不相同的也多。 「我欲仁,斯仁至矣。」 焦氏筆乘提到「欲」而說佛家的講法,「欲」人人懂,就是欲望的欲,我欲仁那仁便來了。你們不進步,因為人格站不住的原故,人格站住才能學佛,否則人身也不可得。單說這個「欲」字,欲就是仁到了,學這個「欲」,學佛就可以成功。 欲古作「欲」,說文從欠,谷聲,山溝缺欠,所缺欠的用物太多,填不平,欲壑難填,有飯吃又嫌衣服不好,甚至欲當玉皇大帝,必得是有道的君子才能不如此。貪為佛家中三毒之一,欲,貪欲也,欲是貪的源頭,這個字壞透了。 現今作「慾」。貪欲由何處生?由心發生,集韻說:「欲,情所好也。」佛家講真如本性,眾生都有佛性,那現在為何不是佛?我們連人也不夠,人有情,只能當人,人做好可以生六欲天,卻不能解脫。想解脫必得業盡情空,將情變成智慧。有情才有貪,才有所好,情有喜怒哀樂愛惡懼七情,不但不能證果,也不能往生。你們口念佛,心正與佛反對,縱使佛來接,也不得往生。愛為七情的根本,大學說有此就不得其正,愛就是喜,愛到手便快樂,有人來分就恐懼,若奪去你所得的便怒,不愛就是厭惡。所以十二因緣,一下生開頭就是愛,種惡因,後來就有「取、有」,有因果報應,有生老病死,永久不斷。 我們在欲界,所愛好的為色聲香味觸法,森羅萬相都是色,也是聲,火車聲,你不愛,不愛也來。情所好是欲,萬法都是壞的沒有好的,要想不壞,全在自己如何用,例如以刀殺人為惡,為人活病為善。一種物品互有善有惡,全在自己會不會用。 唯識論說:「欲,希望為性。」未來的想著他,想到了又嫌少,永遠都嫌少,慾壑難填,無有止境,貪永遠沒停止的時候。欲有什麼作用?「勤依為業」依是依靠,勤離不開欲望。你們在欲界,色聲等並沒有來找你,而是你找它,找到就依靠它而離不開,若當時便離就可以解脫。佛學重要在「離」字,五欲財色名食睡污染真性,上等人不味著,我們都貪味,離不開五欲,五欲污染真如本性,變成五欲六塵。華嚴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為你的本性,佛也是如這個本性,也是這個心,眾生也是這個心,卻是染著五欲六塵的心,所以在六道當中。這一生死不得,死就墮入三途,因為如今的人所做不是人事,如何能再得人身?不死還有辦法,死就沒辦法了,有什麼辦法? 「欲即」,我欲仁,斯仁至矣。欲有如刀子,會用就有好處,不會用就拿來殺人。你們貪「仁」是可以的,仁者,凡是妨害人的事不做,一舉一動都不妨害人,這個欲就變成仁。 學佛修淨土宗要緊的法門為「欣厭」,欣就是欲字,厭就是討厭,極樂的一切你都要欲,娑婆的事你都要厭。如欲吾去當玉皇大帝,吾也不去,去就倒楣,仍然會墮落。彌陀要解說,無願(沒有欣厭),即使念到一心不亂也不往生,淨土宗特別注重「願」字,否則無量壽經如何說四十八願?你願為眾生,就欲眾生的事,願成佛就成佛,全在欲上。所欲的事可以選擇,完全由己作主,不必由乎人。觀察自己平日所欲的是什麼?勤依者什麼?你必須改脾氣,否則一口氣不來便不保險了。 |
三十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 |
孔子說,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古人都懂禮,自古以來男女不能不結婚,但是同姓不得結婚,因為是一家人的原故,還有買妾時,如有疑問就要卜卦,若是同姓也不能成婚。學佛為什麼說必須解脫?因為一切男子都是我父,一切女子都是我母,若不解脫,則父母妻子來回換。 魯為文王的後代姓姬,吳也是文王的後代,也姓姬。魯昭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 當時孔子在陳,陳司敗(如司寇)問,你們魯國為禮義之邦,請問魯昭公知禮嗎?孔子說,知禮。 「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 孔子退,陳司敗問孔子的學生巫馬期說,君子不結黨營私,應該說公道話, 「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巫馬期聽了以後,告訴孔子。孔子說,丘(讀某)也幸,我很幸運,假如有罪過,人家都知道。 |
三十一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
古時有禮樂,家中凡是有公事,有行禮就有作樂。不但是祭祀有禮樂,就是宴會也行禮作樂。朋友來參加宴會,主人歌唱,客人隨歌隨舞。文人的禮貌,是有唱必有唱和的人。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孔子同客人兩人唱歌,若客人唱得合禮合法,必請客人再唱一遍,是要學他,跟他唱和,這也是恭敬對方。吾唱和吾所學的,例如和詩,若請人看詩,人如不和就對不起了。今日不興這一套。 |
三十二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之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
以下這兩章,古人懷疑為一段,這有道理。因為第二章說「若」,文氣顯然是接連上一章的意思。 宋儒大膽改聖人文章,依禮,為人師者,可以改自己弟子的文章。若是同輩的文章,不但不能為人改字,而且不許在人家原稿上圈點,只可以在上頭寫好的評語。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 文,一切典章都是文。莫,勉強。若是典章,我差不多,我勉強與別人可以一樣。 「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若說做事處處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 當時一般人對孔子很恭敬,稱孔子為聖人。孔子說,若說我是聖人、仁人,我不敢當。 「抑為之不厭,誨之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但是我也不說過謙的話,我無論什麼事,我都是幹的不厭煩,幹到底,有人想跟我學我就教他,我可以說辦到這兩條了。 今日打倒孔家店,也是一時如此而已。現今我們提倡孔子,大陸也重修曲阜,他們看打不倒孔子,也就不打倒了。 「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公西華也是善言語的,若給孔子戴高帽子也不可以,公西華說,就這兩條,我們當弟子的卻也辦不到了。 集釋考證,引群經平議「聖與智古通稱」,所以知道智在仁的上頭,可以証明「智、仁、勇」三者的次序。考證引大戴記,可以參考,惟有聖人才是真有智慧。 |
三十三 子疾病,子路請禱。 子曰:有諸? 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 子曰:丘之禱久矣。 |
經文中「誄曰」的誄,應作讄。漢以前的誄,是人死以後,將他一生的事跡累積起來,例如現今的人死後,說他的言行錄,或是定個諡號。讄,是生前的禱告,跟神說病人的事,祈禱神能免他的罪。所以誄與讄原來有二種說法。集釋的考證引說文:讄,禱也。鄭注也作「讄」,但是皇侃以為誄讄同音可以通用,不必分生前生後,朱注是遵循皇侃的注疏。 「子疾病,子路請禱。」 集解包曰:譸,禱請。「請」字很要緊,朱注以為子路請孔子去禱告,孔子說,有這回事嗎?這個講法不通。 集解,請,請鬼神考查考查孔子的行為,以便免罪。 「子曰:有諸?」 子曰,有諸,集解,周曰:「言有此禱請於鬼神之事」。孔曰:「子路失指。誄,禱篇名。孔子素行合於神明,故曰丘之禱久矣。」 子路在神前請神察考,孔子有德為什麼會長病? 如今國家也提倡論語,是講文章?還是講理?論語的文章,我們不能學,司馬遷也作不出來,現在人連中國白話也作不出來。從前人讀論語,依朱子注解說法,得功名就了事。但是我們學論語是為了學道,學說話、做事,學聖人之道,學天道、人道,只要依道而行,不會有什麼毛病。 學佛就知道,人一下生便有毛病,但是還沒有造作。十二因緣說,識入胎,出胎以後有觸、受。出胎時沒有知識,痛癢好壞一概不知,到五六歲才有受而有感覺,到十歲漸漸有愛。下生以來還沒有造作,若是有好教育,萬法因緣生,雖有壞種子也不會起現行,前生的惑可以伏得住,如此一生便能無災無難,若是能斷惑就沒有惡報。佛斷惑了為什麼還受金槍臂痛?其實這都是示現,不是真受報。不懂的人、不學佛的人,以為做好事卻受壞報,怨天尤人。 孔子道德很高,又生病,又老來喪子,又在陳絕糧,又受桓魋的難,在樹下演禮,離去還被拔樹,我們比起孔子如何?我們不如孔子,學佛後,你的意業還不好,只是口會念佛了,三業還有一業清淨,雖然心惡口善,也消了一點罪。但是心為主,所以消的罪業不多。看這種時局,可以預知前途,就是受原子彈的時期。見因就知有惡果,至誠之道可以先知,造惡因還能得善果嗎?他人不必論,你只要問自己,有沒有造惡因?你們幸好還有信佛,相信孔子,來這裡聽論語,算有一念的善了。因為這善是小善,必須累積,愈積愈多,才有用。從今日起,你們身口意三業,不要再造惡業,要自重前程啊!否則至少也得長病。吾長病,不吃藥,有吾的道理,所謂「隨緣消舊業」,若是吃藥病愈了,便不能消業。 「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 孔子有疾,子路禱告,不讓孔子知道。孔子病愈後,問子路說,有向神禱告這件事嗎?子路說,讄中有說:有病禱于上下神祇。 「子曰:丘之禱久矣。」 管寧一生的過失,就是有一次進廁所忘了戴帽子而已,你們只是這樣嗎?你們不見人的時候,做什麼?儒家說慎獨,獨處時要像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孔子說,我所作所為不違背鬼神,何須再向神禱告?平時行為合乎神明,這就是禱告久了,等於是向神禱告,有罪才須要禱告。 三業清淨,念一句佛,心就是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念都念佛就有成就,如同「吾欲仁,斯仁至矣」。 可以參考尹會一的讀書筆記。 |
三十四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
孫與遜同義。程樹德也說,宋儒不懂訓詁。若不要訓詁、爾雅,那是你的說法,違背造字的本義,都是胡說造謠言。 一切的典禮,如婚喪嫁娶,祭祀鬼神,禮記中有五禮,五禮起首的禮為祭祀,祭祀天地鬼神,不能忘本。從前軍中的旗為主體,必須先祭旗,旗子畫著北斗七星,招搖指揮二十八星宿。軍旗等於北斗能指揮一切,詩云:「北斗七星高」,指的就是司令旗。天地人,人為天地的中心,只要是天地辦不了的事,人便是執行者。中國一切學術,講究三才,連行軍也依三才。例如春天吹東風,風自東開始,震於雷,日始於東,日出於東,地球往下轉,轉到西,所以中國的字都是由東而下,往西寫,從上往下,從右往左。如今有人提倡由左寫起,政府機關下令由左寫到右,由西而東,這是逆天行事。順天者昌,東生而南長,秋滿而冬藏。凡是禮,以東為上首。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 一切禮節行事,一種是奢侈,一種是簡單。禮節太奢侈不對,禮有一定的節度,不能格外增加。例如祭孔原用三牲,若有錢就改用六牲,俎豆加一倍,這不合禮。儉是力量不夠辦不到,這也不對,奢儉都不合乎中道。 但是兩相比較,儉是力量辦不到,奢要令他不奢可以辦到。因為他是驕奢,有驕慢的心,不如簡,有固陋的心。固陋的毛病少,若養成驕奢的心,就會出毛病。 今人大多驕奢,連小商人也穿洋裝,皮鞋,望之儼然。吾的食、住,大家都知道,算是不奢。 |
三十五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子曰:君子坦蕩蕩,」 集解,鄭玄曰:「坦蕩蕩,寬廣貌。」在集釋的考異中,蕩蕩有諸多說法。鄭玄注如水的無邊,寬廣。坦,平坦,心平平正正,不高不低。蕩蕩是很寬廣,無事在心。 「小人長戚戚。」 戚戚,內心惆悵。這說的都是內心,不說外表。有人外表雖然笑,內心卻是惆悵。長,日久天常。長戚戚,「多憂戚貌」。 集釋發明的反身錄是清朝 能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對得起大家就是不怍,如此就是坦蕩蕩,大家可以學這個。為什麼能如此呢?因為有慎獨的工夫,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如此就能坦蕩蕩。 說出可行的辦法了,要如何慎獨?反身錄說,「名利之念,尤為喫緊」,這句甚好。慎獨不是只有一條,名念、利念人人都有,上焉者為名,下焉者為利,顯然可見。有人雖然不為利,但是名心去不了。若要虛名不得了,蓮池大師參訪辯融大師,一生就是遵循「不貪名圖利」的教訓,因為一切的毛病都由好名而起。今日專講經濟,要勸人去除利已經很難了,不懂得「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名這一個字,你們若是沒有學佛,吾不勸你們。三代以上逃名,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五霸七雄,百姓倒霉,所以孟子說,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三代而下,因為大家趨利,恐怕大家不好名,好名者可以去千乘之國。不好名為聖人,聖人不但不要好名,也不怕惡名,所以佛家說:「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聖人不怕惡名,惡名如仰天而唾,唾不到天,無損於人。 你們求往生,免於六道三塗,必須避嫌,譏嫌是十種惱亂行之一。你們也不要名,人家給你名,不須要歡喜。萬不可求名,求名像是找個鉤子,勾住自己,西方去不了,所以求名就不能往生。 若是不為名索利益,便能無愧。從前人說,爺娘不親銀子親,利能支使人做一切事,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若不貪名圖利,便可以坦蕩自得。小人患得患失,瞞心昧己,所以終日不安。 |
三十六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
有注解說,經文有「子曰」,是孔子說的,若沒有「子曰」便是他人說孔子。 孔子不教人如此,不叫人作難,因為這種態度沒有人做得到,這是別人說孔子的態度。 有注解說,這是曾子說的,因為曾子知孔子最深,但是有誰見到了?不知什麼人說。若說孔子自己說自己,沒有這種事。這一章依從沒有「曰」字,比較好講,或許是孔子弟子說孔子。 「子溫而厲,」 「子溫而厲」,溫,人溫和,孔子溫良恭儉讓,又「臨之以莊則敬」,這等事不可以學外表。但太過敬就不溫和,溫和便不莊嚴,孔子是既溫和又嚴厲。孔子為什麼能溫而厲?因為孔子「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孔子沒有戲語。你們只要把四庫全書三藏十二部學到肚子裡,會講了,就能如此。孔子如此,釋尊也是如此。 「威而不猛,」 「威而不猛」,張飛威而猛,必須威而不猛。 「「恭而安。」 「恭而安」,現今的人學恭,卻恭的不自然,手足無措,因為原來飛揚浮燥慣了的原故。孔子是恭敬而安詳,不拘束。 今天是這一學年的末了,你們只要學慎獨,謹守身口意三業,便一切吉祥平安。 |
泰伯第八
|
今天從泰伯篇開始講。 頭一天先跟大家談幾句要緊話。論語不好講,但是非講不可,首先學論語可以幫助學佛。你們學佛學出世法,但是人身難得,有人身始能學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人道不懂,不能成功。三十年來,起首十年好,其次十年差,後十年更差,所以添講論語。 這種趨勢,不僅佛學如此,儒學也是如此,其實孔子志道、據德、依仁、游藝。以前台灣文獻記載有相當多的名人,今日時局變化,天命如是。你們聽論語,要當佛經聽,聽佛經,要當論語聽。吾自學佛才懂中國文化,再看中國文化,佛學也懂了,二者互相有關係。佛家世法出世法都有,格外注重出世法。儒家也是如此,只是特別重視世法。儒佛的體都一樣,用不同而已。你們要先得其體,用則萬端,隨你用。 從前人沒有學佛,講中國文化便隔一層,狀元也不行,學佛當大法師不知中國文化也不徹底。凡注經的大法師,到明代之前,今人都比不了。所以你們兩門都必須好好學。但是這二門學各有困難,你們要在困難上打破,才能進步。 佛法的困難,在於佛經的理很難,出世法沒有學過,要往理入很難。像法有教有行,不能證果,有教也是枉然,所以有教外別傳的禪。要知教法的理很難,禪必須悟證,只講經不能證果。儒的困難,在於儒重視世間法,比起佛法較不難,也有困難。凡是注疏佛經的古人,都須斷惑,有相當學問才能注書,儒家則是考狀元,會作文章,即使韓昌黎也不行,因為孔子說志於道,不是說志於文章。孔子之道都不懂,只說論語,從漢到清,三四百家注得亂七八糟。吾舉三本書,論語正義,偏重漢家,不罵人。再者會箋,偏於宋儒,也不罵人,比較簡單。再者集釋,內容較多,做參考。 看論語,因注解多,若只看宋儒的注子,專門就以程朱做代表,多罵人,其中有好有壞,漢儒罵人少。你們研究中華文化不容易,看注就生偏見了,你要信什麼人?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因為注子雜亂的原故。諸葛亮略觀大意,你們連小意也看不明白。你們學佛,志在證道,學中國文化,也不是為名利,為證道的原故。 今人修其他法門證道難,惟有淨土法門。今日糟不可言,教外別傳的禪,乃是證果者傳的,淨宗證果者少,不是教外別傳,而是教內別傳。只取三經,伏住惑再說,未說證果,只說往生,往生不是證果。從前人學佛,文理好,都讀中國書,而可觀,我們比不了。 吾原先找出「反身錄」給你們參考,反身錄為宋學,屬於陸象山的派別,不罵人。李二 雖然,吾以為又不讓你們看比較好,因為李二曲等都將書讀明白,文學都好,才不主張文章,有如買珠去櫝,一般人是買櫝還珠。你們文學不通,所以不讓你們看,你們學三年文,文理略通了,再看。但是今日學文很難,詩是文學之祖,文學以詩為首,今日不流行了。若懂詩法,字句都練,便字字不容空過,那時候再來看論語等書,就可以有眼力了。 吾說這個是九十歲的學問,吾六十歲時,說不出來,昔日吾說多奇語,今日說的平常,老生常談,平常便是中庸之道,聽洋樂跳舞才不平常。吾所說的話,請大家要注重,要懂吾話中意義,這恐怕不容易。 讀論語,至少必須看過「通鑑輯覽」的學問,才能讀論語。所以學論語外,必須看通鑑輯覽。依閱微草堂筆記學文章,可以寫一篇明白的信。再來是要學常禮舉要,自今天起,第一要先學禮,不學禮,儒書讀不下去,學佛不學戒,則白學佛。正法時期,正者證道,依佛的法律,懂的便證果。中國是南山律,不是佛律。象法時期律已不行,故不證果。儒「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在禮上走,就成功。吾為你們開路,縱使是不好的人,也與其進也,當時好便教,教在吾,壞在他。 |
一、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
第一天,你們就頭昏了,吾講論語注重道,但文理講不通處,吾也說說。 中國歷史比較可考者,從唐堯虞舜,夏禹之後是殷商。成湯革命為商王,到了中期發大水,改遷於殷,今有殷墟。到殷紂王(即商紂王)為天子,諸侯之中有一個西北的諸侯叫古公亶父,與北方外族接近,外族人野蠻不懂禮,也不懂人情世故,侵犯古公的土地,外族人殘暴不仁。古公亶父以為終日相殺何時了,所以遷於歧山之下,為西岐。 古公此人有德性,大家與他相處而擁護他,只有幾十里的地極小。有三個兒子,泰伯、仲雍、季歷,自古以來,家有長子,大哥要緊,父在時聽父親,父不在從兄。諸侯傳統制度,傳長子,季歷此時生昌(後來的文王,姓姬)。學問、經歷、閱歷到,事便瞞不過眼,古公在時,季歷生文王,古公贊歎說「我後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此子將來要興),泰伯聽了,便託辭采藥,仲雍見了也隨後行去,到大江以南吳國,今天的江蘇地。泰伯到了江南也斷髮文身。 古公臨終,令季歷請泰伯、仲雍回來。古公命終後,請泰伯、仲雍歸。喪事辦盡,泰伯請季歷即位(一讓天下),季歷不願。再查歷史有先例(二讓天下),季歷也不願。第三以:「吾之吳越,吳越之俗,斷髮文身,刑餘之人,不可為宗廟社稷之主。」已經文身了,不能入主中國(三讓天下)。孟子滕文公上,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自古只有以夏變夷,未聞以夷變夏,狐死尚且首邱。自古沒有以外國文化治中國的,這件事很重要。今日提倡美化、歐化,真是嗚呼哀哉! 泰伯、仲雍便離行而去,季歷於是即位為諸侯,季歷命終後,昌為諸侯。文王為紂囚禁,諸侯的身分也沒變樣,到了武王才伐紂,滅殷紂王。古公大王時尚無殷紂王,而且殷正盛時。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孔子說:「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泰同「太」,吳太伯的「德性」,至,到極處,沒法再說。 「三以天下讓,」 「三以天下讓」此句說法很多,三便是多。作三講,可依以上吾所說的三解釋。 「民無得而稱焉。」 此處的「得」通「德」,與「其為人也孝弟章」的「仁」「人」不同。「民無德(得)而稱焉」,天待人厚,好處說不出來,愈好處多,愈說不出來,佛的恩德說不出來,尚且有人說:「佛與我有何恩德之有?」德到極處便說不出來。太伯為何出走,為何再回來,為何又再走,一個字也沒有記錄。 你們讀書必須於此等無字句處讀。孔子之時,文風盛,一說便懂,懂詩經,一說就明白,不學詩無以言。詩必須藏有意思,以後要你們自己學,學後自己再看書,或不看注都可以,書讀千遍,其義自現。從前人所的讀書很多,不知跟從那一家是好,恐怕會被注子困惑。只要讀了再讀,便有智慧,有智慧可以謀斷(智斷慧照),有經驗閱歷便懂得。參禪全在自悟,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自己悟了才是自得。 |
|
吾能不能講第二遍,不可靠,雖然命在呼吸之間,但是也不能趕,必須聽明白。其實論語就如佛經,懂一、二句便有受用。 泰伯篇很複雜,教學都有簡單法,所謂「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吾講書不注重訓詁,注重在有用處。 這一章再略說一下,「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泰伯的德性到了至極處。孔子說這有什麼用意?泰伯的父親古公亶父,那時還是一個邊地的小諸侯,但是學問、道德都好。他有三個兒子:泰伯、仲雍、季歷,這三人也都好。這還不算,老三季歷生子名為姬昌,古公一有孫子以後,就知道這位孫子後來要興起周家了(不是稱王而是諸侯)。讀書在於增長道德,會辦事,不只是會作文章而已,你們有古公這種眼力嗎?你們同學後來如何,為什麼看不出來?至誠之道,可以先知,你們沒有這個見識,你必須學到一見人便知這個是人如何。 論語也有分類,有關仁,禮的都分在這一篇。懂這個道理,看他的動作就可以知道,你看對了,但是多年後又不是如此,這是因為他改變的原故,萬法無常,有人由好變壞,有的壞人變好。古人有信天命,有人不信天命,下生以來的行動是天命,若是順其自然,天命就贏了。還有人會造命,不聽天命,人力勝天,若是人造命能靈,那天命就不靈了。人為三才的中心,俗話說:「做善添十年壽,損德減十年壽」,不懂造命的人,隨著十二因緣流轉,就沒辦法了。若懂得還滅門,會造命,天命就不可靠。 古公亶父眼力好,說第三子所生的兒子能興我周家。古公觀察會看,泰伯也會聽。吾所講雖不好,但所講的為經,你們是不是聽得懂,若真懂,三十年後就大變樣,若不懂也比不聽的人好。長子泰伯聽說他的姪子將來會興周,心中明白,就向父親辭行,因為他一聽就知道他父親對將來的看法是如何了。會說不如會聽,所以佛說經,先說諦聽,諦聽,要聽旨趣的所在。但是還有證與不證,全在於人。仲雍看他兄長的行為,他也會觀察,大哥辭行,將來繼承諸侯位的不就是我嗎?他會思索,也向父親辭行了。這兩人並不是開門就走了,為人子要出必告,反必面,對朋友還不可以不告而別,何況是父母! 兩人辭行後,這位老三就呆板不知道嗎?因為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還必須有人侍奉父母,所以他不能走。這四個人都是不得了的,我們不能比。講這個,要在善於觀察聽話,你們必須在這種地處學,難道逃走就是「至德」嗎? 「三以天下讓」,周為小國,如何說「以天下讓」泰伯讓天下?泰伯那時還身處在小地處,必得是自己所有的才可以說「讓」,如何能說讓?這是孔子所說的,這句必須特別注重是孔子說。孔子是周時的人,周武王時才有天下,孔子離武王已經很久遠了,周已經數百年後才有孔子,孔子生於周的末年,這個時候說「三以天下讓」,這「天下」指的是眼前的周天下,這塊土地曾經經過三讓。這個天下其來有自,也不必強求當初的歷史,「天下」是本地風光,不必打官司。例如說﹕這把扇子,曾經三人製造才送給我的。這也是說扇子完成的事。 「民無得而稱焉」,這句照映至德。小德、大德都可以說說,至德就不能講了。例如天的德為至德,孔子是至聖先師,這都不能講。有人歌頌「大哉孔子,先知先覺」,至德莫能名焉,無法講。大哥、二哥為什麼要走,至始至終都沒有說出來,父親沒有說,兒子也沒有說。 我們必須會學,學佛全在變心,壞心變為好心。其次是改過,諸惡莫作。改過改不了,要用心改,這好不容易,應如何辦?用以楔出楔的辦法,若改不了,再為你添加東西,用楔出楔,必得眾善奉行,只要做善就可以了。因為你的惡改不過來,才要你做善,不去思惡。有了善,善也要再去掉,不思善。現今的人是不思善,只思惡,證得真空才能夠無善惡。所以必得用善去惡,否則過惡很難改。善能證果嗎?善有善報,做十善業生天,卻不能出離三界。道德好到「民無得而稱焉」,那善惡都沒有了。 「恭而無禮則勞」,出門必得相告才能出門,這是禮節,周家三位兄弟都注重德性,老三不走也是禮,若老大不走,就必須承繼王位,再來就必須是老大的兒子繼位,可能是泰伯的兒子不能興周。你們若不學禮,儒家就入不進去,學佛以後知道正法時期是戒成就,所以到象法就有教外別傳,戒就是禮。 |
二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
你們必須要把《常禮舉要》背誦得熟,起居行動吾就看出來,外行人看不出來。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 「恭而無禮則勞」,恭敬不懂禮,就會勞苦,惹人笑,而且被人家討厭。例如聚餐不勸酒菜不行,但是勸得太頻繁也不行。又如向法師行禮,法師說「一禮」,你偏要三禮,如此太過也不可以。 「慎而無禮則葸,」 「慎而無禮則葸」,小心謹慎,但是若不懂禮,便會畏懼。葸,像是「口將言而囁嚅,足將行而趑趄(ㄗ,ㄐㄩ)」,看了就肉麻。 「勇而無禮則亂,」 「勇而無禮則亂」,勇敢也要有一定的限度,凡事各有他的限度,過猶不及,就會壞局亂秩序。 「直而無禮則絞。」 「直而無禮則絞」,「直」也好,決不裝模作樣,有什麼做什麼,不虛偽。絞,急切,有什麼說什麼。辦事太緩不對,太急也不對,有如兩條繩子絞在一起。比如有人因為害渴,來飲用我桌上的酒,這種行為固然沒有虛偽,卻是不可以的。 |
三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 「君子篤於親」,此處的君子,專指在位的人。論語這一部書,自天子以至庶人都必須如此學,舉例先自高位來說,做樣子令人看,否則上樑不正下樑歪。堯舜為什麼好?他們認為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自己領導不好,若自己有罪,不要怪罪萬方,與大家沒關係。 孔子的道注重仁,在上的人要百姓學仁,就要在你身上做,對你的父母仁,所謂「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先孝養你的父母,百姓便會興起做仁德的事。在上位的人以身作則,先在自己身做,不必勸人。吾雖不行,居心行事不害人,但吾還是凡夫,欲寡過而未能,你們見到吾好的可以學,不好的你們不可學,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偷,刻薄。若要人都能厚道,應「故舊不遺」,你的親戚朋友,你不能忘,例如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學另一派的人,原壤的母親死了,孔子送一具棺槨,原壤卻跳到槨上唱歌讚歎,孔子弟子不以為然。孔子說:「親者不失其為親,故者不失其為故」,他雖然是講世法以外的學問,屬於長沮派的,卻不是壞人。他如此唱歌,那是表示對他母親的死,有他的用意,表示還沒有斷除對父母的孝心。他既然沒有斷除孝心,所以我也不能割斷與他的故舊友誼。 當領袖時對故舊能夠不忘,百姓就漸漸厚道。你們學著孝父母,對朋友加厚,大家就會改變,也有一些人不變的,那就是不屑教誨的人。 |
四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
這種事五十歲以上才知道,生病就怕死,死也自己能知道個大概。曾子有疾,自古以來有生就有死,懂天道,性命就不一樣,孔子、曾子都知道人有死,而性常存。有人會問:你為什麼這麼說?易經只有爻而已,沒有文字,綜錯旁通,沒有一個文字,只有八卦。現今的人只講周公、孔子的小注,沒有講原文,孔子的小注有「精氣為物,游魂為變」,精氣為物就是大學的格物,物來了,游魂為變。朝聞道,夕死可矣,實在是沒有死,若沒有聞道才不可以死。 道是什麼?孔子說,放之則彌六合,六合是上下四方,六合都充滿,就像佛家的遍布恆河沙界,卷之則藏於密,如何藏於密?密到看不見,聽不見才是密,眼耳二根接觸不到,孔子都知道,曾子、顏回也知道大概。既然知道,為什麼不詳細說?因為六合之外,孔子存而不論,存是暫且存有著,愈說大家愈不懂,所以不說。六合之內,論而不議,若不辯不說明,裡面的真理還看得見,愈辯愈糊塗。例如論語,有數百家的注解,愈辯愈糊塗,曾子知道,所以不怕死亡,只怕有損於道。率性之謂道,本性為道,道有體有用,體是性,用是仁,孝為仁的根本,孝是第一。你們要入道,必須在禮上走,仁是禮的根本,有老人就要孝,沒有老人也必須孝,如目連僧救過世的母親,就是儒家說的「慎終追遠」,要永遠追念,在孝上走。 行孝,以這個身體來論,有孝的始,有孝的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身體不是我的,自己若當小人就是使父母變為小人,自己若當君子就是讓父母變為君子,所以說:「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連頭髮也不敢毀傷,你的身體除了生命,其中還有慧命,慧命由老師來的,但身體如旅館,愛惜旅館難道可以不愛惜其中寄存的主人嗎?所以損傷慧命也是不孝。有人問趙州和尚,狗子有沒有佛性?答,狗有佛性。又有人問同一個問題,趙州答,無佛性。佛法,若只說一樣話,就會不通,有陰便有陽,都是相對的。佛也說一元,也說相對,說空與色,這是相對,說「中」便是一元。不講中是邪見,你只知道非斷非常,不懂非空非色。不可以傷了孝道,傷孝道就是傷本性。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 「啟予足,啟予手」,看我的足與手,以手足一上一下代表全身,都沒有毀傷,為什麼沒有毀傷?詩經云,我不是臨時才如此完全,而是平素戰戰兢兢,心裡不安,小心謹慎,怕錯了。 「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什麼是戰兢?下頭說比喻,如臨深淵,站在深淵邊,危險不危險?不要說站在深淵邊,你看了腿就發戰。如履薄冰,你們沒有見過,黃河邊到冬天結冰,可在上面騎馬,一立春就成薄冰(一寸許),在上走心中就要戰兢。 這裡說的是平素的時候,我們不能稱孝,你要學仁、學慈悲,就要從整天戰兢,怕你一下子說錯話、辦錯事。這還不行,只有身口而已,還必須防意如城,必須如禪家云「心如牆壁」,內不能出,外不能入。心一動就是妄念,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怕隨順妄念。一動念就要防備,工夫全在平時,同學們必須學學。曾子說,我的身體無毛病,這是我平日臨深履薄的工夫。 「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而今」,從今天。「爾後」,往後我就死了,朝聞道,夕死可矣。「吾知」,我都知道。「免夫」,免於損道,免損道的是我。「小子」,你們怎麼樣?小心身體,小心你的心,自己管自己,不必別人來管。 也有例外,比如上陣打仗,不是去打仗,而是去死。孝經說,戰陣不勇,非孝也。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那是小人喻於利,孔子絕不如此說。上陣若存著想死的心,以死為榮,準打勝仗,絕不會死,置之死地而後生。 吾為你們說這一章書,不是三 |
五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
要度眾生的人,時時不忘眾生。打、罵眾生,都是好意,都是為了眾生。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 「問之」,曾子臨死時,孟敬子好意,來看曾子的病。 度眾生的人,時時不忘眾生。他打、罵眾生,都是出自於好意,都是為了眾生。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曾子怕孟敬子不懂,先比喻鳥的將死,聲音都會變,人將死時,都會說好話。人臨死時,就怕來不及了,若想起好事,認為命不該死,想起一些壞事,不免後悔。這雖然是曾子專對孟敬子說的,但是人人都必須學。孟敬子是大少爺,又有錢又驕傲,平素或許就是如此。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 這裡先說三條,專對孟敬子而說,專講禮,我們必須學。曾子說了以後,另外還再加以解釋,曾子在別處不如此說。說一條,再說他的好處,這是這一章書特別的地方。 先說三條,以及他們的關係。 動容貌,這是說他的樣子秩序。例如看他的陣容、秩序,這是動態。例如紀念週會,大家進來坐下,他的動作秩序,這是動容貌。祭孔時,祭者動容貌,大家看了就可以知道。從前吾每次觀看濟南的祭孔,看主祭巡撫的容貎,就知道他的所作所為,例如巡撫在下雨時舉行祭孔,侍從在旁撐傘,糾儀官就會說「去蓋」,巡撫若側身瞪他,糾儀官就會說:「失儀」。從祭孔的動態容貎,就知道這位巡撫一定好不到那裡。你們若會「動容態」,學佛就能往生,為什麼?吾的衣著冠帽,家中放置的物品,必有一定的秩序,這與往生有什麼關係?這就是一心不亂。外邊若亂,內心就不能一心。 其次是「正顏色」,先說容貌,其次觀察臉色。長輩給與物品時,不可隨便笑,要仰而親之,仰望親近長輩,若是對年幼者要俯而就之,俯身和靄對人。 接下來是「出辭氣」,該說話而不說話,就是傲慢﹔不該說話時卻急著說,便是急躁。而且「躁人之辭多」,或是話說的辭不達意,這些都是毛病。 先練習以上三條,就可以了。禮記上,說這三條的,也很多。這三條,就是身口意。如同禮記曲禮所云:「毋不敬(意)、儼若思(身)、安定辭(口)」是也。 「斯遠暴慢矣」,只要秩序整齊,那人們對你這位有禮有秩序的君子,自然不好意思暴慢了。假若你對人嬉皮笑臉,對方也會如此對你。 「斯近信矣」,看一個人很嚴肅,那你所說的話就可以取信了。若舉止輕佻,誰會信你?這與辦事有大關係。 「斯遠鄙倍矣」,話不要多說,也不要少說,人們就不致於看不起你,違背你。這都是和孟敬子的領導有大關係。 「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從前祭孔都要演禮,山東省城,一個月當中要演三、四次禮,上旬、中旬、下旬或是七日演練一次,不穿禮衣練。音樂、舞蹈都得練,所謂「千年琵琶,萬年笙」,這些音樂尤其難,不常演練,恐怕不行。樂生、舞生都得常練習。 祭祀的器物,例如竹籩木豆,少一樣也不可以,所放置的地處或左或右,都有一定。「籩豆之事,則有司存」曾子不是要孟敬子不學這些祭祀的事物,而是做一位領導的君子人,重點不在這個上面。例如主祭者,只要跟隨引贊就可以了。盥手、進巾、飲酒、受胙,都有執事引著主祭者去做。 漢代時候的「司存」為官名,但是這裡曾子說的「司存」,是指「有司,存」自然有管事的人負責,你不必去管這些事。 「有司存」,有二種說法﹕一者「有司,存」,一者是「有,司存」,吾依從前面的說法。 今日所教有關曾子的二章書,其中大有可學,一是在平素的養涵,必須謹慎小心,一是有事時,要注意「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等三樁事,必須處處留意。 |
六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不而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
吾所講固然是注重道,不注重文字與考據,但是有太過意不去,說不通的地處,也必須說,否則將來你們會走錯路。例如後面的「興於詩」必須三句連著解釋,又如前面的「詩無邪」,一般注解都將「邪」解釋為邪惡的邪,思無邪解釋成歸之於正,所以一路錯下。這些都必須致意。 這一章,唐朝有人以為是孔子所說,但是就「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這一句,難道孔子與顏子為朋友嗎?下一章的「曾子曰」也是如此。有人解釋為,論語所引都作孔子曰。 這一章書起變化是在唐代,原來有太宗與孔穎達談論那一段。唐史有新、舊唐書,新唐書為歐陽文忠公修撰,歐陽文忠公是大儒,改成孔子說。歐陽修是大儒尚且出大錯,到南宋更差,風氣更變壞。天一變,人的心理也變,隨意改書是大毛病,今人不僅改書,更看不起孔老二。佛經的注子,古來祖師注解的,每落一字都不輕易,我們不能跟他們比較。吾的文學雖不好,吾還有一點辨別能力,也絕不敢下斷語。孔子是聖人,尚且述而不作,我們的文學不行,最好的不過是讀過唐宋八大家,古文觀止而已,那不中用。大文章自六經來,真學問從五倫起,你們千萬不要以為了不起,否則一分學問也不能增加,成住之後就是壞。你們的學問好壞另當別論,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現今所注的書害死人,有看全部的不如看一半的,看一半的更不如看十分之一的。你們去研究,何謂大開圓解的圓解?萬萬不可妄自著書。即便是以後成名了,也不可妄自改經文。李二 要求開悟,要求圓解。淨土講究「信」字。信到極處,就是解到極處。 有人說,孟子、老子、莊子都為書名,所以論語從前就名為「孔子」,但是找不出根據,這是蘇東坡的說法,想當然耳。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 起首二句是動詞,以自己這一方問對方,這二句是一段。以能問不能,所以孔子入太廟每事問。再者是已經讀得多了,他所學的少,也要請問他,例如孔子學琴於師襄,問禮於老子。這是求學,老師不在年紀的大小,如果知道這個道理就知道韓愈作師說是有來歷,他會用,我們不會用。 「有若無,實若虛。」 其次二句是靜詞,「有若無」,內裡有,但外表像沒有。實若虛,內裡充實,實在起來了。「有」是有,一分也可以稱「有」,卻不一定實。這裡的「實」是充實,十分才稱得上「實」,看起來卻如虛的。 「犯不而校。」 後句也是雙方面,起首二句從此自彼,末句從彼至此。人來侵犯,不與他計較,不但不與他辯論,也不報仇,例如人打我一錘,不反打一錘就是不校。校,說文,作報也。 文章與說話一樣,一句比一句重要,後來的最重要。學前二句或許可以,其次一句便勉強了,到這一句就不能學了。沒事卻來冒犯,能不報復計校,不容易。實在說,沒有無事而冒犯的,凡事「敬人者,人恆敬之」,「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人來冒犯也都是自找的。參考孟子離婁下的「自反」,就可以知道了。這「犯而不校」一句是沒有做對不起人的事,自己反省沒有錯,人來冒犯,那他不過是人一位「妄人」而已。 「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什麼人能辦得到?從前我的朋友曾辦得到以上所說。他的朋友是何許人,並沒有說,為什麼不說?孔子云,吾於人也誰毀誰譽。反身錄說,舜王不可隨便稱讚,怕讚歎錯了。另有一說,因為不可妄贊,怕夠不上贊,贊了就不行,也不能虛妄贊歎。後來有人說是顏子,料想除了顏淵,還會有誰做得到? |
七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你們要事先須預習,講後再複習,知道為什麼吾有的說有的不說,吾所說都是為你們「金錍開目」。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士不可以不弘毅」,這不是說普通人民,專對士而談。古時候人民分四級,今日所分的多,其實道理是一樣。從前有士農工商,士專求學,專講道,講做人的道理。人道根據天道,講三才,天地人一體,一律平等。天有四季陰晴的德,地道敏樹,人道敏政,因為天地空洞,無法與天地接談,人心若能與天地通,在心中找道,順乎天應乎人,士人就是學這個道,全副精神去學,也學不出來。士專門要學「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士農工商都必須學,但是士必須通達,其餘農工商不須通達,但是都須要學。如子游為武城宰,孔子聞弦歌之聲,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無道的人不能下命令,又不能聽命。今無所謂士,士要全神幹這個,純粹分利不生利,商人純生利,各有專責。「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必須致意「民」這個字。 士須有弘毅,弘,廣大也,見識學問都須要廣大。讀書多,不能舉一反三,無用處。為什麼呢?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雖多亦奚以為?」,弘須廣大,學須廣大,見識也必須廣大,如今的博士,對國家政策沒有見識,不是士,一事不知,儒者所恥。 毅,有決斷,須有智慧,毅有智慧決斷。朱注說忍耐,解釋毅為忍,必有忍乃能累積,忍才能辦到。但是只忍耐不行,辦不動只忍耐不行,忍是一切忍受,但終必得要衝破。忍,古書解釋為強,強不是暴,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彊是不休息,必須認字,才能圓解一字的道理,否則便是法執,若不通則是三 「任重而道遠,」 如何才算弘毅?首句是綱,接下是請問其目,以下是條目,「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任重,身上的責任,擔任什麼大責任?淨土有九品往生,上品下生模模糊糊,就不知上品上生是如何。現今人的以為一國的元首了不起,能當上全球大總統的已經很少了,但是在吾眼中,如爪中土而已,無量大千世界可以在芥子裡轉大法輪,語小不能破。這件事往大處說,必須擴及六合,往小處說藏於密,金輪王管四天下,吾對能管一天下的總統也瞧不起。真如包括無邊大千世界。任重,就人的位置而說,今日的地球很亂,能平天下便是你的責任,小則能治國嗎?再小能齊家、能修身嗎?擔任起大道來,不可須臾離,無始無終,遠之遠矣。依世間法說,到臨死還要如此,例如曾子說:「而今而後,吾知免乎!」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仁以為己任」,以仁加在自己的身上,這仁是一時也不能去除,如佛家說慈悲不能去,真如是本體,必得使眾生都成佛,如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不亦重乎」,這是任重。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死而後已」至死而後停止,如曾子到臨終還易簀,辦到死才算完,「不亦遠乎」,這是行的遠。 |
|
下一章興於詩,三句是一件事。儒學禮,佛學戒,儒講「博我於文,約之以禮」。禮有三禮,很繁細,《常禮舉要》為九牛中的一毛,人們也不懂。若懂常禮才到門口,未入門,入門已不容易,還要登堂入室。子路還未入室,吾也未入門,但吾眼光比你們看得廣。 立於禮,成於樂,只說一字,「詩」一個字還說不完,禮樂由詩而來,還要成於樂,光一個「成」字,就要講一學期。 「興於詩」你們今天所念的詩不行,詩言志,作詩者有他的目標。詩亡然後春秋作,漢魏到唐,一代不如一代。唐詩也有不錯的,能令人開悟性,增長道德則談不上。唐詩以李、杜為首,但是學者能增長道德嗎?只是學他們喝酒倨傲而已。吾講詩都會於道,閨怨詩不是男女戀愛的詩,詩人非禮勿言,他們的心意並不像他所說的。你們學開悟性,學文法,有此功夫,說話才有分寸。 |
八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
吾講論語注重道,若文字有離譜的也必須說,泰伯篇中有若干講不通的經文,吾必須說說。 此章依書說,費事又聽不懂,所以你們只要聽吾講,因吾也是依注子說,說時用白話講,必須使你們容易懂。 國家第一步必須講生活,國家政策首先要令人民不饑不寒,再者要緊在教育。先庶之,再須富之,再教之,人民不受教育,不知所從。教育在教人,有本有末,昔日吾看歷史,孔子殺少正卯,此人未犯罪,是魯國的聞人(如今日胡適)。孔子一當魯司寇,殺這位全部人都恭敬他的人,指出他有罪五,一、心逆而險,二行僻而堅,三、言偽而辯,四、記醜而博,五、順非而澤。剛開始時這五罪記不全,學佛後依五戒十善身口意三業便記住了。這五條這也是三業故。口業,飾非而澤、言違而辯﹔身,行僻而堅﹔意,記醜而博,心逆而險。依身口意三業分析,所以能記得。學佛有助於學儒,學儒有助學佛。學儒的證道者多,如宋陸象山,明李二曲都是,學論語有助往生,人身難得,人格若不夠,未有能證果的。 人為本位,三業以意為主,學佛要你改心,懺悔不是賄賂佛。教育首先在「正心術」,昔日上學首先念三字經「人之初」首為人,後來「人手刀尺」也教學做人。「性本善」本性,從前教育先教心性,因人是活著,都會有意思。如十二因緣說,出生時觸,不辨好壞,後來才有愛取,便有業,如小孩一下生就愛吃乳、愛吃糖而不吃辣,就是有分別。性一動便是情,就有喜怒之情,必得使它歸併集中而到一範圍有目標,這就是大學的格物、致知、誠意,不叫意亂走。那七情要如何收歛法?所以定有禮節。七情就是識,識定於一處便是志,志者「士」「心」受過教育的心,志向不是志亂,有志向,有工夫的人。生而知之者志於道,一般人辦不到,所以要定禮,遇到外面的色聲等都會動,具體為財色名食睡,一般人不禁止。佛、羅漢都不睡,普通人辦不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此是禮,「興於詩」就是講你的志向。 「子曰:興於詩,」 七情一發動,定住志,詩引導你往這個範圍走。人必有言,詩言志,七情有善有惡,若志向聖人為定的目標,聖人有善無惡,所以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從前中國小說也有黃色小說、戲曲,但結果都是福善禍淫的,不要點看淫戲,以保存陰騭,淫戲也含有道,但是國家是禁止的。詩經中沒有,到了漢魏六朝還極文雅,唐詩男女的詩就多了,但也不是淫詩,晚唐便不行,至今日的詩則思無正。 詩有原則,性情往外發作時,怒也不能罵,必須具備「溫柔敦厚」,發怒也不能超過必要程度,如某人不好,但說三、四成,其餘保有他的臉面,使他能改。 「詩言志」心有事,口便說話,不許你口亂說,但是沒有不亂說的。發牢騷改變為唱歌。工作時也有唱歌,如菱歌等,文人詠詩、吟嘯,沒有不唱歌的。今日的百姓不唱,因為洋歌不會,警察又禁止,唱了便滿腹氣消。若會作詩,詩言志,可以發洩怒氣。 古代有采詩的官,一地有一地的風俗,詩歌都不同,所以說是采風,可以知道這個國家的人情,這種詩為國風,可以知一國盛衰存亡。 唱,再配合樂,更和平,為了舒洩性情。采取各國風謠後,並非全部要,而是選其中溫柔敦厚者,一選擇便定下了,就是雅。雅者,正也。雅言,書詩禮樂皆雅言也,孔子都用文話,也都與本國有關(風屬各國),所以學詩可以興觀群怨。再進一步是頌,頌揚贊歎,祭太廟用頌,達到立國的目的了,只能贊歎,如吳季札觀韶樂說「觀止」。詩有三種體裁,方法也有三種,興,以他事引起此事,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知道為何要作此詩。賦,直言其事,如關雎是興而賦。比,不直接說,卻都是自性情發出。 詩六義: 一、風:言賢聖治道之遺化。 二、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為後世法。 三、頌:誦也,容也。誦今之德,廣以美之。 四、興:見今之美,嫌於媚諛,取善事以喻勸之。 五、賦:舖也。直舖陳今之政教善惡。 六、比:見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類以言之。 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解。 「立於禮,」 七情往外發,如何能都中節?這就要禮了。「立於禮」,在禮節規矩上站立得住,平常人才能站住,要達到平常態度,非禮不能辦。不正常人,不能立,所以孔子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以詩引導,以禮齊之。若以政刑,則不當人是人。禮是恭敬大家,見人不合禮最多說說而已,這是君子、小人的分別。 「成於樂。」 立住禮還不行,國家祭天、祭大廟,凡是行禮,行禮就要奏樂。禮樂配合,樂為主體,詩是樂的詞,禮是樂的動作。還有舞蹈,所謂「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成於樂,是成於性,性情成就溫柔敦厚,這必須日久天長的熏習,不是一時能辦到。 禮樂不行了,才有刑法、兵事。古時候一上學,就唸詩,詩雖是教文學,文學還不是主要的,風雅頌,興賦比,都是聖人的道理。 |
九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有注解說,民,指孔子弟子,這種說法不對。後人還有說,孔子是愚民政策,這也不對。 禮樂刑罰自天子出,有德無位不敢作禮樂,有位若無德,也不敢作禮樂,必須有位有德才能制禮作樂。幫助國家作禮樂的人,都是有名的人,都是為國為民,作的禮樂對百姓都適宜,容易實行。 禮樂的理論若叫百姓都懂,那辦不到,但是匹夫匹婦也能實行。禮樂的道理,連聖人也有所不能知。 譬如佛家,真如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一用心思想就不是真如了,必得譬如飲水,冷暖自知。所以孟子盡心篇,孟子說:「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你們學論語,因為你們學佛的原故,不學佛不知中國文化的奧妙,學佛才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們學佛,知道普通法門要信解行證,淨土宗是信願行,不說解,這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十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
讀書,必須讀一行得一行的意思,長一行的見識。比如說世界很亂,因為是人亂,不是屋子亂。亂有原因,所以必須預防。壞的必須預防,好事必須先推動,例如金人銘:「熒熒不滅,炎炎奈何?涓涓不塞,終成江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事情都是由漸漸而來,不是突然而來。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 儒家的學問都是辦政治,看這個人很勇敢,但不能安於貧苦,喜好享受,有困苦艱難便不能忍耐。富貴是人所欲也,貧賤是人之所惡也,要使大家都富有不可能,而且人們的欲壑難填,沒有底限。例如有一位鄉下人拾得一條絲帶,因此破家。自古以來帝王多提倡節儉,堯舜茅茨不剪,對於享受堯舜是不如你們,但是堯舜的人格反而勝過大家。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所以對於好勇厭貧的人,必須想法子安頓他。黃巢、張獻忠等人都是好勇厭貧的人,防微杜漸的辦法,就是要教育人們知道「儉以養廉」的重要。 從前人用柴火,現今的人用瓦斯,從前飲井水,今日則是埋管取水,水火這兩件事,是人們日用的必需品,若時局一變動,瓦斯、電都停了,大家要如何活下去?這件事非同小可,從前兩軍打仗,就是先切斷對方的糧草、水源。你們要學長見識,這是第一條。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第二條與第一條有關,疾貧便是無仁,俗話說,可得罪十君子,不可得罪一小人。小人心量小,存在心裡忘不了,君子是犯而不校。無仁的人,人看他討厭,他的心裡便討厭人,所以對無仁的人表面不能太過分,不要嫉惡如仇,否則你會造成天下大亂。佛家講忍辱,忍是對壞人,對好人、壞人要一律平等度,這雖不近人情,但有佛心,佛就是非人,情就沒有理智。 無仁的人,他看四下不好,便造亂了。 從前東觀有一個地方,因為看不起一位窮念書的人,後來這位窮念書人中了科舉,做縣官,從前被人看不起的事懷恨在心,便報復東觀這個地方,俗話稱這位知縣叫滅門的知縣。所以辦政治對壞人要多加包容。又比如,從前張獻忠在貧窮時到處乞食,有一位女人用足蹴他﹔後來張獻忠造反,到一個地方,就先剁女人的足,也是因為「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
十一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
這一章雖然只有三句話,但是細觀文理,議論注疏不少。記者多為游夏之徒,筆記之後再由他們修辭。 「才」與「美」如何講?又「驕」與「吝」要如何講?兩句有什麼關係?依朱注,講的不合理,而且也不合人情。 大家當求自立,要會自己看書,要會聽人講書。起初親近印祖時,祖師勸吾不要往外聽經,十年後,佛法有底子,聽各種人講經都不一樣,才知道祖師說的有道理。若眼中沒有分寸,隨便看、隨便聽、隨便信,危險啊!所以老子說﹕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如有」,假如有一個人,有才再有美,才是才幹,會種種藝術,美是辦不錯事,與惡相對,所辦的事都好,這誰做得到?周公,因為周公多材多藝。一個人的才美與周公一樣。才與美是兩回事,其他注解不如此說。 「使驕且吝,」 「使」,假若他驕傲,而且吝,一毛不拔,驕、吝也是兩回事。晉代的石崇與王愷競爭比富,他驕傲過分,何吝之有?又如王戎,是竹林七賢之一,家有好李樹,怕人得李子核種,都把李子核鑽洞然後賣出去,見人也都說好話。另一位和嶠有錢癖,一毛不拔,見人便恭敬、讚歎人。所以普通人大概是「驕則不吝,吝則不驕」,如今這一章說「驕且吝」兼而有之,這就不得了。 「其餘不足觀也已。」 「其餘」,其餘指什麼?有驕字就損了美,孔子的學問是教人學道、德、仁、藝,道德為首,這一章並沒有說周公之德。驕吝而有才,就會成壞才,曹操,王莽都是壞才。因為有驕,那美便不完善了,何況「且吝」!驕且吝的人不能進德修業,雖有小善,不足觀也矣。雖有一點小善,也抵不住大惡。例如學佛謗佛,改佛經,這就是「其餘不足觀也矣」。 正法時期,守戒就得成就,現今的弘一法師學戒,自稱不敢是學戒。虛雲老和尚、印祖、諦閑法師沒有一人說是學律,可見戒成就很難。印祖自稱粥飯僧,如今有什麼人學南山律?能學百丈律就了不得了,即使學了,又有什麼人守得住?若不能守律、證道,那「其餘不足觀也矣」。 學論語可以幫助成就修道,但是文以載道,所以文理必須先看明白。若眼中沒有分寸,隨便看、隨便聽、隨便信,就危險了。吾講書讓你們增長閱歷,不隨便相信書。下面還有難解的地處,例如鄉黨最末的「色斯舉矣」章,就是亂注,唯有朱子的注,說時闕疑可也。 吾的學問,不能與朱子比﹔朱子學問雖然好,但是見識不行。古來也有人看出朱子的錯,所以吾對于朱子有不滿意的地處。 「之乎者也矣焉哉,安排好了成秀才」,文言文的虛字,我們就弄不明白,所以自滿就會招損。 程子說:「周公之德」,這個注解有誤,這一章是指「之才之美」不是說德。 宋儒改經,集釋的餘論有所辨明。宋儒是指周、程、張、朱,朱子大膽敢改經,若改的離譜,不可采取,餘論就找張南山的注,再沒有,便采取後人的公道話,例如四書辨疑。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朱子也改「可」為「能」。 |
十二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
穀,漢儒注解為善,釋文解釋為祿,應當採取「祿」的解釋。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三年不至於穀,學三年,不在求祿上,這種人難找。 朱注把「至」改為「志」,不可改經。 |
十三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好」、「善」都是動詞,善是善巧,好學與善道可以對仗。對學習的事,唯有顏子好學,想求藝、求德,不好學求不到。好學必須先信才能好學,而且必須篤信才能好學。善於求道,必須守道至死不改,至死不變。例如學佛到死都不忘彌陀,就能往生。好學為了道,求道者必須好學。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以下是對好學求道妨礙的事。妨礙好學善道,如危邦、亂邦就妨礙學道。危還不至於亂,已經不正常了,即使去危邦上學,秩序也保不住。亂邦是亂正在發作的邦國。 求學的人稱為遊學,出交天下士,入讀古人書,遊學必須到外國,若那個國家政治不上軌道,就是危邦,不必進入,例如現今的美國就不必去,學技能壞了心術。若在那個國家,例如有人刺殺總統,就不必再住了,一亂趕緊走。有注解說,國家亂,作官的人走了,對不起國家。但是這一章不是說做官,而是求道好學。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一個地處的邦國危急,一個邦國動亂,那天下的邦國都亂了該如何?這是假設的話,今日就是天下無道。天下有道則見,就該出來行道傳道。無道時,若出來就會碰釘子,例如老子、孔子、孟子都走不通,何況是我們?只有像蘇秦、張儀的混水摸魚,才可以走得通。所以天下無道時,可以隱藏起來。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為什麼必須如此?為什麼不出來幹?因為出來就得富貴,不出來就會貧賤。若邦有道,貧賤而且不作官,則恥。有人身分雖然卑賤卻不貧,像生意人,所以這裡要加「且」字。國家好,百姓幸福,卻沒有你的分,你在其中盡了多少力?這是求學求道者的羞恥。 「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邦國動亂,百姓能得到什麼好處?你卻大富大貴,還算是人物嗎?現今的人,有人會說:「我沒有直接要紅包啊!」這也不可以。所以吾雖是老窮毛,不感到羞恥。 |
十四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
論語當中有注解議論少的及太多的,吾都少發議論,一來是要幫助你們的行為,這是重要點。再者,你們自己以後看書,若沒有程度便看不懂,看論語紛紛紜紜的注解,更看不懂,因為你們連字也不識。詩有音有聲更難,音有四聲,你們也不認識,因為沒有學過聲韻學。例如禮記,你們若以現今的音來讀,不出三四章,就會有錯。現今這個時候,無禮無樂,若有禮樂,不可不學詩。從前太廟都要吟詠詩經,從前吟詩都有譜,不可隨意唱,如今你們卻覺得奇怪。 這一章書,程朱就講錯了,後人有出來批駁。程朱的學問尚且有人來批駁他,程朱如日,吾如香頭,何況你們大家。從前吾曾讀十三經,而且老、莊、楚辭也是必讀的書。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在於一個地位上,那這個地方的政治,就別參加、別管,這必須大開圓解。你在這個地位上,例如警察局不能管法院的事,反過來說也是如此。雖然警局、法院都管百姓犯法的事,但是性質不一樣,這是大的例子。小的例子,例如在一個機關辦事,一人是辦財政,一是辦司法,如果辦財政到司法的辦公處,兩眼不可以看他的公事,以免日後公務外洩,要避嫌疑。 假若人來就教,只說原則,不說細節,例如哀公問何為則服?孔子只答說:舉直錯諸枉。例如﹕蓮社、圖書館,各司其事,不可越權,不要替人作主張。俗話說:「親戚遠來香,鄰居高搭牆」,他人的事不來找我們,不可多管閒事,例如人家家中吵架,你不要找上去。所以鄰里鄉黨來找,只為他說原則,因為辦好沒有功德,辦壞是你的事。 集解,孔曰:「欲各專一於其職。」若程子的注,發議論的地方與經文不相合。集注說﹕「若君大夫問而告者則有矣」,這不是注解的慣例,這章經 你們學這一章,不要妄加替人出主意,人來問只說原則。答應人的事,就要為人辦好。若是著書,就不要妄加翻譯經、改變經。應知注經不容易,不可率爾,可參考「論語稽」。 |
十五 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
這一章今天不能講,一來是你們不懂樂,而且你們沒有讀過詩經。再者你們又不懂六律五音,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現今祭孔與這毫無關係,什麼人定的也不知道。 吾只說對你們有益的部分,不多說訓詁。「關雎之亂」,之亂的「亂」與「亂邦不居」的亂,解釋相同嗎?祭祀的時候,有開始,有終結,開始簡單,合奏開始也是疏疏落落,到了後面才緊張。念詩經,有鼓瑟吹笙,笙最要緊,笙名笙簧,有一片銅皮,一吹就會動。奏其他樂器有間斷的時候,在音樂當中插入,但是笙不間斷,所以有笙歌,歌唱時只有笙配樂。現今唱戲以打鼓板為主,都由鼓簧指揮,叫鼓簧,如:ㄉㄤㄑㄧㄎㄨㄤˋㄑㄧˋ,ㄉㄤㄑㄧㄎㄨㄤˋㄑㄧˋ……,若鼓一亂,那全都亂了。 「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 太師樂懂詩,精於音律,由他領著起頭,所以是以太師開始,中間奏樂,最後為亂。楚辭最後為「亂曰」,亂時合樂,這裡指關雎等六章詩,最末時合樂為亂。 「洋洋乎盈耳哉。」 所以孔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參加祭祀者都是合格的讀書人,必得先要試以射箭,已經身端心正後,再習以音樂,使性情自然平和,如此心術必定不亂,就可以參與祭祀。 樂能改變人的性情,所謂「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所以在戲中,紂王、夫差、董卓、曹操縱使壞,笑也不失儀態,莊莊嚴嚴的。若黃色音樂、熱門音樂進入學校,那是胡鬧,不是樂。我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無權更改現今的音樂,但是至少可以「不為也」。大家可以學「四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裡有二百人,大家以身作則,就可以感化人,難道沒有聽過「武王曰,吾有亂臣十人」嗎? 講書原來是為了幫助大家走上軌道,但是要明白文字也不是容易,至於內容要學著做,更不容易。凡事薰染力都很大,因為和職業都有關係,所謂「三句話,不離本行」,觀察他走路的動作,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所從事的是什麼職業。唱戲的花旦等角色,下台後的動作也會受影響,例如一個人唱包拯,下得台來,必定不會像孫猴子蹦蹦跳跳,所以中國以禮樂治國,他的力量大極了。 有人要我講詩經,豈可為言哉? |
十六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
「吾不知之矣」,我就不懂了,孔子有修養才說這個話。 「子曰:狂而不直,」 狂者,心很直爽,心直口快,心中不會勾勾道道,不該說的也會說,這樣的狂者是好的。若是狂又不直,便無可取了。人為害社會就對不起社會,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范仲淹到了夜晚,自己反省今天的工作若不及所得的俸祿,便睡不著覺。若出這等人,就能使世間得到安穩。 「侗而不愿,」 「侗而不愿」,侗,愚魯的人,呆頭呆腦,這是敦厚的人。愿,小心謹慎,若呆而謹慎,也有用。俗佸說:「十個瘦子九個貧,就怕瘦子沒精神﹔十個胖子九個富,就怕胖子無屁股」,禹王就很瘦,卻一團精神。胖子要是再輕佻不穩重,就不得了了,瘦者多沒有富相,就怕沒有精神。愚人有愚人的用處,看門就把門看好。若呆頭呆腦,愚而好自用,不聽人的建議,自己喜好出主意,這就難辦了。 「悾悾而不信,」 「悾悾而不信」,悾悾,誠實貌。若像個誠實的樣子,卻不說實話,這是「色莊者乎」! 「吾不知之矣。」 「吾不知之矣」,我不知道。孔子要教化人,像這三種人便不能受教化。 三句以後,這是孔子的結語。這三條要自我反省,狂就要直,侗就要愿,倥倥就要信。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交朋友若有這三種人,要敬而遠之,若疾之已甚,亂也。 |
十七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
這一章書,程朱也是造謠。 你們以為有標點好,從前只有圈句,若要句讀就得請老師點句讀,所以三字經說:「詳訓詁,明句讀」,這是小學。如今的標點符號,大成問題。從前大學問家還不行,何況現今的人來點句讀!所以懂局的人,只是圈圈而已。集釋這一部書,也是如此。 「子曰:學如不及,」 這一章一讀一句,宋儒作一句讀,若作一句便很難講。求學如不及,才剛求學就好像學不到一樣,想追趕上人,好像趕不上人,不能成功。不及是趕不上,趕不上如何能說是失?所以應在「學如不及」下斷句。 「猶恐失之。」 「猶恐失之」,學東西不溫習不行,所謂「十年秀才如白丁」,十年不溫習,像沒念過一般。學新的恐怕來不及,既學有所得以後,還怕不溫習再失掉。 上一句還沒有學得,是初學。下一句,是已經學有所得了。 聽課之前先溫習,再來聽,力量就大了。例如講的不像注解,便知道講的人如何勝出,知道誰的學問大,所以說「會講不如會聽」。若不能先預習,至少等而次之要聽完後再看,恐怕還有失誤。 吾講論語,為了你們自己研究佛經時,能具有眼力,分辨注解的好壞、有沒有錯誤,經過這種訓練,就可以自立了! 讀書要看「記性,悟性」,有這兩者才能進步,古人「入讀古人書,出交天下士」就是要採取比較。 |
十八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與焉。 |
這一章的問題,不只是句讀而已。 舜接受堯禪讓天下,禹是受舜禪讓,這一章說舜禹的有天下,並沒有說堯有天下。 「子曰:巍巍乎,」 巍巍乎,偉大到極處了。 「舜禹之有天下,」 什麼偉大?舜原來沒有天下,天下是堯所給的,所以舜有天下是很偉大。禹原來也沒有天下,而是舜所給的天下,所以禹的有天下也很偉大。集解說:「美舜禹也。言己不與求天下而得之。巍巍,高大之稱。」 「而不與焉。」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倹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這一章的「與」,注解說「不與求」,這種講法很好。若解釋作「無為」垂拱而治便不合適,否則下面有一章經文贊歎堯說:「煥乎其有文章」要怎麼講?再試看以後的數章,以及從前說巫馬期的終日忙碌等,對一對,就可以略知一些了。 舜、禹二人接受天下,沒有存得天下的心,也沒有參與得天下的計畫,心中沒有這些事,得了天下並不在意,因為心不在此,是人送來的。 大家沒有學過文言文,害處很大,如今立法院又提寫字方向,要從左至右,可見以後更難了。 |
十九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天很偉大,我們卻說不出天對我們的好處,但是堯都懂,堯取法乎天。對於天既然說不出好處來,舜也說不出堯的好處來,但是堯治理天下成功了。書經上記載堯有分配職務,任何事都辦得有條有理,都上軌道,上軌道才能辦事。 「煥乎其有文章。」 煥,說文沒有這個字,而是作「奐」,光明,很明顯的意思。文章,是做出來的事業。 任何事業都有規矩,例如觀看祭孔,有歌、舞、樂等,好處說不出來,這就是「奐乎其有文章」,但是觀禮那時你的心會亂嗎?條條有理。 堯治理天下,百姓作擊壤歌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帝力何有於我哉!」堯王對我有什麼好處?堯那個時候一切都自由,但是堯王有什麼好處你也說不上來。舉祭孔,就可以領悟,他的力量很大。 |
二十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 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
現今的人,對于古書都有選講其中若干章,本來古書的編者是編的完整齊全,若選講只選其中若干書。學習必須有頭有尾,例如吾講禮記,禮記中有古人的典章文物,今若講禮記必須講考據,因為古今制度、宮室、服制都有變化。那從前的人怎麼說?因為前朝還存有若干古籍典章,可以參考,只有小部分的差異。吾還記得同文書局出版的八股文,有大體文賦,小體文賦,又有夾帶的書,沒有一個錯字,十分珍貴,一般人買不起。可惜一把火燒了,假若現今還保存著,就是稀世古版了。 禮記吾是選著講,論語則吾依著經文全講,到明年恐怕還講不出來,只將重要點說出來,一則要使你們學做人,一來是因為你們文字太差。吾希望,大家心術正,而一切行動與他處不同,或有人能講說那也可以,不能講的只要有行動,便可以為大家的榜樣。反身錄的作者是懂道的人,所以認為不可拘泥於文字,不可求升官發財,吾希望你們能學文字,希望你們的行為都與他人不同,你們要是學到一個「呆板」便不錯了,合規矩就是呆板。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吾只為你們講有用的,不講考據。舜有臣五人,禹、稷、契、皋陶、伯益。稷為周的祖先,種五穀,開啟農家的開始,使人有飯吃,周八百年的天下,是他的祖宗種下的厚德。你們必須相信因果,凡事自做自受,這是正作用,還有副作用,對子孫都有關係,所謂:「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三世而斬」,凡是五代同堂的家庭,都是他們祖上有厚德。 皋陶,當司法官,沒有後人,因為做司法,不論如何小心謹慎,他做刑官,雖然犯人不是他殺的,但是其中也有一分因果。後來再細查皋陶也有後人,但是後人很少。舜讓位給皋陶,不是先讓禹,皋陶逃走,所以才讓給禹。李者,理也,姓李的為皋陶的後人,吾也學司法,後來思之思之便不做了。 得這五個人而天下治,舜再有能力,也不能一手包辦,巫馬期的辦法會累死人,全在會用人。必須用人多,才可以無為而治,不是享福而不管事,而是有大家替他辦事,他只要看看、分配,就行了。這必須會善用人,才能如此。你要會用人才能當頭,只會辦事不能當頭,這一點極為重要。舜的有能,還要用這五個人,這五人很特別。而且這五人也用人,強將手下無弱兵,上陣時領頭的先衝鋒,回來時最後進城,例如孟之反的「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 亂,理也,有條理,樂之「亂」,為音樂最後的合奏樂章,這裡當平安講。亂,若做「叛亂」,又是另一個意義。 「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 亂臣就是治臣,十人中還有一個大問題,其中有一位是女人。這一節書是孔子下的斷語。如此大的天下,舜辦得天下大治,才選出這出類拔萃的五人,周朝也不過是十人,並不是各處都有人才。 孔子的主意在令國家用人才,把握人才,栽培人才。但是能以人格為主纔是人才,人才要以德為主,如曹操,那是亂才,有不如無。宋朝時有不少名臣,因為秦檜的出現,所以不被重用,令人扼腕。吾人雖沒有國家,也會做一個機關團體的首長。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蓮社到如今並不是靠一人的力量,例如倒茶,難道是吾辦的嗎?因為吾能認人。你們查說文「意」字,便能認人一、二成,你們不認人,不能認人,團體必糟,治家也不行,家有家規。各行都有規矩,就是古代的妓女,也都有規矩。唱戲的,稱妓女為大姑,所以不敢嫖妓女。當妓女的,也講倫理。今日卻有做父親的淫亂親生女,這是原子彈的時代。你們管好自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必須懂人才,也須把自己培養成人才,吾應當感謝大家,聽吾講書、講經,吾不敢把自己不當人對待,恐怕對不起大家,所以吾如今不太敢辦壞事,因為你們管住吾的原故。你們萬萬不可自己不做人,不可以掛羊頭賣狗肉,這並不難,昨日我雖是壞人,只要一改心就行了。 「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 講到國家興盛,唐虞時期最盛了。「斯」指周朝,於斯,到了周朝,除了堯舜那時的興盛,就是我們周家最興盛了。婦人,有的注解指文王后妃文母太姒,也有人說是邑姜,吾也不敢斷定,但是大概不是指武王的母親太姒,因為她那時太老不能渡孟津上陣伐紂。十人之中,還有一位女子,所以才九人而已。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堯舜在周朝時人都知道,周興盛,盛在何處?周以後才有國史,興盛的理由是什麼?三分天下有其二,周為諸侯,殷三分的諸侯有二分歸周,周依然率領諸侯事奉殷家不變,這是周的厚德,天下歸心於你,而你卻不要,如此可以說是「至德也矣」。 起初是讓,為什麼後來不讓呢?因為武王要「弔民伐罪」,救百姓要緊,所以孟子說:「聞誅一夫紂矣,未 |
二十一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
為了編輯的原故,說過了堯舜,接著說禹。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 孔子說,說到禹,吾無間然矣。有閒是還有不圓滿,若是無間,便是沒有不圓滿的。 你們必須先預習,其次是複習,若不預習、複習,不知其中的曲折,只聽吾講說而已,遇到事情懂得變化就少了。 孔子對禹沒話講,禹極為圓滿。聖人對人誰毀誰譽,說出來的是毀少譽多。孟子批駁人最多,批駁揚墨,墨子書裡有非儒篇,這是造因,孟子罵他是禽獸也。從前人對孟子也有不滿,所以因果都有報應,起貪瞋癡都是對因果不信,是最大的愚癡。 「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 食是人生最大的事,其次為衣服。禹一生菲飲食,菲,薄也,飲食很節約。可是對鬼神祭祀,盡上全力,供品致潔豐盛,一點也不苟且,能致上最誠的孝心。非其鬼而祭之是諂也,這裡是祭天、祭祖等等, 「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穿衣,指平素所穿的衣服不好,治水時就跟工人穿得一樣破爛。一個是祭祀,一個是上朝,兩件不同的事。大禹一上朝,公家的事一點也不隨便。黻冕,黻有二種解釋,今日之下也沒有了,從前的衣裳有十二章,上六,下六,日、月、星辰為三,又有龍、雲等,黻是在右下最後一章,冕是頭上所戴的冠。黻另一個意義為護膝,都在腿上。但是這二種解釋那一種是對的?這不可一定。 我們參加紅白事,穿整齊是恭敬人,禮就是何者該辦,何者不該辦。「寧要大家奴,不要小家女」,因為小家女所見的世面小,很難改正;大家奴見的世面多,改一改便會應對正了。昔日,大家庭的奴才,都懂規矩,所以科舉高中時找來當差的很多,而且願意找有年紀的。例如古人送客時,一到轎前,主人便快速回頭,恐怕客人不上轎﹔客人既上了轎,當差的懂規矩,迅速就走,恐怕主人多等。再者,同機關當官的,彼此熟悉,不能互相收編對方的當差者﹔必得轉到不認識的地處學了三個月,再用他,這樣就可以了。 「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 對於衣、食、住,禹王是吃一輩子的苦,住卑矮的宮室。從前是井田制度,田中的小溝為溝,洫為大溝。大禹對於人民的田地,百姓所幹的事,非常講究,盡力將錢用在田地上,這是愛民還是不愛民? 「禹,吾無間然矣。」 孔子再加重其詞,慎重慎重,叮嚀囑咐,說「禹吾無間然矣」。 以上幾章,都是講三代的聖王。 下一章,注解官司也不少,緣於不識字的原故。你們還必須應當知道,錯的都是如程朱等的人,他們尚且如此,所以切莫外表恭敬而內心驕傲。 |
子罕第九
一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
集釋到後面一章「子絕四」,你們自己試試看,看能不能看得進,若看不進去,這才知道佛學的重要,但是集釋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說。「子絕四」這一章,不學佛,便講不通,因為佛法專門說性。眾生皆有性,動植礦皆有性,那儒佛的性有差異嗎?人以為漢儒只是訓詁,宋儒只是發揮微言大義,其實漢儒功多過少,宋儒卻妄改經文。 你們認字不夠,吾也不夠,程朱也是如此,你們必須知道這個時代是中國文化脫節的時代。孔子述而不作,吾學佛十年之內不說空,初來台灣,講楞嚴、法華中的空,用另一重講法,不然人聽不懂,或許會受害。禪宗呵佛罵祖都是經中的意思,用當頭捧喝,使人警覺而有所悟。六祖悟了道,五祖才向他講金剛經,用迦裟遮住窗戶為著怕不到程度的人聽了受害。後人讀論語而重視科場考試,所以古來聞道做人的很少。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子罕言利」,孔子少講利。「與命與仁」,常講命,常講仁,這種說法,文理似乎可以通順,但是在道理上卻有不可通的地處。 再者,這一章就只一個句讀:子罕言利、命、仁。既然孔子罕言仁,那孔子是寧願大家多為小人嗎?若仁少講,那論語這一書所說的是什麼? 「子罕言」,做一個句讀,意思是:孔子言仁最多,言性其次,言利最少。大家必須知道,論語這種文章是子游、子夏輩的文章,漢人尚且不能做出來。所以孔子廟,古代稱作文廟。 漢儒依訓詁講解,沒有發揮議論,這一章妙訣在「子罕言」,。「鮮」與「罕」不一樣,鮮是少,罕比少更少,孔子罕言是輕易不言。 徐氏說文云,直接說為言,問答曰語,所以這部書叫「論語」。又,論語文中,有「吾」,有「我」,要如何講?論語,是二人的問答,所以不可稱為「論言」。 周禮春官是管學務的,其中有說:發端曰言,答述曰語。「子不語怪力亂神」,是有人來問怪力亂神的問題,孔子不說,沒人來問更不講。 這一章不必拐彎摸角,罕言是輕易不說,或許偶而也說,若都不說,那應說是「絕言」。利與命與仁,即使沒人問,孔子自己也有說的時候,只是輕易不說,例如子畏於匡,孔子說:「文不在茲乎!」,這說的就是命。 學論語,要學行為,不要亂改經、隨便注經,若弄不明白,而注經,可以嗎?學這一章,你們就知道不可以粗率看字。 |
二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
「達巷黨人曰:」 有注解說,巷黨是巷,達是巷名,有人說是達巷。吾不講考據,志在教人做人,說達巷,說巷黨,只是爭執而已。臺灣小,著名的地名不少,例如山西有歷山,山東也有歷山,到底舜耕於那個歷山?有人說是指項橐,項橐七歲為孔子師,是生而知之者。孔子以項橐為師,今人卻自己認為值得驕傲,肯向人學嗎?這點我們可以學。有注解以為「人」是指項橐,但是說「大哉孔子」,似乎不像是老師對學生的口氣。 「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 「博學而無所成名」,不這麼學那麼學什麼也不行,博學是學得多,什麼也學。成名,指成為專家而說。孔子沒有專家的名號,所學的都平等。 「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 孔子聽到有人說這個話,便對自己的學生說:這話說過了。學問學時「執」最要緊,捉住不放鬆,固執才能成功。你們那一個人能「執持名號」?孔子說,我那一條能捉住,能得成就呢?孔子之道是「道、德、仁、藝」,藝為末,現今的人只有藝而已。民生主義就必須藝,你們會耕地、種菜嗎?學孔聖人不是學成書呆子,禮樂等等為孔子學的六藝,孔子除了談道以外,還必須講藝術。不論上陣與否,都必須學射,再次為御、書、數。先學御,學生為老師駕御車輛,子弟為父母御車。再來學射,國家有祭典時,才能陪祭,分祭肉,便有地位了。 「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孔子說,我那一條專長,射嗎?還是御呢?才開頭學御,所以比較起來御車為專長。孔子以為專長是當一個司機,這種謙虛如何啊? |
三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也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
子罕篇記載孔子的事情很多,也有歸類的原故。這一章記的事情,也有用處。這一章吾有準備,吾有吾的心理,書中有些地方有必要引證。今日之下,也沒有冕。但是作文章上有用,而最重要的是下文。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 孔子說,古時的冕用綢緞,為絲織品。若從繭抽出的絲是細絲,若是麻必須披,有粗麻有細麻。「夏布」用麻做的叫麻紗,從前的海青多用麻紗,沒有用絲綢,湖南瀏陽、四川的夏麻很有名。冕有一定的重量,若用絲做成冕,絲必須很細,若紗帽用絲織便不行。以麻做冕是古禮,到孔子時候人們用純絲,有人說是因為麻賤絲貴,這可不一定。事情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從前豆芽在大陸價格很賤,若以魚翅作底,就貴了。在山東吃綠豆芽配上火腿瘦肉貴過魚翅人參。素食中也以黃豆芽湯(高湯)為貴,所以貴與賤不在物品,全在工夫。因此用純絲做帽,比較節儉,當時也有人戴麻,也有人戴純,因為純絲比較節儉,所以孔子「吾從眾」,依從大眾用絲作冕。禮,並不呆板。 「拜下,禮也,今也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上朝,在門外,還沒有登台就要先拜,這是古禮,雖然還看不見君主,但是依禮不論看得見或看不見,都必須拜,這是對 吾學法律,畢業於民國二年,那時候辦司法與辦監獄,各自獨立。五四以前,全球監獄,以比利時的制度最講究,檢查處所必先檢查廚房、廁所。監獄為小社會,各種人都有,從前監獄是懲罰主義,現今是感化主義,監獄有三尊,典獄長、教誨師、教誨堂,典獄長必須向教誨堂行鞠躬禮,尊敬教誨堂。從前皇帝坐輦到大臣的班房,必須下輦,恭敬大臣這個地處,對地點尚且如此,對事也一貫恭敬。大學主張戒慎、慎獨,所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內地的城隍廟有匾「你也來了」,充滿詩的意味,到那時後悔就晚了。 拜下,就禮上要如此,現今嫌麻煩,在下面拜不拜沒人問,因為不懂慎獨。吾人念佛,懂這個嗎?佛的光照攝無碍,一個人獨自時,心中的思想,照的清清楚楚,何其嚴啊?管寧,上廁所失禮,就認為是過錯。叢林的戒,也是如此,佛家一個戒字就夠了,所謂:「但盡凡情,別無聖解」。如今拜乎上,卻安然自在,人人都拜乎上,你卻拜於下,孔子說:「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雖違眾,吾拜下。若知道「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就會講這一章,舉一反三很重要。 本來是麻冕,但是為了節儉所以用純絲,孔子從眾,因為只是質料不同而已,無關鴻旨。若如「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孔子便不允許,為什麼?「我愛其禮」,關係禮節的存廢,所以孔子要保存。拜上拜下章,也是關係到禮,所以孔子雖違眾而拜下,愛其禮也。 |
四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講論語不容易,這部集釋彙集三百餘家的注子,為什麼要先講考異、考證?從漢朝到今日的注解,這一章書或許有解釋的明白者,但是吾未見過。這一章經文不是講文章,而是講道。 必須先認識字,以爾雅、說文為主,但是爾雅在前,必須以爾雅為主多加致意。你們想要進步,必須自己來學才能進步。說文的注只說一個原則,各方面不能都說,但是必須以這一個原則來推演,若只依一個原則也講不通。宋儒講微言大義,漢儒講訓詁,人們以為漢儒囫圇吞棗,實在說這是漢儒他的好處,宋儒是妄作聰明,他們的微言大義是周濂溪教二程,二程教朱熹。他們只是懂一半佛學,但是私心作祟,說佛法的壞話,欺人實在是自欺而已。 「子絕四,」 今天必須先講考證,先說考異,因為講不通,所以必須先校勘。考異說那一本書多一字,那一本書少一字,但是這也不可靠,只能守這個範圍,考查此本與彼本那些不一樣,所謂不出其位是也,考「異」而已。考證比考異多,可以發議論,他說「意必固我」,卻沒有注重「子絕四」這三個字,而且說「毋」字是虛字,這就不行。「子絕四,毋」這四個字都有關係,例如「子不語」、「子罕言」都有大關係。 「毋意,」 先舉經義述聞,少儀云:「毋測未至」,不叫你測度還沒有來的事情。注解說:「測,意度也」,測是以意思推度。「毋意即毋測未至也」,毋意就是不要揣測未來的事。說文段注云:「意之訓為測度,為記」,意是揣測事情,「訓測度者,如論語毋意毋必」,毋意就是不要測度未來,那可以測度以前的事嗎?允許研究現在的事嗎?戴侗云:「心之起為意」,說文「意者,志也」,但是意與志是相同還是不同?常說「意見」、「意志」,但是也有說「志意」的。志從意來,先有心,心是如如不動,心一起便為意了,意起動往一處,不亂去,就是志,所以叫「志向」,孔子說:志於道。到志已經是第三步了,心一起亂跑就不是志,意要往一定的地方才是志。 集解說:「以道為度,故不任意也。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故無專必。無可無不可,故無固行也。述古而不自作,處群萃而不自異,唯道是從,故不有其身也。」志於道,意往道上走,不能任意到處亂跑。 朱注:「絕,無之盡者。」沒有到極處。「毋,史記作『無』是也。」,「意,私意也。」那公意就不是意了嗎? 朱注:「必,期必也。」希望必得要做到。 朱注:「固,執滯也。」那擇善固執該如何說啊? 朱注:「我,私己也。」,處處為自己。 別解一,論語意原云:「子之所絕者,非意必固我也,絕其毋也,禁止之心絕,則化矣。」程樹德采取這個解釋,集釋說:「按此解最勝,恰合聖人地位。蓋僅絕意必固我,此賢者能之,惟聖人乃能并絕其毋。姑以佛學明之,能不起念固是上乘功夫,然以念遣念之念亦念也,並此無之,乃為無上上乘。」意就是念頭,一存這個心,這也是念頭,空也必須空。 這個說法極對,佛家的真理便是如此,所以要不思惡、思善,禪家的工夫是觀心,觀心的法子,心一起念頭,觀察自己所起的什麼念頭,心就定在所起的念頭上,愈看就看沒了,這個念頭便消滅了,常常如此觀心。照顧話頭也是如此,因為觀心觀不去,所以改念話頭,隨便說一個話頭,不許分別,心裡口裡不許斷,這樣念話頭能證道嗎?周利槃陀伽念「苕帚」二字就證道了。這就是以念遣念的法子,把萬法歸於一個話頭,森羅萬象統統歸於「苕帚」上,那一歸何處?真如佛性當中無一,是真空,有一就不空。以念遣念,這個念也要遣除。 有人或許疑惑,那念佛又該如何?在此地所念不行,往生淨土以後聽聞眾鳥演法,風樹演法,所念的是音聲定。你們所看的彌陀經為實報土,得了定,再進一步為寂光土,生寂光以前念三寶,未往生前念佛,往生以後也念佛。念佛有四種方法,實相念佛才上寂光土,那是念而無念,以念遣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現今的人是真正不識字,字明明擺著,卻看而不認,這是不認。見而不見,那是瞎子。所以不可以無知而妄作。程樹德氏采取多少注子以後,才注重這個「絕」字。 集釋發明,引用焦氏筆乘說:「意者,七情之根,情之澆,性之離也。故欲滌情歸性,必先伐其意,意亡而必固我皆無所傳,此聖人洗心退藏於密之學也。」第七識就是意根。前五識為第六所控制,而第六的根是第七識。要完全沒有七情才歸到性,這就是明心見性,以及所謂的「業盡情空」,情無,業也無了。想要如此,必須先伐除這個意,就是要不起念頭,如果意亡了,那「必、固、我」便不會傳轉生起。 心起謂之意。毋意,是不起念頭。心、意、志三字有所區別。憶佛念佛,雖然心已經動了,但是有有一個定向,這就是志。孔子「志於道」,又說:「默而識之」。集釋注論語沒了門,唯有出示佛學,所以說:「禁止之心亦絕,空亦空也。」 |
這一章離佛學不能講,所以下頭依佛學來解釋。但是吾若寫成書,吾不用佛學。吾現今說二種,一是依儒經解釋,一是依佛學解釋。 「毋意」 集解:「以道為度,故不任意也。」孔子「志於道」心定於道,所以「毋意」,心不任意跑。 「毋必」 孔子「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無專必也。」這是說外在的,行藏都歸在對方,不如說內心。專必是一定執著這一條,不用第二條,中庸云:「執其兩端,而用其中」,這是自己做主,在兩端量量,採取當中的。 「毋固」 孔子「無可無不可,故無固行也。」孔子採取中道。固是對某件事看對了,不一定要這種看法,孔子雖然講究「主忠信」,又說「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是從」,若執著忠信就是「硜硜然小人哉」,孔子不固執。 「毋我」 孔子「述古而不自作,處群萃而不自異,惟道是從,故不有其身也。」這也是說外在。易經本來沒有字,只有畫畫,所說的文字都是注解,孔子繫辭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萬物的精華成為一種物體,如何成的?游魂變化的。游魂是什麼?既是變來變去,何我之有!這都是孔子之言,都合乎佛學,只是言詞不同而已。 |
|
|
「毋意」 意就是情識,但不必說第七識,因為唯有大乘佛法才說八識,小乘只說六識。十善的「意三」便是指第六意識,這一章的「毋意」就是不起念頭。 「毋必」 必是偏見,是斷見還是常見?是色還是空?非斷非常就可以不偏見,毋必便是非斷非常。必是偏見,這是見惑的邊見。 「毋固」 固是法執,因為下文有「我」,所以這個「固」是指法執。孔子對古人的書,如殷因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各代的興革,孔子只講其中的損益。麻冕改為純絲,因為可以節儉的原故,孔子也是從眾。孔子對忠信也不執著,例如「其父攘羊,其子證之」的直,孔夫子不贊成,而是要「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這是沒有法執。 「毋我」 毋我,我就是我執。孔子不說我,因為我是遊魂為變。孔子講「仁」,都是依兩方面。孔子對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我的道你得到了嗎?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就是道,是道的用,而孔子所言的一以貫之,是道的全體。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這是自行化他。既然人是遊魂為變,魂會變形易貌,張三投胎為李四,張三的魂沒了,成了李四的魂,那一個才是我?有人說「神我」,這也是邪見。 誠者,毋自欺,如今的人都是自欺而已,各位功夫現今如何?明明要你們好好執持名號,你作了沒有?不執持,如何得一心?又至心念一句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為什麼不說是斷惑?罪業盡虛空遍法界,消也消不盡,修淨土的人沒有一人把業消盡。業盡情空,情空便是業盡了。若要消罪業,可以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日光太微弱,罪業如何消得盡?黃河到冬至時要封河,天天出太陽,冰仍結著,不用橋也能在冰上行車。日光能融化冰雪,但是冬日所消的冰很少,所謂「冰涷三尺,非一日之寒」。業消不了,罪業還有,萬般將不去,惟有業纏身,業不消也可以往生。若要消業往生,難矣哉!能夠斷惑往生更好,若斷了無明,一往生就是生常寂光淨土,像彌勒佛一下生,當天證道,當天成佛,那不是更好嗎?但是在此之前,彌勒菩薩也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
五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
論語一書,若按一本注解學,便是一偏之見,你們若不用心學,就會空過。講佛經固然不容易,而儒經也是聖人之言,也是經,也不容易講。儒、佛都證道,談的性,沒有兩個性,只是認識深淺不一而已。聖人懂,到了門徒多是一偏之見,所以說的會有錯誤。學論語幫助你們,但吾覺得所幫助的太小了。如今政府提倡論語,雖然有人講,至於講的好壞對不對,聽的人也聽不懂。論語這部書有三百餘家注解,太淵博了,論語一書也說文理,也說道理。講道理的自古就很少,講文理的也有對不對的差別。 自宋儒改經,大學一般主解多是講三綱,吾主二綱,都是胡言不對。大學都是經,宋儒所謂十傳,並不是有十傳。說前一章為經,後面為傳,這也不對,大學都是經。大學章句若依十三經的注疏本,就可以知道。講大學不懂道不行,如今講論語,幫助同學的道,但是只講道也會偏,聖人說:「博我以文,約我以禮」,離文理也沒有道,所以必須為你們講文理,要注重文理。你們若不用心,吾也用不上力,大儒還不認識字,何況是你們!朱子雖然注解錯的多,吾也不能與他相比。 「子畏於匡,」 「子畏於匡」,孔子在陳絕糧,在宋國的樹下講道演禮,桓魋派人把樹砍去。這一章與在宋或許是一樁事,但是吾不敢改,也不敢說必然是如此。 孔子周遊列國,到了匡,匡在那裡?考據紛紜,我們可以不必問。魯有陽貨(陽虎)要見孔子,孔子不見,送孔子禮物,孔子打探他不在家時候去回拜,在路途上遇到陽虎。陽虎不是好人,曾經坐著由孔子的弟子顏剋駕御的車,陽虎又貌似孔子,陽虎與匡地的人民結下怨仇,人民記恨陽虎。若干年後,孔子路過匡,御車就是當年為陽虎駕御的顏剋。匡人聽說是陽虎來了,便團團圍住。孔子曾微服過宋,有注解說,孔子為什麼能能夠離開宋國?有神話相傳,這姑且不論,過宋那件事與這一章相似。 畏,朱子注為「戒懼」。群經平議引,荀子賦篇:「孔子拘匡」,拘留,就是走不了的意思。所以史記孔子世家云:「匡人於是遂止孔子,拘焉五日。」孔子畏於匡,被拘留在匡。禮記檀弓篇云:「死而不弔者三,畏、厭、溺。」鄭注就是以「孔子畏於匡」做為證明,畏是拘囚的意思。 自講論語以來,看見古代大儒讀錯字、認錯字的很多,他們這些大儒著書立說,尚且如此。你們文理不行,少著作,若幫助証道可以。你們必須求證道。孔子是證道的人,尚且述而不作,未證道者所注的經,都是見思惑說的話。漢儒雖不懂微言大義,但是注的不錯,漢儒不像宋儒講微言大義,其實程朱也是不懂微言大義。 集解包咸曰:「匡人誤圍夫子。」誤圍就是拘留。被圍困的時候,也沒有飯吃,有性命的危險。孔聖人平時沒有做壞事,卻在陳絕糧、畏於匡、兒子、顏子都比他先死,孔子尚且如此。我們諸惡皆作,眾善不行,戒守不好,具有無始的惑很多,念幾句佛遭到困難,就以為佛不靈。再看調達以醉象害佛,以石傷佛足,出外講經,受七日金槍馬麥的苦,佛尚且如此,何況我們。不能因為遭遇少波折,就不能抗拒困難,而不能成功,所謂「不遭魔難,不成佛道。」孔子在陳被圍,子路說:「君子亦有窮乎!」,孔子為了安慰其餘學生,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現今的小人,不到窮就濫了,有錢富有以後也濫。 「曰:文王既沒,」 「曰,文王既沒」,文王已死若干年了,為什麼稱文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文王的學問道德好,文王輕易不用百姓,蓋靈臺時,百姓都樂意幫忙,沒幾天就建成了。埋死人的骨骸,開始於文王。 「文不在茲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人存政舉,人亡政息」文王有道統,使國泰民安,大家都得好處,這才是仁道。文王沒後,他的政策陳布在方策,那文王以後,誰來承繼?孔子刪訂六經,每次出去旅行都帶著,所以孔子說:「文不在茲乎!」文武之道統,都在我身上。 「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再講天命,孔子說:「天之將喪斯文也」,若天不要這些道統。「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文王早死,後死者指孔子自己,因為別人沒有擔任這些事,孔子自己加上這些責任,擔任文化的傳承。孔子說,這些文化都在我身上,文王雖沒了,文化卻都還在,若天將喪亡這些文化,那這些文化就不會在我身上,我也見不到。文化既然是留在我身上,證明「天之未喪斯文也」,天沒想不要文化,天命想要留著這些文化。「匡人其如予何」,匡人比天命還能嗎?匡人能把我怎樣? 你們若真心求道,雖達不到孔子的程度,也要努力好自為之。孔子就希望你們都與他一樣。所以顏子死時,孔子比喪子更傷心。孟子說:「五百年必有王者」,其實已經很渺茫了。 你們必得認真學,少看現代的著作,有困難不能退轉。不遭磨難不能成功,佛、孔子尚且遭難,何況我們?遭磨難,這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
六 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 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 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
「太宰問於子貢曰:」 太宰,官名。春秋列國各國的官名不一定,宋、魯、陳、吳都有太宰(宰相),經文並沒有說出是那一國的太宰。很難考據,只說事就可以了。 「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 太宰說,孔子是聖人嗎?說到這便好了,下頭再說:「何其多能」,孔子為何什麼也會?這一句便糟了。 「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 子貢辯才無礙,子貢說:「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朱子注:「將,殆也。」這一章不是這個講法。孔安國訓「將」為大,將猶將帥也。爾雅說:「將,大也。」 縱,任也。上天放任孔子成為大聖之德,並且還讓他多能,周公就是多才多藝,所以這樣說不算毛病。但是子貢的答覆不是如此,聖有聖的道理,不必多才多藝。 子貢說,固然天成就了孔子的大聖,而且又使多能,與周公之才之美差不多。 「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 孔子聽說之後,說:「太宰知我乎?」「乎」是疑惑之辭,表示孔子不贊成,為什麼說我是聖人?就因為我多能的原故,所以我為聖人?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孔子年輕時貧賤,所以會做一些鄙瑣的事。「多能」,孔子說是鄙事,你們要注意「鄙」事的鄙。你們要齊家,要眾生得好處,只會鄙事沒有用。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說到多能上,君子多能嗎?君子不多能也,君子不一定要會很多事才 孔子恐怕大家學多能,不關心國際民生。 宋徽宗當皇帝時,才有水滸的宋江,佔山為王。徽宗終日享福,什麼都會,詩、文、書畫都能,只是不 元、清都是外族,入主中原,都學中國文化,出了多少名人,都不反對中國文化,反對中國文化的只有中華民國,這是有歷史以來奇異的事。但是現今的國史館,一定不會記這一筆,將來的人便不再有人知道了,因為沒有信史。 李二曲、、陳白沙、陸象山都是走學道的路。李二 |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
下面還有一段,原來是另一章,宋儒合為一章,不太妨礙,所以就會合一起講。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琴牢曰,「曰」、「云」都是為了使文理清楚,所以用「云」,例如孔子曰、詩云、書云,於傳有之等。 孔子說,我不見用。試,用也。才做官時為試用,然後再實授實缺。孔子說,我一輩子沒有人用我,所以學了一些藝術。 我們都是普通人,也就是常人,才能不能比別人高,但是必須在其中學一條長處,供給社會,不能當寄生蟲。若不是平常人,例如孔子、周公等聖人,孔子是聖人,也多能,周公也是聖人而多能,到孔子、周公就必得多藝。 你們學佛還是門外漢,若斷惑才入流亡所,入了聖流,外頭的夢幻泡影一下斷絕。如今你的心都被外境鎖住了,還沒有入門,何況是登堂入室。我們只到門口,看到堂內而已。想到這,你們必須趕緊用功,這一生不能斷惑,這是一定的,但是生命在呼吸之間,命終便去六道往來,要謹慎。必得證到四果有無生法忍,三果也不行。如果證了羅漢,還須要普度眾生,度眾生的四攝法中有一條叫「同事攝」,若不多才多藝,如何能同事攝?所以什麼都是佛法。佛是文武全才,能夠擲象到城外,我連一根雞毛也拽不過,但是能拽一隻雞了,這當中有典故。 |
七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
子罕這一篇多是記孔子的動作,所以比其他的問答難講,不知道他的用意是什麼。 你們聽的時候必須學會把段落分清楚,古人不加標點,後人的標點,句法有很多錯誤。你們必須注重文理,論語正義講的大意還不錯,朱注是連經也改了。 這一章所注的,吾不甚滿意,前面一章說孔子博學多能,如今卻說空空如也,順不下來。儒佛都講性,性有兩種嗎?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 發明引焦氏筆乘說,孔子心裡自己有所得,得什麼?「見聞識知,泯絕無寄」。見聞識知這四個字,泯絕而無所寄託,才是「空空也」,這「空空如也」四個字為最高的境界。 見,照見;聞,耳聞;「識知」為「覺知」,識是分別,覺是照。說「照」大家不懂,說「分別」大家容瞭易。覺,一般人有時會有錯覺,佛學說要正覺,從這裡舉一反三,若沒有錯覺,如何有正覺? 你們萬不可買櫝還珠,所以要知道事情都是很複雜,怕是買了假貨,不認真貨﹔對于真貨,只買它的空盒子,而棄置其中的真東西。吾也常買假貨,假的比真的還好看,因為真的只說一方面,假的各方面都說,而且弄上花。 吾未見過「見聞識知」,只有見過「見聞覺知」。真如本性本無這些見聞覺知,因為見聞覺知都是分別錯覺。真如本性只有「照」字,比如:「照見五蘊皆空」,沒有說:「分別五蘊皆空」。佛為無分別智,智有世智辯聰,為什麼六度說般若而不說智慧?因為智慧中有邪智、邪慧,般若只有「照」,照即是寂,寂即是照,若寂而不照是死的,照而不寂就亂動。誰懂孔子?孔子已經博學多聞,卻說「無知也」。這與「空空如也」,是一貫下來的,意思是說﹕「吾有見聞覺知乎?沒有也。」 「吾有知乎哉,無知也」。禪宗說,心即是性,唯識宗把性與心分開來說,說八識,不說八性。孔子說,我有見聞覺知嗎?沒有,為什麼你沒有呢?沒有見聞覺知,那如何個辦事法?這點一般人不懂。 「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 「有鄙夫問於我」,鄙夫,沒有學問的人,所知不多,很陋的人,他來問我,問什麼事呢?事情很多而且千變萬化,所以只簡單說:「問於我」而已。 沒有見聞覺知就是空空如也,講空就不空了,講一句也不空,所以一講真如本性,便說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空是名相,心中有此「空」也就不空了,所以「空」不能講,連空也空,所以說是:「空空如也」,空空如也這才是沒有見聞覺知。 孔子因為是「空空如也」,所以說是「無知也」。依文法,必得將「空空如也」安置在中間,不可直接說。「空空如也」,扣「吾有知乎哉,無知也」這一句。「我叩其兩端而竭焉」,扣「有鄙夫問於我」這一句。這種文章,如今的大文豪不能知道。若文字倒置,義味便全沒了。唉呀!不認字不懂文,如何講經? 孔子尚且述而不作,何況是我們!不可亂做亂看。 自己用時,一方面「執其兩端用其中」,與人來問,二方面要「叩其兩端而竭焉」。這有什麼不同? 「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叩,及也,到了,就是「叩問」的意思。兩端,有利有弊,大小事都不簡單,都有利害,孤陽不生,一元化講不通,如喝茶也不簡單,你為什麼喝?便有個喝與不喝,茶也有許多講究,二只是代表而已,其實是多端。大主要處在利弊二字,利有大小之別,害也有大小之別,大小事都有利有害,所以孔子必得問他所問的事的情形,問明白了,兩邊都給你說盡了,至於如何選擇,主權在問的人。 舜執其兩端而用其中,「而用其中」是舜的決斷辭,不取空、有,取中道。孔子「而竭焉」,則是活動辭。舜是用中,孔子是竭,孔子與舜一樣不一樣?這一章句句都是精華。 集解比宋儒好。 為什麼一章當中,又說「我」,又說「吾」?集釋餘論引四書纂箋云:「就己而言則曰吾,因人而言則曰我。」認字真不容易啊! 解脫就是空,言語文字都是空,都是相,不是空是什麼? |
八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
這一章書若不是教書可以不講,因為他裡面的考據很多,爭執很多。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 孔子也沒有見過鳳鳥、河圖,這屬於考據,暫且不問。 鳳鳥,從前古書多有記載,所謂:「聖人出,鳳麟遊」、「鳳鳴歧山」,若沒有鳳,為什麼要造鳳這個字?伏羲見到河圖洛書,孔子信而好古,若孔子不信,如何能為周易繫辭?繫辭下傳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有河圖洛書才有八卦,若八卦不以河圖洛書為法則,那八卦從何而來?若沒有河圖洛書,那八卦便不值錢了。洋人不信,如今的人學洋人也不信。 「吾已矣夫。」 孔子因為魯國人西狩獲麟,麒麟死了,孔子自知不久人世,決定春秋絕筆。信佛就必須信佛的話,信儒便必須信孔子之言。 這一章經文,有注解說,是孔子說自己,在當時感歎自己的道不能弘傳,天之將喪斯文也,絕不是孔子想當天子。另外還有一說,孔子感歎周家衰落,沒有明王可以輔佐,道傳不下去。這兩種說法,吾不下決斷。 |
九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坐,過之必趨。 |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 齊衰是凶禮的服制。披麻為斬衰,五服當中最重,齊衰也很重。孔子見到服齊衰的人,再見到冕衣裳的人。冕,喪服中也有冕,有注解說冕也是指喪服。有人反對,以為這一章是說三條不是說二條,以為冕衣裳者為朝服,吾采取這個解釋。 孔子看見穿喪服的,或是穿官服的。這二條都是說穿的衣服,下一句「與瞽者」,不是說穿衣,所以用「與」,以及眼瞎的人。 「見之,雖少必坐,過之必趨。」 若這三種人是年少的人,孔子必作,作是動作。 過,你在他前面經過,或他從你前面經過,必定要疾行。 作是當時或坐著、臥著必須站起來,站著也必須換地方,所以主人見到客人來必得要起立。士農工商,士無恆產而有恆心,商為四民之末,但是從前的商人規矩不得了。商人童叟無欺,照料客人,規矩不錯,不管買賣成不成,進門便是客,今日的大總統也不如。你們今後好好學,從自身改造起。 見喪服的,出自同情心。見服公服的,為國家盡義務,如同今日之下的尊重憲法。瞽者是生下五根不全,包括身上其他器官不完全的人,可憐他,雖然年紀比我們小,也必須動作,表示同情。 「過之必趨」,從前走路有規矩,要學踱方步,學會各種步伐,才可以參加祭祀。在屋外,可以走方歩,手也可以翔舉﹔但是在屋內,就要趨歩,手不可以翔舉。趨不是快跑,是走碎步,怕妨碍人,趕快走過去,怕耽誤他的時間。上次說抬轎子的人,他們也懂得要趨步趕快走過去。 |
十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
子罕篇中所說都是孔子本身的事,內容藏著很多事,不留心看不出來。 「朝聞道,夕死可矣」,因為你們學佛不能入,所以講論語,讀過中國書的人比較容易領略,但不是就能進入。例如程朱離道就遠矣,因為學佛的原故,但是他們的心不在佛上,信道不篤,所謂「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也。」程朱在誠字上站不住,所以不行。學佛,信為道元功德母,仍要「信」,沒有這個信,也白學佛了。但是一般人所信為何?不知道,學佛信佛,是信泥塑木雕的佛嗎?你們若對這點能領略,那禪宗的語錄便可以了解了。 認字、句法,這一篇最多,前頭也有,因為不大談道,所以無傷大雅。若談道,便須講究,空過一字,差一些就不可以。這一章一字也不能空過,這點注意,後來就可以學著自己看經。 「顏淵喟然歎曰,」 歎,贊歎,有贊美的意思,又有歎息的意思,一者贊歎孔子,再者歎息自己。 你們用心求學,能超出古人的範圍者,那是很難的。 喟然,乃歎息的聲音。這個功課完了以後,勸你們去研究詩,詩中,喜怒哀樂,各種萬物,所發的音聲都有不同,都有代表的字,有很多狀聲詞。有耳不聽,等同聾子,聾子不能接觸聲塵,不是更好嗎?但是五根不全,不能證道,必得耳聰目明,而且又能照見六塵,但是要如何才能迥脫?要照中有寂。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仰,佛的肉髻有無見頂相,仰是比喻,為什麼要抬頭?顏子學孔子,跟孔子學,一學,看見孔子的高,好幾次才可以說「彌」高,更高,無盡的意思。一上來是平視,再來是仰視,愈仰愈高,沒有盡處。 鑽,深處也是如此,豎窮三際,橫遍十方。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例如茶碗各方面看都不一樣,是實在,又是空空。 顏淵學孔子,學孔子那一條?學孔子的學問,還是學孔子的為人?學飲食、起居、動作?終日在一起,觀察便學得會,例如伶界大王譚鑫培。你們連佛的表面都學不來,何況學內容,如果不往生,要怨人嗎?我們不學孔子,要學誰?誰也不學,魔來殺魔,佛來殺佛,有佛處快走過,無佛處不可住,所謂「愚人求佛不求心,知人求心不求佛」,顏子學自己,這點你們的程度還不夠。孔子有本性,顏子也有本性,孔子早明心見性,你撇開自己的心性,自己不明心見性,要學孔子,要幫人明心見性,這不是胡說嗎?顏子不學孔子,他是學道,學性。心即是佛,以心作佛,大家求心不行,所以說是斷惑,這是方便話。斷惑就不必明心,所謂「但去凡情,別無聖解」,再更方便的法子,就是以淨業伏惑,純粹帶業,華嚴就是為這個而講,若說消業,難道連真如也要消去嗎? 集解云:「言不窮盡」,窮這個字很好,窮究的意思,不可窮盡,就是窮究不完。又說:「恍惚不可為形象」,是求的人自己恍惚,不是聖人玩魔術。可以參考集釋的(餘論),程樹德的按語說,二王都反對朱子一套,因為朱子不懂道也。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循循,恂恂,恭順貌。順,隨緣也。集解說:「循循,次序貌。誘,進也。」次序就是順,亂了次序便不順,有條有理,看走對幾步,再用什麼方法,引誘他往前走。 孔子次次序序善巧方便的引誘人往裡走,用什麼引誘?顏子沒有得道,孔子是已得道了,顏子跟孔子學道,還學得不徹底,只得一半,例如地上菩薩,只到十地還不行,還不及等覺,不像佛的究竟。顏子有如學到了八地,仰之彌高,像上阿里山,到了旅館,還沒有到頂,雖然到高處也還沒到頭,所以「鑽之彌堅」,鑽不完,有如鑽喜馬拉雅山一般。蓮社是你們的母社,往後必須拿出實力來擁護。 「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你們志在得道,你若悟了道,什麼也能幹,真懂道以後,什麼都自由,不妨礙你們幹一切。行住坐臥,莫非是道,即使拿屠刀當屠夫,也不離道。 文以載道,先找道的皮毛,要在文章上求,還必須去做。禮有一定的節度,過猶不及,禮是不過也不會不及,恰到好處。禮樂是配合的,樂也有一定的節度,該二拍子的,而打了一拍、三拍,都是亂了規矩。這是規矩,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你們念佛不成功,因為不按節度,觀察他屋子裡的物品,今天置在此處,明日又變到彼處,就可以知道他的心所表現的就是如此,必得練習放在一定的地處,像從前的商店講究「動物歸原」。有人以為吾呆板,你們學吾呆板就可以了。這不是外表,求道與規矩、方法都是文,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到最終都是為了明心,這便是約禮。 「欲罷不能,」 顏淵學到此處才覺得欲罷不能,得幾分就得法樂,便喜歡,所謂「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時習以後有所得,有法樂,想放下也放不下,放不下就去幹,有多少力量便將全力都盡上。 「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 立是顏子的謙恭話。孔子三十而立,立是不搖動。五根五力,這是初步,顏子不止如此。卓爾,超超然,道得一些了,順此往前進步,這才愈進愈高,愈鑽愈堅。 「末由也已。」 順從往前走,「末由也矣」,也還沒有得到究竟。 |
|
(筆解)說:「此回首自謂,雖卓立,未能及夫子高遠爾。」回首是已走了若干路,才說回苜。這回首二字很好,韓昌黎比宋儒懂文。 「可與立,未可與權」,顏淵知所立卓爾了,但還不可以行權。權,惟有聖人能辦,才不會錯了規矩。有人可以共學,有人不屑教誨。孔子說:「可以共學,未可以適道;可以適道,未可以立;可以立,未可以權。」立於道,有道的人並不呆板,必須善巧方便,有正智才有權智。佛經說權智的佔十之七八,權很難辦,不是我們所能做得到,我們只要依聖言就可以了。聖人才能行權,才能善巧方便,像「其父攘羊,其子證之」,孔子說這不對,應該要「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孔子隨心所欲,與道合一,自然不踰矩,這才能用權。 顏淵不僅不學夫子的人,也不學夫子的道,反身錄云:「謂顏子從夫子學則可,謂為學夫子之道,非惟不知道,並不知顏子矣。夫道為人當由之道,存心盡性之謂也。」求人不如求己,求學為了求道,並不是為求名利,求他人求不出來,自己吃飯自己飽。 文指什麼?如何博文約禮?這一段要大大的研究。維摩詰經,菩薩責斥舍利弗,行住坐臥,莫非是定。孔子的語默動靜,莫非是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禪家的乾矢橛、麻三斤、庭前柏樹子、吃茶去等,都是道。有一定的規矩,便是禮。所以反身錄云:「莫不有當然之則焉,皆禮也」,心存乎道,到此就會明白。 反身錄云:「一一晰其當然之謂博」,所以一切一切都必須練習有次序,練久了之後,自然不會做出昧良心的事。不必三藏十二部、四庫全書才是博。「隨所博而反躬實踐之謂約」,規矩就在你手裏,事事讓它合乎規矩。說話動靜都有一定的規矩,你們要將心練成次序心,教學生就是教你自己,所以要拿出良心來教學生。一切都按規矩,規矩就是一,就是約。實踐時,若身口意都收起來在一處,要如何亂? 這一章「仰」「彌」「立」三字,如詩的眼睛。 |
十一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
論語二十篇,集釋注解的很多,所以每篇分上下而成四十篇,子罕篇上已經講完了,今天說子罕篇的下篇。其實一章講十遍也不為多,因為集釋把每一章用十門來分開解釋,很用苦心,每一門都重要。不僅要能夠得一點文理上的學問,其中還有孔子的道,若只學文學,就不能學得很通。如果志於道,那文學也隨著會學好,若只重文,道與文都學不好。 這一篇若用心聽,等於聽佛經,宋儒開啟儒佛的爭端,各樹門戶,把儒佛分為二,宋儒有學問的人,去看佛經,佛經成了世間法,無學問的,只是學文字而已,可惜! 這一篇說孔子的行為,注解注的很糟。你們沒有學禪,也不懂淨土宗的妙處,禪宗祖師懂。若懂佛家的禪,研究這一章的助力就很大,懂子罕篇,就可以讀五燈會元。這一章有能講的,有不能講的,懂這一篇便懂得禪。有體有用,體一而用萬。體,佛也講不出來,全在自己悟。五燈會元多講用,但是用也不能講,因為一體萬用的原故,所以有些用也不能講。 「子疾病,」 疾病這二字,不是重三疊五,疾是才剛生病的時候,漸漸重了為病。有由輕而重的病,有一得就是重病,例如霍亂。孔子原來是小病,後來病情漸漸重了。 「子路使門人為臣,」 子路是大學長,要預備後事,古時「祭之以禮,葬之以禮」,什麼身分用什麼禮來祭祀,例如周成王賜魯國用天子的禮祭周公,但是三家為大夫,也用祭天子的禮祭自己的祖先,所以孔子說:「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用天子禮祭周公已經是不對了,何況是三家?合禮,天下就不亂,不合禮,天下便大亂。若論報恩,誰也有恩,所以不可以這麼做。 孔子做過魯司寇大夫,退休了就一切依大夫禮,若中途辭官,便以士的禮祭祀。如今沒有這等禮,所以不必詳考。子路想用大夫的禮祭孔子,要有兩個家臣。諸侯就有家臣,祭祀時家人作不了主,例如在曲阜的孔廟,祭廟時孔家人可以主祭。若是在山東省城的孔廟,孔家人便不能為主祭,因為那是公家,必須由有爵位的山東巡撫祭祀。祭周公可用家臣,但是三家為大夫,也有家臣,大夫也相沿有家臣。子路以為用士禮祭孔子,對不起老師,所以用大夫禮而用家臣。大夫用家臣已經錯了,何況孔子並沒有做完大夫的職位,應該用士禮。孔子沒有家臣,便由學生當中選出兩人做家臣,像今日的治喪委員會。其實公家才能如此然,否則各家有他們的孤哀子、比亡者輩分高的護喪者,何須用到你? 「病間曰:」 間,間斷,指孔子病較好後。 「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久矣哉」,照應「疾病」、「由之行詐也」。 「由之行詐也」,聽其他人說這件事,於是孔子責問子路。孔子說,仲由,你辦假事,行詐,不依正正當當的走,我已經辭職了,可以用士人的禮為我辦喪事。我沒有家臣,卻為我安置家臣,不是違背禮嗎?你害我,用大夫禮其實就是用諸侯禮,我要欺騙誰,欺騙看出殯的人嗎?還是欺騙天?其實是騙良知良能,欺騙心。 「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 「且」,而且。與其讓我死在假臣的手,我可寧可死在學生的手上,因為一輩子我都是規規矩矩,如今這麼做值得嗎?你以學生的身分為我辦喪事,名正言順,正確是對的。 「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且」又、再的意思。我縱使只出小殯,不能出大殯,或者穿衣等一律都不整齊,沒人管,我還不至於死在道上,即使死在道上,也比不合禮強。這等事不必要好看,死了為什麼要好看,難道是拿死人比賽嗎? 曾子為孔子的學生,臨死時易簀,若死於不合禮上,死也不暝目。黔婁活著的時候,魯國齊國都請他去做官,他都不出去。死的時候,他的妻子不願斜蓋他的被子,雖然被子太短沒法蓋覆全身,也寧可把被子蓋得端端正正。 吾為你們講艮掛,不要你們發展,只要保持常態就可以了。看歷史,漢以後的大儒,即使是朱子等人,他們的學說也受到國家的禁止,因為遭妒忌,所以不看歷史,便不知這些事。 |
十二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善賈者也。 |
子貢這一章,若懂詩、禪,吾不說你們也懂這一章,你們就當作詩禪來聽。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 前面述而篇,有子貢問:「伯夷、叔齊何人也」章,現今是孔子辭職了,周遊列國,什麼事都不做時。子貢問:有一塊好玉在此,把這塊美玉放在櫃中。韞、蘊兩字相同。而藏起來。 「求善賈而沽諸?」 賈,音ㄐㄧㄚˇ,有注讀「沽」。商與賈不同,商者,商也,到處去買賣,賈者是坐在一處不動,人來買,或遇到識貨的賣給他。沽,賣也。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善賈者也。」 孔子說,我賣給他,我賣給他。重復兩句,加重辭氣。下面又加一句,「我」,孔子點破,我待賈而沽者也。 人有相當的能力後,有人遇得到賞識,有人不能遇到賞識,「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學習原本是為個人,先將自己栽培好,有人來沽就賣出,否則永遠放者。「人不知而不慍」、「不患人之不己知」,就怕自己沒有東西賣。縱使賣不出去,也必須栽培好。 賣出去,也有不好的,例如岳飛三十九歲時,直搗黃龍在眼前,宋朝眼看要滅掉金了,辛酉年三十九歲卻被賜死,遭到如此後果,也太奇怪了。那些沒出去,在家的人,反而比岳飛好。今年是辛酉年,你們今年可以為岳飛默悼。 講論語是世間法,世間法做好了,就露出世間法。 |
十三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子欲居九夷,」 「九夷」,說法不一,有注解說是在中國以內,有人說在中國以外,在偏僻的地方。孔子不是發牢騷,大道在此地行不通,可以到他處。例如殷有三仁焉,三仁之一的箕子到韓國去開闢。孔子說可以到他處去,「欲」是意思中有這個意願。 「或曰:陋,如之何?」 「陋」,不是衣食陃,而是沒有文化,沒有禮義,不懂仁義禮智。台灣現今繁榮了,應當說那一邊呢? 「如之何」,那這地處怎麼樣?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說,有道德學問的人去住,還有什麼陋不陋的呢?朝鮮的文化是箕子開拓的。劉禹錫的陋室銘根據這一章,他只說:「何陋之有?」並沒有明說:「君子居之」,說自己是君子,否則就成放肆了。你看人家的文章怎麼樣? 諸位好好學,真正學好,各盡其道。有人來請你去講,就依著這個講。謝東閔副總統印論語,發到各寺廟講。但是他們或許以為這是外道書,而把論語丟棄了。凡事,要各方面都顧到,知己還要知人。 |
十四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
現今的國家無禮無樂。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孔子說,我在衛國回到魯國,然後樂才上軌道。如何上軌道?「雅頌各得其所」。 初學先在句法、字句,看進眼裏。進一步要在字句以外讀書,必得舉一隅而以三隅反。 詩經有風雅頌,風是從各國采來的詩,原本不在數中,詩經大主意都在雅頌上。「各」為詩眼,指雅與頌。 有注解說,這一章指音樂,其實有樂就有辭,例如吳季札觀樂,都說詩經中的那一篇,吹打都有歌辭,否則樂豈只是八音等等嗎?所以作詩,必得配上音韻。 有注解說,只說詩章,那為什麼又要提雅頌呢? 應該是連樂器,連詩章,一起配起來,各得其所。 詩不可以輕看,「雅是雅,頌是頌」。《詩輯》云:「風,優柔委曲,意在言外,風之體也。雅,明白正大,直言其事者,雅之體也。」頌是祭祀樂歌,用之於宗廟。 集釋的「按語」,說得很詳細可以參考。這一章吾所講的,就是依皇侃的疏。朱注,沒有說出長短,但是也沒有注明白。 |
十五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
這一章沒有恰當的注解,吾必須注一注,對錯與否吾也不知道,但是要能講下去,吾以孔子的事跡來證明。 先講「何有於我哉」,注中有四種說法,都講不下來。例如「何陋之有」,何有中間的「陋」,意思就是不接受「陋」字。 「於從政乎何有」與「何陋之有」,不同講法,另外如「於從政乎何有」,這是孔子不肯定的話,不接受,也不拒絕。「何陋之有」是肯定辭,不接受的意思。所以「何有」,是不接受的辭語。 「何有於我哉」,吾采取不接受的意思,指上面的四條,那一條我有呢?這是孔子不敢承當的話。 「子曰:出則事公卿,」 「出則事公卿」,孔子見冕衣裳者與瞽者,孔子還必須起來,像皇帝過宰相的位子,要向位子敬禮,這是何等的恭敬!禮記及鄉黨篇,都有詳細記載孔子的威儀。集注,說的很糟,說這四條「其事愈卑」,這四條怎麼是小事?這是大事。 「入則事父兄,」 「入則事父兄」,父孝兄敬是小事嗎?有人問:「子奚不為政?」,孔子說:「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奚其為為政?」在家孝父母友兄弟便是大事。 「喪事不敢不勉,」 「喪事不敢不勉」,孔子說:「祭之以禮,葬之以禮」、「慎終追遠」。孟子說,父母之喪是大事。 「不為酒困,」 「不為酒困」,禹惡旨酒,書經五子之歌說:「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牆,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所以不被酒困是大事。 「何有於我哉。」 這四條,孔子不敢承當,是孔子的謙虛。 |
十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此章絕不能講,說的都是胡說,說這一章是詩,說是禪,都可以。詩,古人只講表面,內容無法說。 「子在川上曰:」 孔子在川上,川與河有差別,山間的水叫川,水長流不斷,千字文說:「川流不息」。孔子在川上看水,只說兩句。 「逝者如斯夫,」 「逝者」,若說「逝者」是川水就是不通。以下的「如斯夫」,這是離川水說「逝者」,說世間一切的事物。如佛經所說「萬法無常,成住壞空」,就跟這「逝者」一樣。這像「指其掌」那一章,孔子指著這川水,萬物的無常就像這川水一樣。逝者,不是僅僅指人死而已,一切都有死,就像這個川水一樣。 「不舍晝夜。」 「不舍晝夜」,舍,說文:「止也。」死就因為不止,若止便不會死了。白天走,晚上也走,不住的走,萬法無常,剎那不停留,這就是三心不可得。不舍晝夜,天天如此。 臨死也不可離道,離道就不能往生,孔子臨死不許有家臣,曾子臨終易簀,都不離道。 (集注)說:「天地之化,往者過,來者續,無一息之停,乃道體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見者,莫如川流。故於此發以示人,欲學者時時省察,而無毫髮之間斷也。」這個可參考。「往者過,來者續」就是非斷非常,這是佛法說的。「欲學者時時省察,而無毫髮之間斷」,這則是多說。這兩句經文,不可加注。一體萬用,注了就糟糕。 逝者,就跟這一樣,沒停止的時侯,一體萬用。孟子所說的就是有本有用,孟子說,「源泉混混」這是本,「不舍晝夜」這是用,實在說源水與流入海裡的都是一樣。「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不可離的就是體。 |
十七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
先考據為什麼孔子要說這個。這有根據,講起來比較落實。孔子在衛國,衛靈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不說: 德與女色,那一條重要?德,指有道德賢能的人。這對普通人用不上,普通人好德有什麼用?好色又怎麼樣?這是一般的說法,吾說吾的意思。 子夏曰:賢賢易色。尊敬賢人,只要去好色的心而尊敬賢人,這是對國家有辦政治的人說, 「賢賢易色」那一章,說話的人是指第三者,而這一章孔子是當事者,所以改賢為「德」字,否則孔子指自己是賢人,便不妥當。什麼人也有德,換了一個字,就不同了。這件事指靈公,孔子歎息這個國家無道。 我們可引這一章為警戒,無友不如己者,人在社會是合群的動物,不論男女,品性不端的朋友不可以交,交久就受他熏染,沒有好處。 |
十八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
簣,考據很多,有的作匱,古字與今字等等不同,我們不講這個。既然都是盛土的器物,不論從「竹」、從「匚」,或是現今用化學塑膠物,不必太多考據,都是土籠的意思。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山是最高的,山也是土石的集合體,中庸說,山是一拳石之多,佛經說是和合相,二者意思相同。例如要堆成十丈的假山,一百簣土可成山,若只堆九十九簣便停止了,就不成功,還不夠一丈。那是什麼人使山不夠一丈?是你自己。 「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又如平地,倒上一簣土,雖然很少,倒上一簣土,便已經不平了。一簣的高度,想使它繼續再增高,也是你的力量。進是再加的意思,你去幹就成了二簣土。 這一章指不論什麼事,全在自己幹,不論大小事,若一天賣花生,一日賺二元,就多了二元,若不去賺,連一元也沒有,這是勸學的意義。沒有學問,像是平地,為什麼不念一本書?念一本就比平地高,再念就更高了。有了學問,學無止境,到了聖人也還要學,成佛也得乘願再來度生,也必須學,若到等覺就不學了,也不行。 你們學三十年,有三簣土了,離一丈還很遠,進步太慢了。跟我學,不如找比我高的,一日就可以學三簣土,進步慢,要怨你自己。有些地方三簣土也沒有,或許有半筐,卻撤了一地。兩下比較,高下立見。時不再來,機不可失,時局不許可,縱使時局許可,壽命也不許。或許幾輩子有警覺,但是也沒把握,必須自己有把握,工夫到了便知有沒有把握,工夫有或沒有,譬如飲水,冷暖自知。 |
十九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 這一章諍論很多。語,是說話的人,必須有聽的對方。惰是,說者怠惰?還是聽者怠惰?聽者是顏子,但是說者或聽者,是誰不惰?這有二說,一指孔子,一指顏子。 「其回也與!」 集解,漢注比較好。顏淵了解,所以「語之而不惰」,其餘的人不了解,所以有惰語的時候,有不願說的時侯。 惰指說者,采取這個說法,採漢注,這與聽的人有大關係。 教的人以教學為他的興趣,必得教人,這是儒家的話。依佛家說,學佛必得當菩薩,不要當羅漢,不度眾生就不能成佛。例如你們聽論語不受限制,但是必須能變變樣,講的人就高興,如何高興,或許看不出,吾講論語所為何來?吾是個人的興趣,所以教而不疲。你們若聽課打瞌睡,教的人就無興趣,若大家一步步進步,吾賣命也教。學習必得要求老師,書經說,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 |
二十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
止,有二種說法,一當止住,一當到極點,兩者都可以通。 「子謂顏淵曰:」 顏子的好處在那裡?全部論語首字就是「學」,可見學的力量很大。因為生而知之者少,所以必須「學」,孔子一生提倡學,孔子說:「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無。」除了顏回以外,沒有這麼好學的,其餘的人雖學,卻不如顏子的好學。 「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這一章是孔子對他人說,不是對顏回說。顏子這個人可惜了,我只見他步步往前進,沒有見他有停止的時候。 另一種說法,為什麼顏回可惜呢?因為他往前進,卻沒有到達極點,不能與孔子平等。這種講法也可以。 你們學這一章書,要知道,幹什麼都必須幹到底,你們做人不可失了人格,切莫有人樣,而沒有人的格局。大總統也必須如此,否則曹操為太上皇,王莽為新天子,這種背畔 |
二十一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
這一章不必特別指說是顏子。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苗,種五穀才剛冒出生的叫苗,長了穀穗為秀,農歌說:「六月六看穀秀」,秀,是長出開花有子了。 「苗而不秀者」,冒苗卻沒長穀穗,有這種人。有矣夫,都是虛字。孔子說,現今的人上學,有人長出了苗,卻不生出秀穗子。 「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還有長出秀,但種子不結實成熟,打不出糧食來。這兩種學習都不成功,與前面那一章一樣,做山少了一簣,便不成功。 總之,你們幹什麼事總要自己要有把握,幹到底,達到極頂,不要損失人格。如何不損失人格?要能不損害人,處處講恕道。而學佛必得往生,末法唯有修淨土法門可以成就。學佛必得求當生往生,不往生是沒結果,所以學淨土法門必得要有把握往生,若不能成就,便是「苗而不秀,秀而不實」,這要幹什麼? |
二十二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矣。 |
「今」,有注解是指孔子,有的注解說不是指孔子,吾采取不是指孔子。因為若與孔子比較,就很難做人了,采取好講合人情的。 「子曰:後生可畏,」 二十歲以下為後生,二十歲以上是成人,三十就要辦事了。「可畏」,不能小看他,別瞧不起他,他或許可以比我們好。為什麼? 「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怎麼知道他將來不如我這些人?所以不敢定說他不如我們。 「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矣。」 所以心裡必須謹慎,但是後面要加一個限度,若四十、五十歲,他的學問還沒有成就,人們還不知道他,那就不須畏懼了,將來也不會有什麼大發展。集釋考證,引大戴禮說:「三十四十之間而無藝,即無藝矣。五十而不以善聞,則不聞矣。」 三十要學,三十而壯,四十而強,還沒有對社會有利益的事,到了五十而無善可聞,那再幹好事的機會便少了。 曲禮說,二十而冠,三十而壯,四十強而仕,五十而艾。艾是頭髮半白半青,人生到百年,五十已經活一半,不是老了嗎?而且人生七十古來稀,活到五十,誰敢保險再活二十年?五十就可以開始養老,到六十歲退休。內經說,五十歲以後還有生孩子的便少了,所以諺語說:「四十無子晃一晃,五十無子無指望。」其實到六十二以前還可以有孩子,但是已經衰老了。女子到四十九歲「天癸」絕,男子到六十二才「天癸」絕。 學問有二,道德與文學,尊德性是道德,而道問學是文學,若道德不成就無法往生,你們如今也有四十的人了,想想這一章經文。說句開心話,亂世勞苦,壽命比較長,活到七十不難,太平很幸福但是壽命反而短,鄉下人壽命就比都市人長。道德、文學兩大學問,道德很難,而中國的詩為文學之祖,方法很多,會一、二、三種不中用,必須全部方法知道十分之九才能講詩,不懂這些方法,以為詩錯了,那就是外行,一部分不知道也不能講。黃庭堅改李白詩「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為「人家圍橘柚,秋色老梧桐」,歐陽文忠想改〈題破山寺〉「曲徑通幽處」而不能。其實,李白與常建都沒有錯。 老來也還可以學,孔子家語說,老年而學,如秉燭夜行。佛經說,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所以要知道佛的學問,所謂「世間一切佛盡知」。高適四十歲而學詩,而成為唐詩的佼佼者。朝聞道,早上能伏住惑,夕死可矣,晚上就往生也可以。 |
二十三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
「子曰:法語之言,」 法語,聖人說的話,能不聽從嗎?從前群言擾擾,折中於孔子。人們說話有爭執,可以不打官司,到茶館有「講茶」的人,依四書聖人所言為標準判定,若他不願聽聖人的,我也不聽。只有一面理的,就屬父子諍訟打官司,兒子這一面怎麼樣都是無理。刑法、民法也配合依禮而定,所以打官司,能拿出聖人說的都能贏。 「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法語之言,經典上的言語。順從還無用處,必須改,不改便無用。過則毋憚改,不改沒用處。今日之下,法語之言,人都不從,要打倒孔家店,以為孔子之言,並無特別。這種前途令人堪憂,我們若不能改,那只好求共中不共,「改之為貴」。 「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 巽,順巽,好聽的話,人家說你好,或委婉勸你,迎合你說的,自己以為「這只是小毛病,沒有關係。」你高興,以為值得驕傲,這就倒楣 繹之為貴,如抽絲般的研究,人說你好,對嗎?說你不好,是嗎?退而省其私,三省吾身。 「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若說而不繹,光是高興而不回來研究,以為自己好,從而不改,仍舊照樣。「吾末如之何」,我就沒辦法了,說好也不聽,說壞的也不聽,這種人就永遠墮落下去了。 聖人也只說好壞兩端而已,自己要知道抉擇。 |
二十四 子曰:主忠信,毋有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
這一章重復出現,已經講過了。 |
二十五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
此章不須要講考據。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帥,元帥,統領三軍的元帥。國家有戰爭,大皇帝治內,大元帥治外,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因為在內的指揮,不知道外頭前線的情形。所以掛帥必須有相當能力,只要是對于百姓有利的,就可以辦到。那岳武穆為何以十二面金牌調返,他卻聽命,為什麼不直搗黃龍再回來?這件事很特別。若打完金人,迎回徽欽二宗,那高宗要如何?所以高宗壞透了。後人評論「莫須有」三字,真是冤。岳武穆是一片忠心,為了徽欽二宮。不看歷史,不能辦事,唐家的二皇:玄宗、肅宗,也是如此。 三軍不得了,想擒獲三軍的元帥,還是可以辦得到。 「匹夫不可奪志也。」 最無勢力的是匹夫,匹,匹配,匹夫匹婦,孤家寡人,有什麼力量?但是匹夫的志向大,就有大力量。匹夫若有了志向,要想改變他的志向,辦不到。例如文天祥被元人俘虜,囚禁將近三年,還是不投降。元人說,宋朝已經滅亡了,你還圖什麼,若肯投降就在這裡做宰相,你還挑什麼?文天祥說,我早挑好了,挑死。 若不可奪志,沒有不成功的,孔子三十而立,立是立住志了,才不會迷惑,這與佛家的斷惑有什麼兩樣?成與不成,觀這個志有沒有,就可以知道了。書唸好,至誠之道,可以先知。只要看人的志立了沒有,便可以可知道他有沒有斷惑。 |
二十六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 |
我們注重其中的道理,若有諍論的才考據文字。這一章的考據,要考據工業產品,如今可以不必考據了。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 縕,是木棉還是草棉,可以不管,就是冬天的衣服。冬天,袍子不可少,袍內用亂絲,後來改為舖棉花,後來有人用絲的,是富有人家的衣服,輕而暖的袍為上品。冬天穿皮衣,最好的為狐皮,冬至前穿羊毛,冬至以後穿狐皮。貉似狐,喜好睡覺,貉皮更寶貴。皮若有花紋的,更為貴重。從前的袍子皮毛在外,後來用綢緞為衣面,反穿皮襖是不敬的。二品以上的官可以穿貂皮,要反穿,一看反穿貂皮,就知道是大官。從前讀書人可以穿皮衣,工人商人都不敢穿紫毛狐皮,雖然是有錢的人穿了狐皮,有人問他,也只說是狗皮。衣是外表,如禽獸的毛,所以孔雀開屏便是炫耀自己,何況是人?這是普通人的常情。 人心終日在吃穿上著想,台灣吃米飯,北方人吃五穀,窮人吃小米麵,有錢人才吃麥,山東的二等飯是小米,第三等是吃高梁麵,屬於最下等。吾家平常有三種糧,頭等為麥子作的麵,其次磨的為二麵,第三等的是小米麵。平常吃小米麵食,來了客人,便速速藏起來,換上頭等、二等麵,恐怕人笑話。城中吃高梁麵的人很少,多是鄉下人吃,這是在濟南。穿也是如此,窮人要出門應酬必須向鄰居借衣服。 世人的心都在五欲六塵,若是心在道,就不注重無五欲六塵,例如黔婁的「寧可正之不足,不願邪之有餘」寧可蓋正被子露出手足等等。正人君子尚且如此,何況是學佛人?就要不貪著五欲六塵,修行人不論在家出家,知道這一點來看人,就可以知道他將來會如何了。 「而不恥者,其由也與。 子路性情剛強,一切都很認真。子路學道之後,一切不在乎,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穿破衣服與闊人在一起也不管,只論有沒有道,心不在衣服上頭。 衣音「憶」,穿敝縕袍與穿狐貉者立,而不覺得羞恥的,莫不是仲由嗎!由此可知子路辦到,其他人辦不到。但是如今也必須隨緣,只要整齊就可以了,逢場作戲,不必過頭。 |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
後半段,有注解說連不起來,所以有人分為二章,依兩章說好講,兩段合起來比較難講。誰併在一起?或許不是朱子,因為朱子好改經文出了名,所以人們推論是他。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忮音「支」,也音讀「機」,害也。求,貪也。「臧」,善也。不害不求,何用不臧,這樣做什麼事有什麼不好的?意思是說沒有不好的。 不忮不求,有三種說法,都有道理,不須要爭,都可以講得通。集釋,馬融主張這是成語,不是孔子所作的詩,依這個來解釋,就是說「…其由也與!詩云: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這樣就與上一段連上了。 韓詩外傳,以不貪求所以不害人,就是指一件事,人到無求品自高,指不忮不求的人,是說自己。集解所說的為二件事,也不害人,也不求人,說自己也說對方。鄭康成也說成是一件事,只說對方。 「子路終身誦之。」 「子路終身誦之」,可見這是成語,終身誦之便不容易,守住一個法門就不錯了。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是道也」,是,此也,這個的意思。這兩句詩的道理,是說在大道上這兩句話算是小道理,終身學不求人不害人,只是好人而已,與道有什麼關連?孔子之道是性命之道,是了生死之道,只有顏子、曾子得道。子路升堂而未入室,所以孔子說何足以臧,這是冀望子路往上學,不是說就不要「不忮不求」。 子路不聞了生死之道,所以「敢問死」,孔子答說:「未知生,焉知死?」對事奉人的道理尚且不知道,如何來問事奉鬼神?子路雖求而未得。 你們懂得執持名號,但是誰終生誦之?子路若得到一個法門,便終身誦之。你們不忮不求了嗎?有沒有動心?凡對人無利益的便是害人,不能管就不要管,否則就必須管到底,不可隨便,所謂「為人謀而不忠乎」! |
二十七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
集解:「大寒之歲,木皆死,然後知松小彫傷。平歲則木亦有不死者,故須歲寒而後別之。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脩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台灣比長江南北熱,大寒之後,「後彫」以後才彫落,各種植物彫落完後,松柏才彫落。十一月,桃杏花在落葉處蘊芽,冬至陽生春又來。而松年年長新葉,也是春天長新葉,如洛神賦云:「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陶淵明詩云:「松菊猶存」,洛神賦比喻女子,為什麼用松菊贊美女子?贊美的意思我們想不到。贊美洛神,到秋天百花落了,唯獨松菊榮耀。松在春天長出茂盛的新芽嫩葉,成為新松,這時松的舊葉才落掉,長新松才落舊松,不露根枝,所以沒有禿松。 平常時候其他樹木也很茂盛,比喻太平的時節。今日不算是好時候,看這個時代就有好人、有壞人,今天這個屋子裡的人就是好人。只要須要有人維持秩序,便不算好人,必須造次顛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謂「六親不和有孝子,國家昏亂有忠臣」,必須有百折不回的精神,才算是好人。 這一節書,有注解說是孔子在陳絕糧,畏於匡,子路云:「君子亦有窮乎?」孔子說:「君子固窮」不受磨難不成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佛入涅槃,要降魔,魔女出現,佛降伏。不入生死,必須沒有男女和合,其他人自古難過美人關,佛能降伏。自古以來,痛苦磨難容易過,富貴榮華的磨難最難,一般人過不了。 必得歷經歲寒,經過波折,還能不退才行,這是指逆境。若遇到順境,也知道是波折,能推開,對貪就能滅。自古以來發達的人多是窮子弟,敗家亡國多是浪蕩子弟。佛家說:「三世怨」。內地俗諺說﹕「一輩子作官,三輩子打磚。」這可以悟一悟!孔子受一輩子波折,子見南子,美人關也過了。 |
二十八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
這是三達德,中庸有說,這三條,必須學。 「子曰:知者不惑,」 有智能辨別,就不迷惑,學孔子之道也是斷惑,不惑不是斷惑嗎? 「仁者不憂,」 仁者不憂,凡憂都是患得患失,為自己打算,仁是大公無私,處處替公家做,有什麼得失。例如楚人失弓,楚人說:「楚弓楚得」,孔子聽聞了也說:「天下弓天下得」,孔子贊歎楚人,楚人心量雖小,只要擴大就是仁。 「勇者不懼。」 勤勞才能辦出事,勤勞必須有勇氣,無論遇到什麼辛苦,也必須衝破,這就是不懼。辦事不是一下就能成功,必須有勇氣,只要無懼,有些事必必定可以達成。 終日迷惑顛倒、貪心,如何能不惑不憂? |
二十九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
這一章,有注解說要與後一章合起來,有人說要分開,我們闕疑就可以了,不要胡造謠言。漢儒注解是合為一段,到了宋朝蘇東坡,才分二為章,朱子采取,清初毛西河又合為一章。我們采取分開來講,比較好講。 「子曰:可與共學,」 人下生以後,什麼都能辦的人,那是生而知之者,這種人很少。孔聖人、堯、舜也都要上學,人人都必須上學。聰明者必須上學,不聰明者更需要上學,透一絲光明也好,人人都必須上學。「可」與共學,這句話其中含有深意,用「可」而不是用「必」。一開始上來求學叫「開蒙」,不能就講道,含道的也不能講,例如三字經開首為「人之初」,這絕不能講,只教他念。「性本善」,性為何物,更不能講,只要要他念「知某數,識某文」,學灑掃、應對,這等事學成,就會念禮記,因為禮記書中就是講這等事,灑掃、剃頭,皆有規矩,這是大學問。 人人都來上學,有人就不行,不得不教,他也學不出來,所以「可與共學」就不錯了,還有不屑的教誨。 「未可與適道;」 可與共學了,要學六藝,重要在道上,執射乎,執御乎!六藝是道的皮毛,現今所學的都是藝,可與共學已不錯,但還「未可與適道」。孔子是志道、據德、依仁、游藝。適是通到某處去,適道是往道上去,往道上走,怎麼教也往道上走。 道,指「朝聞道,夕死可矣」的道,這極重要,沒有聞道,就求死,這是白死。例如你們念佛,求一心不亂,預知時至,心佛雙照,若還想在此受罪,念佛有什麼用?若耽戀這裡便是惑,就是縛。如今可與適道的有幾人?現今的學佛者學道嗎?學佛不是就適道了,所以俗話說:「一著袈裟,事更多。」 你們學佛多年,吾講經有六十餘年,講經不了生死,末法有教無行,知道有淨土,若不修不往上走,這叫適道嗎?象法有教有行,因為無戒還不能證道,所以有禪宗的教外別傳,使人先證果再研教。今日之下更不能了,所以說是往生而不說證。 「可與適道,未可與立;」 可與適道,已進道了,已經進了門內,為內凡了,但是「未可以立」。在淨土宗難講,若依禪宗,四果之前還有三果,證四果,還沒有立,落於涅槃坑。立是紮住根,樹立住根,下不搖動,上頭的菩提能增長,這才叫「可與立」了。站立得住,八風吹不動。 孔子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我們別說十五年,五十年還不行,吾學佛六十年還沒有立。孔子四十而不惑,俱生的惑我不敢說,新增的惑孔子已經沒有了,你們是日日增惑。要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我們是日日造新殃,孔子四十不惑,更不造新殃。五十而知天命,明心見性,其實孔子是乘願再來,這不是當生辦得到的事。 「可與立,未可與權。」 可與立,未可與權。立是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所說的,處處要依經典來,道就是從經典處來。經是言語文字的假相,由道而來,經典所說的都是道,立是對道立住。 權,如佛的權智,若是實智就得依經規矩,權可以變化,如何變化?變經典?還是變大道?權是改經不依靠經,今人就是不依靠經,必須是到達佛、聖人的地位才認識權這個字,登地菩薩也夠不上「權」字。沒有權就走不通,所以必須逢場作戲。但是行權不容易,若你成了戲中人,就不是逢場作戲,在前台上唱得多好也必須不著相,不能動心,印不到心上去。 權,我們又夠不上,又不能不幹,所以難。這個注解有若干種,最終的解決辦法,就是可違經不可違道,這也有人反對,以為違經就是違道。權必須智慧開了才能做,吾的見思惑沒有斷,所以不敢教你們。吾講的不超出前人的範圍,所以不敢著述,你們只要依法不依人便可以了。 不得已要說,從前人稱東西的錘就是權,視物品的輕重而移動錘,使枰平衡,天秤也是如此,這是比喻權如錘。意思是說,自己看著辦,學問不到便無法看著辦,說出來就不行,孟子書中有人問禮,男女受授不親,那見到嫂嫂溺水,要伸出援手嗎?孟子說,這是權,要通權達變。但是天地間的事情千變萬化,見鄰女不能援手嗎?所以不能舉例。 通權達變全看自己的智慧,孔子時中,凡事不偏不倚,採取中道,執其兩端而用其中,一般人是過與不及。佛家說,執著相,凡夫著有,學佛者著空,常、斷都是邪見,必得空即是色,講中道,這與孔子的中道相同。 現今說法的人講中道者有幾人?若能講中道,道就是中,孔子的中就是時,時中就是道,可以反經不能反道。為什麼能違背經?淨宗是從有門入,不敢違經,禪宗便是反經,無語言文字相。佛法都是在恭敬中求,但是禪宗說佛來殺佛,這不是反經嗎?其實是反經不反道。道是心,口雖說這個,心中卻沒有這個,心中無色無空,不思善不思惡,寂而常照,淨宗往生,最後的寂光也是如此。 如今我們改經就不行,比如丹霞燒佛,當時是要度人悟道,你能這麼做嗎?你們如今尚且不能立,何況是行權?立就不增新惑,不沾五欲六塵了。 你們學這一章,處處省察量一量自己的本事能力。所以達磨祖師說:「學我者入地獄,謗我者生天堂。」你真學達摩,就是真謗佛,這樣可以嗎? |
三十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
一個字具有多種講法,只是依從一種講法,如何會對?學論語,要開智慧!法語之言,經典上的話,能不聽從嗎?只是聽從,沒有用,改之為貴,要在改自己的毛病。今日之下,人心一日比一日壞,要從尚且不從,如何會改?巽與之言,委曲婉轉,能無悅乎,繹之為貴,必須想想,省察省察。今日的教育,只說好聽話,決不出人才。 這一節,漢宋注解算是不講了。聖人的境界不懂,所以不講,這還算有規矩。我們不是學文字,又不懂其中的意思,可以從缺。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引的四句古詩,到底是什麼意義,不知道。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這二句是孔子說的,所以說說,意思是指學則會,不學則不會。 |
鄉黨第十
|
鄉黨,本鄉本土的意思,例如台中人,台中以內就是鄉黨,若住在民生路,那民生路便是你的鄉黨。若來了中正路的人及民生路的人,給人倒茶時,要先給中正路的,民生路的人在後,因為民生路是你的鄉黨。 |
一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 孔子對於鄉黨的人,說話動作一切,都是「恂恂如也」,極為溫和,極為恭敬,為什麼如此?溫和到什麼狀況?恭敬到似乎不會說話,不敢說話。所謂「躁人之辭多」,還沒跟你說便搶著說,這種人的前途不行,也不能長壽,必須鎮靜。 在鄉黨為什麼要如此恭敬?因為鄉黨是你下生的地處,是父母之邦,對父母恭敬,就必須恭敬這個地方,例如監獄中的教誨堂,典獄長經過必須鞠躬,若帝王經過宰相的座位,必須下輦致敬。 對鄉黨能如此,就可以變樣,凡事改之為貴。所以說父母的朋友為「父執」,是叔叔、伯伯、姑姑,這是真正的民族主義。左傳齊家有報九世的仇人,不像洋人是雜種,所以中華民族能屹立於世界,有血統的關係。 「其在宗廟朝廷,」 但是這個人是不是很呆板?在宗廟朝廷又變了。 宗,尊也。自己不做主,一切依從他人來辦事,尊重的意思。廟,貌也,蓋一座廟有如祖宗的容貌。從前文廟欞星門外有二塊石碑:「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如今則是要打倒孔老二,這是犯上作亂。從前到人的莊頭,必須下驢下車。鄉人也會讓路說﹕「客人,請喝水。」若到人家的莊頭不下車、不下馬,鄉人就會譏笑說﹕「來了病人,失了腿。」若是大車經過,鄉人就會攔住說﹕「恐怕的您的座車會震倒屋子。」只要待之以禮,人家便以禮往來。凡事敬人者人恆敬之,殺人者人恆殺之,一切災禍都是自找的。 廷,無堂只是平地。 「便便言,唯謹爾。」 便便言,鄭玄說:「便便,辯貌。」在宗廟朝廷,說話辯論必須清清楚楚,就不是像在鄉黨「似不能言」了。因為朝廷是議論公家的事,不能當老油條、騎牆派,那樣會害了百姓,所以說:「鄉愿,德之賊也。」 從政要「上致君」,使 你們要學歷史,但是史書上記載的有好事、壞事。好人便往好處上學,壞人就偏往壞處上走,可悲啊!如今的時局很惡劣,大家要求「共中不共」。講在我,聽不聽在你們! 前一節是對鄉黨,往後必須照這個辦。後一節,你們雖然沒有在宗廟朝廷,但有公家開會的時候,例如在一個機關,理事的職員都必須盡該盡的義務,財團法人雖然是無薪卻有名譽職,若以為沒有待遇就不肯幹,這便是沒有人格,所以開會時必須全付精神注意,該說就必須言。但是今日是以表決為準,表決確定後便不許有諍論。 孔子的行為,立出規矩來,可與適道矣,但還不可以行權。沒有到程度,依規矩就可以了。 |
二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上朝的時候,在朝廷。從前的官制不同於今天,魯是 談話的時候,與下大夫、上大夫談話要不一樣。卿以下有大夫,孔子曾為大夫,還沒有到卿,卿是上大夫。今日雖然沒有階級,但是階級卻很嚴格,開會時它的權力在議會,例如立法院,平常人不能參加,但是從前只要到某個地位都可以參加朝會。 侃侃有兩種解釋,集解說:「私樂之貌」,貌是樣子。侃侃,集注說是剛直。 誾誾,中正之貌。集注說,和悅而諍。 這兩種解釋那一種為是?孔子與下大夫同事談話,剛直,不客氣嗎?與上大夫說話溫和,是巴結嗎?後人采漢儒的注解,與同事說話時私樂。若作主的人為長官,孔子便謹慎說中正的話,不同流和污。 「君在,踧踖如也,」 「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現今的規矩好還是不好?不好要能改,有改的權力嗎?所以說:「若居今之世,行古之道,災及乎身」。 踧踖,馬融注,恭敬之貌。集注,恭敬不寧之貌。韓愈說:「口將言而囁嚅,足將進而趑趄。」不可如此解釋,這是老滑頭,老油條,孔子不會如此,作「恭敬貌」就可以了。 「與與如也。」 與與,有威儀而適中,不會不及,也不會緊張。 公共團體開會,臨時有主席,他便是這個會議的主人,必須恭敬他,並不是只恭敬這個人,而是恭敬公眾,所以不可以自己逞能,要恭敬主席。吾對警察便非常恭敬,因為他出來執行任務,平時就另當別論了。 中國講究禮讓,所以「子路率爾對曰」,孔子哂之。因為子路說的話沒有讓的原故。 |
三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躣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 |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躣如也。」 今日還有擯,例如伴郎便是擯,一切言語應酬都代表新郎。 「揖所與立,左右手,」 你們必須照這個來辦,對待長者,長者走到那裡,就跟到那裡,他左顧你就要隨著左顧,他右顧你就要右顧,不能離開主。例如孔子在夾谷會盟,那是有砍頭的危險,孔子一下命令,就有人承命,擯若不在 從前在叢林,進入廟門,有一定的規矩,客從西階升,主人從東階升,所以說:「東家西席」。從前人重視禮節,有門必讓,走到門口必先揖讓;有門必揖,右手伸長讓客人。 以南北為左右,以東西為前後,以南北為左右時,對客人就要伸左手揖讓禮請。 立,指客人。左右手,擯在左揖右手,擯在右揖左手。 「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 襜如也,衣服整齊,不可亂擺,雖然飄動但不踏到地。觀察唱戲的演員,返回台上時,看他的下擺便可以知道是「襜如也」。唱戲的演員,他們都學過禮記。 進,往前走。 翼如也,如鳥有翼,手要活動,招呼客人不能呆板。 「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 復命,擯復命報告:客人不回頭看我們了。這時主人才可以放鬆敬慎的態度。 |
|
易經、內經講的數目只有五,例如五色「青黃赤白黑」。這是五種正色,其餘的為間色。東方,綠為兼色﹔北方,紫為兼色﹔北方屬黑,水為黑色,配以朱紅﹔再淡為丹。丹是彤雲的顏色。東方,黃配以青,是綠。「彤雲」講是紅色,這是有本的。 陶潛「琴書以消憂」,佛家以法為樂,百病可以去除。所以讀這個,可以長壽。如今的人,不懂這個原理,專找傷者。 |
四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 立不中門,行不履閾。 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 沒階趨進,翼如也。 復其位,踧踖如也。 |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便是成住壞空。 一月立春下生種子,二月春分生長,三月入土,看到「入土」也能了生死。 儒家的書,主要是講政治,政治是維持天下的公安,沒有政治則士農工商法醫都幹不下去,天下就亂了。並不是說作官是多麼尊貴,而是幹的職業,要為大家,要為公的,所以儒家重視政治。從前作官的必須離開本省,做官不許經商,一則與民爭利,再者你有權,百姓無權,容易受到賄賂。為官必須穿著公服,不幹私事,所以作官的並不有錢,要為公犧牲。《大學》說:「蓄馬乘,不察於雞豚」,做官能當到蓄馬乘的職位,或是做到百乘之家,心都要在百姓身上,不在雞豚。所以古諺說:「一輩子做官,三輩子打磚。」地道敏樹,天道敏時,人道敏政,人道必須講政治。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 吾不講考據,天子有五重門,諸侯有三重門,各有名稱,公門究竟指什麼?有很多諍論,時代經歷各朝都有不同。如今沒有這種門,如何講?即使考據出來,也畫出門來,有什麼用?萬事都要隨著變,所以只講原則。既然要愛國,對國家的機關、國旗都必須鞠躬,並不是國旗有神,而是禮節。日本人,一唱日本國歌,日本人就會全體站起來,所以東洋與西洋決不一樣。總之,今日為過渡時期,必要更正過來,上軌道。對國家機關,即使是三個人,尚且要恭敬,對全民更要恭敬。 公門,凡是國家的機關,都可以應用。「鞠躬如也」好像是鞠躬的樣子,不是真鞠躬所以才說「如」,而是格外恭敬,好像要鞠躬而未鞠躬,也並不是邊走邊鞠躬。 如不容,朱熹注解:「高大如不容」,這種講法不采取,在公門這裡不能隨便愛怎樣就怎樣,必須肅靜。 群經識小說:「天子五門,皋、庫、雉、應、路也。」每進一門要一讓。 集解:「歛身也。」身體要收歛收歛,將放肆的情形,收歛收歛,沒說是鞠躬。 「立不中門,行不履閾。」 立不中門,行不履閾。日本人在台灣有榻榻米,入門脫鞋,席地而坐;日本的衣服名為「和服」,也稱為「吳服」,是吳王夫差時的衣服。 邦君樹塞門,有一種說法是將木頭在門口檔著,後改為屏門。客人到門口要稍微等待,主人先進入略事整理,這是恭敬客人。客人不站立在中門,或站在左,或站在右,就是不立中門,然後主人出來迎接。 客人多,叫做「門限為穿」。閾,門限,格外高,外頭的塵土進不去。行不履閾,若履閾,必須邁過去。若履閾,會弄污其他跨過門限的衣服,因為從前人入公門都穿大衣,沒有穿短衣的。學禮就是一切以不妨害人為原則,不論精神物質都是為了愛人。再者主客一起走,若踏在門限上,忽然升起,比主人高,那不像樣。 「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過位,過是來到此。位,或是 色勃,變變臉色,收歛收歛。經過佛像的前頭,若昂然而過,不理佛像,便是無禮。 足躩如也,平時腳走路邁方步,過位時手不能翔,足不能邁方步,必須腳後根擦著地,表示肅敬。 其言不足者,因為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好像有話說不出來,不得已也只說一、二句而已。可以參照集釋的按語。 「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攝齊升堂,用五指叫抓,三指才是攝。攝齊,提起袍子,以免拌倒。也有不攝齊的時候,比如手執玉圭時,兩手捧著。從前畫女子不畫腳,女子穿裙子都是拖地的,所以從前的女子不許攝裙子。如果要穿裙子,在家裡必須學穿裙子怎麼走路。 鞠躬如也,好像鞠躬而未鞠躬,並不是邊走邊鞠躬。 屏,收也。這點你們可以練習,臥睡時,口閉不出氣,由鼻子出氣,必得長壽,吾三十歲就是鼻子出氣。睡覺如果鼾聲如雷,那是粗野人,沒多大出息。一切都必須要學,朱洪武夜夢五經,那是自造謠言。 至這裡,似乎是不能喘大氣。 「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 出,出了門。降一等,下一台階。逞顏色,臉色可以放寬了。從這一句,就可以知道前面如何謹慎了。 怡怡如也,很自然。 「沒階趨進,翼如也。」 沒階,是下完台階,到了平地。趨,可以比較快步走,並不是跑。 進,往前走。翼如也,小翔,不能大翔。 「復其位,踧踖如也。」 復其位,若再回到他的朝房本位,並不是回家,而是回到朝房。 踧踖如也。總之不離恭敬。 禮,不僅僅是鞠躬而已,到什麼地方辦什麼事,不該你辦的,你辦了,就是失禮。在法律上說,這是侵犯別人的所有權。依佛家,要講究「不與取」,他人不與而自取就是偷盜。 |
五 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
各篇講法都不相同,如吾從前講禮記,注重大家的行為,所以講的簡要,今日要進一步講。因為注解很多,講法有若干種。禮記注的少,所以依注子說就可以了。但是論語的注解很多,因此爭議也很多,爭議都是起於不留意注子。 鄉黨記錄孔子個人的事,比較難懂,都是孔子的飲食起居動作,其實大家都不知道。例如今日與從前的菜名就有不同,中國的菜,皇帝也不能吃全,僅僅青菜豆腐就有二、三百種做法,隨時變化。這一篇說孔子那時候的起居、飲食、酒、住屋、衣服,所以後人都不清楚。 注疏講考據,我們也要學,不能不記其中的文字,但那只是記問之學,要以此類推,知道吃穿都有規矩。例如「立不中門」,在日本及台灣還有門屏。「行不履閾」,今日雖然沒有門限,但是要明白原則,求其中的變化,能夠舉一反三,否則用不著。 「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 這一章是孔子當大夫,上朝的規矩,國家必須與外國辦交涉,來了使者必先下馬威,為難他。例如齊國晏子出使楚國的故事,晏子善辯,所以不辱使命。又比如諸葛亮在蜀,張溫出使蜀漢,讚歎說:「蜀中多士」。古人興這個,今日稍有不同,所以讀書不能呆板。 從前有圭,用玉製,出使外國時,圭更要緊,君賜圭有如信用一般。使者執圭,是魯國派孔子到外國。為了愛國,尊重國家,像今日向國旗鞠躬,都要收歛恭敬。 如不勝任,心裡很謹慎。 下如揖,如作揖,兩手作揖,下到膝蓋,上到眉尖。 下如授,接過來如才接時的恭敬。 勃如戰色,不能嬉笑,見到長輩、長官不能笑,有見總統,而嘻皮笑臉的嗎?見到朋友可以笑。 「足蹜蹜如有循。」 足蹜蹜如有循,蹜蹜,不走大步,沒有抬腳跟,如有循,好像有一定的道路可以依循。孔子凡事都是慎重辦理。 長者賜,晚輩要仰而親之﹔拜佛也要如此。長者俯而授之,若兩眼望著青天,可以嗎?史記孔子世家說:「諸生以時習禮其家」曲阜孔廟演禮,一個月中有數次,這樣才會熟。今日,還有人演禮嗎?清代的知縣百里侯必得到京城覲見天子,行禮走路等等,一切都要練的多久才會熟,絲毫不能錯。 「享禮有容色。」 「享禮有容色」,這是替國家送禮,不是私人送的,必須莊嚴,而且有一定限度,不能亂送。國家送的禮,多為玉帛之類,集解說:「有庭實」,在大庭都擺滿禮物,比喻送的禮很多。 「私覿,愉愉如也。」 再過去,才是私覿,私下見面。有 「愉愉如也」,私下見面就很自然。 你們要以此類推,例如在婚喪嫁娶,賓客滿堂時,一舉一動,都必須有規矩。若沒有禮,于主于客,都有失禮之處。例如在婚禮說詼諧的話,在喪禮上高談闊論,這是不可以的。孔子食於有喪之側,未嘗飽也,人應當有同情心。大庭廣眾之下,不可失禮,要更有禮。講古書,行今事,這很要緊! |
六 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弔,吉月必朝服而朝。 |
「君子不以紺緅飾,」 「君子不以紺緅飾」,飾是領、袖的緣邊,女子緣花邊,男子緣細邊。殷代崇尚白,周朝崇尚黑,都是以五的數字。為什麼如此呆板?因為一切事,不可沒有找一個標準,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量長度用尺,量重量用斗、秤。從前民國初年,還有正式的老師,五四以後就沒有了,老師成了雇員,只管鐘點費,賣貨物而已,正式的老師一切都管。我們辦事必須有標準,兩個人也都不能離規矩,國家的政治,以什麼為標準?要依聖人,「人存政舉,人亡政息」,那聖人依什麼?佛、孔子 所以從前的政治要按五行月令而定,中醫不懂這個就不行。周禮中都依五色、五味等而制訂,例如﹕冬天,腎出水,吃甜的東西便傷水。夏天不著黑衣,冬天不著白衣,不可以逆天而行。衣、食等一切,都與天地配合起來。 紺、緅,夏衣葛,冬衣皮,葛染色,有的用草,有的用樹木,染第三次出的色為紺。紺,絳色,色淺。北方的正色為黑,為緇。紫有若干種,有絳紫,北方的間色為紫,北為水,水剋火,火是南方,南方是赤色,分丙丁,丙陽丁陰。水先尅丁,陰火掠奪而來。土剋水,掠癸水,以丁火補。黑赤為紫,為紺,北方的間色。四染為紺﹔七染為黑。祭服用紺,喪服用緅,行禮時要以這為規矩。 頭一次染為縓,第五染為緅,第七染為緇,衣服顏色要配合事情,祭服為紺色,喪服用緅色。君子是懂禮的人,所以袖、領不緣紺色,因為這對所祭不恭敬。也不緣緅,因為喪禮不吉祥,所以懂禮的君子不以緅緣邊。 「紅紫不以為褻服。」 「紅紫不以為褻服」,褻服為在家隨便的衣服,從前人衣服顏色若不對,不許入公門,為妖服,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今日之下男子也穿花衣服,便是妖服,出奇怪的事情,就是是不正常,人一不正常,天地就起變化。三國時的何晏喜好修飾,管寧見了以為不能長久,後來司馬炎篡位,果然先殺了何晏等人。 「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 「當暑袗絺綌」,絺,葛之精者。綌,葛之粗者。夏葛冬裘,可以在家中穿,沒有赤身露體,但是可見到肉身。出房門就必須加一件衣服,叫表衣,意思是表面再加一件。 「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 以下說冬衣。「緇衣羔裘」,溫帶冬天就必須穿皮衣,裘有黑色,有素色、黃色的皮,羊皮有一種是黑羊,才冷時穿,稱為緇羔。素麑是小鹿皮的衣服。狐皮是黃色,還有銀狐,那最為寶貴。黃狐皮比較普通,外頭用綢加上面子,使得裡外如一,這樣內外顏色就一樣了。 「褻裘長,短右袂。」 「褻裘長」,褻裘,便衣。古人不戴手套,有用小火爐烤,又袖子很長能夠袖手。 「短右袂」,有注解說是右袂短,有人說是捲起,到底是那一種對不知道,依佛制則是偏袒右肩。 這一章說孔子的飲食起居,屬於周代的制度,所以現今所說都不對。如唱戲的衣服,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與今天就大有差異。而從前一切都合規矩,中國雖然亡國很多次,衣服卻沒有大變化。到了清朝入關,服制才有大變化,衣服等等都是如此,連明朝的衣服也廢除了。 從前巡撫的印章是紫色,官雖大但不是正官,縣官方印是紅色,因為縣官是正官的原故。今昔制度不同,沒有畫圖,也沒有照相,講的如何會對?不可考據,我們只學原則,不失禮就可以了。 「必有寢衣,」 衣,衣服固然是衣,桌巾也稱桌衣,被也稱作衣。床,凡坐具都稱為床,例如說禪床。 「必有寢衣」,所以凡蓋覆的都叫做衣,褲也是衣的別名,為下衣。寢衣是被子,有注解說,小者為寢衣,大者為衾,實在說只要解釋為被子就可以了。 「長一身有半。」 「長一身有半」,長,從前讀如「身無長物」的長,音ㄓㄤˋ,餘的意思。從前人不使肉身見人,身有多長,蓋的衣被就要有一個身子長,除此以外還要剩餘出半個身子長來。 「狐貉之厚以居,」 「狐貉之厚以居」,居,有注解說是居家,有人說是坐。「皋比(ㄍㄠㄆ|ˊ)」,教師所坐稱為「皋比」。 鄭玄說:「在家以接賓客。」狐貉是用來舖坐,是成人坐的,或與賓客會面用的,年輕人不許用。從前年紀還沒有到三十歲,天冷不許穿皮衣,三十歲以後才允許穿著羊皮,這與生理有關係。夏天衣穿得少,秋天入冬以後,不可急著加衣服,春天進入夏天,也不要急著脫衣。這是衛生之道。 「去喪無所不佩。」 「去喪無所不佩」,從前不是只有女子帶環佩叮叮咚咚,男子也必須佩,普通都是佩玉。有喪事時,佩帶的飾物都必須去掉,喪期滿二十七個月後,才可以再帶。 「非帷裳必殺之,」 「非帷裳必殺之」,參考注解,可以知道。帷裳,例如窗簾,可以較隨便。一般的衣服要縫好,不要撒開。帷裳,今日之下不用這個,但是還有幔,掛在室內室外,都有不同。一切都有規矩,為什麼如此?因為天地人一體,觀看月令,就可以知道了。例如﹕今年冬天大雪,要食鹹,因為北方屬水。也可食苦瓜,因為水可以尅火,不會傷身體。也可以食辣,因為金生水的原故。平常衣服必得縫得實在,至於喪服,何必講究漂亮,? 「羔裘玄冠不以弔,」 「羔裘玄冠不以弔」,喪禮主素,吉禮主玄,吉凶要異服。喪家,對于客人恭敬,所以用紅氊給人拜﹔在訃文中,要用一個紅的「聞」字,寄給對方。懂禮的人,就會指著這個而去除,使者便會為他撤去。又,大官弔喪行禮,必得摘去鈴子﹔行禮完畢,到客廳,才可以安上。吾人處在現今之的時代,參加喪事,不要穿著紅衣,表示同情。從前搗糧食必定唱和相歌,若對門鄰居有喪事,那搗糧食的人也不相歌。如今則是放開收音機等等,這就不可說了。 「吉月必朝服而朝。」 「吉月必朝服而朝」,吉月, |
七 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
「齊,必有明衣布,」 「齊,必有明衣布」,祭祀為五禮之首,是吉禮。漢儒注﹕「布」,沐浴衣。「明衣」親身衣,所以自潔清也,以布為之。以布為沐浴衣,像現今的毛巾,不要以肉身見人。一家人,也不能赤身肉體,夫婦二人是另一種說法。居室與居家,看京戲中,便可以知道了,絕沒有嬉皮笑臉的。齊家治國,要先型於寡妻,後教子女、兄弟,甚至還要講究胎教。 「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齊必變食,居必遷坐」,變食是與平常所食不同。居必遷坐,坐處、寢處必定換地方。平時飲食住處尚且要規矩,何況是祭祀前的「齊」!齋時,不吃酒不吃肉,戒五辛;睡的地方,天子還有齋宮;要齋沐三日,思惟觀想祭祀的祖先,這樣才有感應。 變食,注解多主張是戒飲酒、食肉,也不食五葷。遷坐,寢是另外到寢宮,論語後錄說:「齊日三舉」,殺三次牲。這種注解不對,而且不取莊子說的「不飲酒,不茹葷」,這有門戶之見。說文:「葷,臭菜,其氣不潔」,葷菜尚且不吃,何況是食肉! 集解云:「改常饌,易常處。」 金鶚求古錄禮說云:「古人將祭必齋,齋者,致精明以交鬼神也。故君子之齋,沐浴以潔其身,嚴肅以澄其心,不御內,不聽樂,居必遷於外寢,服必明衣玄端,皆所以致其精明。而味之濁者足以亂我清明之氣,亦並戒之。」所以酒、葷並肉都要戒。周官膳夫云:「王齊則不舉(不殺生)。」舉者,殺牲盛饌也。三牲之肉,三牲是牛羊豕,氣味也濁,故一並要戒。 自從王莽竄改周易經文,便說是「王齋日三舉」。 這個若要吾為你們詳細說,就不止如而已此,等於是一部內經。內經的前頭,都說病原,講預防的法子。譬如﹕女子一有月信,就要講究不用冷水洗。有孕,不食兔子肉,不看戲,不上廟等等。因心一入印象,胎兒也會隨著變。所以馬要想生得白馬,交配時就要稱它為白色﹔想得黑馬,也是如此。所以子女相貌多和父母相似,從這也可以知道。懂得易經,才可以講內經,有如示諸掌。古人,一部易經,就在手掌中,掐指一算,事情就知道了。邵康節等輩,就是深得易經的人。雖然知道如此,終究也被殺,也得死。若更神的,有神通,不必卜便知道,所以說「未卜先知」,因為去了迷惑煩惱,心如明鏡一般,照得清清楚楚,如中庸所說﹕「至誠之道,可以先知也。」雖然具有神通,也不能了生死。必得于三細六粗、根本無明也斷除了,那一切事情就算完畢,所以佛學的獨步就在這裡也。 |
八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 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必祭,必齊如也。席不正不坐。 |
鄉黨是記載孔子的飲食起居動作,注解多考據而少議論,但是飲食起居必須合禮,只是與今日已經有所不同,例如所住的就是今昔不同了。其次必須講衛生,人以不長病為原則。今昔有差異,所以很難講。今天講到吃,更麻煩,有公有私,尤其是以公家的齋戒更麻煩,那一種屬齋戒也說不明白。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今日若選論語,選這一段就不行,因為今日之下還沒有制訂禮,與從前不合,講考據是為著不錯,今日講論語是為了注重人格。 例如上次說「齋必變食」,以金鶚的求古錄禮說較為妥當,對於你們自己看,有幫助,應該像佛法的八關齋,愈簡單愈好。 從前朱注說,食不厭煩精細,愈好吃得愈好;「膾」,肉愈切得仔細愈好。這二句是指祭祀時,古注都用過心,但不一定全對,所以漢宋互有爭議,群言擾亂而已,所以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從前是折衷於孔子,今日不知要折衷何許人?今日之下還有人,但是他們不願意出頭,連孔子也沒辦法,所以說「子欲居九夷」。 |
「食饐而餲,」 首句有注解說是四意,有注解說是二意,吾采取二意的說法。「食」、「魚」是兩件事,「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這二者不食。有人引齊論,但是吾是齊人,卻未曾聽聞如此說。濟南從前為郯子舊的封地,後來被齊滅掉,所以濟南是齊地。 這件事也不離齋。 饐,朱注說:「飯傷溼熱」,飯濕不能吃,吃了受傷。又說,吃熱受傷,那稀飯、火鍋便都不能吃了嗎?魚餒,餒,壞了、敗了,不能吃。依這個說法不但講不通,若依這個說法,孔子的脾氣太大了,我們招待不了,所以不采取這個說法。孔子說,與其奢也寧儉,所以知道孔子一定不如此講究。 集解說,饐、餲都是有臭味,臭是氣,味是嘗,西菜重物質,中國菜講性,例如藥性賦說,有熱性、冷性,陰性、陽性,這些性都看不見,但不是沒有,例如薑是熱性,黃蓮的性最寒。再者講味,講氣,味是吃在口中酸甜等,氣是臊腥等聞於鼻的氣,臭豆腐是臭味而氣不臭,又如花香是聞的香,吃下去並不香。養氣的菜都是取氣,養血的便注重味。 |
|
「魚餒而肉敗,不食,」 食物的氣與味有變化都不能吃,這一段是說五穀類,例如夏天晚上的稀飯,到第二天就變酸了,食了便不好。 魚壞曰餒,肉壞曰敗,這是肉類,有變化就不能吃。 「色惡不食,」 「色惡不食」,顏色不對,變了顏色也不能吃。又,看的形色討厭,也不吃。這是泛指飲食類,肉類、植物類等等都包括在肉。 「臭惡不食,」 「臭惡不食」,氣味不好的也不吃,雖然還沒有壞,但是氣味濁惡也不吃。這不但對自己生長的自然植物不吃,連人作的菜也不吃。 中國菜講色香味,如蝦是白色,炒出後為粉紅色,若不是如此,不是火候太過就是火候不及,這不能吃,不是擇味,而是與衛生有關。從前的併盤有八種顏色,很美,而菜的本質,包括氣味、火候、刀法都有,例如「爆炒腰穗外帶汁」,爆炒時油要開到極處,一下去就起來,保持嫩腰的本質,穗是刀法,「外帶汁」,外帶汁蒜片炒酸菜,加上糖醋勾芡。 「語小天下莫能破焉」,破是解剖,解釋清楚。不是像現今的原子可以自己分析,佛法說有「七分之一」,可以把物質分到鄰虛塵,又說在一芥子中轉大法輪。 「色香味觸法」,法是做菜的方法,色香味以外,火候到了,由聲音就能知道,這必須內行。做菜這六條都有,可以參考禮記內則。 「糊餅爛麵不傷人」,其實吃了也會傷人,例如吾吃麵包會受傷,開藥方,就要以糊麵包為藥引。 |
|
|
「失飪不食,不時不食,」 「失飪不食」,「不時不食」,菜做得不到火侯不能吃。又注解說,這東西不到時候不能吃,例如從前的菜都是按時侯吃,今日是不到時候四時都吃。又有一種注解說,所做的東西過與不及都不吃,對人有害處。 這是對衛生上有關係,但是對禮有什麼關係?「不時不食」,這有關係,一日三餐是中國定製的規矩,佛家有過午不食,也有過午而食的。有人說,第一餐要少,第二餐要飽,第三餐不吃也好;也有人說,第一餐飽,第二餐少,其餘時間不吃零食。 祭祖、祭天在早朝,祭鬼在夕晚。祭有公私的差別,例如祭孔是公祭,在台中祭孔,公祭是台中主管祭,若在台北便是總統主祭。從前也是如此,縣官雖小,孔家是公爵,官雖大,若在曲阜祭孔廟就應由縣官主祭,濟南就是巡撫主祭。今日台北是總統主祭,台中由市長主祭,這是公祭,三獻享神以後的胙肉,主祭先吃。孔子說,我戰則克,我祭則福,必須誠心,「飲福酒,受福胙」。 祭肉沒有熟的,最多是半生半熟,回去以後祭肉要分給陪祭的,太宰的牛頭、牛肩等給誰都有一定,主祭得牛頭,沒什麼好吃。祭前一日行牲禮,先殺牛,要緊是先擺上香案,上香行禮,行牲者用刀一比劃,儀式便完了,再殺。次日再祭,再分送給與祭者就已經是第三日了,春冬還可以,夏天秋天時肉容易敗壞,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還有私下的祭品,例如吾去陪祭,也自備一分,但不能放在大殿,祭品不能多不能少,必須在殿外祭,祭完自己攜帶回去,這可以當日吃,若放壞了就不行,這是福胙,不吃不恭敬,必須先吃。 |
|
「割不正不食,」 論語上面的幾篇多是孔子與諸弟子的對答,有因有果,可以揣測。鄉黨這一篇沒人問,都是孔子的日常生活動作,對答的人雖然不懂孔子的話,但是能聽對的話也能知個大概。歷代注解互相爭議,注解眾說紛紜,不可聽一家之辭。若有二家注解,又須會當判官,但是能判斷的是清官還是昏官?誰能像子路的「片言折獄」?縱使有人說對了,但是誰是「證自證分」? 天下將興,必有禎祥,天下將亡,必有妖孽,因為眾生沒有福報的緣故,若有福,妖便少。學佛無福,就只聽波旬而不聽佛的,三武滅法並不是三武,這必須學問到了才曉得。孔子六十而耳順,一聽便明白了,果真明白,一聽就知道其中的錯處。不可不讀書,可是讀了又添許多擾亂,你們自己分不出來,這是讀書的難處。 鄉黨這一篇不講也可以,因為飲食起居古今都有不同,現今用不上。但是不講又不行,因為聖人即使是一句都能舉一反三,否則記他的生活有什麼用?記的人難道不知道,周代以後必定會改變制度嗎?吾尚且知道將來一定變,何況是他們!而且孔子曾經明確的說,夏禮、殷禮孔子都能說得出來,不說的原因,是因為夏商他們的後人都不知、不信的緣故。三代尚且都有變化,殷因於夏禮,周因於殷禮,孔子只研究周禮就可以了,何必要研究三代的禮?有學問的人就用得著,沒學問的人便用不著。 你們風雨無阻,冷熱不辭的來聽講,吾講的也不輕鬆。吾辭掉各學校的課,但是也不輕快,比以前預備負擔更重,又沒有錢領,吾是為什麼?仍然是為了大家的身命、慧命緣故。你們辛苦來聽,甚至有人還調職遷居,吾若不用心,良心如何安?拼命也必須幹,而且依佛家說,命,永遠也沒有死的。你們聽了以後必須念,到時不知何時就會忽然用到,別人不知道而已。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這一段的說法就有若干種錯誤,朱注的錯最大。朱子注說,肉切不正不食,其實割與切不同。漢儒不可輕視,佛經祖師的注解也是依著說文、爾雅,都有來歷。昔日吾皈依印祖時,心中以為佛學是不如祖師,但是文學或許可以比一比,這幾年印祖文鈔看了幾次,才知道印祖的文學真好。現今為預備靈山寺佛七、慎齋堂開示,吾已說了三十年,同流合污的發言吾不說,吾說的是真話,對就說對,不對就說不對,吾又遭謗。你們有護法的熱心,但是能力不足,吾一人獨木難支,我一人也難護法。 吾懂烹飪,割肉與切肉不能做同一種解釋,宰相所以稱為「宰」,因為宰相的責任就像調和鼎鼐,要調和天下事,必得有大學問。臨殺曰割,孔子說:「割雞焉用牛刀」割是殺。莊子的庖丁解牛,解便是割,姜太公、陳平治天下都是割。切是放上案板切,例如「爆炒腰穗」這是切的刀法。 孔子若切不正不食,那孔子的脾氣不小。唐以前古注皇疏引江熙云:「殺不以道,為不正也。」何謂殺不以道?例如玉箸羹,用火棒插進牛乳,把乳汁抽出來,又如廣東的吃猴腦、山東的燙活驢、鴨掌等等,這些都是殺不以其道。孔子那時候如何我們不知道,像以上這幾道菜就不吃,現今還有合吃活蝦,也不能吃。最殘忍就是人,辦好事、壞事都是人。 祭祀時,解牛多少刀都有一定,還有不能解的地處,例如豬蹄不潔,不能放上俎豆,割心、肺某處時不能連帶,這是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醬不食。」 「不得其醬不食」,沒有醬的味道,菜便不調和,從前宴席上先上一碟醬油,一碟醋,不論你要不要。從前講醬,指醬油,其實醬有很多種,有甜麵醬、花生醬等,究竟是那一種醬?這裡不必考證,不必注解,知道這個話就可以了。今日的醬有很多,也有人不吃,也沒有關係。 |
|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 食有公食、私食,婚喪等是公食,二三好友及自己在家是私食。其實不必分公私,只要讀的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可以用得上。 古代祭祀,俎豆定為六件,食(穀類)有三種,有六鼎、五鼎。三食,論語有「大師摰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亞飯是第二餐飯,三飯是第三餐飯。吃飯不能一次就吃飽,菜比飯多,這是指公食。這一段說肉多,說的是私食,吾是北方人,米麵都能吃,有些北方人不吃麵便不會飽,南方人是不吃米便不會飽。 吃飯的規矩,要在家練熟,否則臨時在外便不行,例如念佛也必須平素練,打佛七才行。 平日吃二碗飯,菜多也必須吃二碗飯,菜可以少吃,菜是輔佐而已。不叫「肉勝食氣」,食氣是五穀的飯氣,氣指性,中國菜先講性,再講氣,再講味。氣是調氣,味是養血,氣、味都有五種,因為人有五臟五腑。肉都有氣,食也都有氣,例如某人肚中有寒氣、熱氣,吃飽上食氣,大便都排盡了,仍然漲氣,那是食氣漲。吃藥不是消食而是消氣,寒氣、熱氣都是如此。總之吃飯時不叫肉氣犯了食氣。 周身當中,胃病最沒辦法,周身血脈,中央是土,往四方去,包羅一切。一臟有二十五陽,胃氣分往五臟去,各臟都有胃氣,例如心有胃氣。又五臟互通,胃也與肺通,所以一臟有二十五陽。醫家說,若脈露出真象就死,因為脈本來是攙雜的,各個臟器都攙有胃脈,不這樣就麻煩。 「惟酒無量,不及亂。」 「惟酒無量,不及亂」,無量,不限數目,因為各人酒量不同。吾除四川酒外,其餘的酒都喝過,高梁能自酌二斤,可是必須「不及亂」。亂是醉,先醉然後亂,醉先說醉話,不正常,語無倫次,就會失禮。大眾之下別失禮,在家自己不像樣,必須為兒女作榜樣,若醉的不像樣,兒女便會學,因為熏習力很強。你若不幹壞事,他們還會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
|
「沽酒市脯不食。」 周朝沒有人買酒,酒都是自釀,這個說法也有人反對。市脯,在街市上所買的肉乾。注解說,這是祭祀時才去沽酒市脯,這種說法可以依從。 祭有一定的酒,離不開第一種「玄酒」,玄酒必得上大殿,玄酒就是一碗涼水而已。玄是北方,水是酒的祖先,祭祀講的就是根本。肉也都是生的,也講根本。 祭祀這一日要齋戒,不食酒肉,主祭尤其不許食酒肉,陪祭或許有些人守不住,但是必須在家,不能往外跑。佛家也有說五淨肉,儒佛聖人都有通融,不是不近人情。 「不撤薑食,不多食。」 這是兩句,卻是二種講法,有人作一句,就當一種講法。 台灣吃嫩薑,其實也可以醃成菜,例如鱸魚配紫芽薑,又可以與鹹菜同醃。炒菜必須用薑辣,油熱時先下薑,不吃素的人再放下蔥花,再來撒細鹽,再放所炒的菜,總是離不了薑辣。 依醫書,薑能去邪味,發正氣,辣氣大,辣椒是有味無氣,蔥是有味有氣,薑也有味也有氣。五葷都有氣,惟有薑是氣清。調病也用薑菜,例如張仲景的桂枝湯。 雖用薑,不能多吃,有注解說者夏天不吃薑,這個話有過失。 在文理上,作一句講好。作兩句講,那「不多食」便成了費詞。無論什麼東西都是別多吃,這個話似乎是多說的,若指祭祀更是多說,例如持齋的人過午不食,因此不多食。所以這裡采成一句說比較好。可以參看別解,「不多食」指薑而言。 |
|
「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這一段你們可以去看考證,以及看「食不語」段的餘論。 公祭的肉,你自己不能作主。但是還有私祭,私祭的肉不能上大殿,私祭的肉可以攜回家裡。公祭時,第一日行牲,第二日端上俎豆。凡是祭祀都會分祭肉,過午就不送禮,也不看病人。到第三天才送祭肉,冬天不怕,但是夏天秋天的肉,到第三天才能得到,必須設法吃掉,否則容易壞。私祭的肉,第二日就先吃,這是享用神福。若忙過三日,祭肉便不能吃,必須設法恭敬的埋妥,這是講衛生。 |
|
「食不語,寢不言。」 「食不語」,吃飯不是說話的時候。 「寢不言」,就寢也不是說話的時候。 但是也有辦不到的時候,例如宴會。 這兩句,若「非食,可自言,不對語也」。若不說話,那也不能敬酒,也不能行禮了。聖人知道,吃飯時說話,如撒下小雨,正在吃東西時,人有問話不必答話,所以食時講話有一定的時候,人在吃東西時若不得不說話,少說可以,在喝酒時再說,可以借酒談心。 自己一個人,何須說話?有人才要說話,但是朋友有「連床夜話」。白天已經說累了,所以就寢時不說話,若夫婦便不在此限。 |
|
「雖疏食菜羹必祭,必齊如也。」 「必」,有注解作「瓜」,注解說,魯人瓜讀「必」,吾未聽過有此一說。有注解說,「必」原來是「瓜」,漢儒也懷疑,可當作「瓜」,也可當作「必」。當瓜講,這句就是三樣事,當必則是兩樣事。這必得問孔子,或問記的人才知道。 疏,粗疏。食,飲食。齋戒日要吃清淡的,「疏」後來有人作「蔬」解釋,以為是吃菜類,有人認為下文有「菜羹」,羹都是肉類。但是「菜羹」分明是說用菜作羹,這一天不食肉,羹是帶湯的食物,用菜來作羹。疏食算是粗食,以及沒有肉的菜羹,都是齋戒日吃的。 若作「瓜」好講,指水果類,祭祀必須祭土產,例如北方的水果為梨,不能供香蕉,土產就不貴,山東的蘋果只是聞香而已。 這三種食物都是很賤的食物,但是在祭時「必齊如也」,齊,齋也,必須如吃齋一般恭敬。五四運動以前,自上大夫下到推車,一吃飯,一擺上酒飯,必須先奠,上供先人,祭薦創造物品的先人,表示不忘本。平劇裡的辭行,酒都是灑地而不喝,所以戲裡說:「家院看過酒一樽」。如今的中國文化都在京戲,平素在家吃飯喝酒也要先奠。做粗活的人在街上酒店喝酒,手沾酒在櫃台點三點,表示先供。五四運動以後,才去除這種禮。 凡水菄要按時候上供,五月杏,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這是嚐鮮。櫻桃最早出來,先薦櫻桃,而新出產的水果不許多買回去供,怕別人買不到,收割下新糧食也要先供祖先,叫做「薦新」。從前的人都很厚道,先供先人,自己再享受,要像祭祀,必須如齋戒時。在於恭敬,不在物品。 「席不正不坐。」 從前的席子,不是像今日的凳子,必須擺正。吾不僅座位必須正,床上的被子也必須正,外不亂才能夠內不亂,往生才有點把握。 |
九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
凡事舉一反三最要緊,古今的飲食起居都不一樣,可以以此類推。 「鄉人飲酒,」 鄉飲酒,周朝時有這個禮,國家所定的,為鄉人飲酒,不是正式的像今日的八月節、五月節。鄉飲酒也有一定的時候,一年有四次,有四種,其中有一種為蜡祭,就是禮運中所說的:「仲尼與於蜡賓」的蜡。最普通的是在臘月祭八蜡,這是為了保護農田的神。如今也有人拜媽祖,拜完吃一頓,這是國家所定的禮。 鄉者,鄉黨,例如台中人也有在外做大官的,平常與鄰居接觸少。從前在飲酒日,名人也都要去,例如團拜時,做大官的人回到家鄉別擺官架子,鄉黨是父母之邦,人不可以忘本,中國不亡民族,就是這個關係。鄉黨聚會今日還興,不是鄉飲酒。你縱使在外做行政院長,回到家對賣花生的老人也必須恭敬他,不 孔子是聖人,道德學問不得了,平常飲酒無量,不及亂,但是在鄉飲酒日,在宴會喝酒,可以喝醉。醉便亂說話,行動也不正常。從前人的不正常,也比今日正常好。在蓮社用飯,吾見大家還沒吃完,吾仍然假裝在吃,等吾起來以後,大家才出去,這樣還好。 「杖者出,斯出矣。」 從前人都有標幟,到六十歲可以柱杖,不論用不用,都可以拿,表示上了歲數,六十杖於鄉,到外鄉要禮敬人所以不柱杖。八十杖於朝,也輕易不上朝,也可以不下跪。孔子退席時,看柱杖者走了,孔子才出去,若杖者沒有出去,孔子也不能出去,你們可以以此類推。 孔子在家鄉參加鄉飲酒,見有年紀的老人出去,才退席。為什麼要「斯出矣」?若玩味這句語氣,就必得走,不走也不行,因為鄉飲酒日,大家不醉不歸,若有老者在,雖醉也必須收歛,不能盡興,所以孔子早走,讓大家暢懷。所以吾講書,也都有伏筆。 吾愈看朱子的注就愈糟,補大學的格物,顏子曾子都不敢補,他為什麼要補?天下的道理,語大,天下莫能載,語小,天下莫能破,愚夫愚婦可行,及其至也連聖人也有所不能。朱熹作大學章句卻說:「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真如本性,開口便錯,佛也沒法講,所以對於「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三條,孔子說:「吾未能也。」朱子毀謗佛,足見他不高明。 |
|
「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從前在大陸有「方相擯」,還有他的用處。到了春末、九月末、十二月末,各舉行一次,以除不祥。從堯舜便都相信鬼神,派方相持武器,驅除不淨,這是國家訂的典禮。 立春,有芒神出,趕牛耕春田,芒神就是「方相」的變相。這一天,天子也要出來迎春,在東郊迎春,熱鬧一番。 鄉人儺的時候,像今日的媽祖出巡,現今國家禁止官員同樂,其實大可不必,因為這樣上下會太嚴肅。中國各種節日,例如吃粽子、吃月餅等,一年有幾次,上下彼此親密親密,這是出自百姓的內心,不必警察出來要求。既然是中國人,就得這樣舉行。所以昔日在儺的時候,有與民同樂,孔子穿朝服大禮服,恭敬的站立在一旁,因為這一天是國家所定的大典。 這一天可以敬祖先,也可以歡樂,國家看著不管。到清朝時只有迎春, 風俗都有用意,上下精神可以交通。 |
十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 這一段是講禮貌,從前作揖,有一揖、二揖等次數不同,「恭而無禮則勞」,過猶不及。從前不讀書不太懂禮,會行錯禮,但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問人,指國家之間的問人,對其他國家而言,但不是正式外交使臣,例如到鄰居問人事情也是問人。見面就必須有禮貌。 台灣人到美國,聽有人說台灣話,就想與他說話,這是天性本分所有,出自天性、人性,今日總教人不要天性,不要本性,可悲!但是如今的人不以禮相待,武人還不至於如此,所以吾恭敬武人。若在本地問人,來去只作一揖就可以了。若是到他邦就不行,或者其他邦國的人來問,就必須作兩揖,對客人特別一點。 念書必須照書上學,必須分出內外來,例如有人到蓮社作客,倒茶必須先敬客人,不要先給吾倒茶,否則人家會譏笑沒教育。 |
「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這也是禮。康子是魯國大夫。饋,从食,送的是吃的東西,康子送孔子吃的藥。 凡人送東西,有時就得要,有時就得不要,例如人來求投一票,送禮來,這個禮可以拒絕,或者有人來求我們去害人,這種送禮可以拒絕。除此以外,若連絡感情,覺得交情淺也必須留下禮物,使人好出門,第二天將這個禮物再配上小東西送回去,所以不接受也有禮。也有不能退的禮,又不願意收,可以多隔個十天半個月,另外備一分東西前往還禮。若交情深,還禮反而變糟,人家以為要與他絕交。 你們以後去看病人,對普通人、熟人都有不同,夠交情的,第一次送禮就可以了,下次可以空手去,也可以商量。若沒有錢,不可問人家喜歡吃什麼東西,問了就必須送。交情泛泛,就不可以為他準備飲食,病人若勉強吃,病便增五分,生病怕吃,餓不出病來,可以送乳粉,罐頭等不及時吃的東西,不可做熟的食物,萬別送藥,即使蜂蜜也會吃死人。若他需要的藥,送他可以,但是在今日之下,就成了密醫,要辦罪。 季康子饋藥,送禮,禮記上曾說,送刀、送土產、送活動物都有一定的禮節,但是沒有送藥這一條。季康子送去,孔子拜而受之。人送禮物來先供佛,再略食一點,禮就很周到了。送來的東西必得嘗一嘗,孔子不吃藥,為了禮的原故,「丘未達」,不是孔子不懂藥性。送吃的東西,依禮孔子必須嘗,但是送藥的禮我沒有見過,不知這個禮是如何,所以孔子不吃,不敢嘗,實在是孔子不吃。 吾今日看朱子大學的序,長一點學問。大學沒有分經傳,朱子把大學大解八塊,吾看了也不對。看誠意正心一段,按曾子說:「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後人注解說﹕「富貴之家,鬼闞其室」,漢注就不如此注。因為這一段是注「誠意」,不誠意就不能如此,「小人閒居為不善,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如今的學佛人,若不能真心念佛,則像「千目所視,千手所指」。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以及準提菩薩,為什麼要千手千眼?佛為什麼沒有千手千眼?並不是佛不如菩薩,而是佛光無障碍,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我們都在佛的光明照耀中。今日之下學佛人若胡來,心還不肯改,自有報應,我們不必與他爭,等著城隍廟那塊匾「你也來了」吧。 |
十一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
你們要想真正研究學問,必得先認字、知音,一字有二十餘種說法,換個地處就是另一種講法,必須根據說文、爾雅,而且必須懂得句讀。作詩要一波三折,知道這個就好作。再者必須有節目、章法,否則便是亂湊。佛經都有科判,八十華嚴自第一句到最末句,一氣而成,書也是如此,而論語是另當別論,論語是孔子與人談話的記錄,有同有異,必須先有真實的認識。 從前你們只知朱注、正義,如今再看集釋,才知道有如此之多的注解。集釋采取二百餘家的說法,各家互有爭議,要采取那一家的說法,你若懂一句便懂一本,懂一本就懂若干本,二百餘家都是從前的名人,他們尚且如此,何況是其餘的人。不可妄自尊大,剛愎自用。朱子享福已有二百餘年,至今也可以請出去了。 這一章的句讀、事情互有爭議,如今的制度不同古人,你們現今也沒有上朝,也沒見過馬廄,他們還弄不清,何況是我們!但是吾要將他會通,采取較圓滿的說法。若有說不通的地處,可以闕疑,因為我們是求道,不是考據。你們對於禮尚且不懂,更不懂人情事故,你們是連禮的表面也還不懂,「常禮舉要」只是禮的表面要點。禮尚且不懂,如何懂人情事故,如此學佛如何會開悟?不懂人情事故,叫開悟,有這個道理嗎?禪家云:「白雲千里」,一片白雲就有千里之遠,參禪一問,不能遲疑,一遲疑就白雲千里,有千里之遠了,因為一開悟就可以照鑑無疑。 若沒有佛經,如何來的祖師尊者?佛家講究依法不依人,譬如吾與舍利弗等人如何比?若達摩祖師所說與金剛經不同,那吾也不請他去。今人只相信現今的新學術家、新達摩祖師,我們對佛經要一聞便信,心若起疑,就是動了心,吾不如此。 「廄焚,」 廄是國家的馬棚,例如家裡稱房屋,廟稱大殿,家中就不能稱大殿。 國家的馬廄,有注解說是孔子為代理相事,是孔子家中的馬廄。究竟是那一種說法,就不知道了,雖然有周禮圖考,也不能盡信。孔子對於殷禮,雖然知道而不與人講,因為沒有證據,殷的後人也不能證明,孔子尚且不敢說,何況是唐儒、宋儒?如今會這些也無用,可以舉一反三。 周時的馬,作拉車的功用,不是作戰用,所以孔子說:「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孔子退朝之後說:「傷人乎!」不問馬。傷了人嗎?不問馬。 這有另一種句讀:「傷人乎?不,問馬」,「不」音讀作「否」。 後面這個說法雖然很順,但是自古以前面的說法居多數。這樣就是有問無答,於是孔子不問馬,恐怕又碰了釘子。而且「不問馬」三字,成了記錄的人所記載的。廐焚,當問馬,這樣文理才通,所以這一句不可去除。 朱注說,孔子重人不重畜。這個說法不對,因為孔子是民胞物與,馬也是生物。 有注解說,廄焚,自有管廄的人,所以不問馬,自然會有人來報告馬未受傷,那就不報告人有沒有受傷嗎?所以這個講法不圓滿。 禮記玉藻,有祭瓜的制度,瓜祭上環,所以前文為「瓜祭」,不是「必祭」。 |
十二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
我們沒有做官,君不賜,只有長者賜,有同輩相贈,所以這一章也有可以采取的地方。 祭廟,供生的糧食,我們得一塊地,地上所長的糧食,先供奉祖先,祖宗功德不可忘。曾子的父親喜歡食羊棗,所以曾子用羊棗祭父。有的同學不贊成,以為這是公禮,但是經過同學討論後,決定「愿其情,忘其禮,禮從俗也」,所以國家定禮,也有不同的,也有不從禮的時候,禮從俗,以俗為根本,不能忘本。 禮,歷代都有沿革,風俗也是歷代相傳,不可忘,忘本不如畜生,像狐死首丘,兔死窩邊。如今卻教人不要父母,教人學禽獸。自古皆有死,即使死我也不當禽獸,身死而人格可以不死。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 君是五倫之一,一國的領導人,國家政治好,家庭才能存在, 「君賜食」,要先祭祖。「必正席先嘗之」,君賞賜必須正座而接受。所賜為熟的東西,必須先嘗,例如廚子下廚為主人作菜,必須先嘗,恐怕有不對,跑堂或他人,都不可以染指。父母吃的藥也要先嘗,看有沒有變味,君賜的東西要先祭祖先。 「君賜腥,必熟而薦之。」 「君賜腥」,腥從前作胜,所賜的是生肉,必先做熟了,先祭祖、先給父母吃,例如左傳穎考叔,是一位至孝的人,才能把鄭莊公的事情辦好。鄭莊公賜他食物,他留了一半,說:「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羮。」要帶回去給母親吃。 「君賜生,必畜之。」 「君賜生」,生指活的東西,必得先畜養,不能殺了食用,必須先畜養,如果能永遠放生更好。否則就要等到臘月殺了祭祖,祭天才能殺,不敢自己用。古人等到臘月祭祖時,才可以打獵,不是終日殺牲。 「侍食於君,君祭先飯。」 「侍食於君」,陪 侍食,在大殿上侍候 「君祭先飯」,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 「疾」,長病。「君視之」, 「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東方是春,有生氣,病人頭在東邊,面朝向北方,北方為上首, 在家裡,「君命召」,應了一聲就要走,家中車馬準備好趕去上,人再上車,不能等車備好再走,這是先公後私。 |
十三 入太廟,每事問。 |
這一章前文已經有了,禮記中也有,可以概略說說。這一章有很多注疏,說法很多,舉出來就可以了。在五行、天干、地支與八卦四種有詳細的記載,天下事就在這個當中,曾有人印成「指掌圖」,所謂:「天下之事,如視諸掌。」易經,講天地,人在天地之間,屬於三才。 前面已經有這一章了,如今又記錄,可見這件事不簡單。 五禮之首為吉禮,指祭禮,為什麼稱吉禮?因為祖宗一生的事業,功成名就,以垂裕子孫,子孫追念祖先,俎豆千秋,這不是吉祥嗎? 中國講民族主義,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生男子,等於得二人;生女的,女的也沒有,男的更沒有。為了香火相傳,而不是重男輕女。外國人不懂五倫,禽獸尚且知道有母親,今日無父無母,如何立於人間?所以有國家,要先立太廟,再蓋宮殿,不能忘本。 入太廟,不但要敬祖先牌位,祭器也要尊敬,像接長者的書信,叫「跪讀」,接到朋友的書信,叫「拜讀」,如此自然民德歸厚矣,不致於有人搶奪,可以不必警察。民風厚了好,還是薄了好?如果民德歸厚,那裡有今日的當街搶劫,殺人之事?搶人的物品為盜,爭奪人的土地不是大盜嗎?所以中國以禮讓為國,天下為公,這一點外國人不懂。 「入太廟,每事問。」 入太廟每事問,尊敬太廟的先人,恐怕失禮,大不敬。 有誠心,萬法心造,沒有佛經也能成就。先有經還是先有佛?有人說,一上來,先有真如,一切都是真如所造的。如今卻有人以為佛經是假造,都是凡夫的虛妄分別。鳩摩羅什法師的翻譯,玄奘法師懷疑,自己便到印度去求證,今人若不信佛經,誰能像玄奘師法一樣? 凡事不說而行最好,其次是言行一如,不可言而不行,不可妄加批評。一塊驚堂木,吾就不懂,聖人也講不明白,不然王陽明為什麼會格竹子格到吐血,才改修別的? 孔子有什麼事不懂?但是必得再問一遍,祭祀的東西雖然有專人管理,或許是怕放錯位置,弄錯時令就有變化。六十年以前,上菜館,什麼菜放在什麼地處都有一定的位置。孔子每事問,全是一片恭敬心,不草率。 |
十四 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
「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 賓客也在朋友之內,現今說朋友,就比較親,與我們有關係,而賓客不一定有關係。 朋友死,「無所歸」,集解云﹕無親昵也。沒有人管理,沒有歸宿,沒有親人照管。「曰:於我殯。」我要拿出錢來為他殯葬。 若人有家族,便不能管,如今的治喪委員會,那是以國禮下葬,屬於公葬。家裡不能管,才可以有治喪委員會,人有家屬,管就不合理。你若窮,賣東西也必須管,你的父母兄弟死了,管不管?這是倫常,應該管,那朋友就不是我倫常之中的親人嗎?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非祭肉」,在「雖車馬」之上,這樣好講。 祭祀的肉,送來是享神福,所以必須拜。若不是祭肉,可以留下來,但不須拜。還有比祭肉更貴重的車馬,送來也不須拜,禮物不在東西上,而是在禮上。見到朋友的信要拜讀,見到父母的信要跪讀,所以必須拜受。拜與不拜,不在東西,全在禮上。佛像不論木雕泥塑,若能當真看,必定成就。 近來讀印光祖師講的三輩九品,與心經的「不異與即」,簡直不得了,分量很重,他老人家是禪淨密律都通達了。四土等於三土,可以配三輩九品。 |
十五 寢不尸,居不容。 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 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 有盛饌,必變色而作。 迅雷風烈必變。 |
「寢不尸,」 「寢不尸」,有注解說指睡眠,有注解說不當睡眠。寢有內寢、正寢的差別,是屋裡居舍的名稱。 尸,不當死屍講,古時候沒有畫像,祭祀時叫子弟扮裝成「尸」,穿上先人的衣裳。當尸必須端正,像演戲裝成神不能動,這不容易。 平時在寢室中,不必坐著呆板板,可以隨便。 朱子與以前的解釋,都說是睡覺時不可四體分開,有如死屍一般。這是另一種講法。 「居不容。」 「居不容」,從前「客」作「容」,有十之七八,所以集釋采「客」講。 居,當坐下講,孔子曰:「居,吾語汝」。在家不必如同在外做客,做客必須有禮貌,居家平常不可常敘禮,有人稱程子如「泥塑書生」,原壤夷俟時,孔子還以杖叩其脛,跟原壤開玩笑。 「見齊衰者,雖狎必變。」 「見齊衰者」,齊衰為祖父母的喪服,斬服為父母的喪服。父母之喪,孝子一切事不管,也不出門,而齊衰者可以出去,外人能見到。 狎,親密不拘束的朋友。看到朋友服齊衰,這時就不行不拘束,因為他家遭到變故,必須收歛態度,表示感慨,表示同情的意思。 「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 「冕者」,做官戴的頭冠,看到冕者也必須恭敬。有注解以為冕者不在街上,看不到,雖然他不一定有穿朝服,但是對作官的人都要恭敬,因為他是喪服中的冕者。究竟那一種說法是正確的,吾也不敢確定,你們知道有這二說就可以了。 褻比狎更進一步,可以開玩笑。 貌,喜怒的面貌。見到冕者與瞽者,容貌必須表現表現,不能開玩笑,那瞽者能見得到嗎? 有另一種說法:見到齊衰有服喪服者,雖狎必變,有服喪服者他雖然是瞽者,雖褻也必得變貌。全在心裡的恭敬,不論他人能見不能見。 「凶服者式之,」 「凶服」,按照上段說,這也是指喪服。必式之,從前轎子與座車,前頭有一根橫木,俗云扶手,一遇到事情,就要式之,如拱手為禮,表示恭敬。這一點今日之下很難做到。 「式負版者。」 版,版圖,國家的公文。公務員必須恭敬國家,所以一般人對負版者也必須式之。 「有盛饌,必變色而作。」 作客時,主人預備盛饌,客人必得變顏色。作,起也,因為從前是坐在榻榻米。 在外作客,主人親饋,所炒的菜為青菜豆腐,也必須起身致敬,若是菜館送來的就不須要了。 「迅雷風烈必變。」 「迅雷風烈必變」,這可作一句念。 迅,快也。雷,詩經說:「殷其雷,在南山之陽」,這就不是迅雷。 烈,猛也。 快風、快雷都超乎平常,必定是天地有變,有不正常的現象。漢書說,敬天之怒也。 白天打雷別吃飯,除禮節外,還與衛生有關係,若晚上聽到打雷也必須坐起來,不能睡,反常必變。佛家的恭敬,睡覺要像獅子臥側睡,也是合乎衛生之道。禮記玉藻云﹕「若有疾風迅雷甚雨則必變」。 劉備四十餘年的天下就在這一句「迅雷風烈必變」。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劉備雖能,這時也不逞能,在亂世逞能,必召來禍害。劉備那時候還在曹操的地處,每天只是種菜而已,其實他的心不在菜上。曹操宴請劉備,就是「迅雷風烈必變」這一句救了他。 |
十六 升車必正立,執綏。 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
「升車必正立,執綏。」 從前坐車,必須拉繩子。這是自己的車,弟子先給長者繩綏,長者拉繩綏上車。一上車不坐下,先端正站著。 進入屋內,坐時是以裏為上。坐車,則是以外為上。司機旁邊為尊位。因為人以你為最尊,輩位高,人一見之,必須恭敬。 「車中不內顧,」 車內,都是侍者晚輩坐的,所以坐在前面的長者不要往後看,讓侍者比較輕鬆。送客必須眼視客人,若煙、扇在公車上都不許使用。例如紀曉嵐靴子失火的故事。 乾隆皇帝駕臨圓明園巡視《四庫全書》的編纂。紀曉嵐一鍋煙剛吸到一半,匆忙把沒磕去煙火的煙袋隨手插入靴筒裏,跪地給萬歲爺請安。起身後覺得腳踝上火辣辣地疼,但皇上正說著話,又不好打斷,他只好咬牙忍著。乾隆看他滿臉焦灼難耐的樣子,吃驚地問:怎麼了?紀曉嵐回答靴子失火。乾隆急忙揮手讓他出去。紀曉嵐跑到殿外,顧不得有失體面,坐在石階上一下子扒掉了鞋襪,靴筒裏立刻冒出一股黑煙,腳上皮肉已燒焦一大塊。乾隆出來看時,煙袋鍋還在靴筒裏冒著煙。 不高聲說話,不親指,恐怕他人的心裡會起疑惑,處處為人。 |
十七 色斯舉矣,翔而後集。 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
這一章,吾不會講,古人的注解,吾都不滿意。 有注解說,起首二句為古詩,如「鳶飛戾天,魚躍于淵」,孔子借來說:「言其上下察也」。所以孔子是藉「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古詩來寓義。 下一段說「子路共之」等,就難講了。 |
先進第十一
開講前提示 |
論語講習班第二期,有舊同學,有新同學,這組織法必須知道,安排都是為同學著想。 上下論,本來應當一個人講。雖然自古以來文同字同,但是其中的風俗、飲食起居、言語行動,古今有差異。但是百變不離其宗,思想就是一個,所以多人講是大錯誤。 孔子,聖之時者也,依病下葯,沒有病就不必再用葯。但是其中的義理無限,講百遍也不算多,必得多聽,然後可以融會貫通,遇到事情才能辦,能說話。如一個碗具有七方面,知道以後再見一個碗,就有具體的認識。 吾這次改講下論, 論語講究依著實行,不能依著實行,熟讀到老死,也不夠學分。不能依著實行,只是能誦念而已,那是書呆子,如今連書呆子也不比不上。 今日講論語,不是因為國家的提倡,而是現今學生底子不及三十年前國文補習班的同學,因為種種條件不同,從前回家溫書,如今回家是看電視。 既然讀了論語,再看報紙還不知道,就是「報呆子」。未來的前途全在今日的所作所為,這與佛法的因果相同。今日唯有自身好自為之,若其他人沒有聽聞的,那是虛度一生。 能在這裡聽聞論語,不容易,別處不是如此,佛法的亂相可想而知。福慧能在某一處修,這要看個人的福分。 諸位聽聞了論語,還要自己去求。孔子循循善誘,只是誘發他的學習心而已。吾雖然老了,還是奢望大家將論語學成,出去為社會盡義務,為公家辦事。善惡就在公私上,私心就是惡,而為公必有為公的好處。 開學第一天,將講學的宗旨、重辦第二期的情形,以及講究背誦的所以然,為同學們說說。
你們要錄音,吾說話就必須小心有分寸,這樣你們不得利益,因為今日是危行言遜的時候。古書,古時候已過去了,讀它有何用?讀書必須懂得事故人情,讀古書要今用,讀書全在致用。 你們既然在學校已讀過論語,吾何須再講論語?吾講論語的用意你們不懂。吾是不通,還不夠資格講,但是吾雖然讀書不多,已讀萬卷有餘,你們沒有讀百卷,如何聽得懂?古人說:「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才是真正有學問,自己覺得不錯了,就是無學之輩。你們有求學嗎?來此聽論語就叫求學,只是短時間而已。教然後知困,不認字的人,也不知困。現今有洋大師,字義不會講,字也不認得,卻要改經,他只是字義不懂,還說不上是經義不懂。馬鳴、龍樹不懂阿難境界,阿難不懂迦葉,迦葉不懂佛的境界,我們能懂佛境界嗎?可見求學、教書都不容易。 吾采用集釋,你們在第一屆論語班已聽過一遍,但是料想你們連百分之一也不明白,不明白集釋的用意。你們以前只見朱注、正義,集釋是集合了六百餘種書,吾視諸位的需要與否,及時代的需要與否而採用。 你們必須求學,求吾教,雙方要合作才可以,兩者缺一不可。求學之外還有重要的事,就是尊德性而道問學。例如:大家念了三十年的佛,誰會念佛?什麼叫「問學」,什麼叫「道」?「朝聞道,夕死可也」聞到道了,就不怕死。沒有聞道,自己不能做主,死不得。如今善根尚且還沒有紮住,道從那裡獲得?像今日的某洋大師,那是刨善根。 |
一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
論語下冊一開頭就麻煩,只看一種注解容易,不看注子不知麻煩,若想求真實義就更不容易。學論語,不得功名,不能吃飯,若自認為容易,必定逢事不會辦,一辦就糟糕,甚至辦壞了,也不能了生死。所以老子說:「聖人不死,大道不止」,你們不出來辦事,只要順其自然,天下就可以太平,一出來辦就亂了。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 先解釋字義。進,往前進,所進的什麼?不能說,因為「進」字有若干講法,只能講由這裡到那裡去便是進。禮樂,全球都不一樣,中國是禮義之邦,以禮樂治國。平常過日子,就是學禮學樂,例如見面有一定的規矩,就是禮。人人有思想,也有七情,這就是天然的音樂。樂記中記載,喜怒之音都不一樣。人人有七情,作亂或辦好事都是情,因為感情會衝動,所以必須要用音樂調和。違背禮樂動用警察,再不聽就是犯了刑法,必得坐監獄懲罰。法治好嗎?成天打官司不好。坐監獄好嗎?周朝成康、漢代文景之治,監獄淨空長草了,才是好。刑期無刑,雖有刑罰,希望不必派上用場。中國是禮樂國家,外國如何懂? 野人,野,質樸的人。 「後進於禮樂,君子也,」 後進,前面有人往前走,後面有人也往前走。 君子,不太質樸的人,文縐縐,腳邁方步,與鄉下人不一樣。 「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如用之,這是孔子說,孔子他若要採取禮樂。先進的禮樂,有野人的質樸;後進的禮樂,是文縐縐的君子。孔子願意采取先進的禮樂。 上來解說文字意思,再來須講文字義理。先進、後進,指的是什麼?這就難講了,有人說「先進、後進」指時代,解釋成時代就麻煩。有人說夏商周三代,三代以上曰先進。民國初年李得順德文好,德國人不敢跟他講,因為德人說土話,李氏說的是官話。又如詹天佑開隧道,兩頭開,兩節火車的掛鉤也是中國人發明,一竅通百竅通。有人說先進是五帝,有說是堯王,有說周家,都有道理。又注解說先進、後進,不是指時代,而是指學者,所謂先學後學。又有注解說是指孔子的弟子,有先學弟子及後學弟子。 吾采其中一種說法,也不敢妄作聰明,離開古人的範圍。後儒批駁朱子,因為改經的緣故,因為疑經而改經,這是背經叛道。朱子集注中好的很多,卻因改經而遭到後人的批駁。你們求學,首先要去除貢高我慢。 吾采取「時代」說。孔子那時為後進,孔子之前為先進。現今這個時代是沒禮樂的時代,無禮樂之邦。禮樂,有位無德不敢作禮樂,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也不敢作禮樂。所以孔子作春秋說:知我者春秋,罪我者亦春秋也。現今沒有禮樂,所以禮從俗。以台灣而論,台灣風俗很厚,六十歲以上者還知道禮,六十歲以下的人不知道的多,不僅禮不知道,風俗也不知道。現今國家不要禮樂,你為何偏要講禮樂?不管先進、後進的禮樂都沒有了,現今是反攻第一,反攻以後國家再來制禮作樂。你們既然來學論語,如今沒有禮樂該如何?今日吾教你們學禮樂,現今國家也提倡禮教,但是要在那裡學?飲食起居都有一定的禮,聚餐也有禮,國家既然提倡東方文化,還不普遍,只有標語而已。從前民國初年,制定中山裝是禮服,吾有事才穿中山裝,這個制度沒有廢除前吾穿有什麼不對?這是已定的制度,我們隨從照辦。平時行鞠躬禮,但是吾信佛,所以拜佛必須禮拜。對孔子,吾則跪下叩頭。這不就是雜亂嗎? 今日祭孔,爭議祭太牢的是與非。吾說這個,並不是毀謗政府,不可像別人無主意、沒有辦法。吾為佛教徒,卻贊成太牢。自古祭天用太牢,有其用意,梁武帝信佛用麵作,也是太牢。如今退出國聯,全靠自己民族,國家的文化就是民族精神。起初為了復興中國文化,吾曾參加開會,主張祭孔用三牲,以及祭孔的服裝等等,那也是雜湊湯。現今祭孔雖無古禮可依,但曾開過會討論過了,有決議案也可以代替。祭孔時的樂器都是古樂,祭器也是用竹籩木豆,祭時也穿古時衣服。穿周朝的衣服,卻行今日的鞠躬禮。由此可知書的難講。禮從俗,長袍馬掛是普通禮服,吾二十年前為人證婚都如此穿,有四季的長袍馬掛,國家規定鞠躬為禮,我們就實行。文人鞠躬、軍人舉手,若穿長袍而舉手可以嗎?拜佛行佛門禮儀,在父母之前行跪拜禮,待父母如佛。在外學常禮舉要,不惹人討厭。禮的本意,原則就是恭敬人,使人討厭如何是恭敬人?博我以文,約之以禮,常禮舉要就是規範身口意三業,如曲禮說的「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 先進,民國以前都是先進,都是叩頭。孔子也有從後進的地方,如云「吾從周」。這一章說是從先進,先進有什麼好處?論語是說孔子時的先進,元、明對我們這個時代都算先進,就孔子而言則元明是後進了。禮是自卑而尊他,「敬」就是了,請客用金盤玉碗,卻滿臉傲慢,吾不食這種嗟來之食。自古皆有死,人必須有骨頭,對人必須「敬」。後來的禮漸趨完備,只是擺樣子而已,例如台灣的發喪,擺兩條街的花車,就是大錯誤。禮與其奢也寧儉,儉就是野、質樸。林放問禮之本,就因為當時的禮太繁雜,所以孔子說:「吾從先進」,學質樸。論語其他地方有說「吾從周」,因為「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周禮由周公制定,所以孔子說:「吾從周」,這並沒有矛盾。 學然後知不足,你們知道論語的難處,要學謙恭,決不可貢高我慢,如洋大師那樣損害眾生。 今日台灣的喪禮,穿白衣、披蔴戴孝,民俗就是如此,實在就是從古禮來的。所以讀過古書的人,就不致於講台灣獨立。台灣的風俗,全球諸國都不如此,因為台灣就是中國。台灣話,也有許多山東土話。 |
二 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
辦事都須有軌道,手續法要先懂,才能上軌道。這裡是道場,讀書、學論語所為何事?為的是「尊德性而道問學」,一則學道,一則學文。從前吾都注重道,近兩年才講文字,因為從前的人文學比現今的人好,如今太多數人已經不知文言是什麼了。從前的注解,三人注就有三個樣注,絕不雷同,因為古人的起居飲食都是推測考察的。就今日的事情來說,同一事件有三位記者記,三分報紙就有三樣寫法,不僅文字不同,動作、意義也不一樣。不論什麼事有權有實,必須有方法,學者是書呆子、經呆子。現今吾注重道,「文以載道」的原故,今人主張「純文學」,這「純」字就不通。但這是時興,你若有見地,自己能評判,否則就得碰運氣,遇胡說者就倒楣。 例如佛法,晉朝先傳入的是淨土宗,佛首先說華嚴經,在華嚴會上佛就有說淨土法門,其次才說小乘教。淨土宗是特別的一派,如何特別?其他經講信解行證,淨宗無解無證,愈解愈糊塗,惟佛與佛乃能究盡。今人敢出來改經,呵佛罵祖,這種人連文字還不會講,爾雅、說文等書也沒見過,其實帶業往生,淨土三經都有說,只是他見不著。而且淨宗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條列宗派時,淨宗就殿於末後,當學佛無門可入時,淨土宗就是保險的。如今已有人出來說話,若無四土,何來「凡」聖同居土?他以為彌陀經無九品、四土、三根,這樣就無法同他談了。吾為大家講論語,為的是「文以載道」也要學文,古德因為「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一字之差,而墮野狐身五百年,文字不可不學。 先進的禮樂,以敬為根本,不在形式,金碗銀碗,心不恭敬也沒用。左傳說:「苟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于王公。」禮與其奢也寧儉,全在恭敬上。禮從俗,聖人不敢改前聖,也不敢改「古之諺有云」的老言語,今人狂妄,敢無知妄作。 論語的編者,凡經文前面有「○」記號的,就是指一件事。若沒有「○」記號,好幾段也是指一件事。分不分章大有干係,款章節目,不能錯亂。從前考舉人在省城,考秀才則在本地,考秀才的題目不許離開四書的範圍。若舉人則範圍大,從五經出題目。自宋元明清以來,從四書出的題目,都會記下來,怕出相同的題目。後來考的試題,取某一章上半句,取某一章下半句,不依整章的句法,已經很難解答了。後來就有人出「○」的試題,有人破題為「聖人未言之先,儼然一太極也」二句。「○」就是易經太極圖中,什麼都沒有,而什麼都包括在其中,什麼也不出這範圍。在「子曰:從我於陳蔡…」之前就有「○」記號,所以這一章是指另外一件事。 朱子注解把這一章連下章合成一章,這樣不對。台灣三十年前有一大名家,什麼書都敢注,自「子曰學而時習之」而下,把論語寫成一篇文章,那是他的創造。從漢儒到清儒從來沒有一人如此注。三字經云:「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論語是群弟子會集孔子的語錄。而且論語每篇有若干章,如何綴成一篇文章?大家必須學謙,老師不通,你們能通嗎?都是青出於藍嗎?這章和下一章必須分為兩章講,這章是記載另一件事,不是講道理。吾今依文講。 「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孔子在陳蔡二國之間絕糧,因為兩國發起戰事,孔子被困在陳蔡邊境,那時隨孔子週遊的弟子,有那些人?即使漢朝人也沒親眼見到,就是現今的記者也對眼前的事弄不清楚,所以後來的注解大家都是未見而造謠言。最早在史記提到,只記了三個人,顏回、子貢、子路,其他書就各說各有理,史記比較可信,也不完全可靠,就算說對了又與我們何關?既無關係何須考證? 這一章要注重下文「皆不及門也」,「及門」二字自漢以來有二說。一則「門」指大夫之家,如云「門閥」,從前人見面,家中有作官才可稱「門閥」,其餘的人沒有稱門閥的,普通人稱貴府。如今云「軍閥」,軍即是做過官。門閥不論文武官,原來是恭敬語。這裡的「門」指門閥,某一國大夫之家。另一說法,公家之門,仕路之門。究竟指是什麼門,很難說。 到了宋朝程朱才膽大改,指孔子之門,為什麼?因為程朱將下章連著這一章講,下章說了很多學生,孔子說這個話時這些學生都不在了,都離開孔子了。孔子死後,子貢為孔子廬墓。孔子週遊列國時,子游、子夏都還只是十餘歲沒有出來,後人卻以為是跟從孔子週遊的弟子,這是一家之言而已。 大夫之門,指那一國的大夫?到那一國,在禮上必須有介紹人才能去拜見,若沒有介紹人不可冒然而去。你想與人通信交朋友,必須有介紹人,若冒然自薦去為人師,更不通人情。陳蔡二國若有熟人,便不致於絕糧。為什麼在陳蔡會絕糧呢?因為隨行的弟子與陳蔡大夫沒有交情,這是缺點,後來是子貢到楚國,靠楚王出兵才解圍,免於厄難。 |
三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
漢儒把這一章分為另一章,宋儒才合為一章,集釋依據漢代儒家說法,分作二章。孔子週遊列國時,子游、子夏太小,而且孔門高才生還有子張、曾子等,為什麼這一章都沒列?說不通。從前的論語版本,這一章「德行」上有「子曰」,因古書多次翻板傳抄,變得不一樣,縱使刻在石碑也不一樣。我們依從古人的注解,孔門的弟子學習,在孔子有分四科。四科次序各書也不同,這個版本是德行為首,其次言語,再者政事,再者文學,因為這四科為孔門弟子必須學的。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孔子人格教育,首先必須有道德,志於道,道實現在言行,言語不能錯才能講政事,文學則在最末。 宰我辯析力很強,子貢說話善巧。 冉有多才多藝,季路懂軍事,能辦政事。 子游注重禮樂,所以禮記中,子游談禮的地方很多。子夏的文學好,傳周易,為魏文侯的國師。 反身錄,你們自己看。 現今孔子廟中(文廟),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有孔聖人像,旁配顏、曾、思、孟四聖(四配),再來兩邊牆各配六位為十二哲,就是依此四科其餘的十哲。孔廟如此配祀是什麼人所定?有人說唐朝,有說是宋人,到了明清才改成十二哲,加上朱子、子張。因為明朝姓朱,所以列朱子,有他的用意,不倫不類,有人作大成殿十二哲的的考據。台灣孔廟不塑像,也供木頭神位,現今的孔廟也有十二哲的牌位,他們的歷史略而不說,只要知道他們各有長處就可以了。十哲的專長,可參考劉氏正義。 |
四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
會說不如會聽,時然後言,吾是有人問才答覆。 「子曰:回也,」 孔子叫顏子為「回」,不錯。稱人本名者,必得有親近的關係。老師也可稱學生的號,那太客氣,不夠親密才如此。 「非助我者也,」 「助」,對我有幫助。說話作文章有正、反面,這一章書孔子是反說,用的是烘雲托月的方法。孔子說:顏回不是幫助我的人。 「於吾言,無所不說。」 為什麼顏回不能幫孔子的忙?「於吾言,無所不說」,孔子說的,顏回沒有不喜歡的,為什麼沒有不喜歡的反而沒幫助,難道要「不悅」,罵一罵才好嗎?一定要如達摩祖師所言「謗我者生天堂,學我者入地獄」,必定要毀謗嗎?孔子雖沒有與佛見面,但曾和老子見面,禮記中記載孔子問禮與老聃,自魯到洛陽,所以史記中記載孔子贊歎老子說:「其猶龍乎!」後人反而罵老子為異端。聖人自是聖人,孟子罵楊朱墨翟,楊朱的書已經逸失了,載於列子中有一篇,楊朱學老子、關尹子,墨子學大禹,孔子對老子、大禹都贊歎。有學問者不隨便罵人,凡罵人者都是一知半解,器量也小。 集解,助,猶益也。為什麼顏回對孔子無好處?因為孔子一說,顏子就瞭解,子貢說:「回也聞一以知十」,孔子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孔子就不能再說第二遍了,無法發起增益於己。孔子還有其他未說的事,再問就可再往外發揮。例如子夏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孔子曰:「繪事後素。」子夏說:「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子夏這一問,孔子就可以再發揮。 不學詩無以言,金聖歎批西廂「文人看之為之文,淫人看之為之淫」,子夏問而孔子答以「繪事後素」,子夏答「禮後乎!」子夏先問女人,孔子答畫畫,子夏再答禮。詩全在幽默,孔子說什麼,顏回一聽便能瞭解,但是對孔子不得利益,在座者也不得利益。詩經的言語是比喻,孔子也以比喻答覆,巧笑、繪事都是比喻,子夏卻可以悟到「禮」。 凡事都有本有末,大學云:「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也沒有實際指出什麼東西。有子夏的啟問,孔子更能啟發,佛經佛說法必須有人啟請,例如金剛經懂的人是須菩提,須菩提啟請,大家得利益,須菩提還有不懂之處,也因佛的解說更得利益,全在自己求。 |
五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
「子曰:孝哉閔子騫,」 孔子說,閔,名損,字子騫,為什麼孔子稱閔損的字?歷代諍義很多,闕疑可以。 佛法雖然還存在,但是沒人解釋也不行,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後來懂局者,就不敢改了。 「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間,漢儒注為「非也」。荀子有「非十二子篇」,其中有子思、孟子,若聽荀子的言論,則中庸、孟子都站不住。因為到後代儒家也各有門戶。俗語:「打一和尚,滿釋子熱。」物以類聚,方以群分。 人不非其父母的壞話,不說閔子騫父母的壞話。這種解說碍口。人不非其父母所言,非,毀謗的意思,說他有不對之處。外人對閔子騫處理父母、昆弟家庭,沒有毀謗之處。因為閔子騫先修身而後齊家,這不是小事,家不齊不能出而治國,當公務員,要能齊家,所謂:「不痴不聾,不作阿翁。」治國當宰相,要「受盡天下百官氣,養就心中一段春」,吾不僅不敢改經,也不敢改注,吾所說也不能離開說文。 間,隙也。有空即是間,有空就可入物,無空間則什麼話也進不去。閔子騫一家子都好,人家用不著你多事。吾用「隙」解釋,這樣好講。孔子為什麼說這個話呢?從「孝哉」而來,這是對中國人講,若對外國人講就不行,聯合國丟棄禮運大同篇,中國文化對洋人不契機。須看對什麼人說什麼話。孝必須以血統為原則,洋人不講孝,他們有母親,父親則不一定知道。 閔子有一事,若干書都記載,都是正書記載,可都不一樣。閔子騫的父親結婚後,生損字子騫,山東人,閔子騫祠在濟南東郭外,吾為閔子騫同鄉,多麼光彩。有詩云:「春遊閔子祠」。後來閔子騫父親因夫人先喪,續弦再生二子,後母便虐待子騫。 閔子騫有兄弟三人,兩個弟弟都是後母所生。某日,為父親駕御,駕御方法不容易,善射者有羿,善御者有什麼人?學習時若不知道,必須要問,不可一知半解,在外就四處講,這是大毛病。你們必須知道吾的派頭,你們既然來此學,就必須真學。吾講都有根據,而且有些可講有些不可講,有些要先講,有些宜後講,這是大學問。今者,有洋博士亂講,一講消業往生,一講五經會通,嗚呼!末法八千年,真是快速,不過末法的延長到來,或加速到來,全在人怎麼做。 以前的造父善御,有人跟他學,三年還不教駕御,為什麼?因為學者心未安定下。造父如何教?先教人用狹窄的木頭,腳踩在上面,前走後走而不掉下來。學者於是依教奉行,然後才把駕御學成。 從前為人子者必須學御,為長者駕御,而且從前是車戰,所以必須學御。閔子騫為父親駕御,手麻而不能控制馬轡,閔父見了,很不高興,為什麼年青人不能駕御? 山東到立冬就冷,冬至最冷。古人有「九九消寒圖」,所謂:「一九二九不出手。」閔子凍得受不了,閔父用鞭子打他的衣服,跑出蘆花來,父親知道是後母虐待閔子騫,想休去後母。子騫懇求說:「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父親因此不休後母。後母也因此改過。 後來魯國要閔子騫從政出仕,他一而再不去,後來閔子騫說:「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後來汶上建有閔子騫祠,有一副對聯:「一灣汶 無間,沒話說。「父母昆弟之言」,人們對閔子的父母昆弟都沒話講,一人感化一家人,這是齊家。當時的人有諺語說:「孝哉閔子騫,一言其母還,再言三子溫」。俗語:「後娘的巴掌」,親娘的巴掌,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後娘的巴掌,則打進骨頭去。 論語足徵記:「此章經文當作子言孝哉閔子騫」。 程氏按說:「崔氏此論,變動經文,未敢苟同」。故知朱子亂動經文是大毛病,現今改經的人就是無知妄作了。讀書少就少說話,不可以道聽塗說,自己無恥尚且無妨,但是說錯了遺害眾生,那不得了。 |
六 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
考異中有「三復白圭之玷」,這一章沒有「之玷」二字,多此二字也不為多,少此二字也不為少,講得下去就可以。這是詩經大雅抑的一篇。從前的詩無題,採起首二字為題。詩,一言有多講,並不是只有一種講法,如「鳶飛戾天,魚躍於淵」,孔子自己注解:「言其上下察也」。天古音「吞」,淵古音「姻」。 「南容三復白圭,」 白圭,是詩經的一篇詩。有四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鄉黨篇說:「執圭,鞠躬如也」,圭璋在堂,白玉所為。玷,有缺欠,寶貴的東西有了缺欠,雖然不好,還可磨磨修理。你這句話一說出去,要說錯了,就沒有辦法改變,駟馬難追。 南容念詩念到此,三復,唸三次。三,音ㄙㄚˋ,可當多講。不停止的研究,對這句詩翻來復去研究,「三復」翻來覆去唸想,則言行必能相副,謹慎學習到極處了。 「孔子以其兄之子」 「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排行老二,所以有兄。結婚,男選女,女子也必須選男。古人選妻在德,因為齊家必得選擇對象,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然後可以教國人。選對象,不在錢財,而在人才。諸葛亮選黃承彥的女兒為妻,貌不美很醜,古諺語云:「孔明擇婦,僅得阿承醜女」。 大戴禮云:「獨居思仁,公言言義」,中庸講究「慎獨」謹謹慎慎,獨自一個人,要「不愧衾影」。大學云:「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十分嚴厲。獨居之時,身不動,口不言,但是意念如何?「思仁」與仁不離開,必須慎獨,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私下獨居應思仁。大家念佛也不得一心,所以才教大家憶佛念佛,淨念相繼,你們一天念幾時佛?若念四小時,其餘二十小時做什麼事?所以必須獨居思仁,這就是默而識之。公言言義,在公眾場合說話,須說合乎道理的話,因為一言說出,有用心聽者,有用心學者,可以不謹慎嗎?所以吾未曾在公共場合中,指責你們的毛病。若懂道理,有定見,可以不要緊,否則聽了人說的話就受其薰染影響。 因為人都是虛妄分別,隨好人學好,隨壞人學壞,所以儒者教人「獨居思仁,公言言義」,這樣就是希聖希賢的純粹君子,最低要學君子,學佛則令人要三皈依,學佛法僧。叢林中,不讓在家人住,若有在家人住,視為「賊」。 |
七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無。 |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無。」 季康子為三家之一,三家專政,論語他處(雍也篇)有魯哀公問相同的問題,推測季康子來問的意思、以及孔子答覆的意思,這都是揣測,不採取。書如何說,我們就怎麼講就可以了。 |
八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 前清時,有錢有地位的人死後,用的棺,有棺有槨。槨俗名套棺、外棺。棺槨多少厚度,都有一定的規矩。從前人說:「朱門雖富不如貧」,朱門必定是作官之家,人民三間房,官可以有五間,皇帝宮殿才可以有九間。琉璃瓦,也只有皇帝宮殿可以用,如今則一切自由。從沒有人稱王的,現今的連賣豆漿也叫大王。顏淵死,家窮,顏淵父親顏路請借孔子的車來作槨。注解作賣車以買槨。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 孔子說,「才」,有才幹;「不才」,沒才幹。「亦各言其子也」,說各人的兒子。顏路的兒子為顏淵,孔子的兒子為孔鯉。「才」是說你的兒子顏淵,「不才」是指我的兒子孔鯉,兩人雖有才不才的差別,那有父親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的道理?但是孔鯉死時是有棺而無槨,你的兒子好,有棺有槨,我的兒子雖不好,能夠有棺無槨嗎?你要借我的車,我沒有車不能徒行,什麼原故呢? 「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以吾從大夫之後」,孔子這時六十餘歲,實在的年代也很難考證明白。此時孔子不當大夫,孔子當魯司寇後才在陳絕糧,顏子死在陳絕糧之後,那時孔子已經不作官了,所以不能說「吾當大夫不能不坐車」。 為大夫後,「蓋從者隨也」,從也當隨從講,例如從政,就是辦政治。孔子雖然不作官了,仍是魯國元老,國家有事, 請車為槨,注解說是賣車以買槨,考證論語稽舉出八種不合理,解釋說:槨非棺槨之槨,此說可以存疑。如送禮,諸侯送犢,卿大夫送雁,士送雉。 |
九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
下論先進篇中的經文,有些章有問題,有很多諍執,先進以後的經文則諍議較少,其中有些知道或不知道,都沒有關係。因為從前大家是志於學道,所以考據稍微略過。今日因為廢除文言,所以大家吃大虧,因為四庫全書都是文言,如何看得懂?今日還必須注重文字。道與文,二者都要注重就更難了,其實文以載道,大家學般若就知道般若當中有實有權,實是真如在內而言,權是善巧方便,另外還有文字般若。有些話不直接說,用影射法,必須聞一知十,全在自己求。 孔子的境界,顏淵能懂得多少,我們不知道,但了解孔子境界最多的人,顏子是第一人。別人有說有問,顏子向來不問,像是愚人,「如愚」愚不是真愚,好像是愚人。大家爾後要學文字,十三經中禮記最難,難在其中的普通字上,不可以為是熟字,還必須要查一查,例如禮運篇中「矜寡孤獨」的「矜」字,非讀如「京」。講佛經也是如此,淨土宗說:「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又說:「至心念一句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修淨土從未反對消業,誰反對消業?但是業消不盡該如何,十地菩薩尚且帶業,起信論:三細六粗,第一個就是業相,所謂「無明為因生三細」,心念起頭就是無明業相,主張「消業往生」者他不知道嗎?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噫」,歎息。「天喪予」,天不要我。公羊傳,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祝若解釋作慶祝可以嗎?大家回去查「祝」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顏子死,孔子卻說天棄捨了我? 試想:孔子來此世界幹什麼,來享受嗎?佛來此世間何為?佛是來救人出世。若一般世間法,中外哲學多半有議論,而且議論高超,以為看得開,但是對死這件事,不管看得開、看不開都必須死,死了也必須入六道輪迴,所以世間學問只議論而無辦法。 大家不可只說議論,而不去做,必須先自己幹,人來求教,我們為他出主意,他依著若辦不到,你必須負責任,若不管則不夠人格。如此若想成佛,絕無此理。孔子來中國,因為此地眾生也必須教化。國先要有人民,人民多了必須吃飯,必須有生活,而且不許爭奪。若說「競爭」,那唯有死亡,大眾不能生存,所以中國講禮讓,所謂「爭之不足,讓之有餘」。 再來必須使大家有次序,必須有教育。教育要用文化,中國文化全球無能比擬。文化就得用道德,政治只是第二,刑罰是第三。孔子到此世間來,就在這世間主張文化,講禮義廉恥,安安靜靜,使大家講文化,守次序。 什麼人使孔子來?是天命使他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些是孔子以前的聖人,例如文王「視民如傷」,百姓有吃有穿,在文王眼中不滿意,像受傷似的,天先將文化交給文王,再傳給武王、周公,再交給孔子。孔子畏於匡,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離開我孔子,還有誰辦這個文化?舍我其誰? 孔子所說的道,顏子、曾子懂,最聰明是子貢,只有才幹還不行,比不了顏子、曾子。這時顏子死了,顏子比孔子年輕,孔子死後,顏子可以接續這些聖人的文化,顏子卻比孔子早死,所以孔子說:天不教我在這裡幹了。 孔子周遊列國,為度化眾生,這一章連說「天喪予」,是加重其辭,孔子在此歎息道的不傳。諸位!聽聞可有動心? 顏子死,孔子不能沒有私情,但是大主意在眾生身上。孔子已經七十歲了,無人接續,全心都在公益上。 |
|
大家求學必須希聖希賢,最少 |
十 顏淵死,子哭之慟。 從者曰:子慟矣。 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
「顏淵死,子哭之慟。」 聖人做事講中道,凡事合乎時中,發而皆中節。這一章,孔子哭顏淵哀慟。慟,哀之甚也,超過哀痛的必要程度。孔子對私而言,是哀慟他的學生,對公是為了眾生哀慟,不知不覺就哀慟太過了,這是愛之深的緣故。 「從者曰:子慟矣。」 跟從孔子去弔慰的弟子說,老師哭的太過了,超過必要的程度。孔子自己不覺,怎樣看出孔子不覺來?「有痛乎」,這「痛」字錯,應作「慟」。我哭得很過甚了嗎?超過了嗎?他人看見,自己一想,確實不錯,下文孔子承認。 「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這是文章的波折,也是詩的筆法,一波三折。 「夫人」,「夫」此也,指顏子。我要不為他超過哀慟,誰能教我這樣哀慟呢?還有第二人嗎?不是偏愛顏子,乃是為了眾生的緣故。因為顏子若活著,還能救度眾生。如今顏淵不幸早死,所以孔子痛苦極了。 |
十一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 顏淵死,同學們想厚葬他。厚葬顏淵由何而來?大家不要只看文字,還須看義理。究竟是誰說要厚葬他?前一章顏淵死,顏路請孔子的駕車以為槨,這段經文由那一章而來。 「子曰:不可。」 子曰:不可。孔子說不可厚葬。顏淵死,孔子如此哀痛,厚葬不是更能安慰自己的心嗎?為什麼說「不可」? 從前國家上軌道,六部中有禮部,並沒有財部,只有戶部,按戶口收稅就可以了。因為中國文化主張「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民國以後,學洋人有了財政部,明著向百姓要錢。如今禮部沒有了,而劃歸於教育部、內政部。洋人的科學可以學,為什麼要學「小人喻於利」?「萬惡淫為首」,如今教育也教小孩子、老人談戀愛,中國自古沒有如此,這是教人亂倫。 從前有五禮,首要為祭禮,祭太廟、祭天。喪禮是凶禮,必須有節制,所謂「遵禮成服」,節是節制情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依照禮節,棺多少寸也有一定的禮節,國家的座車不許賣,其中「賣槨買車」有八不可通的質難。祭器壞了要以乾淨的土埋掉,祭神的供品也必須恭敬處理。所以從前接到朋友來信說是「拜讀」,父母的信要「跪讀」。 顏子沒有做官,喪禮有一定的禮節,師兄弟因為私情想厚葬他。禮記云「曾子易簀」(簀是季氏所送,大夫所用,曾子是平民不宜用),生必須合禮,死也必須合禮,要死得其所。子路臨死結纓而死。呆板比胡作亂為好,如今懂得這道理的有幾人?必須不越禮。 「門人厚葬之。」 孔子說不可,門人不聽,為什麼不聽老師的話?雖然師徒如父子,但是顏淵還有真父母,仍然必須真父母作主,必須尊重顏淵的父母,別人不能作主。今日沒有制定禮,就必須依從前的禮,再依從風俗的規定。孔子與顏淵師徒關係雖好,還是隔一層,父母死要服喪,老師死則學生無喪服可服,卻都是三年之喪,對老師要心喪三年,三年期間若有欲念等違禮的事情必須躲避,因為心中仍有老師。所以方孝孺被明成祖滅十族,師族就包括在內。 「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因顏路想厚葬,也同意厚葬,孔子無法可說,孔子作不了主,所以自己只有歎息,叫顏回的名,等於顏回在跟前。孔子說,顏回拿我當父親看待,對得起我,我對不起他,我作不了主,我不能拿他當兒子。這顏回的厚葬不合禮,可不是我的主意,誰呢?是你的師兄弟們。其實是顏路,孔子卻說門人,溫厚到極處了。 |
十二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末知生,焉知死? |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季路問孔子事奉鬼神之道,孔子說:你事奉人辦到了嗎?眼前事還辦不到,何況不是眼前事? 「敢問死?」 季路接著問:人死以後怎麼樣呢?孔子說,眼前活生生的事你知道嗎?若還不知道,何況是死以後的事。 若就世間法講,是種一講法。子路問事奉鬼神,五禮第一層是祭禮,誰會祭祀,就依祭禮如何祭,這是祭法。子路問事鬼神,問如何祭祀,今日之下不祭太廟、祭天,卻還有祭祖先。 「曰:末知生,焉知死?」 下段子路問死,依世間法講就難講了。子路因為不懂鬼,所以再問:死了以後是如何狀況。殺身成仁,為義而死,這是死的辦法,但是下一生的生活,有什麼方法可以知道?焉知生的「生」,若解作「如何生下」,與前段「事鬼神」合不起來,所以這樣講不通。若解釋作「如何生活」,比較好。 不能事人就不能事鬼,就是承認有鬼神。 古來注解,於上段「子路問事鬼神」還注的可以,下段問死則注的亂七八糟。吾因專為學了生死,所以知道。古來的人只學達觀,不懂了生死的辦法。 前一段大主義在「事」字,不是問鬼神,是問事鬼神的方法。所以孔子答的也是「事」。上段的注解都差不多,祭之以禮,葬之以禮。五禮之首為吉禮。孔子入太廟,每事問。禮與其奢也寧儉,誠敬才是禮的根本。以經証明,例如左傳「周鄭交質」,心不誠,交換人質也沒用。心若誠,不必三牲等,只要水草就可以祭薦鬼神,不在物而在心。 下段「敢問死」,問死,這是接上段「事鬼神」。死為鬼神。注解卻以為應該如何死法,但是子路並不是問「敢問如何死」,為什麼會說成殺生成仁等死法?孔子答以「未知生焉知死」,怎能說「知道該如何死法,就知如何生法」?人果真會死,但是誰會「生」的辦法? 子路問的是了生死。敢問死,是問死後是什麼狀況。從何處來,就上何處去。程朱讀過「參同契」、學過佛法,他們懂得了生死的道理,卻作假不說實話。如果我們真懂,雖是蘇秦、張儀再來,也不為所動。淳于髡善於辯論,而孟子不畏懼。凡事但求諸己。 淨土主張二力,佛力加上自己的力量。沒有自己的力量,也不可以。又說:「感應道交」,有感有應,故知有能、有所,感應不是一個人。 生死的事情,你們知道。人死之後,有中陰身,七七四十九天則再投胎入六道。六道中的長壽、短壽不同,如長壽天與蜉蝣。入六道,死就是生;這裡死就在彼處生,有胎卵濕化等,愈說愈複雜,我們的智慧能和佛鬥嗎? 康有為論語注,引易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故知鬼神之情狀。」(參考來知德易經注),你若問死生,則「原始反終」,可參考參同契。周濂溪、邵康節、朱子都研究「參同契」。宋儒作假,儘說瞎話,孔子不作假,知原始反終,通乎晝夜,就是輪迴的道理。易經繫辭:「曲成萬物而不遺」,萬物就包括六道。 |
十三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 子樂。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
這一章書,很難講,也不得不講。論語下篇很多錯簡,所以很難講。你們求學,志在為社會辦事,退一步想,不辦也可以,萬不可害事,比如一座果園內有一個果子壞了,傳染給大家,便是大壞處。你們以前沒有讀中國書,不懂做中國人的道理,中國人有其風俗習慣,若不讀書,可以隨順風俗習慣,洋人也自有其風俗,那我們可以不管。卻有一班人,偏偏要改別人的風俗,真是要令天下大亂,嗚呼哀哉! 程樹德氏看了六百餘部的注解,覺得講不下去,倒是看了一、二本的三家村學究卻以為會講了。 現今有提倡消業往生者,實在是他不認字。使得台灣滿城風雨,而且影響到香港,或鬧出政治問題來。講佛法首重入道,「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成佛還在人身上,所以說:「人身難得」。主張消業往生者,他說第一罪魁為印光祖師,因為他提倡帶業。他說經上沒有「帶業往生」的字,那麼有「消業往生」的字嗎?自元朝就有帶業往生的說法,意在言外而已,也不反對消業,能斷惑更好。連蕅益、徹悟諸大師,他都給加上罪名。中國佛法教理有天台、華嚴,他也毀謗諦閑法師。密宗說帶業往生,他以為是印錯了。他來這裡,罵學佛者,不吃素,也不修行,罵得不成人。或許有一、二位如此,也不可一概言之。 古來學中國文化者也有學成曹操、秦檜的,我們今日學論語也學他們嗎?何況必須指出人名來才可以。如日本佛教不吃素,但是以前的法華寺劉智雄學日本真宗也素食,學日本佛教者也多素食,至於他素食與否吾不知。凡事無諸己,而後非諸人,何況在十善業中,妄語、惡口、綺語、兩舌他都有。 總之,學任何學問,都必須先學成;不然,也須有幾分成,自己能獨立了,而後能辦事。我們應該求自己學成,自己若不能獨立,任何事也辦不成,你們務必自己去求。 出家人有些受不了的,反而找在家人寫文章,佛法衰頹至此!所以人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吾想為文,再三想想而擱筆,怕對牛彈琴。諸位!必深自往裏求,三字經曰:「勤有功,戲無益。」少看電視機,多用時間研究。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 「閔子」下脫「騫」字,以下子路,冉有、子貢稱字,獨稱「閔子」,所有注解脫少了「騫」字。 侍,在旁侍候老師,在那邊都可以,都加「側」。接著說他們的態度「誾誾如也」,誾,方正很平正的態度。 「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 子路「行行如也」,行行,剛強貌,很勇猛、剛強的樣子。「冉有、子貢,侃侃如也」,侃侃,和平貌,和平的樣子。其實子貢、冉也有不同,子貢是財經之才,很能辯論,侃侃而談,冉有則在政治科有好表現。 吾不敢造謠言,不知為不知。 「子樂。」 「子樂」,孔子看到這都是人才,很高興,很喜歡。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接下「若由也不得其死然」,由啊,你死不出好死來。子路死,子何樂之有?子路死,孔子非常傷痛,曰:「噫,天祝予,天祝予」祝,斷也,如祝髮出家,孔子如斷了手臂。 有人說「樂」應作「曰」,但改字是大毛病。又「子樂」,孔子樂,與吾人何關?而後大家讀書必須致意,孔子述而不作,我們若不懂,可以存疑。 |
十四 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
「魯人為長府,」 長音「ㄔˊㄤ」,府是國家的倉庫,是國家收藏財物武器的倉庫,大學說:「未有府庫之財,非其財者也。」地點大概都宮中內部,出師表說:「宮中府中」,就有內外分別。如現今的北京城,內裡尚有紫禁城,更有宮門。魯昭公時, 「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 閔子騫很會說話,說:「仍舊貫,如之何」貫,事的意思。閔子騫不贊成,怎麼修法,要修就用舊樣子蓋。由此可知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夫人指閔子騫,夫人不言,閔損這個人輕易不說話,所謂:「吉人辭寡,躁人之辭多」,有德性者都不輕易說話。「言必有中」今天他說了話,說的不偏不倚,合乎時中,說到中心了。這句話很重要,這句話保住 |
十五 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 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
「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 瑟,古樂器。古人為什麼彈琴瑟?樂器都有它的意義,禮記:瑟,盡也。或嗇也。有止的意思,知行知止,不能隨便胡來。先進末章有曾點「捨瑟而作」。孔門中講究音樂,音樂調和性情,奏樂一個人一個調,西樂也是如此,中樂更不必說。子路剛強好勇,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與瑟的「知行知止」符合嗎?他鼓瑟仍放縱自己的慷慨性情,沒有「瑟」處處謹守的本義,什麼性情彈出什麼調。 「丘」音「某」,避父母老師的名諱,這是避聖人名諱。為什麼我門庭的學生彈出這種調子?注解說:「有北鄙殺伐之音」,若是子路絕不彈出桑間濮上的淫樂黃色音樂,例如子見南子,子路不悅。桑中之音,亡國之調,北鄙,就是殺伐之音。 「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門人不敬子路。孔子說,不可如此,但是孔子沒有直說,只說工夫深淺差別的比方。意在言外,不言不行,也沒有阻止的詞義。文法,蓋房屋有裡間、外間,內為室,外為堂,如城隍廟,外面有塑像,內有寢宮,寢宮就是室。到室就是到最深處,堂前為庭,再前為門,再來就是門外漢了。 孔子說,子路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入室指顏子,升堂的弟子已不多了,還有沒上臺階的。這裡也不必說「不可不恭敬子路」的話。 |
十六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
從前謮經必須熟背,因為在國家作官,辦政治的事,彼此都有爭論,群言擾亂則折衷於夫子,必須有個標準。政治上有出問題,一向是以十三經聖人的文化為標準,不能違背經典聖人的精神,自漢代至民國以前都如是,如今則已變。你們想學中國文化嗎?你們又不懂中國書,是學外國嗎?結果學得不中不西。私下以自己作主,公開則以美國作主。如今立法院通過墮胎,眼光未四下看看,將來一旦打仗,豈是十個月就可以打完?這也是天命。多數人主張滅種,但願大戰後,有存中國人,有一二位還能知中國文化的人。吾講書必須古事今講,事不一樣,原則精神還是一樣。 孔子為魯司寇,後來不作官,魯國不要重用,但是國家有事情解決不了,還得找元老說話。吾看報紙,知道現今發生的事,才能教大家。周天子封諸侯,諸侯有諸侯的制度與天子不同,只有魯國特別,所以任何事不能隨意開端。周成王年幼時周公輔政,成王為報恩,周公死後,成王賜以天子之祭禮。周成王報答錯了,刻薄固然不好,但是太過猶如不及,以天子之禮賜周公這已經錯了。不論辦好事或壞事,有時辦壞事,後來子孫也有好的,這有它的道理。有時辦好事,子孫卻壞了,這也有它的道理。堯舜的後代都不好,曹操的後代反而好,這是上天無眼嗎? 諸位對歷史沒有用功夫,對中國文化與佛學都不能明白了然。歷史,諸位什麼時候看完了?霍去病二十四歲死,岳飛三十九歲死。不學歷史,要為地方辦事,為國家賣力,為祖先做點事,若沒有學問,能力就辦不到。祭周公用天子禮,萬法無常,好不能永遠好,壞不能永遠壞,到魯昭公時出了孟仲季三家,都是周公的後人,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歛而附益之。」 「季氏富於周公」三家最大的把持者為季氏,季氏擁有的土地大,用士人,孔子的弟子冉有、季路都在季氏家辦事。季氏的財富,比中央的周公還富有,這已經令人不平了。國家有它一定的制度,必須繳糧。中國古來都講節儉,不敢奢侈,因為錢都是從百姓而來的,如今公務員調薪,若年老而不辦事,等著拿退休金,無功受祿,後來要變畜生還帳,所以吾不願意。奢侈享受一開端就沒有底限。錢從地裡出來,須要錢就加倍納稅。既然用度不足,而冉求為季氏辦事,季氏就與冉求商量,除地糧要納稅外,還要百姓納若干稅。並且找冉求尋求國家元老孔子的同意,孔子能同意嗎?來講了數次,孔子都不回答。孔子管不了季氏家,就責備冉求。說季氏已比周公富有了,而冉求還為他聚歛,大學說:「與其有聚歛之臣,寧有盜臣」若只懂得增加錢財的聚斂之臣,寧可不要。這個道理不讀書者不懂,為什麼呢?所謂:「財聚則民敢,財散則民聚」也。一個機關內,或商店老板,也是如此。原來季氏要百姓納糧,又要納賦,經文沒有說「加賦」,意義卻是如此。 以上二句說事實,以下是孔子說的話。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從前太平時,若其他街坊的人來我們所住的街坊起衝突,人們都是管自家街坊的孩子,自己謙讓而禮敬他人,如今則變成刻薄寡恩,這是學美國的緣故。孔子責備自己的學生,說冉有不是我的學生,這是拒絕之辭。孔子說,你們諸位學生可以敲鼓,表示讓大家知道,大家攻擊他,因為我的學生為季氏聚歛,壞了國家憲法,加厚納糧,如今又要增稅。 |
十七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
這一章書,古人合為一章,朱子分為二章,改經是大毛病,合為一章好講,前半段為引子。 「柴也愚,」 高柴愚。愚,愚直也,古之愚也直,不會轉彎曲折。孔子家語記載他:方長不折,啟蟄不殺,不踏人影(不履影),毋不敬,但未免呆板。 「參也魯,」 曾子性魯,遲鈍,懂孔子之道。顏子不違如愚(立即能領悟),悟得快,若曾子當時聽還不能悟通,但思考後也能瞭然。 「師也辟,」 子張派頭大,所謂「堂堂乎張也」,才能過人,可以說他「失之僻」,但不可說子張「文過」。集解,馬融說:失在邪僻文過。漢儒注解都有出處,吾如今沒有找出來,找出來也不能說,自己沒有這種過錯才能說人的錯。為什麼呢?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由也喭。」 子路剛強,並不是俗,子路不俗,粗野還可以說,子路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俗在何處?好剛猛便不行,要威而不猛,老虎就是猛。這四位弟子的狀況都不得其中,必須調和。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 說完四人,接著說顏回。顏回其庶乎,庶是差不多,顏回還差不多,差不多什麼?屢空。屢空,自古以來有兩種說法,都講得上來,但采取何者,吾不敢確定。屢,常常。空,一種解說是窮,什麼也沒有。顏子簞食瓢飲,樂在其中。孔子比顏淵更高明,孔子卻是「空空如也」,難道說孔子比他窮嗎?第二種說法,心空,心中什麼也沒有。 以文理說,有「屢」字,所以采「心空」好,否則子貢不窮,為什麼說「屢中」?孔子云:「朝聞道,夕死可矣。」道很難講,孔子學道是空空如也,連空也空了,因為道就是心,道是真空,心也真空。淨土宗從有門入,禪宗從空入,禪宗人念一句佛,漱口三天,念「佛」就是有,所以學禪的人要漱口。例如丹霞燒佛,又說:無佛處不可坐,有佛處急走過。晨起拜佛,以為好事,卻說:好事不如無。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惡。本性真空。心經云:以無所得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相念佛則入常寂光淨土,寂滅為樂。修淨土宗,工夫不到不能說,從有門入,功夫到時,自然知道,不必說。佛對 「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有人說:賜賢於孔子,因為子貢不受天命,天命就是「因果」(天地間自然之法則),子貢與道差多了,卻能貨殖做生意,做貨殖生意,心就在財貨上面,心就「不空」。子貢雖不受天命,財貨卻沒有迷住他(不會「財迷心竅」)。億同「意」,心意,心思,心思想法。對空也接近了,子貢常思想、研究,也能「中」,合乎道,並不是一門都不入,也入一些,所以說「屢中」,但比不了顏回。別人想悟不開,子貢研究就能近道。 修淨土宗要一心不亂,必須「淨念相繼」,若只念一、二小時,其餘時間都是妄念,妄想多,如何往生?若不能往生,要怨誰?不如念佛憶佛。若日課五萬、十萬就不須憶了,一打妄想就不夠數,白日念十萬聲已經累了,晚上睡覺也不致於有奸盜邪淫等夢想念頭。有一些方便法,不可與外人道。 下面二章,尤其以後一章,多無定論,從闕可以。 |
十八 子張問善人之道。 子曰:不跡踐,亦不入於室。 |
「子張問善人之道。」 子張問,善人之道,由善才能入賢入聖,若終日做壞事,希賢希聖做不到。先有善,而後可以入賢入聖。這是問善人之道,希聖希賢,必須從低處問。 「子曰:不跡踐,亦不入於室。」 「不踐跡」,跡,前人的行跡。踐,踏的意思。前聖前賢有走過的腳印,跟著腳印走,不必緊扣著腳印子,只要不離開先聖先賢的軌道就可以了。如同前有車,後有軌,不離軌道。若不依前人軌道走,也不能入於室,不能入聖賢之室。或許可以升堂,但不能入室,學誰就跟誰走。 顏淵是孔步亦步,孔趨亦趨。 |
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
這一章有二說。 (一)一說合上章為一章,漢注以為:為何同一章而有「子曰」,或許不是一時所說,但同一義,所以合為一章。意思是:言論很篤實嗎?是君子嗎?或是外表自然表現很莊重嗎?(這是連著上一章,說善人如此,而是論篤嗎?君子嗎?色莊嗎?) (二)自成一章的說法。言論聽起來很篤實,這樣是君子嗎?或是色莊的外表呢? 但以上二說都闕疑。 |
十九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 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
上論與下論不同,古人編書有他的規則,決不隨便。上論,自求學開始,一步步教,有次序,問題少。下論,自先進篇開始,問題多。經文不是全指一件事,但也略加分類。論語難講的都在下論,先引入門,再講難的部分。因為上來領路,若難的講在前,後頭就麻煩了。所以說話辦事,都有次序。學時不可呆板只依一條學,而且必須看他的環境。 注解佛經的人注重科判、文字、意義等,或體或用等都不會雷同。論語就不是如此,同一章若干人講,若干說法,鬧意見,我們不知所從,能知道要聽那一家的講法,學問就不小了。吾講佛經與講論語,不依一路子講,我沒有他們的學問,都是參考注子而已。你們往後讀書、做事,必須有見識。從前注經都是大儒,有門戶之見,這是讀書困難的地方。你們求學難,做事就難,所以吾教你們佛經,教你們了生死。人有生就有死,死後入三途,未死前這一段人生,必須辦事。辦事就有印象,必須致意,了生死還有軌道,辦事卻沒有軌道,最為困難,所以辦事難。大家必須讀歷史,有經驗閱歷,才能辦事。公教人員,不用讀書人不行,學司法財政是藝術,不讀書一辦事就害人。學校所讀的只是會技能,不會辦事也沒用,今日學校有錢就教,臺灣怎能強得起來?心理建設不起來,不能辦事。今日的教育是害人害己,將來必墮三途,其苦無窮。讀書明理,更要會用。 這一章,本文中有問有答,可以不用注解。但是就可講下去了嗎?我提出問題,就麻煩了。這是吾看書與諸位不同的地方。例如彌陀經,一者阿彌陀佛造極樂,一者釋尊宣傳,佛佛道同,佛的境界,迦葉以下諸位祖師沒有敢加一句的,今有陳某某者竟能說幾句,如說夢話,當了十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聞斯行諸」子路問聽到這個事情就去辦嗎?子曰:有父兄在。有長輩在,「如之何,其聞之行諸」,「其」指來問的,有父兄在,怎麼可以聽到就去行?再來是冉有問,聽了就去辦嗎?孔子說,聽了就去辦。佛家也是如此,有人問趙州和尚,狗有佛性否?二人同問異答。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公西華說:子路問聞斯行諸,老師說有父兄在,不許他行;冉求來問,老師答就去幹。公西華迷惑,應該聽那一個?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下頭是孔子答。冉求、季路都辦政事,冉有事故深,大小事都斟酌,不斟酌好,沒把握就不做,但是時不可失,機不再來,孔子「故進之」,所以孔子提倡要他有點勇敢。子路辦事,一辦就辦二人的事,兼差不兼薪,一人辦二事,太超過了,孔子「故退之」,所以教他退一退。 聞什事?如聞小孩掉水的事,若回去問父兄,小孩已經溺死了。但是也有小事問父兄、大事不問父兄的,一樣可以辦的。 中國有「投諸四裔」的說法,四裔進入版圖必須接受中國教化,不受則摒諸四裔。例如:結婚是大事,父母之喪也是大事。婚是大事者,一男一女本來沒有關係,卻說是天倫。易經八卦都有定位。古代結婚有三原則:一者、身是父母給的,自己不作主,必須由父母作主。二者、媒妁之言,必須門戶相當,要所學相當。左傳鄭太子忽云:「齊大非耦」,不論如何不與齊家結婚,因門戶不相當,不可只看眼前一時。三者、本人的意見。如唐高祖擇妻,左傳也多有。又,結婚必須六禮促成,最後才親迎。因為結婚如此不容易、又麻煩,而且禮部會給証書。生孩子後,孩子有父一半母一半的血源,所以夫婦是天倫。但舜是聖人卻沒有告訴父母,就自己結婚,孟子萬章篇云:「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倉廩備,以事舜於畎畝之中。」 所聞是什麼事,這些注解多是一偏之思,半身不遂。不然,那只好去問冉有、子路、孔子,其他人若不知道,要以孔子為主,其餘都不可靠。 凡事有實有權,沒有方便不可以。這章的「聞」,我也不能拿定主意。諸位視事情狀況而定,以各人的學問去斟酌斟酌。 |
二十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
「子畏於匡,」 孔子週遊列國,遭遇兩次厄難。在陳絕糧,又為匡人圍起來。陽貨曾在匡幹壞事,匡人恨他,如今孔子到了匡地,孔子與陽貨相貌相似,御者又同一人(孔子弟子顏刻),匡人想報仇,圍住孔子,所以說:「畏於匡」。有人說,孔子微服而過宋(禮記襢弓篇),或者會神通,借土遁,講解孔子離開的方式也不一定。重點在「畏」字上。 被匡人圍起來。畏字做何解釋?有注解說,畏是「害怕」。孔子害怕,因為顏子還在後頭,這種解釋不通。子路拔劍要殺匡人,孔子不會如此,所以斥責他,並且彈琴。想想諸葛亮空城計,讓司馬懿兵退四十里。但是有的書上說,孔子彈琴的曲調很哀傷,有暴風擊拒,這種說法吾不敢信。但是陽貨不會彈琴這一套,這是確定可知的。 禮記檀弓說:「死而不弔者三,畏、厭、溺」(弓矢斯張,猜謎「弔」字)哭與弔是兩件事。弔是安慰,例如湯武「弔民伐罪」伐桀紂,安慰百姓。哭則無弔,弔也可以哭,只是哭法不同。弔辭就不是祭文。如果認識他父親不認識他的兒子,他的父親死了,就是「哭而不弔」。哭死的人、弔活的人。 禮記中,有三種情形,不弔慰他的家屬,這三種情況是不應死而死,所以不安慰。一畏,孝經云:「戰陣無勇,不孝也。」為什麼是不孝,怕死的原故,那麼孔子怕死嗎?怕死在不弔之一,因為不孝是不好的事。再者,臨難無苟免,不該死,死了也不對,死非其道的原故。所以子路想和匡人拚命,孔子不贊成,因為匡人不是為了殺我們,而是錯認人。所以「畏」不是怕死,並非三不弔中的「畏」,不要輕易死。二厭,這就是「壓」,被牆壓死也不弔,可哭但不弔,老人必須有人侍候,被壓死是子女不孝,所不弔,因為危險的地方,孝子不應該去。三溺,溺水而死,忽然掉入水中,也不弔,但是若是忽然發大水,兒子奉到父命要到他處,而被大水淹死,這就必須去弔。所以呆板的注疏就會誤人。 「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孔子不與匡人鬥,顏子與孔子等人失散,顏淵最後才回來,孔子說:「吾以女為死矣。」「女」,音「汝」,孔子一看見顏淵,說:我以為你死了。這是歡喜辭、慶幸辭。 可以與知者言,不可以與外人道。孔子料想顏子知道他必定可以脫圍,顏子也知道孔子必定能脫圍,所以顏子說:「子在,回何敢死?」長輩在,晚輩怎麼可以輕易死呢?上一句,孔子云:「吾以汝為死矣」,就含有我知道你不死的意思。孔子知顏回,顏回也知孔子。 |
二十一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 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 曰:然則從之者與? 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
你們不論學什麼學問,歷史必須先明白,你們學論語有感想,但是空洞,吾也有感想,卻如身臨其境。從前吾在內地,民國三年袁世凱以後,南北割據,民國就分南北,各省獨立,有如周家,內戰打了五十年。北方有日本在後面挑撥唆使,南方有英美在後面挑撥唆使,打得無兵餉,就借外債,讓自家人打自己人,總是外國人得便宜。所講的這章經文,吾如身臨其境,不是聽故事。事到如此,不打也不行,想後悔也遲了。後來日本打中國,又偷襲珍珠港,中國始終受美國操縱,台灣人今天又患了這毛病。必須會選擇,到時靠誰都不中用,大家要學見識,這一段完全是歷史。 所有魯國政治,由三家把持, 國家有宗廟,有社稷,有注解說,社、稷各有壇,天子曰大社,諸侯曰國社,大夫也有社無稷,這是王夫之的注解。另外鄭康成的說法,社稷不分,有社壇無稷壇,到王莽才分社稷。這章說的是周朝,還未到王莽時,所以王氏的說法並不是周朝的制度。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 季子然為季氏大夫的子孫,名子然。這時仲由、冉求都在季家作官,季子然問孔子,仲由、冉求在我們季家為宰臣。言外之意是冉求、仲由此時是小宰,很不錯了,若孔子贊成,讓他們做大官如何?孔子對三家不滿,又瞭解自己學的生能力,如何回答?說話如唇槍舌劍,說錯就壞了事,一句話有一句話的吉凶,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所謂「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現在臺灣的亂,就是亂在言論、報紙,全世界也是亂在耍嘴皮子。今日時興講演,除非原子彈下來,否則亂不停。 「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孔子答,不置可否,我以為你今天來問我,以為有什麼奇異特別之事,不過是冉求與仲由,問他二人,這是什麼大事。你問做大官的事,孔子答大官應如何如何,他們二人可以不可以用,你自己裁定吧! 所謂大臣「以道事君」,以道治國。中國的治國之道,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一貫的辦法,民為邦本,就是要以仁義、五倫治民,禮運大同篇就是治國家的大道。君必須靠臣幫忙辦事,用治國愛民的方法愛民,人民自然會保護國家,有民此有財,財散則民聚,以道事君。若君不聽,要委曲宛轉勸諫,三諫不聽則去,再說 領薪水,若敷衍了事,自己嚥不下去。雖有錢可領,若 「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 現在仲由與冉求「可謂具臣矣」,具,備具,聊備一格。他們現在所幹的正是這一套。當臣子辦得恰到好處。 「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季子然還不開竅,仍然再問,那麼叫他如何辦,他們就會如何辦嗎?這是改問他們服從不服從的問題。季氏獨霸一方,有篡位的意思,孔子答說:但是要看所服從的是什麼事,若要他殺父殺君,他們也不會跟隨去辦。 孔子不明說,意在言外。這二人在季大夫家做家臣,到中央去殺父殺君嗎?殺父殺君是三家,你們三家若辦殺父殺君的事,他們就不幹。 |
二十二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 子曰:賊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
子路在季氏家做宰官,季氏地大,國人不少,費是今山東費縣,缺乏人才,找子路舉薦人,但是要為季氏舉薦好人?還是舉廌壞人?若為壞機關就舉薦壞人,好機關就舉薦好人,那你要為他負責任嗎?吾舉薦的人必定靠得住,最低限度品性要好。舉廌的人出事了,若袖手旁觀,那不可以,做人應當負責任。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 子路選擇子羔,到費地當宰官,一派子羔去,孔子一聽就說「賊夫人之子」。賊,害;夫人,這個人。你怎麼害了這個人家的孩子,好好的孩子讓你害了。子路早明白孔子的意思,好人也不能舉薦到壞處去,但是會舉他出來作官,並不是要他出來升官發財。我舉薦人,怎會讓他學壞?凡事不要責怪對方,省察自己做對與否,在自己身上找錯處就成功。子路以為,我為什麼會害他呢?以下子路的答話,看起來似乎不切題。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子路說,既然當了費縣的宰官,又有人民,又有社稷,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路因子羔是好人,或許學問、年齡、閱歷較差,所以孔子才會說害他吧!(這點吾人不亂猜測)。只因子羔的學問不足,所以孔子說學問備好後到時候再出來。子路說難道讀書才是學問,經驗閱歷不是學問嗎?有民人、社稷,慢慢就有經驗閱歷,學問就有了。春秋時代,學問不夠的人便出去做官的大有人在,並不是子路開端的,但是孔子卻可惜這個孩子,所以如此說。 現今國家用人,農工商法醫各有門類,各有主體,畢業後派差事,如財政部缺人,派學交通的,醫學單位說缺人,就派財政博士去。今日是以學生為試驗品,以百姓為試驗品,以病人為試驗品,老百姓倒楣。實驗好了,我長學問;實驗壞了,我不負責任。大家以後絕對不要拿學生、百姓當實驗品。當了差事,晚上就要拚命去研究。把學生、百姓當實驗品,將來就得變畜牲還債。聰明人不欠債,所以古人說:「吃虧方佔大便宜」。 「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子路所答是當時的狀況,孔子也知道,以下便輕描淡寫責備他,責備而不責備。 佞,口很會解說。你這佞口,讓人討厭。不癢不痛地帶過去了。歷代很多注疏揣測說孔子到底責備誰,其實不必如此猜測。 |
二十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路等四人跟孔子談話,並未指出是在那裡。老師坐著,弟子事奉老師,孔子說話。這一段有二種說法,一說,因為我的年紀比你們長,你們不要以我年長,看見我就不敢說話,不可太拘束。在這裡我與你們說話,你不能說「我不知道」。 今天晚來的同學就吃虧了,這篇很難講,你們都看過注解,我講的和注子不同,不可起疑心,因為我所說的和這些注子就是不同,但是也采取其中若干看法。因為論語集釋的注解是集合眾說,要讀者自己采取。其實論語集釋采取的注解還不全,其餘的注解還多,比集釋多十倍以上。我今日所說的極容易,因為我是擇重要說,一以貫之,所以聽的人聽的似乎很容易。 再者,今天的講法要先講字,懂字之後再懂文理,再懂動態,再說大義。這一節書的字、文法、神情,最後聽完應如何學,必須懂大義,但講的時候是倒著講。若不先這樣準備,你們雖然有先看了,仍看不出所以然,聽也聽不出所以然。先講大義,心中先有印象,再聽就容易懂,如佛經先講五重玄義,再聽經就容易明白。吾講經先講經文,再講五重玄義,人容易懂得。經文字句不可變,但是教的方法不一定。集釋中沒有結論,大義就是結論,先聽結論。 |
「子路…侍坐」,這是開頭的一段,這一段很重要,有如阿彌陀經十六尊者的開會場,這點就很重要。這四人雖是子路列在首位,這是與坐次有關係,並不是因子路年長,如其他章就不一定是子路在首。 這是在那裡侍坐?大概是在孔子的住處,或城裡的教室,學生座次常改變。那時候舖席子,舖上一把短几,四人一几,長者或單獨一几。這次去老師那裡沒有特別的事。孔門師徒常常聚會,偶而都會聚在一起,老師單獨一席,其次三人一席,另一個人不與他們坐在一起。與老師常聚會,今日是離不開皮包,孔子學生是離不開樂器,縱使不帶著,孔子教室也有樂器。這是會場情形。侍坐是學生都坐,若正式則依座次,或坐或站不一定。 |
|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
再第二段,就出了問題,閒談之中,開式正式談話,這節是這章書的主要問題,重要在此段。 孔子住在曲阜城裡,諸弟子也在曲阜城,從前交通不便,曲阜城外的人就不能出來。孔子看著這些人,這四個人都是很重要,四人都沒工作,這是重要點。這四個人是何等人物,為什麼都沒有工作?國家不要人才,還是人才不出來?有注解說是孔子不出來做事,或國家不用人,究竟是那一種說法?孔子成天教學生修齊治平,孔子志於道,心在修齊治平的大道上。但是辦這些事用什麼來辦?要志道、據德等,在仁義道德上辦,如今這個「道」人不聽,天下是無道的時節。孔子是魯國人,愛魯國,應在魯國作官,所以陽貨問孔夫子為什麼不出來作官?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如今天下無道,爭權奪利,到任何一處人們都不聽進去,但是也不能枉道求售。其實與衛國夫子南子連絡,和彌子瑕連絡就可以從政,但孔子不願意,所以第二天就走了,並不是不幹,而是隱居以求道,國家不用,隱遁而去。但是孔子一生的志向還必須求發展,不作官可得英才而教育之,預備有用時就大有人在,還是為社會、為大家。有一回孔子對顏回說,國家用我們,我們「用之即行」,不用我們就「舍之則藏」藏起來,不必出去叫賣,這點別人做不到,唯我與爾有是乎!我為你們先講文法,注意起承轉合,會做詩就會講,如今的作詩者如泥瓦匠蓋房屋。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一字有多義,例如這一段的兩個「以」字,講法就不一樣。先講字,文章有「字眼」,作詩有詩眼,字有字眼,不懂必須問,不可妄作聰明。吾采取各注子,然後選擇其中合理的來說,「以」有三義,一,止也;二,因也;三,用也。我的解釋都有出處,「以吾一日」,以,因也,因著我「長乎爾」,比你們年長一日。不必問我比你們年長多少,即使是長一日,就是「長乎爾」,也就是說我老,有了年紀了。「爾」指這四人。 「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毋吾以也」,毋,無也。以,有的注解采止也,有的采用也。別因為我而止住不說話。有人說:我沒用處了,我有了年紀了,沒用處了。另外有人說:我有了年紀,跟你說話,你別不答覆我。吾采「用」義,我有了年紀了,不行了,不能幹了,老而無能,不能用了,正合孔子在家閒著的時機。不能用怎麼樣呢?你們四人還年輕,雖然我在這裡教書,但是你們還必須幹,可以隱居以求去,但是在家閒居,可不能發牢騷說:「不我知也」。人家不知道我,要「人不知而不慍」。「如或知爾」,假若是大家知道你,你出了名,「則何以哉」,你拿什麼用呢?。 這段等於經的正宗分。 |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
一句一個樣,一段一個樣,沒有重復的文在其中,而且一脈到底。以下第二大段分三小段三個樣。 「子路率爾而對曰:」 「子路率爾而對曰」,率在釋文上有作「卒ㄘˋㄨ」,卒就是未經考慮,突然間就說。若說子路向來直率,未免太浮躁。又說子路急急忙忙起來就說。又有人說,沒有起來就說。這都是多加的。禮記云:「唯而不諾」,若說子路急急遽遽就起來回答孔子,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 「千乘之國」,一千輛兵車的大國家,像齊魯的大國找不出幾個。子路一開口就說千乘之國,必須注重這一句。「攝乎大國之間」,夾於大國之間,國家出亂子都在鄰國,中國打戰,多與俄國,跟美國就少,地理不方便的緣故。居家也是如此,所謂「親朋遠來香,鄰居高大牆」,「朋友數,斯疏矣」,必得有點空間。千乘大國夾在兩個大國中間。 「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加之以師旅」,兩個大國對我們增加師旅,大軍曰師,略小的軍曰旅,發動小軍隊或大軍隊來加害我們的國家,這就不安定。不但不安定,「因之以饑饉」,因,又也。饑饉,年景收成不好。一年荒,二年荒,百姓受不了。外面有兵打戰,國內又無食物。一打戰,兵有糧可吃,沒糧食的百姓多,國家更不行。 「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如此「由」去幹,「比及三年」,比,說文,近也。近及三年(現今不采取此種說法),下段也說「比及三年」。比,案驗也(采取此說)。辦政治者都懂得,從前天子巡狩,如今是派委員到各縣監察,如今是不定時,從前有一定。「三年一比」,一到三年要大比,考察三年所做,或升或降,一個個比較,升或調不能隨便。幹了三年,要三年大比,考察驗收所辦的事,看看成績。「可使有勇」,注重「可」字,可以叫老百姓都有勇氣,沒吃的,大國圍著,百姓更振奮起來。在危急的世代,子路去幹,不但使百姓有勇,「且知方也」,政治的軌道絕不能亂來,例如親上事長,孝弟忠信都不能亂來。 「夫子哂之。」 說完了,「夫子哂之」,微微一笑,如俗話說的冷笑,「汝以為何如?」。 |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
「求爾何如?」 夫子一哂之,文章又變了,大家都不敢說話了。孔子才說「求,爾何如」,指著冉求叫。大概他們坐在一個席上,不說不行了。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六七十,或五六十,還不到百里。前面子路是說千乘之國。子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有父兄在」;冉求問「聞斯行諸」,孔子答:「聞斯行之」,因為「求也退,由兼人」。 「比及三年」,冉求說,我要在那裡幹,等到三年大比之時,「可使足民」,可以叫人人有吃的。民生主義要緊,先足民,再足食,再教育,求死不都遑了,何來的餘暇治禮樂?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禮樂我辦不到,要等 這段兩謙、一不謙,「方六七十等」是一謙,「禮 |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
「赤爾何如。」 公西華也不說話,孔子叫說:「赤,爾何如」,公西華你怎麼樣呢?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 「對曰」,第三位更難,答的不與第一、二位相同。 「非曰能之」,我要說:我不是說能這麼辦,只是談志向而已,「願學焉」願學著辦。願學什麼呢?「宗廟之事」,祭祀是國家大典,所以孔子入太廟,每事問,宗廟就是太廟。「如會同」,或是會同的事,會同是諸侯見面,不在宗廟,另外築壇,兩國在盟壇見面。有大小會同,兩國見面為小會同,若齊桓會諸侯,會若干國家就是大會同。「會同」時必須有儐相,替 「端章甫,」 「端章甫」但穿的衣服不一樣,在朝廷、祭祀的衣服有一定的禮服,會同也有禮服,但比較簡單。禮服各代都不同,很難考證,如平劇中的張飛、趙雲所戴的帽都有名字,都不同。朝會、祭祀戴冕旒,會同時戴皮弁,考據有種種衣冠法,我們不懂,可以「不了了之」。 「端章甫」禮服的總名。端者,開端。衣冠等皆必須整整齊齊。端代表衣服,章甫代表帽,這是殷代的名稱。若周朝的帽較小,會同必須穿這種禮服,如今,軍人有軍裝,法院也有服裝,文人則穿的不中不西。 「願為小相焉。」 「願為小相焉」,穿上禮服,可當小會同的小相,大相還當不了。這是謙到底。孔子說:「赤也可以束帶立於朝」,又如「子華使於齊,乘肥馬」等,公西華懂禮貌。 |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二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 亦各言其志也。 莫春者,春服既成, |
以上三段,為第二大段。下文一段,又有變化,為什麼?因為四個人有所不同,曾皙不和這三人同坐,因為這一天可以隨意。曾皙在鼓瑟,所以不坐在一處。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二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三人問完,問曾皙,這是另一段特別。「點,爾何如」,曾皙名點,有注解說當時有兩位名「點」的人,另一位曾點是狂者,若太狂,就不是孔子的學生,當朋友可以,例如原壤。但偍叫「點」的名,只有父兄老師能叫,所以這裡是指弟子「點」。 「鼓瑟希」,希,停止,孔子一跟他們談話,曾皙就停止不鼓了。鼓瑟時有放在桌上,有盤腿放在腿上。孔子點到曾皙的名,曾皙就「鏗爾,舍瑟而作」。鏗,兩物相奪之聲,為什麼會有這聲音?因為放下瑟有聲音(瑟與几碰擊的聲音)。「舍瑟而作」,放下瑟。作,興起,起來。 「異乎三子者之撰」,撰,三種意義:一具也,二事也,三才能也,這三義都能通。例如以「具」解釋器具,孔子說:「君子不器」,又孔子說子貢「汝器也」,何器也?「曰:瑚璉也。」某人有才具,就是有才能。他們三個人的才具我沒有,這個話不亢不卑,這句有停頓的口氣。 「子曰:何傷乎?」這有什麼妨礙處?可見曾皙說到這裡便不再說了,孔子才說這有什麼關係。我們隱居以求志,各人言各人的志向,你還能改志向嗎?「亦各言其志也」 ┌天下無道之時,隱居求去。 事態─(直率)(謙退)(溫恭)(簡約) |
|
講前交待語很重要,沒有聽到交待語損失就很大。你們不懂文理,聽完也沒用,文以載道,重點在道,道空空洞洞,全在文章上頭。從前學校重視「文」,所以那時吾注重義不重文,所謂「小學終,至四書」,訓詁等為小學,今日誰懂小學訓詁?「詳訓詁,明句讀」,先弄明白文章,再讀四書,你們不懂訓詁、句讀,如何懂得文義?所以現今的人看佛經,如何能看得懂?佛經一字也不能動,敢改佛經那是無知的狂徒,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何況精神有問題的人。 這章經文文理的部分,吾還沒有講,這章很精彩,等到全章講完後,才可以講。大家先研究文理,為什麼孔子說:人不懂得你,若人知道你,你該如何?子路開口說千乘之國如何如何,接著夫子哂之,下頭的文理就變了。求、赤又有什麼差別?又有不說話的「點」,所以說:「異乎三子者之撰」,夫子說:「何傷乎!」下頭的答話與前三子有什麼關連?再者,一開始孔子說:「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兩個「以」字有不同的解釋,這都是各代名儒所解釋,集釋分別列出來,但是我們能采或不能采取,這就難了,不是一日之功可以做到。 文如人的面貌,看面貌就懂心,誠於中則形於外,不知外而知內,那是未之有也,等於瞎子相面,聾子聞樂,那是怪事。吾從前曾以一日功夫,改作懺悔偈而不能,於是平了氣,事非經過不知難! 四人侍坐,只有曾點帶瑟,若不帶瑟,便與下文合不起來,為什麼?你們若曾在興大聽我講詩,看此段經文就知道,可惜水滴石不入,其實滴久也能穿石,如簷下的土地。 「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春者」,講書要依文,不可加花招,必須講考據,但不可死在其下。莫春,春有三月,莫是最晚的那個月。注解有的依宋時、周時,所說都不對。「春服既成」這二句,你們也講不上。沒有讀過月令,易經就不會講。不懂月令,也不能醫病。吾曾為大家講過月令、內經上素問、下靈樞,素問八十餘篇,我在中國醫藥學院教過,但只教二十餘篇,因為學分二年,一週二次,書沒有講完而學分就滿了,又換另一班,從頭又講。吾倒是講的熟,同學就吃虧了,因為月令、易經、素問講的「數」,自始至終要一貫。在學校教不出人來,所以吾辭去而不教。 周朝正月為夏曆十一月,若 |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二十而冠,還沒達到二十歲為童子。這不是指七十二賢。 「浴乎沂,」 曾點已換衣服,天氣清和了。「浴乎沂」,沐浴,沐,洗頭;浴,洗身,通說是盥濯,洗手為濯,祭孔時司儀呼「濯水」,「進巾」,濯水,洗手,擦乾淨,才舉酌酒。「清斯濯纓,濁斯濯足」,洗手也可說濯,所以「浴」,不一定是沐浴。 曾點是有年紀的人,帶了五六人,六七人,不定的數字,領這些人為了什麼事?在辦教育,隱居以求其志,讀書寓於游寓於嬉。為了演習禮樂而出來遊歷。在沂水處,沂水處有風景。 「風乎舞雩,」 「風乎舞雩」風,並不是諷詠,否則與下文重複。而是沐浴風光之後,在舞雩臺吹涼風,春風嬝嬝,很逍遙。舞雩是一座壇,土堆子,石碑還刻有「曾點所遊之處」。舞雩壇,春天時祭祀,或求雨或求晴。有禮節的地方,就有風景,必得有風景而且有古蹟。台灣的合歡山與吳鳳廟,各缺其一,舞雩臺則有風景有古蹟。 「詠而歸。」 「詠而歸」儒家講究所讀的書都能配樂唱,若家家家弦歌戶誦,這樣的國家就是大治。詠乃詠歌。歸,有注解說:饋酒食。這種講法我沒有見過,歸並不是饋。曾點領學生郊遊,逍遙自在,唱著詩歌回來。注解說:歌詠先王之道,歸夫子之門,孔門當然不唱黃色歌曲這,這是畫蛇添足。又說:舞雩時,曾點領著大家去參加。這也不對。詠而歸者,是曾點言志的一番空話而已,後人立碑是錯訛,這是呆板漢。 觀起承轉合,前面沒有說音樂,沒有說吟詠,到此則說音樂吟詠,為什麼? |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夫子喟然歎曰」喟然,發聲,有感慨之意,歎有歎息、讚歎之義,這是讚歎的意思,為何而讚歎?「吾與點也」,與,同情,你這個志向我很同情。 這一段結束了,頭一個是子路,夫子哂之。到此結束,夫子喟然歎曰,這種文法,你們試著思考思考。 |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是故哂之。 |
這是敘事,以下必須做結束。 「三子者出,曾皙後。」 「三子者出」,這是結束的話,若他人來作,就會說:「某人等出去了」,這就是贅言了。「曾皙後」則「三子者」是誰自然明白。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為什麼曾皙在後?「曾皙曰」,曾皙說。「夫三子者之言何如」,為什麼不說四人?不說他自己?下次答覆。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子曰」,孔子說「亦各言其志也矣」,注重「志」字,各人說各人的志向,你還管他說的如何。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夫子何哂由也」,既然是言志,各人隨便說,為什麼老師對子路哂笑呢?他的志不好嗎?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為國以禮,這一句因何而來?因為前面孔子說有人用你,你拿出什麼來呢?執射乎?執御乎?吾執御矣,也不說作官。樊遲請學為農為稼,孔子說他是「小人哉樊須也」,六藝其中也有藝術,並非不許學。孔子還說:吾不如老農。農工都是業,這裡說「為國」應注重國家,要想辦國家的事情,必須另一個辦法,要是治理國家,要緊的是禮。莫非子路他沒有禮嗎?「其言不讓」,孔子不說子路的「志」,而是他說的「話」一點遜讓都沒有。因為子路少禮少讓,所以哂之。若不是為國,其言不讓還可以,若要治國,其言不讓,這不可以。 你們必須念完十三經才能說話,否則說話就錯。所以想用中國文化,必得讀盡十三經。翻譯佛經,必得是精通三藏的法師。若淨土宗,便不許講,只說信願行,什麼原故?必得先會講三藏經典,才可以講淨土宗,也只是講文而已,若是其中的義理,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而且佛與佛見面,見面心照,開口便錯。 吾沒有離開前人的講法,而且還有前人沒有講的,吾講出數個來。下回為大家講文理,為大家指出如何做。 |
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非邦也與。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
最後一段,有人說是師弟問答,或者說是孔子自問自答。吾採焦氏筆乘,其他講的不圓融。 這一章書的字不能改,何晏以「率」作卒,惟作「唯」,依「唯」字便好講,長者叫「唯而起,不能喏」,所以此處「唯」字要一逗。 「唯,」 孔子說,曾點立刻「哦!」明白了。 「求則非邦也與。」 曾點又問:「求則非邦也與」,莫非冉求不是辦邦國之事嗎?因為前面冉求說五六十,六七十,這是作大夫宰官的官,並不是治國的官。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非邦也與。」 孔子說「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與」,文王百里,成湯七十里為國,這五六十也是國。列國有滕、薛都是小國,孔子說「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滕薛也只幾十里地,說得小就算不上邦家嗎? 「唯,赤則非邦也與?」 「唯」,哦!曾點連連地說「是」。接著問,公西赤莫非他不治邦國嗎? 「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孔子說:「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二諸侯見面叫會,多諸侯盟誓為同,上國家朝廷,這不是國家嗎?不是諸侯嗎?沒國家那來的諸侯? 看這種文法變化,孔子沒有答說什麼地點,接著再為曾點解釋,「赤也為之小」雖然公西華自己說是小相,公西華當小相,「誰能為之小」除公西華當小相,那一個人能當大相呢?除他當大相,無人能當大相了。 為國必以讓者,書經記載,從堯至周為止,都是讓。堯舜禹湯為好,桀紂為壞,所以湯伐桀,武王伐紂。當領袖的人,都要「能自得師者王,謂己莫若者亡」(書經等書都押韻)。必得自己找老師,內心謙虛以為自己不行。文王以姜子牙為尚父。桓公得管仲,事以仲父。孔子聖人,以師襄、郯子為師。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必隨從他而唱和。問禮於老聃。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學什麼,就得自己去找老師,例如教幼稚園的學問,你不會就必須跟人學。中庸說:「君子之道,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 能為「王」就可以興起來,若是「亡」就衰敗了。孔子告訴曾點,「其言不讓」曾點就知道了。大家要學這二句:處處謙恭、處處責備自己,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就是「王」興旺之時也。這一點必須謹記。 |
|
┌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學記—藏脩息游。 |
|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得溫故知新,才可以為人師。學而時習之,至死不息,才有根基,若飄飄浮浮,到時便不能用。會一字就會一句,就會全篇、一本。會一本,四庫全書就都會了。例如習字,會寫一「永」字,就會寫其他字。 求學必須溫習,學記有「藏脩習游」,「藏」是什麼也不動作的時候,讀完會念,念進去的時候就是藏,也就是默而識之,時刻不能忘記。大家學淨土想求往生,你們今日還不行。「脩」修業時候全副精神在學上,也須一心不亂。「游」必須出去遊,只在家中不出遊,不免呆板,會眼光如豆。像三家村的土學究,一輩子沒見過山。如揚州十里洋場沒有山,以為有山是奇怪。到濟南見山,才知是山,曾點所說就是「游」。「習」必須溫習,所學過的必須實習,如此便沒有不成功的,這就是儒家的一心不亂。 圓通章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就是一心,相繼是接繼不斷。並不是其他事都不能幹,但看會不會用。彌陀經說,眾鳥演法,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吾見一切都是阿彌陀變化所作,什麼原故?因為這都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的原故。 |
|
這一節書,開頭孔子云:「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總算吾長你一日,比你們老,無用處了,既然老而無用,就在家裡睡大覺嗎?孔子周遊列國所為何來?為什麼到各國都不幹?所謂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則止,這是孔子的志向。出來當領袖,是為自己,還是為他人?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所以出來是為大家。堯舜禹湯文武都是為大家,不是為自己,這是聖人,出來都為他人,除此以外,或者之後的皇帝都不行。 漢高祖、唐太宗都是為自己,為自己的人也有知道為民的,因為財散則民聚,他們懂得必須兩方面兼顧,還懂得用人。其餘的桀紂等皇帝都是為自己享受,所以都沒有好結果,被抄家,只有元朝逃回北方,清朝是讓出天下,但皇陵也被掘墳,沒一點好結果。 孔子以道事君,為政要為百姓,三諫不聽則去,但各國不聽,所以孔子離去。如衛靈公問陣,孔子不答而去,並不是孔子不會,孔子說:「我戰則克,祭則得福」。 孔子有所本,易繫辭說:「藏器於身」器,才用,學在身上千萬要藏起來,俗語云:真人不露相,等待時機可用才用,否則是自作賤。又說:「顯諸仁,藏諸用」(弟子們問仁,孔子有多種答復)仁有種種變化,仁,有兩方面,一為諸善,二不為諸惡。仁明白顯出來,拿出來為大家辦事,使大家沾你的恩惠。釋尊為「能仁」,能是各種才能,仁在印度叫「慈悲」。「藏諸用」,會的技能都藏起來,如孔子說:我無知也。曰執射乎?執御乎?吾執御。我學什麼?執御還是執射,孔子認為他都不會,是真不會嗎?用是要人來求,合符孔子的法則就做,用之則行,不要我的法則,我就收藏起來,「舍之則藏」,這只有顏子能如此,所以孔子說:「唯我與爾有是夫」。 這「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一套,二三子都忘了,所以說:居家不必發牢騷,應該藏起來,若人知你不錯,你就要拿出本事來看看。人不知而不慍,人知道你時拿出什麼來用,並沒說做官、治國、平天下等事。 |
四個人當中,子路直率,開口「千乘之國」,說治大國。世人不用,子路等人不明白孔子的意思,直率卒然而答,所以一開口就說治國。說治國也好,治國有治理之道,要以禮治國,但是子路「其言不讓」,到命終都是依言行事,說如何辦就如何辦。衛國動亂時,孔子說高柴能回來,子路恐怕會死於動亂。事君是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他們是用你子路的勇武,不是用你的道,子路果然死於衛國之亂,不知進也不知退。 其餘人見子路說完孔子冷笑,冉求就改說治小國,這仍是辦政治。方五六十,冉求也知道孔子注重禮樂治國,所以說自己只能夠足民,至於禮 |
|
|
唯獨曾點不說,坐在另一處。孔子問到他,還抱著瑟,曾點說,我無才能辦不了。孔子說,大家只是說說志向,發發志願而已。曾點這才放下琴,說我的志向在禮樂教化,治國的事都不談。他懂得孔子「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天下無道久矣,道傳不出去,必得隱居以求其志。孔子就是如此,孔子傳道,人們都不要,回來魯國刪六經,作春秋,孔子的身分不該作春秋,故云:「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孔子作春秋寓褒貶,亂臣賊子懼。救當世用口,救百世用書,所以曾點願在家教學,造就人才。孔子說,吾同情你,實在並不是孔子同情曾點,而是曾點同情孔子,他懂得孔子的意思。 |
|
唯、惟,固然可以通用,但是「唯」的講法比較顯然,曾點用口答應。孔子說,曾點答:「是這麼樣」。 子路為國不讓,注重「國」字。冉求的志向莫非不是為國嗎?老師為何不笑冉求呢?孔子答說,六七十里就不是國嗎?滕薛都是小國。那赤並未說國,就不是治國嗎?孔子答說,若不是國,怎會有宗廟?我不反對子路的治大國,只是「哂其其言不讓」而已。 你們只聽吾這樣講,也不行,必須誦讀熟記,然後一碰到事情才可以用。如沉在水底,一碰都能興起來。李太白,下筆千言,倚馬可待。孟子,資之深,則左右逢其源。辦事都是當時就得辦,沒有等待一段時候查查書的。所以自古作官必由讀書人,書熟還必須回味。現今主張墮胎,民族主義還能存在嗎? |
|
●明人十七字詩: 《古今譚概》云:(明)正德間有無賴子好作十七字詩,觸目成詠。時天旱,府守祈雨未誠,神無感應,其人作詩嘲之曰: 「太守出禱雨,萬民皆喜悅:昨夜推窗看,見月。」 守知,令人捕至,曰「汝善作十七字詩耶?試再吟之,佳則釋爾。」即以自己別號西坡命題,其人應聲曰: 「古人號東坡,今人號西坡;若將兩人較,差多。」(吾是西坡) 守大怒責十八板,其人又吟曰: 「作詩十七字,被責一十八;若上萬言書,打殺。」 令充軍,其舅也是讀書人,作詩云: 「發配到漁陽,見舅如見娘,兩人齊下淚,三行。」 其舅只有一目。 |
顏淵第十二
一 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
「顏淵問仁。」 孔子提倡仁,顏子何必須要問?這是溫故,又求新,孔子對不同種程度所答都不同。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克己復禮為仁」,有人作「克,己復禮」,或作「克己,復禮」,吾從後面一說。自上至下說,當領袖的一日克己復禮,天下皆歸仁。 克,制服自己,控制自己。如「我戰則克」的「克」。有人在社會上擾亂,不能怨他們,所謂「不教而殺,謂之虐」,他們沒有受過教育必定如此。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要怨在上的領導人。禹王在路上見到罪人,就下車同情他,說「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堯舜當天下王時無罪人,為何到我領導時就有罪人?知道這個道理就必須克己,反求諸己,對人不起處自己要改。若一而再,再而三的反省改過,他還對我們不好,那他就是妄人而已。他墮他的地獄,我讓他,我升我的天堂。否則怨對方,就造罪業,吃虧仍在自己。 大家學克己,克己有什麼辦法?「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從禮上學,所以吾要你們學「常禮舉要」,先在禮上漸漸學成功。第一步先克己,先三省吾身,改自己,一改就合禮。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欲寡過而未能也。只要能「克己復禮」就是仁。凡事別責怪人,先自己改,對人別缺少禮,對得起人,就是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一日克己復禮」,只要有一天克己復禮就不得了,普通人一天也做不到,曾子為什麼能成功?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天天省察,所以孔子之道,除了顏子能悟之外,就是曾子能得。 國家領袖,一日只要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天下都學仁,例如文王的仁風度化了芮虞二國。虞芮二國相爭,求周文王裁斷,一入周文王的國境,全國相讓,於是兩君慚愧而退。這就是克己復禮的力量,使天下歸仁。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為仁由己」,想要行仁的德性,不在別人身上,仁不仁全在自己身上。有人說,想行仁卻無對象,沒有其他人,如何行仁?古書說:「高明之家,鬼闞其室」,周遭左右真沒有人嗎?大學說,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至少有五鬼,要不愧衾影。何必一定要有人才能行仁?行仁就在自己身上。 「顏淵曰:請問其目。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子聽後當然懂,「曰:請問其目」,「克己復禮」是總綱,目是細目,顏子懂,謙虛怕錯,請老師再舉條目。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段注疏注得亂七八糟,有講對的,也有不甚對的。這四句,視必須在前,聽是其次,不能顛倒次序。其他地方或許有不同的次序,版本不同的緣故。必須視先、聽次,佛經云六根、六塵、六識,眼耳在前,也有耳在前者,但較少,如聞思修。三字經「首孝弟,次見聞」,先見,而後聽從人講,再思修。 不合乎禮者別看,電視少看,眼不見為淨。家中的電視機,吾只看看京劇,因為為了教育,今日沒有教育,只要京劇還保存有「禮」。如喝茶,必坐而正冠等。現代的話劇不要看,專提倡家庭革命。報紙只看大標題,關乎國家大事者看看,殺盜婬妄的新聞一律不看。「非禮勿聽」,耳不聽,心不煩,六塵汙染真如本性,都不看,不聽,必須藏護六根。「非禮勿言」惹人起煩惱昀話一概不說,「非禮勿動」,動指心意的起動。若懂身口意三業,便知聖人是佛佛道同。一見不合禮的事,要八風吹不動,什麼不動?不動心。視聽是身,言是口,動是意。集釋採王氏的說法,動是心。焦氏筆乘講「默而識之」,心默而識之,這是實相念佛的法,不到程度不可說。 自己合禮,在社會是君子,現今消災得花報,不證果也能一、二生不落三塗。一享福就糊塗了,成了三世冤。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學佛才有辦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回雖不敏,請事斯語」,事是信受奉行,依此照辦。 諸位依著這來辦,現今就是君子,現世得花報,學佛才有辦法。 |
二 仲弓問仁。 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
上一章顏淵問仁,孔子答「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克己復禮」,這句是古言語,孔子引證古人的言語,孔子雖然是聖人卻處處不作主,還處處皆有所本。孔子引古人言語答覆顏淵,顏淵再請問其目。因為這句古言語,大家都知道,但是內容不知道,所以請問其目。孔夫子答說,非禮勿視、聽、言、動,動是心業,眼、耳是身業,言是語業,就是身口意三業。 |
「仲弓問仁。」 如今是仲弓問仁,仲弓也是德行科的大賢。為什麼顏淵篇起首先列顏子、仲弓問仁?因為仁不好講,古來有人學了多少年,仍說錯,如韓昌黎云:「博愛之謂仁。」愛是七情,仁不是七情。 仲弓問仁,孔子答六句,二句是一事,分三件事。孔子答:「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是一件事。傳云:「出門如賓,使民如祭」,孔子也拿古語來說。如此可以想見今日的西坡為何了。後二句,是否古語,不得而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另一事。「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又另一事。「仲弓曰:雍雖不敏」以下,仲弓所說與上章同,可以略而不釋。 「子曰:出門如見大賓;」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古人編這個古言語,就是給大家說的,誰來學就給誰說,上自天子,下至乞丐,都得學。這是對在位者說,因為孔子那時候,君不君,臣不臣,所以先說在上者。堯舜率天下以仁,百姓從之為仁,桀紂率天下以暴,人民也從之為暴。大賓是朝會或會同,大祭是祭太廟、祭天,這兩件事情很多,格外嚴肅,所以賓、祭都說「大」。在上位者若懂大賓、大祭,百姓就知出門做客,在自家屋裡祭祀。 |
|
你們比起別處的人還可以,若相望於古今,那你們就不行了。你們只有禮貌,這已經能上道了。「立足當與古人爭」,必須講德行,所以出門必須如會大賓,必須規規矩矩,你們出外作客必須講禮貌。吾在家穿著破爛,講經則穿得闊綽,這是為恭敬對方。捉襟見肘,也得有規矩。 「使民如承大祭;」 「使民如承大祭」,見大賓,承大祭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不願接受的事,因為此事對你沒有好處,不要以此事加於他人的身上。比如對著人,口裡哼一聲,兩眼望青天,這只是小事,你就不悅了,何況大事?這是沒有恕道,有己無人,不僅學儒不成,學佛也不會成功,因為眾生都是互相為父母。豈可今生視人如仇人?這些都都是惑,都是業,二者有連帶關係。若不往生,這都是惑。 「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在邦,仕於諸侯之邦。事辦錯了,別往他人身上推,別怨天尤人。在家指士大夫家,也是如此,必須無怨。例如在一個商店當文書,也必須盡力,總之盡要自己本分。吾流亡在四川八年,對四川人印象好,縱使為佣人也盡心力,既使要辭職了,在找別的佣人期間,他還盡心幫佣,風俗就是如此。這兩句或許是孔子的話。 「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仲弓曰,雍雖人不聰明,遵照這幾句話。 |
三 司馬牛問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 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
這一章很難講,難在太多注解。 「司馬牛問仁。」 司馬牛一家都在宋國辦事,司馬桓魋就是他的兄弟,而且他的兄弟並非一人,唯獨司馬牛到魯國跟孔子學。桓魋造反,其餘兄弟都來幫助,司馬牛不幫助,因為他接受了孔子教化,他的兄弟犯上作亂,縱使成功也是篡位,弒父與君,人都可以殺之。司馬牛返回魯國,並不是孔子找他,而是他來找孔子。 「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司馬牛一肚子心事,拿不定主意,是為國家?還是為自家兄弟?二者不能同時,很作難,所以問仁。孔子知道他的心事,子曰:仁者其言也訒。刀切物不快曰訒,就是鈍的意思。如學佛有利根、鈍根,聞十而不能悟一就是鈍。孔子這是比喻,訒是比喻說話說不出口來,很難說。孔子說你要問仁,有什麼話你要兩邊作難,不能隨便說,要能作難不隨便說,這就是仁。 「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司馬牛是當局者迷,再問,仁就是這樣子嗎?孔子說「為之難」,為,辦這個事很難,說話不就很難嗎?不就是說不出口來嗎? 這必須懂文義,意在言外。你們大家要是有自己為難的事,自己為難,說出來幹什麼?是希望別人幫助辦理,或望希別人為你出主意,否則,何必找人說話?若揚惡隱善,說他人的壞處,不如不說好。你想要對方幫你,他幫得了你的忙嗎?若他與你差不多,反而使他作難,跟他談心事,想要他為你出主意,不只要有勇,還須有智,他有這種能力嗎?他若是辦不了又為你傳揚開來,這就更不好,這是人情事故。所以你不忍言,就是替對方設想,心中就有仁了。 |
四 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 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
吾妄作聰明,認為這二節書,或許是一節書,因為前後二者有關係。 「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下面經文,司馬牛再問的句型也同上一章。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這兩句話就真解決司馬牛一肚子的心事了。孔子告訴司馬牛,你自己省察,不必管環境,不必管人,只問你自己。內省是自己省察自己,省察什麼事?你辦出來的事都對起人,誰也沒害他,這就沒有心病了。誰都對得起,別人對不起你是另一回事,這又有什麼關係,這樣有什麼好憂愁,有什麼好恐懼呢?至於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那一套,那是奸賊。 司馬牛的憂可以了解,為什麼說懼?因為他的兄弟既使篡位成了也不好,免不了憂愁,不成功就有滅門抄家之禍,所以恐懼,司馬牛憂懼都有。 |
有另一種釋。認為「仁之器重,其為道遠」,故孔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仁很難講,其道甚大,孔子輕意不說仁字,所以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顏子問仁,程度到了,不得已所以講仁,對其餘人極少說,實在因為是說了也不懂,其實孔子講命、講仁的地處很多。子不語怪力亂神,南宮适問力:「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孔子不答。這兩節書,不可不注意字眼。作詩,講究練字。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利不是指財產,易云「元亨利貞」,聖人利萬物,佛家自利利他,「利」字難講。子貢問「博施於眾」,孔子答「堯舜其猶病諸」,博施於眾就是利。有人說:「子罕言利」罕是少,非「不」,不是不講,是少講。「與命」,可與講命。「與仁」,可與講仁。 「言」「語」有什麼區別?注重這個「言、語」二字,口到、眼到、心到,一字不能錯過。不問自說曰言,有人來問而答曰語,如論語,孔子對怪力亂神有人來問,一概不說。利,孔子自己少說。 阿彌陀經是「無問自說」,這那一個人能懂?今日的西坡,他如何能知道?不造業,如何入胎?「引業」掌握投胎,而且又有俱生惑。惑業苦就是因緣果,因果之中,無緣不生,全在緣,因就是親因緣,也是緣。 |
|
司馬牛只要不幫助弟兄篡國就可以了,也不幫助 |
五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
「亡」就是今日說的「無」,論語是孔子沒世之後,弟子們所編輯的,論語所說不僅一回事,歷經多少年,很零碎,但是編者也有略加分類,分二十類,也有次序。魯論是如此,齊論又不同。 前一章司馬牛問仁,孔子答仁者有難說出口的話,不能隨便說,到這一章就很明顯了。司馬牛為了什麼事?前二 司馬牛是宋人,宋在山東、河南交接處,他一家人都在宋作官。那時是封建社會,古代從伏羲氏開文化的先河,到周代就很完備了,周公立下規定,諸侯封地,也是子子孫孫接續相繼,諸侯所用的大夫也世襲。即使農工商也分邊,士的兒子恆為士人,工人兒子恆為工人,因為這是家傳的緣故。從前不是三代為醫,不找他看病,有家傳的緣故。此時司馬牛兄弟都在宋為大夫,世世受俸祿,他的兄長司馬桓魋官大,孔子曾被桓魋圍困,後來微服而過宋,他想殺孔子。在宋國想篡位,要殺 真讀書、修道,為國家辦事者,家庭能不缺就是好,愈添設備,多一條設備,心就掛礙一條。對學佛人,臨終萬緣放下就難了,大家都知富裕的快樂,不知貧乏的樂處。古人說:有福難得亂世貧。財乃五家共有,大家都喜歡找麻煩。 |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司馬牛來與子夏談,說人人都有兄弟,而我獨獨無,意思就是人家的兄弟都好,我家兄弟不好,等於是沒有兄弟。舜的兄弟要殺舜,盜蹠為柳下惠的兄弟,而且姐妹為妓。朱溫篡唐,他的兄長朱三罵他。老子云:「六親不和有孝慈」,家平安有何孝慈可言?閔子騫的孝,因為他繼母的虐待。國亂方出忠臣,文天祥、張巡等都是,君子在太平、亂世,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子夏說,我曾聽過,沒有說聽什麼人所說,不是老師就是朋友,或者古人,孔子也引用「古諺有云、詩云」等,大家可以學這一點。父親創造,兒子闡述,聖人才有資格創造。多讀書之後,見人就知這人如何,不必神通。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人的生死有天命定下,例如孔子為匡人圍困,孔子云:「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到宋國,被桓魋圍困,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人的富貴貧賤,也不是由你作主,也在乎天。本性是一定的,但是富貴定不住,天道無常,加於有德,來來回換。 為什麼說「由命由天」,因為司馬牛家人造反,是否與他扯上也不一定,所以不須憂慮。你在宋有俸祿,如今出來則富貴在天,一人有一人的俸祿,也沒有關係。若想出來,但說話要有分寸。子夏把司馬牛要走的路說出來,由他自己選擇。但生死富貴在命在天,也能自己轉變。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這也是古語。俞曲園云古書「失」「佚」相通,當「損失」說意義較顯然,當「安逸」不顯然,都可以說得通,可采「損失」的講法。君子有道,對一切毋不敬,存敬戒之心,只要自己裡外無錯誤。敬在內,凡事存心敬,凡事謹慎辦。對人恭而有禮,恭表現在外,一切都有禮節,該用什麼禮節就用什麼禮節。禮多人不怪,讀書多了,容易犯「恭而無禮則勞」的毛病,勞是讓對方不安,令人肉麻。所以「節」是不過,也不不及,這很要緊。這是古語,也不是子夏所說。 |
|
能如上二句就可轉變,也可造命,也可感天。這是對上,對下如何?這也是古語,只要敬而無失,恭而有禮,四海之內都是兄弟,從前中國北西都有海,只要忠信篤敬,在蠻貊之邦也可行得通,今日就不行了。 「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以下是子夏所說,「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你怎麼憂愁沒有兄弟呢? 你們的家庭好壞不必管,因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你只要盡本分,對得起他,恭而無失,敬而有禮,吃虧方佔大便宜。我們學佛者應忍辱,在家若無人來辱,何處有辱可忍?人對我們惡,愈成就忍辱工夫,愈增道德。讀書在明理也。 |
六 子張問明。 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 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
「子張問明。」 子張問明,如何明白?明白好不容易,明白的反義為迷惑顛倒,如何能明白。子張另外還問達,明是明,達是達,佛家云三明六通,佛才是達。 |
「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 愬即「訴」字。 譖、訴都是說話,差別就在「浸潤」「膚受」上。浸潤是水撒在地上,有溼處水就潤往那個地方,若是乾處水也不去潤。想說某人壞話,不明說,就是譖。 膚,皮膚,皮膚接受了。皮膚受多了,就要往心裡走,用很輕微的辦法說人壞說,例如有人問甲如何?對方不回答,但有表情,此表情就是譖。若只答某人不甚可靠,也不說他的壞話,就是愬,久之就往心裡走。說好人、壞人都有這種情形,你們必須多讀書,多辦事,多碰釘子,但是必須知道如何碰,下次必須全部改過,不可「好了瘡疤忘了痛」。所以這很難,必須有良師益友,經驗久了,遇事不是就不會疑惑了,而是與別人兩樣,一想即明白,別人來說「浸潤之譖,膚受之愬」,在我們這裡不行,他就行不通。 閻浮提這個地方,六根以耳為尊,華嚴經說,為眾生說法,耳根也在眼根的前頭。佛固然可以幫助儒,儒也有助於佛,古來大師都通儒家經典,佛儒合之則雙美,離之則兩傷。耳根軟必定敗家,所謂:「親戚遠來香,鄰居高大牆」,鄰居彼此住得近,串門子就多,所以要高大牆。必須自己能做主,當小領袖,耳根軟就不行。領導大團體,耳根軟的人不能信仰。若有主見,縱使明著來說,也能判斷。吾說此,並不是你們現今就能做到,吾雖比你們有經驗,但不是都懂。你們雖然做不到,有此存心,處處練習。辦的事情就明白了 |
|
「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常人說:某人看得近,某人看得遠。若浸潤、膚譖等都不行,辦事不但明而且能遠。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古人辦事要「百年大計」,蓋房子也必須做幾百年計,例如山東蓋房子土大牆堅固,草房也必須三百年。 孟子云,左右皆曰可用,國人皆曰可用,然後查之。要殺人也要如此。這一段孟子說得比較顯明,孔夫子則說的渾涵。 |
七 子貢問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問辦政治,孔子說,辦政治,必須先民生主義,百姓必須足食。第二必須足兵,兵並不是指人,原先解釋為武器,打仗的是「士」,士執兵,後來沿襲為服役為當兵,失了本義。 首先國家必須有吃的,食要緊,食足之後還必須預備好武器,那沒有執兵的士嗎?周朝百姓都必須服役,周朝徵兵,要「不違農時」。如今學古時的徵兵制,後來才有招兵買馬的募兵制。足食之後,百姓才能足,百姓就是士。「民信之矣」國家有信用嗎?必須百姓先相信你。辦政治必須要有這三條。 今日雖足食,但吃的多是毒藥,足食等於足毒,也不足食。如今還可以足兵,靠得是美國,至於信則沒有,所以三條都缺。這些事,並不是一二個人的責任,匹夫匹婦都有責任。若由一二人負責,大家不可倒他的架,政治必得用讀書人。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 子貢說:若到不得已處,可去一條,三者要先去除那一條?孔子說去兵。三條都不能去,不得已時去兵,沒武器還行,揭竿而起,拿石頭木棍也能拚命。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子貢又說,其餘二條,遇到有辦不到時,二條中再去那一條?孔子說去食。為什麼去食?去食不是餓死了嗎?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孔子不必等子貢問就自己為他說了。因為「自古皆有死」有食物吃也得死,打仗時有食物吃也得死。太平時,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不得而食之,有錢有勢也得死。但是「民信」不能去,百姓對國家的信仰不能去,去了就亡國。家中縱使有錢,若家不和,就會敗家。聯合國說的話,愛因斯坦的語,都沒有用處,仁義禮智信才有大用處。 忠臣縱不懂得佛法,死了也必定生到天堂。文天祥不投降,張巡守睢陽殺自己的妻妾給眾人食,最終民心不散,這生雖歿,但是他多少能生往天堂。曹操、王莽當時就下地獄。請問:誰智?誰不智? |
八 棘子成曰: 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 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鞹,猶犬羊之鞹。 |
為省時間,只講采取的注解,考據則略過。棘子成是衛國人,與魯國鄰近,所以孔子說:魯衛之地,兄弟之邦。棘子成在衛國出仕,他的先祖是殷人,世代為學者,但是思想不同於孔子。 只要是為利益大家,方法不同也無傷,老子、楊朱、墨翟都是為利益大家,和今人不同。棘子成與孔子學說不同,孔子問禮於老聃,禮有規矩。老子對孔子說「去子之驕」,孔子很贊歎老子。巢父、許由、原壤,孔子也沒有說他們不好。又如長沮、桀溺,孔子也沒有毀謗,孔子與老友原壤交情極篤。原壤不通人情事故,如何能齊家治國?若不能齊治,更不能成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我們現今學這個,誰也不求,是自己求往好路走,求人不如求己,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求心不求佛。 從前稱孔廟為「文廟」,講究文化,有文章制度。文在外,內為本質,本質是直率不曲,直率就是誠,不是壞事,禮貌也不是壞事。孔子以外其餘學說,只取文質其中之一,孔子是文質二者合論。如有人問君子,孔子說:「文質彬彬,然 你們的本質好,只是所受的教育不好,今人本質也變了。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 棘子成與子貢談話,他說:「君子質而已矣」君子采取本質好就可以了,「何以文為」何必又有規矩?一說質一說文,棘子成認為只取質就可以了。棘子成知道與這孔子學說不同。 這是棘子成與子貢談。大家先思惟思惟,你要如何回答。吾在作詩的功夫上,曾如此用功五年,貢高我慢的習氣於是消除了,知道自己不行,學問才進步。詩文要作的好,在思想見識上,方法只是陪襯而已。做詩文如唱戲的樂器板眼,全在角色的「唸唱作打」四個字上。 「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子貢回答,可惜夫子,這是指稱棘子成,可惜你說君子「何以文為」,不說「你說質而已矣」,這是作文章,先作結論。 「駟不及舌」,你說出來的話,收不回去了。從前沒有電報,最快的工具為馬,兵車駟馬,說話一出口,駟馬追不回來。 從前到元朝的祖師也注帶業往生,怎麼能說「以前未說帶業往生」?而西坡他自己說到清代才說帶業往生,為何「西坡」要全噴在後人身上?這也是駟不及舌,收不回來了。說消業往生,他要到何時才消完今日的業?業有表色之業,至於無表色之印象,如何消?他出諸口,又筆諸書。孔子告誡人說:謹言慎行。又說:其言也訒。 「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鞹,猶犬羊之鞹。」 率真有什麼不好?以下是子貢解釋,「文猶質也」,這段注解很糟,其中朱子最糟。「猶」一字,錯講,則全部意思都變了。有了文就是有了質,有了質就是有了文,不能更改,質就算文,文就算質,這兩句說出棘子成的意思。 下面是子貢的意思。如果依您的說法,虎豹與犬羊都有皮,毛長在皮上,皮是皮,毛是毛,虎豹皮與犬羊皮,那一種比較尊貴?若一樣,為什麼不披犬羊之皮,為什麼大家要披虎豹之皮?若文質都一樣,為什麼教師的西席要鋪「皋比」虎皮,而不鋪犬羊皮?所以文質不能離開。文是文,質是質。若去除禮文, |
九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 魯哀公問有若,年饑費用不足,怎麼辦呢?他是 左傳記載魯宣公十六年的稅收,除了原來徵收十分之一外,又按畝再收十分之一,意思就是再加上一倍的稅收(田賦),所以孔子作春秋,就書記這一段,認為這不合禮。 有若對曰,盍徹乎!「徹」是周的納稅法之一,又說是井田的稅法。徹就是貢助法,吾不能考據。徹法大概是十分取一的稅法,但是法久則弊,井田之中,好的土地大家都要,不好的才給國家,所以除井田外,另外再加一分稅,就是「二」。有若回答說,何不行徹法呢? 「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 哀公說,早已不是實行徹法,已經十分收二了,二已經不足,你叫我只行徹,又去一半,更不足了。 有若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有子難道不知道這個事實嗎?為什麼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古時候有人送一顆梨子來,大家庭不能分,便搗成碎,倒入井中,大家喝了都知道是梨,全家人心中舒服。當家者還沒有結婚,因為還沒結婚,所以沒有私心。百姓要是足了,當領袖還有不足嗎?百姓是誰的?百姓若不足,你必須操心,一家六口,只有你獨獨好,大家都不滿意,其餘的人會讓你足嗎?你更倒楣。縱使大家好意,非要你吃不可,也只能接受一次,不能常如此,因為人情就是如此,萬法無常。 |
十 子張問:崇德,辨惑。 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祇以異。 |
「子張問:崇德,辨惑。」 子張問崇德、辨惑。 崇,尊崇。德很難講,如仁字也很難懂,只要能依著顏子問仁,孔子答以非禮勿視聽言動,這個仁就是德,仁德合說。能這樣辦就容易了,只是人不肯實行而已。 「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 辨惑,辨明迷惑,遇事迷惑顛倒,拿不定主意,如今要辨別清清楚楚。崇德在主忠信,「主忠信」孔子說了很多次。忠信是主體,忠,忠誠,誠實,不弄假事。信,不欺騙人,不說瞎話,口犯「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四業是不懂法,懂忠信就是有德。再者「徙義」,合理者為義,若所辦不合理,就得快改,找合理的去辦,這就是改毛病,照合理者實行就是德。不必依老子道德經,依此去行,就可以了。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再說辨惑,「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喜愛的人就願他生存,厭惡的人,不論他這個人的好壞,就想要他死,這是人之常情。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既」字很重要,注解者以為是反復,或者說就二人而言,其實是只約一人而說,這是解釋如何辨惑。愛他時如此欲其生,等到厭惡他時又那樣欲其死,對一個人「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一個人有時候愛他,如蜜裡調油,隔日子又想他死,這是迷惑顛倒,沒有辨明決斷的智慧,因為心中沒主意,又要他生,又要他死。 歷史上,自古以來如這樣「惑」者甚多。漢高祖是不得了的人。韓信初來時,高祖看不在眼裏。後來登台拜韓信為將,小卒突然當了大元帥。這時「愛之欲其生」,但劉邦還是存有「惡之欲其死」的心,等到平伏了項羽,對韓信如何?若未存「惡之欲其死」的心,為什麼劉邦不在世以後,呂后能弄死韓信?劉邦心中就是毫無主張,必得「譖愬不行焉」,這不容易。 宋太祖好一些,杯酒釋兵權,未殺功臣,明太祖就大壞。所以古來就是迷惑顛倒。皇帝專制是不好,但是共和也不是今日這等的共和法,誰尊重憲法?亂民專制,等於一人專制,這話就難說了。 「誠不以富,亦祇以異。」 「誠不以富,亦祇以異」,這二句出自詩經小雅,宋儒以為是錯簡。這兩句講不上來,誠不以富就是為仁不富之意,但講不上來,吾也闕疑。 |
十一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 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 齊景公問政。齊桓公因為有管仲保他而稱霸天下,景公則是晏子所保。齊國大夫陳恆的先人陳完,在陳國亂後投奔齊國,陳完人很好,有人預言:五世其昌,到了陳恆受百姓愛戴, 「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問政治如何整齊能作主?孔子對曰,五倫有十層義務,為君者行君道,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景公說「善哉」,說得很對,我很相信,若君不仁,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國家雖有食,誰去吃?因為全亂了,還有心去吃嗎?吃也吃不到心裡去。 五倫社會,全在個人,若父慈子不孝,或父不慈子孝,還可以,若父不父,子不子,就亂了。有一家祖父、父親、孫子三輩出外採薪,回來晚了想求速速返家吃飯。祖父老了走得慢,父親罵說:「你這老東西,不會走快些嗎?」孫子在後面也說:「你這東西,有兒子罵父親的道理嗎?」因果不爽。 |
十二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子路無宿諾。 |
注解的諍論,吾省略過去,但是你們必須知道說法有許多種。 折獄,書中有兩種解釋,普通只有一種說法。折,斷也。獄是打官司,二人各說各話,有爭論,法官給他判斷判斷,誰對誰不對,所以必須二人對審,聽雙方意見,不能聽一面之詞。這是在檢察審判期間,這時都是聽對方的言詞。到後來判決,這是審判官的辦法。 今日之下,古書不能讀明白,人情事故又不通,如何學佛?經文只要一字有變動,意義就大變,所以古人讀書,講究三到,必須口到、眼到、心到。 凡有人打官司,兩方面都得采取,聽原告、被告,然後必須自己決斷。這一章注重判決的人。 「片言」,有人說是一方面。另外有注子解釋為三言兩語,所謂「一片孤城」是指一大片,但是這裡的「片言」是指三言兩句的判決書。若問案必須當場判決,所以從前縣官必須兩榜進士出身,不然不能寫判詞,捐官出身不能當縣官(正堂)。從前有財政、刑名的師爺可以輔佐捐官,都是江南人,有祖傳的。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孔子贊歎他的學生,仲由問案,不必洋洋一大篇,三言兩句批上,兩方都佩服,就解決了,那就是仲由嗎? 一般人自己沒有主見,「浸潤之譖,膚受之愬」,心裏搖搖動動,毫無主張東說聽東,西說聽西。子路不僅問案如此,任何事都決斷。與朋友共、辦事都痛快。子路為什麼能這麼決斷?子路是真明白,為什麼能明白?無欲則剛,剛則明。欲者私心,私心滔滔,如何剛直!所以諸位應當學:第一誠實,第二少欲,有欲望不僅在社會上站不住,學佛也白學了,如何能「往生」?倒是「枉生」了。 |
「子路無宿諾。」 「子路無宿諾」與上章連不上,而且上一章稱「由」,這章稱「子路」,文理就不通,這應是另一章。有主張連下一章「聽訟」章,合三段為一章。實在是分三章講較好,這裡做三章講。你們要常自求「學而能入」,必得開悟而後學問可以進步。 子路無宿諾。「宿」有作住宿的宿,有人解釋作「豫」,答應人的話不早先說。朱注作:答應人就不能留宿,馬上去辦。 吾主張是「豫」,子路不豫先答應,考慮再說,孔子曾說:「子路有聞,未之能行,惟恐又聞。」子路聽了就去辦,所以不豫先答應,答應後就必須去辦。辦完了,再答應第二條。 上來這兩節書,如此講合理,凡事必須合乎事故人情。 |
十三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孔子說「聽訟」,聽官司,我與別人同樣手續,也是審查完再判,但是這與子路有什麼差別? 「必也」,這二字重要。「使無訟乎」,叫他們爭訟的人官司不打了,打官司是一贏一輸,孔子要使他們不贏不輸。 舜時皋陶訂五刑,書經云:「刑期無刑」,堯舜時沒有犯人,獄中長草。有虞芮二個諸侯爭訟,入文王的邦國,看到人人讓,於是慚而不訟。 孔子為什麼能使人們無訟?能無訟者,國家足食後,最重要在教育。若沒有教育,百姓犯法就是不教而誅,所以大禹下車泣囚,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教書與當醫生,做不好就下十八層地獄。又有人說:一輩子當官,三輩子打磚。或稱做「叫街」,乞丐叫街不上門,上門不叫街。從前當乞丐也都有規矩,今日作官,也沒規矩。 我們縱使不作官,在家為家長,在店為店主,想讓家庭和睦、店能存在,就決不可說別人不好,怨只怨自己。自己為領導之人,若屬下不和樂,也要怪罪在朕躬,所謂:「六親不和出孝子」,舜居於家,號淘泣於天地,終於感化父母昆弟。所以舜王能當聖人,他或許不學佛,也巍巍乎高高在天上。若舜的弟弟象則墮地獄,萬劫難復。 |
十四 子張問政。 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
論語下論問題很多,漢儒還可依從,宋儒則都不可依從,他們罵子張十分超過。宋儒說主敬存誠,今日學佛人邊注疏邊罵,主敬存誠還說得上來嗎?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子張問政,孔子說「居之無倦」。居,居心、居官、居家三種說法都可通。例如居家,有家政,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辦家政要無倦,也不可隨便模糊。幾口人就是小國家,必須使大家整齊,相親相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居官更須無倦,所拿的薪水都是民脂民膏,所謂「爾俸爾碌,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居心更要緊,先心正才能居家、居官。 無倦,不論受如何辛苦,不能懶惰嫌麻煩。 「行之以忠。」 「行之以忠」居家居官,一動就是行,就是業。一動就是大乘起信論說的業相,再為能見、所見相。十二因緣也說無明緣行,行就是造業,一造業就入胎,就是識。忠,自始至終,心安於正當中為人辦事,不能偏私。 |
十五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
這一章略過,以前曾經講過。 |
十六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
儒家著重眼前,講道理若不聽,就有人「清議」講公道話。古來都有清議,民國前五年還有,今日就沒有了。大江以南多茶館,有不平的事,講究「談茶」,輸者則盡付茶資,這叫清議,說公道話。今日有什麼?有法律的正式條文,可以墮胎,講究滅種,這是自古以來所沒有的。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 清議時,對有理的一 「不成人之惡,」 必得更加下一句「不成人之惡」,要為他解決、解勸。否則,各幹各的,佛家叫小乘,儒家叫小人儒。 「不成人之惡」,必須說法解決,勸化人的惡事,使他不做。因為他現在起貪瞋癡,將來就入地獄。你救他也有好處,若不勸也不幫助,就是小乘。還有更壞的,叫「成人之惡」,挑撥人們感情交惡者,就是小人,誰辦惡事,幫助他。如取梯子給小偷,買釣具給釣魚的人,這是成人之惡事,不可為。若幫助小偷,偷自家財物,可以,那是好肚量,王獻之就是如此。 「小人反是。」 「小人反是」,小人見人辦好事嫉妒,辦壞事則和他志同道合,幫助他成惡事。雖然世間法律,不治小人罪,但是因果不饒人。因果不爽,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
十七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 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 三家把持魯政,也辦不好,孔子是老前輩、大聖人,所以季康子來向孔子問政。孔子對於弟子來問政,就答什麼。對於季康子問政,孔子的答復也有用意。你季氏三 「孔子對曰:政者正也,」 「政者,正也。」中國文字,要認識不容易,正者,不是歪。辦事必得正,纔是政治。 「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子帥以正」,子指季康子。帥,帥領,做樣子給人看看。你當魯國大卿,下有大夫、士,你指揮不動。傳(漢書第五倫傳)云:「以言教者訟,以身教者從」,也就是大學所說:「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自己有做到才教人如此做,自己沒有過錯才可說人的過錯,所以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你身體力行,自己做得正,對 要學這個!凡事勿責備人,先責備自己。若人能聽,是你的功德,不聽你也有功德。 |
十八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 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
那一章書都有問題,一種注解的問題還少,若集合眾多注就有多種解釋。這本集釋也有他的主體,他的按語為他的主體,所集的注解可做為你的參考。全在自己眼力的判斷,比起只看一種注解好,例如買物品多看幾家,縱使看走眼也知道有若干貨物。雖然可能看走眼,也看過若干注子了。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 季康子為三家大夫,分去 這一章是季康子家犯盜,盜並不是當小賊大盜,說文,私利物也。凡是有私欲貪利就是盜,有欲心就是私心,不是公心。宋儒說:「主敬存誠,懲忿窒欲」,言忠信,毋不敬。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聖人不以聲色教人,有私欲要杜絕不使它發展,但是做到的有幾人?一般人只是記問之學而已,這種學問沒有用,要注重在實行上。 佛家說「不與取」就是盜,一般人以為不合理,其實儒家也是主張「凡起欲心希望要得到」就是盜。「盜」這個字,「從水從欠從皿」見皿而有欲求心,就已經起盜心了。所以求學與求道不同。季康子憂患國有盜,憂患欺騙他的人,問孔子怎麼辦。 「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孔子說假若你沒有私欲心,沒有看到東西就要的心,凡是爭執、爭物品,都是私心淊淊,你要是沒有私欲心,就無盜了。 你做領導者要無私欲心,上行而下效。開道場就是當小領袖,這不容易,所以我不希望你們辦道場,有了若干人你能控制嗎?領導人若是沒有私欲,「雖賞之不竊」,誰來做盜?就像有「獎盜金」有功勞賞給你,雖賞他也不去當盜,因為大家都有廉恥之心。管子是圖霸的人,他主張用「禮義廉恥」四字,若無恥則國必覆亡,無恥則無所不為了。大家想想,今日是何等局面?天天有盜,今天出了牢獄明天又當盜,以盜為光榮,恥字喪失了。人一沒有羞恥,就無所不為,凡事須防範。所以必須慎獨,要不愧衾影,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富貴之家鬼闞其事,須防微杜漸,這是心理哲學。 吾只講這一點,你自己必須類推,例如虞芮二國到了文王國境,見全國整齊而不爭,除文王的德性外,這也是虞芮二位 |
十九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季康子問政,自己先說出辦法來,與孔子商議。他辦政治想使國家整齊,讓國家的百姓都有道,說的也好聽。他的辦法是「如殺無道,以就有道」。殺,除了殺死之外,還有廢黜的意思,壞者殺掉,成就好的,使修道者有成,這個說法很對,今日能做到這樣已不錯,很合公理了。今日是殺有道,以就無道。殺人只判三、五年的刑,豈不是殺有道以就無道?讀古書,當看今事,思維類推,今日各國,所作所為都是幫壞人的忙。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你要真正辦政治,使政治上軌道,百姓都好了,何必用殺?近人嘗說:孔子不主張殺。這必須分什麼時候,若是在今日,即使殺他也不改,現在的人死也不怕。四川常起大霧,起初若不小心碰死人要賠錢,後來改判死刑,人人怕碰死人。有一個人霚中碰死人,被處死,此後歷經八年,再也沒有碰死人的事。殺一為了儆百,該殺就得殺。孔子那時候,不必如此,所以孔子認為季康子無須用殺。 「子欲善而民善矣。」 「子欲善而民善矣」這句如何講?季康子你領頭,如果你的心處處做善,民就為善了。由此可知季康子無道,要殺須先殺自己。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下段說比喻。漢儒只重訓詁,宋儒是作文章、發議論,竟不知「德」這個字如何解釋。德是各人辦事情,辦出來的狀況為德,有好德、壞德,心有所得就是德。君子成就的風範,就好比天上吹的風。小人辦事的成就,就好比地上的草,樹的動,草的動,都是因為風的成就,所以百姓向東向西,都看上面的領導。當一位領袖、在家主持家庭當長輩,都不容易,凡事須先責己。 孔子的意思是:季康子你若想殺無道,就必須先辦自己,說得很溫厚。說話不容易,要委曲婉轉。 |
二十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 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 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 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顏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
士,讀書人,做官曰仕。昔日不讀書不懂道理方法,不能做官。今日外國總統是選舉,昔日中國就是選賢與能,今日外國並非選賢與能,乃是選錢。顏子生於今日,也無人選他,卡特花生大王,卻選上總統,可想而知。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 子張問士。士,讀書人,作官叫仕。古時作官必得用讀書人,讀書人才懂道浬,才能辦政治,今日就不是如此。古來中國就有選舉,叫選賢與能。美國等外國的選舉就不是如此,而是選銀元。顏子在今日,沒有人投他的票。卡特是花生大王,卻可選為總統,可想而知了! 我們讀書為士,若是糊塗不能通達,能辦事能讀書嗎?所以子張問如何成士,如何為通達?諸位既然來求學,在外不要發狂以為了不起,吾自認「不通」。外頭的風氣,一味發狂,都可做聖人,當佛的老師,實在是無知妄作。佛所說的經,隨意指出一二字,現今的大師就無法講。真正學,要「學然後知不足」,吾不敢教幼稚園。吾人唯以聖言量為準,世間法誰高過孔子?出世法誰高過釋尊?以孔子、佛為準。能感覺自己不行,學問就能進步,德行也增高了。 「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曰:是聞也,非達也。」 孔子反問,你問達,什麼是達?子張答,邦,邦國;家,大夫家,在國家、大夫家,一提某人大家都知道這個人辦事有能力。孔子說「是聞也,非達也」,你說的是聞,不是達。子張所問,聞、達不分。佛法沒有傳入中國前,名相沒有分析,但精神上仍是如此。所以學佛必須學唯識,可以區別各種名相,分析得很仔細,容易知道各個名相。凡事有體有用,達者在內,聞者在外。 以下是孔子解釋達、聞。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 說到達上,求達的人,本質要直,正直無曲折,而且必須好義。某一件事都有範圍,範圍的重心點,好義是事的正理,是事的重心。質直是本身存心無曲折,若不直就不達,所以說「直達」。好義,只直達不行,還必須常知事的重點在什麼地方,例如吾上課講書,搖鈴就必須上下班,太早上、太早下都不行,否則不合乎義。若同學有問題,必須視繁簡而回答,恐影響下一班。這點很難講,範圍太廣。這一句是自己的條件。 「察顏而觀色,」 還必須看對方的人,他說話的口氣,例如一樣的字,聲音高下快慢都不一樣。觀,察也,觀察人的臉色,七情的表現。色有有表色、無表色,必須察顏觀色,如此自他都明白。 「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 「慮以下人」慮,大柢。恐怕知道對方,心又不曲折,又知禮的重心,這是達了一半,全在「下人」上。 人下生以來,就有俱生的見思惑,若沒有見思惑,就不會投胎下生。見思惑中有貢高我慢,第七識中有「我慢」,乞丐也有慢,天然就有我慢,屬於根本煩惱之一。我們也都有,覺得自己比別人好,就是我在上,別人在下。左傳鄭莊公云:「君子不欲多上人」,上人是比人高。書經說:「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與人一對待,必須看低自己,禮者「尊人卑己」,比如問人是貴姓,自己則稱敝姓,我們中國人送禮叫薄品,外國人則說我將最好的東西送你。易經六十四卦,唯謙卦六爻皆吉,若能如此,在邦必達,在家必達,都能辦得通。 「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 名有藏名、逃名、沽名,自己揚名,真正有道君子連名也不出,爭到手的名也不長久。 下文說「聞」。色,表面。取仁,采取仁。外表假裝謙恭。今日假仁假義也沒有了,昔日是偽君子,今日都是真小人。假裝不了,所做的事與表現都不一樣,大學說:「見君子而後揜然」,其實君子清楚洞見。 「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居之不疑」久了成習慣,不以為自己是假裝的,以為這就是仁,自覺不錯。今人就是如此,一點也不疑惑。此種人,在邦必聞,在家必聞,遇事就爭名。 |
二十一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脩慝、辨惑? 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 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
每段都有若干說法,大家若先預習,講的時候就省事,因為講時只采取其中的一說。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 舞雩在曲阜城外一里地,有壇有碑,人稱曾點所游處。這裡是有風景的地方。有人說孔子等人是祭時來到舞雩臺,本文並沒說,少講可以,凡事不要節外生枝。讀書人「藏焉,修焉,息焉,遊焉」學習要以游以息,孔子出遊,弟子也一同出遊。孔子與門人到舞雩壇,出游、飲食、起居都不離求學,普通人所談都與求道無關。 「曰:敢問崇德、脩慝、辨惑?」 樊遲提出疑問,前面子張已經問這兩條了,現今再加一條,為什麼樊遲再問?因為這三句是古言語,也是聖言量。既是古言語,就有很多人說,說法各有不同。雖然群書經秦火焚毀,但是現今的六經、十三經、易經之中有很多韻文,這些經書都能配琴瑟來念,家絃戶誦,所以能留傳下來。那麼古人不會說白話嗎?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台中與台北說的言語就不同。若是文言文,則「書同文,車同軌」,所以凡公事都用文言,不可以用土話,講土話則各各分裂。所以要滅人的國家,先滅他的文字。今日提倡都學英文,如今台灣是在滅自己的文化,這是什麼政策? 你們聽了必需自己覺悟,今日我們是自滅文化。現今若依古音,我們都不懂,如「曹大家」家古音「姑」,現今的詩韻為宋韻,但離唐代不遠。此章「崇德、修慝、辨惑」ㄉㄜˊ、ㄊㄜˋ、ㄏㄨㄛˋ,押韻是韻文,好記。古代小孩未上學前先念詩,因為好記。 「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 「崇德」德性必須尊崇。「修慝」慝,心藏著,心裡有不可告人的話語,既不是好事,又不是好話,所以必須「修」,修理,改改。如何將藏心昧己的毛病改改,去除。現今非但普通人自私自利,學儒學佛也是如此,將來有什麼成就? |
「惑」佛家也說,身口意三業都是迷惑顛倒,因為有見思惑的原故,如何辦出好事?佛家講斷,儒家講辨,要先辨別明白,什麼是惑,什麼是不惑。樊遲提這三條,請問於孔子。 注者說這是樊遲的壞處,樊遲是文武雙全,我們那一條比得上?後人妄自聰明,如何得了?「善哉問」,而且孔子先讚歎。後人反而說樊遲的不是,也是奇怪。 「先事後得,非崇德與」辦事做什麼?是有所為,還是無所為?各人有各人的事,家有家事,國家社會各有其事,都得知道。辦事,開始為種因,後來為結果。先幹完事,後來辦完事得了結果。不可幹一半,就想結果,如此幹不出事來。例如燒開水,不可燒一半就取來喝。古人辦大事者,叫大器晚成。種空心菜,與種桃、李、蘋果不同。先須受辛苦,受多少辛苦,得多少結果。所以說:只問耕耘,莫論前程。因為屆時必得結果。聖人說「先事後得」,言語語氣都緩和含蓄。 「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 「攻其惡,無攻人之惡」攻者,當改正、改變講。有惡就改。一般人,都容易評別人的錯,而原諒自己的過錯。其,表是自己。找毛病,就找自己的毛病。讀書必須照辦,不是作文章。改毛病,必得天天如此,一週以後就會變樣子。曾子三省,就是日日攻擊自己。自己認為好者,必為壞人,所以佛家趙州和尚說「佛性而變狗」,有覺性而明知故犯,而變為狗。可資警戒!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其次說「辨惑」。惑的事很多,為什麼只說這一點?「一朝之忿」,一朝是短短時間,假設的辭語。看見不如意的事,天天發牢騷,問你有什麼辦法?我沒有辦法。而且各國都如此,這是天下無道久矣。只有君子坦蕩蕩,素位而行,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所以佛對於眾生,不論如何壞,也不憂也不喜;因為眾生本來就帶著惑的緣故,這就是眾生相。 自開天闢地,從來沒有都好的。但是碰到這些事,忍無可忍,過不去,便與他拚命。一肚子忿氣,一時發出來。所謂「一朝之忿,忘其身者」,一忿怒起來誰會不忘?連自己也忘了。「忘其身」既然是拚命,先死者還容易,後死者就困難了。而且「以及其親」人都有父母,但是古人今人有所不同。盜賊如張獻忠、李自成,對自己父母也不變樣,對於老師尚且不殺。父母對子女的情意,自己可死,不使兒子死。如今是連累到父母,子女對於父母是如何啊?到時才後悔不已,有什麼用處? 這一朝之忿,就是起惑;起惑就是造業,造業就得受苦。這與佛學有什麼差別?佛家說惑是三毒,這章舉出的惑是第二的瞋。火燒功德林,這不是惑嗎?由此可見學佛再念孔子書,大有助益。 |
二十二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
諸位要學文理,過去吾只講義理,今日則必須兼講文理。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樊遲問仁」,問仁,孔子是一人一個答法,要看時候,歸元無二路,但是走的路子有所不同。 「問知」,知,智也。「子曰:知人。」知道對方是何等人?在人群社會,辦事必須知人。辦事都要共同辦事,事情沒有一二人能辦成就的。就喝一杯水來說,那要多少人力?所以佛家要報眾生恩,有其道理。事情辦好辦壞,全在人。遇好人辦好事,遇壞人辦壞事;好事給壞人辦也成壞事,壞事讓好人辦也成好事。 |
「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下文,又是另一段。如此文理,大家能通達嗎? 這二段文,必須懂詩的文法,若不懂文法如何瞭解文義? 問仁後,接著問智。樊遲是不懂仁,又問智嗎?「未達」,樊遲豈是二條都不通達嗎?「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二句,是答「知」,也有兼答仁嗎? 子曰:「愛人」。若不懂,為什麼不再問?若懂,也不致於再問第二。樊遲懂的是愛人的仁。所以再問智:孔子說「知人」。孔子也是答智的問題。因為樊遲對知還沒有通達的緣故。孔子於是答「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這二句。專解釋知人的問題。所以下文子夏單對樊遲談智。 這段文理,十分清楚!華嚴經說:「事皆微細,必有微細之智乃能知之。」微者,知幾其神乎?不可見,不可聞。而且微有大微、小微,如地球的轉動,那是大地震,是大微,卻少有人知。起信論說:三細六粗。一動就是業也。 「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這二句是一事。「能使」是接著說,有注者作兩件事,這可以嗎?孔子答:知人,意思是能認識人就是智。不能認識人,不知道他的長處,辦起事來能夠自己辦嗎?孫猴子能,有時他也須請觀音菩薩、天兵天將幫忙。知人者,知某人是直爽人,心不勾勾道道,要將這等人選舉出來。「錯」,不用他,放在旁邊。但是好人少,壞人多,怎麼辦?只要能處處舉直錯枉,就「能使枉者直」改為直人,再來用他,也不棄捨他。 今日的選舉,選的立法委員等都不好,這是誰之過?而是大家「舉枉」的結果。中國如此,外國也如此。 |
|
「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 「見子夏」,求學必須有朋友,所以要尋師訪友。 「鄉」古作曏,俗作嚮,段氏假借作鄉。曏日的時候。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 子夏答復樊遲。 「富哉言乎」孔夫子說這句話,包括很廣,很豐富。這是讚歎的話。以下舉事實以證明。 「舜有天下」之時,堯舜都是垂拱而治。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就已經比不了堯舜。 「選於眾」堯舜用人,在眾人之中選擇人才。 「舉皋陶」,人才之中,皋陶為第一,故舜老了以後,皋陶先逃,不受舜的禪讓,舜才舉禹。 「不仁者遠矣」,不仁的人就離去了,跑了。注解者以為此文有「不仁」而牽扯一些。 |
|
「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子夏又舉湯的故事。伊尹是賢相,夏桀不要而湯要。 這段是很難講的地方。因為在古代是封建世襲制,周家才開始有的。政治制度起初建立起來,有他的好處,但是時久必須變。故殷因於夏禮,周因於殷禮。孔子為東周時代,天子、 今日選舉,不是選於眾,而是選於錢。這種制度的毛病也不小。孔子處在今日的時代,必定沒人選他舉用他。 潘氏集箋引:舉一皋陶,而四凶則不起作用。只要有位一公正的人,他垂拱而治,事情自然整齊。若他不在,那又不一樣了。此事甚微妙,不可思議。 |
二十三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
「子貢問友。」 子貢問交友之道,朋友該如何相處?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 告ㄍㄨˋ。道ㄉㄠˇ引導。 中國自古以來,講究「敏於事,而慎於言」事要很敏捷,而話要少說;今日則興講演,話多傷人;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今日之下,他說他的,我們則少說為妙。不說還可藏拙,一說全露了底。例如論語的注解,漢儒注字就結了,宋儒必得大發議論,於是開啟爭論的端倪。諸位勿在外頭妄自逞能,真實學問到了,要藏也藏不住。自古都是人來找你,否則只有多找麻煩的分。 「忠告」,集解云:「以是非告之」朋友有規過勸善的義務,何者對?何者不對?「而善道之」云:「以善道導之。」要說什麼為是,什麼為非,還得說出辦法來。從前開會,有議論,有辦法;現今開會大發議論,卻沒辦法,只得存疑、保留,以後再想!這如何可以呢?如今到處有飲食中毒,衛生署也沒辦法。民國至今七十年了,而中國文字的書寫,或從左或從右,至今還弄不明白,還未議決。看自古的石碑、書本等,自然可以明白。這也是滅的時候,是運也,是命也。如何能不大亂,就如何幹。這一句漢儒注:「以善道導之」,不就是好辦法嗎? 「不可則止,」 不聽,就停止不說了,因為是朋友的緣故。 「毋自辱焉。」 一定要說下去,或許就會受辱。 集解如此說,集注又如何注呢?參考(餘論)的四書辨疑,可知。宋儒囫圇亂扯,無一句紮實者,如何說是微言大義?「道」宋儒注為「教導」,漢儒註為「引導」;朋友豈可用「教導」?朋友之間不要教訓人。 如今有位西坡,寫了三封信來教訓我,而且罵吾師印祖,這是什麼天理、人情、禮數?何況素昧生平,吾沒有求他,他為何來教我?不必看內容,只看他這種行為,就知道了。對他的弟子罵他的老師,實在是無知小子。他對於十方佛與釋迦佛尚且不足為憑,而以自己做的一夢為憑,真是虛妄啊!這種現象,自宋儒就開啟妄加議論的端倪。易云:「謙受益」,「知止不殆」,這必須學! |
|
要學這一章!吾人規勸他,未必合他的意,但是已經盡心了,禮記有「三諫不聽則去」。因為國家政策實行出去就有多少百姓受害,所以要再三勸諫,三諫仍不聽就不幹了。為什麼要不幹了?因為 但是若是對於父母,那又不然。論語云:「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無怨」什麼時候有機會則再勸,永無停止的時候,唯恐父母有受害的一天。對朋友,則交淺固不可言深,或諫一次就停止了。 |
孔子對於原壤,那是與孔子不同道者,原壤學世外之學的學者。孔子去了原壤家,他夷踞蹲著不起來。原壤母親死了,孔子送他棺槨,原壤站在槨上高歌。孔子同行的弟子不高興,孔子卻說「親者不失其為親,故者不失其為故」,這二句若當成一句講就錯了。上句是指原壤對他的母親,不失他為親之道。下句是孔子對原攘,原壤為我的老友,當不失其為老朋友之道,所以吾送他棺槨,這是該送的。 所謂「辱」者,未必真辱,或許是他對你疏遠了,這就是對你的侮慢了。君子講究自重,什麼事情都要有分寸。 |
二十四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
人群社會,只有一個人不能存話。和我們關係親密者很多,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是子夏對司馬牛說的。君子重在志同道合的朋友,若朋友志同道合就可以如兄弟。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 「君子」有二說:一就在朝在野,就地位而說。這一章是就對求學、不求學者而說的。士都可說是君子,為什麼?因為士人無恆產而有恒心,若農工商則無恒產而無恒心。恒心者,就是志於道,擇善固執的意思。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毅就是恒,無恒心不足以讀書。所以這章的「君子」,就是指求學求道的人。 「以文會友」大家見面集合,都是為研究學問。文者,孔安國說:「以文德合也」。劉源淥說:「禮樂法度刑政綱紀之文」,研究的都是於社會有關者。孔子曾說:「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又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好行小慧者,於國家社會民生沒有好處。今日的純文學,為聖賢所不許,因為古來文以載道的原故。古代的小說,都含有道,有因果報應。真要世界安定,除了孔子之道,其他世間學說不能達到。觀禮運一篇,說的就是大公無私。 「以友輔仁。」 「以友輔仁」,孔子學說提倡仁,佛家則講慈悲。朋友乃彼此幫忙,將仁成就起來,無友則孤陋寡聞。所以君子要「入讀古人書,出交天下士」,然後知道自己的所學,或長或短。若不認識對方,說長說短都不對。「輔」者,頰曰輔,齒曰車,車輔相依,唇齒相依。看左傳宮之奇的比喻就可以知道。 與朋友會合,彼此交換知識。所謂「無友不如己者」,必得要問:所交往的朋友可以輔仁嗎?不能感化於他,就受他薰染,如此就不要交往。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之化矣。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也是與之化矣。所以朋友的關係甚大。 吾有一個心願,願與同仁講彌陀經一次,分十二分,說經文的用意,整個貫串起來。古人沒有說到的,其實經文早就擺著了,吾引諸經論來証明。彌陀經文是三根普被,吾講的內容不能與下根者說。如「業」的一字,祖師等也不敢說,說了就不能三根普被。吾只是講述經文的組織法而已。證微細智,方知經文。又如:池中蓮華,言「微妙香潔」,這一句並非只是讚歎蓮華而已,包括三惑、四土都有,文字甚妙。 |
子路第十三
一 子路問政。 子曰:先之,勞之。 請益。 曰:無倦。 |
「子路問政。」 子路見孔子,請問政治,政治的事情甚多,子路問什麼政治?孔子答的扼要,因為孔子對于來問者的情形,熟悉的緣故。例如參禪的人,人一來問,問者心中想什麼事就已知道了。 「子曰:先之,勞之。」 「先之」,辦政治,自上至下,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大家同樂,辦任何政治,自己必須先以身作則。 第二步,「勞之」,再叫百姓服從去幹,政治就要辦事情,就是勞苦,例如大禹治水,水裡來泥裡去,大家誰說話?百姓雖勞不怨。先有勞苦,後就有功,所以說「功勞」,功都由勞而來。 中國主張「勞」,用意很大,勞必說勤勞,古時提倡節儉,堯的房舍土階三尺,茅茨而不翦,為什麼如此?懲忿窒欲,不發展物欲。孔子並沒有罵老子,而且向老子問禮,後來儒者才闢佛老。老子控制物欲,雞犬相聞而不相往來,世間政治要緊在安,大家安就對了。老者安之,若不安,食牛肉也不甘。 凡有道的人,都應戒奢而講勤勞,禮記禮運篇云:「物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必須去幹,自己不要也必須幹,義務奉獻,拿出來給大家用。又說:「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不是你要用到才去用,社會上需要,就必須去幹,不做寄生蟲。有力若不肯用出來,力量再大也是病,社會有許多人等著你去幫助。若人不用你,去掃街也可以,必須勤勞,禮記大同篇都有說到。儒家政治出自仁義,某些政治出自仇恨,出發點不同。 「請益。」 子路聽了,「請益」,子路為什麼要請益?注者說路嫌少。又說:子路好大,不滿意。宋儒張嘴就要責備人,自己都好,這是最大的毛病。 「曰:無倦。」 子路請求孔子再詳細解釋,如顏子問仁,子曰「克己復禮」後,顏子再請問其目,就是請益。孔子又說「無倦」,佛經中說:不疲不厭。疲了就倦,無倦是絕不懈怠,一直幹下去,倦自「勞」字來。 |
二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 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曰:焉知賢才而舉之。 子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 「仲弓為季氏宰」,仲弓為德行科的人,在季氏家做宰臣。做宰臣必須辦得條條有理,百姓才安得下。普通人供財神,有文武之別,文為比干,而商家一律供奉關公。比干在封神演義中被封為財神,但是商家為什麼供奉關公?有一副對聯說:「協力山成玉,同心土變金」,商家貴在協力同心,必須互不相欺。關公在桃園結義,重義氣,商家重義氣,所以供關公,大小機關同心協力,就沒有一切問題。 「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孔子答,你去做宰官,先求人才。司,管事的人。台中的事情,只要有人才,經濟第二。沒人才,有錢也不會花,必須花得恰到好處,人才要賢。 有了人才,「赦小過」,這不是對「有司」管事者,而是對你下頭工作的老百姓。政治都有規矩,過並不是罪,過有大小,大過你若不知,那是粗心,不可赦免。小過是不留心,可以赦免。從前吾在濟南,茶館送茶送菜的,盤子托在掌上,晴天送茶送菜若有損失,可以原諒;陰天下雨若有損失就必須賠償,有其道理。 「舉賢才」不舉賢才如何辦事? 「曰:焉知賢才而舉之。」 知人很難,聖賢知人也不容易,何況是我輩,多數不認識人。有什麼方法可以認識人?今日之下舉才要賢。 「子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孔子答:「舉爾所知」,你還能不知一二位賢人嗎?你就舉你所知,「爾所不知」你不知道的賢人,還有別人,別人知某人好,也會出來介紹的。「人其舍諸」,他人也不捨得賢者不為人知,必會推薦給你。只要真是賢才,你不知的,人也會薦舉。若夏桀,人推薦伊尹,桀不要。若殷紂,人推薦呂尚,紂也不要。 參考毛奇齡之四書改錯,程子所注糟不可言。 |
三 子路曰: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 |
今日雜誌很多,我們觀看,看法各有不同。不論內容如何,即便是雜誌的架子結構就不行了。凡事都有一定的秩序,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今日亂象叢生,規規矩矩者,反而以為不對。今日的西坡,純粹是門外人,而妄自為之。吾所講的東西,一言以蔽之,每一條都考察過多少遍,絕不敢妄自聰明;如星期三講華嚴,一切事都不幹,專預備華嚴。希望大家能用心聽!我們不管外頭如何亂,各行其道就可以了。中國文化在台灣,佛法也在台灣,全世界只剩這一塊地而已。既然生於此,就當保存中國文化,這與吾人生存有大關係。在台中,總算與我有緣,大家應好好保持這塊地;別人都不要了,我們不管,責任全在我們的身上。 吾講書,都有格外方式,呆板說了,別人聽不懂。 |
孔子那時候,魯國的南邊為衛國(今河南與山東一帶),魯衛來回便利,孔子弟子多在衛做官。南子是衛靈 靈公有二子,一位是蒯聵、一位是郢,南子淫亂,靈公的太子蒯聵受不了,面對滿朝文武,羞恥不能見人。至於內容如何,各書記載都不可靠,因為都未曾親眼見到。有記載蒯聵欲殺南子;又說南子看不慣蒯聵而向靈公進讒言,說蒯聵要殺她。靈公要殺蒯聵,蒯聵就出走國外。 蒯聵的兒子叫輒。靈公病重時,靈公想立公子郢,郢拒絕接受,因為家有長子,長子雖然出外尚且還活著。靈公死後,南子要郢繼位,郢又拒絕,因為還有輒在。 南子死,蒯聵想回衛,衛人不贊成,輒在位已有十二年之久,年紀已有十七、八了,十二年之中國家穩定,孔子弟子子路、高柴等都在衛國做官。有注解說,孔子這時在魯家,沒有來衛國。孔子雖然沒去,出公輒也接濟孔子,有往來,所子路才說一段。這一章是否為此事不知,但是書都不是無故而說的。 「子路曰: 在社會辦事不易,我們不會辦事,天下的事情複雜極了,聖人也辦不了,何況我們。子路說,衛出公輒等著夫子去為政,您若上衛國為政,現今衛國政局亂七八糟,國人也不服,您去辦治,先辦什麼事情?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孔子去與不去還不一定,我有條件才去。名,公孫龍稱為名家,是儒家之外的學問,萬物都有名,名實相符,先有名後有字,例如扇子,是有羽毛的,可以扇動。從前的盤、碗、碟都不同,杯、爵、觴等等也不同,比如孔子說:「麻冕,禮也,今也純」冠冕要用絲多少條都有一定。孔子說先把衛國名分定住,從在上的領袖開頭,究竟誰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路一聽,說:還有這麼些事情?迂,不切實際,迂遠。衛出公(輒)已當了十幾年,再正名,不是找彎子,老師太迂闊了,什麼正不正,誰幹就叫誰幹就是了。子路是大政治家。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孔子一聽,說:唉!你這人,野。宋儒注「野」為鄙俗,子路成野蠻人了。觀看下文,便知漢儒注「不達」是對的。你對這事太粗魯不通達,你不達理。不通達就是不明白,所以下文說:「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不知道的事,從闕少說。西坡為什麼敢談業?三賢十聖也不懂業,難道說他是普賢等覺菩薩?得了窮業智嗎?不知道,少說可以。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所無錯手足。」 你不知道名的重要,名要是不正,辦不了政治。因為辦政治得下命令,說出言語來都不能按規矩道理,亂七八糟。孔子說「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最簡約要守住禮,禮就是條文規矩,依規矩走就不錯,例如孔子答顏子問仁的條目,非禮勿視、聽、言、動。你們若懂常禮舉要的十分之一,就變樣子了。言不順,說出話不合乎禮,事就辦不成,這是普通的事。若禮樂是國家大事,關乎全民的安危,國家安隱,不須司法、刑殺、監獄、警察,路不拾遺,要警察有何用?以禮樂治國,大家學禮,飲食起居都是禮,古時候學佛出家受比丘戒有律有儀,儀是起居動作等等,所謂「禮經三百,威儀三千」,當知客師不容易,對什麼人,用何等禮,說什麼話。鳥窠禪師答白居易:「八十老翁做不得」,這句話分量重。事不易辦,言不易說,唯有敏於事而慎於言。 孔子說,我去衛國是要安穩,以禮樂治國,若名不正亂七八糟,用什麼禮樂?禮樂不興,就得用法以刑罰治他。古人刑期無刑,皋陶訂刑罰是希望大家不犯。八德,管子取其中四字,最末一字是「恥」,人必須有羞恥心。如今是以做壞事為光榮,今日的強盜,搶劫被送往法院、送往警察局,他真為錢嗎?沒有羞恥心,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古代強盜,吾見過,五花大綁,隨唱隨吃隨喝,表示他是英雄。他不覺羞恥,不在乎死,逞好漢。刑罰不中,百姓受擾亂,什麼事也不能辦了。從前的強盜逞英雄,但是父母來看,就不敢逞英雄了。今日,還沒上法場,就不要父母了。父告子,法官判與子無關;子若是告父,法院就捉拿父親,這樣可以嗎?今日所作所為,是為原子彈鋪路,死無喪身之地,就應現在今日了。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下文說結束語。要叫我去治國,名必得定住,必得說明白,話能說出口來,事方辦得通。強盜講理,還認母親。君子不能隨便說,苟是隨便說的意思。今日到處興盛演說,也很可哀! 究竟衛國要如何辦?可參集釋(案語),這段官司並沒有打明白。有注解全不說到聵輒的事,那此節書就落空了。 |
四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 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 |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遲請求學莊稼做農,孔子說你要學種糧食,我比不了老農。又請學種菜,種菜比做農容易,孔子說我比不了老種圃的。孔子謙和,孔子不答覆。如今的人卻是什麼都稱能,沒有學淨土,也可以講淨土,實在是能在不知量力,能在無恥。 「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 樊遲出,孔子說樊須是小人,君子、小人說法有多種,普通指在位為君子,不在位為小人,並無褒貶。再說有褒貶的,有學問道德為君子,反之為小人。這一章只說在位、不在位,另外還有細目,有德學、無德學的君子小人,也都有細目。從前務農,漢書云:「孝弟力田」提倡耕讀之家,大皇帝立春時必須出外推三犁,因為民以食為天。古代神農氏教民務農,周朝八百年,他的祖先為后稷,教民稼穡。這章的小人,指不辦政治事情的百姓。漢注說是:孔子禮樂不能推動,各國逞干戈,崇尚遊說,與各國辦事,拿不出禮樂,也須教民稼穡,樊遲不明說,用諷刺話問孔子,意思就是如今禮樂行不通,教民稼穡就可以了,也與百姓有益。 但是孔子志在禮樂,積極提倡,時局不好,要看機會,有別於「長沮、桀溺耦而耕」之流。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 只要在上位者對禮好樂,沒有人敢不敬。 「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 在上位處處按軌道走,沒有人敢不服。政治主要在上位者,堯舜行仁,百姓從仁,桀紂行暴,百姓就從暴。 「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上好信,則沒有人敢不用真情,就能盡忠。 「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在上位者依禮義領導,國家好,大家都來這一國,國家不愁無民,有男的女的,背著小孩而來,財散則民聚,何必用民生主義?若上位者不好禮樂,大家既使來了而政治亂,也活不下去,所謂「雖有粟,誰得而食諸?」 可以參考「餘論」的《四書改錯》。 |
五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
注解誰講的對,吾也不敢說,唯有孔子或記載的弟子說的,可以根據。否則,都不可靠。漢儒以訓詁注經,毛病少,錯誤少。 古時治理國家,有治內與治外。治內政,平素用禮樂刑政,雖然國家亂也講禮樂,這是對君子。禮樂行不通才用政治,再為刑罰。總離不開禮樂,禮樂是全國的風俗、風氣,百姓的事。從前沒有報紙,大家唱歌說出心事,詩人將百姓所唱編成文詞,編成音樂,各地方的風俗人情就知道了。國家的采詩官採去,便知那一國的風俗好,政治能保持,那一處不好,就要改善政治,詩經就是今天的報紙。詩人不直說,說比喻,不傷忠厚,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心生警惕。到孔子時已不采詩了,所以孔子作春秋,春秋比詩講得明顯,但還算溫和,故云:詩亡然後春秋作。這是內政。 若辦外交,詩就像格言,派出去辦外交的人,只教他去辦什麼事,至於要說什麼話就不談了,為什麼呢?因為說話全由辦外交者作主,不能事前教,二人問答不能一定。但是若懂各國政治、格言,臨時就可以變化,能說出詩來壓住對方就行了。所以內政外交都不離詩。今日無詩,以外國詩為詩,不但沒有詩也算不上謠言,只是夢囈而已。今日無詩,各地卻很興唱歌,這與詩相同。但是今日的歌曲,乃是淫亂風俗,亡國之道。 |
「子曰:誦詩三百」 孔子說那時只要是讀書人,必得念詩。儒家學問,包括天地人,地道敏樹,地要緊在長植物,五穀是植物,不能天天吃肉,更不能吃金子。天道敏時,人道敏政,人必須有政治維繫人群社會,宗教不能維繫群體社會,宗教只勸人為善,不講刑罰,是另一種作用。政在禮樂上,行不通才用政,再不行才用刑,所以從前求學沒有不念詩的讀書人,如今日的念報紙。 詩三百,有人說詩原有三千,孔子刪為三百首。又有反對者,吾考查不出來。此云「誦詩三百」,吾就主張詩有三百,如今的詩經三百多首(三百零五篇),孔子所編定的。詩經不是法律、憲法,這是禮樂、風俗的原則。 「授之以政,不達」 出來作官,治理百姓,必得博學以文,約之以禮,要會三百餘首詩。百姓人人都須要學禮,給你辦政治,你辦不通,連禮也不懂。中國人不能忘本,先祭太廟、祖宗,然後祭天,什麼原故呢?例如祭水,先祭河,然後祭海,不忘本的原故。因為百川匯海,河是源流,根本,海雖大,河是本。太廟是祖宗,先有祖,再祭天。會三百首詩,政治必須能辦,這是對內。 「使於四方,不能專對」 若對外,使於四方,人提問題若不能對答,不能辦外交。專對,對答有專門法,言語不能多,沒有餘閒時間。說有說無都可以,話說好了就為國爭光,話說壞了便留下國恥。如齊臣出使楚國,楚王請齊使上三重臺,齊使說:堯階三尺,茅茨不剪,我們 「雖多,亦奚以為」 出來辦外交,也說不出好話來,念得再多詩,有什麼用處呢?如齊景公派使晏子到楚,楚王賜橘,晏子連皮吃下去,楚人大笑。晏子說:「臣聞之,賜人主前者桃不削,橘柚不剖,今萬乘無教,臣不敢剖,然臣非不知也。」 同學們!提起精神,既往不咎,來者猶可為也。辦事,最難。看器識,看見識! |
六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
與前幾章相似,所以略說。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辦政治,必得有領袖。必須知道,當領袖者最辛苦,頒布任何法令等等,自己都必須先遵行。 領袖辦的事,本身若辦的都對了,不必下命令,大家都肯依照去實行。領袖本身幹的不對,雖然屢次下命令,下頭的人也不遵從,大家會問:你為什麼不先幹呢? 曹操所做的事,一般人都不能做到。如曹操為了愛民,下緊急命令,馬不可踏到百姓麥田。突然一隻烏鴉飛來,曹操自己的馬受驚,衝入麥田,於是曹操想自刎受罰,大眾懇求,曹操不得自刎,便以割髮來代罰,結果全軍肅然起敬,紀律嚴明。 |
七 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 |
「子曰:魯衛之政,」 魯國衛國接連著,武王平定殷紂王後,封周公於魯,封康叔於衛(周公的兄弟,兄弟九人,這兩人最親密)。伯禽、康叔辦政治都好,所以 「兄弟也。」 魯衛二國的政治就像兄弟,原先二國就是兄弟,政治也好,漢注如此說。到孔子時,魯國有三家,剝奪 另有一章,「子貢問:伯夷、叔齊何人也」的事。孔子最終還是不去衛國從政,所以子貢問孔子要幫助蒯聵還是輒,孔子誰也不幫。 今日的政事,你們能辦得了嗎否?吾也不能辦,但是吾有一法就是不合作。給吾錢,吾也不為;若與志同道合者合作,吾拿錢出來,吾也願為。吾的所為,決無混水摸魚,沒有對不起國家者,是真正愛國者。 |
八 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 始有曰:苟合矣。 少有曰:苟完矣。 富有曰:苟美矣。 |
「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 春秋時,公子荊有三個,故編者加「衛」。善,很會,很能。居室,治理家。既是貴族公子,又善於治理家,這是古時的制度,今日用不上。諸侯的兒子才稱公子,那時是世襲,年到二十而冠成人,今日認為是有法律責任的年齡,可以結婚,加冠就送上別號。諸侯都有封地,要給各公子采地,擁有財產權,這才叫治理室家,沒有財產權就是無室家。結婚是「男女居室,人之大倫」,既無室,則家的所有權都由父母作主,二十歲可結婚要治理家庭。孔子讚美衛公子荊「善」,可見別人不行,不善治理。 「始有,曰:苟合矣。」 剛有采地,要治理家庭了,公子荊曰「苟合矣」,「苟」字的說法很多,一般作苟且,就是粗略的意思。這可以講得下去,但是下句就接不上,在此章上如此講不對。曾文正公的學生俞曲園作「誠」字講,較作苟且、粗略好,但也難講。易繫辭「小適大,苟舍而已,焉用壇」,適,適合。左傳「小國之事大國也,苟免於討」小國事奉大國,為著可以避免大國侵討。苟,採「但」字的意義,姑且的意思。 衛公子居室,才給了他封地,合,給也,如家給戶足,給,是足的意思。他很會治理家,才一有封地時,就說:姑且充足了,才只是粗枝大葉,就姑且滿意,很滿足了。 「少有,曰:苟完矣。」 漸漸又增加了,姑且這就算完備了,不必再增加了,處處知足。 「富有,曰:苟美矣。」 增加了,別人看來不完美,公子荊卻說:姑且已很美了,處處知足而足。若云「苟且」就是言下有不滿意之意。 孔子為什麼如此贊歎?因為自古以來,國家好的時候,都提倡節儉,處處節儉,家能節儉家就有好處,個人節儉個人就有好品德。自古以來的名人,十人中有七八人都是幼年貧窮,飽受辛苦,後來就漸漸發達,辦得了大事。若是貴族公子,三十人中找一人走好路者,也找不出來,生活一奢華,便由盛而衰,由存而亡。國家經濟一發展,台灣三十年前的富者,而今安在? 宋朝出了許多人才,如司馬光、范仲淹等,又如宋朝李(沆)文靖公庭院的藥欄壞了,過了幾個月也不修,家裡的廳堂也很狹隘不寬敞。俗話說:「叫耗子偏不抓老鼠」,他求的是外邊窮,內裏富,這還可以。 |
★師註:苟作苟且,粗細,雖非,然俞作誠訓,亦感難解。易繫辭「小適大,苟舍而已,焉用壇」,左傳「小國之事大國也,苟免於討」,采但字義,但,姑且也,似順。 ★司馬光訓儉示康:「又聞昔李文靖公為相,治居第於封丘門內,廳事前僅容旋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廳事已寬矣。」 |
九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
「子適衛,冉有僕。」 這一章與衛國有關,孔子到衛國去。坐車,從前都是弟子駕御。冉有御車,調理馬。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到了衛國,孔子對衛國贊歎「庶矣哉!」人民很多。冉有說「既庶矣」,古時人要緊,這是國家的組織法。到那一國去都有職業,所以若本國政治好就待在本國,不好便到鄰邦,本國的人才減少了,不能辦事,所以國家對人民特別重視。所謂:「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要錢就沒人,有人就沒錢,一個時候一個辦法。禮記有「苛政猛於虎」的例子,孔子聽聞道路旁有婦人的哭聲,就知道似乎是很沈重的哀傷,原來家鄉的政治苛刻,比老虎厲害。朱子治家格言云:一絲一縷當知來處不易,好物欲者,絕不能辦事。讀書必得自己求,懂得人情事故,一辦事就想起那一條來。古代的政治制度與現今雖有差異,原則是相同。終日向百姓要錢,讓百姓倒楣,百姓便不歡迎。總之為政者講究節儉,有很多的好處。懂人情事故,才能辦事,這沒有方法教,全在於自己能不能用心。 「曰:富之。」 人民既庶矣,再往好處辦,下文「曰」字就可以知道,不須再說「冉有曰」或「子曰」。「富之」人多了,必得要讓黎民不饑不寒,一天賺十萬美金一樣窮,一天一百塊台幣一樣富,例如吾除三餐外,沒有其他嗜好,百元已夠富了,那些喜歡跳舞等等的人,雖有十萬美金還要舉債。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百姓既已富了,又何加焉,富已後還要如何?「教之」。國家缺少人才,不能成國家,國家必須有土地、人民、主權,人民第一,民為邦本。民以食為天,除修行人外,人都要吃,必須有盈餘。婚喪時必須應酬,除此之外,還有天災人禍,長病花錢就不一定,中西藥都貴。富了之後便飽暖思淫欲,小人閑居為不善,餓不行,飽也不行,所以必得受教育。今日台灣富了,有什麼教呢?飽食暖衣而無教,近乎禽獸而已,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生在那一個國家就必須受那一國的根本教育,因為各國各有風俗,根本教育是風俗。民族是血統,但文化更重要。中國重五倫,夫妻結合有一定規矩,不能亂來。同是血統很親密關係的兄弟,也會為財產而爭。若有文化就了不得,從前大家信仰孔子,學五倫,重視孝弟忠信禮義廉恥。若學外國的東西,則國家滅亡,不是外國東西不能學,必須自己的根本學問先要守住。中國主張志於道,外國的東西是游於藝。台灣有人信基督教,若美國與台灣開戰,有美國牧師來台灣,你是趨向台灣,還是趨向美國牧師呢?甚至,一些信外道的,還不要父母,這是心理的關係。 中國亡過國,不曾亡過民族,晉朝五胡亂華,五胡十六國佔領中國土地,學中國的言語、政治。懷愍二帝被擄,為胡人行酒,大臣引以為恥而自殺者很多。如今卻儘向洋人,稱洋爸爸,無恥。到隋代又統一,唐末又被外國人占據,也有一半是中國文化。到宋又統一,全歸中國。宋而後元,統一全中國,完全改做中國文化,所以元朝九十年出人才,後來元亡國後沒有被抄家。到了明末吳三桂迎清人入關,清三百年,康熙、乾隆完全提倡中國文化,清亡後被掘墳卻未被抄家。中華民國為什麼能成功?因為清人是外國人的原故。如今是外國不要我們,我們自己去投靠,還投靠不上,這是古來所無。中華民國能成立,就在民族上,故教育不能失掉。(參考餘論) |
十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 可也,三年有成。 |
你們多是從事教育,政界較少參加,將來參加政界就知道了,必須老手。 「子曰:苟有用我者」 「苟」,若的意思。假如國家用我,要以華化夷,外國文化不如中國,中國以禮樂五倫教化,已經上軌道了,從來沒有以夷變夏的。春秋時代歃血為盟,列國會盟推舉盟主,都是中國人為主,外國沒有當盟主的。如今是聯合國不要我們,若是吾則覺得正好,不屑參加狗團體,必有志氣而後無事不辦。 「期月而已,」 要是有人用孔子,孔子以禮樂治國,孔子親身辦。期月,一年,最少也須辦一年,差不多才有秩序,孔子這麼能一年才就有秩序。但是孔子在魯三月,夾谷會盟,就將齊國制住了。 「三年有成。」 「三年有成」,為政必得有成,得經過三年。夏曆十二月一年,三年一閏,三年滿了是一個成就。五年二閏,這是一定的規矩,三年多出一個月,再來預備預備。 你們可以參考集解。亂很容易,由亂再整理建設就難了,例如去掉舊房子再蓋新屋,革命破壞容易,建設很難。又如長病,得病如牆倒,愈病如抽絲。凡事不能理想,須有經驗閱歷,今日的亂象,都是空口吹大氣,一辦就糟,白面書生沒有深入的經驗閱歷,連話也不會說。 |
十一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 孔子先引用古言語,下頭的「誠哉」等等才是孔子說的話。 治理國家,孔子三年有成。治理不成時國家又亂,一個時代有一個樣,大陸在民國以後內亂三十年,中日戰爭才八年,日本就已經受不了。中國打了三十年,百姓倒霉,結果出了中日戰爭。日本幫助北方,英美幫助南方,他們從中取利,魚蚌相爭,漁翁得利。日本剛出來打中國,揚言三個月取中國,最終八年而自己滅了。如今在台灣,無戰事,三十年來如何?自己鬧亂子,殺官劫庫。 善人,雖不是聖人,已經不得了,他出來治理國家,治理一百年,亂的這一套,該去則去,不能急。王安石將安靜的北宋弄得亂七八糟,後來司馬光改王安石的亂政,就有正人君子勸司馬光改革弊端,不宜太匆忙,改也不容易。例如治病,雖然是切中病的藥,下的太重也不行,欲速則不達,必須得賠上百年,百姓漸漸習慣,就可以勝殘去殺。 「誠哉是言也。」 現今的自相殘殺,因心理熏染的原故,換心理不容易。積非成是,壞習慣積久了,自以為是對的,為政者想改好他卻不改,所以善人治理百年,勝殘去殺,也只是壓伏,亂子稍微小一點而已,所以殘暴才除去,沒幾天又生起了。看歷史,自古至今,「天下太平」四字很難實現。 |
十二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
「子曰:如有王者,」 稱「王」不容易,要正正當當,百姓依靠他。出來一個人,他是王者,是一切百姓的主體,好壞都在他的身上,必須辦仁義道德的事,要叫百姓能安。所以孔子、孟子都主張要百姓安,都不主張戰事,孟子說:「亦有仁義而已矣」。你們在機關作主,就必須行仁政,必須使大家都享受,自己後來享受,尤其是在軍界。 「必世而後仁。」 有一個行王政的人,能將王道行出去,也必須三十年,才能順過來。如今改教育,也不是一時就好。例如清光緒不變法,抵不住外國人,變法,法也變了,國也亡了,因為變的太晚的原故。清亡給本國,所以凡事全賴平素栽培。人都有聰明,要拿出良心來為大家辦事,自有公義。 |
十三 子曰: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本篇前面有一章,與這一章意義相同,可以不必講。 |
十四 冉子退朝。 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
「冉子退朝。」 冉子退朝,那時候有公朝、私朝。例如魯諸侯為正尊,為公朝。若大夫有事,須要會議,那是私朝。在公朝的上朝、退朝有一定的時間,必得是早晨,這一回冉子在三家處辦事,退了朝不是退朝的時候。 「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 孔子問:今天回來怎麼這麼晚?冉有說有國家的政治。 「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孔子說:你說的不對,你是有事情就是了,有什麼國家大政?如有政,我雖不做官,卻是朝廷的元老, 大家必須知道:你們在公家辦事,若在機關,那是辦國家的政治,不可辦自己私事。自己省察:我是為國家辦公事,還是為校長辦私事,還是為自己辦私事?要知:這個賬難還啊!范仲淹每天省察自己:今天辦的事與今天領的薪水有沒有對稱?若辦的事能和薪水平衡,才對得起自己良心。這一點可學。 冉子在三家辦事,而三家所做所為是危害國家公事,那孔子的意思是如何啊? |
十五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孔子對曰:言不可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不幾一言而興邦乎。 曰:一言而喪邦,有諸? 孔子對曰:言不可若是,其幾也 人之言曰:予無 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先說本文的意思,再說采取何種注解。這是定公在魯國問孔子,定公問孔子,問古人的成語:說一句話,國家就可興盛起來,何以如此重要?定公有疑惑。有諸,是有還是沒有? 「孔子對曰:言不可若是,其幾也。」 孔子對曰,對本 你們最好先預習,才知說話不是簡單。參考各各注子,看各人的眼力,各人有各人的心思,只要合理,講得通就行。你們聽論語,聽五遍也怕還不清楚,朱子弄注子多少遍,雖被後人挨罵,也有挨罵的程度。處處須自己悟,悟了才是自己的,悟一次,已經再漸漸往這路上走了。 至此孔子仍沒有結論,所以當然有下文。讀書,章句要緊,孔子答覆知道,但答得囫圇,故下文再說。有人說,定公問古言語,孔子解釋也不是孔子的話,若不知章句,有何用?就會錯亂。讀書為了學做事、說話,不幹別的,若不會做事、說話,就是書呆子。不自己求悟,念到一百歲有什麼用處呢? 「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不幾一言而興邦乎。」 下面孔子再答覆相近的意思。「為君難,為臣不易」,定 古人說過,周朝末年人心亂得不成話,今日之下也是如此,做官為了榮耀,既使做小官也比做人民好,官愈大愈好,為君更好,當宰相更好,光耀門庭,這完全是大錯誤。如今治國也是這個原則,做官不是為榮耀這回事。國家必須有人民、土地、主權,既有人民、土地,人民同居生活,須讓他有良好的政治,無非一個「安」字,彼此相安沒有其他,政治未有好過「安」字,如果政治不安,既使一天得一金磚,而做奸盜等,這個社會安嗎?難安。叫百姓安了,領袖辦事者也少操心,大家安。今日如何得安?你若以為安,就是私心滔滔。 安是公安,既是公安,做 |
|
「曰:一言而喪邦,有諸?」 魯定公又問:一言而喪邦,也是古言語。有諸,有這話對不對呢? 「孔子對曰:言不可若是,其幾也。」 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不可以說得如此肯定,其幾乎,可是相近,又拿出古言語來了。 參考考證,韓非子難篇,列國最盛是五霸,晉文公是五霸之一,晉文公的後代平公時,閒時與群臣喝酒取樂,這是人之常情,到高興時,晉平公就說為君的樂處是什麼呢?這一個樂處,說樂好還是不好?堯舜是戰戰兢兢,不樂。范仲淹也有樂處,後天下之樂而樂,大家多樂了,當領袖的才樂,這是與民同樂。堯舜的不樂或後天下之樂,二者都好。晉平公說:我說的言語,沒有人與我反對的,都照辦,這是樂。今有人說我過錯,我就不樂,樂人的恭維,如此社會,人情會好嗎?這是小人心理。師曠是音樂家,若祭太廟都有樂師,師曠為了學樂而自己把眼睛刺瞎,以便專心少分心。師曠一聽晉平公說這話,將隨時抱著的琴,撞你這個無道昏君,你說出話來給國家好,大家不違,那固然好。若 「人之言曰:予無 古人說過,我為君沒什麼好處,好處是我說什麼沒有人反對我的,這一條好。孔子就解釋了,你說出好,對百姓有益,大家不違背,固然好。你說出不好的,大家照辦,怎能不敗國誤民?說這句話不是當時就喪邦,但已經就近了。 現在風俗,什麼人提倡的?你們在那裡學來的?你們終日看報,投稿者為稿費,無中生有,十之八九隱善揚惡,現在興這個。興這一字就大壞,大家跟著去幹壞事嗎?說聽這節書,若以為這種辦法好,就得亡國,家庭也得敗家,因為國無正直的人諫正,國必亡,家沒有懂事的人,任家人在外亂為,家必敗。今講家庭革命,家也不要了,但是你還有自身啊!他人有身,吾等不管,他們不知有身,他們得其所哉,愛幹什麼就幹什麼,一時快樂,將來必得惡果,有刑警隊來處理。縱使法律漏了他,花報過了,但是死後也入三途,天網恢恢。任何歷史,都辯不過因果。你學佛,信因果,就好辦,你不信因果,吾也不知如何。因果是佛說的,佛比你如何?你念孔子書,比孔子高明嗎?孔子也講因果,五經上都有說,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今日報紙不講因果,蠱惑人心,今日說不愛國、愛家,連自身也不要。身原是邪見之一,但還要借假修真,解鈴繫鈴全在這個時候修。凡是說你過錯的是你的善友,反之就是想要你跳火坑。 |
十六 葉公問政。 子曰:近者悅, |
「葉公問政。」 葉,音ㄕㄜˋ,是楚地的一個地點,如今還有葉縣,那時是小諸侯。楚大國,葉靠著楚家,成天不安。楚在江以南,交通不便利,文化與今日不同,那個時代又沒有報紙,所以孔子周遊列國,各處去宣傳中國文化。孔子去葉時,中國文化對待楚比較差,中國拿楚當外國,吳、秦也當外國,他們有他們的一套,對中國文化不太懂。孔子到葉,葉公問孔子有關國家的政治。孔子要到葉,先有預備,孔子早知葉國的政治。曲禮說:入國問境,入境問俗,入門問忌。所以入門要先問姓,台甫、令尊,免得犯諱。 「子曰:近者悅,遠者來。」 「近者悅」,春秋列國以人民眾多,國家才能強盛。近指本國的人、邊疆的人,在你近前的人,對你辦的政治都高興,才不上別的國家去。「遠者來」,別的國家的人也來。正是因為葉這個國家不如此,近者不悅,遠者不來,楚瞪著眼,找麻煩,國境日日縮小,所以孔子是對葉的情況作如此說。 今日的墮胎,節制生育,嫌人多,為國者必須往遠處看。 參考餘論,梁氏旁記,「徐氏纘高曰:『楚疲其民,以蠶食中國,夫子因葉公之問以止之。』以爭鄭縣陳指來遠之事。而不知方城、漢水之間已有不悅者。子胥覆楚,白公作亂,是其明證也。」 |
十七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 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子夏為莒父宰」 我們在此學文義、學事故人情,至於考據則在有空閒時可以考一考。例如考「莒」,考據的文字就很多。莒指今日的臨沂縣,日照、莒縣連著,怎會上到魯的西邊?同地名很多,考據出在何地,也能有大關係,但可以不問。 「問政。」 子夏在莒父這一縣任宰官,辦國家政事。此時莒歸三家,政治亂,他所用的人才多是孔子的學生。子夏為莒父宰官,請問孔子辦理這個縣的政治方法。 「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 孔子說辦政治,別求要快。何時說什麼話,不一定,如孔子另外有說:敏於事而慎於言。如此說不是矛盾嗎?所以該怎麼說不一定。 「無見小利」利不是指求財,是指利益,得到什麼好處,如學佛說的自利利他,不是要你求發財。孔子說了這二個條件,下面再解釋為什麼。 「欲速則不達,」 「欲速則不達」,錯亂不只是一天造成的,得病如牆倒。快,也不是一天得的,去病如抽絲,一副藥就治病好的很少,所以必須慢,所謂:三分吃藥,七分調養。想一下子將把政治辦好,辦不到,而且會出亂子,積非成是已久,當時就改,百姓也不以為然,如王安石變法下台後,司馬光想改就有人勸要慢改。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見小利,見小好處,那大好處就得不到,大事不成。仁者為政,百年也才可以勝殘去殺,這必須有政治經驗,也必須有歷史經驗,開國都須兵馬刀鎗,之後要穩定須若干時間。如漢高祖之能,幾乎亡於呂后;唐太宗一死,幾乎亡於武則天。圖小利大事不成。 參考發明四書說。如元朝統一中國,時間太短不行,清朝雖有揚州屠城,殺人也不少,但是在康熙六十年,乾隆六十年之間,全用文治,雖然嘉慶起了天理會、八卦拳等亂事,但是清朝已打下三百年的基礎了。如蓋房屋,基礎打不好,幾年就塌了。 |
十八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人都有愛桑梓的心意,今日則不是,現今本國人專說本國的壞處,稱洋人為爸爸,國家未亡先喪良心。葉公雖不好,也談他的國家。吾黨,指他的葉國。有直躬者,此人姓躬,古時躬作「弓」,直躬者稱直躬,我們國家有一位弓某人,很直爽。直是好處,如何直法呢?他的父親偷了人家的羊,打官司得有證據,他兒子出來當證人,大公無私。 講到此處,吾為你們說說。你們大家說會辦事,吾說辦事難。你們說,葉公他誇耀本國的事,你要如何應對?孔子這套很麻煩,方法就是「博我以文,約之以禮」。說政治的事太多了,所以吾編常禮舉要,大家也沒有記住。孔子的學生中,最高明是顏子,孔子提倡仁,答復顏子:四勿,就是答一個「禮」字,所以知道禮的重要,你要是懂了禮,就可解決一切。 葉公說這件事,就是賞識的意思,直躬很好很直。又有人來說,直躬他正直大公無私,因為直躬他父親偷羊有罪,必須殺頭。殺是對還是不對?你們不明白事故人情,不懂書裡意思,如何辦事?你們說會辦事,那是見取見,正是邪見。官府要殺他父親時,直躬請求替他父親死,直躬是又直又孝,給你們判判,這是孝還是不孝?葉公一聽,赦免了直躬。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孔子說,我們那裡也有直爽人,與你們這裡不一樣,兒子有了錯處,父親藏起來,父親有錯處,兒子也把父親掩藏。我們的直與你們不一樣是這個直法,你們這裡是父告子,子告父。 這個問題要解決,可以去看禮記,參考考證劉氏正義,引禮記檀弓「事親有隱而無犯」,事奉在上的,只要有什麼事都隱著,父母有過則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鄭玄注說:隱謂不稱揚其過失也。暗著說,不向著人說。朋友也是如此,向著外人說是揚惡,朋友尚且如此,何況父母?閔子騫的父親想休掉他後母,子騫勸諫說:「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這是幾諫。 又參考鹽鐵論,父子是天倫,所以要隱而不宣。果然大家都懂禮,事情就能解決,古代中國的民法、服制,都遵循禮經,所謂「遵禮成服」「遵制成服」。若呆板說,又怕你們學了出毛病,例如左傳說石碏大義滅親,和此章有矛盾嗎?俗語云:家醜不可外揚。這句話就足以包括了。 |
十九 樊遲問仁。 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
「樊遲問仁。」 先講文理,然後講意思。這段爭執少,樊遲以前也曾問過,這次所問意義大,問的是仁。孔子之學以「仁」為主,多人問而孔子答各有不同,顏淵也問仁,答的最簡單,但包含最重要,四勿就是約之以禮,禮是對長者應如何,對幼者應如何等。非禮勿視,報紙、電視的壞廣告看不看?若做不到,有什麼用?要在改變心理,四勿做到就足夠了。 「子曰:居處恭,」 現今所說似乎比四勿難,其實比較容易。樊遲如此問想必有原因,究竟為何我們不知道,這一點不必妄談。儒家壞在南宋的儒者,妄改經典。我們學論語,跟孔子學,所以說「孔學」,但是現今的孔孟學會,究竟學什麼人?因為孟子隔孔子很遠,孟子闡揚孔學,跟子思學,孔孟的學說有所不同。朱子注大學、中庸云「子程子云」,跟程子學,那是程學,程子則是孟學,怎能是孔學?我們真學佛,必須先立住人格,「仁」是人格的基本,必得有己有他。 「居」,在家不做事時,安居,在家庭、屋內坐著都是安居。「居處恭」,恭是在心,心絕不能懈怠,屋裡雖沒有一人,但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我們在人前人後就不同,雖未害別人,卻害你自己,日久心中無恭無仁,到了社會上,一舉一動就不會想到別人。學了不照辦,學千年也沒用,如同樹沒有根柢。 「執事敬,」 「執事敬」,不問公家、家庭等,大小事一律敬,敬是表現於外,並不是沒有內,而是先要有內,然後才有其外,必須先存心誠,內外如一,辦事該辦就辦,不該辦就不辦,何者該辦?何者不該辦?懂得禮就行,就是四勿。現今人說:辦事必須盡責任,應辦「盡」,全都要辦,一絲一釐也不能閃下。不是你辦的範圍你少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若他人託你,你可以辦,否則是干涉,就是侵略。如今社會往往是自己的責任不盡,專挑他人的事,大家要學:不是你範圍內的事,少多事。不盡責是虛費公款,多管他人事是擾亂社會。 「與人忠,」 「與人忠」,與對方有關係,互相對待的事,問的是什麼事並沒有指出?指的的是相處,相處要忠,不能欺騙人,必須忠實,合則留,不合則去,不能欺騙人。這三條是做人的道理,大家回去自省,有則加勉,三條做到,就算人,都是雙方的事。 「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仁」只可在中國講,若化外之邦,只受藝術教育,不談德育,中國自古以來以德育為根本,否則「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只有藝術不行,眼光短淺。現今的原子彈,死光彈等,各為自己的國家,自私自利,最終同歸於盡而已。 這三條做到,「雖之夷狄」雖然到了沒有受中國文化的地處,你做自己的,他們做不做,不管。「不可棄也」守住我們這一套,就是這樣幹法。不論他給我們戴什麼帽子,例如說我們落伍等等,仍幹我們這一套。 學佛也不離這一套,大家學淨土,心淨則土淨,若居處不恭、執事不敬、與人不忠,這心如何淨?能帶業往生就萬幸了。 要放假了,勸諸位常自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二十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 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 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
子貢言語科大哲,他問的方法我們不會。孔子到衛,子貢想問孔子是否要在衛國做官,而問「伯夷叔齊何人也?」,孔子說:仁人。子貢便知孔子不在衛作官。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士是好學讀書的君子,無事可幹,有事也才剛步入去做。從前選舉,選有德行者,而且必得求過學的人,子路說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孔子說必得求學。士到後來如何?從前是士農工商,農工商都有職業,士是後補職業,所以孟子說:有恆心無恆產,先栽培士的心,並不是說要永無產業,漸漸才有職業。辦政治不是壞事,政治會壞是人辦壞,政者正也,為政者端正才能公安。子貢隨孔子周遊列國,問士,問得低,其實意不在此,觀察孔子所答的內,便知道子貢所問意不在此。 「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答「行己有恥」,行為有道德。先學「恥」字,為什麼提這個字?自己的行為,要先學恥,恥最要緊。八德,先提恥。自己什麼事都沒做時,雖然對象少,還有自己,自己的一切行動,你必須知恥,錯一點就是奇恥,不能見人,所以先要有恥。今日擾亂社會的人,毛病在「無恥」上,自以為是好漢英雄。在政界要紅包,有恥嗎?教書只為鐘點費,知恥嗎?行己有恥是根本,做到這點就不用警察,若不遵守「違警罰法」,警察就來干涉,這是奇恥。恥這個字站得住就好,這是頭一步,不論他人看見與否,自問是否對得起自己。 「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到各國去當使臣,不能替國家丟面子,使人看不起我們國家,如齊國晏子使楚,吃橘不去皮,合禮不受辱;又如蘧伯玉的使者與孔子對答,說蘧伯玉欲寡其過而未能,孔子大加讚歎。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敢問其次?」,上面說的難辦到,子貢再問次一等,有所為而問。 「宗族稱孝焉」,大夫才有宗族,在宗族稱孝。「鄉黨稱弟焉」,在自家鄉里人人稱他能弟讓兄弟。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這還不是子貢心裡的事情,故又云:「敢問其次」,又答「言必信,行必果」這是第三等,說出來的事必須誠信。孔子主忠信,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做事必得有果斷,若知而不為,知了有什麼用?所以必須有果敢。「硜硜然」石頭堅硬,有聲音,不改變的意思。卻是「小人哉」這小人不是辦事的小人,代表所做的事小,只能謹守,行己有恥,只能保此小範圍,這可算是士了。 古時選舉,堯舜都用選舉,到周朝才分諸侯大夫,而成專業,代代世襲,形成封建制度。選舉是選賢與能,世襲二代還能好的已經不錯了,代代都好的,廿四史找不出幾個來。士辦不了事,百姓倒楣,這是子貢的意思。在朝中做官者,言必信就不多了,許多是臣弒其君,子弒其父。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這段文,子貢才說出自己的意思,子貢問今日封建時代,「今之從政者何如」,現在辦政治者如何?子貢也想改變。 孔子答,噫,歎息之聲。斗筲之人,李白「斗酒詩百篇」這斗是指四方酒杯,不是指量糧粖的斗。斗筲指有限度的小氣才。「何足算也」不在話下,不值得一論,孔子不答覆。嗚乎!今之從政者何如?吾也不能答復。 |
二十一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
編論語的人有稍作歸類。這一章古注以為後二句是注釋,不是正文,後來才成為正文,講得很有道理。但是注釋也太簡單,沒有相當的證據,不可考據,我們仍依原來,當作是正文。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 孔子注重中行,你們學佛,究竟所學是藏教?是通教?還是別教、圓教?空假中,羅漢不懂,圓教八地才懂中道。孔子聖之時者也,中庸之道,在不「過與不及」,也是如此。中庸說:「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懂中道者難找,不容易得,那就求其次,求什麼? 「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找狂狷,狂者進取,不是指狂徒,他志大才高,進取是沒止境,不能中道,但也有用處。狷者有所不為也,必須聽這口氣,狷並不是無能,原來就是有為,只是不屑幹,能幹不幹,因為不合他的志向原故,不幹就是退,進也不是中道,退更不是中道,只可取這二種,若「枉道求售」不為也。 吾不能中道,狂狷也不能,吾不夠人格!勉強說說,吾有一分狂,能不退就算狂了;也有一分狷,若不合志趣,給錢吾也不為。 下章,也有大好處。再不能,就要守住「恒」這一字。 |
二十二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 子曰:不占而已矣。 |
「子曰:南人有言曰:」 此段也是古言語,孔子引述南方人說的,時間太久了所以沒有說出地點,但大部分人都曉得。 「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先講「巫醫」二字,注解有諍論,有人說:巫是「筮」的誤解,醫古時有作「毉」。中國文字有六書,都有用意,自爾雅到說文,為什麼從前作「毉」?中醫有十三科,其中有「祝由科」,就是畫符念咒,如今日的精神作用,藥不可治時,就求神,一直到清末還有。左傳記載,有病找巫祝禱,大巫小巫,所以醫作「毉」。後來為什麼改作「醫」?酉是酒,人造的液體,中藥用酒為引子的很多,所以作「醫」。若「筮」是用筮草卜算,「巫醫」有人主張是「巫」和「醫」,有人說是「巫筮」好講。漢儒所說可靠,因為漢儒在先,不隨便改。巫筮、醫病,這兩種說法的力量都很大,吾主張都是占卜,不主張看病。 為人要是沒有恆常心,恆常心就是不變,今天學什麼,明天還是學什麼。萬事不成,就是無恆的原故。現今的學分就是無恆,就是不堅固,不會成功。南方人說,要是沒有恆心,不可以作巫醫。依前人的說法,無恆的人,給他占卜也不靈,不可以給他占卜,這個講法對。宋儒說:無恆的人,做巫做醫,雖是賤職,都不成功,這個說法不妥,因為作醫生何賤之有? 「善夫,」 巫為他祝禱,卜是算他的未來,都沒用處,不給他用巫筮,什麼原故?解釋在下文。孔子贊歎:說很有道理,孔子不隨意贊毀人,下文說道理。 「不恆其德,」 「不恆其德」,心先發起志向來,依著走不變樣就是德,這就是有心得,必須做的時間久而不變,才有心得。 「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若德不恆,「或承之羞」,「或」字不做或著講,當「常」解釋。羞,孟子說:「羞惡之心,人皆有之」羞恥,恥於內,羞表於外,見了人害羞,自己討厭。羞惡之心,自己錯了,見了人害羞,自己討厭自己,自己為什麼錯了?自己慚愧的不得了。 「承」是接過來,如承上啟下,性情無常的人,常常接受羞恥和討厭。接受就是不能改,情願攙一身羞恥,討厭自己。反省自己能不能恆?不恆就是「或承之羞」。在社會有什麼用?現今貼標語,喊口號有什麼用?當一輩子小人。 這二句是古人的話,這類人給他占卜無用處,觀心無常,例如他的心向南,占得靈驗,正想為他解釋,他的心一下又向北去了。說了不靈,所以不必給他占。 可以參考集釋餘論。你們如果沒有預習,也要複習,才能進步。 |
二十三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這一 「小人同而不和。」 小人不懂和,以同為和,譬如流水,東流則東,西流則西。小人一做事就不和,在其中攪局,侵犯人。 |
二十四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鄉人皆惡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
從前人在社會,都想親近好人,今日則有人想、有人不想,從前的人多半想親君子遠小人。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子貢說我想親近人,一鄉人都說他好,如何?子貢何許人也,春秋時就有人以為子貢賢於孔子。孔子答說:這樣未必好。 「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子貢又說,如何遠離小人,一鄉對某人都討厭他,如何?孔子說:這也不可靠。 這個可學,尤其是在今日之下,沒有是非,而且顛倒是非,報紙上的臧否人物,吾一概不信。社會混亂,我們雖然無力改變,但不要去幫助他,你自己若也如此,就是股東,有你的成分,你給了它增上緣。 「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一鄉人都喜歡或不喜歡,這都不可以,但是必須說出道理,怎麼辦呢?子貢方人,專會批評人,知人不容易,你對鄉人某人你看得好,你就喜好他,你要是看他不好,就厭惡他。 這是對子貢說,我們不是子貢,所看好壞不足為憑。那要如何呢?孟子就是學孔子這點,「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要殺一個人也是如此。 孔子所說,必須有見識者才能做到。孟子說的,你也能做一點,但也不容易,因為今日全國沒有正確的輿論。就以大事而論,例如提倡節育、墮胎,就是滅種。今日靠誰也不行,總而言之,要獨立。 |
二十五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 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
「說」,宋儒主張作「悅」,漢儒讀如「說」字。這一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 「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與君子人辦事容易,不瑣碎,辦好不用說,辦不好也能原諒你。與君子說話難,今日一切都演說,都說廢話,「難說」是不能說,古人見面說「今天天氣好」,批評天氣,不批評人,孔子說:「誰毀誰譽」,因為你說的都不可靠,說好話都不可靠。但是可以就事說事,今天這事好就是好,這事壞就是壞,不可一言定終生,必須蓋棺論定,死了蓋住棺了,這論才定住。不能隨便說人,為什麼呢? 「說之不以道,不說也。」 「說之不以道,不說也」,若說人零碎的小事,這可以少談。只要大體不失道就可以,如文天祥未被捕前的奢華享受,最後不失正氣。 「及其使也,器之。」 「及其使人也器之」,用人時,他夠上什麼材料,給他什麼事,做完就行了。若不再做,也不能責備他,若他自動願意幹則另當別論。貨惡其棄於地,力惡其不出於身,君子使用人必須量才使人。 「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小人反是,與他共同辦事難,侍候不了他,他必得找全才,那裡有全才可以找?所以小人很難共事。可是小人易說,見面不是東家長就是李家短,都是說是非,不聽也罷。君子之交淡如水,聽了就有成見,好人看成壞人,壞人時間久了也看成好人,這就不行。使用人不可求全責備,他的本分職務做到就算好,這一點同學們可學。 |
二十六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
這二句很難表現,必須常看歷史。交際場中,你不要說話,看別人講,就是求學。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 泰,一切絕不拘束,與驕有什麼差別?參考集釋餘論的論語傳注。「君子無眾寡,無小大」,君子不論人多人少,地位高下,年齡大小,「無敢慢」,慢是傲慢,慢從心字旁,屬於五大煩惱之一。慢有七種,外表規矩,其實傲慢。無敢慢就是舒泰,雖不敢慢,但是心裡不緊張。有事怕錯就會緊張,就不是泰,小心也必須舒泰,這不算驕。 「小人驕而不泰。」 小人就不是如此,矜己傲物,怕那一條錯了,叫人家看不起我,總想我比別人都好,這正是傲。如子路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子路以為一律平等,沒有貧賤高下。 惟恐失去尊嚴,就是傲慢,這是驕侈,何泰之有? |
二十七 子曰:剛毅木訥, |
此章大意在解釋仁,仁字是孔子學說的主要字,孔子主張仁,孟子雖接繼續孔子之道,但已經不提倡仁字了。並不是孟子不要,因為「仁」字,孔子已發揮極致。以孟子的高明為什麼不再提倡仁字?古人的說法,我們超越不過,述說就可以了。孟子提倡「義」字,但也說「仁義」,如孟子見梁惠王,說:「亦有仁義而已矣」。就以寫字而論,凡寫楷字好手,至少須從漢隸入手,再高是從篆字入手,因為用筆法都由此脫胎,這是基礎。晉朝楷書為王羲之,晉以後的楷書就不成樣,因為先學了魏碑。應當先學漢隸,再學楷書再為魏碑。唐朝的顏、柳、歐、褚都有名,各不一樣,清有四家劉(墉)、翁(方綱)、鐵(保),永(成親王永瑆)。古來都有學過王字者,各家都不同。要在有自己的風格。必得脫胎而成自己的一派,才算有成就。古人說:不師古人。其實是先師古人而脫胎。總之,吾人不知道的事少談。吾人所讀,還不出古人的範圍,怎能說創新?吾常說:所說都是古人的,想超脫古人的範圍也做不到。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仁」字,孔子答復學生各有不同,仁的範圍包括一切。宋儒不說「仁」包括一切,以為仁是因病下藥,以為孔門弟子都有毛病,對病而說,宋儒這種說法大錯。因為諸弟子有什麼病你也不知道。這一章無人來問,統一而說,這四字範圍也廣,都很好,雖不是仁已近仁,差不多了,還有其他的也與仁差不多,如「其恕乎!」。 朱子的學問大,十三經都念過,尚且開口就錯,何況吾人?吾的學問不如朱子,所以也不敢挑他的毛病,只是傳述前人的意義而已。漢注毛病少,不發議論。 剛,堅強,很堅固為堅。強這一字,不只是北方之強的「衽金革,死而不厭」,這是強的一個說法而已。南方之強是「不報無道」,又如「中立而不移,強哉矯」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這都是強。無欲則剛可以接近仁,若說剛就是仁則不可以。 毅是有決斷力,文天祥的不屈就是有決斷力。 木是凡事不大衝動,似乎格格不入,俗話說:「呆板」。你們是四方木頭腦,呆板一點。東方屬木,屬仁。 訥,其言也訒,話等待說,說不出來。 剛毅木訥四字都與仁相近,在社會做事,選有這四者就好。凡好說話而有決斷、不變者少,做事要找剛毅木訥的人,這種人可靠,有一個字就行。婚姻,找漂亮、會說話的對象,那是找倒楣。 |
二十八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士指讀書有道德的人,最低能修身,能處理家庭,能處世的人。讀書不是為作文章,全是為了在社會辦事,若只會作文,不能辦事,這種秀才造反,三年無成,怎麼樣才能做到能辦事、能處世的君子? 你們可參考集釋的考異,古今字有差異。 下文孔子答至「可謂士矣」,朋友以下二句是注解。 「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 切切是有決斷,說話勸人很懇切,家庭父子、朋友、鄰里鄉黨都與我們有關係,都有勸善規過的義務,他幹好事我們就協助成就他。辦錯,小者是過失,大者是罪,不能不勸。有人一見面,素昧生平,便大加稱讚,那是天然小人。 偲偲作「節節」,形容竹節。修其他法門如蟲在竹節豎出,很困難。節節是說了再說,看他沒有改,或改了若干,則再說,達到總目的而後才停止。 怡怡是和悅的樣子,年幼見長者要肅靜,不能妄笑,長者見幼者可略笑和悅。現在的人一見面就笑,吾不主張這個。一上台就笑,是笑大家也笑自己。笑是一種很不恭敬的態度,要講究肅靜。如指樣子。須有和悅的氣氛,不必一定笑。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下二句是後人的注。「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朋友關係較遠,兄弟關係比較近,父子之間不責善。自古父不教子,都是易子而教,什麼原故呢?因為只要是教人,就不免會好了還求再好,太過像是有沒限度,所以不免有責備。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便會疏離。像在私塾,學生寧可在廁所聞臭味,也比守著老師好。心就遠離,不合作,時候久了更不行,疏離就是大不孝。 家庭以和睦為上,任何事也比不了和睦好。今日有電視機,這是台灣家庭大變化的根源。各國有各國的風俗,行孝辦法各有不同,外國有兒子偷偷打死父親以為是行孝。電視演的家庭革命,不能管子女,管嚴了就到法院告父母。 朋友切切偲偲,懇切說了再說,以為不好可以絕交,因為朋友是道義結合,可絕交,但不要出惡聲。兄弟怡怡,什麼原故?父子之間不責善,兄弟也是如此,愛之切,管嚴了也不行。成家娶妻之後,更不可如此,丈夫只聽信妻子的話,家庭便不能和睦。清官難斷家務事,其中的事故人情,可以學。兄弟之間,過分期望他好,就會疏離。所以世間法也須有世間的道理。 |
二十九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善人教民七年」,這是指國家元首或重要人物。從前三年做一次考績,書經有記載,第一年試辦,第二、三年一考,清朝末年是三年一大計,做官者要考一回成績。第七年是二考之後,第二次的開頭,雖然未滿九年,辦的政治也可以了,但必須是善人、正直無私的人。「亦可以」,可以而已,並不是絕對如此。以善人調理,九年的政事,已過了六年,到了七年,人民就可以當兵。 教什麼?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答:「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孔子就是善人,夾谷之會便是孔子所為,孔子曾說:我戰則克,祭則得福。教民七年就是教六藝,教道德仁藝、孝弟忠信,平素教此,不用說就知國家與自己有關係,國保不住,家、父母兄弟都保不住,所以有孝就能忠,在陣前就能拚命,就可打勝仗。不怕死就不會死,若能猶恐不死,以死為榮,與這種軍隊打,就難打了,例如吳越之戰就是例子。如果我們真正提倡中國文化,人人以父母為重,就能拼命抵抗外人。 對於台灣人,只要讓他知道桑梓之地,以父母為重就可以了,否則若信其他洋宗教,屆時對人說:「咱們是一家人」,那就壞了。這必得有道德學問的人才能教。如文天祥以事外國人為恥,以死為樂。 |
三十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
「子曰:以不教民戰,」 要是召起兵來,或徵兵,必須先有相當的教訓,不是只教戰技而已,道德思想是重要問題。 「是謂棄之。」 打仗主要是思想問題,心理沒有建立起來,以未教過的人民作戰就是棄捨了他。 這裡面,民族、民權、民生主義都有。 |
憲問第十四
一 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
原來講佛經,而後添了論語,因為諸位同學的文學教育太落後。文學從表面看不出來,其實內容是道,道是本體,不可違背。佛法是出世法,與世間法離不開,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論語講世間法,若講出世法就說的簡要。因為有儒家配合,所以佛教傳入中國才能發揚光大,儒學也因為佛學而更了解,因為儒學有性與天道。佛經是中國文理,不懂中國文學,佛法也不能通達。 但是今日之下能通儒佛的人很難找到,一門尚且不通,若儒佛都不通,而能通二門的更沒有這個道理。本人學過佛,也看過中國文學的書,大體上儒佛二者能不會起衝突。你自己若懂文學,便知現今儒佛都是末法。佛法固然是末法,中國文化也是末法,把線裝書丟到糞坑內。大家要想懂文理想進步,只聽吾講,不行。吾是依古注講,古注全看完了,再為你們講其中的一條。但是會說不如會聽,要怎麼樣聽法呢?佛經的禪宗說:一聞百悟,就如中國文化的舉一反三,你們如果不能如此思想法,往後就不能為你們講了。每逢講一種道理,你聽了正面,你自己要去想反面,從左右、遠近去想,自己推想,必須自己悟。 大家要自修唐詩,吾教唐詩,你是白聽,為什麼呢?六經以詩經為首,不學詩無以言,大家聽不進去,唐宋詩的一二字有改幾個月的,有改一二年的。應酬詩可以快,若細加研究就不容易,不知改了多少次。當時做的看得懂,改好反而看不懂。孟子云:「公輸子能與人規矩,不能與人巧。」你們必須自己求。大家學佛,後來能否成就,不可靠,若不依佛所說行,只依表面,所信的便不真。讀論語若不依著實行,也不行,所謂「博我以文,約之以禮」,理固然要高,實行卻在近處。例如諸弟子問孔子如何行仁,顏子問的低,孔子簡單以四勿答復,四勿看似淺顯、簡單,但大家卻不肯依著實行。能依「常禮舉要」做就能成功,吾碰很多釘子,你若不開悟,前途十分渺茫,你連眼前也看不見,如何辦事? 你們讀唐詩,三月能為他換一字,就不錯,能夠有一字比古人好,一切學問就都上去了。 「憲問篇」 論語每一篇的題目如詩經一樣,取第一句前二三字。憲,「原憲為之宰」的原憲,孔門中最窮的弟子,做宰官得了祿,卻不要,問孔子,孔子告訴他可以送親友。姓原名憲,號子思。 「憲問恥。」 「憲問恥」,一般開頭有子曰,或曾子曰,有子曰。為什麼有時又有「有若對曰」?為什麼一人有多種稱呼?又有「子路、仲由」的不同?這裡為什麼要說「憲」問恥?問孔子什麼叫恥。為什麼不說「原憲問恥、原子問恥或子思問恥」?學問之道,不容易,例如放置在冰箱的東西,不可以立即放入鍋中,隔行如隔山。你若看了常禮舉要記得住,就懂這個道理,這就是博文約禮。 從前小孩開蒙念三字經,吾讀了八十餘年書,現在九十多歲了,三字經也不敢說全會講。如朱子的學問是有名的,還有很多錯,何況其他人?吾不僅是字講不了,它的格局、脈絡就不懂,那只不是堆砌文字而已。三字經有起承轉合,開首「人之初」、「性本善」,下接「性相近,習相遠」,為什麼說是「習相遠」?因為不教的原故。「苟不教,性乃遷」是接「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孟母教子就是專。 見到人該如何稱呼,是直稱他的名,還是稱他的字等等,這有遠近的區別。這一章「憲問恥」的體例應如何說?常禮的「稱呼」有遠近親疏的區別。三字經云:「群弟子,記善言」,論語是群弟子記錄的善言,經文中稱「有子、曾子」者,是有子、曾子的弟子所記。朱子就學這一點,說「子程子」。若顏淵、子路等僅僅是普通的稱呼。對長者說話,要說自己的名字,這一章是原憲自己記載,所不自稱子或號,只稱名。 「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子曰。孔子答覆他。下文又有問句,句讀很要緊,三字經云:「小學終,至四書」,「詳訓詁,明句讀」,現今的書標點錯的很多,這一章那一處是一句?那一處是一讀? 邦,邦家。有道,一切上正當的軌道、整齊。穀,俸祿,古時給的是糧食,如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邦有道接受俸祿,邦無道接受俸祿,都羞恥,這是朱子的講法。 講一節書,只會講不行,必須看其他處所說,與這一章說的相同就沒問題,如果不一樣就有問題。 另有一種說法是:「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這種說法好講,不是合在一處講。邦有道可接受俸祿,如泰伯篇說:「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正與這一章相反,一對照就能講上來。 國家有道時就接受俸祿,不致於羞恥,因為不論辦事的大小,已經為國家盡了義務。若邦無道而作高官拿高薪,什麼事也不做,國政亂七八糟,這是在誰手裏造成的?那是可恥的事。? 這二句,同學可學,臨財毋苟得,不能因窮而要錢財。如嗟來之食,最終不食而死。黔婁貧窮,齊魯請他去做官,終身不為官,這是讀書人的風骨。自古皆有死,說到佛學,那這個人下生必有好報應。曹操、秦檜篡位,第二代就被抄家,莫說後來,眼前就過不去,史證鑿鑿,可以不懼嗎? |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 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
這段以下,沒說什麼人說的,就是另一章,可知道的仍是孔子弟子所問。有人說這還是原憲問,仍是同一章,因為問兩件事的緣故。史記云是子思,孔子的孫子也叫子思,這裡說是原憲說的,有道理。 「克、伐、怨、欲」 「克伐怨欲」四字是四件事,孔子之學注重「仁」字,必須有自己、有他人,不是只有一人,必須對人加厚,還有自己所願望的好事要給他。慈與安樂,悲與拔苦,都是指對方,仁也是指對方,仁包括很大,如一百人就有九十九位是對象。 克,能勝過人,喜好如此,左傳云:「君子不欲多上人」,比人高是大毛病。 怨,怨恨別人對不起我。 欲,看見一切,有貪戀之心。 「不行焉,可以為仁矣?」 不行,不起現行,不幹這四條。要是不幹這四條,可以算仁吧?這是活口氣。假如問我們,我們要如何答覆?這四個字也有對象。若是在空屋中,就無所謂克伐怨欲了。 「子曰:可以為難矣,」 孔子說,你說的四條,是人情難做到的四條,很不容易。但是做到這四條,可算是君子了。 你們同學必須學這四字,在二年之內,吾曾為大家說「明夷走黑路,艮為山」,要大家一律保守常態,凡事少動作,就不錯,一動就找麻煩,出亂子。 「仁,則吾不知也。」 「仁,則吾不知也」,不是孔子不懂仁,而是這四條若你說是仁,我看不太近似。 阮元論仁篇,不行這四條是無損於人,不能有益於人,只是消極的小乘法,你個人好,與大家沒好處。學大乘,必須契機契理,大慈大悲才是契理,不合是不契機。例如佛是大慈大悲,琉璃王滅釋種,佛不管,目犍連不以為然,以神通藏五百人於缽,置於空中,最終也化為血水。今日之下,可為就為之,不可為,明年又一甲子,是一個大變化的時候,少說話,少動作為妙。 可以參考集釋的焦氏筆乘。 |
二 |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士是不幹農工商法醫,專讀孔子的書。人道敏政,學政治學,在內要格、致、誠、正,在外要修、齊、治、平。這是士人,士專為辦政治,就如後補菩薩專為大家辦事。常說「安居樂業」,有職業才安隱,農工商都如此。士人卻從來不安居,也不樂業。士的業是辦治政,救度人民,士人只要想著安居樂業就不行。對於士而言,安居樂業,為士之道就夠不上了。 如以今日來論,說西洋人的就信,說中國人的就不信,一樣的事情而有二種心理。西洋人講利,小人就是喻於利,認為人有生利、分利的不同,以做官教書、當兵等都是分利,這是邪說,心全在利上。 今日做官的為發財,教書的為鐘點費,故樊遲學稼、學圃,孔子說:小人哉!樊須也。後人以為孔子滿腹官僚,這是不懂孔子。 佛法也不生利,釋尊也是分利者,大乘佛法不准生利,出家人手不接金錢,吃的飯是乞食來的。出家大不容易,要是僧人而懷念家業,不足以為僧矣。今日之下,吾學危行言遜。孔子贊嘆顏子簞食瓢飲,樂在其中矣。顏淵所樂者道也。為大家辦事,不要喪天良。 |
三 |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 邦有道,國家上軌道。危言危行,危,正也。危有多種解釋,普通有「厲、高、正」三種說法。作「厲」是正顏厲色,望之儼然,不可侵犯。「高」是高不可及的樣子。「正」是正襟危坐。在此採取「正」的解釋。 國家有道,可以說話時,說正面話,有什麼說什麼,說公正話。國亂說公正話不行,比干就因為說公正話,而被挖心。危行,所做正正當當,不正當事不幹。 「邦無道,危行言孫。」 邦無道,國家無道時。危行,所做也須守住規矩。言孫,不能說正話。孫,遜也,須謙遜,說話謙和,如有人大談跳舞好,你可以說我未學過,說不會就行了,不與他同流合污,言語婉轉的推開。若能犧牲自己而改造社會就可以說,若無補於事,留著有用之身為國家做事,如殷有三仁,箕子逃,微子佯狂,為了留得有用的身子。 如今天下無道久矣,必得守住「明夷暗行,艮為山」的教訓。 |
四 |
為了進度,只說重要處,文理若有曲折才說,主要注重實行。讀書志在求道,文字其次。從前先讀文字再開講,若學而不能行就是空學而無用。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 德是某種道的能力,不能背離道。某種道有做出來的一舉一動,與道不違背,就是德性。「有德者必有言」,心中有道才會說話,也才能說話。立德、立言,立德能做為萬世法,立言是一言可為萬世法。處處求道,志在利益公共,不僅利益一處,儒家由近及遠,修德先在心,再身,再家、國、天下,無限度。有德者他說出的話,不會說錯話,什麼原故?因為存心就在利益大眾,由近及遠,若說出話來與外頭有害處,這行嗎?誠於中,形於外,言為心聲,若存心不好,矯情想說好話,如何能說得出好話?心要是有德,說話與人有何妨害?若存心說壞話,心術已經是不正了。心好而說出壞話,必定沒有這個道理。 「有言者不必有德。」 「有言者不必有德」,人就在「言行」二字,聽人說話、看人的行動,但是為什麼不說心?禮記說:「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這是指「言、行、心」三者,普通只說言行,因為言行在外,人都能見到。佛家說身口意,意業自己知道,他人沒有表現出來,如何當證據?無法說。為了讓人容易懂,所以只說言行,這是一點。又在社會上,言行護得住就好了,若是在意上責備人,那世上少有完人,這是誅心之論。所以只講言行,不講意,這合乎古人的恕道。 凡是說話,早晚人都知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凡幹一件事,人必知之。凡說話者,都是說張三壞李四壞,盡在評論人,沒有自己說自己不好的,盡說人的是非,所以有言者,未必有德性。 德難懂,再講比德較容易懂的,因為德很微細,德往外表現就是仁了。「志於道」,存心是道,心不動,默而識之,一動就是德,往外表現就是仁,不損人,待他人如待自己,一切言行動作都能依仁,這就是仁。但是要靠什麼生活?所以在道、德、仁之後,最末為游於藝。今日多是舍本務末,例如吾說人,自己有沒有舍本務末?吾沒有道、德、仁,便是舍本務末。 「仁者必有勇,」 「仁者必有勇」,勇是勇敢,大無畏,沒有怕的事,死也不怕。大家學佛,知道人死後只有肉身死而已,死是他(身體)死,真我不會死,知此還有何懼?真正心存仁道的人,一舉一動都為大家,必然有勇氣。佛家慈悲,與樂拔苦,人遇到災難便去救他,一想到危險上,真有仁字的人,知人有困難就會勇敢去救。仁者沒有見到自己可能死,只見所救的人在受苦。自古以來的忠臣孝子,如正氣歌中的文天祥,不投降願意犧牲,就是由仁字而來。 「勇者不必有仁。」 「勇者不必有仁」,勇敢的人未必有仁,自古以來勇將很多,但是打敗仗就投降,何勇之有?文天祥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這是大勇。看儒家的書,學孔子的仁,看是不是很積極,便知是不是真正的勇者。 這是原則,至於何者是仁、德?大家還須研究,若弄錯,就白白犧牲,這不是一天兩天的工夫。 |
五 夫子不答, 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
「南宮适問於孔子曰:」 南宮适是魯國大夫,問孔子,問什麼事?這一段考據很多,羿有多人,似乎是夏朝的后羿,夏朝中期被后羿篡位。后羿射箭有名,堯時也有善射的羿,傳說當時有十個日,羿射了九個日。奡也有多人名叫奡,羿、奡都不得好死。 「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 盪舟,在旱地拉著舟走,日知錄說,戰陣能左右攻擊為盪,屬於戰陣法。另有一說,某次作戰,河水乾了,奡能在泥中拉著舟走。到底那一說是對,不可知,親眼見還不可信,例如在孔子家語,子貢看見顏子吃了沾有土飯的故事。所以吾對于新聞記者所說的,一概不信。今日之下,要想別人不發生誤會,如何可能?只有各人幹各人。總之,羿、奡都是有勇力的大力士。 「然」字,在上句或下句都可以。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禹王治水,稷種地,這二人沒有武力,純粹是利益大家。沒有禹王,大家就不能安居;沒有后稷,大家就沒有五穀吃。禹當身就得天下,稷為周代祖先,後來也得天下。 「夫子不答,」 「夫子不答」,孔子不答。注解說,這是以禹稷比擬孔子尚德不尚力,但是南宮适並沒有說。你又沒有親眼見到,所以這種揣測之辭不說可以。 「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君子指南宮适。「若人」,這個人也是指南宮适。「尚德哉若人」,崇尚以德服人,不以力服人。 |
六 |
這幾章大家都必須照辦,旁聽生是自己來的,更有力量,所謂「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既是君子就不該不仁,若以為是弟子記錯,便是「億中」揣測以為就是這樣。但是為什麼君子還會不仁?如孟子說:「五穀雖美,種之不成,則不如荑稗之草,其實可食。為仁不成,猶是也。」種五穀養人,也還有無用的稗,饑餓到極處也能食。水果的力量都在皮上,無皮不能養人,做一切事,學任何事,必得叫他有個成熟,生處轉熟。我們都還不熟,例如念佛,口熟是滑句,心裡沒熟,若佛號念得熟,不必作意,正念就來。大家做任何事都必須做到飽和點,這樣就沒有不成功的。 孔子說,有人發心行仁,未有力不足者,辦得到,但不成熟而已。如橘子必須紅了才成熟,如此果中有因,綿綿不斷。一天行仁,可以說是「有仁」,但很難成熟,如何難法?孔子贊嘆顏子「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顏子可以三月接續不斷,其餘人偶然來一回而已。你們念佛,須淨念相繼,你們那一位能三個月不斷?你有念七日的嗎?彌陀經云:「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其人一心不亂。」為什麼不說:「若一日乃至七日」?你們能一日念佛嗎?不能有一日念佛,臨終可靠嗎?孔子講仁,也是如此,默而識之就是永遠不斷。君子是修學的人,不仁者是沒有成熟的人,君子行仁而未成熟者,這是有的。 「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小人是一點好事不做,終日損人利己,好事不做,偶然感情衝動,不到五分鐘,又滅了。你們在社會上有一技之長,就能在社會立足。學佛念佛為什麼不成功?念佛者一起不好的心,如一起貪瞋癡,只要任何一個,一星期所念的佛都完了。唯識說,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念頭生滅,至心念一句佛就消八十億生死重罪,但是你在一剎那起了多少個念頭?小人根本沒有仁字。 |
七 |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 仁者愛人,中庸說愛是七情,都不得其中。對某一件事,例如愛子孫、國家、社會,愛很難講,愛是溺愛不明,這就不得其正。此處愛當「護」字講,護著他就必須讓他往好路走。 勞的說法很多,有注子解釋為「勉勵」,愛護他就必須勉勵他,慰勞他。另種一解釋,「勞之」是自己得受一番勞苦,如愛一盆花草,必須灌水施肥,須受勞苦心力。懂得這個,那父母師長對我們不勞,我們就不能得益,從前父母師長打罵都是好意。 「忠焉,能勿誨乎!」 與人辦事,不論對上對下,都必須全始全終,這就是忠。曾子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拿出真心來為人做事,對下愛護,必須指導他,否則是溺愛,對朋友糾正就是誨,對上諫正也是誨,這是盡忠。 |
八 |
依著經文學就好講,若講考據就難講,孔子在這一章是說鄭國的事。 「子曰:為命,」 「為命」,諸侯來往必須有公文,至於是什麼事就不一定。從前寫信若是關係一國的外交,不能大意,接到信,第二天就要回信,不後悔。今日是誤會的時代,所以你連對朋友寫信,也不可提筆便書。鄭公子曾婉拒齊國的婚約,說「齊大非耦」。 「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 某一次,鄭國與他國要寫國書,「裨諶草創之」,裨諶是在野不做官的賢人,請他起草稿。「世叔討論之」要世叔看草稿,討論研究,經過一番討論,意思大致說完了,就是這意思。 「行人子羽修飾之,」 「行人子羽修飾之」,言辭則要子羽起來修飾文辭。例如文辭說:「你往那裡去」,修飾為「請問閣下今日枉駕何處?」。今人見人面,直呼「你」,這是犯大不敬,大不敬,私人便絕交,對於一國就會殺頭。不懂道理便會貽笑大方。如李某某,某某, 「東里子產潤色之。」 修辭之後,「東里子產潤色之」,東里是地名,潤色是那一處再加上些風采,如繪畫一般。寫國書必須四道手續。 這四位都是春秋的大名人,可見國書這東西不容易,其餘可想而之。你們的學問,如何能好的了呢?舉一隅,一隅便極微細,要三隅反,這談何容易?今天有人來問如何寫字,寫字吾天分不高,但是聽得多、看得多了。王羲之的「永」字,為什麼要寫這麼多年?其實不必說一字,一個「點」也要寫上五、六年。如王獻之寫的一個字,王羲之看後,在兒子寫的「大」字下面加了一點,成了「太」字,因為他嫌王獻之寫的「大」字架勢上緊下鬆。母親看了王獻之寫的字,歎了口氣說:「吾兒寫字三缸水,唯有一點似羲之。」而且那一點還不是王獻之寫的。 論語集釋之後,有錢地之所編的論語漢宋集解,擴大範圍去考據,範圍也不出於集釋,但是有特別好處,他的案語,章章都有,而且非常用心,大可參考。 我講論語,看你們有人往內心去求。有人問,為什麼不進步?吾如何能知?公輸子能與人規矩,不能與人巧。巧從那裡來?熟能生巧,必須自己求。我講課,正式、旁聽一律一樣,旁聽生自己壓力也大,因為自己想求的緣故。往後求學,就是要「自己求」,你有疑惑來問我,我不能不答,縱使說上十遍,你聽明白了,聽明白了也沒用,不是「自己的」。所以禪家的「向上一著,千聖不傳」不給人說,就是這個緣故,全在自己悟! 講課之前,你們先想想要採那一種說法,看如何辨別各種注子,聽講時再看吾採那一個注。悟一句,頂得半年功夫,悟不開,記住了照作,也可以,力量更大,為什麼?因為悟了不中用,還要證,能照辦,便是證,老太婆不悟不解,照辦,做圓滿了就成功。 能悟的人就用心去悟,而悟了還沒實行幹的,要多把握。知道自己不行,正是你們的好處。 |
九 問子西,曰:彼哉彼哉。 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
論語下論多批評人,都是做人的道理,孔子所評論的,與我們有什麼關係?佛教為眾生,孔子也為大家。吃多少辛苦,難道不是為大家嗎?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 某人問子產如何?問孔子有什麼用意?子產是鄭國人,孔子是魯國人,二人是好朋友,孔子為什麼不與陽貨為友,又為什麼跟晏平仲為友?自己可以想一想。孔子答覆:他是惠人也。子產在鄭國辦政治,惠與誰呢?加惠與民。一字褒貶,這個作用很大。 「問子西,曰:彼哉彼哉。」 再問子西,從前人重複的名字很多,地名重複的也多,子西有很多個。能與孔子說話的人,以子西請問孔子,可見子西這個人就不簡單。鄭國有子西,也做官。問:鄭國子西,子產先為政,以後是子西,所以並不是問其他國家。五霸起首為齊桓,其次晉文,齊有管、晏,鄭有子產、子西。孔子答:「彼哉彼哉」,彼,他,那個人嗎,那個人嗎,這是古言語。大家要學會說話。書中說的不明白,注者誰能注的明白?子貢也不能說的明白。周金剛遇到賣餅婆子,婆子問:「金剛經說三心不可得,那你點心要點什麼心?」後來的學佛者常要問其中的答案,可以答嗎?若答:「曰彼哉!彼哉!」學孔子說話就可以了。 「問管仲,曰:人也,」 問管仲,孔子說:「人也」,「人」古通「仁」字。 人與仁,在論語的官司打了不少,如學而篇的「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其為仁之本與」一章,一章中有仁有人二種講法,吾不以為然。但是在此處,「人與仁」可相通互用,這慣例已多年了。 佛經的咒子不可翻,秘密的緣故,華嚴宗說密宗為不了義,並非鄙薄之詞,而是說密咒不是顯然的教。如今有人注大悲咒,一個娑婆訶,幾種說法,吾不以為然,而且一經翻譯分別,便是「識」了。 「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孔子在其他處說「管仲之器小哉」,這裡為何說「仁」?下文說:「奪伯氏駢邑三百」,伯氏是齊國大夫,下大夫有三百畝采地。駢在山東,管仲此時為齊相,辦政治,伯氏犯國家法律,同朝作官,判罪罰金,沒收他的邑地,三百畝全部被沒收。「飯疏食」吃的飯是很粗糲的飯,「沒齒」齒是牙,沒齒,沒了牙,代表老了,一直到老,伯氏對管仲都沒有怨恨的話。大家想想:管仲對人如何? 如「柴也愚」的高柴,在衛靈公處做官,高柴審判一位犯人,處以刖刑,不忍判重刑,而感動犯人,後來衛國動亂,這位犯人還幫助高柴離開衛國。就因為高柴的一點不忍之心。人雖然沒有行動,也可以觀察,所以大學說:「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必須懂「聲色」,若大聲變顏色,一不高興,就變顏色,就足以害事,遭來殺身之禍。別人的聲色,也必須留意,應當謹言慎行。這是危行言遜的時代。至於高柴出走與子路入城,那是因為交情不同的緣故。你們必須看通鑑,因為歷史就是人鑑。 有人說,管仲的仁比子產的惠高,子產是使一個鄭國的百姓得恩惠,範圍小,管仲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不以兵車,孔子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這是管仲的為仁。這個說法固然有道理,但是春秋時很多大國,五霸七雄都沒有包括鄭國,若得大國,子產有另一辦法。如果管仲在小國,如在魯時,那怎能有作為?管仲未得志時,被囚獄中又該如何?豈可「口筆文章」?動嘴皮與寫文章都不可靠,書經大禹謨云:「惟口出好興戎」,又多了舌劍唇刀的言語。 |
十 |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貧窮人與富人是世間群眾,有窮就有富,不能一律平等,再者一是驕傲,一有怨恨,這是人情所不免。怨驕都是煩惱,驕在慢中,怨在瞋中,小者謂之怨,大者謂之瞋,人所不免,孔子對此二字都不以為然。至於詩可以興觀群怨的怨,是「愛之能無怨乎」的怨,是另一種說法。 今人常說「值得驕傲」,因為今人沒有聽 「貧而無怨難」,貧苦之下,要不怨很難。 「富而無驕易」,富要他改驕容易,是比「窮而不怨」容易,不是就能改的意思。 「難」「易」二字是重要點,重要在對待對方,今日要大家不窮、不富,辦不到。大家勉為其難,無論辦那一件事,「先難而後獲」,重要在「難」字上,大家還年輕,遇事便退縮如何能成功?無難不成功,要先難後獲。 |
十一 |
「子曰:孟公綽,」 孟公綽是魯國人,人很廉潔,一切不苟取,做事規矩不亂,有稜有角不圓滑,為官清廉。人都有長短,若無短處就是聖人了,若只有短處就是小人,所以中才者居多,用人必須用其長捨其短。廉潔者多半苛刻,例如老殘遊記中,有一位清官,凡犯罪都必皆砍頭。但是也不是凡清廉都是苛刻,否則天下無完人。若知人而不能善用,人便走了。 「為趙魏老則優,」 孟公綽很廉潔,孔子評論他。趙魏是大國,必須有家臣,諸侯為國,大夫為家,有國臣、家臣,如冉求為季氏宰,是季氏家臣。五霸中晉文公在位時間長,人才多,所以家臣稱「老」。大國的官管的地方多,人才也多,事情比較清閒,大官清閒,小官煩索,孟公綽要是做趙魏的家臣就優裕。 「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春秋時代最小的國,如山東有滕、薛,土地少,事情多,因為強國多想圖謀侵佔,很難對付,所以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人各有才幹,若是滕薛大夫做趙魏的老臣,或者行或者不行。如商店的掌櫃,在櫃台「吃黑豆,唱開水,看三國,抖抖腿」,吃黑豆補腎,喝開水不喝茶以免傷胃,自比諸葛亮,欣賞他的味道。很輕鬆,看似無用,若掌櫃兩天不在,店裡一切大亂。 下一章子路問成人,什麼是成了人的格。孔子舉出四人,有智、廉、勇、藝的長處,還必須「文之以禮樂」,才可以成人。這四人都有毛病,下次再來解說。 |
十二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
希望大家都能預習,我們論語班是一半講,一半研究,要求自己悟。大家先學佛,後來不得已而加學論語。儒佛經典各有注解,佛經看古人的注,因為佛經的古注不會互相諍論,為什麼原故?因為佛家主修行,文字不甚注重,所以那一宗都差不多。若儒家自漢以後,用功修行者少,多是以經典取功名,真求孔子之道者不多,所以注解就不適用。 如今的學佛人,只看書聽講,看了聽了三十、五十年,百年也沒用,要真正求道,注解錯誤的,都是沒有功夫的人。學佛在道,道進步就不會講錯,講錯了可斷言沒有工夫,所以學佛與研究佛學不同。儒家至宋儒,有成就者因為他有學佛,只是不明說而已。求道,若求孔子之道,表面顯然是世間法,佛學表面顯然是出世間法,但是佛學懂世法嗎?當然懂,儒佛都先教做人,如孝經、仁王經。佛是世間人,本為太子,也娶妻生子,懂世間、出世間法。儒家孔聖人懂世間法,更懂出世法,其餘弟子只懂世間法,不懂出世法。世出世法沒兩樣,都是自己本性做主,佛的出世法是了義經,儒的出世法為不了義經,不明說的原故,如大學、中庸就是出世法,不明說。易經就明說了,如「精氣為物,遊魂為變」,一切物體都是精氣所成,靈魂為遊蕩而有變化,只是不說明,宋儒學佛後,講的又是另一辦法。 往後你們買書,我讓你們買便買,不叫買的書,不必亂花錢。亂買書會出毛病,為什麼?因為儒者不但自己打官司,對教外也一律視為異端。從前也講論語,如今因為出了妖魔鬼怪,學孔子的反孔子,學佛者的反對佛,風氣就是如此,所以大家必須先學做人,先成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再來求明心見性。活著必須有世間法,死後就不同了,乘願再來也須要世間法。 「子路問成人。」 這一章,錢地之的「論語漢宋集解」案語也講不通,文理都說不通,能看出不通,便是進步。 子路問成人,成人者,成,成就,何謂成就?不是五官長完全,而是人格的成就,為一完全人。這裡的成人是說身口意三業,言行動作,說人的品格。人格,有君子、哲人、賢人、聖人的區別,這裡是指何種人格?佛說:眾生皆有佛性,本性平等,眾生相不一樣,男女黃白人等都不一樣,你們若人人都成人,就有成佛的能力。成人,孔子答有四條件,條件多,但不是五倫八德。你們對於十三經,要有印象,論語是從何而來?孔子述而不作,本於經書,論語都有六經上的言語,六經是堯舜禹湯古聖人的,孔子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 若,好像,不是肯定之辭。假若有臧武仲的智慧,臧武仲有什麼智慧?汶水以南為魯,以北為齊,讀書必須知道歷史,看歷代地圖便知道為什麼某國打仗,要假道他國,這必須知道地理。閔子騫說:「吾必在汶上矣」,就是不在魯的意思。臧武仲封於防,後得罪季氏,齊國想饋贈土地召他來齊國,臧武仲以智慧汅辱齊,說打仗不要學老鼠藏頭露尾,儘說齊的不是,而使齊不饋土地,用這種辦法辭謝。交友要淡如水,若起初就很好,漸漸淡後就壞了,所以小人之交都不長久。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送禮也不容易,一分不取,一分不與。禮尚往來,接受人的東西,過幾日要想辦法還他,例如陽貨送孔子豚,孔子也要去回拜。 「公綽之不欲,」 公綽之不欲,廉潔,但政務繁忙就受不了,不欲就不貪。 「卞莊子之勇,」 卞莊子之勇,卞莊子也有很多人是這種名姓。臧武仲、公綽都是魯人,所以卞莊子也應是魯國泗水人,與子路同鄉,好勇。卞莊子的母親還在時,三戰三北,他勇猛能擒虎而打戰卻都失敗。後來母親歿後,齊魯交戰,卞莊子三戰三勝,洗雪過去的恥辱,然後死於戰陣。 「冉求之藝,」 冉求之藝,藝乃禮樂射御書數,文武政治都行,若今日的冉求,就要會駕飛機,造原子彈。 「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但是孔子首要志於道,世出世法都有道。再為據於德,古時德字作「直心」,佛法說:「直心是道場」,道場是本性。最末是游於藝,先行於仁,仁是民族主義,仁是二人,仁者人也,親親為大。藝是民生主義,昔日六部有工部,周公時就是工業社會,杜甫稱「杜工部」,唐代也有工部,看歷史便知道有六部,六部中有工部。又廉又勇又智,如儒家三達德的智仁勇,仁者必有勇,智勇即有仁。這四人都有長處,匯集四人的長處,還須文之以禮樂。你們必須熟悉常禮舉要,守禮如守法律,不能犯。文,漢注交錯,文飾的意思。另一解釋作「加」釋,雖然好懂,但是要加在何處?交錯混論,四條都離不開,四人各有長處,但是於禮還有欠缺,所以說交錯,這樣也可以算是成全人了,「亦可以為成人矣」這是還不甚圓滿的口氣。 你們願成人嗎?必須自省,自省的人或許有,但不自省的比較多,你們肯如曾子三省,就不得了。毋自欺也,不要欺自己,我們欺自己也習慣了。誠其意者,毋自欺也,你能毋自欺嗎!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下面的文理講不通,首先的「曰」字是什麼人說?這個字,從漢以來諍論到今日。有人說是孔子說,有說是子路說。清代論語集述要中說的有理,但吾也沒有全采。 吾采取這是子路問。有注解說是孔子說,前面是古人,這是今人,但是冉求是古人嗎?合四人的長處,今人要全有的很少,而古人有全有的,但是意在言外。 子路聽了,覺得很難,所以請問其次。「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是子路說,以下是孔子說,古時有省文。者下省「曰」字,可做「今之成人者何?」,下面回答說「曰:必然……」。也可做「今之成者何必然」,下面說「曰:見利思義…」。古書斷簡殘篇有可能,也有「請問其次」的意思,所以問:「今之成人者何?」。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下面是孔子答「見利思義」。今日之下的成人不必如孟公綽之不欲,見利合乎義就可取。 「見危授命」,今日的成人也不必如卞莊子的雪恥而死,到了危險時合義,把命送上就可以了。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孔子說「主忠信」,曾子三省也是忠信二字,求其次,便不說禮樂了。但仍然須有忠信,你們可以自我省察,忠信嗎?要,要會,說了話。久要,這句話說了,永久要兌現。平生,平素說的,過程之中,永遠不能忘了。忠信站得住,也可以算是成全人。前七字「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與後七字雖然相同,但是行為、口氣都不同。 你們還不悟,縱使悟了還必須證,力行近乎仁。老太婆雖然不悟,因為力行近乎仁而有證,所以禪宗有詩說:「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窗前梅花嗅,枝頭春意已十分」。 |
十三 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 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
下論憲問篇專談人的行為,不僅對弟子的問答,孔子也批評人,但不是一般人的批評,普通人的毀譽都太過了,孔子心存忠厚,意在言外,這是一點。看人說話,要知道他究竟如何說話,文理有講不通處,要知道什麼緣故,不可硬講,這是第二點。再者,聽了以後必須學,聽一段學一段,學問就進步,不悟也能上正道,也有用處,這是第三點。 注子不是人人眾說都對,自漢以來紛諍很多,我們有什麼學問可以判斷?只是采取合於時代的說說,注子當中連名字也有錯的,地名也是如此。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 孔子問公叔文子,文子是衛國人,衛國在河南一帶。有人說公叔文子是大夫,有注解說是 「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信乎」你信了吧,信什麼事?「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夫子,是孔子稱公叔文子。不言,不隨便說話,今人到處演說,言多必失,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孔子也說:「敏於事而慎於言」,所謂「惟口出好興戎」,壞在說話上。這是第一條。民國以後才開始學多說話,與外國人學的。 再者「不笑」,脅肩諂笑,巧言令色,鮮矣仁,很輕薄,大家可以學「即之也溫」,不能見面就笑。今日提倡笑,見長者笑不恭敬、不肅敬,有如「倚門賣笑」,笑為了賣錢,我們不當這種人。 第三「不取」,一介不取,不能隨便要人的東西。孔子與公叔文子不熟,耳聞如此,不大敢信,所以問公明賈「汝信乎」,為什麼不信?因為不容易做到,沒有相當的修養工夫,很難做到。 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君子要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溫和而不是笑。聽其言也厲,說出話來有規矩,決不隨便。看京戲,你們是白看,不只聖人不亂笑,演戲的正派角色也不亂笑,三花臉才笑。今日隨便笑,跟外國人學。臨財勿苟得,也不容易,還必須不離「和」。但是「禮之用,和為貴,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所以孔子主張「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禮關係一切大事,所以孔子見老子,不問道,只問禮。和要不違禮,如包拯笑比黃河清,所以權貴懼憚他,不敢與他作政治買賣。 「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 公明賈對孔子說,說話的人說的過了分寸,過了火,太嚴重了。「夫子」是公明賈稱文子的話。 公叔文子雖沒這個樣,卻能做到「時然後言」,到該說話時他才說。所以「人不厭其言」,厭,討厭,雖然說了話大家卻不討厭他。講演,一上台不能就笑,也不能板著臉。 「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樂然後笑」,樂有音「悅」、「樂」二說。奏樂時,歡樂心暢時有笑容;再者是有快樂的事,該笑的時候就笑。笑有若干種,苦笑、冷笑等,戲中的笑就有若干種,唱戲的笑,錯一點都不行。戲是藝術的下節,卻能勸化人,所謂「說書唱戲勸人方」。這裡的「樂然後笑」,采取「快樂」的樂讀音。快樂時笑,「人不厭其笑」,人不討厭他的笑。 「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 「義然後取」,取東西不是不取,「義然後取」,義,事情合宜的意思。大家公認該這麼辦就取,「人不厭其取」人們不討厭他的取。 因為不討厭的緣故,所以有人說成公叔文子是「不言、不笑、不取」這個樣子。 「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孔子說「其然」,這樣啊!「豈其然乎」,豈乎就有疑惑的意思,到這樣已經很難了。 大家可以學這三條,諸位要學禮。 |
十四 |
前一章所提到的四個人都有毛病,前一章有說:「臧武仲之智」,到這一章補在這裡說明,什麼原因?我們沒有這學問,不必虛妄猜測。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 防是臧武仲的封地,在魯國的東南邊,今日屬河南地帶,當時的防是魯地。魯國由三家作主,季氏毀謗臧武仲, 「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此事難講,按孝經上說,對國家不好為不忠,對 臧武仲在防,要求 |
十五 |
周朝東遷後,君權把握不住,權力落在諸侯,不只一個國家。從前凡事問周王,東遷後就不問周王了,而出現五霸。起首為齊桓,其次是晉文,再者宋襄,依地理說,齊、晉、宋都是在中國土地,五霸卻自己封自己。西北的秦,江南的楚,從前過江就是邊地,秦也是如此。齊桓開始,其次晉文,辦的事也很大,因為他的人才多,所以齊桓、晉文為五霸的領袖。 「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譎,詐欺,不正當、不公正。「正而不譎」,齊桓公較為正直,凡事不詐。這必須舉出事實,注解之中舉的事很多,實在是多說話,因為舉的事多,究竟是指那一條?這二句定有所指,孔子不會無故說話,指某事譎而不正,正而不譎。或許是指齊桓九合諸侯,有癸丘之會,後來晉文也學齊桓,有踐土之會,集合諸侯,請周王來受朝。齊桓是率領諸侯朝見周王,晉文卻是請周王狩河陽來受朝,於禮不合。所以孔子以禮論辨,齊桓「正而不譎」,晉文「譎而不正」。 你們仍須「博我以文,約之以禮」,學「常禮舉要」就可以了。 |
十六 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
這一章書的注解有十二頁,二百餘行,一萬二千餘字,注解太多了。孔子主仁,這是子路問管仲。管仲的功業大,諸葛亮未出山時,自比「管、樂」,可見後人對管仲的稱許。 凡是一個國家能支持三代已經不容易,齊國到了襄公就亂了。這一章關係人的心理、國家政局,很要緊。到齊襄公時,無道國亂,後來繼位的公子無知更壞。國家不好,必先內亂,公子小白奔莒,後來成為齊桓公。另一位公子糾奔魯,管仲、召忽事奉子糾,鮑叔事奉小白。在沒有逃亡之前,管仲與鮑叔是至交好友,雖然交情厚,但是各為其主,講公不能講私。兩方交戰時,管仲曾用箭射到小白的腰。後來魯人殺了無知,魯伐齊國,想納子糾入齊,小白自莒先入齊,是為桓公。鮑叔沒辦法弄回管仲,辦這一件事很不容易。桓公就請魯代他殺子糾,而要回管仲。於是魯人殺了子糾,召忽以身殉死。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 「桓公殺公子糾」,桓公並沒有親自殺子糾,請魯國殺他,而此處卻說「桓公殺」,這是春秋筆法。 「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召忽死之」,召忽殺身成仁,管仲並沒有以死殉主,人說管仲好,恐怕站不住吧?「曰,未仁乎」,恐怕仁字站不住吧! 召忽、子糾為的是齊國,管仲為了天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尊王攘夷,保存中國文化。從前有人罵曾國藩,曾國藩說他是為了中國文化,並非為某一種族,今日則是自己放棄中國文化。 上回講過子路所問,孔子的弟子都學過「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的道理,子糾逃到魯,跟隨的有召忽、管仲,齊人殺了公子無知後,在莒的小白、在魯的子糾都想回 「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車」有作「革」,兵指人、武器,車為載人的器具。「九合諸侯」,春秋時,諸侯不尊周天子,齊桓公為諸侯時與各國結盟,眾人推為盟主,擁護周王,有不尊周王者就討伐他,十一年中只有小戰沒有大戰,為衣裳之會有九次(或云十一次),擁護周天子,天下安穩。中國亂後,外國又來侵犯,例如周幽王的「烽臺戲諸侯」,犬戎亡了西周。只要自己家不安,就不會好,我們遷來台灣,多少國家與我們絕交,其中最不該的,就是英美日三國。其中英美兩國的絕交,最為討厭,歐洲最大國為俄國,沒有海港,美國羅斯福出賣東三省,換取俄國出兵。二者日本,我們以德報怨,而後卻與我們絕交。外國的邦交,不講道德,不管說的如何好聽,台灣的金錢土地就是不如人。這與齊桓公差多了,管仲輔佐齊桓公濟弱扶傾,所以大家都擁護他。 文化比血統要緊,列強訂條約訂有傳教權,這其中有他的原故,我們不知道而已,文化的侵略很利害,關係到思想問題。 「如其仁,如其仁。」 春秋時,外國人也不敢來中國,孔子說九合諸侯,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百姓有十一年的安穩。「如其仁」,召忽以死盡忠,為什麼人們不贊歎召忽,而贊歎管仲?子路認為管仲不是仁者吧。「如其仁」,如、一樣。孔子沒有評論召忽,但是孔子認為管仲與召忽一樣成了仁,管仲沒有殺身,但跟召忽成仁是一樣,重復「如其仁」是加重其詞。 |
十七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前一章子路問,孔子答以「如其仁」。子貢也有疑問,所以問「管仲非仁者與?」問法與子路所問不同。人們說管仲仁,卻沒有殺身成仁,如何說是仁?「桓公殺子糾」,桓公是子糾的仇人,「不能死」管仲不能以身相殉就罷了,「又相之」,而且再保佐子糾的仇人,作為桓公的宰相。「又相之」這三字重要。 這一章必得看書多,經驗多,然後能夠比較出來。你們能不能聽明白,也不一定,因為吾尚且不明白。子路、子貢,是不得了的人物,尚且不甚明白,何況後人?讀書必須親身去體諒。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 孔子答覆,「管仲相桓公」,這是答「又相之」。「一匡天下」,匡,正的意思。管仲安定天下,召忽只是安守齊國,談不上,僅僅是為子糾一人而已,管仲是為天下,所以說「一匡天下」,管仲與召忽,誰為公?誰為大?誰是私?誰是小?由此就知道了。「民到於今受其賜」,人民安穩到現在,都是受管仲的恩惠。這還不算。 「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微管仲」,要是沒有管仲的話,「吾其披髮左衽矣」,吾,指中國人。中國人是挽起插簪。披髮,有說是披散頭髮,有說是編辮子,不論那一種,都是外國風俗。左衽,向左扣扣子,是外國的衣著,一切的事都變成外國人了。聖人舉這二條。中國講五倫社會,彼此都有關係,有五倫就有八德,至今口上還如此說,做不做另當別論,外國人就不講這五倫。 禮與歷史,你們不論怎麼費上功夫,都必須通「本」。史記,前、後漢書,三國志稱為四史。中國不披頭散髮,所以從前剃頭師有一副對聯說:「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有幾?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聞多見廣,自有經驗見識。 參考劉氏正義,經為首,次為史,史都是六經的注腳。「夷狄之人,貪而好利」,「貪」這一字,自漢至於今,不離貪字,帝國主義找殖民地就是如此。今日我們不要自己的文化,自己去求「用夷變夏」,未來前途可想而知。從前的外國是來「歸化」,中國也不將他作為殖民地,而是老其老,幼其幼。這與外國的作法都不同,可以思之!思之! 「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 管仲保子糾,為什麼召忽以死相殉,管仲不死?「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管仲怎麼會像普通男女守的信?從前士農工商,商為四民之末,必得求營利,所以在四民之末。從前六部沒有財政部,附屬於戶部。自古不提財,但是從前的商人,比現今外國的總統還守信用。 「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匹夫匹婦之為諒,乃「硜硜然小人哉」,「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溝瀆,有說是地方,有水彎的小地名。在曲折的地處上吊,為什麼在小地方?如在十字路口上弔,一定不成功。「而莫之知也」,在溝瀆的小地方死了,誰知道? 管仲一匡天下,多少人受其恩惠,救多少人,保存五倫八德,將夷狄外國人打出去,所以說「如其仁,如其仁。」 可以參考集釋的發明,所引的劉氏正義。 |
十八 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 公叔文子就是公孫拔,他是衛國公子,有封地,為他辦事的也是大夫,名僎。公叔文子的家臣,名僎,是他所用的人。「臣大夫」,大夫的家臣。 「與文子同升諸公。」 「與文子同升諸公」,公叔文子將他推薦給 「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孔子聽了,說「可以為文矣」,文子是諡號。「錫民爵位」可諡為文,他能錫民爵位,可以稱為文。 |
十九 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 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 孔子說,衛靈公是無道的人。季康子問,那為什麼衛沒有亡國? 聖人辦政治、教學都不一樣,教學教仁義道德,辦政治有另外的說法。靈公固然不好,但是他能用人,所用的人不一定都好,但是衛靈公能知人善用,用其所長,你們能這樣嗎? 「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 「仲叔圉治賓客」,仲叔圉他辦外交好。「祝鮀治宗廟」,祝鮀是衛國大夫子魚。治宗廟不容易,必須條條有理,井井有條,但是他是口佞的人。「王孫賈治軍旅」,論語有王孫賈問「寧媚於奧」的事,但是他能治軍旅,軍事方面好。 「夫如是,奚其喪。」 「奚其喪」,奚,為什麼。祝鮀、王孫賈這些人在別人手上,別人用不來,衛靈公雖然昏庸,但是他能用人,為什麼會亡國呢! |
二十 |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這是格言。 說話是口,慚愧是心,說話若覺得對不起心,還不是大惡。現今的人不說真話,而且沒有慚愧心,就是病入膏肓,佛也不能救。 話無不可對人言,能內外如一,做得到,說得出,就不容易了。這還是小事,但是能辦到已經是不容易了。 |
二十一 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 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
先說明歷史事實,知道它的用意就可以了,因為講書是為了現在可以用。 做事,治理國家,不論是那一種政體政治,總之必得有一位領袖。民主立憲也必須有一個主人負責,就怕「政出多門」大家都作主。正該作主者反而作不了主,其餘人都作主,而且亂作主。有事開會議決,也不實行。例如美俄要交戰,美國國會刪去國防預算,又要打仗,又求不花錢,這事如何辦? 「陳成子弒簡公。」 孔子之時,齊魯是二大國,靠近齊國者為陳國。陳國亂時,有一個人跑到齊逃難,「五世其昌」的典故就出於此。到第五世為陳成子,「陳成子弒簡公」,亂臣賊子人人皆得而誅之。 「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 魯是大國,孔子雖然已經不作官,但是朝中元老,看 「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魯家患的病也相同,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去了以後,對三家說。三家說,齊是大國,我們力量不行。其實魯國雖然人少,但是齊人有一半不服,合起來也能勝。三家不辦,他自己有短處的原故。三家說:你為何而來?孔子說:我請 今日的大毛病,主事者不能作主,都是下頭辦事者作主。我們縱然辦不到,主持公道也好,這就是為公,別同流合污,那是喪天良。 |
二十二 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
「子 君,指在上者。 「子曰:勿欺也,」 主管壞,我們有義務給他勸諫指正,當課員勿欺課長,課長勿欺主管。三諫不從,出之可也。不可欺瞞長官。 子 「而犯之。」 「而犯之」,勸諫指正他。他不高興,也要犯顏直諫,為什麼原故呢?為了公家。勸諫後,他不聽從才離去。不要隨他,以免倒楣,否則為喪天良。 |
二十三 |
這一章兩句話很籠統,自古以來便沒有注出所以然,上、下指的是什麼?不知道。凡是沒有具體說出來的,就是包括一切都是這個樣,一體萬用。集解說,本是上,末是下,萬事求根本,這是上。零碎者是末,是下。不一定要用形上、形下,但是形上、形下也包括在這裡頭。 「子曰:君子上達,」 君子,有學問者,辦事先揀重要辦。 「小人下達。」 小人不是指壞人,指沒有學問的人,捨本務末。 你們學論語是世間法,學佛知道什麼是本嗎?能了生死是本,求升官發財是末。再者,有人為求平安,這與求作官的人相互比較,古來有人寧可為求平安,而隱遁辭去的,求平安就是本。文天祥投降元朝就能升官享福,不投降就得死,文天祥選擇了殺頭,這是本。 總之,如大學說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
二十四 |
愈是不講出所以然的,愈難講。這可以一體萬用,全在自己會用。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 這一章不可以錯講。古代風俗厚,今世風俗薄,都是如此。古時候的人求學為自己,現在人求學是為別人。用什麼度眾生?多是盲者騎瞎馬,半夜臨深池。而且還要以盲引盲。但是這還可原諒,自己度不了,只是「愚而好自專,賤而好自用」者流。今日之下,卻引人進入,然後欺騙人還要劫人的錢財。 「今之學者為人。」 古時是先造就自己,智仁勇必須先成就起來,然後出來辦事,不許閒著。今人為了成就名利,為了讓別人知道他是高人,貪名圖利,學一星期,就登廣告,廣事招徠而已。 |
二十五 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 使者出。 子曰:使乎!使乎! |
蘧伯玉是孔子的朋友,子產也是。從前人若不知他是某某人,就得觀察他交往的朋友便知這個人,酒有酒友,賭有賭友。大學說:「小人閒居為不善」,藏不住的,人「如見其肺肝」一般。諺語也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看孔子的朋友,就知孔子的為人。見蘧伯玉、晏平仲、子產等,就知孔子的為人,孔子就絕不與陽貨交往。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 「蘧伯玉使人見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朋友派當差來,他就是你的客人,不是你的當差。「與之坐」是為了安隱說話,站則不安,匆匆忙忙,坐著詳細問。「夫子何為」,蘧夫子做什麼? 「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 當差的「對曰」:夫子在求改自己的過錯,還是辦不到。 「子曰:使乎!使乎!」 使者出,孔子說:「使乎,使乎。」這和「彼哉,彼哉」不同。使乎,真合你的使命,真合你的使命。蘧伯玉好,派的使者也好,欲寡過而不能,又謙虛又有君子之風。現今的使者,必定說﹕我的長官值得驕傲,又有洋房,又有錢,而且在外國銀行存有大筆的錢。 孔子為什麼讚歎?蘧伯玉好,使者也好,問蘧夫子平素居處如何,使者如此答復,把蘧伯玉的身分表達出來,又謙虛又是君子。 論語能得一句而去學,就不錯了。 |
二十六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
吾只選吾認為的這一方面說,沒有就二、三方面都說,如此可以省時間,你們自己可以去校對。 憲問篇記錄的事情雖然比較簡單,二、三句就一章,但是文理有問題。這一章是無人問,孔子自己說,下文又記錄曾子所說,所以有問題。我們不考據,只要知道經文說的事情就可以了。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政不只是政治,這是總說。不論辦任何事,不是你的事,不必多管,管好無功,出錯就怨你,出力不討好。謀者,計畫,如同在一機關管同一科可商量,若是管財政的,就不必管民政的事。他人在辦公事,不要接近,而且要迴避。一概不看別人的公文,紙片也不可看,給你看,你也必須避嫌疑。從前有洩漏秘密罪,所以就怕多找麻煩。 你們念一條學一條,要舉一反三,不依著讀過的經典辦,有什麼用處?諸葛亮讀書「略觀大意」,陶淵明「不求甚解」,這都是很高的境界,我們不可學。 若朋友的私事,來找我們幫忙商量,可為他出主意,但也必須看對方的情況,例如他有父母在,那我們如何出主意?朋友也有遠近的分別。事情還要看大小,比如父母作主的事,應當尊重人家的父母,撇開人家的父母,有這個道理嗎?例如有人來找吾證婚,若是他父母來找我,那就可以,沒有主婚者,吾決不為他證婚。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又說,這是別人記載,才稱曾子。這段的意義,與孔子所說意義相同,文字不同而已。 君子指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凡事必須先思想、計畫才辦事,但幹什麼研究什麼,如開書店不必替泥瓦匠出主意。試問﹕你自己的本分事都籌畫到了嗎?為什麼去籌畫別人的事呢? 有注解說這是一章,或者說分二章,我們只要學一條就可以了。 |
二十七 |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言是說所辦的事,行是實行行動。 你能做五分,給人說四分、三分,甚至說五分,說五分已經是不對了。因為若有障礙,似乎不夠五分,就是吹大氣。只說二、三分,能辦到五分,不是更好嗎?就是辦得三分也可以。 有道德學問的人,說了話而辦得不夠分寸,就是最可恥的事。不必人家來批評,自己就是小人。 |
二十八 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 孔子說, 「仁者不憂,」 我們比起孔子如何?而現今的人以為孔子不如他,三條都做到了,孔子不如他。做到仁就沒有憂愁,有憂愁就夠不上仁,在社會上不但不妨害人,而且要對他有好處。你吃虧,對方就佔便宜,仁就立住了。 「知者不惑,」 「智者不惑」,慧是聰明,智是有決斷,唐代「房謀杜斷」,有決斷就是不惑,惑是迷亂,不惑就不迷亂。 「勇者不懼。」 智仁勇三字都是大公無私,該生就生,該死就死。仁者有智,仁者有勇,勇者不懼。有智則有勇,有勇不定有智,有智不一定有仁。 這些吾都說過了,你們未能照辦,那如何成就、開悟?聽不進去,就看不進去。看書要看進去,在字裡行間看,別死在上頭,要揣摩環境。所以吾要你們一定要背誦,書讀千遍,其義自現。背誦可以進入註解說不到的地處。彌陀經,聞樹聲,得音聲忍。娑婆是以音聲做佛事。書上說﹕「眾鳥駐足,魚龍聽樂。」 子貢說:「夫子自道」,夫子你自己說自己。 吾九十多歲了,眾苦磨礪而有今日,吾所說話是苦中得,可惜大家都不聽,非得要有現象才信。 論語一句,受用無盡。 |
二十九 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
「子貢方人。」 這一章的筆墨官司很多,吾選擇吾所依從的說,吾不是自己注解,仍是選擇古人的注而已。 方人,方有兩種解釋,一是比較,張三與李四比較;二是批評、毀謗。漢代鄭玄注成「毀謗」,吾采這個注釋,與下文才能連成一氣。今日講究批評人,以為愈辯愈出真理,這是胡說。 子貢指出某人好,某人壞。 「子曰:賜也,賢乎哉,」 「賜也」,要一頓。「賢乎哉!」乎,未定的詞氣,如同語體的「嗎」。賜啊!你賢乎哉,你賢,你很好了嗎? 「夫我則不暇。」 我啊!我可沒這個工夫,我不行,為什麼原故?大學說:「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與「賜也賢乎哉」對照對照,這是孔子教人的方法。 |
三十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別犯愁自己會什麼,別人不知道我們。或許我有德有學,為什麼他卻找別人,不找我?這是你自以為有學問,有道德。誰敢說有學問、有道德?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自以為有學問、有道德,就是無學問、無道德。平常人大都是學而知之,若生而知之是聖人,要在學而能改。 吾年少時很狂,以為天生我才必有用,舍我其誰?如今才稍稍知道自己,自己是不通。 「患其不能也。」 「患其不能也」,怕你沒有相當的能力。君子不器,孔子文武都行,全才很難。以孔子的能力,在魯司寇治理幾個月,也遭人離間,就周遊列國,何況我們! 學這一章,希望你們要死心塌地學,學「常禮舉要」,看「通鑑輯覽」,學「閱微草堂」的文字。這三門課,諸位幾個人做到?一事不知,儒者之恥。 吾教學是為治病,這治病之言都是逆耳之言,若錄音給外人聽聞了,以為是吾在發牢騷,火氣不小,而且現在是危行言遜的時候,怎麼可以危言? |
三十一 |
這一章按文理就難講。 「子曰:不逆詐,」 「不逆詐」,逆,迎的意思。事情還沒有來而前去迎接,就是逆。詐,對方虛假有詐。出社會一辦事,心中先別存有對方是鬼頭鬼腦的成見,如今「爾虞我詐」你憂愁我,我欺騙你,終日憂愁,這是縱橫捭闔者的一套。 「不億不信,」 「不億不信」,億同「憶」字。心中不先想「他說的話不可靠」,不存這種心。防人就是逆詐,億著(憶)對方以前的不信不實。 諺語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不是矛盾嗎?這等事離開佛學就講不通。古人叫佛學為玄學,有人就排斥佛學,但是儒家微妙的地方,都是佛學說出來的。如易經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儒家不說靈魂的事。有人以為儒家主張淡薄,其實是後來的學者把儒家弄淡薄的。有人說,有財、多食者,魂散的慢,否則散得快,子思一月才吃九次飯,顏子也是如此,那魂早消散了。既然周易說是「變」,魂如何消散?有門戶之見,也不可以。所以佛家講不分別,才可以開智慧。 「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抑亦先覺者,是賢乎」抑亦,抑是一個反轉。假若你「逆詐,億不信」,自認是有先見之明的先覺者,這真是賢能的人了嗎? 孔子為什麼不認同這種先覺?孔子主張,不逆詐,不必想,不去迎接,對方的事都知道,這才是先覺。 假使上面這些事辦不到,又不能不知道對方來意如何,既不是先覺,對方如何,你要如何知道?中庸云:「至誠之道,可以先知」。若爾虞我詐,那麼他詐你也詐,詐對詐,一樣。 |
三十二 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栖栖者與,無乃為佞乎?」 微生畝即是尾生,從前父母師長的名必須避諱,現今是無禮無義。 「丘」讀「某」,避孔子的名諱。栖栖,不安定,慌慌忙忙,遑遑促促,孔子席不暇暖,所忙何事?人們都是重古薄今,其實應當只論好壞,不論古今。「無乃為佞乎」用佞口炫耀自己的學問嗎? 「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孔子說,我不敢自己佞口悅人,討人喜歡。「疾固也」,疾,毛病。固,鄙陋。我難過的是一般人太鄙陋了。這種講法說不通,這世上誰敢說有學問?吾有一解釋,固做固執。固執一條,別的都不聽,例如學佛有我執、法執,都是毛病。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權,通權達變而不固執,這不容易。 孔子的時代,有各種學說,各人執著他自己的一條,不聽別人的話,為他改正,改不了,孔子疾的原因在此。 |
三十三 |
(七十二年, 注解所詮釋的很多,可供參考,並不是詮釋的就對,講的人要采取合宜的為大眾說,其餘的大家自己參考。 「子曰:驥不稱其力」 念誦記得住,很重要,能記住前文,那後文自己也會講了,注疏「以經解經」最穩當。這一章意義同「射不主皮」章,注重規矩,不注重力量。驥是千里馬,不稱其力,馬能行千里,一般人注重這個,一日能行四百里的馬,就是好馬。若人受不了,駕御不住,我們一騎上千里馬就摔下來。馬的好壞全在駕御,如拉兵車只講力不行,注重如何走法,全在會調御,有五種馭法,如鳴和鸞等,馬鈴聲必須合符音律節奏,才不會亂,這才是能上軌道的良馬。 「稱其德也。」 不稱其力,稱其德也。德,指馬懂得種種規矩,才可以駕車、上陣打仗。好馬不只稱讚他的力量,更要稱讚他的德能。 這是什麼意思?這與「射不主皮」章相同,教學生要主重他的品德,不只注重他的才能而已,曹操、王莽文章好,但是為亂天下,有什麼用?今日教育不重德育,只重藝術,捨本務末。社會殺搶的亂,還是小事,一起戰爭,內部不團結才是大害。平常辦事,必須有規矩,如超車等都是毛病。守規矩、上軌道第一,才能是第二。以這一章舉一反三,就可以了。 |
三十四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孔子談仁,談恕道,主張「犯而不校」,所以有人有這問題。你們以後讀書必須看口氣,吾不只是教書,而且教經驗。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人家對待我們有怨恨的事,如何消除?若也是以怨相報,就無窮盡了,譬如吊著的東西搖動左右,來回不止。科學、哲學都可做引證,但所講的不徹底,都是死的。人的心是活的,萬法唯心,提出用德報怨恨來感化他。孔子固然不贊成,用這方法也有效,中國對日本就是以德報怨。不廢日本天皇,也不必日本償還戰費。但是有時也沒有效力,所以與我們絕交的國家中,最不應該的就以日本為首。在位者爲爭權奪利所以如此,而日本百姓則多傾向我們。所以俗話說﹕「久居傘蓋無家世」常作官沒有好結果。內地有說:「一輩子作官,三輩子打磚」,反而是「不讀詩書有俊傑」。 「子曰:何以報德?」 孔子說,以德報怨,若反過來別人對我們有恩惠,我們用什麼相報呢?因為孔子講中道,不過與不不及,以德報怨不合乎中道。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底下說出方法,以德報德,他人待我們以德,我們以德報他,不能以怨報德,如對日本。對人有怨恨呢?不為已甚,辦事到恰當好處,不過甚,用直回報他,存公直的心,不往怨上走,也不往德上走,正正當當,宥情度理,該如何辦就如何辦,不可記恨。譬如﹕怨人落在我們的手中,本來他的罪可判五年,也可判七年。因為他與我有怨,可判五年,卻判他七年。不肯想他的情況是否可以原諒,心不往這上頭走。若以德報德,則點滴之恩,要報之以湧泉,報答十五分也不過甚。若以直報怨,就不必格外找他麻煩,該如何辦就如何辦他。 |
三十五 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
「子曰:莫我知也夫。」 孔子說,我的情形別人都不知道,不逢知音。 「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 子貢以為孔子有徒弟,各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為什麼不怨天?天有天命,到時,定下什麼事這樣便這樣,天命如此,就得承受,再也不埋怨天,上天安排如何辦便如何辦。例如孔子一生並沒有辦壞事,先是死了兒子,最好的學生顏回也死了,什麼是天命?在陳絕糧,餓七天,孔子也絕不怨天,天命該如此。這誰做得到?君子才知天命,一般人不知,略遭不如意,就怨天無眼。 不尤人,某人對不起我,那我就對得起某人嗎?我對他有好處嗎?君子講省察責備自己,有人毀謗仲尼,孔子不怨,例如孔子對于陽貨、盜跖等,絕無怨尤對方的心。我們既然不知自己,如何能知天命?這或許有人能做得到,下二句就難了。 「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在不怨天、不尤人時,自己仍然不變,俞伯牙終身不遇知己,後來遇到鍾子期,子期死後,俞伯牙碎琴便永不彈琴,這就不行了。孔子沒人知道他,也要下學,一步步求學往上進,才能達到無上的境界。孔子不論遭受什麼逆境還是求學,真知孔子之道者,只有天。 辦政治,孔子既使有門路也不幹,因為「獲罪於天無所禱也」。陽貨要他出來從政,他也不幹。天命要我死便死,決不枉道苟活。如何是積極,如何是消極,必須思考。 |
三十六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
講書與作文不同,講書貴在如何令人聽明白為原則,要知道如何說。 這章書有兩個重要點,有當事者,有被害者,另外有二人,一是袒護者,一是說壞話者。被害者一是孔子,一是他的學生子路。還有一位聽壞話者,是第五者。說壞話者是當權的人。 「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 孔子在魯為司寇,三月而魯大治,辦得很有成績,國家應該信任孔子。但是齊魯一南一北,鄰邦都是仇敵,如吳與越、秦與楚、燕與齊,近代的英與法、德與法也都是世仇,找中國麻煩的都是日本。 魯國三月大治,齊國便饋贈女 公伯寮,有人說是孔子弟子,曾從孔門學習,後來離開了,公伯寮本來在孔廟陪祀,為了這件事而被取銷。史記則說不是同一人。古來同名姓者很多,從疑就可以了。公伯寮對季孫說,子路是孔子弟子,孔子若強盛起來,三家就完了。 「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 子服景伯也是季孫的家臣,他來說公道話,對孔子說,公伯寮說子路的壞話,季孫半信半疑。我可以去幫子路解釋,子路雖是孔子弟子,但也是公正人,不會如此,我可以使季孫辦公伯寮的罪,殺他棄於市集。「夫子」是指季孫。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孔子不贊成,說:我的道要能行得開,那是天命。孔子之道在百姓身上,大家得好處。我的道不能行,也是天命。公伯寮是什麼人?他雖然說子路的壞話,他能改變天命嗎?你不必去跟季孫說。這與齊饋女樂有關,這是天命。 不知天命,無以為君子也。君子樂天知命,遵仁義就是天命。孔子常說「聽天命」,但是不聽天命之處也很多,如王孫賈章,孔子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在子畏於匡章,孔子說:「天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知天命不可違,仍往前幹,幾時走不動,才是天命不要他幹。 齊國饋贈女樂,遭到孔子拒絕,齊國收回去,後來因為有季孫的原故, 最近看了甘地傳的電影,學問全在自己念書要多聞、多見、好問,舜好問而好察邇言,不能自滿。今日不如此,受教育反而受「滿招損」的禍害。孔子老來還在讀易經,謙卦是六爻皆吉,謙受益,從心中真真虛懷若谷,就受益,更增加學問,心若一驕滿,學問馬上退步。俗話說:「沒有三輩子作官,不會穿衣吃飯」。例如作對聯,「山海經」要對「忠孝帶」,吾好問才知道這些。 |
三十七 子曰:作者七人矣。 |
孔子說,人在社會上,一是出仕,一是處士。出仕是出來做官,處士避世是不做官。不是人人都出仕為官,或人人都當隱士。這當中不論才與不才,裡面含有天命,而天命從義裏來。 「子曰:賢者辟世,」 「子曰」,有注解說是衍文。 賢者辟世,辟,避開,最高等的賢者,次於聖人一等。辟世,連名字都藏起來,沒有人知道他的名,第一等的賢者逃名,什麼善事也幹,就是沒名氣。 「其次辟地,」 第二等辟地,國家不可為,只可離開他,換地處。例如箕子避於朝鮮,微子啟離開商紂遯於荒野,孔子到衛國傳道不成。 「其次辟色,」 其次辟色, 「其次辟言。」 再次一等,辟言,人家對你說的話都不承認,自己不覺悟,還大開議論,這就是不開竅。能辟言就不錯,以下就不足論了。 「子曰:作者七人矣。」 能辟者有七人,但沒有說出是那些人。後人的注解爭議很多,其實是多事。所舉的長沮、桀溺等七人,都是隱遁不出仕的人,說誰都可以。若說是堯舜,那是胡說。 有一點必須知道,孔子對這等人都贊成,沒有闢駁,甚至,對原壤之流也不失為故舊。注解的人都不講這些。至於墨子、楊朱,在孔子之後,孟子說他們的壞話。孔子對於老子,也沒有說過他的壞話,而且還問禮於老聃。禮記中都有記載,有人說那是偽書,自己講不通就說是偽,那不可以。 |
三十八 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
「子路宿於石門,」 石門,說法很多,吾采一種說法,指魯的南門,不是指地名。若石門是指別地方,子路無緣無故跑去那裡,為了什麼?子路隨孔子周遊列門,回來走到石門,來晚了,已關閉城門,住在城外,到了第二天早晨。 「晨門曰:奚自?」 晨門,管城門的人,不肯顯出名字,只領一分伙食。問子路,奚自,奚,何的意思。你從那裡來的?這時還很早,雞鳴開城門,守門的人一開門,子路就來了,心裡有疑問,所以才這麼問。 「子路曰:自孔氏。」 子路說,自孔氏。在別處說孔子,他人不懂,孔是氏而不是姓。滿六代後,有封地,就改氏。本姓是殷家的姓。 「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在這裡遇到內行的人,知道是孔子。孔氏也不是只有孔子一人,晨門說,你說的是:知現在的事不可為,偏還到處跑,還是碰不到的,那個人嗎?這人有學問,但不出名。 |
三十九 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
諸位聽論語,若一章不能開悟,縱使全部論語聽完,也沒用。見聞在你們個人,百聞不如一見,見聞很重要,見了必須問,一篇不知道必須問究竟。篇篇都知得究竟不可能,一、二篇透徹,眼力就不同於常人。悟了就容易,即使不悟也與其他人不同。但是悟了還須實行,若不實行,大學博士也不如一位粗工。如學醫必須有醫院實驗,否則是念死書沒有用。孔子尚且說吾不如老農、老圃,劉備尚且會種菜,何況孔子,怎麼不會?注子只供參考而已。廿四史所說未必都對,我們比起他們,我們是什麼人,我們就對了嗎? 如前章所說的,既辟世、辟地、辟色、辟言,後文說:作者七人矣。或許可以說指某人,但孔子沒說,就不必一定指某人。孔子並不反對隱者,孔子的時候有黃老,孔子不反對,到了孟子才反對,這就是孟子不及孔子的地方。孟子反對楊墨,那今日的馬克斯有什麼人反對?墨子兼愛,孟子譏為禽獸,今人有那一個人說這個。 五四運動,正因為起於爭青島的愛國運動,卻有人利用它,成為文化運動。他們用的方法很多,沒有人覺悟,例如這東西都是毒,卻沒有人說。 一切學說只要說出能維持公安都可保存,無非為了要大家安穩,大家安穩就是好事。人道敏政,地道敏樹,人道對政治要緊。以下都說隱士。 古人的注子,或許古人懂,今人未必懂。 「子擊磬於衛,」 「子擊磬於衛」,磬,懸著的磬,擊磬於衛,某一天孔子在衛國敲磬。鼓有擂、撾,磬可以嗎?不行,什麼原故?你們自己想想。鼗鼓可以撥、擂、擊,不可說撾磬、擂磬。絲竹,你們或許知道聲音的變化,鼓、磬有宮商嗎!「鼓無當於五聲」,無鼓卻不能成樂。古人有彌衡擊鼓罵曹,唐明皇擊鼓,叫百花感動了盛開。 「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 「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荷,古作何。蕢,草器。史記云,用草編的簍或筐,不一定做什麼用,裝食、裝衣、裝草等都行。蕢古作凷,筐中盛土,孔子說譬如為山,未成一簣。這個人所荷是什麼東西不知道,知道是荷一筐東西而已。 「曰:有心哉,擊磬乎?」 「有心哉擊磬乎」擊磬不是平常人,是一位有心人,孔子不能亂擊,遇到知音了。 「既而曰:鄙哉,硜硜乎,」 「既而曰」,等等時間。「鄙哉硜硜乎」,吾從史記,硜硜是石頭聲,聲音很堅硬,不空虛,敲擊中間、緣邊都不同,磬聲是很堅強不變的聲音。「硜」重複,意思是堅強啊堅強。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斯已古作斯「己」,宋人改作「已」。己,自己;已,止也,說法不同。莫己知也,沒有人知道我。「斯已而已矣」該完了就完了。聽磬者說:打磬的人,他不知道他自己,他要知道他自己,他就不這樣打法了。意思是不認識環境,光主張自己的,人家不知道。 「深則厲,淺則揭。」 「深則厲,淺則揭」,這是詩經上的話。聽磬者說了擊磬者不認識環境,下面再念二句詩。厲是石頭磨厲以須。揭是提著衣服,遇水淺就把衣服一提就過去。深了只提衣服不行,還須安放石頭,踏石頭過去。古人曰﹕十月成梁。遇深水一個過法,遇淺水一個過法,不一定。你敲擊的磬聲一味硜硜然,擊由心出,不懂變化,你雖然有心,對現在時局不懂得。這位是一位隱者。 硜,也有果決強勁,果敢勇氣很強硬的意思。 「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子曰:果哉,末之難矣」,若人人強硬,果敢,還有什麼難辦的呢?孔子知其不可,雖不可,我還是這麼辦,什麼緣故呢?義之所在,一天就辦一天。 問答,都是活口氣。你這位荷蕢者說話很果敢,很有決斷。若人人如此,那就沒有困難辦的事的了。但是孔子也不是不果敢,否則為什麼知其不可而為之?又為什麼不受陽貨的薦舉?為什麼齊人饋女樂,就離開魯國?為什麼衛靈公問陣,孔子說只知俎豆之事,明日遂行?必得悟而圓解。我們只看一、二面,所以不會大開圓解。 我們夠不上求學,勉強夠上學。孔子提倡求學,學就不容易,可以共學,未可以適道﹔可以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權,唯有聖人懂。那一件能這麼辦,那一件不能辦,聖人能知。衛國亂了,孔子就知道「由也死,柴也來」,由,子路果敢,必殉難而死。孔子說,由也好勇過我。暴虎馮河的辦法,孔子不取,必也「好謀以成」。,你們有一條悟了,就好辦。 |
四十 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 這一章是子張問孔子,有關書經上說的話。書經記載三皇五帝、古代的歷史。書經說,殷高宗,「諒陰」,朱子也不會說,注子對或不對,我們也不知道。陰,古代叫闇屋。諒,梁的意思。陰有屋有梁,用一根木頭支起來的屋子。高宗父喪,從前有三年之喪,要茹素三年,喪服有一定,要散邊,不能捲起,皇宮不能住,要住在像菴的小破屋。衣食住都簡單。今日當然不興這個禮了。 而且「三年不言」,做皇帝遇到父母之喪與百姓相同,住破屋,三年不與人交際談話,那國事怎麼辦?從前和今日不同,從前有宰相制度,孔子那時已變樣了,所以子張問,國家事情怎麼辦。 「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 孔子答,何必高宗?你所見太小,不是高宗一人如此而已,古時候的人都這樣。「古之人」,指在位當 「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君薨」,君王死。「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有宰相,代理天子,像君主立憲,滿朝百官必須聽這位宰相。周公就是如此,他是冢宰。孔子時候大家已不遵守這個禮制,所以孔子舉出這點。 下一章經文,就說禮的事。編書者夾在這裡,和這一章書有關。 |
四十一 |
這章書是另外一件事,但與上章有關,上章說的三年喪是禮。孔子教人「博我以文,約之以禮」,要先學禮,禮如法律,法律是強迫,禮是和平。遵禮是君子,不遵禮是小人,禮加在君子,刑罰加在小人。禮是上行下效,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以暴,民也從之,反之則不如此。必須以身作則,辦假事不得往生,一切都是假的原故。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只要在上位的人把禮守得住,禮有禮的根本,所以林放問禮之本。我們所學是禮的儀式。 中國主張三才,天不能錯了天時,地不能錯了土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從前大皇帝必講禮,一年有祭祀,為了報恩不忘本,要祀天、祀稷。祭天是第一條,這是奉天,尊重天命。每到立春,大皇帝必出來東郊耕地,皇后必餵蠶,抽絲織布。清代末年還都如此,各省縣的官也得迎春、推犁,這是奉地,百姓才有衣食住,使人民「富之」。天生萬物以養人,再來要如何辦?要「教之也」,謹庠序之教,教育以德育為本,藝術是末。 禮之本是什麼?毋不敬。敬是摒除一切,念茲在茲,能這樣,前途才有希望。凡是害人的事不可幹,拿出良心來幹。 講論語,有講論語的意義,講什麼書有什麼書的意義。你們先學佛,後學論語,為什麼?臺灣佛法原來是空洞的,雖然空洞,大家還信,空洞不算壞,只是不知佛法為何物。至於其他教雖然也有,但是臺灣人不甚重視。再就是臺灣人信神、信媽祖,所以吾來臺灣初期,先隨順大家,宣揚佛法。那時念孔子書的大有人在,開口孔子公,閉口孔子公。日本控制台灣時並沒有反對孔子,但是台灣文學不免脫節,也比現在好,所以吾也添了國文補習班,注重文學,不注重道理意義。今日中國文化不及從前,中國文化簡直沒有了,危險極了。 今日之下,中國文化一天不如一天,孔子公打倒後,中國文化也隨之被打倒了。現今局勢十分危急,中國文化簡直沒有了。政府提倡三民主義,說根源于孔子、中國文化﹔而外國人以為是老腐敗,不合時代。民族主義,外國人怎能知道?最初洋人的哲學,也講唯心,講一元。黑格爾以後,有馬克斯,講唯物,講二元,而且是多元。這是光緒年間的事,吾一直見過來。說到五四運動,知道真相的人很少,所說的都是變質的五四運動。 論語是真正的中國文化。而懂中國文化,來講論語的,有幾人?文理暫且不講,何況是論語的道?吾講論語,也只有在此地講,因為你們多數為信佛的緣故。 哲學、名學、覺學各有不同,中國從前沒有哲學,哲學害死人,鄉土文學也是如此。如今有報紙刊登,百分之一是中國文化,百分之九十九是雜說,要想前途好,難了!大家不覺悟,只學老莊楊墨,也絕不能造出原子彈來毀滅世界。外國哲學就不是如此,一、二句話就害人。 始作之謂之聖,述說謂之賢。若沒有諸子各家聖人,創造種種學說,天下絕對亂不起來,所謂「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中國儒學,中國文化,簡要就是「公安」二字,不問如何辦事,要讓大家都安,只要安隱就行,如黃老主張無為,能公安就行。道家講「長生」,所以醫學生於道家,儒家對於治病則在其次。道家半內半外,世出世各半,不徹底,是否真不徹底也難說。儒主張「公安」,但不能不生病,所以道家主張長生,但是有生必有死,所以佛家主張無生。 |
四十二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
「子 子 「子曰:修己以敬。」 孔子說,修己以敬。修也作脩,修理的意思,修理自己。人有身,還有心。佛教一元化,無二元化,萬法唯心,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但是孔子並沒有說內外。林放問禮之本,本是性,孔子也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禮的根本,在毋不敬,修己以敬,身口意三業都敬。你們念佛,有口無心,就是沒有敬字,必須三業都在佛上,口念不亂,這是身定。學然後知不足,孔子到老還學,何況是我們。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如斯」指修己以敬。子路懂了這層道理,所以說「如斯而已」。但是子路以為太簡單,嫌範圍太小。若是我們修己以敬也夠不上。孔子再說,修己以安人。孔子之道,就在公安上,只求自己安,其實不安,若不懂敬,只有倒霉不會安。因為子路已知修己以敬,所以孔子進一步告訴子路要修己以安人。人不僅只有齊家,必須使大家安,你只要三業清淨,不妨礙他人,人就安了。我們妨害人,念佛沒用處,回家也不得安,不要說公安,私安也沒有了。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子路勇敢,也懂這個道,子路又說,能安人就行了嗎? 孔子又說,修己以安百姓。因為這一句所以上句有人注是齊家。安百姓,就不是齊家了,也不僅是安鄰居,是治國,總之就是修、齊、治、平,就是天下為公。孔子說﹕「博學於文,約之以禮。」若不必禮,人人隨便,這是擾亂天下之道。孔子的大主義要與禮運相合。人道敏政,天時、地樹、人政,辦政治使人公安,國泰民安,百姓才能安,孔子要子路、顏淵「盍各言爾志」,孔子的志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個志願狀似輕鬆,其實很難!辦到天下人都安,堯舜也辦不到。 |
四十三 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
「原壤夷俟。」 今日的坐椅、凳、桌等,發生比較晚,或許是漢以後的事,先秦沒有。日本學中國,有榻榻米、矮几,榻榻米上舖墊子。尻骨坐於兩小腿上就是坐,直起上身是跪。蹲,尻骨坐於席,抱膝靠身,比較安穩,或許是養生的方法,古人有抱膝而吟的習慣。皇侃疏以為原壤是方外的聖人。 孔子與原壤是老朋友,孔子來找他,不是原壤他來找孔子。若這個人不好,孔子也不去找。孔子不去找陽貨,孔子去找原壤。原壤夷俟,夷,安穩蹲著。俟,等孔子。 「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孔子不是自己去,學生跟著去。孔子對學生說,原壤這個老人,年輕就這樣,連子弟的禮貌也不幹了。述是後人隨著學為述,原壤年長了也沒有闡述說明古聖之道。年長了也不上學,無所闡述。到了老年來,他還活得很壯,這麼大還沒死。他學老子,所以稱他是方外之聖。「是謂賊」,賊是有害於禮貌道德,不講究禮樂道德。 「以杖叩其脛。」 孔子說完了,以杖叩其脛,他兩手抱膝,所以孔子用手杖叩其脛。 原壤恐怕不下於「作者七人」,孔子和他交朋友,可見原壤並不是泛泛之輩。孔子不反對他,禮記說:「故者不失其為故」,這是指原壤母親過世,孔子送槨給原壤而說的。 |
四十四 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
「闕黨童子將命」 闕黨,這個地名的考據,無關大旨。吾主張是闕里,曲阜為闕里,是孔子的住處,闕里是聖人之邦。互鄉則是不講理的地處,孔子也都與他們來往。不到二十歲都稱童子,冠而字之,家裡來了客人,童子只可當侍者,子弟沒坐位。例如有當差的人,來到客廳內,子弟侍候要點煙倒茶,站在屋角,不亂走動。將命,就是迎客送客。當司儀,便可有坐位。這位童子未滿二十歲就當招待,可平起平坐。 凡事以身作則,否則不能教人。 「或問之曰:益者與?」 或問之曰:有知禮的人問,闕里是禮義之邦,為什麼使年輕人做招待,令童子正式陪客、傳命令?禮記云,年長以倍則父事之,隨其後;長十年則以兄事之,雁行。莫非這位童子聰明,想令他速成嗎?可見這不是在孔子的地方。 「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 孔子說,我看這位童子招待客人,自己有坐位,又看見和年長者雁行,平走,絲毫沒有一點謙恭禮讓。 「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非求益者也」,並不是想求著學,謙才受益。今日興洋人那一套,是自掘墳墓,誰是愛國的人?謝枋得祈求元朝,賜予他墓碑「宋故處士」,便感激不盡了。謝枋得後來也自盡。千家詩中有他的詩。(按:謝枋得「慶全庵桃花」詩: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欲速成者也」,他想著快快的成名,地位、年紀、學問、德行都不夠,成什麼?成就他的狂妄而已。 |
衛靈公第十五
一 |
講書之前,先談談板書寫的「易、簡」。 同學們對於中國文化脫節太久了,學論語只看一家的說法,不過自以為是罷了,其實誰也不能說確實對。元朝以前考試沒有限度,以後便有限度,注釋也有限制,指明要遵從朱子的注解,叫「中式」,寫中他的法式就可以了。對不對呢?宋時就有人反對。但是考試時離開朱注,即便考得好也不錄取,這是錮蔽人的知識。所以後來的論語只有一個講法,才有四書改錯等書出現。 論語注解開始於漢儒,為什麼不尊崇漢注呢?漢儒所注也未必對,但漢儒本著訓詁,少發議論,因為注論語的毛病都在議論上。民國以來,不管漢注、宋注都取消了,連經書也不要。今天國家提倡中國文化,因為發現其他人都不可靠,所以提倡靠自己,但是只宣傳也沒用,真心研究的有幾人? 今日吾所講的論語,國家沒有限制誰的注解。宋儒有改經的,這是大毛病,若采取集釋就比較複雜。吾主張「簡要詳明」,今日的風氣相反,為了登報賣錢的原故,興囉唆的風氣。作文、辦事都要如此,言多必失,絕無好東西,即使是司馬遷多也不行。辦事囉嗦能辦出什麼事?你要真辦事、作文、看書,還是必須簡要詳明。 論語書中經文雖然複雜,吾講的簡單。吾所說雖然簡單,但是這是從複雜中得來。吾預備時,自找麻煩,你們別學囉嗦。你們學什麼佛?現今的佛法是學什麼佛?佛所為是為了什麼?你們所為又為了什麼?你們學論語,是學孔子?還是學宋明儒者?還是學如今的報紙文章?周易繫辭是孔子親自作的,繫辭說:「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乾很容易,坤很簡單,易是乾的本體。易則易知,容易才叫人好懂,簡就有能力。易知就可以學,可以和他親密,簡單就能隨從著你辦。親密就能長久,所以一學容易學,就能成功。易簡這兩個字,「乃天下之正理」,真正的理論,就在簡易,得簡易就得了天下的正理、正位,萬物生焉,成了功。 吾恐諸位學囉唆,所以特別申明。演講也須如此,要意猶未盡。若掛鈴鐺,就大差了。辦事也是如此。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有人說,論語某句有所為而發,其實都是有所為而發。魯衛如兄弟之政,孔子的朋友很多在衛國,道在魯國行不通,想在衛施行,所以孔子到衛國。開始時衛靈公對待孔子好,如果待孔子不好,孔子也不去,連南子也待孔子好。 陳就是「陣」,問孔子上陣打仗的事。讀書能聞一而知二就不錯了,聞一知一也可以。衛靈公為什麼問陣? 「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俎豆之事」,祭祀時擺供牛羊犧牲,豆是用木頭做的禮器,盛什麼東西有一定的規矩,簡易,看一遍就會。「嘗聞之」,曾經聽過這個,俎豆的事情我曾經聽過。「軍旅之事,未之學也。」你問陣是軍旅的事情,我沒有學。孔子其實是學過,「未之學也」是說話溫和。 「明日遂行。」 到了第二天,孔子就走了。為什麼走了?是被問住了,答不上來,所以走了嗎?讀書有如參禪,到老不悟,那是書呆子,就如同生在現今的世間,卻不懂今日的事情。靈公並不是不知孔子,而是故意問陣,開孔子的玩笑。孔子懂得避色,避言,衛靈公既然對孔子的禮遇衰退了,就該離去。 學這一章,要知道該進則進,該退則退,自己要明白進退。 |
二 |
「在陳絕糧,」 「在陳絕糧」,有人說是哀公二年離開衛國絕糧,但眾說紛紜。有人將這一章與上章合為一章,有人說分二章。那一年發生的事不必管,在陳絕糧確有此事就可以了。 「從者病,莫能興。」 「從者」,跟從夫子的門徒。「病」是餓極了。「莫能興」,起不來。 「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 子路慍現說。慍,原是在內心,所謂「人不知不而慍」,子路這裡是顯於外。說「君子亦有窮乎?」,子路不會因為餓而發脾氣,子路不在乎窮,年輕時有一年飢荒,子路百里背米養母。這是因為孔子在魯國當司寇,不能行道,先到他國傳道,人們也不要。孔子不只是在衛國一地,在陳,在陳蔡之間,道傳不出去,既然道是天命,為什麼道傳不出去?子路為此而慍。 「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孔子說,君子固窮,固一作「固然」,既是君子,就不免窮,不走偏路,所以走不通。二作「守住不變」,君子窮是窮,但是聽天命。小人窮不得,一窮就亂了,亂七八糟,蘇秦、張儀隨鬼谷子學,鬼谷子也是有道之士,教他們縱橫外交的學問。蘇、張這兩人志在得位,不在傳道。孫臏、龐涓也是鬼谷子的學生,一樣不行,孫臏還沒有大毛病。若龐涓則濫矣。起初孫、龐二人要出師時,鬼谷子曾試試他們,觀察他們的心地。龐涓用欺誑火燒,孫臏則不然,鬼谷子說:龐涓不得好死。 |
三 |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 孔子跟子貢說話,你以為我學得很多,而口中不講,記在心裡,默而識之嗎?子貢回答:實在是啊,莫非不是嗎? 「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孔子說,不是這麼一回事。默而識之是明記不忘,為什麼孔子不承認,為什麼對子貢說?孔門中博學多聞就是子貢,這是對症下藥。孔子說我只用一條貫串起來的,孔子曾為曾子說,這章為子貢說,一樣不樣? 下頭先講「一貫」二字。全部要默而識做不到,能一條默而識便不得了。修淨土宗講「有」,不失正念六字洪名,默而識之,誰能如此?一句還記不住,其餘的能記,有這個道理嗎?必須自行實行,幹什麼才講什麼。吾從前沒有修淨土法門,後來才專修淨土,至今有五十年了,六個字沒有記住,白天還差不多,睡時就不行,忘了。又作夢時,念佛的時候少,明知是夢,還不念佛,一句尚且不成功,記住千條萬條,有這種道理嗎? 子貢是多而且能記住,孔子則默而識之,只有一條,只許一,不許多。曾子答「一以貫之,忠恕而已矣」,有人以為這是搪塞的話,難道曾子也妄語,玩弄世故嗎?其實就是忠恕,默而識之就是忠恕二字。一以貫之,有人以為一切學問都收起來在這上頭,不能如此說,如佛家的「隨緣不變」與「不變隨緣」不同。孔子學說「主忠信」,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有忠信,但卻忘了,自己不承認,沒有「主」了。記住這一點,凡事都加上忠信就行了。 忠,盡己也,自己有多少力量,一點也不虛假自私,都拿出來,大公無私,「中」「心」也。恕是指對方,對於對方一切都原諒,一切都原諒,普度眾生,愈不好的愈要度,不捨一個眾生。大家都是凡夫,今日之下能找幾個好人?要多加原諒,他能接受教化,就要給他教誨,如互鄉童子、闕黨童子,孔子都愛護他們。今日之下誰好誰壞?你見人壞,你的心就不淨,便無恕字,求全責備。聖人才不會錯,賢人還有錯,孔子與其進也,不保其往也。 一貫是孔子之道,其次是孔子之德,再者是孔子之仁,再不懂便講六藝。六藝以禮為首,禮的根本為敬,你們雖然敬不夠,還有幾分。禮加在一切人都一樣,素富貴行乎富貴等,素指現在處的地位,你只要有道有禮,平素處於富貴,環境都是富貴,就把道、禮都推展到富貴者,其餘「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可以類推。如箕子到韓國,韓國文化都是箕子所傳。六朝時,北方有五胡十六國,元、清時都是外族入主中國,中國文化都一以貫之,都傳給他們,他們念中國書,而捨棄他們自己的文字,今日卻是自己不要,而將他們的東西拿來,這樣的局面,決不長久。一以貫之,用「忠恕」二字。 楊子為我 ╲ ╭予道一以貫之(曾子) 孔子以前沒有楊、墨,只有黃、老,孔子沒有批駁他們,孟子才批駁楊、墨,所以韓昌黎批駁黃、老,就是罵孔子。今日則是邪說橫行,秦始皇一把火,所以能安到今天﹔將來要等原子彈丟下來,燒盡一切邪說,世界然後可以安穩。黃帝是我們的祖先,批駁他,那要以誰為祖?我們在今日要知其不可而為之。楊朱學黃、老,墨子學大禹,楊朱主張為我,墨子主張兼愛,子莫(魯國賢人)則執一條。 只要挑出一條來執持,孔子就不批駁。為我、兼愛,執一,將忠恕都加在其中。佛家空假中,究竟那一條為是?空曰真,有曰假,佛經中都有說,但是真也不講,假也不講,講中,假若沒有兩端,那來的中?舜王執其兩端用其中,華嚴圓融無礙。若知道要用其中,一聞而悟,舉一隅則三隅反。各種學說只要對大家有利益都可以,孔子不駁斥一切利人的學說,而都加以「忠恕」。 請參考反身錄。 |
四 |
書不講什麼問題也沒有,書一講問題就多,有人說這一章與在陳絕糧合為一章。孔子那時候有沒有紙,至今還不知道,因為有人說那時已有紙張了,但是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所以錯簡在所不免。這一章與「在陳絕糧」中間隔一章,是否如此,今日已不可考,可以闕疑。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孔子求學是一種作風,教人又是一種作風。孔子所學志於道,道很難,「朝聞道,夕死可矣」。但是「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為什麼道不遠人?詩經說:「執柯以伐柯,其則不遠」,所以道不遠人。你們以後讀書,要看此章為何而說。 道是靜的,一動能保持直心,便是德。德也難懂,所以再說仁。道德在內無形,仁在外,有對象。仁還有辦不到的,再說義,辦事合理就行。義雖好懂,還有辦不到的,再說禮。禮再不懂,就不必上學了。 德在第二層,所以知德者鮮矣。孔子不過與不及,採取中庸,孔子聖之時者也,一般人知中庸之道鮮矣。這章也是如此。 這一章為何為而發,姑且置之不論。 |
五 |
「子曰:無為而治者,」 孔子的學問是人道敏政,專為公安。中國五倫社會,家庭以外是國,也算大家庭,國不安家也不會安。國家治理得好是「為」,「無為」並非什麼也不幹,無為是不用親身去幹。我們做什麼事都有一定的職務,最高的領袖如總統府,以下是五院,五院的事不用總統辦,最高領袖全在用人,選人才。 「其舜也與!」 自古以來,真能做到無為而治者,惟有舜。上有堯受辛苦,後有禹治理,自己幹準倒霉。 「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夫何為哉」,得了這些人才,安得好好的,他何須再去攪擾?漢朝的蕭規曹隨,以及陳平答高祖說,自己只是調和陰陽而已。這都是學「無為而治」。當領袖的人,隨便查,隨便問,那是亂天下之道。 領袖只要貌思恭,敬大臣,體群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治國必須知人善用,就夠了。各人守住本位,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坐北朝南,恭恭敬敬什麼事也不問就行了。他不坐在那裡,國家可以治嗎?他一不在便不行。商店的老闆,什麼事也不做,早上第一個坐在那裏,吃黑豆,喝開水,看三國,抖抖腿。其他人望著櫃檯,專門在外招呼。所以當老闆也不容易,必須有經驗,若老闆不在,店就亂了。 |
六 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 子張書諸紳。 |
「子張問行。」 子張問行。行,行為,一切事情,一動作便是行動,如讀書寫字、買賣東西、打仗等都是行。子張跟隨孔子學政治,行就是如子路問「聞斯行諸」的行,學了必須行。 「子曰:言忠信,行篤敬,」 行,第一步要說話,言忠信,忠是對自己,信是對外。行篤敬,做一切事都當做自己的事情辦,恭恭敬敬。 「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學這兩條,不必說近處,「雖蠻貊之邦行矣」,能行到四夷,他們雖然不懂中國文化,但是能感化他,也行得開,受你的感化。如果不如此,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鄰居也行不通。「州里」可以不必詳細考據,重要在把事情講明白就可以了。 「立則見其參於前,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 又說「立則見其參於前」,吾唸ㄙㄣ,參是森羅萬象,森是豎,羅列是橫,橫豎都包括。站立時,看著森羅萬象就在你眼前,忠信二字都在眼前,你眼前所見必須對他忠信。坐車時,兩眼只許看著馬拉車,注視掛在馬脖子的橫木,不許東看西看,也不許回頭看,坐著車馬等近處也必須有忠信。這就是所謂的「見堯於羹,見舜於牆,見周公於夢」,念茲在茲,就是毋不敬。能如此然後可行。 「子張書諸紳。」 子張書諸紳,士人穿的衣裳才有大帶子,把衣帶子翻過來書寫在上頭。 |
七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史魚是衛國人,名鰌,魚是他的字。孔子對人不輕易毀譽,有時隱惡揚善,談人的好處,對人有稱贊的時候。例如孔子曾說衛靈公之無道而能用某人等,所以衛國不滅亡。 這一章是贊歎道德。史魚正直,其直如矢,國家有道時,史魚也是直,不曲折。國家無道時,別人危行言孫,他不如此,也是正直不改易。孔子家語說,衛靈公時,史魚臨將命終,囑告他的兒子,他生前不能進賢退不賢,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蘧伯玉,邦有道則出來作官,邦無道則可卷懷之。卷,收也,如同一幅畫卷起來。腹中的文章、能力都收藏起來,一問三不知。現今的人是無而為有,好炫耀。懷,歸家也,陶淵明歸去來兮,就是懷。 蘧伯玉的賢德,列女傳仁智篇記載, |
八 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 知,讀如智。 孔子說,可與言,不與他說話。說,是與他談學問,談道德,孔子不是說道德便是談學問,沒有空閒功夫。與他談了,把你的道德、學問與他的交換交換,所謂「入讀古人書,出交天下士」,不可關起門來,在三家村裡自稱鴻儒,那能有多大的長進? 「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要是不與他言,不與他談,那是你不知道他,他也不知道你,你縱使有學問道德,又有何用?交臂失之,所以佛家不學小乘。 若不與他談道德、學問,而與他談了,那是說廢話。吾對西坡,不答復一言,就是如此。將一碗蜂蜜倒入垃圾箱,糟蹋東西。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但是這都不容易,必須有智慧者才能做到,智者不失人,也不失言。我們只有各盡其道而已。 |
九 |
「子曰:志士仁人,」 漢儒主張「志」與智同,如鄭玄注:「志,猶知也。」漢石經為蔡中郎所寫,十分寶貴,為了怕戰亂,敗壞經典,後來還是被董卓亂火焚毀,所以後來才有玩殘石者。唐代的石經,後來遭到戰亂,也壞了。泰山有經石峪,有全部的金剛經,魏時所書,每字如拜墊大,是稀世寶物。石經上有這「智士」,吾採這說法。 又「害仁」的仁,仁就是人字。吾採取這個說法。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必與人辯論。 孔子說,智仁勇三達德,有智有仁,勇在何處呢?有智有仁就不必說勇了,如易繫辭說:「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不說勇者見勇,其實智仁就已包括了。孔子又說: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所以智仁就夠了。 智士是有智慧的讀書人,仁人是有恕道的人。 「無求生以害仁,」 這兩種人,辦出來的事,志在智慧與仁,這智仁二字就是道,除此之外就看得輕。人都以為生命要緊,其實不要緊,為什麼呢?有生必有死,自古以來沒有不死的人,生命如何寶貴也必須死,如孔聖人死,佛也示現有生有滅,自古都有死。 人有人格,張三是人,李四也是人,人永遠不斷。所以只要變成人,有人的樣子,有人的格局。人的格,上下左右都可見,但是內裡有心,知人知面不知心,人都不知心,所謂「人面獸心」。鸚鵡能人言,不離飛禽;猩猩能言,不離走獸。這些都是有口無心的禽獸。道重而生命輕,天不變,道也不變,但是生命卻不能永久生,所以有智慧、有仁恕的人,貴在保存人格。若連人格都站不住,談不上是君子小人,那是禽獸,若無人格,人身難得。成佛容易,就在有人格。 「有殺身以成仁。」 保存人格很重要,忠臣孝子不能失去人格。無求生以害人,可是有殺身以成仁,可犧牲性命保存仁。孝子為父母,忠臣為國家,為著道而犧牲身子,要保存道。 你們讀書,就要學這點。但是殺身並不是一定要犧牲生命,例如管仲未殺身,孔子也稱許他的仁,因為他將全部生命時間犧牲在事業上,保住中國文化。孔子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中國人有什麼好處?看西洋的風氣就可以知道了。若再完全西化,那將如何呢?所以維持人格,不必然要死,如諸葛亮「鞠躬盡粹,死而後已」便是如此。 你們必須帶業往生,當生成就,回向文說:「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只此一回報應,這不是當生是什麼?一報身便是當生成就。 |
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
剛開始學,必須口到、眼到、心到,有一不到,便馬虎過去,三字經說:「口而誦,心而惟」,其中就有眼到。必須看字裡行間,妙意都蘊藏在裡面,必須看出其中的言外之意。 「子貢問為仁。」 子貢問這個有什麼用意?他不是問仁。有人說,孔子看他如此,所以如此答,這是宋儒的說法。你親眼見到了嗎?你能知子貢、孔子的心嗎?萬萬不可學此。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貢問仁,仁是孔子的主要學問,不同人問仁孔子所答都有不同。你們讀書,先學會問、會看書,有人說:「學了詩經會說話」。說的方法很多,孔子先用「興」起,先講「喻」。「工」如現今的工匠,臺灣也有以巧公為祖師。(從前有公輸子,稱巧工,名魯班,魯人也,山東曲阜人,可知台灣與大陸一家)。工人想把做的事做到極好處。佛法最高為妙,儒家叫「善」,如盡美矣,未盡善矣,要做到盡善盡美。 幹什麼都必須有工具,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所以「必先利其器」。利,鋒利也,利有作「礪」,磨石的意思。磨石而使刀快,刀快不是石快,礪因此而有利的果,果中有因,因中有果,這可以不深究。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賢者,」 說到這,子貢便明白了。子貢在衛,衛國亂,子貢想知道,孔夫子是幫 孔子的學問,人道敏政,一切為大家公安。樊遲問稼,孔子不答,因為稼與圃與公眾的利益小,所以說:「小人哉樊須也」。 到那一國家,住在某一國,這一國中的大夫在位者,所辦的任何事,若是福國利民,不為私,就事奉他,要更加恭敬學他。學得一個字就是「一字之師」,也不能忘恩。 「友其士之仁者。」 不在朝的讀書人,有一舉一動都是仁恕的。你們若有忠恕之道,天天都可利益人,如一張小紙,千人的工夫,愛惜一張紙,就是愛惜千人。所以不在朝的士人,看年齡,若年高可以事奉他,年齡不太高的便可與他為友,他是善知識,要隨他學。 你們想做好事,要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否則孤陋寡聞。凡事都在恭敬中求,否則即使教了,也不會用真心。 |
十一 |
上一章,子貢問仁,若說問題不在仁上,那顏淵問為邦,又是問什麼? 「顏淵問為邦。」 顏淵問辦理邦家的政事。孔子完全為公安,為世界大同。人道敏政,有國才能保家,有家才能保身。孔子這時是東周,與西周不同,西周是周王做主,東遷後權力在諸侯。春秋一開始是鄭莊公,有「周鄭交質」的事情,往後一天不如一天,漸漸亂起來,各國政治也不上軌道。 「子曰:行夏之時,」 孔子說,要天下上軌道,先要有幾個條件,邦家先定天時。中國有「年月日時」,洋曆無月,只有年日時。書經甘誓篇,有「三正」,首先是建立那一月為正月,有建子、建丑、建寅的差別。周朝建子,殷朝建丑,夏朝建寅,秦始皇建亥。 孔子認為定住邦家,要行夏之時。北斗七星,其實有九星,其餘二星看不見。外國叫大熊星座,中國稱斗,各有各的稱法,就是璿璣。天干地支,二十八宿,都在手指上,掐指一算就知道了。斗柄指寅,為四季的開始。春天開始,從東北開始。若子、丑,則是在北方,正是冰天雪地,不合時令。孟子說:「七八月之間旱」,可知是建寅。從唐堯而下,朝代換了多少次,不只夏、商、周,而孔子以為夏家的曆最標準。 政府來台,才行夏之時。來台之前,並不如此。 「乘殷之輅,」 再者,國家辦事要交通、地利,「乘殷之輅」殷朝車子是木頭做的,比較好。其他朝代的車子,若抹上黃色稱為金車,房子抹上黃色便稱為金殿,王車有金車、玉車等等。以下再說人。 「服周之冕,」 辦政治者必得有官服,一亂就是妖服。若穿西裝,是被髮左衽矣。「服周之冕」,穿戴周朝的官服,周冕有垂旒可以蔽明,有黈纊(黈纊ㄊㄡˇ ㄎㄨㄤˋ—黃色的絲綿)塞耳,可以不任視聽,只要「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就行了。表示垂拱而治,只要能認識人,知人善用就可以了。今日的祭典,六個朝代的服裝都有。 「樂則韶舞,」 天地人之後,再來為大典。祭祀典禮,吉禮最重要,如郊天、祭地。得國者必得要有天壇、地壇,祭太廟。山東也有天壇、地壇。 「樂則韶舞」,舞作「武」。韶是舜樂,武是周武王時候的音樂。韶盡美矣,又盡善矣,武盡美矣,未盡善矣。治國,重要是天、地、人、音樂,都要使它上軌道。這一章要注重後來的話。祭祀錯了,天與地不會錯,而樂是人聽的,人人見,不可錯,大家聽了,會變心理。所以要注重這一點。 「放鄭聲,鄭聲淫,」 奏樂必須有聲音,聲是高低遠短,音是金木絲竹等八音,知聲容易,知音難。「放鄭聲」,鄭是鄭國,有人說,詩經中鄭音皆「淫奔之聲」,這說錯了。淫是超過必要的程度,如淫雨等,鄭家音聲太複雜,囉囌,宋音過於安逸,山東音有狂傲之音,有四種音(鄭、衛、宋、齊)不能在太廟演奏,必須中正和平。如山東的北鄙殺伐之聲,太廟中不必如此拼命。四種聲都不要,而以鄭聲為首。這並不是說連詩經中四國的國風也不要,宋儒說:「詩皆淫奔之詩」,這就不對了。 「佞人殆。」 以上都是人應辦的,都是在位者,必須要有所選擇。 遠佞人,佞人,無理辨三分,如少正卯,蘇秦、張儀之流,滿口說的是欺騙話,這種人不要。鄭聲淫亂,敗壞中正之氣。佞人危怠,巧辯的人不能忠信,荀子勸學篇說:「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從他的心中生起,會害到他辦的事情,大家學他就完了。 |
十二 |
吾所說的,是自己所採取的注解,你們自己可以參考。 凡事要易簡,不論短文、長文都是如此。短文要易簡,卻更不容易,長文雖長,還是要易簡。去了易簡就不行,你們不走這一條路就不行。這是過渡時代,你們就像聽聞晨鐘,有人醒、有人半醒、有人不醒。若半明不白,絕不久長,除非四庫全書全毀了,否則仍是要易簡。做到易簡這點,就是辦大事。 「子曰:人無遠慮,」 人不能只管現在,現在只是維持現狀,要預備後來。縱使學到大儒,也是白學,學不到孔聖人。顏子還學不到孔子,何況大家?後來的大儒,也只是將人做好而已。人到後來必死,死後生天,那是三世冤,死後再變就下三途,不究竟。今日為什麼學論語?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人學佛,為明日之事,今日若沒有籌畫,到時就亂。你們今天在此聽講,明天會遭逢什麼事,你們籌畫了嗎?這是沒遠慮。明天可說是遠了,卻未必有人想到,後來更是遠。 彌陀經,你們萬分之一也不懂。今日聽華嚴,知微細智,也不能用,將來能往生嗎?助念是你自己念,他人幫助你念,不是他人念你就有用,何況助念時必須心在往生者身上,否則有什麼用?凡事須靠自己,有把握,不助念也有辦法。其他宗派不助念能成功,淨宗就不能成就嗎? 人格保存不住,因為不能主忠信,信願行第一字的「信」尚且站不住,何況其他? 「必有近憂。」 遠慮包括一切,不遠慮,不但到後來麻煩,眼前就倒霉。沒遠慮,近處便有麻煩。孔子說的很簡要。 這二句全稱肯定,說一切事。注疏是作文章,可以相應不理。 |
十三 |
「子曰:已矣乎,」 「已」,停住了,無辦法了。「矣」就是如此。「乎」就是如此嗎?活口氣。念了下文,就成死口氣,你學問成了功才可囫圇吞棗,打哈哈。甚至如文殊、維摩也默然,彼此明白。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這是世間法,食色性也,但是一下生就好色了嗎?一下生就吃乳,就是食性。一下生就男貪著女,女貪著男嗎?「愛不重不生娑婆」,好色不就是愛色?不好色不投胎。 上論子罕篇有這章文,但那一章文沒有「已矣乎」。 有注解說,這指齊國餽女樂予魯國,季桓子與 子夏也說﹕「賢賢易色」,與這一章相同。若是好德,身脩、家齊、國治。若好色,最終一切保存不住,查看歷史就可以知道,這二句包括一切。 |
十四 |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 臧文仲為魯大夫。從前作官為世襲,與今日不同。世襲之外也要進賢,但是他不讓位。有一位柳下惠,普通說是姓展名禽,柳下惠是他的別號,這不必多考據,考察明白又如何?除了著書之外沒有大用處,就是說廢話。 中國醫學,若在平日得癆病者,忽然又得感冒,要治那一種病?若病急則先治標,先治新病,若是病緩則治本。今日的台灣,正是緊急時候,若制禮作樂,而去掉國防武器外交,是為書呆子。國醫才能標本雙治。 「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為國為公就必須讓賢,為己便是竊位。若臧文仲不知道柳下惠有賢才,還可以原諒。臧文仲知道柳下惠有賢才,全國都知道,他卻不推薦給 吾來臺灣,也讓過位,好幾個機關吾都沒有董事長的名譽。也舉過賢,但是所接受的人,不夠賢而已。 |
十五 |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有兩種解釋,都合理,可以雙從。 躬,自己本身。「自厚」的厚指什麼?可以看下文「薄責於人」,厚也就是責。按文理,一個「責」字就行了。意思是對自己要從厚處責備,對別人從薄處責備。孔子、佛也有人怨,沒有不遭怨難的,這是社會的常情。全在個人學問,須多包涵,能自己責深一點,責人薄一點,則怨我的人就少了。 另一種解釋,講的也好,但是文理比較轉折。自己對修養德性加厚,對他人責備薄,別人的怨恨較少。 要想不多事,從第一種說法比較好。在社會上,責備自己就是有德,責人便是無德。論語句句都是格言,學會一句一生受用不盡,吾人卻一句也做不到。 |
十六 |
這一章都是虛字,很難講。有人說,第一個「如之何」處是一句,其實三句「如之何」都一樣。為了什麼而事說,我們不知道。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如之何」是老言語。「不曰」,你沒聽說過嗎?有一句老言語,你沒聽說過嗎? 「如之」,就像這樣子。「何」,何如,就像這樣子該怎麼樣呢?「如之何者」,假若古人這句「如之何」,到了這句話怎麼辦呢?沒辦法就要找聖人,聖人也沒辦法,孔子說我也沒辦法。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自己遠慮,慮不到,又不領教人。好人的話你不聽,只聽壞人的話,或是好人的話不聽,又不受命,這就沒辦法。 臺中也有人有如此難處。不領教人,自己辦。辦錯了不定就出亂子,若出亂子,自己想辦法也可以。否則,不怕事也可以。若弄糟糕了,再找別人,推給別人,別人爲你弄不好,就怨恨別人。弄糟糕了,孔子「末如之何也已矣」,找我就可以了嗎?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若庸人自甘庸奴,就該少辦事少言語,也可少出亂子。既沒讀過書,又不領教人,而且不聽老人言,又有什麼辦法呢? |
十七 |
「惠」通「慧」,另外版本有作慧,吾采取「慧」的說法。 「子曰:群居終日,」 孔子說:「群居終日」,各人有職業、事情,群居有二種說法,一是同機關同事,如三人的小商店便是群。終日是一天都不幹正事,只在聚會,無事找人聊天。佛學八苦有五陰熾盛苦,這五條愈燒愈盛,色受想行識,第七識永不停止。不熾盛就成功了,淨土宗以外都講寂照,寂滅為樂。小人閒居為不善,若是為善已經不錯了,但不能解脫,仍是有漏業,不能達到性與天道,子貢說: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出家人辦慈善事,戒律不許,因為一辦就成有漏業,不會成功;有錢辦事,可以找信徒們辦。我們人的思想,就是不辦其他事也虛妄,白天如此,夜晚作夢也如此,都是第七識鬧亂子。身體力行,有經驗者就知道了。所以淨土念佛,教人伏惑;伏不住惑,臨終就顛倒。 「言不及義,」 義,指富國利民的事。 「好行小惠,」 「好行小惠」,小惠是小智慧,指世智辨聰,小有才能,辦不了大事。「小惠」不當小恩惠解釋,為什麼呢?不以善小而不為,所以小善也必須去做。 「難矣哉。」 言不及義,行小聰明,對國家社會沒好處,這個人沒辦法,這種人是棄才。 |
十八 |
古人的書並不是沒有錯簡,這一章有數種說法。 「子曰:君子」 首先說「君子」,有人說這多餘,是疊三加五。今日報紙的文章,像是蓋四十八層樓了。 韓李筆解所解釋的,本來很多處都是改經,但是這章所解釋的有意思,認為一章經文有二個君子無妨 「義以為質,」 先講本體,辦事以義。義是事之宜也,看著該辦,見義就為。因為義是本質,看到該辦,就犧牲一切辦法。但是那一樣是該辦與否呢?這就難知了。 「禮以行之,」 禮定的很明白,例如﹕有人掉入水中,那是應該救他﹔能泅水的人,自可入水去救﹔否則,就該同歸於盡嗎?這種做法不對。可以請他人來救。若是父母,則又另一辦法。看曹娥碑的故事便可以知道。所以說:「禮以行之」。道之以德,行之以禮,以禮做標準,依禮做去。這是君子的行動。 「孫以出之,」 辦時必須「孫以出之」,辦得好也不能驕傲,例如孟之反的不伐就是孫。孫,遜也。應謙恭的辦出來。 「信以成之,」 上來是根本,最後是「信以成之」結束,全始全終才是信,所以說「信以成之」。 「君子哉。」 人如此做事,不愧為君子,所以說「君子哉」。 李曰﹕「上 |
十九 |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真正君子人,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病,憂慮。人卻不知道我,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你只要憂慮,自己有沒有能力,辦事能不能為公? 吾的希望,是在諸位,並不是吾在此炫燿吾能講論語。大家學論語,處處問自己有能力與否?要多為他人想,就可以了。 教育部規定,到了七十歲不許在學校教,私立學校還能行,私立學校到九十多歲只要能講、能改卷子就行。我站著講二小時也行,我不是不能,但是給錢我也不收,幹公家的給錢,不合乎我的原則。我都不願意教,這些學校沒辭我,都是我自己辭的。學生願意給我教,我不教,反而有樂趣了。你們學這個,問自己:能收,不能收?處處為他人想,就行了。 |
二十 |
吾再提一提「易簡」,自古以來「易簡」,就是中國作文、說話、辦事的標準。易者,大家容易接受﹔簡則簡要詳明。大文章不講嚕囌,長文也要易簡,短文也要易簡。這一章書一、二句就說完了,然而所包括的意義無量無邊,多一字,少一字都不行。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先講「稱」,為什麼呢?因為這件事有問題,是講書的攔路石,所以要先解,講時會比較順。稱這個字注者有爭議,有人讀「ㄔㄥ」,有人讀「ㄔˋㄥ」的不同。 音「ㄔˋㄥ」是配的意思。稱必須二頭平均、勻稱,配得上,不一樣就不對稱。但是用意也有爭議,一說所辦的事與口所說的一樣,言行一致,不能虛假宣傳,例如慶生時多說假話,也有直心的人。但是一宣傳,真的吾也不買。報紙從前只有機關報,各說各的;現今的藥與飲食,吾也十分畏懼。古書不如此,羼假的 疾,怕也。君子人憂慮,憂慮什麼事?沒有能力,勉強去做還行,不要胡吹。不能用心去做,瞎貓碰到死耗子,或可有做好的時候,但是沒有相當能力,絕不會做好,君子就怕沒有辦一種事的能力。世上沒有全才,沒有一能百能的人。君子會得多,多才多藝就好了,如周公多才多藝,就可以一點不憂慮,我們不是周公,所以要憂慮自己夠不上。夠不上不要緊,有能力做事也有相當限度,責備人不行。如禹王治水,我們可以有這個志,但能辦到嗎?又如唐玄奘大師的西天取經,萬里遙遠,孤身一人,這件事如何?今日我們在家看一部佛經,人家是拼了命,死而後生,生了死,死多少次,才將佛經取回來,我們若是把書一甩,良心何在呢? 君子憂愁這輩子事做對了嗎?不求名,孔子也不反對名,所謂:「必也正名乎」要實至名歸,如孟之反不伐,別人稱讚他,自己推讓,更加謙恭,不但有名,而且有德,這就了不得。若得虛名,所做配稱不上,就是君子所恥。今人都說值得驕傲,連「道聽塗說」也還不會講,只是到處宣傳而已,不稱不配,這是可恥的事,這句就夠吾人學的了。說句不好聽的話,你信因果,幹的是好事,那獲得的名譽也是報酬,得了名譽就算完了。那裡的飯不羼防腐劑?吾中了兩回毒,不敢信了,都說是沒味精、沒防腐劑,我不信、不聽,寧可不吃算了。 另外有一特別講法,周朝 吾對于諸位是「責之重,愛之切」的原故,現今可消災免難,將來往生少障礙。 |
二十一 |
君子、小人並論。 「子曰:君子求諸己,」 君子自己省察自己,孟子對此曾說,君子要反求諸己,是否待人不忠等。自己反省以後而忠,那對方就是妄人而已矣,不必與他計校。所以凡遇不如意,不必怨天尤人,一啄一飲都有因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如此一想,自然心平氣和。君子有學問道德,別人是妄人,就你不妄人,這都是因果。 「小人求諸人。」 小人求諸人,凡事自己無錯,盡是別人錯,所以怨天尤人。學論語學孔子,最終可以往生。 |
二十二 |
這一章,也是同類歸納。雖然只說君子,但已含有小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 矜,說文﹕莊敬也。。「矜」字難講,必得用現代語說才好懂。說文,矜當莊嚴講,這說法不錯。雖用現代辦法,也不能亂改,不能錯了人家的講法。莊嚴怎麼講呢?君子有九思,色思溫,臉要溫和。貌思恭,容貌須恭敬,莊敬自強,見人不可亂笑。今日之下,提倡見人先笑,那是脅肩諂笑,小人的行為。從前見到長者必須莊敬,要收歛自己。 而不爭,與人不必爭強鬥勝,君子不欲多上人,炫耀自己是大毛病,一切事推讓,這是君子之道。九思,心必須時時莊矜,才有用,但也不可呆板。清朝入主中國,爲中國文化所同化,一切風俗等都是如此,例如作官的習慣推讓,常稱「中堂,吾不敢」,口說慣了。有一個人說:「不知誰先作古?」,另一人很謙讓的就說:「中堂先請」。所以事沒有一定。 「群而不黨。」 群而不黨,群是和群。黨者,例如一人說上東,一人說上西,又一人是說上東的朋友,因為交情的原故,而順從他的說法,其實上西才是正理,這就是黨。君子群而不黨,辦事時依正理。合群是好,但是辦事時該如何辦就如何辦,不可以因為與他有交情,而順遂他,反而害了公家。集釋餘論可以參考。 |
二十三 |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 舉人,包括朝廷,小機關,商店等,都不是一人能辦,必須有幫手。用一個人必須有介紹人,如介紹工友。舉用的人當得好是對得起你,幹不好,你必須負責,大小同一道理,治國更是如此,這一章公私都有用。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可因為他談得有理,所謂「有言者不必有德,有德者必有言」。那要如何舉人?從前薦人,書信裡首先必須有「品學兼優」的字眼,若沒有品字,那人家不會接受,介紹時要以德舉人。若他來要求我荐舉,而我不願舉荐,在說許多好話中,就是不提及「品」,人家便知道我們不是誠心舉荐。 「不以人廢言。」 雖然言語不能舉人,又要「不以人廢言」。這二句全在「言」上,上句是言不可聽,下句是言又不可不聽。下句雖是壞人,所說的話也不能一概不聽,如蘇秦、張儀的言語,也並非全不可取。不能因為人不好,所說的話好,而不聽他的話。壞人也有說好話的時候,而好人也有說錯話的。張獻忠祭 |
二十四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子貢問孔子,必得是善於言語的子貢問,也必得孔子才能答,對別人子貢也不會如此問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一言,是一個字的意思。若答「其為人也孝弟」,那是六言而不是一言。這樣答行不行?你們認為行的舉手。認為不行的舉手。孔子不打人,若遇到有脾氣的人,一說這個就打,怨不得人。因為子貢是問一個字,很難為人。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或說二句終身行之,仍嫌多。一個字,就可以終身行之,這只有孔子能答。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裡必須一字,終身可行。孔子答「其恕乎!」其,它也,所問的一言。乎,不是肯定辭,而是活口氣。「恕」字,學會這個字,一輩子都行。孔子主張的仁難講,恕較好講。 「己所不欲」自己受不了的,「勿施於人」不要用在別人身上,別人也受不了。這一個字,就管事。 集釋考證的案語:謂一字為一言,詩有五言、七言就是例子,老子道德經五千言,又有上萬言書等。 |
二十五 |
這一章有人主張是合為一章,有人主張分二章,主張是二章的人較少,但比較有理。主張一章者多,但是難講。只有論語正義主張作一章講,比別人有理,能連上來,不過如此而已。朱子講了多少次,仍覺得不太合法度,不過這一節書他注的還好。曾經有人說他注這節書一夜沒睡,他的親戚看著他一直到了天明,反覆注完了,自己還拿不定主意,你們看容易嗎?你們拿起筆,一下就寫完了,這是你們的學問。反對朱子的人很多,他們反對可以,他們讀的書有一大架子,我們讀的書不過幾張紙而已,我們比不了。這得明白,這章我也講不到好處,只可以講兩章,合成一章麻煩,比較難講。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 孔子說,我對於一般人,那一個人我也不毀謗他,那一個人我也不說他好,不能輕易批評人。子貢不同,好方人,喜歡批評人。但是論語一書有稱讚「晏平仲善與人交、管仲仁哉等,」為什麼呢?孔子說:「如有所譽者」沒說如有所毀者,也沒說南子淫婦、衛靈 掌故是一國的事情。自古以來,到清代及民國十年前,還沒亂時仍有「試用」的制度。初上來給委任狀、薦任等。六年俸滿,做滿官了,做得好的就升官,不好的降級。但不是一上來就做六年,開頭試用,少者三月,多者一年,試試看幹得了與否。從前有錢賈、刑名的師爺,浙江出這種人才,稱為老夫子、先生。做官的一進去,不能自己作主,老夫子說該怎麼辦、怎麼不辦,不能不聽,錯一字都不行,這叫試用,作過一年兩年才可以作主。若辦事的老夫子辦出錯,這個地方便不能存身,而其他地方也有人傳播,再也不能辦事,失去職業了,你看這嚴重吧!試用後,可以補實缺。那一行都有外行官、外行長官,就是沒外行職員,所以古人說:「有外行官,無外行師爺。」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斯民也」,對於治理百姓,「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者」有一定的方法。自夏商周三代辦政治,要辦通了,用直道,別講手法、權謀,該如何辦就如何辦,該賞則賞,該罰則罰。若有疑惑,則賞應該從重,罰應該從輕,這也是直道。罰錯而加重,那會錯上加錯。堯舜垂拱而治是用直道,桀紂走曲路,一玩手段,沒有一個能長久的。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亦從之,反其令而行,百姓不從。學佛知道「直心是道場」,佛不接受手段。 這一章,若分二章比較好講,今再合為一章勉強說說。漢書藝文志說,唐虞殷周時的治理百姓,那時的百姓與孔子時一樣,但唐虞時百姓都上軌道,到了幽王厲王時人民不上軌道。唐虞到孔子時的人性都一樣,而是領導者的關係,全在教化上。領導人其身正,直率而行,唐虞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若桀紂率天下以暴,百姓也從之。三代人民本性如此,孔子時人民本性也是如此,因為教化不同的原故。 所說雖然有理,但是文字難講。 |
二十六 |
我們的學問,如點燃的香頭,從前人注解互相爭議,都比我們讀的書多,但是他們比起古人,只像星星之火。所以比起以前的人,我們就是沒念過書。從前考到殿試,皇帝當主考,得功名後,名為狀元,並不是他的才學就蓋天下了,只是會國家限定的範圍而已,與博學鴻詞的無範圍不同。中狀元後,再回家念書,因為人多會來領教,往往栽了跟斗,所以必得再加用功,回來再預備,應付士林。有人有大學問,但是運氣不好,也得回頭讀書。我們一部十三經沒有念過,通鑑輯覽沒有看完,一部論語沒背全,如此如何談政治?諸位!學著認識自己。吾就自稱不通,吾日日有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書到吾手中,甚至報紙,都是吾師,換你們就受害。例如吾看玉翎燕的書,還沒刊出之前,吾先忖思,他的思想就足為吾師,你們知道箇中的味道嗎?書經云:「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你們的學問還太早,在社會上只有做一個受人指揮的而已。那也必須看為誰指揮,若不是大公無私的人,就倒楣了。你們的前途,如日曆撕去一般,過一天少一天,四十、五十而無聞焉,那就算到底了。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 史,不是指歷史。爾雅說,史,字也。蒼頡造字,開頭就叫史。「吾猶及史之闕文也」,史就是字也。孔子說古時候的字,我還有沒見到的,如今的臺灣話,會說不會寫,臺語中有古字,是濟南的土話。孔子說,我對某字的本來面目有沒見到的,那是闕文。 注者說﹕闕者從闕,勿胡造謠言。理說的是,但是注疏卻強加解釋,真是胡造謠言。 「有馬者借人乘之,」 「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這兩句似與上文不連貫,有注解說:此段有闕文,可從缺。 邢昺等注解說,這一句是比喻,缺文找不到好比人有馬,若不懂五馭的方法,那就找會調理馬的人去騎,拜託他調御,自己調理就出亂子,這辦法很謙恭。千里馬不在力而在德,要接受五馭的方法,例如馬在大街如何舞翔,遇水如何繞水曲等, 「今亡矣夫。」 「今亡矣夫」,指人,現在就很少這種人了。 包咸注解,借,指另換一人,大意與邢昺同。 勉強可依邢昺、包咸的說法,拜託別人察考,不可妄作聰明填上,如今這種人已經沒有了。 也有人解釋說:孔子對於未見過的字,從闕。下文是舉例,古書上有「有馬者借人乘之」句,如今沒有。但是那一本書上沒有這一句呢?空空洞洞,吾不採取這種說法。辦事要請內行人,不可自己不懂,妄出主意。如此才不出亂子。 |
二十七 |
「子曰:巧言亂德,」 這二句就是格言,首句說對方,有一種人能說話,如少正卯的言偽而辯,飾非而澤,不必犯罪,就該殺,這是巧言。為什麼該殺?亂德也。德,直心。巧言的人心不直,所以孔子反對「講演」,今日則大興講演,講演得不好,尚且罷了,若講演得好,卻惑亂人心,更糟! 「小不忍則亂不大謀。」 下句說自己,遇見事情,或遇見人不以為然,你必須計畫計畫,忍耐忍耐,過去就算了。若巧言加在你身上,你的言辭、顏色不對,後來再遇見他,就會破壞你的大事,擾亂大事。他為了出一口氣,他不顧一切,小人受點滴之怨,則報之湧泉。所以古人說:寧可得罪十個君子,不可得罪一小人。 |
二十八 |
此章文字並不深奧,只要能得其中意義就行了。有人說,這一章上下句要更易置換。例如人們常說﹕善惡,不說惡善。其實不須要爭執,依佛理,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說法不同,或上或下都可以。 「眾好之,必察焉。」 先從好的方面說。大家對某人都有好感想,好印象,我們遇見了,不能隨和便對他也有好印象,「必察焉」。並不是說眾人喜好他,你就偏偏要厭惡他,而是必須試試,必察焉,要察考試驗。孟子說:「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大王的左右人都說這個人好,不可聽信,乃至國人都說好,然後察考,見他可用,然後舉用。見好有好印象,想和他交朋友、使他工作等,必得如是,何用說?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 大家都討厭某人,也必須察考,見其可惡,然後厭惡。普通人是同流合污,鄉愿是德之賊也,但是也有卓立不群的人,必須英雄識英雄。自古英雄不得意時,大家看不起,如韓信,人看不出來。劉邦用兵十萬,韓信則多多益善。若是袁紹,兵給他多了就不行,袁紹愈増兵,曹操就愈高興,因為他是愈多愈亂。 |
二十九 |
此章常聽到,但有一些人講不明白。多說「道能弘人,人焉能弘道?」孔子反對。古來注解吾多不以為然,多是作文章的見識,秀才之見,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書生不能辦事。皇疏所說很有道理,吾采取。 「子曰:人能弘道,」 道「寂然不動」,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易經說,易無體無象無形。「人能弘道」道既然如此虛無飄渺,中庸又說:「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佛說道就是本性,眾生皆有佛性。真如本性人人皆有,人人不知,聖人說了我們才知道。孔子說:「人道敏政」,但是能敏政者有幾人?地道敏樹,天道敏時,天時地利人和,三才一錯便不行,人的政治一錯就出太保,地一錯也不行,種不出東西,要按時令種。臺灣是邊地,但是老農種地,也是依時令為種地。十二個月,廿四節氣,節氣中有多少氣,有多少候。例如朔望,一是節氣之首,一是節氣之中。時令你們懂嗎?真不如老農。其實中外都是如此,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非道弘人。」 佛經無人說,雖智不能解,人能弘道,道若沒有人去推動,很難悟道,如獨覺見飛花落葉而開悟。要得道必須自求自悟,再發揚光大。盡虛空遍法界,有多大,你的心就可多大。你們不要存依賴的心,所謂識人,必須英雄相識,心能通的原故。 圓人說話,無法不圓。好人辦壞事,壞事也變成好事。 |
三十 |
「子曰:過而不改,」 除了聖人無過外,其餘人都不免犯過。但是世間聖人少,除了法華承認眾生性具,起信說染淨二分,其餘的說性善。善是清淨,善無形,何來的過?壇經說,不思善不思惡時是汝本來面目,不思善,不說惡時又有何過?有過,就是心一動,有業相,就有見分、相分等一路迷下去的發展。大學中,也不主張心往過失下處發展,所謂格物,漢儒注格,來也,來了事情。致知,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覺悟,就消滅。 「是謂過矣。」 有過不能覺,不能改,是真有過。這句可以悟道。能改,隨後就恢復本來面目,罪雖多,但是眾罪如霜雪,慧日破諸闇。 |
三十一 |
這一章爭議很多,有人說:至「以思」一逗,有說:至「無益」一逗,這是咬文嚼字,無謂之爭。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武侯略觀大意,必不如此爭。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 這一章完全注重學字。人有生而知之者,學而知之者,生而知者,上也,其餘人都要學。再其次是困而知之,其知一也。坐飛機、搭火車、坐牛車,一樣可以到臺北。普通人都要學,甚至要困而知之。孔子不承認他自己是生而知之者,孔子說他本人平常好學,「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一生好學,顏子好學,你們好學嗎?孔子對某一個道理研究,可以終日不食,忘了吃,晚上睡覺睡不著,如周公思見三王,喜而不寢。吾對於吟詩,曾經如此過。 「不如學也。」 如此研究無所得,「不如學也」,沒了門了,起來再看書,所謂「思而不學則殆」,注重學字。 |
三十二 |
首末二句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 君子計畫道,不成天計畫吃飯。下文若依一般講法便是教人只讀書不種地,只要有學問便可升官發財。但是三皇的神農、后稷如何啊?神農教人稼穡,后稷教人種五穀,所以後來的周朝國運長久。 這一章書必須注重「謀」、「憂」、「中」,這三字有如詩眼。謀,圖謀某事,就是求的意思,但是用「圖謀」比較順當,君子儒的士人讀書人所為何事?孔子承繼道統,主張人道敏政,人的社會,政治第一要緊,沒有政治,就沒有次序。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最好,其次才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孔子主張用道德,有恥且格。中國文化,志於道,誓願在道上,還要據德,依仁,游藝,因為道最要緊,道人人必須學。家若無道不能齊家,個人無道不能修身。天下無道很久,天下就大亂。 雖然道不遠人,但是大家說不上來,孔子也說不上來。「朝聞道,夕死可矣」,早上懂道,晚上死也不吃虧。大家學佛,都知道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佛法就是道,一般人聽不到,聽到又必須懂,懂得便有了辦法,能遵循道走,眼前可消災免難,不再造惡因,便不結惡果。學佛懂無漏法,就能解決生死大事。孔子求道,顏子求道,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曲肱而枕之,回也不改其樂,所樂為何? 子貢問:「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孔子說:「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顏子,曾子都得道,深淺不同而已。道也得自求,人能弘道,不去研究、弘揚,道也求不到,真有學問的人,都必須要求道。若求道得到,今日可以消災免難,後來不入輪迴。君子終日研究道,並不是不吃飯,只是好壞不在乎,好壞是你的福報,一啄一飲,莫非前定。子思一月才吃九次飯,我們一天吃三次還不滿意。自古有道的人,像許多高僧大約只活五、六十歲,只要有辦法,早解脫更好,這是首句的講法。 「耕也餒在其中矣。」 再說,民以食為天,普通人都必須吃飯,古時儒家要半耕半讀,到漢代還是如此。兩漢時,百姓有一個人提倡「孝弟力田」,孝弟是道德,力田是耕田,諸葛亮躬耕南陽,陶淵明種禾南山下,自古耕讀傳家,但是為什麼而耕?若為自己,不耕就不能享受,若怕餓才耕地,就大非聖人的本意。神農發明耕地種五穀,不是為自己吃飽,而且收集糧食,都是為解決他人的生活。但是一般人「耕也餒在其中矣」,一耕地,心發動的思想,都是為怕自己餓才耕地,這就與道遠了。 「學也祿在其中矣,」 「學也祿在其中矣」,尊德行而道問學,求學問為發展道德,得志則為天下,蒼生得好處,窮則獨善其身以待時。所以孔子對長沮、巢由等都不反對,因為巢由那時候有堯舜,不須要他,並不是他不管。 神農發明耕田是為百姓,不是為自己。求學得志,當為天下,並不是為求利祿。 「君子憂道不憂貧。」 「君子憂道不憂貧」,謀道是怕追求不到,憂道是衛道,怕道不存在,道存在大家才得好處。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所以道能傳到今天。如今道只存在台灣,你是要維持?還是要拋棄?只喊口號,道能維持嗎?全球真懂人道孝弟忠信,只有孔子之道。全球人,沒有懂道的,如非洲的孝,用木棍殺他的老人,而且眾人共同食掉,用腹葬,這是什麼孝?君子憂愁道在社會不能存在著。不患寡而患不均,只要大家能有福同享,有禍同當就可以了,君子要為大家。 小人求學不是為這個,一求學就以為有學問便可作官,一作官自有俸祿,「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這種講法,也是吾的開創。只要不與孔子反對,就行。 謀,未得想求得道。憂,得到怕失掉、損失。中,心中存著。 |
三十三 |
改書是大毛病,講不通時可以存疑,因為從前竹簡為書,有錯簡的時候。 這一章書就很難講。「知及之,仁不能守之」,「仁」有人懷疑是錯誤,但不敢改,朱子喜好改,但是在這一章沒有改。有人說,與上章合為一章。這二種說都可以。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這是指在位者,有國家有責任者,為什麼能得國得官?因為有此智慧能得到,但不是就永遠得到。周朝有八百年之長,但也倒多少次楣。「知及之」有智慧能得到,「仁不能守之」既然得到了,為什麼不能守?這是因為知及之而不能以仁守之,雖得到也很快再失去。如武王死了,若無周公,就不能接繼。看歷史必須有覺悟,須要有人才,若以智慧得到,又以仁守住,便得以好。凡得天下,不動刀兵者少,篡位也是如此殺,呂后、武則天也亂殺,百姓倒楣,不擇手段得到。但是用強暴的手段得到,卻必須「逆得而順守」,以順順當當的仁政,才能守得住。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 仁能守之,若不能「莊以蒞之」,莊,莊敬。莊敬臨之,以莊則敬,顏色溫和,容貌恭敬,就足夠了,這便是莊,不須要笑。蒞,臨也。所謂「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君子極為溫和,「聽其言也厲」,聽他說話很規矩,絕不開玩笑。你們也須常看報紙,電影也可以看,可以觀風氣。一般憲政雜誌,沒有引人做壞的文字,也沒有誨淫誨盜的文章。 「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都能辦到了,若「動之不以禮,未善也」。孔子說「博文約禮」,要齊之以禮,以禮整齊一切。子夏說:「禮後乎?」不是禮不重要,若不合乎禮,就不算美滿。恭敬是好事,恭而無禮則勞,人家三鞠躬,我們若四鞠躬,便不合乎禮,雙方勞苦。你要勞苦,那是自找,受禮的人也勞苦,不接受不行,就是雙方倒楣。學這個不照辦沒有用,所以「未善也」。 吾要你們學歷史、四書、常禮舉要,若覺得「常禮舉要」以為太簡單,可看曲禮,再看禮記,再念三禮,實在說只要記得住曲禮就足夠了。 |
三十四 |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可大受,如管仲不為子糾而死,幫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孔子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這是看存心。 「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小人為他講為國為民的事,微微犧牲一點,他也不幹,錢少一點就不行,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這是聖人溫和,若是吾說,則是「不可小受」,連小受也不行,只知一星半點,便到處炫燿,今日就是如此,能大受者有幾人?今天下無道,你不滿政府,政府雖不好,也比外國人好多了。 今日發生的事情須看報紙,有如治病,大夫好,還要必須知病人的病,才能對症下藥。例如美國一個酒店,發生一件事,眾人守著一個女孩輪姦,旁觀者鼓掌,像是滿室無人一般,一概都是畜生。 |
三十五 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 人在世間必須生活,佛學說,正報的身體還要有養料,必須自己去找。世間都是養料,最重要的是空氣,不須要求便有,而要緊的養料有二:「水」、「火」不能離開,飲食離開水火就不行。如吾好喝茶,便須水火,乘汽車、工廠生產、電爐,都必須要有水。 孔子說的是君子,若小人便不在乎這個了。除水火之外,還要有「仁」字。仁,二人也,有自己有他人。人群社會,對他人一切加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則近道矣。釋迦佛號能仁,仁便是慈悲。孔子說,民對於仁,比較起來,比水火還要緊,沒有水火就死了,但是自古都有死,民無信不立。八德「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中,首先的孝就是仁之本,說到學佛,縱使終日有吃有穿,死後仍會墮三途。 「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水火雖然離不了,但是有利有害,離開了便不能生活,火能燒死人,水能淹死人,跳入水火就會被燒死、淹死。可是終日行仁慈,沒見有人死了。佛割肉餵鷹固然是行仁慈,把命行沒了,實在是他有辦法,佛是化身行仁。不然戒律有戒挨餓等,那是戒禁取見,所以不可一概而論。 再者,忠臣義士,寧可殺頭,不投降,為仁而犧牲,這種是為仁而死,保存仁德,就俗眼看來,可以傳名千古,這是小的功德而已,不是主要的。他們不為這個,凡是忠臣孝子,雖不懂佛學,最低是生大自在天,若有禪定,才可以生到四禪天,生天後若干生不會墮落。 |
三十六 |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儒家以禮讓為國,不爭,唯有一件事不能讓,行仁道不能讓。辦好事,不但不能推讓,連個人的老師也不能讓。遇見行仁的事,便要去做,不能教別人去辦。 |
三十七 |
「子曰:君子貞而而諒。」 貞,正也。一切事有正有偏。 諒,信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硜硜然小人哉,硜硜然,小信的意思,這是小人。雖然信很重要,但是也可以變通,孔子說:「未可與權」,權變這件事,學問不到,不是就可以通變行權的,必須唯義是從。所以不能輕諾,輕諾則寡信,如孔子不說瞎話。但是孔子也有權變的時候,陽貨送禮,孔子等候陽貨不在時才去回拜,結果「遇諸塗」在路上就遇見陽貨,陽貨說:「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智乎?」,孔子答應他要出仕。又孺悲想見孔子,孔子以生病為由辭退他,等待他出去後,才鼓琴使他聽見。這些都是孔子的權變。 如有人想要你去殺人,感情衝動答應他了,所答應的事不正,所以可以不守信。若為國犧牲就不是如此,如文天祥的終不投降。重要的是,答應的事有沒有合乎貞與義。 |
三十八 |
「子曰:事君,敬其事」 不作官,在小機關辦事,都可以此推比。吾看今日的病不小,有人簽到而不辦事,上班混混,領薪水時卻一一計較。 為國家辦事,辦到還是沒有辦到?今日國家不景氣,不能只怨政府,領薪水不辦事不行。古人反省,今日事不辦完,不下班,必須不愧己俸。 「而後食。 今日愈領高薪,愈不辦事。孔子說,把事辦好,然後才接受俸祿。 |
三十九 |
「子曰:有教無類。」 只要自己能有道德學問,夠到能教人,人只要來領教,自行束脩以上,孔子說:「吾未嘗無誨焉」。不論好人壞人,壞人能學好更好。若不能教,則是棄才、蝥賊,棄才者並非不聰明,是品性不好,蝥賊則不改習氣。站不住「恕」字,便無法教了。 |
四十 |
吾教你們要一字不能輕忽過,吾看書快,因為早知此事了,例如這一章一目瞭然,一瀏覽便知道。諸葛亮、陶淵明所學很多,所以能一目瞭然,但是入手必須一字不能略過。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道,世界上的道多,孟子反對其他的道,孔子不反對。孔子的道與老子不同,但是孔子還須要去向老子領教。兩人商量辦事,別說孔子與老子共同辦事,道有所不同,孔子與他的弟子辦事也道不同,如在陳絕糧,子路慍見說:「君子亦有窮乎?」又如孔子要人讀書,子路說:「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相」,互相交換,你與他相合,他未必與你相合。所以說:「相看兩不厭」,你的心與我的心相合,才可以相與為謀,互相都同意。 |
四十一 |
「子曰:辭達而已矣。」 雜誌志在傳道,只要把道宣傳出去就可以了,所以「辭達而已矣」。後人的注解互相爭執聚訟,即使爭得了,道也沒有了。不要謾罵,吾對於華僑西坡先生,沒有一句反罵的話。 辦事,吾有吾的看法。我們的雜誌(即明倫月刊),不講究文章的華麗,但文辭不通不行,我們的雜誌不要錢,不罵人,原來就是為教人學好。 不必小信,要以義為依歸,看文章要懂義。文章能讓大家看明白,得利益就可以了,否則文如王勃的滕王閣序有什麼用?更何況非禮勿視,非禮勿言,報紙的誨淫誨盜文章,吾一看就過去。 |
四十二 師冕出。 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 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
「師冕見。」 古時候國家都有音樂,音樂奏得好的都稱樂師,多數是瞎眼。如師曠為學音樂,自己刺傷雙目,以便集中官能精神。易牙能辨水味,喝水便知是那一條河的水,又吃鴨能知毛的黑白。 這位樂師名冕。 「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及階」,樂師有「相」幫助他。這一回,孔子見師冕來,到台階時,孔子說階也。到席,孔子說席也。「皆坐」不止一人,都坐下,孔子說某人,提他的名或官位,某人在這邊,某人在那邊。這件事很要緊,如果沒有為他介紹,若某人正在這一座位而師冕批抨他,如何下台? 「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 子張問,與樂師這樣說就是道嗎?禮記說瞽者必須有相,沒有相助的人時必須有人代替。可見,天下的事情都有一定的規矩,不要妄自做為。 「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孔子說,是,這是做樂師「相」的道理。 |
季氏第十六
一 |
從前的諸侯,地有百里,大夫五十里,士二十里,後來又變。文王以七十里而王天下。魯國因周公的原故,封地大,齊國更大。諸侯分五等,公侯伯子男,還有附庸。諸侯的地必須報給中央,而附庸是由諸侯主辦,派一人去那個地方作主,但不報給中央,所以附庸有國家的實,沒有國家的名。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季氏將伐顓臾」,顓臾,宓犧的後代,封在山東沂州府蒙陰縣,有座蒙山,很大。魯的附庸國,歸屬於季氏。為什麼季氏要伐顓臾?因為此時季氏有私心不安分。冉有季路都在季氏家為家宰,季氏要伐顓臾,二人一想,必 說「有事」就可以了,兩個國家怎會發生其他事? |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 孔子不說季路,只說冉求,你大概是在裡頭有過錯吧,先責備冉有。 「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 孔子說,顓臾這個國家你知道吧,「昔者先王」,不止周朝,很久便已封他在東邊為蒙山之主,這是証明顓臾的來歷。 「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可是顓臾的地點就在季氏所領的土地,所治理的範圍內。孔子說,這是我們自己家裡,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為?」 天子郊天,諸侯郊社稷壇,拜天壇地壇,山東如今還有天壇地壇。社稷之臣,顓臾他是魯侯社稷的臣子,為什麼要伐他? |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這一責備,冉有說,季大夫要這麼辦,我二人都不願意不贊成,不想伐顓臾。這其中有筆法。 孔子先說出顓臾的重要,又說是自己家裡,所以二人推托。 |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 孔子又說,單叫冉有,古時候有一位史官,名周任,他說了幾句言語,(此人是賢人)。這是對「吾二臣者皆不欲也」這句話而來。知之深則左右逢其源,不能遇事再查書,查出也未必會講。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周任說什麼話?他說:「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出去做事,必得陳力,把自己力量計畫計畫,我辦得了?或辦不了?若辦得了,則量力去做事,須辦得了才去辦,列居職位。「不能者止」,辦不了就要停止,不去辦。若答應幹了,辦不了就得辭職。吾辦不了,不領薪水,只是不領不行,領來也捐出去。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若「危而不持」,假若不如此,當領袖遭到危險,你無法維持,你對得起他嗎?為什麼不早早辭職?你在位就必須幫他,勸諫要他停止。 「顛而不扶」,讓危險破開了,平時領薪水,人有危險,若逃避危險的是小人。顛時必須要能扶起來,若不能扶,則「將焉用彼相矣」,那用你二個幫忙做什麼?你二人不是都「不欲行」嗎?台中同學必須學個,不學同流合污。 「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矣?」 下文又說比喻,「且爾言過矣」,直接責備,你說不關你的事,你不必推託,例如在家養虎,用柙欄關住虎,而且必須有人看著,這是說動物。再說「龜玉毀於櫝中」占卜的龜玉藏在盒子中。虎兕出了柙了,龜玉在匣中被破壞,這是柙錯,櫝錯嗎?這就很難推託了。 |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冉有說,現在顓臾與從前不同,國家整頓得堅固,接近費縣,費縣是魯家與季氏很重要的地方。西 這就是危而先持,並不是不盡責。 |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孔子說,冉求你說的這一套理,可是君子對一樁事很以為病,你說這話很有毛病,「舍曰欲之」,明明你們想幹,捨開想幹的意思,另編一套言語。 |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 「丘也」,丘音某,避諱。「聞」聽說,不是自己的意思。「有國有家者」,天子封諸侯的國,諸侯封大夫的家,不論國、家。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寡而患不均」,「寡」或是錯字,春秋繁露引孔子曰「不患貧而患不均」可做引證。「寡」作「貧」,下文「貧」作「寡」,現今依這個解釋。不憂患國家貧,一切缺乏也沒有關係,要憂什麼?怕一切不平等,政治上講求下一律平等。 但是政治有一定的階級,不是一律一樣。從前的井田制度便是均,八家各一田,共同種一塊公田。一切都不長久,都有變化,人口日增,而且人事各有勤隋,收成不一,若不幹事也想平分,如何平等?從前大家都是百畝,讓之有餘,爭之不足,吃飽大家飽,吃不飽大家不飽,沒有鬥爭的事情。 「不患寡而患不安」,寡是人少土地少,為什麼不說「不患寡而患不和」?從前要飯的人,冬天住雞毛房,也暖和,要飯三年不願幹其他事,怕的是彼此分別,大家都不高興。安是內部,自己不和便不安,內部和就可以安。內部和了,還有外患也不能安,所以不說「不患寡而患不和」,內部和而鄰國來犯也不安,因為有分內外的緣故。 「蓋均無貧」,若平均,大家一樣,便無所謂貧。「和無寡」,人和,人多人少都不要緊,都能相安,為什麼呢?「安無傾」只要安隱,國家就能保存住。若內有苛政,外有外患,便不能安,並不是內部安容易,外部安難,其實只要內部和,上下一體就可以安。自己家裡上下一心,若上下不一心,打仗時槍往裡打,便是倒戈。若上下一心,寧死也保國,強國也能抵抗。為什麼敢死隊靈?不怕死就靈,還有更利害的,「怕不死」,拚命就是要找死,這就無敵了。一個國家懂得「親上事長」,肯一心拚命,什麼也能辦,內外安,國家就能保住。 |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
孔子說這個有什麼用意?首先,季氏想伐顓臾,不伐又怕他強,費地保不住,什麼人會來拿費?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 「夫如是」,照我說的法子,「故遠人不服」,遠人指顓臾以外的國家,不僅指顓臾,其他國家也想找費的麻煩。中庸說:「柔遠人也」,治理國家,辦外交要「近者悅,遠者來」,別國不但不來伐我,而且要厚往薄來,待人加厚,人既使待我薄,也要待他厚,講信修睦,不用干戈,用文化的方法招來。 「則修文德以來之,」 「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國家自然就穩定了,這一安,內外通通都說到了。上來先說安內,再說柔遠安外。 |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 |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今由與求也」孔子開出路來,已明明白暢快的說出辦法後,再說他們二人。原來只責怪冉求,說完這一段,再合起來責備。今天你二人來這,你「相夫子」,你二人是幫季氏做事的人。先不說內部,你不是說怕外來侵犯保不住費嗎?「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你為季家做事,怕人來危害顓臾,就是危害費邑,那就是遠人,你們不與他連絡,這是與鄰邦沒有邦交,所以外人不來。不來的原因,就是因為你內部亂。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孔子說這話很含蓄, 「而謀動干戈於邦內。」 「而謀動干戈於邦內」,你想伐顓臾,可是他在你的邦裡當附庸,你既保存不了自己,又要動干戈伐自己。 你們聽了一定茫然,但是吾知道:近代中國內亂五十年,自己打自己,才打出日本來打中國。現今的韓、德、越、中,都一分為二,自己家合不起來,如何抵抗外人?這都是侵略者的政策,我們不覺醒,他不使你統一,統一後他就不能控制了。 |
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
「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 下文就說出有問題了。季氏伐顓臾,不在這小國家,他有私心。孔子原想墮三都,收三家的權,使權歸於 「而在蕭牆之內也。」 「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先講蕭牆,論語八佾篇說:「邦君樹塞門」, 但是這裡有二種說法,蕭牆一說是 你自己的家邦不能保守,你再伐顓臾,同室操戈,我怕季孫憂患不在顓臾身上,怕季孫自己家裡就保存不住了。 另有一說,我怕季孫的憂慮不在顓臾,而在 我們也是如此,家庭若保不住,便不能在社會上立足。 |
論語研習班 |
真正學問,一體萬用。 一者,有二種真學問,一是世間法,一是出世法,出世法解決生死,吾講論語,幫助大家學佛,不學佛也必須先做人。 再者,自古以來都有門戶之見,不同道便互相毀謗,同道即使不加毀謗,也會輕視,全在自己的眼力和選擇。 三者,看了之後必須實行,否則是空話,佛的戒,孔子的道都要實行。孔子的道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得而而聞也。」孔子的道重要在「性與天道」,但是自古以來幾人懂?誰守這個道?連「夫子之文章」也不懂。或許有人自以為學了夫子的文章,其實所學都不是夫子的文章,只是唐宋八大家的辭藻而已。對於修道只有萬分之一的幫助而已。會念書的人,經史子集都有用,不會用的人,學文章只會生增上慢而已。 論語的注解太繁了,書只是讓你參考而己,多讀徒亂人心。經典的本文好,即使沒有注解也好。 |
二 |
朝聞道,夕死可矣,道是什麼?讀儒家書,經史子集必須全看。 這章經文說的是周朝時代,今日之下沒有天子,講禮樂、征伐有什用? 周朝是封建制度,古代推舉一位能人出來當領袖,三皇時代父子相繼,到了堯禪讓給舜,天下為公,正是禮運篇大同章的境界。後儒說禮運篇不是孔子說的,是老子之言,這是門戶之見,器量太小,不足以讀書。堯讓舜,舜讓禹,退位讓國,有唐虞二代。唐虞之後,除了湯、武真正為救民外,其餘的都是在享受,天道好還,所以沒有一個好結果。若拼命得來算是好的話,大概多是篡位,當賊盜得來的,都是以下犯上,如何能好?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周武王伐紂,革命得來,封建諸侯,政治則有中央政府。平時以禮樂教百姓,上學校,因為是人都有情思,喜怒都有聲音,不得其平則鳴,恐怕人不懂音樂,所以配上詞。所以鄉下農人唱歌,鳥也唱歌。在外頭必須有禮,樂有節奏,禮有節度,發而皆中節,天下就太平。先感化自己國內的人,對外國人要柔遠人,夷狄也要去感化。先以身作則,做樣子給人看,再不聽,才去征伐,他如果改就算事情辦完了。 什麼人來辦禮樂征伐?有道德的君主。怎麼稱做天子?天子要替天行道,天派來的,所以天子難當。若不替天行道,便是賊寇了。天子要有道德,再來又要有爵位,纔能制訂禮樂,「有德無位,有位無德」都不可以作禮樂。孔子雖然能治禮樂,但是後人稱為「素王」,所以孔子作春秋,孔子說,知我者,罪我者,都在春秋。 今日之下那一個人是天子?今日都以錢競選,是買來的。今日有征伐嗎?伐是伐無道,今人都是征伐老實,征伐有道,分裂人的國家,兩個德國、兩個韓國、兩個中國、兩個越南等,這都不是人家願意的。今日也沒有禮樂,唱熱門、黃色音樂,誨淫誨盜,中央機關的報紙也登裸女,外國允許如此,中國不允許如此。禮是事該如何辦、非禮勿動等等,不只是打恭作揖而已。 「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 從前都能辦禮樂征伐,百姓過得好。若天子失權,禮樂征伐出自諸侯,各自為政,各國隨便出主意,都不一樣,也無所謂「書同文,車同輪」了。從前有方言,內地最糟的是江蘇省,三五里語言便不通,但是一寫字大家都懂,今日改成白話,吾也看不懂,今天是有道還是無道? 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這諸侯縱使辦得好,不過十世就完了,自己不能支持下去。孔子說這話是周朝那時候,以魯國諸侯為主體,原來是周天子作主,平王東遷後,諸侯便統制不住了。 「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諸侯以下還有大夫,諸侯不聽天子,大夫也不聽諸侯,最多五輩子便失去封地。這時的大夫指三家。大夫如今日的局長,今世不就是局長為政嗎?如今有這一個市的局長和那一個市的局長結為姊妹者,這是大無道。兩市局長撇開市長而連絡,已經不對了,又結為姊妹,而不是兄弟﹔名不正,言不順,天下大亂。 大夫也必須用人,那是陪臣,不能說禮樂征伐,陪臣執國家的命令,最多三輩子。這是指陽虎,這就是論語所說的,其為人孝弟,則不好犯上,不好犯上,則不好作亂。「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以孝治天下,關係很大。 這個說法是那時候的實在事情。 孔子說這個有什麼用?佛、孔子都說因果,後儒只因門戶之見而不肯說因果,只說天道好還,其實就是因果,二五便是一十。儒者對於天道好還半信半疑,其實就是對於孔子之學不曾懂過。吾講中國歷史,一直到中華民國,千篇一律就是因果二字。現今中華民國若要辦什麼事,到機關去找首長,也是枉然! 「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天下有道,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庶人不議」,庶人處士橫議,「橫議」,老百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該議者而議。擊壤歌說:「帝力何有於我哉!」堯舜對我有何功德,其實那時才是真的天下太平。天生萬物,天何言哉?天生萬物,何嘗有動作、聲音?所以比堯如天。這些言語必需自己悟,大文豪能懂這個嗎? 周武王革命後,成王還小,周公接著辦,就是大夫掌政,所以管叔、蔡叔不服。周公將成王教好後,還政給他,到周幽王寵愛褒姒,而亡了西周。平王若不遷都,就另當別論,平王東遷時,鄭莊公立了大功勞,但是鄭也有大罪,左傳說:「鄭伯克段於鄢」,鄭莊公對自己家人兄弟尚且如此。一般人看不出來。 王東遷時, 諸位在此求學辦事,處處為公,必有好處,否則唯有害自己而已。有人想在魯國抓權,於是勸隱公除去弟弟,正式當 因果報應來了,魯 後來的三家孟仲季,就是桓公後代,稱為三桓,僭越周天子的禮樂。三家中的季氏後來又被陽虎把權,一代代倒楣下去,糟不可言。 一部二十四史,直到今日,都是因果報應。如今高大鵬寫〈經是中國人的身分證〉文章,所寫的是民國初年發生的事情,吾親眼所見,絲毫不假。 |
三 |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祿,做官。春秋時代,公家諸侯做不了主,至今已經五世了。政治到大夫身上,已經四輩子了。所以三桓到此為止,不久了,要微弱了,因為都是以暴易暴。 這兩章都說「孔子曰」,筆解李氏說,「令三桓見『孔子曰』而懼,但是這個說法不甚圓滿,因為陽虎尚且不畏懼孔子,何況三桓?可以有此一說。也可以闕疑。 |
四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
人在社會上是人群社會,不離朋友。父子、兄弟是天然而成的天倫,無法選擇。夫婦是半天倫,不是天然,有了共同的子女後,就成了天然的天倫。所以中國自古對於夫婦分離看做大事,今日隨便分離,兒子也隨便與人,天下無道久矣。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對於交朋友,有益者三,有損的也是三。有益的朋友: (一)正直,雖然不是全才萬德,只要有一技之長,便可以了。這個人心中不勾勾道道,正直無私,害不了你,但是你自己也必須正直,不然人不會來與你結交。 (二)諒,一切事能寬恕,不苛刻要求。有人說是信,但是前面的「直」,直者必信,所以採諒為「恕」來訓詁。 (三)多見多聞,多聞者能通達,若多聞而執著的人,愈執著更害事,便無法辦了,所以執著者不能稱做多聞。這裡的多聞不是「多聞而執著」的人。這三者對於我們有幫助。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損者也是三種。 便或念ㄅ一ㄢˋ或念ㄆ一ㄢˊ﹔辟或念ㄅ一ˋ,避的意思,或念ㄆ一ˋ,許多注解主張這個說法。 (一)便辟,會說話,言語巧妙,絕不得罪人,這種人善於順承,例如三國時,諸葛亮的朋友司馬德操,他對於任何事都稱好,他的妻子不以為然,罵他,他也稱好,人稱好好先生。但是沒人說他的壞話,因為司馬德操的行為很正直。反觀五代的馮道,經歷數個朝代,人人罵他。但是不可小看馮道,不可隨便罵他。因為五代相互爭奪,沒有一個是明君,唯有後唐明宗李嗣源還可以。馮道出來是為人民講話,並不是為國君,如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飡,粒粒皆辛苦。」等憫農詩勸國君,處處為民,自己寧可落個污名而已。由此可知盡信書不如無書,總要自己作主。 (二)善柔,令色也。 (三)便佞,無理辯三分的人。 這三種人不得朋友的正義。 |
五 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
一圈是一章,一章一件事,不必管其他,讀書必須先懂章句。論語不是一人一時所記載,所以麻煩,其中有講不通處,漢儒是規規矩矩,到了宋儒便妄改經文,佛家也受這種風氣的影響。而且漢宋兩派互相攻擊,能懂文理的人已經不錯了,懂道的人更渺茫,孔子注重道,所謂「志於道」、「道不遠人」,文理已經亂了,何況是道?吾采各注解的其中一條,他們注解的爭執,徒亂人意而已,這一點必須知道。 如上一章所講的「益者三友」,和這章的「益者三樂」,像是和前文為一章,其實不是一章,而是編者歸類在一起。上章的「損」指人,人在社會,必須有朋友,有人就不得不被傳染,這有大關係,這就有損有益了,所以交友必須選擇。你想做好人,但環境使你幹不下去,例如我們每週見面的朋友,雖是益友,但是大家在外頭的時間多,而且吾所說的你們有沒有聽進去呢?成人,只有自己能成人,別人治不了,若自己不成器,即使是聖人、佛的兒子,佛也治不了。 |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 這一章是就事情上講。社會上雖然有各種習染,但是重要在自己,習染好便好,不好也在自己,自己以為得便宜,後來其實是倒楣。所以吾勸你們看歷史,開國帝王好,第二代就不行了,大皇帝都保不了,何況我們辦任何的好事? 這是在社會上去做事,以此為樂,不好樂為什麼要幹?以賭博而論,俗話說:「十賭九輸」,賭博贏錢置家業者少,贏不義之財,輸了便倒楣,來的不好,去的也不好,從何處來,從何處走。但是賭徒仍要幹,賭死也甘心高興。有的賭迷,死也要賭,其餘的事可以類推。 「益者三樂」,對於人有利益、有好處的有三條事,「損者三樂」對人有損害的也有三條樂事,可是自己也高興者去幹。 先說三條願意幹,與自己有好處的事。 「樂節禮樂,」 「樂節禮樂」,講禮樂,有什麼喜歡處?你們都喜歡,在你本性中便有這個。例如人都喜歡咚咚鏘鏘的唱 禮,你們也懂什麼是禮,例如有人無故打你耳光,你會快樂高興嗎?如果知道自己不高興,你便是懂禮的人,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不願接受的,他人也不願意受,這就是「禮尚往來」。同街的狗比較親近和善,會欺負外來的狗,群而攻之,自然有遠近厚薄。這個與學佛者說容易懂,與書呆子講他聽不進去。節是有一定的限度,禮樂都有一定的限度,「恭而無禮則勞」,禮樂不能讓雙方勞苦,必須有節度,節度到了,就必須節制停住。樂節禮樂,日久天長在禮樂,彼此恭敬,這是人生最快樂的事。這是一條有益的樂事。 「樂道人之善,」 其次「樂道人之善」,道有的版本作「導」,這裡不當「道」講(說也),而是當「引導」講。自己幹好事,也引導其他人往禮樂走。你們若能依「常禮舉要」實行,在外就少受些譏刺。若自己不會而引導人,自己不正,怎麼能導正人?能以禮樂引導人,又是一件樂事。如蘧伯玉恥獨為君子,環境都壞,你自己好,沒有這個理,你也不會好。若自己真好,你的朋友也受影響有變化,他不好就是你不好,所以說:「觀友而知人」。參禪必須悟,讀論語也必須悟,如今外頭的飲食吃了中毒,勸人不用味精,人們不聽。若引導環境周遭的人都去做好人,這是第二樂處。 「樂多賢友,」 第三「樂多賢友」,在社會上不能離開朋友,朋友愈多愈好,但是必須賢友。這一句與上句不同,若上句解釋為「道」(說也)便與此句一樣。 「益矣。」 「益矣」,在社會走這一條路,對於你便有好處。佛說因果自找,孔子作的易經繫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等,不就是因果嗎? 後人因宋儒的原故,不敢談因果,所以注解不可盡信。懂佛學再講就有另一種說法,但必須看在何處說,不可對牛彈琴。 |
|
|
下頭再說不好的事,不能幹,損他其實也是損己,雙方倒楣,「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方便兩方面,倒楣也兩方面。 「樂驕樂,」 「樂驕樂」,上一個樂指學者,下一個樂指驕。驕是樂事,以驕為高興。這「驕」人人有,佛家講的慢,以為自己比人高,富與貴,及有學問的人,或是有錢人見沒錢人,便驕傲,因為他不如我。做大官看不起做小官,若做小官一心為百姓便是君子,大官害百姓就是小人。再者,若學問長道德退,像今日雜亂無章以此對人驕傲,那是大毛病,今人說「值得驕傲」便不行,這就是小人。聖人書說的:「富而無驕」,他沒有念過,而對人驕傲以此為樂。左傳說:「君子不欲多上人」,這是一條不好的樂事,對自己有損害。 「樂佚遊,」 其次「樂佚遊」,佚遊包括很廣,不論居家處事,沒有次序就不行,飲食起居,必皆須按鐘點,一個人生活也必須畫出功課表,使作息有次序。念佛求一心,身亂而心不亂那是沒有的事。都是先心亂了,然後身亂。佚,出入沒有固定時間,像是在位者打獵,若不按時間也不行。再者出必告,反必面,吾現在九十多歲了,要出門必須交待,人家才知道吾的去處。 「樂宴樂,」 再者「樂宴樂」,好宴樂,大家聚會。左傳記載, 「損矣。」 犯這三條,「損矣」,損自己的身心。這與自己的修身有關,平天下以修身為本,所以與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有關係。 |
六 |
這一章,同學必須聽明白,你們學佛,應知中國人學佛比印度人高,因為孔聖人舖路的原故。佛有五乘說法,人天為基礎,你們聽論語就拿聽經的心來聽。 「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 「侍於君子有三愆」,年少者侍候年長長輩,不簡單,要博我以文,約之以禮,就在禮上入手。禮是平常日用生活的範圍,如違警罰法一般。侍奉君子與侍奉普通人不同。君子指有位或有德,兩者兼有者 事奉一般人有這三種過失,侍奉君子更是過失,並不是君子不好。這必須念熟,遇事不用查書,活的書就在跟前,一看便明白。所以中國自古上學先念「口而誦,心而惟」,心研究,口須念熟。從前考試,能帶多少書?佛家也是如此,在家人首重五戒,記住的已不多了,若比丘要受二百五十戒,連二十五戒也講不上來,如何受?所以受戒後,要半月誦,怕忘了。受戒者集合起來誦戒,戒能熟誦才守得住。 今日都是虛有表面,爾虞我詐,彼此哄騙,能得什麼成績?修淨往生,最保險,但是要如何能往生呢?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如集會時,主席或主人若與你說話,你才可以說。若在座是你的晚輩,可隨意些,若是長輩,不論何人,沒有同你說話,你不問自說,便是心浮氣躁。 「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 「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不論長輩晚輩若與你說,卻吞吞吐吐,就是慢,傲慢得罪人,便是過錯。凡是有吾在場時,同學的一舉一動,吾皆留心。吾講經、講書,聽的人很多,有生人、熟人,吾都知道,「你心中有他,他心中才有你」你看他是路人,他心中就沒有你。如果你都看不起人,人為什麼要來親近你?以後有聚會要學一舉一動都合禮,吾都會留意,大家希聖希賢,成佛都比吾高,吾也高興。 「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與人說話,不對著對方的臉面而說,等於是瞎子。如孟子說:「(齊襄)王顧左右而言他」,衛靈公與孔子說話,衛靈公「言鵠之將至」,孔子遂行,孔子便離開衛國。送客到門口,就不要再說話了,更不可眼不看著對方,這都是大過錯。 這三條必須記住,不僅對君子,對一切人都必須如此。 |
七 |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 這也是修身法,若說「小人有三戒」,那是廢話!小人有什麼戒?小人甘為小人,還有什麼戒?有戒就不是小人,小人便無戒。這裡就必 只要是自愛的人,愛自己的身體,所謂「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為本」,人有三期,少、壯、老三時,曲禮對此三期,有說那時候是少、是壯、是老,都有界限。醫書說「老而無子」、「老而有子」,有人講不通,連老年人也不知道如何講才能通。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少之時,血氣未定」,少時,指身體。所以說:「氣血」,易經說陰陽之道就是氣血,氣是陽,血是陰。「精氣為物」,精是陰,氣是血。不懂易經、禮記,不能講內經,不懂二十四節氣不能扎針。少時血氣還未飽滿,未充足的時候,稱為「未定」。男女的戀愛,從前男子三十而婚,女子二十而婚,未到年齡而婚,有損身體,都早亡,活不了大年紀。所以要「戒之在色」,戒色,大家要小心。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及其壯也」,三十曰壯,氣血充足了,如此不是最好嗎?一年四季,夏曆四季自東方開始,日出也在東方,所以孔子說:「行夏之時」。四、五、六月,最壯的時候,但是從夏至之後,太陽直射赤道,這時便即將回歸。到了夏季還沒完,過了夏至為小暑、大暑,到七月立秋以後,百草都不再發展,到時候結子。植物結子便不生長,小動物一交合就死,因為到了飽和點。所以年壯以後,就走下坡路,所謂「好花看到半開時」,做事就在這個時候,過了這時時便不能再做事了。孔子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亦不足觀也矣。」,如廉頗,黃忠不服老者很少。 此刻壯年時候,自然好勇鬥狠,因為生理的關係。君子知道控制,在好的時候想想不好就在眼前,所以要「戒之在鬥」。若是打仗,不論老少,執行任務,都必須賣命,這是指平時的私生活。 「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及其老也」,七十為老,內經云,男子六十四以後,漸至老境,所以人生七十古來稀。血氣既衰,人什麼時候變白頭髮呢?五十曰艾,陽氣沖不上,髮為人全身陽氣的總匯。 老了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得,貪求也。這一句吾不大會講,勉強作「貪求」講。少年好色,壯年好鬥,老年好得,不論什麼事,得是貪求,得與不得不論,不要去貪求。老來便要退休,凡事交代年輕人去辦,老人有心也不行,第二天就不保險。吾在臺中辦事,有吾的辦法,例如接受你的錢,吾一手接錢,一手便交給人,所有的錢財,吾不抓在手裏,平時都已經交待,否則到時拿不出來,吾不會作文章。若是你們處理的辦法,不可與吾相同。 |
八 |
今日為你們講經,字字都講,中國文學也是如此,文理不懂,便不能辨別人說的是或非。注解很多,你們看了更不會進步。學儒與學佛相同,必求開悟。若於一節書悟了,對於此節書便可不忘。懂文理,就容易記。世間書中若名相很複雜的,能以佛經的科判分析,便可以不忘。 念的時候,要句讀分明,四聲清楚,抑揚頓挫,將其中的神情態度,都表現出來故。從誦讀的聲音,就可以知道他懂不懂。所以文經王沔(宋朝齊州人,每在天子前讀參加進士考試的人所作的辭賦,因誦讀音調明暢,經讀過的人多高中進士)一宣,多得登第。 「子曰:君子有三畏,」 君子有三畏,為什麼以下「畏天命」等,再用三個畏字?下文的句讀若再用此,雖然詳明但不簡要,文章必須通順暢達,而且簡要,不可囉唆。論語是子游、子夏的門徒所編的,經文的章法不可不知。最後二條「狎大人,侮聖人之言」更簡要,不說「不知」,也不說「不畏」,而且「小人不知」四字,在前文就沒有。 天命與大人與聖人之言,這三條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合在一起?漢以後的注解,沒有講到這一點。吾因為學佛的原故,學過佛經注解的文理,再來看世間書,才知道是一樣。講解可以照著佛經的文理講,若筆寫出來就不可以。本來應該寫出來,知道其中所用的方法,才可以懂。華嚴八十卷,首句直到末句,都是一線穿成。 段落,要依科判的辦法講。宋朝以後的人不懂,以前的人懂,後人自作聰明,看不起前人,出新花樣,所以不懂。全在慢心上,易經說:「謙受益,滿招損」。 君子,指在位及求過學的人,都包括在內。世間的事,孔子處處講謹言慎行,堯舜治天下,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冬天可履走在冰上,立春時冰薄,要持一根長干行走在冰上,一聞響聲,便可以撐住身體,這種事不經過不知。君子有三條恐懼的事,不是指畏敬,因畏與敬不同,如中庸云:「恐懼乎其所不聞」。什麼事恐懼呢?畏天命是第一條,其次是畏大人,第三畏聖人之言。漢儒注出天命等名詞,沒有說出其中的意義,宋儒注出微言大義,反而把本義注跑了,讓人更不明白。 「畏天命,」 天命,易經說:「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指人而說。又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在善的上頭,增加累積,這與作善不同。下句的「餘」字與上句「積」字對應來的,這善惡吉凶就是因果。因果是誰呢?就是天命。天有二種解釋,宋儒講微言,不講因果,孔子說有鬼神而宋儒不敢說沒有。天命另一說法是自然、天然。再一說,天有主宰,所以古人有說「造物者」,但是這與耶教的造物者不同,所謂「獲罪於天,無所禱也」,賞善罰惡,天有主權人都怕。若說因果,或說沒有一個賞罰者,人都不怕。古人所說,有他的用意,但是「天道好還」,歷史都有記載。 「畏大人,」 大人指在位者,對天命必須恐懼,不可違背,對大人也不可違背,必須有恐懼的心。聖人之言,也要畏之,不敢違背。對在位者何必須要恐懼?注解以為有權威,得罪便得禍,這種說法不圓滿。有注解說大人指有位有德,這個說法比較周全。至於對有權威的大人,自然就令人畏懼,孔子就不必再提畏戒了。 「畏聖人之言。」 聖人無位,聖人的言語,又何必須要恐懼?聽也不賞,不聽也不治你,何必須要懂呢?例如陽貨畏懼孔子的言語嗎?三者如何連起來?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小人不知天命」,小人沒有道德學問,不論是在位或不在位,對天命不懂得,所以不恐懼,因為不知所以無知無識。小人對於大人、聖人之言知道嗎?既然不知天命,所以其餘二者也不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命,「不知天命無以為君子,」君子才懂得三畏。 「狎大人,」 「狎大人」,小人對在位者的態度,既然不懂天命,懂天命是第一學問,若懂得天命,那其餘的一切學問便都懂得了。一切學問,不外「博之以文,約之以禮」,禮很重要,所以吾在臺中加上《常禮舉要》。狎,一切不在乎,無禮貌,很親密,所以對總統不能隨便。 「侮聖人之言。」 「侮聖人之言」侮,侮慢,看不起,以為所說是廢話,用不著。 這三樁事能連起來說者很少。子貢所問「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只說二條,彼此都有關係。 大人及聖人之言都從畏天命來,古代稱在位者為「天子」天老爺之子,替天行道。天子詔書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欽命」、接受詔書要「謝恩」,因為皇帝是天給他的地位,要他來賞善罰惡。因為他從前做過相當的好事,今天成熟,叫他來幹。世間無聖人,是我們無福氣。中國古來,多聖人,例如天將以孔夫子為木鐸。眾生有福則出聖人來教化,聖人一言而為萬世法,不聽聖人之言,甚至取消,就是侮,打倒孔家店便是侮聖人之言。 王安石說:「天命不足畏」,韓非、商鞅都是荀子弟子,李斯也是荀子弟子,他奏請秦始皇焚書,這都是門戶之見。宋、明、清篡改經典,國家都亡了,這是由荀子開端。自古文人相輕,有門戶之見,例如揚雄不是好人,只因為他的文章好,所以後人稱頌他,這都是門戶之見。凡是國家出侮聖人之言的人,國家便亡,都是第二代就完了,而且不得好死。 說性,說得對的除了佛家之外,還找不出一人。除了佛經便是孔子,孔子說性相近,沒說性本善,也沒說性本惡。子貢尚且不懂,孟子說「性善」雖然與孔子「性相近」差不多,但是也不對。獨獨荀子一人說「性惡」,很難自圓其說,他說「行善,皆偽也」,這句話害死人。有這奇怪的看法,因此教出三個壞弟子。 這一節書以天命為主,不知天命,無以為君子,小人因為不知天命,所以不畏。中國講五倫,對於元首也不畏敬。對聖人的話更不聽,以為廢話,以為聽聖人的話,是自找倒楣,不必作官發財了。 今日的西坡就像韓非、李斯、王安石之流,天命不足畏也,所以敢改經,罵盡祖師。朱子也是跟這種人同流,改大學,首開改經的端倪。 |
九 |
書講不通,就說是錯簡,難道錯簡這麼多嗎?若分兩章講,還不出錯﹔若合為一章講便錯。 孔子說,人的等次,分三等,三等以下就沒有人了嗎?三等以下有其事便有其理,就有這種人,所以說:「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佛家有九品,上分上中下,中、下也是如此。 這章三條都是上品。文中有「又」其次的意思,「又」字必須致意用心。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 這一章說的是學,人不學,不知義,不學而知者少,這一章專勸人求學,「生而知之者,上也。」生下以來便知道的人,有人說是指天命,不必如此講。生而知者是上等。 「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者,又其次也。」 「學而知之者,次也。」一學就會的人,這是聰明的人。再來是「困而學之者,又其次也。」學入不進去,困在這裡仍然不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雖然愚,但是我不退,一直往下幹。既然知道了,便一律平等。坐火車、飛機、牛車,到台北,不論那天到,都是到。 「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就怕「困而不學」,特別把「困」字照應,前二句文裡都加不上。「困而不學,民斯下矣」,為什麼不說:「王斯下矣」?因為凡是帝王,不論多壞,都必須念書,有老人逼他要學。天子以至庶人,百姓庶人自由,愛學不學沒人逼,若庶人困而不學,這種民是下等人。 你們天天求學,學時雖然受到困難,也不是下等人,否則就像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不夠人格。 |
十 |
「動作 視 色(顏) 言(語) 疑(癡) 吾雖然忙,但必得要講,否則對不起大家。若所講如注解一樣,那你們自己看注子便可以了。吾講的與注子一樣,也有不一樣,偶而有新發明,再采取合理的注解,因為不合理的注解居多,注得曲曲折折,多是炫耀自己的學問而已,所以吾不采取。縱使是吾采的古注,有未盡之意,吾變化文法來說說,其中都有吾的心血。因為注經必須先懂爾雅、說文,懂得訓詁,便知道其中的含義就有不同,如「未之有也」,換地方就都不同了。講東西的方法都不如佛學的唯識學,你們看不進去,大佛學家也不懂,全在日久天長的熏陶。吾講的你們入不進去,自己受害,吾一律平等,接受不接受全在你,縱使接受了但心不改變,也得不到好處。 此章的注子都看不明白,今依唯識法說,但是一般有門戶之見的人,如同把一個梨切為二,一半儒,一半佛,得到儒的部分便以為好,得到佛的部分就以為不可,有這個道理嗎? 此章吾有講表,一看表就會講。先說這段的組織法,這段九句分四段,這一章是「動作次第」。孔子的用意,人一辦事就有對方,先知如何辦,再如何辦,依次第而來,顛倒就不行。首先是「對境」,辦事有對象,如何知道有對象?眼看耳聽都是對外,這是第一步。儒佛都是如此,佛家講六根,以眼耳為首,「視」以眼看,「聽」以耳聽,一律對外。有外邊的境界,就必須表現你的態度,說話眼不看人、聽不明白,便出誤會,這樣能辦事嗎?聽了之後要如何?往後你們念熟「常禮舉要」,便知約之以禮,例如人家辦喪事,而弔者大悅,合理嗎? 接下來對待人,要注意「色」,臉上青黃赤白黑,羞恥則臉色紅,發怒則臉色發青,病、不高興則臉色變白,不愉快則臉是黑的。「色」與「貌」不同,貌是容貌,色是顏色。不論有聲音與否,例如先是笑容滿面,臉一板又不同了。所以對外再來要省察自己的容貌,看看自己對待人是什麼態度。 再來就要辦事,言與行。若外境對象不看清楚,自己的表態也沒有顯現不出來,怎麼辦事?所以再來是出動言語、實行辦事。言語、辦事,辦事便是行。 最後有三條,又是另一類,這一類是吾的新發明,但也不是新發明,只是照著這樣分,這一類就是貪瞋癡。一寫這三個字,有人就以為是異端了,難道儒家沒有貪瞋癡嗎?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 「君子有九思」,君子指求學的人,不求學者不論有無學問,不 求學君子必得有條件,有九個條件,而注重「思」。「思」字,六書通云,念也。思念,再考慮。又擇理為思,經過前面的念慮,再精確選擇那一項合理。再依佛家的說法,你們必須懂百法明門,一切法合起來為百法,「明門」有明才能開。門,入門,否則屋裡黑漆漆看不見。一百個法就是「明」字,明白了。百法之中有一個五俱意識,五者同時起,但一個是一個。日本國的法律,就是源生於佛學。現今的法律也是學這個,如刑法犯罪,必須具五個條件,先須作意,有意幹此事。其次有計畫,再著手,有動作。其中還分已遂、未遂,最後產生結果。經過這些條件犯的罪才成立,這是出自百法明門。百法的五遍行有「觸,作意,受,想,思」,一感觸,意念動,接受外頭狀況。一感受就會想,計畫想了之後才是思。有事才有思,儒家所說的考慮、選擇,思都有。君子有九條事情,必須用這「思」字。求學時先博學之,先學,第二步審問之,學了怕有聽不明的地方,所以要問明白慎思之,考慮了。再明辨之,篤行之,依著辦事,何錯之有?佛家講聞思修,上來必得聞,其次思,思不是打妄想,依百法解釋,思後才修。你們「未之思也」,不思那所修的是什麼?修的功夫不到,那成什麼功?所以聽懂一句,按一句做就成功 「視思明,聽思聰,」。 下頭說九條,三種動態,一種結果。思是能,往外看等等便是所。「視思明」看明白嗎?所以說「明眼人」,往外看必須看明白,這是一種結果。「耳思聰」,聽很靈動,某人說話什麼意思,知個大概。如聽音樂,孔子擊磬,有一位荷簣的人聽聞後便說「有心哉!」有什麼心?打的鐘、敲的磬與彈的絲弦便不同,如何能聽出來?如廟中的單百零八鐘,以高低等音把情思表現出來,如擊磬一般。我們辦事,為人、為社會,要看不看錯,聽不聽錯,聽明白不容易。 「色思溫,貌思恭,」 「色思溫」,有人說,某人喜怒不形於色,七情不表現出來,這不是一時可學,君子不以聲色教人。君子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對人的容貌該如何?「貌思恭」,面對著對方或對一切人,容貌都必須恭敬,如今提倡見人笑,一見總統便笑,就是不恭敬。恭是面對對方一切表示恭敬,上對下可以有笑意,下對上不行,晚輩要「仰而聽之」,長輩要「俯而就之」,容貌必須思恭。 「言思忠,事思敏,」 再來是動作,「言思忠」忠,誠實,能做到就說,說真話,不能做到便不說。今人都說應酬語,往後你們必須學,朋友見面,作文都必須真實。士貴乎器識,不在乎文學,所以必須言思忠,這樣自然少說話。再者,要思想說的真心話辦得到嗎?所辦的對不對?如想去當小偷,不能說,不能說就不必幹。 「事思敬」,恭與敬不同,恭的底下為心,恭要出自於心,心中有恭,在外表現出來,誠於中則形於外。敬是辦某件事,一點不許辦錯、苟且,應辦十分而辦八分便不是恭敬、不認真,辦九分也不行,十分便辦十分,恰到好處,都為他辦到。如上課不準時,就是教學不敬。民為邦本,國者,從囗從或,不一定什麼人在其中,若言思恭,事思敬,何必須要警察?如漢代的文景之治,周朝的成康之治,囹圄監獄中一片荒草,沒有犯人。若家家荒草那便不行。 這以上都辦到之後,再加以考慮,如劉(霜橋)老師每逢講完經、講演後,便睡不著覺,為什麼?他思想他所說的如何,錯與不錯,因此睡不著,這是君子。 「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以下是「防非」,事做完了,考慮所辦的對不對。「疑思問」,若心中有疑問仍然去辦,就錯了,這時應當思問。若以問人為羞恥,以顯自己的學問,冒充知道,如果不問,永遠愚癡。 「忿思難」,在社會辦事,有不高興,不能表現忿怒。一表現忿怒加在對方身上,他又再加回來,來回反覆便出亂子。皇疏注的比較好,雖然遇不合理的事加在你身上,也不以不合理的態度對待他。但是已經忿怒了,色、貌、視、聽、言語都會變,表現出來,對方便懷恨在心,後來狹路相逢,他必定以恨相對待,那時便有患難。所以每一發忿時,想到後來有患難。想免去將來的患禍,就不要表現忿怒,如漢代的劉寬。讀書所為何事?讀聖人書,學聖人事,不是學文章、演說而已。 「見得思義」,有失有得,一切都是如此。物產、名利,一切一切都是得。見得的事,要考慮合不合乎義,合義便可接受,不應當得的就不能接受。 |
十一 |
孔子教人做善,善惡在於自己,絕不在他人。例如淨土法門是自他二力,不只是彌陀的力量,接引在彌陀,為善為惡在自己。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見思惑,見在前,「見善如不及」,見人有善,我不如他,要如何?必得與他看齊。如者,就是看我不如人,各有各的長處。 「見不善如探湯」,見不好的事,不必自己做,湯是熱的,「夏日飲水,冬日飲湯」,鍋裡的開水,一掀蓋子熱氣便受不了,見不好的事要如探湯不敢碰,趕快遠離一點。 「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 但是這種事,「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我見過這種人,也見過他說這種話。 「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隱居以求其志」,藏起來讀書,幹什麼?如陶淵明,諸葛亮等都隱居求著志,等時候到了,把自己的志向求著施展出來。志在什麼?志於道,志於修、齊、治、平。若周圍都是小人,不能施展,就不出來,例如孔子就是如此。 要出來做事,「行義以達其道」,出來幹就是為行義,為達其道,目的是「在新民」。把能力施展出來,將所抱守的道,叫任何人都能得道,要大家都得好處,我才出來。 「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前一條與這條比較,難易如何?前一條先說「人」,這一條先說「語」。「吾聞其語矣」,前一條還容易,所以孔子說他曾見過這種人,也聽過這種話。至於這一條,「未見其人也」,沒見過這種人。 |
十二 |
今日吾為你們講書,若隨意聽,不得利益,不論預習或複習都可以。看書不起疑不會進步,中國的學問,一看就能有所發明的人很少。看不懂還好,還可以往其中去研究,就怕自以為懂了,便看過去。你們沒有參過禪,讀書便吃虧,學禪學淨也不懂其中的原則。 淨土宗全在願字,無願,念到一心不亂也沒用,必須具備三項。不信,有什麼願?不願,誰能行?信願行三事是一種舉動,一種舉動有三分的力量,缺一種便不成功。日本真宗,東本願寺,西本願寺,注重願字,注重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這就壞了,疏忽信與行。如一把扇子有竹、紙等構成,若只說紙便不行,紙並不是就是扇子,條件不具備。 禪宗第一要緊是「疑」字,因為禪注重結果必須開悟,必須証,淨土宗不悟証也可以。悟,從何而來?不疑不悟。願疑,將疑解破,不疑了才是悟,若不疑如何悟?今日研究佛學,學三天便看不起儒家,這與九思的「疑思問」有關。今日對西坡或許有疑惑,疑還可以,惑就不可以了,惑是迷惑,疑可以思問。往後吾講書,你們要先看,講完再溫習,吾以禪家、佛家的方法講,一字不錯過。 吾看經文也看注解,注對的吾采取,不對的吾也知道。注子中有十之七都不對,這與佛經不同的地方在那裡? 注解佛經與儒家書者不一樣,佛家注重後來的証果,所以不問禪淨密律,都求斷惑,不說空話。注疏大體不離斷惑的辦法,都注重後來得結果,如彌陀經的結果在「當生成就」,不能成就便白幹了。 儒家的注疏,東漢以後的各各注解,對經典人物沒有說壞的。唐以後這樣的注解就少了,但大體往証果上走。漢以前吾不敢說,後來儒家的注疏,都是走升官發財考狀元的路,孔子之道在這裡嗎?走世間的知識,所以器量淺薄,到南宋改經,人人敢動手。佛家的注子,不論好壞都往證道上走,沒有多大差別。若是孔子之道,知道的有幾人?知而能去幹的又幾人?能照孔子之道去幹的則都去學佛,學佛才能真懂孔子之道。 這一章沒說是某人說的,究竟什麼人說?若孔子說,為什麼沒有「子曰」?考據吾不信,不信考據,吾就無法為你們說,但是吾也沒辦法,這是周朝時代的事情,須有考據。研究儒學,有訓詁學、考據學與義理學,宋儒講義理,講義理是注重微言大義,以微言大義說這章,注得太雜亂,但是有對的,也有不對的。他還不知訓詁,如何懂微言大義?吾講禮記,便選著講,因為其中的飲食起居都與今日不同。例如史記,樊噲來,項羽跪起,古代的坐法與現今的坐椅子不同。漢代度量衡與如今也大有差異,藥方講幾斤幾兩。所以有些考據又不可不知。往後你們不要呆板,疑思問,古書有錯簡是當然的事情,可以闕疑,宋儒卻為闕漏處補上,甚至移動經典,妄作聰明。 這章已經不知道是什麼人問的,只是舉出兩件事來說。人做事,不在有勢力、地位,在乎有道德,與人民、國家、社會有利益。佛家有上報四重恩,因為大家對我們有恩,應該報答,如何報答?有能力錢財便以物質報答,否則以身體報答,辦公家的事。如早晨起來掃街,街道是公有地方,掃乾淨便對得起大家,也不必叫人知道實情。自己做為端正的人,可改一方的風氣,功德很大,這一章書大意如此。其中有的考據,吾不講。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齊景公是一國的諸侯,齊是大國,兵車有千輛,一輛有四馬,千乘就有四千匹馬,王畿以外附屬的還不論,很可觀。齊景公又是諸侯,又有幾千匹馬,但是他死的那一日,百姓沒有贊歎他一點好處,沒有人會想他。稱者,贊歎他。齊景公有地位有什麼用?德有作「得」的,為這個字,兩派打官司。用「德」字比較好講,也有兩字通用的調和派。德,道德,與民有好處才是道德。 「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再舉一個反例,伯夷叔齊,為孤竹君的兒子。從前家有長子,國有大臣,孤竹君的意思是要叔齊繼位,伯夷看出來,便藉事離開孤竹國。叔齊也知道父親的心意,以及兄長的意思,繼位是對不起大哥,也走了,去找伯夷。二人離開故國,在山野自己耕種,最後在首陽山。首陽山考據有五處,各有道理,吾不去考,只論事情。周武王伐殷紂王,伯夷叔齊扣馬而諫,以為臣伐君是不對的,武王軍隊想殺害他們,姜太公以為兩位是賢人,命令人放了他們。周得天下後,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這說法不一定,有人說沒有餓死。這裡經文只說餓于首陽之下,沒說餓死,所以吾今天也不說。 餓是窮的原故,和齊景公比較他們是沒有錢財。子貢曾經問孔子:「伯夷、叔齊何如?」孔子說:「古之賢人也。」周初到孔子的時候,人民到了如今還稱讚伯夷叔齊,兄弟讓天下,又孝又弟,能長養好風氣。 你們不要爭名利,縱使得了全球大總統,也不能再活七十年,縱使再活二百年,死後也像齊景公,到三途去還債,無間地獄八萬四千大劫,那可長壽了。 「其斯之謂與。」 還有一句「其斯之謂與」,沒頭沒尾,也有人講解,吾不講。 |
十三 |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陳亢問於伯魚曰」,陳亢為孔子弟子,字子禽。伯魚,名鯉,孔子的兒子。陳亢與伯魚談天,陳亢問伯魚,「子亦有異聞乎」,子指伯魚,你也有聽到特別的道理沒有?孔子講學,誰愛去聽就去聽,陳亢是問孔子還有秘密為你說嗎?因為你是孔子的兒子,對你或許特別一點。古人易子而教,所以孟子說,父子不責善。你們不起疑問,所以不開悟。 「對曰:未也,嘗獨立,」 「對曰,未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在家庭也有對我特別講話的時候。嘗,指孔子。口氣在伯魚口上說,文字簡易,簡要詳明。獨立,一個人的時候,因為若有第二人,秘密便不說了。吾要你們每天念一首古人的詩。 「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 「鯉」,伯魚叫自己的名字。「趨而過庭」,見長輩不能邁四方步走,必須碎步快走,在院子快走。為什麼加「而」?因為「趨」必過,所以加「而」字。 「曰:學詩乎?」,曰指孔子,孔子以外就是孔鯉,曰若不指孔子,那不是孔鯉問孔子「學詩乎?」你們學詩,對說話看東西有分寸,但不要你們作詩。「對曰」,孔鯉對孔子說,沒學詩。下連著的「曰」字也省了。吾不敢如此作文,沒有這能力。「不學詩無以言」你沒有學過詩,你就不懂說話的道理,不會說話。口為言,筆為文,言與文都是思想,說話不通,作文也嚕囌。孔子說,謹言慎行,在社會不能不會說話。「鯉退而學詩」,鯉退下去後就學詩了。學三百篇的詩經,詩藏著意義,很含蓄,可以興觀群怨,聽到的人可以改過,但不會找作詩者的麻煩。 「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 「他日又獨立」,又隔了幾天,孔子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孔子博文約禮,據德、依仁、游藝都由志於道來。游藝的起首為禮,若不學禮那一條事也樹立不起來,辦的事都會錯誤。你們要學「常禮舉要」,學會辦事就少害人,少討人嫌。「鯉退而學禮」,伯魚退下去便學禮了。 「聞斯二者」,這是對陳亢說。這一「聞」字照映上面的「異聞」的聞。其實這二條孔子常講,只是孔鯉沒有參加而已。 你們要學詩學禮。 「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 「陳亢退而喜曰」,陳亢聽完退下去了,很歡喜,歡喜什麼事?「問一得三」,我今天問一條,請為我釋疑,卻得了三條。其中二條大家明白,其中有一條是他自己悟出來。「聞詩聞禮」「又聞」,孔鯉沒有說,是他自己悟出來的。 「君子之遠其子也」,注解以為父子必須疏遠,這說法不對。為人子晨昏定省,冬溫夏涼,父子有親,難道必得像唐肅宗的不見其父,連父死也不去,才叫孝嗎?各各注解中,只有司馬溫公以為遠是無遠無近,一律平等的意思。這是指求學的事,單說教學一律平等,教學生與教兒子一律平等。清末以前,學生中舉,老師高興,兒子中舉,人們便以為老師有私心,老師會覺得很慚愧,第二年必定辭館不幹了。這句是指教學一律平等,沒有遠近。 |
十四 |
這一章也沒頭沒尾,只可粗淺的講。今日這種禮用不到,但是知道這個禮也有好處。春秋那時候,孔子說:「必也正名乎!」正名要緊,今日見到前輩稱「您」,吾不贊成。這一章是說明孔子的學生在外跟人交際,不要說錯話。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邦人稱之曰君夫人。」 「邦君」,一國的諸侯。「邦君之妻」,妻者,齊也。男子志在四方,必得有內助,家中主持是女子,今人打破這個觀念,家裡無內助,沒有一人主持家庭,沒人管,所以沒有好兒女。 「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者,天子的妻子為后。邦君妻,君稱夫人。夫者,扶也,幫助,幫助諸侯成就他的道德,當諸侯必須有德,妻子必須幫助他,所以稱做夫人。這是鄭康成的說法。夫人自己不 「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百姓稱 「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稱諸異邦曰寡小君」,到他國,談到自己 |
一 |
論語編排稍有歸類,前後文有關係。這一篇都很難講,其中都有歷史性,除春秋可做證明之外,其餘眾說紛紜,都不可靠,連考據的地方,也不可靠。 「陽貨欲見孔子,」 陽貨在魯家當季氏家臣。魯桓公生三位兒子,孟仲季三家,把持國政權柄, 孔子弟子在季氏家的也不少,孔子是不得了的能人,陽貨攬權後,想辦事,但不是辦好事。辦事就要福國利民,以公心辦事,縱使辦不好也不差;若為私心,辦好也不行。陽貨為私,也必須找人才,孔子弟子有很多人才,何況是孔子,所以陽貨要找孔子出來在季氏家做官。他以為孔子若要做官,就得找陽貨。要孔子幫他忙,所以屢次找孔子。但是陽貨也得罪不得,好人固然應當親近,壞人要遠離他,但是禮貌都必須有。各位同學心正,對壞人無禮貌,但是禮尚往來,也必須有禮貌,禮貌與辦事是兩回事,就像性與習是兩件事。 「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 陽貨想見孔子,孔子不見。歸,饋的意思。饋送,送禮。送豚,送小豬,這是很厚的禮,滿漢全席有一整個的小豬,是重要的菜。陽貨叫做菜的薰一隻豚送孔子,這分禮很厚,不能不接受。人送禮必須在家接受,叫拜受,還必須再上他家去禮謝,所以孔子必須回拜。文中沒有說孔子不在家時送去,不必節外生枝。孔子等了一個時候,等什麼時候?等著陽貨不在家時候去拜謝他,禮也到了,也不和他見面。到了陽貨家,果然他不在家,孔子禮貌盡到了,可是在回家半路上遇到了。 「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 「謂孔子曰:來」,這一個「來」字,就表現出陽貨的神情態度。平常應當是說:「請過來說話」。從前村夫說的話﹕「說你、說我」,有人諷刺說﹕「木頭也稱牌位」。「予與爾言」,我給你說話。 「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智乎?曰:不可。」 下文也是陽貨說的。「懷其寶而迷其邦」,你胸中有很多寶貴的東西,比喻孔子胸中有很多寶貝,一肚子學問。邦家,魯家今日迷惑顛倒,很不好。「可謂仁乎?」,你有學問,終日講仁義道德,而眼看著國家亂,這就是你的仁道嗎?孔子說,不可以。陽貨又說,你喜好辦政治,你有這個心,而「好從事而亟失時」,「亟」是一次一次又一次,「失時」那一回差事也沒弄好,周遊列國,人都不重用,機會都失去了。「可謂智乎」可算是有智慧嗎?陽貨的含義就是說,你不認得人,只要認得人,找事便容易。言下之意,就是找我陽貨便行了。孔子說,不可以算是智者。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曰日月逝矣」,日月一天一天的過去。「歲不我與」,歲數不能再增加,再給你了。 「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孔子說,是,我將出來做官了。 以上從漢注到明代都是如此注解。 到了明儒郝京山提出另一種說法,這個說法正合吾意。 「曰,不可」,你一定不承認,一定以為不對。「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日月天天過去,歲不與你增加了。以上都是陽貨說的,下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這才是孔子所說。這種說法文理才順。 你們必須要求自己能悟,悟一次以後才能悟,一次不悟,以後永遠不悟,這個悟是悟文字,不是悟道。 |
二 |
雪公講義: 釋典言性,分體相用。注云:體空,相有,用為作業。體相皆無善惡,業用方有善惡,簡要精詳。孔子云,近者,言其前。云遠者,言其後。夫前為體相,後指業用。故二聖之言同。非器小門戶之見能知也。周易繫辭云:故神無方,而易無體。又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又云:顯諸仁,藏諸用。又云: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又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至六十四卦之象曰彖曰:吉、凶、无咎,皆相也。 這一章書的注解都不對,為什麼?孔子說「性」講性,全球的學說,講性只有佛家專門講性。不懂佛學以及一知半解的人,講的性都沒用處。程朱是一知半解,就佛學來說他們不如吾,他們連孔子所說的文理也不懂,講性就更不懂了。孔子講性,與佛家所說都一樣,但是後人講性就不一樣了。性沒有兩樣,只是各人的學問不一樣,例如天上的太陽,人、畜所見都不同,每個人所見也不一樣,夏日、冬日都不一樣。人看得不一樣,畜生看了也不一樣,臺灣狗與四川狗所見也不一樣。 釋迦佛對調達,尚且要全體大眾對他默擯,不是佛不慈悲,何況是吾?吾對於西波,怎能說不慈悲呢? 斷見惑,再入胎,就不入畜生道了。若再伏住若干思惑,生到四禪等地都不一樣,因為禪天沒有飲食男女。由此可見學問之道不容易,悟了才能舉一反三。見思惑不出八識,生到那一天,六根的功用就減少,所以沒有男女飲食的欲望,例如舌根斷後,便不想吃了。 三家村的人見聞不廣,自以為是聖人,天下獨尊,到了六家村便不行了。六家村的人到九家村又不行,臺中是幾家村? 今日若沒有這一個表,或是不懂佛學,便聽不懂。吾今日所講是聖人所講的性,孔子三千弟子中的七十二賢,顏子、曾子全懂,以及子貢半懂,只有這三人懂性而已。孔子對顏子說:「於吾言無所不悅,不違如愚。對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古來各種注解,都不合孔子的本義。孔子說的,很簡單,但是從漢朝到現今,讀書人沒有一人懂得這一章經文。子貢自己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有自知之明,懂一半。其餘的注解者都錯,孟子主張「性本善」就說錯了,也有人說性或善,或惡,或善惡混雜,孔子並沒有這樣說。韓昌黎說性分三品,這是大笑話。若說喜怒哀樂為性,那性何其多也?其中皇侃疏還有道理,或許看過佛書。另外有一人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卻是囫圇吞棗不清楚,未生前是那一生的未生前啊? 因為你們學佛,所以吾用這種說法,其他處就不這樣說了。 吾決不會說性,那能高過子貢,這是本著佛經而說性。祖師斷見思惑,才可以知道本性。否則,只說而做不到。吾是錄音帶而已,本著祖師所說的說。沒有斷惑者說的,都是亂七八糟。諸位,處處學恭敬,學謙虛,決不可妄作聰明。 |
|
「子曰:性相近也,」 「性」,从心从生。先有性以後才生動物,動物本著性來,類似十二因緣。 佛家說的話與儒家說的話方法不一樣,佛家說世間、出世間法,無始無終,過去、未來、現在,佛家一律都講。佛知過去,無始,找不出一個開始,後來無終,找不出結束來,無始無終就是說性,法爾如是,天然如是。 孔子講世間法,不講過去、未來,只講中間一段,講現在。這樣講很對,因為有現在就有過去、現在、未來,例如剛才上課已過去了,我們身上的細胞已經死生若干個。自古以來都有現在,未死就還有未來。就說現在的肉體,到八點鐘還未死便是未來,由這個往下一發展,就是無始無終。孔子對過去、未來都知道,為什麼呢?孔子懂性又為什麼不說?因為說性沒人懂,所以孔子不說。子路問過:「敢問死?」死後怎麼樣的情形?孔子沒有說不知道,而是對子路說:「未知生,焉知死?」你怎麼來的知道嗎?不知生,怎麼知道死,這像參禪,暗示給他。子路又問鬼神,鬼神是現在嗎?孔子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對人你尚且事奉不了,鬼更事奉不了。孔子承認有過去、未來。 先說性的過去、未來,否則不能講,注解者都不說過去、未來,所以注得不對。有人說,有氣血才有性,死後魂生於天,降於地。這個話極不徹底。佛家以修行體驗出來,有相當的證驗,不是講空話,佛講法四十九年,不過是講性而已。 「習相遠也。」 習是習氣,若當性解,就大錯了。習是習染,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沒有表現出來,那是第八識藏的種子,未發的喜怒哀樂是情而不是性。「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表現出來,而合乎一定的節度,不可超過。樂是情,已經發出來了,要調和使情中正和平。「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如佛家所說﹕「萬法唯識」。若是覺後空空無大千,既然無有情了,還有什麼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呢? |
|
下面講本文,先講性的環境,講個大概。這一段沒人問,因為程度夠不上。 性「相」近,相是你這樣,我也這樣,互相,如「相看兩不厭」的相。另一說法是「現象」,這二種說法都通。單一句說,相可以作現象講。二句合起來講,相當「互相」講。這裡我們當「互相」講。 下文的「遠」「近」,近遠所指的是什麼?遠指過去的遠,未來也是遠,這裡指將來,多少年後不一定,很遠了。近講這一生,一生下來,指現在。遠指後來。相是互相,遠的事與近的事,互相對照,遠與近互相比較。你我的本性,生下來時,互相接近。 習是幹什麼,才一幹還談不到習上,再幹便是習,習慣了。「學而時習之」一遍又一遍,成了習慣,諺語說:「習慣成自然」。諺語都是聖言量。為什麼習慣成自然?所謂「習與性成」,習慣常常了。習慣的事,久了就成性,如喜歡讀書便是讀書性(讀書的習氣),好賭就是賭性。但是本性沒有變,佛家說一動,就成識,起虛妄分別,本性雖然被三細六粗遮住,但還是本性,沒有變樣。 「也」,是肯定詞,就是這樣,上來解釋字,以下講義理。 |
|
下頭按字的真義講,聽了要合理。佛所說與孔子所說相同,二聖人所講沒有不同。 孔子說「性相近也」,本性在原來是「近」。近,指本性相近原來無始找不出來。易經的注解,漢宋儒者相互爭論,都不能看,必須大開圓解才看懂。眾生的本性在最初(近)彼此差不多,為什麼後來不一樣?「習相遠也」。性,不知在何處,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性,性參加在眾生身上。眾生有父母,父母有習慣,男女陰陽和合時,性參加上去,三和合便可坐胎。性若不參加,光有男精母血不坐胎。一坐胎,有一陰一陽,所以中國從前講胎教,不准隨便吃、隨便看,怕有壞的習染。母親改變思想,想某一現象,胎兒就變樣子,便有習氣。這時的習氣還輕,一出胎後,一接觸有愛、取、有,性的本來變了樣,便變遠了,大家變的不一樣。大家習染不一樣,彼此之間便愈差愈遠。 那孔子所說的性是善還是惡?依經文說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性有善惡嗎?今日注佛經的人,沒有明心見性,沒有斷惑,如何懂性?都是妄加注解。 現今取孔子說的話,與佛家相同的,做為證明。學佛而輕孔子,學孔子而謗佛,都不合道。 孔子與佛家怎麼樣相同法?以書為證,依唯識、起信論開頭便講性,三細六粗。今日不能再講,你們曾經聽了很多次,今天只說孔子所說與經上一樣的,證明聖人之言沒有差別。佛家人看不起孔子,未學佛者看不起佛,都是不懂道的妄人。「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可離就不是道了。 |
|
佛家注書有一個總原則,依「體、相、用」注解。萬物都有本體、現象、作用,這是注解經典必須的要素,分三大端注經。體是本身,本身空無自體,是性空、真空,全經都是說這個,心經說:「是故空中,無色聲香味觸味法……無智亦無得」體是空的。這一章說性,什麼人看過性?沒有本性嗎?若沒有便是落入頑空,本性確實有,但是看不到。中醫有藥性賦,如薑的性是熱,雖然手握著薑,手不會發熱,是不是薑就無性了呢?把薑煮熟食用身體就感到熱。相性無體,萬法都有本性,都有體,只是看不見而已,但是「體」會現起各種形相。 「相」如薑的性熱看不見,摸不到,但是薑所長的形相看得到,這叫「體空相有」,體也有,相也有。孔子書、佛經都講善惡,體有善惡嗎?體既然是空,善惡便安不上,如薑性,連毒藥性都安不上。再者,相是善是惡,但是扇、刀是善是惡?連子彈的相也沒有善惡。體、相都無善惡,相藏在體中,有相才起業用,才生出善惡。如扇有用,一體可以萬用,扇風能涼,可遮日、遮雨,也可以當坐墊,所以用才分善惡,業才分善惡。 「性相近也」,孔子沒有說性是善是惡,孔子既然沒有說,到孟子才說性善,荀子說性惡,楊子說善惡。在這章經文,說性善說性惡都講不通,業才有分善惡。「習相遠也」習就是用,習才與本性離得遠,才有變化了。 儒家自宋儒闢佛為異端後,便沒有以體相用注解的,因為有門戶之見,一見體相用,便指為佛家,是異端。自己不通,才說人的壞話。後來的儒家不知孔子是聖人,講解時才會如此鄙陋,所以吾舉易經,以孔子說的做根據,易經處處講體相用。 這一章有一種注解,指性相近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是這一生父母未生前的面目嗎?還是十世前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若不知「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無始無終的本性,就不算開悟,仍是囫圇吞棗。並不是參禪的人都開悟,學然後知不足。 |
|
雪公講義:「釋典言性分體相用」 「釋典」,佛經上的典籍。「言性」,講性,分體相用,必得分這三個字。大乘起信論,開頭就講體大,相大,用大,三大都是無量無邊,複雜極了。知道這三大,念一句佛便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還是有數目的,太小了,經上說是「塵點劫」。 「注云,體空相有,用為作業。體相皆無善惡,業用方有善惡。簡要精詳。」 「注云」,釋典的注解, 「體空相有」體是真空,現象是有,眾緣和合,因緣所生法,依他起性,如兩掌合起來成縫。相是假有,凡夫以為真有。一有現象,才起作用,什麼相起什麼用。 「用為作業」一體有萬用,用很大,用處很多,用是造作業。 「體相皆無善惡」,體空相不動,都沒有善惡。 「業用方有善惡」,一作用才有善惡。 「簡要精詳」,很簡單很扼要,說到精確處,很詳細。佛經注解性較儒家好,因為佛家注重在道,學佛就是要求道。儒家從前不論,後來的儒家才求名利,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孔子書為求名利。所以從前的人說,和尚是佛的罪人,舉人是孔子的罪人。中庸說:「可離非道也」,論語云:「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記住論語的一、二句,不成聖也成賢。注解若是為求道,所以差不多,若儒者求功名,便差遠了。 |
|
「孔子云:近者,言其前。云遠者,言其後。」 「孔子云:近者,言其前。」近是說眼前,本來。「云遠者,言其後」,若不將過去、未來、現今三際拿來比較便錯,所以易繫云「精氣為物,遊魂為變」。 「夫前為體相,後指業用。故二聖之言同,非器小門戶之見能知也。」 「夫前為體相」,先有體,其次有相。「後指業用」,有體相才有業用。「故二聖之言同」,所以孔子與佛二聖人所說的話都一樣。「非器小門戶之見能知也」,這不是器小有門戶之見的人能知道的。佛與孔子所說,都不是小器人,小器人有門戶之見,道不同不相為謀,這不是小器人所能知道的,今日就是鬥爭堅固的時期。但是必須有證據,以下是舉證。 「周易繫辭云,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什麼人所說的?論語是子游子夏的門徒所記載的,記的確實嗎?就算記的不準,那易經繫辭是孔子親自作的,就以這為證據。「周易」易有三種,這裡是指周易。「繫辭云」,繫辭是孔子所作。「故神無方」,神,神妙,很微妙,如何微妙法?比方比方吧,卻找不出比方來。這是說性體,真空拿什麼比方呢?佛也沒有說出來,只是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熱性冷性自己喝下去便知是熱是冷。「而易無體」,易經是明擺著的,經文並不是易經,易的本體在那裡?找不出本體,也是真空,體相用,孔子講體。 「又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 「又云」,又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一有道後,「繼之者善也」,接繼著道,有道就起作用。「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一說話便有動作,動作接繼後來才有「善」這個字。 「顯諸仁,藏諸用。」 「又云」,又說。「顯諸仁,藏諸用」,要將他顯出來,必須有動作,如某人熱,給他扇子,給的人有好處,給他扇子去除燠熱,給的人所作的善事,給的人就有了善。所以仁義道德都在作用造作上。 「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 「又云」,又說。「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鼓是動作。萬物,指一切物體。一切物體都由本性,一動才出來萬物,與聖人沒有關係,用不著你操心。中庸說:「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上天造物,無聲無臭,不須聖人操心。造物主是本性,所以「儒、釋、道」可以合為參同契,若耶教就不能合,因為他的造物主是上帝。 「盛德大業至矣」,這個功德太大了,性的德能太大了。業也由性出來,這是用。 「又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至六十四卦之象曰、彖曰,吉凶无咎,皆相也。」 以下說相。「又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成相成形都是相。「變化見矣」千變萬化,都出來了。這還沒說善惡。「至六十四卦」,每卦都有有六個爻,成形叫「象曰」、「彖曰」,有現象。然後預測這個象像什麼,那一種象是吉是凶、不吉不凶、無咎,「吉凶無咎,皆相也」。吉凶無咎都是相。易經以下的文字接著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到這裡才說善惡。 下一段與這一有關,不懂這個道理,那「上智下愚」就講不下去。 |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
這一段的注解也是全不對,不看注好似明白,看了反而不明白。有人說,這與前一章要合為一章,有人說要分二章,吾看這一章與上一章像是一章,「子曰」,或許是多出來的,為什麼主張合為一章呢?你們要仔細聽,因為你們的文章不行。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唯」是唯獨,有比較才說「唯」。連著上一章,雖然說是「性相近,習相遠」,但是「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也沒有說善惡,而注解者也是注解善惡。 上智下愚,指性與習,習是情。上智與下愚的性情不移,唯這這二種人不移,不移是不更改。愚是什麼都不懂,桀紂都懂,怎能說他們是愚呢?愚者如愚翁,以為山可以改,一般人以為山不可改,他卻認為可以改;又如夸父逐日,不自量力。 能「不移」,做事情就能成功,如周利槃陀伽,連笤帚二字也記不住,同仁要他走,他就是不走,終於證了羅漢果,他全在「不移」上。不成功的都是我們這些人,處在上智與下愚中間的人,隨東隨西漂流,叮叮噹噹,隨時更改。不移是不改,能成功。桀紂不是愚。有人說堯舜是上智,桀紂是下愚,這是錯誤的說法。 這一段是上智下愚不移。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是天然的,人沒有一點虛假,這是天道。誠之者是學誠,因著這個人誠不太充足,才要學,學後還算人。天然是上智,學習也是上智。仁者安仁,心在仁上才心安理得,天真直率,不勉強。智者利仁,智者是聰明人,智者知道走仁路有利益,這還是上智。現在的人,既不能安仁,也不能利仁,知而不做,有什麼辦法。 漢儒注出來了,如今你們自己去悟,不悟也不害人。達摩祖師說:「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學佛中萬人不退者一人耳,證道者數萬人未得其一。你們若真是愚人便能成功,老太婆能往生,講經不能證果,證果全在自修上。 上智能成就,不退轉,下愚也是如此。上智難,下愚也是難,所謂「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現在的人是裝洋相。 |
三 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
「子之武城,」 武城,在今日的山東,那時名叫武城,今日也是這個名稱。那時武城歸屬魯家,是一個小縣。三家分魯國的土地,自己有封邑,封邑有宰臣。言偃(字子游)為宰臣,子游、子夏為文學家。今日雖然仍是武城地,但是真正武城的方圓已經變了,大概還是如此而已。 言偃為宰臣。之,是上那裡去。 「聞絃歌之聲,」 孔子一到武城,「聞絃歌之聲」所謂絃歌者,六經當中有很多是押韻的,詩經更是有韻。但是今日的韻變了,宋代的平水韻,與唐韻差不多,所以會唐詩就能合一百零六韻,詩、書、易、就都可以配起來念,用絲絃配起來。佛家有梵唄,所以念誦很重要。念誦與變化氣質有大關係,這不是強迫教育,而是自然的事情。子游為武城宰,那時他全用教育治理國家。 「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孔子一到武城,聽見家絃戶誦,「夫子莞爾而笑曰」當然是見到了子游。莞爾,微微有笑容,不是大笑。孔子說「割雞焉用牛刀」,割雞,雞小用掛著鸞鈴的鸞刀。走路一步一步都必須有規矩,如同今日的軍隊有走正步,平時也有一定的規矩,切菜都有板眼,聽鸞鈴的聲音,便知道馬車行進有沒有規矩。切雞肉用小刀,小的食材放在案上切菜。宰牛用小刀就不行,必須用大刀。小刀是在案上切,這是小題大作。若詩的言語注不明白,如何能將六經注明白? 詩句都很少,一般的注解都注亂了,講不通。詩的文理含義還注不明白,論語是聖人的言語,含有道,那如何懂呢?所以注解中有百分之九十為廢話。不學詩無以言,要開悟性,由詩來。 「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 殺雞何必拿著割牛的刀殺雞,小題大作?子游懂,悟了,「子游對曰」,子游答覆孔子。「昔者」,我聽著夫子以前說過,說什麼呢? 「君子學道則愛人,」 「君子學道則愛人」,這一句與「割雞」句似乎無關,而且孔子「聞絃歌之聲」,並未說什麼,卻說「割雞」一句,這與「聞絃歌」怎麼連起來?孔子所說,子游所答都幽默,孔子沒有問,子游便答。若是現今的人會以為這與學道無關。言偃在武城,所教的不是文學,而是教人民讀詩書,學聖賢之道,,以禮樂治民,所謂「博之以文,約之以禮」,禮是節度,無禮那道德也走不通。物有本末,子游知道孔子說的根本,本是道。在位的人,學道有好處,學道以愛人。 你們學佛、學孔子,學了還禍害社會、鄰居,對家庭亂七八糟。這「愛人」的愛,與普通的愛不同,出世法不許有愛,學佛學道有愛都不成功。學儒家的「愛」可以,愛是加惠,但是也必須有一定的節度,發而皆中節,今日雜誌所說都是亂愛。 「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君子學道是加惠給老百姓,「小人學道則易使」,此處的君子、小人,不是好壞的人,而是指在位、在野的人,在位稱君子,普通人為小人,其中沒有善惡二字。普通人也必須學道,大學自天子以至庶人,都是以修身為本。從前不強迫,學道的人必須控制自己,若發展欲望有什麼道?不患寡而患不均,貧到喝粥也要稀濃一律平等。百姓聽國家領導,懂禮樂之道,到時候被領導也高興,否則他走欲望的路,你走道德的路,如何能被領導呢?志同道合才能合起來辦事,今日的佛教團體志同道合了嗎?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這是文字般若,孔子沒有說別的,孔子不與子游談。看戲要看名角眼上的動態,便能明白。孔子跟帶去的學生說,是與第三者說話,言偃他說的對啊,對什麼?不對在那裡?「割雞」句不對,「君子學道」句對。 「前言戲之耳。」 「前言戲之耳」,前面所說是戲言,孔子高興偶而說笑有何不可?冬烘先生卻引經辨析,以為聖人無戲言,那是書呆子。 |
四 |
「公山弗擾以費畔,」 公山弗擾以費畔。公山弗擾在季氏家當家臣,擔任山東費地的宰官,背畔季氏,為什麼要叛?吾不知道,注說紛紜,都沒見過,弄不明白,如何講書?例如不知一對夫婦為了吃飯相吵的原因,就為他們調解,勸他們別看電影,這是胡說。依本文講就可以了,雖然不講但是必須念,為什麼必須念?預備後來其他處有發現,現在可以闕疑待考。 後來陽貨在季氏家當家宰,季氏是大夫,大夫以下是家臣。既然是家臣,三家大夫背叛魯侯,家臣公山弗擾便背叛季氏。上樑不正下樑歪,大夫叛諸侯,家臣叛大夫。 「召,子欲往,」 費地是季氏所有的采邑,「召,子欲往」,公山弗擾覺得勢力淺,想召孔子幫忙。因為孔子想把三家的城牆拆掉一些,公山弗擾守季氏的費,以為孔子會允許幫他的忙。 孔子「欲往」,「欲」並不是就要去,而是言語之中表示要去了。孔子為著不能行道,「子欲居九夷,從我者由也」,孔子也沒上九夷,言語之中含有「去」的意思,不是真去,這是欲往,不是真去。 「子路不悅。」 「子路不悅」,子路是剛直的人,所以有不悅的表現。子貢就不如此,例如在衛國時,父子爭天下,大家不知道孔子要幫誰,子貢說我去試探,進去見孔子,問說:「伯夷、叔齊何人也」,衛國的事一句不提,伯夷、叔齊讓國,衛國父子卻爭國,孔子說「(伯夷、叔齊)古之賢人也」子貢出來為大家說,孔子絕不幫他們。吾要你們讀書開悟便如此,子路沒有這種口才,看不對就不高興,像子見南子,子路也不高興。 「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已」,止也,算了吧。夫子無處可去,就罷了,何必往公山氏那裏。 孔子欲墮三都,墮不了,現在公山氏先背叛季氏,對於 「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這一段文字似乎與上文同是一章,只是多出「子曰」而已。「夫召我者」公山召我,召我的人,難道空空來找我去嗎?他有他的用意,「如有用我者」召我當然要我幫忙,也可以。「欲往」,有用我者我就幹。「我其為東周乎!」我出來還是為周天子,只要對周天子有利益,我就出來,公山氏對周天子有什麼利益? 孔子知道子路的心思。子路是對公山弗擾背叛季家不以為然,對任何人都是如此,誰這麼幹我都不贊成,何止是公山氏,孔子這句話幽默極了。 這一章有疑問,可以闕疑,但必須記住有這一件事。 |
五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 子張問仁,孔子說,能做五條事於天下,就是仁了,那五條呢? 有人說是問仁,孔子答的都是政治,似乎所答非所問。考據很多,都沒有定論,既然無定論我們就依著文字講。這五條與仁有關,對我們有好處,與仁也有關係,仁無非是給大家有好處,都是加惠於人。 「恭、寬、信、敏、惠。」 「恭、寬、信、敏、惠」,這五字便是仁,以下一字一字解釋。 「恭則不侮,」 「恭則不侮」,從內到外,恭是發自於心中,對人不侮辱,對人不可存心侮辱,這一點必須學。 「寬則得眾,」 「寬則得眾」,自外而內,寬厚了,百姓對你便有感情,就肯服從,一來才有一往。 「信則人任焉,」 「信則人任焉」,從外而內,凡事守信用,對方對你就信任。 「敏則有功,」 「敏則有功」,由內而外,敏是辦事,很勤快,便有功德。一句是由內而外,一句是從外而內。 「惠則足以使人。」 「惠則足以使人」,從外而內,對人有恩惠,到時用人,人就肯被你用,文王澤及枯骨,何況是對人。 以上五句,都是自己與他人相對,了解這五個字,也可說是仁了。我們學這五個字,有什麼不可辦的? |
六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 「佛肸召,子欲往」,這與魯國無關,齊桓公為霸主之後,晉文公當霸主,所謂「齊桓晉文」。三家分晉,韓趙魏都是在晉地,是晉的功臣,受封土地。後來范中行等四家打起來,三家滅了智伯范中行,都不歸晉了。到戰國,三家滅晉,成為韓趙魏,奪取晉君的權位,也像魯國三家都不對。佛肸當中牟縣宰,中牟是趙地,在河南、河北都有中牟縣,弄不清楚,可以不管。三家沒有分晉時,佛肸就在中牟縣,三家分晉後,佛肸不服從趙,因為趙他背畔晉的原故。佛肸也找幫手,找上孔子,孔子也想前往,但不是就去。又是子路出來說話,這回說明白話。 「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昔日我仲由聽夫子您說過,本身不是善道,君子就不去與他合作。佛肸背叛君臣的道理,雖然對晉是對得起,但是佛肸他也是以家臣背叛大夫,背叛趙家,夫子您上那裡去,對嗎?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孔子說,你說得對,我說過這樣的話,但是你沒記住別的話,還有什麼話?我不是說過,東西很堅固,如何堅固法呢?磨他不磷,磷是薄、壞的意思,怎麼磨也破壞不了它。不也說過白,涅染它,緇是發黑,你要守住白,也不叫他染上黑。什麼是「磨而不磷,涅而不緇」?禮記考工記,舉車輪的中心車軸,用棗木做的,很堅固,車輪來來往往,輪壞了,軸雖然吃大力,軸卻不壞,這是磨而不磷的比喻。廣雅說:「涅,黑泥也」,涅並不是染料,黑泥染不上黑,不是染色的材料,這是涅而不緇的比喻。 這是孔子說,我出來但是不改變我的堅固,污穢也染污不了我。孔子說,但是並沒有真去,即使去也染不了。我出來有我的辦法,不論受什麼艱難,我有辦法,而且染不了孔子。例如孔子在衛,彌子瑕、南子要孔子出來,孔子都不出來,但是孔子為何不拒絕而欲往呢? 「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孔子說,我不是匏瓜,空有虛名而不幹,有機會我便出來。匏瓜吾采焦氏筆乘的說法,指南方的星,既叫「匏瓜星」名,又是繫在那兒。詩經小雅云:「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南方的匏瓜星也是虛有其名。我難道是匏瓜星,掛在那裡不中用的東西嗎? |
七 |
你們必須先預習,得益較大。一家的注解不免個人主張,集注則各說各話,打筆墨官司。古人的學習方法,一上來不先看注,先看本文,考查幾遍後再看注子,吃過一番研究的苦,才知道比你高明。這是以文會友,進步快速。若上來便看注子,當注解的奴隸,進步慢。所以禪宗悟後還須要看經,儒家也是如此,舉一不能反三,便不再提示了。現今臺灣還是有聖人之言的地方,仍有人倫觀念。 這一章本來簡單,一經考據反而更亂,反而讓人不懂,如「居」有人說作「尸几」的,二字都可以講,為什麼須要改呢?居或者作「尻」(ㄎㄠ)。 有人說,孔子為了對治子路的毛病而說這一章,這樣的注解就都沒有毛病嗎?這樣注解是節外生枝。若說到孔子為何而講,這就難論了。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 子曰:「由也」,孔子叫仲由,長輩叫下輩的名字,親密的稱呼,今日是父親叫兒子,以同輩相稱,顛倒錯亂。 「汝聞」,你聽說過「六言」六種言語,說的六種話。 「六蔽」,蔽,普通訓詁說,蓋覆也,俗話說是遮。另有一說,荀子解蔽篇云,壅塞也。蓋覆是由上而下,壅塞則從後面來,都是遮的意思。荀子另有一說,蔽是不能通明,這個說法好,一半明一半不明,不能全部通明。 「乎」,對映上文的「聞」字,這是問話,你聽說過了嗎? 「對曰:未也。」 「對曰」,身分低下的回答身分高上的叫對。「未也」,沒聽說過,不懂六言也不懂六蔽。六蔽對六言而來,六蔽專遮蔽六言的。 「曰:居,吾語女。」 「曰」,孔子說。「居,吾語女」,「居」字古今不同,古時候有古時候的講法,注解說是坐下,進入屋裡也是居,站著也是居,何必要注解成坐下?孔子是周朝人,周代如何坐法?考據不能沒有,但是也不能過分。吾曾經為你們講過鴻門宴的歷史,你還不知道嗎?從前坐在榻榻米上,跪著坐在小腿上為居,這便是坐。「興起」不是站起來,而是跪起來,這是禮貌。「居」坐下,安穩,談話不緊張。佛家講,女子雙膝跪,男子單膝胡跪,因為女子身體弱的原故。「吾語女」,我把上面所說的六言六蔽說給你知道。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好仁不好學」,好音號,喜歡,喜歡仁。仁是嘉惠對方,固然是好事。他喜好仁愛,怎會有惡呢?必須知道﹕善事與惡事,都要隨從中道。隨從中道,那裡有誰好誰壞?孔子是聖人,要人在無形中,改變心理。秦檜走中道,岳飛也走中道,便一樣了。例如月亮上弦、下弦,都不是中道。 這一章注重學字,人自下生到死,不能不學。好仁,那也還要好學,才知道好的仁是否合乎中道。若不求學,有些地方通達,有些地方不通達,不通達就是蔽﹔就是「愚」,叫愚仁。如宋襄公與楚戰於泓,那是婦人之仁,自稱仁義之師。二十四孝郭巨埋兒,是愚孝。 「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 「好智不好學,其蔽也蕩」,蕩,放縱也。如蘇秦、張儀都有智,好事不做,只圖私利,弄得天下大亂。 「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好信不好學」,信也必須求學,否則信字也弄錯了。「其蔽也賊」,賊,害事也。譬如尾生在藍橋下約會,為了守信,被水淹死。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 「好直不好學」,交友,直、諒、多聞等都是益友,但是所直合不合乎中道?例如「其父攘羊,其子證之」,便是「其蔽也絞」。絞,繩兩三條絞成一條,急切的意思,不合中道。 「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 「好勇不好學」,智仁勇都是好事,知恥近乎勇,若不好學,「其蔽也亂」蔽病是亂。亂是種種規矩都錯亂,好勇鬥狠便是亂,如秦國武王與孟說比賽舉鼎的故事。 「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有注解說,這是針對子路說的。「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過剛而不好學,剛,剛正也。正是中道。孔子說:「吾未見剛者」,永久不亂才是剛,剛而不好學,蔽病是狂妄。 吾要你們學孔子,又要學歷史。若是好事要學,見賢思齊,壞事要戒,見不賢思戒,不可學曹操、秦檜、驪姬與武則天出壞主意。如今的學佛者也有蔽,其蔽也貪,內地諺語說:「要找黑心人,念佛堂裏尋。」你們思之思之。 |
八 |
有人說這一章與「何莫學乎詩」同章,不必如此「無事生非」。古人有個笑話﹕三國演義中,周瑜說:「既生瑜,何生亮?」有人笑說周瑜的母親姓「既」,諸葛亮的母親姓「何」。而張飛的母親姓無,因為「無事生非」。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 「小子」是老師稱學生。為什麼必須學詩?「不學詩無以言」不會說話,拿起筆來就不會作文。吾開的功課中,詩必須學。孔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悉以為?」所以要誦詩三百,因為「誦詩聞國政」,在國際說話,與在家不同,在家還可隨便,到國際上就不行,詩很重要。 「詩可以興,」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詩是作者說出話來,能轉移風俗,而不得罪人,所謂「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聽者可以改過,這是重要的主旨。 詩沒有之後,孔子作春秋,這是由詩中脫胎而來,春秋「寓褒貶,別善惡」。但是意義還是藏在其中,沒有明說出來,看得出來的人,也不多,因為春秋是把義「寓」在裡面。春秋第一篇「鄭伯克段於鄢」,有人便懷疑為什麼都罵鄭莊公?在京戲中就有「孝感天」,專說公叔段的好。 學詩是「意在此而言在彼」,指桑樹罵槐樹。 「可以觀,」 觀,觀光,懂詩法,看人的動作就可看出來,如吳季札觀樂,國家的興衰便可以看明白,他有興衰的現象露出來,你有這現象就必須改。所謂「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大陸失去時,吾在南京聽到漁光曲,驚訝為什麼才收復國土之後便出現亡國之音,今日果然。觀,觀其他而省察自己。 「可以群,」 「群」,社會是人群社會,一個國家、一個家庭合不合群。今日家庭六親不和,一室不和而國家和,沒這個道理。家不和而能為社會辦事,更沒有這個道理。夫婦是「倫始福原」,懂詩彼此才知心情,就能和睦。 「可以怨。」 「可以怨」,人在社會,不怨天不尤人的少,小怨而成大怨,大怨則成仇恨,成了眾人的怨恨。在社會如何存在?學詩可以怨,對在上,對朋友,可用其他方法把怨發出來。詩與樂有關係,詩中有大雅、小雅,雅是正的意思,還有變雅,變了正。怨是變雅,例如吾〈題猴戲圖〉:「麟臺雲閣意如何,犬背猴冠弄劍戈;不是村翁能造物,時機只在數聲鑼。」這就是變雅。吾要你們學詩,可以省察自己,又字字不會錯過。 「邇之事父,」 「邇之事父」,在近處的家中,懂得事奉父母,如閔子騫說:「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勸他父親。 「遠之事君。」 「遠之事君」,到社會才 「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多識鳥獸草木之名」,詩裡有動物學、植物學,這是科學。農業、商業都可以專,惟有文學不可以專。今日是「下才」才來學文學,這是衰象。任何學問都必須學文,如滕王閣序,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國家的事情入情入理。 |
九 |
論語自陽貨以下,句法都不多,三言五句就一章,我們就按這個學便可以了。若單只看一注,是好是壞要碰運氣,集釋可以采取,但必須有眼力,不容易啊!如果眼力達不到該如何?吾選擇注解為你們說,選注子中好的十分之三,其餘都無用。例如近來這幾章都講考據,而你們應該學的有兩件:一是學道,其次是學文,文以載道的原故。今日所講的是道與文,你們若略略能看得懂文就好了,這幾章注解的人談到「道」的很少。 例如這一章,明明是一章,有注解說是與鯉趨過庭有關。那一章彼此沒有關係?這種說法,只是徒亂人意而已。 你們第一先要弄清楚文字,其次才去知道為什有這章的事情,用意是什麼? 「子謂伯魚曰:」 「子謂伯魚曰」,伯魚就是孔鯉,孔子為孔鯉說。 「女為周南、召南矣乎?」 「女為」,為,所幹的事。學詩,要緊有二篇「周南、召南」,你們要分清楚這二篇的區別。周南,在周公封地的南邊,被周公所教化。召南在北,考據這個地理的很多,這都不須要。 「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你學了周南、召南嗎?要是沒學,好比你對著牆站,站十年也是白看,什麼也看不到。但是學佛便不同,面壁更好,達摩祖師面壁若干年,有所得。 不學詩無以言,儒家的學問,人道敏政,都在修、齊、治、平上。樊遲請學稼,問農圃,孔子不是反對,因為農圃有人幹這行業,可以去問有經驗的老農老圃。學這種的是平民小人,孔子重點在政治,人道敏政上。若不會政治,又不會說話,如何行?三百篇詩重點在周南、召南上,我們今日沒有學過,就是面牆而站。 你們要在中國辦政治,周南、召南必須看明白,不學也行,但是中國社會的政治你不能辦。周南、召南的重要處是講男女結婚,不是講戀愛。從前結婚前,男女未見面,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禮成親,過門還蒙著臉,新郎揭開後才見面。戀愛是禽獸,沒有媒人,中國社會為五倫社會,與各國不同,家中有二倫是天然,有一倫是半天然。天倫是天然,外頭有二倫,也是人倫。易經首為乾卦,其次為坤卦,乾為老父,坤為老母,才有三男三女,成「八口之家」。夫婦不是天倫,一有兒女後便是天倫。父子是天倫,兄弟同胞也是天倫。夫婦半天倫,因為不能同姓結婚,所以不是天倫,一生孩子,屬父親的?還是屬母親的?所以成了天倫。 自古以來有亡國的,但是還有民族,若亡了民族,就不能治了。中外政治不同,五倫之中,開始於男女夫婦,人倫的第一條是根本,若根本錯,所謂「其本亂,而末治者,未之有也」,今日沒有家庭制度。夫婦是第一倫,五倫的開始,幸福的源頭,夫婦居室不能整齊,家必不安;家不安,上不上,下不下,男不男,女不女;到社會不能辦事。在家沒有良心,在外能有良心嗎?不能齊家如何能治國?不能治國如何能平天下? 古人定禮節,禮從俗,隨地方的風俗而定禮節,今日不是用中國的辦法,只有個人去幹。今日彼此若有意,發乎情,止乎禮還可以。結婚之後,法律也有破壞家庭的罪,那是犯法行為,做這種事的是好人嗎?這全在各人。 周南、召南被文王教化,百姓家成為一個良好的家。 朱子的注解不可看,詩經可以看十三經的注,詩經的韻,朱子也敢改,這是大膽假設,朱子便是今日的胡適。 |
十 |
吾為諸位一切的所做所為,都不是為名為利,我們在一起,志在歸於正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又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要使大家都走正路而已。吾若不用心準備,耽誤大家的光陰,這是喪天良。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 「禮云禮云」,這是文章加重其詞,怕大家疏忽,所以孔子說,講禮嗎?講禮嗎?從前行禮、祭廟、兩國來往,都有一定的規矩。例如普通人講究送土產,若到福建而送福建的物產,便是不合禮,如送烏龍茶、太陽餅,雖然不值錢,但情分重。古人獻帛送玉,若懂禮了,禮難道就是在玉和帛上嗎? 「云乎哉」,說的就是這個嗎?不是這個是什麼?若不明白就沒辦法,平素用禮樂,便不用警察。 「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樂云樂云」,至今婚喪嫁娶仍有奏樂,奏樂有什麼用?喜事能奏哀樂嗎?禮只是會敲鐘打鼓嗎?就算奏了樂嗎?只懂禮樂表面,孔子不贊成。禮主敬,樂主和,人不能和所以要用樂。 「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禮在於敬,不是炫耀,用金盤玉碗招待來客有什麼用?蘋藻也可以薦敬神祇,要在心誠。如今提倡文化,只貼標語不行,總之得幹真事,幹實在事,吾希望你們學誠,辦事拿出真心來,不要欺騙人,至誠就能感動人。 |
十一 |
這一章注解的爭議很多,其中有一二人說的幾句說得對。 窬,有注解說是土牆,有說是木板牆,有說是翻牆。總之,沒有人看見,而是孔子的一個喻。 「子曰:色厲而內荏,」 孔子說「色厲而內荏」,外表顏色很嚴厲,內裡其實很柔弱,這樣的人好比小人。小人小到什麼樣?就像在牆邊挖個窟做賊的一樣。這似乎很難講,其實聖人的言語不難。 「色厲內荏」,是說此人不論什麼事,表面還不錯,裝得不錯,很能出洋相,氣派不俗,相貌不凡,辦事卻毫無主意,亂七八糟,什麼也辦不好。這種人自古便有,今日尤其多,否則不至如於如此。周家八百年的天下,亂(治也)臣十人而已,其中還有一位婦人,其實九人而已。自古人才便少,自己有多少能力,不可不知以為知,不會而充行家。尤其是要競爭高位者,高位必得要選賢與能,大家才能享有幸福。若舉用壞人,他幹不了,大家倒霉。重要在不可裝行家。人各有長短,某人有九短一長,可以用其一長,如某人會做紙,某人會做扇,集合起來就是全才。當領袖難在這個地方,若不如此,妄作聰明,爭到高位,就壞事了。 「譬諸小人,」 好比小人,這裡的小人,指無品性的小人,壞到什麼樣了。這是中國,講中國風俗,所謂「男盜女娼」,男人做賊、女人為娼,這是最惡的小人。小人當了盜賊,還必須看當什麼盜,如梁山伯、瓦崗寨的盜賊,那是英雄好漢。 「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窬是大門上的小門,而賊在土牆上挖個洞也是如此。這種賊不能在梁山坐金交椅,這是小偷。小偷的心理如何?雖到人家偷東西,人往前進,其實已存著退後的心,走兩步往後看,先找出退路,這是做賊所必須有的心理。身往前進,心卻處處往後退,進退不一,叫色厲內荏。一般人假裝好人,往前幹,心理其實不能幹。 學書學經要照著辦,反省我們有這個毛病嗎? |
十二 |
群經平議說,愿,要加一單立人,「傆」,黠也,當狡滑講。按孟子趙岐的注解,字可以不改動,愿當善講,鄭康成也當善講,就作「愿」,「原」與「愿」相通。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 孔子說,有一種人叫鄉愿。鄉是本鄉本土,這一鄉人,都說某人是好人。堯、舜也是人人說好,那是後人稱讚。但是這一章人人說好的人,是賊害道德的人,這一句像詩一般。 今古有所不同,例如宋朝時,有人說岳飛好,這位鄉愿說不錯,岳飛聽了高興;另一個人說秦檜好,鄉愿也說不錯,秦檜也高興;或者說吳鳳好,他也贊歎說﹕也很好,這個人如何?這是同流合污,清水,濁水都好,老奸巨滑。今日這種人很多,佛教界也很多,絕不能成就,到處跑廟,禪密律淨的廟,都有他,如何成就?那是廟棍子、佛棍,誰能獨立不移不易? 佛家講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儒家說親賢臣、遠佞人,觀友而知其人。 |
十三 |
陽貨下篇,經文多半只一、二句,更難講,要緊在背誦,今人多不肯念。 論語的好注解,不到十分之三。這是孔子所說,孔子的弟子,終日在跟前,尚且不知道孔子的心意,宋人隔了千餘年,如何能懂?所注解的能文從字順便是好注,我們看一次不懂,再看一次,書讀千遍,其義自現,果真能得一、二句,就得一篇,得一篇便得全部,你們溫習到髮白了,還不夠熟。 那一句也有問題。從前吾只為你們講道理,今日吾講文字,文以載道,只有在字裡行間找得到道的,就算是會讀書的人。山河大地都是書,不必只在白紙黑字裡找。 這章的注子吾都不采取,大學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物與事不同。道,路也。塗,也是路。路上聽到在路上就說,有德之人也不聽。這是古來各注的講法。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道聽塗說什麼?學而時習之,學什麼?學道。道有動詞、定詞的區別,定詞如孔子所說的人道敏政的道。 塗,指道塗上。道,指志於道的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隨時要聽要學。「道聽」,聽了道,在道塗上聽了,在道塗上就說,對研究道有所得的人,他不會采取,他會捨棄你。因為聽聞後必須經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若教人,更須「傳不習乎!」先必須溫習幾遍,才能教人。 禮記說:「斅學半」,教學必得溫習,你學他也學,各得一半。當時聽了不研究,沒有體會進去,當時就說,會被有德的人捨棄。例如王陽明學宋儒,「格物」就在物裡窮理,結果格竹子而吐血。格物的物,在左傳、易經都有。子貢的聰明尚且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志於道,據於德」,必須有所得才能教人,「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熱心是好,卻誤人子弟,也會害人。 |
十四 |
這一章文理有麻煩,一字有若干音,若干義。還有更麻煩的,音也不變,義也不變,必須看上下文的口氣而變,如韓昌黎的「敢將衰朽惜殘年」,「敢」字就是不敢的意義。這一章書又是一個例證,可見讀書的難處。說美華僑西坡不認字,這是實話。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 第一句是問,以下是孔子答。「鄙夫」,鄙,沒有學問、無知識的人,所見不廣。學問道德都沒有的人物,可以出來替國家辦事嗎?「可與事君」,事指可以出來事奉元首、做大官。「也與」,可以嗎?活口氣。 你們讀書為了什麼?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必須為社會辦事,只要念過書,都有這個道理,不會辦就是書呆子。讀書明理,志在辦事,只會作文有什麼用?現今也不會作文了。 今日選舉,你有德才嗎?若為人民犧牲一切又有才德,卻不出來,對於天下蒼生如何?這時就可以出來。若只是有錢,那是誤盡蒼生。你們若再不變心理,吾說了又有什麼用? 「未得之也,患得之,」 什麼是鄙夫?不是口說,要看他的行動。「其未得之也,患得之」,若直接依文講,未得而患得,得作「得到」,有這種道理嗎?得,是不得。沒得到時就籌畫、憂慮得不到,假若我得到。例如有一個人拾得一粒雞蛋,就打算養雞、買田等等計畫。這是正說,是未得到怕得不到。 「既得之,患失之,」 「既得之,患失之」,既得到又怕失掉。 「苟患失之,」 「苟患失之」,一得一失,終日自私自利為自己打算,這種人是鄙夫。 「無所不至矣。」 則「無所不至矣」,只要有所得,不論來路不明,不論合不合義,他一概不管,應放捨的他卻捉著不捨。這種人殺人放火,奸盜邪淫,只要有利,什麼他都幹。 我們不認識什麼人是善知識,什麼人是惡知識,知道這個就能辨了。 觀察他的行為,若患得患失,如何福國利民?我們要如何辦?你們要當仁不讓,見得思義,既使有人把錢拿到家來,吾也拿出來。 臺灣雖小,只要萬眾一心,大陸雖大,一人一心,離心離德,不中用,不在人的多少。 |
十五 |
孔子說,「古」,指周朝以前。古今二字有關係,萬法無常,來回變化,春天開頭是溫,不冷不熱,因為寒氣減的原故。如冰箱的水拿出來,置放後就溫。春天再來漸漸熱,便是夏,然後是涼。雖然秋時與春時同一溫度,但是一者覺得溫,一者覺得涼。如同一杯熱水,一杯冰水,當中放置一杯普通的水,先放入熱水再放入當中的普通水,便覺得涼。若是先在冰水,再放入當中的普通水,就覺得溫。一來一往,開頭一切的事情多簡樸,好處理,漸漸壞,漸漸就不行了。天如此,地也如此,人也如此,沒有永遠不變的。 今日勸不聽,就得出動原子彈,之後才又天下太平。但是不能聽其自然發展,如在大陸北京、山東的菊花,到十一月只開七分,臺灣天氣暖和開了九分。北京菊花開到九分,還有一分能看。若白天搬出來曬太陽,夜間搬入屋中保暖,一直開到第二年的正月。六十天是一週甲子,他能開一百二十天,得到兩週甲子,就給這種菊花送了一個名號叫做「續甲子」,由於人愛惜的原故。今日時局壞,我們懂得佛學,人心不隨壞潮流,便可以保存若干時候。人意可奪天意,孔子也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善如一張薄紙,由少累積而來,全在各人的做為。將來出動原子彈,臺中或許就比其他地方輕,因為臺中崇尚相信因果。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 古時候的人比起東周的人好一些,普通百姓有三種毛病,「今也或是之亡也」今也對古者說,指孔子的時候。「或是之亡也」,注解說是變化不一樣了,如何不一樣法呢?下文三個「古今」相對,文法不亂。 「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 「古之狂也肆」,古時也有狂人,有點放肆。「今之狂也蕩」,現在也有狂人,不是肆而是蕩,如在水中飄來飄去,無所依止,不能控制。狂而肆還有節制,今日的狂人則無法控制了。 「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 「古之矜也廉」,古人能處處約束自己,注重廉潔。「今之矜也忿戾」,現今的人也能處處約束自己,但是好發脾氣,以為比別人高。 「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古之愚也直」,古時候也有愚人,但是直,不勾勾道道。「今之愚也詐而已矣」今時也有愚人,但詐騙。妄作聰明,不能而妄充能,就是詐。 到現在已經無狂,完全是蕩了,你要是不信可以辦事試試。如今矜飾的人已經沒有了,到處是管理財務的人上瞞下哄,又發牢騷。如今也已經沒有直者了,愚而且詐而已。今日也全是詐,到處稱大師。 吾希望你們好好幹,能救多少人算多少人。 |
十六 |
這一章重出,為什麼不去除呢?從前吾讀書,遇到這種情形,不但不去除,如果有某一地處是空白的,也不敢改,預備以後有古版出來時再校正,印書店更不敢動手。 從前在機關的公文,增減文字都不可以。所以有「等因奉此」的文字,這有一定的寫法。領薪水的領子中闕一行半,不知什麼年闕的,就是不補,補了不行。從前的皈依牒,文字有一定,連褶法也一定。(褶好後,大印要端正在上面)。 |
十七 |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 五色,一切色都是用五色配合。五色是青黃赤白黑,這是正色,除此以外是間色,兩色合起來配的是間色。秋天「碧雲天」碧色,冬天的雲「萬里彤雲厚」,南方是紅,北方是黑,紅黑一配是紫色。彤雲指的是間色,不紅不黑為紫色,朱是比赤差一點,還算是赤色。若是紫色則遠之又遠了。朱已略略變了,後來變為紫,更不成話。國家的朝服是赤色,不能變,齊桓公時興紫色,上有好者下必盛焉,齊國穿紫衣,盛行一時。這是比喻,如同引文,正文在下面。 「惡鄭聲之亂雅樂也,」 「惡鄭聲之亂雅樂也」,雅,正也。宮、商、角、徵、羽五聲,什麼時候用什麼樂有一定的,如寺廟中的梵唄,板眼有一定,決不打花鼓、不唱戲。如祭孔的音樂,你們卻以為沒意思。「鄭聲」,哀以思,容易感動人,今日的黃色音樂不是鄭聲,吾說不出口,今日有鄭聲就還算好的了。樂是中正和平,調人的心術。 「惡利口之覆邦家者也。」 「惡利口之覆邦家者」,從前說話必須「言忠信」。凡是有鄭聲,大家心情就變,凡是有利口,大家無理辯三分。如蘇秦、張儀可以算是利口,今人還沒有人算得上是利口的。公輸子的巧也不可以不用規矩畫方圓,若大膽假設,沒有不亂社會的,像火車一樣,差一點就會翻車。老子注重慈,所謂「不敢為天下先」,不隨便開先例。大家注意防微杜漸,防微杜漸的辦法,就是萬萬不可以隨便開先例。 或許這章就是上一章「巧言令色鮮矣仁」的注子也未可知,巧言指利口,令色指唱桑間濮上的音樂。 |
十八 |
陽貨篇的經文都有麻煩,因為是記當時的事。春秋那時候的事,以及常用言語,當時的人都可以知個大概,所以經文只是略說而已。例如詩經都是指當時的事,所以沒有小序也知道說什麼事,不知道的人說了也是枉然。因為當時大家都知道,所以不說出什麼事來,後人的注解,最好是依文訓詁,不必猜測。 孔子對顏子是絕對信任,但是在陳絕糧,子貢親自見到顏淵煮飯先食,也會心生誤會,何況宋儒距離孔子時代已經很久遠了。這一段宋儒以為子貢好說話,所以孔子要對治他,你們別學這一派。這一章注解很多,只要聽溫和的說法。 「子曰:予欲無言!」 這一章沒有人問,孔子自己說「予欲無言」,弟子在跟前,不只一人。 「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 孔門弟子中的顏子、曾子,子貢都不得了。子貢聰明,子貢說,「子如不言」,子貢一定知道孔子說這個話是指什麼事,若不懂,老師說話時,怎麼能插嘴?述是老師說什麼話,學生就述說什麼。開始是作之,依著前人說的事來說為述。子貢說,老師你要是不說話,我們同學們要怎麼講法。 「子曰:天何言哉!」 我要是不說,你們就沒法傳述了,孔子也不說別的,只說「天何言哉」天說話了嗎?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不說話,天做什麼?天道,地道,人道,天地人的道是什麼?你們必須自己去悟。天不說話,但「四時行焉」,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沒有錯亂的時候。四時運行了,就起作用,「百物生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事情都辦妥了。「天何言哉」,一句話也不說。前面舉事實,下文再加重其辭「天何言哉」,天沒有說一句話。 這一章是孔子傳道,一件事都不提,但是經文很有深味。孔子志於道,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矣。」心田,不動為性,一動心田,便有種子,就會生起萬物。孔子志於道,萬物都離不開道,為什麼孔子不說了?注解當中也有注對的,但是只要說到對處就可以停止了,不可嚕囌。集解云:「言之為益少」,說話利益少,「故欲無言」。 反身錄說:「天子懼學者徒以言語文字求道,故欲無言」,道不在言語文字。如今寫文章的人,十之八九不懂道,滿腹見思惑,言語也是說空話,引人跳火坑,擾亂人心而已。所謂「巧言令色,鮮矣仁」,連仁都談不上,何況道。天下無道,要想天下平安,沒有這個道理。 真正要得道,全在默而識之,顏子不違如愚,參也魯,這兩人都得道了。孔子是「吾道一以貫之」,所謂「躁人之辭多」,你們要求道,必須默而識之。 |
十九 |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 孺悲是孔子弟子,跟隨孔子學禮,孔子託辭有病不見。若在今日,就行不通,既使有病,也要求見。 「將命者出戶,」 古時見生朋友,要有介紹人。傳命者有二種,一是客人的朋友介紹,再者是主人家的傳命者。將命者是傳命者,事先沒有約會,去見生朋友,必須有介紹人。這裡的將命者,是傳達的人,這是孔子的弟子,將孺悲送出去的。 「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孔子取瑟而歌,不但鼓瑟而且唱歌,使孺悲聽聞,使他知道主人並沒有病,孔子是故意不見。 孔子為什麼不見?吾不知道,注解吾也不信,因為他們也都沒見到。 古禮中,沒有介紹人不行,學生見老師,是自己人,不必介紹人,所以有人以為孺悲是在還沒拜孔子為師以前來見,但是這書中並沒有注明年月。宋儒還說孺悲有罪,所以孔子不見,這也是猜測之詞,不必學這一套。 總之,凡是見生人,見長者,必須有人介紹,這必須記住。 |
二十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 曰:安。 女安則為之。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 今女安則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 這一章書,程朱罵的尤其厲害。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宰我是孔門十哲之一,這是宰我問。自古到周的喪期有多少,說法不一,有人說殷有三年喪,然而後來也不一定,到孔子才肯定三年。宰我問三年的喪期,時間太久,何必呆板規定三年?這是制定禮的討論,為什麼呢?因為禮樂都不行了。 「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行禮都必須要奏樂,若是國喪為忌辰,這一天舉國不准動音樂,各戲園都必須停止音樂,也不許結婚,若是出殯的哀樂就可以。若戲園在國喪期間動了樂,縣官就必須撤職,這是吾親見的。 君子三年不為禮,禮法就忘失了,三年不奏樂,樂也崩壞,摧殘完了。什麼原故呢?因為禮忘了,樂器壞了,絲弦斷,管洞也壞。既然如此,周以禮樂治國,不是壞了禮樂嗎?那麼究竟該如何呢? 「舊榖既沒,新榖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舊榖吃完了,長出新榖,這是一年。古人做飯炊煮用的薪柴,四季都有一定,一年換五次火。火有文武,做出飯來,錯了火,人吃了受傷。如師曠有一回喝水,知道這是「勞薪」,一問才知道是以舊車輪為薪柴。又有人吃鴨肉,就知道鴨是白毛、黑毛。春取榆柳的柴火,夏取棗杏的柴火,季夏用桑柘,秋天用柞梄,冬天用槐檀等等。今日都用瓦斯,又用化學防腐劑,只改一回火。 「期」就可以了,一年就可以了。這是宰我與孔子商量,這並不是不好,宰我也不能制禮作樂。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 「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這是北方人說的話。北方人,平常不食稻子,有客人來才食,所以北方人吃稻列為第一等。穿錦繡的衣裳是最好的。孔子說,你說喪期不必論一定或不一定,但問心安不心安,三年喪期之內,吃好的,穿好的,你心安嗎? 「曰:安。」 宰我說安,古禮也有一年喪期的。 「女安則為之。」 孔子說,你心安你就做去,但是不可以你自己的關係而作主。 「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 孔子是殷商人,三年的喪期在殷商時就有了。三年為喪期,因為這期間「食旨不甘」的原故,旨是美味的東西,吃好的心裡會不好受,一吃就想起父母來。如陸機為供母親而懷藏橘子,穎考叔藏肉也是為供奉母親,今日不這樣,那是風氣造成的,吾七、八歲時見好東西就想起父母來,見景生情。 食旨不甘,所以不為禮樂,你心安就可以去做。這時的宰我,是不是還有父母也還不一定。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宰我出。」宰我離席出去後,孔子對同學說,宰我太不仁道了。為人子女生下三年之中,一切飲食大小便,都要父母懷抱料理。三年的喪期,從殷商以後就成為普通的喪期,也實行已久了。宰予對父母也有三年的愛嗎? 從殷商以後,就都是三年之喪了。 |
雪公講到此章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