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
(a)舍利弗,
如我今者,
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
彼諸佛等,
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
(b)而作是言:
『釋迦牟尼佛
能為甚難希有之事,

(c)能於娑婆國土,
五濁惡世,
劫濁、
見濁、
煩惱濁、
眾生濁、
命濁中,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諸眾生,
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a)又舍利子。
如我今者。
稱揚讚歎無量壽佛極樂世界不可思議佛土功德。
彼十方面諸佛世尊。
亦稱讚我不可思議無邊功德。
(b)皆作是言。
 
甚奇希有。
釋迦寂靜。釋迦法王。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世尊。
(c)乃能於是堪忍世界。
五濁惡時。
所謂劫濁。
諸有情濁。
諸煩惱濁。
見濁。
命濁。
於中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欲方便利益安樂諸有情故。
說是世間極難信法。

【要解】
 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淨土成菩提易,濁世難。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為濁世眾生說餘頓法猶易,說淨土橫超頓法尤難。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故十方諸佛,無不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劫濁者,濁法聚會之時。劫濁中,非帶業橫出之行,必不能度。見濁者,五利使,邪見增盛。謂身見、邊見、見取、戒取及諸邪見,昏昧汩沒,故名為濁。見濁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煩惱濁者,五鈍使,煩惑增盛。謂貪、瞋、癡、慢、疑,煩動惱亂,故名為濁。煩惱濁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眾生濁者,見煩惱所感粗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色心並皆陋劣,故名為濁。眾生濁中,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命濁者,因果並劣,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故名為濁。命濁中,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度。復次只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轉劫濁為清淨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轉命濁為無量壽。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一切世間,通指四土器世間,九界有情世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