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
(a)「其國眾生,無有眾苦,
(b)但受諸樂,
(c)故名極樂」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a)舍利子。由彼界中諸有情類。無有一切身心憂苦。
(b)唯有無量清淨喜樂。
(c)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要解】
眾生是能受用人,等覺以還皆可名。今且約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彼土永離三苦,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一往分別。同居五濁輕,無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遊行,天食天衣,諸善聚會等樂。方便體觀巧,無沈空滯寂之苦,但受遊戲神通等樂。實報心觀圓,無隔別不融之苦,但受無礙不思議樂。寂光究竟等,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然同居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也。復次極樂最勝,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則十方同居,遜其殊特,下又可與此土較量。所以凡夫優入而從容,橫超而度越。佛說苦樂,意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