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
(a)「舍利弗。
若有人
已發願、
今發願、
當發願,
欲生阿彌陀佛國者,
是諸人等,
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b)於彼國土,
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是故舍利弗,
諸善男子、善女人,
若有信者,
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a)又舍利子。
若善男子或善女人。
於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功德莊嚴。若已發願。
若當發願。
若今發願。
必為如是住十方面十殑伽沙諸佛世尊之所攝受。如說行者。
一切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b)一切定生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清淨佛土。
是故舍利子。
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
一切皆應於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
深心信解。
發願往生。
勿行放逸。
【要解】
已願已生,今願今生,當願當生,正顯依信所發之願無虛也。非信不能發願,非願信亦不生。故云若有信者,應當發願。又願者,信之券,行之樞,尤為要務。舉願則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勸也。復次願生彼國,即欣厭二門。厭離娑婆,與依苦集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欣求極樂,與依道滅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問:今發願但可云當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義。一、約一期名今,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二、約剎那名今,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如稱兩頭,低昂時等。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池。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金台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矣。極圓極頓,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方能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