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忘錄_20160105(定位) 修改 回首頁

儒佛 2024-07-26 09:53:03 1721958783 100
2024-tb14-temp07-tb05

2024-tb14-temp07-tb05

惑
 (事理)─迷妄之心,迷於所對之境而顛倒事理謂之惑
 (名稱)─貪瞋等煩惱之總名也。

無明
 (事理)─謂闇鈍之心,無照了諸法事理之明。
 (名稱)─即痴之異名也。

無明
 (  )─痴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
 (名稱)─又一切煩惱之異名也

小結:惑=煩惱=貪+瞋+癡(無明=煩惱)+、、、


無明

 根本無明
  始初之念,法界之理,之根本無明。
  謂從無始之際,一念不覺,長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諸惑煩惱,是為根本無明。
  謂根本無明,障於中道之理,不能顯發,是為迷理無明。

 枝末無明
  因根本無明,起三細六麤之惑業,曰枝末無明。
  謂心、心所法相應而起,即有貪瞋慢疑見等煩惱,是為枝末無明。(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
  謂見、思煩惱障蔽生死之事,不能出離,是為迷事無明。

名色
 因六根未成,識心未能顯發了別之功能,但有心之名,無心之用,故不稱心,而只稱名;
 且初投胎時,形體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稱身,故單稱色。

六入:六根開張,有入六塵之用,是名六入
觸:六根雖觸對六塵,未能了知生苦樂想
受:六根即能納受前境好惡等事,雖能了別,然未能起淫貪之心
愛:貪於種種勝妙資具及婬欲等境,然猶未能廣遍追求
取:貪欲轉盛,於五塵境,四方馳求
有:(有因有果,故名為有)謂因馳求諸境,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當生三有之果




【十二因緣】FROM【明,楊卓《佛學次第統編》】
緣覺之慧,即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亦名十二支。舊譯作十二因緣,新譯作十二緣起。是眾生涉三世而輪迴於六道次第之緣起也。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緣覺觀十二因緣,覺悟真空之理,其間有三種因緣:一約三世明十二因緣,二約二世明十二因緣,三約一念明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出天台四教儀﹞
謂無明等展轉感果名因,互相由藉為緣,三世相續,無間斷也。(三世相續無間斷者,謂由過去世無明、行為因,感現在世識乃至受,五者為果;由現在果,起愛、取、有三者,為現在因;由現在因,感未來世生、老死之果,如是循環,無間斷也。)
〔一、無明〕,謂過去世煩惱之惑,覆於本性,無所明了,故曰無明。
〔二、行〕,謂過去世,身口造作一切善不善業,是名為行。
〔三、識〕,謂由過去惑業相牽,致令此識,投托母胎,一剎那間,染愛為種,納想成胎,是名為識。(梵語剎那,華言一念。)
〔四、名色〕,名即是心,謂心但有名而無形質也;色即色質,即是身也。謂從託胎已後,至第五箇七日,名形位,生諸根形,四支差別,是名為色。(四支者,即兩手兩足也。)
〔五、六入〕,謂從名色已後,至第六箇七日,名髮毛爪齒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開張,有入六塵之用,是名六入。(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六、觸〕,謂出胎已後,至三四歲時,六根雖觸對六塵,未能了知生苦樂想,是名為觸。
〔七、受〕,謂從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因六塵觸對,六根即能納受前境好惡等事,雖能了別,然未能起淫貪之心,是名為受。
〔八、愛〕,謂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於種種勝妙資具及婬欲等境,然猶未能廣遍追求,是名為愛。
〔九、取〕,謂從二十歲後,貪欲轉盛,於五塵境,四方馳求,是名為取。(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十、有〕,謂因馳求諸境,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當生三有之果,是名為有。(因果不亡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無色有,即三界也。)
〔十一、生〕,謂從現世善惡之業,後世還於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為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四生者,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也。)
〔十二、老死〕,謂從來世受生已後,五陰之身,熟已還壞,是名老死。(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無明】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語阿尾[何-可+爾]也Avidya%,謂闇鈍之心無照了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異名也。本業經上曰:「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義章二曰:「於法不了為無明。」同四曰:「言無明者,痴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俱舍論十曰:「明所治無明。(中略)其相云何?謂不了知諦寶業果。」(四諦三寶業因果報)。唯識論六曰:「云何為痴?於諸事理迷闇為性,能障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業。」

【無明】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謂過去世煩惱之惑,覆於本性,無所明了,故曰無明。

【無明】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謂於事理等法,無所明了,障覆真性也。

【惑】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迷妄之心,迷於所對之境而顛倒事理謂之惑。貪瞋等煩惱之總名也。大乘義章五本曰:「能惑所緣,故稱為惑。」探玄記十三曰:「心迷前境,目之為惑。」仁王經合疏中曰:「所言惑者,謂迷妄之心。」

【根本枝末二無明】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名數)起信論分無明為根本枝末之二、迷於法界理之原始一念,為根本無明,因根本無明而起三細六麤之惑業,為枝末無明。依此判,則小乘之無明局於枝末無明,不問根本無明也。以彼不會真如不斷法執故也。根本無明一名無始無明,真言稱之為無始間隔,台家號之為微細無明與障中無明,勝鬘所說五住地中之無明住地,即謂此也。而此障中微細無明之品數雖為無量,姑分為四十二品,於初住已上至佛果之四十二位斷之,其中第四十二之無明為始覺之智最後所斷者,謂之最後品無明,迷於真如之原始無明,謂之元品無明,是台家圓教之判也。請參考:無始無明

【本末二種無明】FROM【明,楊卓《佛學次第統編》】
無明者,痴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又一切煩惱之異名也,有二種:
一、根本無明 始初之念,法界之理,之根本無明。
二、枝末無明 因根本無明,起三細六麤之惑業,曰枝末無明。

【根本無明】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謂從無始之際,一念不覺,長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諸惑煩惱,是為根本無明。

【枝末無明】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謂心、心所法相應而起,即有貪瞋慢疑見等煩惱,是為枝末無明。(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

【迷理無明】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謂根本無明,障於中道之理,不能顯發,是為迷理無明。

【迷事無明】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謂見、思煩惱障蔽生死之事,不能出離,是為迷事無明。

【赤白二渧】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雜語)母之精為赤渧,父之精為白渧,二渧和合之處,心識託於其中也。止觀七曰:「赤白二渧和合,託識其中,以為體質。」承陽大師發菩提心曰:「身體髮膚稟於父母,赤白二渧始終是空。」

【名色】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名即是心,謂心但有名而無形質也;色即色質,即是身也。謂從託胎已後,至第五箇七日,名形位,生諸根形,四支差別,是名為色。(四支者,即兩手兩足也。)

【後有】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未來之果報也。後世之心身也。勝鬘經曰:「阿羅漢辟支佛所斷煩惱,更不能受後有。」智度論一曰:「後有愛種永已盡。」
【又】生死身之最後云後有。與所謂最後身同。謂後有之菩薩,最後身之菩薩等。如悉達太子之身是也。